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 已入中陰作法救度皈敬偈
皈命佛菩薩 怙者諸上師
願慈悲保佑 中陰得解脫
上卷“巴多脫卓”法,詳至中陰名“踵倚”;
其後“悉罷”中陰者,今當開演救度法。
一、死後之境界
于此中陰救度密法之上卷中,已述種種導示之法。除彼已能了悟真實理諦及
具諸淨善業行之人,如說證入,得其解脫者外。然有未能了悟及具諸惡,或
緣其惡業力,于中陰界,不勝恐懼怖畏,自失得度之機。延至二七終了,而
仍未能證入者,則有繼續作行此卷所述之必要。
(一)中陰身之生起及其特能
為作法者,先於三寶前,敬謹盡力設供,如法舉誦“請諸佛菩薩普加被偈”等
見附編中已。應呼死者之名,如下導示,三或七遍:
“善信某某:一心諦聽!不可忘失。凡人於死後,受其生身于地獄以及天
道,乃若中陰之身者,亦皆惟其業惑結果,如幻之苦陰身而已。汝于死後,
初則經過三日半乃至四日許之昏迷;繼複經驗於如前所述,‘踵倚’中陰境,
且於彼中,親睹喜怒各部聖尊,權巧示現,方便接引於汝。惜汝竟大昏愚,
未得了悟證入,蹉跎自誤,迨至今時,猶自以為如夢醒後,複還受有,與汝
生前相似之一色身。此如密典所偈教雲:
當得相似幻色身 類乎前陰及後陰
諸官覺能齊賦有 無所障礙任遊行
又依于諸業感力 不可思議具通靈
同屬相等業感趣 以其淨眼互見形
此偈教所示,即今汝之謂也。所雲類乎前陰及後陰者,謂汝如往昔曾修作有
若何福因,則汝於今所受生之中陰身,亦即感得相當之福報莊嚴。然汝今此
幻色身者,根本由於汝之偏執積習,不舍妄想意念而生起,故名曰‘意生
身’;惟幻不實,但憑業轉。以故,如汝前業因力,當感生天趣,則天趣境界
將現汝前;或彼阿修羅、人類、畜生、餓鬼、地獄,各趣境界,應感而現,
亦複如是,所謂‘業之感果,如影隨形’也,所雲‘類乎前陰’者:‘前陰’即指汝
死後三日半或四日以前之肉血色身,謂汝今茲意生身者,根乎積習,汝方自
意計執有色身等彼‘前陰’之身。所雲‘後陰’者:則指此後當有一如汝之業力感
生相當之身處也。惟汝如遇有如是生身境處,現於汝前者,汝亦切勿染著,
切勿怯弱。汝如稍示怯弱染著,或生貪愛,則汝即又淪入生死輪回之大海,
受苦無休矣!汝前者於‘踵倚’中陰境中,徒因昏愚未能了悟證入,遂致漂泊
至今。今者,汝當切實依教,信持真實理諦,制心一處,切勿散亂,善安住
於無作無念,則根本真性元明光照之境,即得現前,一如汝上師昔所教導汝
者。誠能如是,自必避免再度誤入彼生死之胎門,而轉入涅槃解脫之上聖趣
中。其或一時仍尚未能如是如實以了悟證入之者,則有妙法謂但作觀想于汝
之上師本尊,或大悲怙主(蓮菩提謹以為此所雲大悲怙主、即謂觀世音菩薩、
因此妙法、原為普行救度曾否入密之一切人等、而上卷第三十三面中、固有
“專汝心念觀想大大悲觀世音菩薩”之特別導示故也、凡下文所雲大悲怙主、
皆可依此推知 ) 在汝頭頂,蔭庇於汝,以最極猛利欲樂誠懇之心,信仰祈求
之,專一心念於此至極要妙。”
如是導示已,彼死者但能依說堅持,自得救度,而不致淪入生死輪回。雖
然,仍猶有彼,根乎強烈業力之牽使,令其猶未能了悟證入而趣得解脫者,
是必繼行如下導示曰:
“善信諦聽!上偈所雲:‘諸官覺能齊賦有,無所障礙任遊行’者,謂汝於此番
生前時,或屬目盲耳聾肢病乃至某根失健全者。今於死後,眼則善見,耳則
善聞,諸肢活潑,一切諸根官覺,忽皆聰利完善。蓋因中陰之身‘諸官覺能齊
賦有’故 ( 蓮菩提謹按、此理為中陰生身、非僅感受一期前生、乃多生、業報
也 ) ,是以汝今忽覺有若恢復汝緊接此前在人世時所未具備之某某官能者,
即是汝今已受有中陰身之一實證。此之至理,汝善了知之!善憶念之!
