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照片說明:)1991年臺北新店委員會員聯誼會,志工們學習手語。
一致的動作,一份合和之美,佛典樂曲唱誦間,道氣十足、攝心......慈濟的「經藏演繹」是由「音樂手語劇」轉進而來;而「音樂手語劇」,則應從「手語」開始娓娓道來。
⠀
「手語」在慈濟世界中是極為重要的角色,追朔慈濟最早開始使用手語,1981年9月間,證嚴法師在臺南結束全臺貧戶探訪後,深覺慈濟志工在家訪時若遇到聾啞人士,經常不知道如何進一步溝通,於是在慈濟委員聯誼會上,囑咐慈濟志工要學習手語。
1989 年慈濟護專成立,由高信疆作詞、史擷永譜曲的校歌,歌詞動人、旋律好聽,上人期能將校歌編成手語,便於聾啞人士欣賞;慈濟志工靜映等向專業人士討教學習,1992 年為全面推廣手語,成立「靜思手語隊」,同年歲末祝福初試啼聲,贏得滿堂彩。自此慈濟手語歌表演,成為慈濟的特殊人文。
⠀
證嚴法師說:「佛陀為教化眾生倒駕慈航入娑婆,而慈濟人則秉持著『弘場佛陀教化之精神』,亦是『為佛教』,將經藏經文編成了詞,譜成了曲,加上手語的身態美姿,旋律悠揚,把艱澀的佛經淺顯的與現代生活結合,每一個動作都是在說法,表達出經文的精義。」
*2
(照片說明:)2000年全球慈濟日祈福晚會中志工唱誦《三十七道品》。(攝影者:林鳳琪)
首部慈濟音樂手語劇是《三十七道品》,於1999年底至2000年初的歲末祝福中,以簡單的手語隊伍呈現。
慈濟志工學習手語的初期,主要都是搭配歌曲在活動時表演。慈濟手語首度與佛教經典結合,是1999年音樂家郭孟雍教授將證嚴法師所講述的《三十七道品》講義,以偈語的方式,編成一首二十四分鐘的歌曲,再由李靜映編排手語動作。
*3
(照片說明:)首次公開演出的《靜思·寰宇·慈濟情》所籌募的演出所得,全部投作921大地震,慈濟援建五十所學校的九二一希望工程教育建設基金。(攝影者:洪斯文)
在《三十七道品》獲得廣大迴響後,2000年再度編排《人有二十難》音樂手語劇。
2001年慈濟三十五週年慶中演出的《靜思·寰宇·慈濟情》,除了以往主責擔綱的手語隊成員,加入了更多的成員角色,如慈濟委員、慈誠、大學生、演藝人員等等。而首次公開演出的《靜思·寰宇·慈濟情》所籌募的演出所得,全部投作921大地震,慈濟援建五十所學校的九二一希望工程教育建設基金。
*4
(照片說明:)《父母恩重難報經》融合了戲劇、舞蹈、手語之外,同時加入燈光、舞台設計等元素,另外再搭配影片與歌手演唱。(攝影者:顏霖沼)
為了提醒大家把握當下行孝,2001年歲末祝福推出佛門孝道經典《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融合了戲劇、舞蹈、手語之外,同時加入燈光、舞台設計等元素,另外再搭配影片與歌手演唱。
藉由現代的表演方式,淺顯易懂將佛教經典詮釋出來,一幕幕動人的故事,深富含意的歌詞與扣人心弦的音樂,讓觀眾彷彿置身其中,從表演中看到自己,引起了莫大的迴響。
除了在臺灣演出,《父母恩重難報經》更是在其他國家地區如馬來西亞、印尼、中國大陸等演出。
*5
(照片說明:)2003年臺北「藥師如來十二大願」音樂手語劇公演中,第五戒行清靜願;劇中人物深受貪、瞋、癡、慢、疑五毒影響,身行不得自在。(攝影者:顏霖沼)
2003年爆發伊美戰爭及SARS疫情的擴散,全球人心惶惶。在這一年,慈濟推出《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祈願透過演出,在世紀的動盪時刻,喚起大家的共鳴與悲心,帶來安定人心的力量。
自這一年開始,所有靜思堂每天下午一點二十分同步播放慈濟歌曲〈祈禱〉,誠心祝禱天下無災無難。
*6
(照片說明:)2012年臺北市中正紀念堂「七月吉祥月」祈福會由唐美雲歌仔戲團表演《光目女救母》的故事。(攝影者:王賢煌)
《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在2004年底的歲末祝福中,展開巡迴演出。這一年發生驚世災難 – 南亞大海嘯,證嚴法師呼籲人人效法地藏菩薩廣度眾生大願,虔誠為災民祈禱祝福。
