[改變心才能改變生活]
面對當前的亂象,讓人體會到唯有心淨化了,社會才有可能淨化,但如何淨化人心?聖嚴法師提出了「心靈環保」,從身口意三業清淨做起,生活少欲知足,落實生活環保、禮儀環保、自然環保,漸漸地,我們的環境也隨之淨化了!
我曾提出「心靈環保」這個名詞。當時因為社會脫序,出現了許多的亂象,而環保人士一連串抗爭的結果,非但未能改善環境,反而使得環境更形惡化。因此我就提倡了「心靈環保」的運動,我深切地感受到,人心如果不能淨化,社會也就不可能得到淨化;人的內在心理環境若不保護,社會的自然環境也沒有辦法獲得適當的保護。這樣的一個觀念,當時獲得各方面的回響,並將相關的訪談和演講結集為《心靈環保》一書。其間當然也聽到了一些不同的聲音,認為「心靈環保」不切實際,是紙上談兵。
這幾年來,法鼓山已經將「心靈環保」落實延伸到「生活環保」、「禮儀環保」和「自然環保」。例如,提倡減少垃圾量、盡量不用不能腐爛的東西、能用的東西就「物盡其用」直到不能用為止等實際的「生活環保」行動。另外也將佛教界行之有年的「放生」觀念改為「護生」,進而擴大為自然生態的保護運動。當時這些觀念的宣導,現今都已可見到具體的成效,就拿環保餐具和購物袋來說,已獲得熱烈的響應,平常可以見到很多人在社會上使用。
以下就「心靈環保」的意義分為三個子題來說明。
環保的最高指導原則
第一、「身口意」三業的清淨,就是環保的最高指導原則。談到「環保」,許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環境」的問題上面,其實,環境的問題都是由人所造作,自然的環境根本沒有問題。因為人的「身口意」三業不清淨,所以造成了環境的種種問題。反過來說,如果「身口意」三業能夠清淨,「環保」工作一定會做得非常好。
身業清淨是指身體的行為不但要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更積極的是護生和布施,以淨化我們的行為。
口業清淨是語言的行為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積極的更要以誠實語、尊敬語、讚歎語、慰勉語來跟他人互動。如果能淨化我們的口業,我們的環境裡就會減少很多的口舌是非。
意業的清淨就是不貪欲、不瞋怒、不邪見、不多疑、不妒嫉、不驚恐,積極的則是能少欲知足、懺悔業障、慈悲喜捨、感恩慚愧,以智慧來幫助自己,用慈心來利益他人。
以上所說的三業如果能夠清淨,即能產生環保的功能,也才能夠真正地從破壞變成建設,從罪惡轉為修福。
環保的起步
第二、環保的起步是「環保觀念」的建立。如前所言環保工作宜有四類:「心靈環保」、「生活環保」、「禮儀環保」和「自然環保」。心靈環保就是上述的意業清淨,生活環保就是少欲知足、儉樸、寧靜、整齊和清潔,這也是佛教徒和寺院的生活原則。所以過去雖然沒有「環保」這個名詞,但是佛教徒在生活上早就在實踐了。
「禮儀環保」是指人和人之間互相的尊敬和禮讓。佛教徒重視禮節,彼此之間不會爭先恐後、你爭我奪,相見時彼此合掌問候就是最好的禮儀環保的具體表現。至於「自然環保」,佛教徒最愛惜大自然環境,特別是十分珍惜森林和水資源,因為那是修行時憑藉的重要設施和資糧。現在雖然有一些佛教徒濫砍、濫建和濫用水資源的事件,那也是由於道場的建設必須仰賴建築商的技術,現代推土機、開山機和怪手的破壞力,又遠勝於傳統工具的鐵鍬和鋤頭。鑑於上述的教訓,我們開發法鼓山就秉持著這樣的信念:盡量保持原有的地形風貌,也就是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
還有,大家常常聽到「環保意識」這個名詞,所謂「環保意識」意指保護生命的安全,維護生活的品質和保障生存的空間。佛教徒不僅是「人人平等」,而且主張「眾生平等」。除了重視人的生命,對於其他動物的生命也同等尊重。通常人難免都會有私心,自己的小孩和別人的小孩一起溺水,最先搶救的一定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生命、自己親人的生命放在第一,然後依序是自己的國(族)人……,再及於所有人類。幾乎很少想到如果能夠擴大關懷的範圍,不但保護了一切眾生生命的安全,在其中自然也包含著保障了自身生命安全。
談到「生存空間」。有些已開發中的國家認為乳牛及肉的養殖業會汙染自然環境,於是就到南美洲去砍伐雨林、開發牧場,結果造成了全球氣溫失調,全世界包括這些國家在內都深受其害。佛教徒的想法則是:「自己要活得好,他人也要活得好;人類要有好的生存空間,動物也要有好的生存空間。」環保的觀念著眼處一定要從眾生全體的生活環境來做考量,也可以說「環境保護」的基礎在於「心靈環保」。
環保的積極作法
第三、心靈環保的積極作法就是淨化社會、淨化人心。現在臺灣的社會呈現許多怪現象,「男盜女娼」不稀奇,「女盜男娼」也很平常。強盜、小偷、盜賊和綁匪,在過去是絕對有區分的,現在則已變成同一類人的不同手段了。在過去通常是「飢寒起盜心」,也就是窮極了,才會產生偷他人財物的念頭。現在那些做奸犯科的人,並不是因為物質的匱乏而需要去偷去搶,只是心裡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偷、搶沒有錯,不偷、不搶反而是錯的。
目前臺灣社會的白道和黑道就像陽間和陰間,形成了兩個對比的世界。直到專造黑業的陰間人進了監牢,或許才有機會聽聞到一點點的佛法。所以我們淨化人心的工作要非常努力地去做。就舉「反毒運動」為例,吸毒人的戒毒容易,心理上的癮卻比身體上的癮更難戒除。這也可以證明一定要先淨化人心,社會風氣才能改變,也才能夠遏止因為人的貪婪和無知所造成的環境破壞。
...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