複次,所雲‘無所障礙任遊行’者:謂汝現今受得中陰之意生身,業經脫離汝
之前此肉血色身,非複粗質礙色,故具種種特能。此如通過磐石山陵邱壟泥
土宮室乃至如‘須彌’山王,惟除‘菩提迦雅’ 佛之金剛座也 及母體子宮不能穿
入外,餘如上述諸質礙色,即其堅巨如‘須彌’山王,均能任意往來穿入通
過,毫不覺其有所障礙。此亦即是汝已入於‘悉罷’中陰之一實證,汝當善了
知之。汝又必當懇切憶念于汝上師昔所教導,及堅誠祈禱於大慈大悲至聖怙
主。
善信!又如汝所忽而具有不可思議之通靈者,此則並非正三摩地中之通靈。
汝之通靈,不過中陰身之通靈,屬於業力性的。此謂汝今竟亦能於一刹那
間,周遊四大部洲,環行‘須彌’山王。或于屈伸臂頃,隨念而至任何欲至之
處,乃至且能變現。然此仍屬幻法通靈,切勿取著,切勿取著! 此時之汝,
妄念一動,偶一取著於任何之法,彼法即忽應念而生。故切勿妄生意念,惟
當正解了達聖教,賢誠祈禱于汝之上師本尊,或大悲怙主,是極切要!
複次,善信!所雲:”同屬相等業感趣,以其淨眼互見形”者 ,此謂於斯‘悉
罷’中陰境中,某某類有情,其業因力所感當生之若何果趣正相等者,則其身
形,每可彼此現見。譬如業因同感天道之果趣者,于其天趣身形,彼此往往
互見;同業感生他果趣者亦然。但汝此時,尚或偶見有若何趣之身形,現於
汝前,切不可顧視之。惟當如上導示,專一汝心,觀想汝之上師本尊,或大
悲怙主。至於雲何此偈句中,有‘以其淨眼’之言,則因天道為六道中比較有
其優勝之福善業因者,方可感生其中。此中尤上勝者必習禪定具有淨眼根,
故天趣非可常見易見,尤必善巧能得一時內心專注,方能見之;否或不見。
又有縱習禪定,而一時未得善巧于一心不亂,則亦無淨眼。” (通常取得天眼
者有其兩種因緣、一由修習於深禪定而得之、一為往昔修積、今生報得、故
世間每有人、生平曾未習定、忽一旦而得天眼、則是報得者也、死後中陰身
之報受、既不限於最近之前生、而可通乎其多前生之報受、則中陰身之得有
天眼或淨眼者、自較人世身為多也 )
(二)中陰身之境況
“善信乎!汝于中陰境,一時或見某處,及在其處之親友等,有同夢中相
逢。汝向彼等說話,而彼等竟置不理會;或見彼等連同汝之至近眷屬,舉哀
哭泣。汝自計曰:‘吾已死矣!奈何奈何?!’此念一生,汝即自覺最極苦痛,
猶如紅熱鍋中,被炸之魚。然須知既入中陰,即必如是,徒自苦惱,亦又何
益?!汝但祈求汝之上師本尊大悲怙主,來相救度。蓋汝此時縱尚癡戀于彼
親友眷屬,已與隔世,有何益處?故汝切勿絲毫有所癡戀,但當專念上師本
尊,大悲怙主,堅實信樂,求其護佑,令汝得免於一切憂悲苦惱恐懼怖畏。
又,善信乎!當彼業風吹無定向,汝一時極不自在,被其往復吹送,正同風
卷毛羽,任其起落,身不由己,漂泊不定。忽而重又見聞呼汝之名而哭泣
者,汝或竟告之曰:‘吾在此,不必哭。’而彼哭者終不理會於汝,惟自哭
叫,如是汝又自計曰:‘吾已死矣‘奈何奈何?!’汝一念及此,即又苦痛難忍。
雖然,汝徒自苦痛而無益,上文已告知汝矣!