2005年再度演繹《地藏經》– 〈光目女救母〉、〈悲智願行〉以及〈因緣果報〉三段經典,其中〈光目女救母〉主要奉勸世人切勿貪圖口慾而傷害生靈。
*7
(照片說明:)慈濟基金會自2011年年初,於全臺各地舉辦《法譬如水》讀書會,研讀證嚴法師的《法譬如水— 慈悲三昧水懺記》,深入經藏後,再進行「妙手生華」手語練習、妙音練唱及千人隊形變換,從此將音樂手語劇升化成為經藏演繹。(攝影者:蘇文法)
2003年4月至2008年3月,證嚴法師長達5年的時間講述《慈悲三昧水懺》,亦即「法譬如水」(或稱水懺)。自2008年的慈濟歲末祝福開始,慈濟志工連續三年演出「法譬如水」音樂手語劇。
面對氣候變遷、全球災難頻傳之際,為了祈求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慈濟基金會自2011年年初,於全臺各地舉辦《法譬如水》讀書會,研讀證嚴法師的《法譬如水— 慈悲三昧水懺記》,深入經藏後,再進行「妙手生華」手語練習、妙音練唱及千人隊形變換,從此將音樂手語劇升化成為經藏演繹。
*8
(照片說明:)「慈濟經藏演繹」是接引大眾認識佛教的方便法門,一致的動作,一份合和之美,佛典樂曲唱誦間,道氣要十足、攝心,也洗滌自己的煩惱。(攝影者:蘇文法)
「慈濟經藏演繹」是接引大眾認識佛教的方便法門,一致的動作,一份合和之美,佛典樂曲唱誦間,道氣要十足、攝心,也洗滌自己的煩惱。
*9
(照片說明:)慈濟志工演繹手語劇,〈行願〉及〈圓夢〉作為開場,引領大眾入經藏。
由大愛電視臺歷時五年製作完成的《鑑真大和尚》動畫電影,2010年5月7日於全臺同步播映。2011年1月8日,於慈濟美國總會在塞邱斯學院霍爾表演藝術中心舉辦《鑑真大和尚》動畫電影首映會,電影開始前,慈濟志工演繹手語劇,〈行願〉及〈圓夢〉作為開場,引領大眾入經藏。
*10
(照片說明:)2014年七月吉祥月系列活動中,大林慈院的醫師與志工在慈濟歌曲〈靜思·淨斯〉的樂聲中,演繹《法華經·譬喻品》中關於長者接引眾子離開三界火宅的大白牛車。(攝影者:江珮如)
慈濟於2014年七月吉祥月系列活動中,除了在社區舉辦祈福會之外,同時延續歌仔戲傳法的方式,「遵佛遺教·歡喜吉祥祈福會」邀請徐亞芬歌子戲劇坊將大愛臺製作成十集的《菩提禪心·遵佛遺教》,濃縮成九十分鐘的內容,於祈福會中演繹佛陀涅槃前說法的故事。
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演繹後,大林慈院的醫師與志工在慈濟歌曲〈靜思·淨斯〉的樂聲中,演繹《法華經·譬喻品》中關於長者接引眾子離開三界火宅的大白牛車。「靜思」是慈濟志工的法脈源頭,「淨斯」是清淨無染的身心,而大白牛車,象徵慈濟志工傳承靜思法脈,運載度化眾生的悲心願力。
*11
(照片說明:)2014年新竹靜思堂《遵佛遺教》歡喜吉祥祈福會「七月吉祥月」系列活動,新竹團隊《靜思·淨斯》手語演繹。(攝影者:曾双銘)
「靜思」是慈濟志工的法脈源頭,「淨斯」是清淨無染的身心,而大白牛車,象徵慈濟志工傳承靜思法脈,運載度化眾生的悲心願力。
隨著時間的淬煉,單向的「手語表演」逐漸演化成「入經藏」之共修與演繹。人人雙手、千手、萬萬手,身與手共一念心,一舉手、一投足都在妙法中,經藏演繹不只是表演,不只是展現形象之美,也是真正合和互協,忘私我、合大眾的修行,這是真正的修行,也是「入經藏」的要義。
慈濟五十五週年慶將以「靜思法髓妙蓮華」為主軸邀請豫劇泰斗王海玲、孫翠鳳劇團、唐美雲劇團以及優人神鼓分別以優美唱腔、親民演出、京崑劇肢體動作及震撼人心的鐘鼓聲,融入慈濟手語演繹細膩又感人的法髓。希望藉此,讓參與演繹的每一個人都能進入《法華經》的心靈境界,弘揚慈濟五十五年的精髓。這場殊勝的演繹不只是靈山會,也是法華永不散,更是菩提成林,願人人提起大願力,人間菩薩大招生,廣邀會眾參與讀書會及投入演繹,好深入了解《法華經》的奧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