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多聞」比不上「反聞」



這一段是文殊菩薩教誨敕令阿難尊者這個當機眾,應該好好地諦聽,好好地學習,乃至於如法地修學。這個地方有三段:一,示其合機;二,勸其善修;三,結其真實。


巳一、示其合機


先看第一段,示其合機,顯示耳根是合乎我們末法眾生的根機。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此方教體


這個地方把佛陀度化眾生的方便先講出來。說釋迦牟尼佛在教化娑婆世界的時候,他的特點是「聲論得宣明」,是以音聲來論說妙法,才能夠使令這個微妙的義理在眾生的心中宣暢明達地表達出來。佛心中的道理要轉到眾生的心中,要靠音聲,通過耳根來作橋樑的。


◎眾生通病


那麼這當中有什麼問題呢?有兩種問題,有正反兩面的問題。先看反面。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佛陀在傳遞音聲的時候,有一種人是循聲流轉的。眾生因為長時間迷失了本具的聞性,所以在聽音聲的時候,習慣一味地尋求音聲的聲相而分別它的音聲,而產生流轉生死。


比方說阿難尊者,他無量劫來能夠攝持十方如來恆河沙的種種的秘密法門,但是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時代,他還是不能免於摩登伽女之難,而落入「邪思」當中,為外境所轉。這個「邪思」,當然一般字面的解釋,就是摩登伽女之難叫邪思,邪惡的念頭。


但是蕅益大師對這個邪思講得比較深入。他說阿難尊者這個邪思,講得深一點就是認妄為真。他依止緣影之心來當作本來面目,以為緣影之心是能聽聞。其實緣影之心只是我們所聽聞的一個影像而已。就是認妄為真,把這個妄想當作我們真實的心性,這叫邪思。也就是說,我們在聽到佛的音聲的時候,第一種過失就是「循聲故流轉」。


◎應病與藥


那應該怎麼辦呢?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這難道不是說,我們只是隨順於所聽到的音聲而產生輪轉嗎?這一段等於是牒前,對前面的一個總結。那麼應該怎麼辦?「旋流獲無妄」,應該要旋轉耳根的聞性而反聞聞自性,才能夠破除虛妄、回歸真實。


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佛陀以音聲來宣揚真理,這個地方產生了兩種效果:一種產生多聞之人,一種產生反聞之人。就有些人,他只是注意佛陀的名相。


你看很多學者是這樣子,他站在一種考據的角度來研究佛陀的教法。那麼你一考據下去,這部經的出處是什麼,是誰說的,考到最後,結果,大乘非佛說,整個信心都破壞掉了,那麼佛陀的這個音聲對他來說變成一種障礙。當然,佛陀沒有錯,問題是他的心向外攀緣,他沒有注意音聲裡面的道。所以多聞產生的結果就是「循聲故流轉」。


反聞不同。反聞呢,當我們聽到這個音聲以後,我們去思惟裡面是什麼道理。所以,一個宗教師在修學佛法的心態是不同,他注重佛陀到底想要詮釋什麼,從音聲當中而產生道理,而能夠反聞聞自性,結果「旋流獲無妄」。


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多聞比不上反聞。後面會講到。就是說,你阿難尊者無量劫來受持了十方如來秘密的法門,但比不上一念之間的反聞聞自性,比不上,因為你方向錯誤了。這個地方就說明了,我們在聽聞教理當中兩種不同的方法,就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