複次,善信!汝今所見之光,晝夜不分,一切時中,所見惟是一種微微簿曙
之光。居此之境,當曆人間,或一七、或二七、或三七、或四七、或五七、
或六七乃至七七四十九晝夜之久。有謂‘悉罷’中陰,歷時但為二十二日,然
總以各各業力為定,未可一概而論也。
複次,善信!在此期中,更有極為可怕之強大業風,從汝身後至極猛力卷吹
而來。汝宜鎮定,切勿恐怖,當知此亦無非由汝幻識所生。又汝面前或常見
一片黑漆大地,至堪恐怖,此大黑暗處且常發出呼殺喊打等無比可怕之巨大
厲聲。汝亦惟自鎮定,勿生恐怖!
又汝生前倘多作惡業者,則甚或出現食人夜叉,執持種種兵刃,呼殺喊打,
直撲向汝,欲斷汝命,其數量且極眾多,爭先恐後,奔躍而來;或複出現,
無數肉食野獸,追逐於汝;或複為惡人暴客所追逼;或複狂風暴雨雷電雹
石、烏霾密霧將汝籠罩,或山崩海嘯,或猛火飛焚,一切所見之相,所聞之
聲,使汝驚怖欲絕,惶急無措,更已無路可擇,惟有望風狂竄而逃命;乃忽
而又被追逼至於深不知底、一白一黑一紅之三座懸崖絕壁,且已岌岌,勢將
下墜。善信乎!此之三絕壁者,豈他物哉?!亦無非汝之貪欲嗔恚愚癡,三
根本毒性變現所成者而已。汝今惟有,如實認知此諸種種,皆為‘悉罷’中陰
有情之無始業染幻識所變。汝今不幸,身曆其境,惟善鎮定,一心不亂,專
念於彼、大悲怙主,恭敬誠懇,稱其聖號,且如下祈求曰:
大慈大悲怙主 上師三寶聖尊
惟求拯救於我 令勿墜入諸苦
如是祈禱,憶念堅持,不可忘失!不可忘失!
苦為積集善業,及已真實修行於聖教者,即可感得種種安樂;若為既未修集
善業,亦未造作惡業之人,則所感者無其樂受,亦無苦受,平平淡淡,無精
打采而已。善信乎!汝於今時,若因善業感受何樂,亦勿顧念耽著之,惟自
念言:
以此一切善樂 供奉上師三寶
汝如得樂,當思惟上供,切勿貪念自受;若為感受任何之苦,或不樂不苦,
亦當專一心念,以無觀瑜伽,存念於大手印之要妙觀門,此極要妙者也。
善信!汝今之身,或有時而於橋樑處、阿蘭若及彼八種制底塔等處,暫一停
息,但不能過久。此則因汝身離四大,異於有四大身者之能作物質之勾留。
因此之故,汝則不免深自懊喪,悶苦惶悚。且汝自覺汝之能知見者,有時飄
蕩失所憑藉,不由自念言曰:‘傷哉吾已死矣!奈何奈何!’此念一生,汝之
能知相續,立即悲苦不勝,心灰意懶。但如此,則無窮憂苦,反將蝟集現
前,而不可已。故此時最極要妙,乃在甫自覺知,身不自主,不得於彼彼某
所逗留,而覺被迫流徙無定之時,即當猛省,盡除一切思念,善持汝心,住
於本元無動之境。
至於食品,惟彼特為汝而供設者,汝方得嘗享;如雲朋類,則汝此時,均無
定人;汝且見家舍仆輩以及親屬等人,乃至汝之屍身。如是汝又自傷感念言
曰:‘吾已死矣!奈何奈何!’一時憂惶無奈,甚至自念:‘吾今但欲求得人
身,任何代價不惜。’惟其以此妄念求生熾然於心中,汝乃四處狂奔,但欲見
覓取生身。善信乎!
