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並不可怕].《聖嚴法師》
佛教認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種痛苦,一般人很容易誤解這是在散播悲觀主義。事實上,在佛教的觀念中,身體上生老病死的變化,只不過是假相而已,學習並實踐超越這些假相的方法,才是佛教教義的重心所在。
釋迦牟尼之所以能夠成佛,是因為他觀察、體會到,所有人都無法超越生老病死。有生必定有死,生與死是一體的兩個段落,開始的時候是生,結束的時候是死。而且只要有生命,就一定會老,生命的過程就是一連串老化的現象。老化的同時,還會產生許多身體或心理上的疾病,直到最後死亡,誰都不能夠避免。
眾生在人間是受苦受難的,並非享福享樂。即使有時候感到快樂,也是苦多樂少,而且很短暫,不可能永遠維持。例如,為了吃一餐飯,我們必須先花上很長的時間來做準備工作,才能吃到豐盛的菜餚,但是享受美食的時間卻一眨眼就過了,所以快樂是很短暫的。
而且,苦與樂就像雙胞胎,不可能分開,樂的本身就是苦的結果,也是另一個苦的開始。兩頭苦的中間包含著樂,這就好像前後都是火,中間地帶雖然還沒有被火燒到,可是被兩面夾攻,仍然受到威脅。所以,樂的鄰居就是苦,俗話說「樂極生悲」,正在享樂的同時,就已經朝著苦的方向走了。
如果我們想要超越生命的痛苦,就要學著不被生死的問題所困擾或束縛。生死皆有因,生並不可喜可賀,死也並不無奈悲哀。貪生怕死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都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每個人都要面臨死亡,生命的過程就是如此,這是自然現象。所以毋須貪愛生、害怕死,貪生怕死只會造成痛苦,自尋煩惱。
我們要知道,死亡本身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死後還有另一個新的未來在等待著。就像白天工作太累,晚上非睡覺不可一樣,補充睡眠以後,第二天早上起床,又是嶄新的一天。
此外,生可以說是一個結果,利用這個結果,正好可以為死亡做準備。當我們死亡之後,世界上任何財產、名利都帶不走,只有業報隨身。所以,真正可以帶走的,是我們的慈悲心、智慧心和功德。因此,不必擔心死了以後會到哪裡去,看看自己現在有沒有「儲蓄」倒是真的。利用現在的生命好好養精蓄銳,在這個世界上多做些功德,多帶一些好的業報到來生,就不必害怕死亡了。這就像我們在鄉下多賺一點錢,再到都市來做義工,這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