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 星期日

第一間慈濟屋

 *1

(照片說明:)蘆葦桿編成的茅草屋,一旁擺著三塊磚及一口舊鍋子,眼盲的李阿拋老先生蹲在前生火,火舌上下跳躍,險象環生。孤苦伶仃的老先生獨自住在這裡,每月僅靠政府一百元的救濟金過活。


*2

(照片說明:)1967年11月1日,證嚴上人為李阿拋老先生建房主持動土儀式。當時吉安火車站站長張榮華捐贈了在花東公路邊的一塊土地以供建屋。


*3

(照片說明:)同樣孤苦伶仃的獨居長者廖火,獨自住在樹枝搭建的草房中,每到下雨天,外邊下著大雨,裡邊下著小雨,無處安身。1978年9月慈濟人發現他的情況後,不但每月補助他一斗白米,同時安排他住進李阿拋老先生留下的慈濟屋,讓他有一個堅固安全的家。


*4

(照片說明:)早期慈濟月刊以捐款徵信為主,也報導慈善救助個案故事,搭起和會員間的橋梁,也為慈濟奠定了「誠正信實」的慈善人文。慈濟月刊第七期報導將為眼盲老人李阿拋建屋。


*5

(照片說明:)1975年,強颱「妮娜」襲擊花蓮,僅僅半小時的狂風暴雨,造成500多戶房屋倒塌,新城、秀林鄉受災尤重。證嚴上人憫念安樂村海邊漁民生活艱難,無力重建家園。遂倡議建屋。第一期建築由精舍撥出自有土地,建造六棟鋼筋水泥平房,每戶十三坪,兩房一廳,廚廁俱全,以安頓寡婦孤兒。二期建築在康樂村糖廠土地,經鄉公所認購,再由慈濟興建三棟住房提供老弱無力復建者安住。


*6

(照片說明:)花蓮慈濟醫院醫護同仁及志工前往妮娜慈濟二期小築,為照顧戶陳才爺爺及白來發爺爺打掃居家環境。打掃結束後,大家與陳才爺爺(蹲者右1)合影留念。(攝影者:黃思齊,日期:2014/01/19)


*7

(照片說明:)靜思精舍第三期增建還原圖。後為妮娜慈濟一期小築,一排六間單獨門戶。


*8

(照片說明:)1994年,「道格」颱風為中南部帶來嚴重災情,中部地區包括仁愛鄉的法治村南豐村、萬豐村、親愛村共有九戶,由慈濟原地重建。翠巒部落在政府提供土地的原則下,於1994年12月15日發包興建,由於翠巒部落海拔高、山路陡峭、彎度大,加上車輛運輸的難度,造成通訊不便、材料不足等,大大的提升了援建難度,慈濟人克服重重艱難,終於在1996年1月8日完工交屋。(攝影者:顏霖沼)


*9

(照片說明:)1994年,道格颱風造成翠巒部落土石崩塌、民房傾毀,慈濟人援建的大愛村,讓災民有了安身的地方。(攝影者:何貞青)


*10

(照片說明:)1991 年,中國大陸華中華東地區遭逢百年一遇的洪澇,災情慘重,慈濟在安徽、江蘇、河南進行發放,並在 60 天內完成 3426 戶大愛屋、10 所敬老院,重建 10 所學校。大愛跨越台灣海峽,開始遍灑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