縱或汝之妄念愚貪,繞依汝之軀殼、九次以上,然已早經‘踵倚’中陰之過
去。汝之屍身,如冬已凍如夏已腐,或已為汝之家屬親友火化矣!地葬或水
葬矣!或被裂施鳥獸矣!汝如無屍可入,妄念無奈,則汝或覺自被塞壓,入
于山石岩穴縫隙之中。如此苦惱,凡于中陰境內,妄念熾然以求生者,皆必
經常。善信乎!汝今縱能再得四大之身,亦不過重經歷於生死之苦。是故,
汝當遣除企求複取生身之妄想,惟當心平氣和,善自安止,住於正念,是為
至要!”
如上導示,死者之靈識能依教而行者,即能于中陰境中得其解脫。
(三)冥界裁判
雖然,有其惡業之力,以為牽使之者,縱經如上導示,仍不克悟證。則當繼
續呼其名而導示如下曰:
善信某某:一心諦聽!汝所以遷延至今,仍未出苦者,汝之業為障故也。此
業者,汝自己之業,非他人者也。是以最要者,汝須虔誠祈禱三寶威神,加
被護佑。但如既不祈禱,又不知如何修作大手印觀以及任何他之密法本尊觀
者,則彼於汝生前與汝同生俱在有其司善之神,此時即現前。以白色小石,
數記汝生前所作之善;又有其司惡之神,同時亦現前,以黑色小石,數記汝
生前所作之惡。汝一見彼,不禁極其驚懼倉惶,全身抖戰,然尚自愚,謊告
彼曰:吾曾未作如彼之惡。於是司命鬼王,將謂汝曰:‘吾此業鏡,可以鑒
照。’彼言已,即觀業鏡。彼業鏡中,凡善惡業,無不照現,朗然無逃。故汝
縱謊言,亦毫無濟於事。於是即有可怕獄主,以繩系汝頸,拖汝前行,施汝
以極刑,斷汝之頭、刳汝之心、抽汝之腸、吮汝腦汁血液、食汝肉、齧汝
骨。但汝痛苦而不死,汝身碎已,複又完整,又複重新受彼極刑,輾轉痛苦
而不休止。雖然,此中要妙,即遇有彼司善惡神,現前數其小石時。汝勿驚
怖,亦勿謊言;司命鬼王,亦勿為懼。須知汝身不過意生者,縱經碎割,亦
不死亡。其實汝身實性,當體本空,何須恐怖?!即彼獄主鬼卒亦皆汝幻識
所變,其體亦空,空能壞空,理無是處也!
當知除自內識幻妄外,實無有何--司命鬼王、神怪魔鬼,乃至如彼幻化之牛
首忿怒金剛此即指大威德金剛。汝須善自如實了知,又當自知、已落中陰,
極當善自修彼‘大手印’定。若不知如何修此定者,當細心思維推究,彼能恐
怖於汝者之自性為何?如能勘破彼之真實自性,即可明其本亦無生,當體原
空,是即‘法身’也。此之所謂空,並非空無所有之空,乃‘如實不空’之空,且
具有足令汝一見而自覺惶懼,及一當彼前,汝之靈識即覺為所照映而愈益清
明者,是即如實不空之‘報身’也。於此時境,汝或猛然經驗一種兩邊不著之
本性光明境,所謂寂靜不一不二于光明;其光明者,性本寂靜,其寂靜者,
性本光明,亦名靈明本性境,是即‘第一義身’也,梵名“阿帝伽耶”、藏名“過
窩泥古”此第一義身之無垢染光明,可隨處射發,是即‘化身’也。
善信乎!汝當專一心念,諦聽我言,但能如實明瞭於此四身者,則決能獲得
圓滿解脫。認證四者任何一身,切當專一心念!當知佛與眾生即於此而有界
分,此一刹那,萬無錯失,汝如錯失,即又重入苦海,求出無期。教有要
言,極切今時之用,所謂:
於一刹那間 即有大界分
於一刹那間 即獲圓滿覺
於此教言,切勿忘失,汝惟忘失此之要妙,故今此以前,對於現前中陰妙
境,均失認證。徒因此故,枉受恐怖。今若再自失誤,則大悲聖者,無量悲
湣注汝之‘聖視絲’,將一時中斷,汝則自將降入於彼,難望救脫之處。以此
之故,汝於今時,極宜小心,前此雖經導示而未認證者,亦勿回顧,即今如
教認證,即今仍可得度也。”
倘彼死者生時,甚乏知識,甚不明了、何謂禪定?則當加如下文更簡要之導
示曰:
“善信乎!汝如從未習知、何謂禪定者,則有至極簡要法門,汝當一心憶念
大悲怙主即指觀世音菩薩、僧伽、佛法,及佛,而懇切哀禱,將一切現相可
懼畏恐怖者,概認作汝之怙恃神聖,或直認作大悲觀音之慈容所變現;且猛
利憶及汝在生受灌頂時,上師錫汝之法名。如面對彼司命鬼王時,即直告此
正直無私之王:‘我有法名曰某某’,於是汝縱墮落如前述之絕壁下,亦必無
有傷害。惟當猛自振作,切勿畏縮恐怖耳!”
(四)轉移一切之心念力
如上剴切導示,前此縱令自失救度者,於此際亦可令其得度;雖然,仍有不
免於未可必其全然得度者。是則更當如下,繼續為作導示曰:
“善信諦聽!汝之心情於今感覺者,當刹那刹那,有其猛利之歡樂;忽又有
其猛利之苦惱。兩端運轉,莫由自主,猶之弓弧,一任弦之松放及其緊收。
此章謂有業力系絆者、伸縮即不自由、弓弧之木比有情、弦比業力、弦收弓
屈、比業亞者牽使苦、弦放弓伸、比業善者牽使樂也,而被其時縱時操者
然。惟此中要妙,汝當淨除貪憎之念,毫不動心。汝如緣於善業,可感生於
較上之界中,則彼界境相,一時現前。然而汝今或見,在生眷屬,為汝死
後,舉喪致祭,殺害多數生物 為死者而殺生、則此殺生之業、重累死者受
報、故死者如曾知此、則當其中陰身一見是事、即力呼止、然其眷屬置若罔
聞、殺生如故、於是彼將不禁而有嗔念生、但此嗔念切不可生、如不免除而
令其生、則必立即發生嗔業之力、如彼重物、于中陰中立即牽墜之入於地
獄、,乃或修作佛事及行佈施。而汝不清淨之心念,令汝對此諸作,生起嗔
慳,即將因此嗔慳心念之惡業力,立時牽汝,墜入惡道。汝對於類此等作,
皆不可有一塵邪念、或嗔或慳,惟當善自作意,慈念一切。如汝仍或貪戀世
財不舍或見昔為已所有者,今為他人之所享受,忽生鄙劣不甘之心,則立即
使汝入於邪念,邪念一生即召發惡業力,惡業之力一發即當感生惡道;汝或
有善業,當感生較上之樂境者,以此惡業力故,反被牽入地獄或餓鬼之中。
汝須知彼諸世財縱仍一 一與汝,汝亦不復能享受之,於汝實已無用故;是故
不稍存鄙劣貪著之想,惟當一切棄舍,毫不置念,無論現為何人繼承享用,
全無吝惜,但存佈施與彼之心,或善作意如同供養三寶者然。絕不作鄙劣吝
惜不舍之想,而惟一心住於正念。
複次,汝如見有念誦‘康嘎尼’陀羅尼、加持食物以供汝者,乃至修作為汝解
除當感惡趣之生前惡業諸法者。彼諸修法之人,或於儀軌未合,或昏沉、或
妄想、或於戒律淨行有所缺犯,是固有輕慢正法之咎,汝以受中陰意生身,
多少具有有漏通力故能知之。但汝切勿因此於正教退失信心。又因汝能知違
法者必不免於恐怖畏,以及黑業違教慢法等罪,亦絕不可自心以為彼等欺誑
於汝。汝如存是心念,即必自覺失望而悔生,且於正教退失信心,不至誠隨
喜。此之邪念一萌,則反被汝自惡業力所感而淪入苦趣之中。故此種種,於
汝無益,反有大損。任彼作法之人,如何錯誤,如何未淨其業,汝當自念言
曰:‘此必我之意業未淨故,如何佛言而有不可信賴之者。譬如照鏡之人,其
面不淨,鏡相自亦不淨,是必我自心念本有不淨。況此僧伽身即佛身,所修
教法即佛聲教,而其意即法身佛意,無二無別。故我仍惟一心皈命三寶’。汝
當如是作意,至誠表汝敬愛一切之心,則凡所修作,仍自不失其必歸於汝身
之利樂。是故存此敬愛心念,最為重要,切莫忘失!至若汝本習作惡業,其
惡業力當令汝感生惡道,而彼惡道劣光或已現在汝前,幸汝之承嗣者及眷
屬,為作純白佛事。所延修法喇嘛僧眾,亦皆一 一如法修作,身口意業,皆
各清淨,專心一意,為汝虔修功德佛事等。汝一見此,即當大生安慰歡喜之
心,因此諸功德力,即已能轉惡業。更加汝自一時隨喜之善心念,縱汝先當
感投惡道,汝今必能改生上界,是故汝當惟具善淨心念,於所見一切,無所
妄念分別,而惟善自敬信隨喜。此為最極重要,汝須極端小心!善信乎!總
而言之,汝今靈識在中陰境界,無有堅牢之物可取作汝之依憑;無其體重,
且不停而流動。任何善淨非善淨之念,一經現於汝心即能發大力用,是故絕
不可有微塵之非善淨思想,一心憶念昔所修持於聖教道行之任何一種。倘汝
從未有何修持,此時惟當一心皈命而虔誠祈禱於汝之本尊怙主,或一心祈念
於大悲勝者觀世音菩薩,一意堅誠專注,作禱如下曰:
嗟我獨行,舍一切親友;
現前惟有,自心映空相。
願祈諸佛,大悲力加被。
令除中陰,諸畏懼恐怖。
倘緣惡業。苦受將現前;
本尊勝怙,消滅此諸苦。
真實空中,若發千雷震;
諸響轉成,六字大明聲;
業力追逐,失所保佑時;
大悲聖者,願祈作救怙。
此中業習,任何有未斷;
三摩地光,淨樂攝受我。
依上偈頌,堅誠持念,汝即得有、最勝之引導,可作投依,決無欺妄者。此
為最極勝上之要妙,一經反復持念,即必令汝、憶念善淨,立時即得--認證
與解脫矣!”
(五)六凡道劣光之現見
縱經上來諸般導示,若其有情,惡業力強,仍難悟證者,則為利樂彼故,可
多返複行如上之導示;又複呼彼死者之名,導示如下:
善信某某:汝如仍未明瞭上來諸般導示者,則當逐漸自覺前陰之身將昏散,
而後陰之身處卻漸明現。此時汝因苦悶,乃自妄計曰:‘傷哉我今所受,何其
苦也!我將往覓,任何其一之有生身體。’此計一生,汝遂往來賓士,心意散
亂,莫自休止。於是即有輪回六凡道之劣光,現見汝前,緣於汝自業力,當
感何道,則彼道之光色,愈益明顯現見。善信諦聽!汝如欲知,此六道之光
別若何者?則有如下--天道之光微白;阿修羅道,其光淡綠;人道之光淺黃;
畜道之光淺藍;餓鬼道光淡紅;地獄道光如黑煙。當此時際,汝之業力所感
應故;汝今之身,已沾染而帶有其為汝業力所當感生某道光色之少分矣。善
信乎!今此之時,所導示與汝者,尤為特別要妙之教法。汝當格外、注意聽
受!善信!此時現見於汝前之光色,無論其為何種,無論其由於何身、由於
何處、而發出者,汝一惟觀想其即是大悲聖者之身及處;即此一法已足免止
汝生彼道。或者,汝曾修何本尊,此時即一心長久觀想汝之本尊。觀汝本
尊,雖真實本空,而其聖相宛然如生,猶如術人所變幻法之相,此所謂‘淨幻
觀’也;次觀想本尊身形,由週邊而中心,漸漸隱沒,隱至於空無所見;次觀
想汝身,入于一大光明而空寂之境中,住此境少時;次複觀想本尊身形,現
而複隱;次又觀自身入光明空寂境及住彼境少時。如上所述之法,反復作之
數次。末乃觀汝住空之身心亦均由外而內,漸皆隱沒,亦複隱至空無所見;
如是,空無盡處,心量無盡,心量無盡處,即法身無盡,而善巧安住於此無
盡之法身界,是即本不生界,得住此界,即得無生,而圓滿覺道,即此得證
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