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

佛陀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淨界法師)


 

佛陀來到人世間以後,他看到了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這個三界起火了。這個火的意思就是躁動不安,它是由過去的業力所招感的。躁動不安,某種程度破壞我們今生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很容易啟發我們造業。每一個人造業的時候情緒都是很激動的,沒有一個人是在很理智、很穩定的情況去造業的,沒有。所以,當我們人壽已經是進入到兩萬歲以內,佛法的定義就是一個五濁惡世的到來,也可以說是這個三界已經起火了。這是佛陀看到的第一個問題。


更重要的第二個問題是,眾生活在三界當中,他是怎麼樣面對這個三界火宅呢?四個字:「不覺不知」,他不知道怕。他為什麼不知道怕呢?因為他心中有一種取相分別,就是各打各的妄想。一個人要打妄想的時候,他不會在乎外境是怎麼回事。你看有些人,他一輩子就想怎麼賺錢,他心中有一種賺錢的影像跟夢想,為了錢他什麼都不怕。當然,有些人追求名聲,有些人追求男女的感情。就是雖然外界起火了,但是沒有人在乎,眾生所想的就是滿足、追求心中的妄想。


這就是佛陀看到了兩件事情:外在環境起火了,應該要保持警覺了;但是眾生妄想越打越重。這個情況就讓佛陀的心意產生了改變。也就是說,佛陀一開始出世的時候,本來是要讓一切眾生成佛的,但是他看到這兩個情況以後,他心裡面產生了變化,所以他就提出了解決之道。


這個解決之道,我們看前面的經文,佛陀是有兩個方法:第一個,他本來是準備使用大乘的菩薩道,就是《華嚴經》的思想,就是直接面對——咱們不怕火宅,佛教有的是智慧的觀照,「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用大乘的空性來安住,我只要不隨妄轉,火宅就不是火宅。


其實,佛陀一開始是要用大乘的調伏法門來對治的,但是發覺不行,因為眾生善根太薄弱了。大乘佛法很強調信心。這個火宅不是燒一天兩天,它是生生世世這樣燒下去。而大乘佛法的問題就是,它不是馬上可以成就。你在三界火宅當中,就像印光大師說的,如逆水的魚,就是你要逆流而上。


你每天用功,在娑婆世界修行。印光大師的說法是,你每天用功,頂多是保持原狀,就是這樣,因為你前進的動力剛好被整個環境對你的傷害抵消。這個是有用功的人。那你要不做功課,其實你在退步,因為大環境是讓你退步。就是你在三界裡面生活,退步是正常的。


所以,你在三界火宅當中用功十分,真正得到的受益可能只有兩三分。所以,佛陀發覺這個方式對末法時代眾生不適合了,就是用直求、面對的,不可能了。


所以佛陀採取了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我既然沒辦法面對它,那我先出離,把這些三界眾生先帶出去,遠離惡因緣。所以佛陀講出了空性的道理,以空性來當作悟入中道一念心性的前方便。


這個空性指的是什麼呢?我空的真理。因為法空不障礙你生死輪迴,法空是障礙菩薩道。就是說,咱們一步一步來,法空既然不障礙生死,你這個人法執很重,你還是可以往生。當然你以後要小心,你往生以後就要面對你的法執。就是說,三界裡面最重要的生死業力就是強作主宰。


你看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他走得很自在,佛號念幾句他就走了,他生死業力淡薄;有些人他是從白天念到晚上,他就沒辦法走,背後牽著他的那個生死業力的繩子綁得特別緊。你自己招感的!什麼事你都想主宰,結果弄得你的生命「心有千千結」。所以,在整個生死輪迴中,淨土宗帶業往生的關鍵,就是「放棄主宰」這四個字,就是我空的真理。生命是不可以主宰的,你不要自作聰明,你也不要自討苦吃。


所以,透過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看到人生是變化的,變化裡面你沒有辦法去掌控的。就像祖師說的,如果一個人可以主宰,你怎麼會變老?你怎麼會死亡?沒有一個人希望老病死,但是你還是要面對老病死,這表示人生沒辦法主宰,業力說了算。所以,佛陀一開始是在解脫當中強調「滅色取空」,這個「滅」就是出離。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為什麼佛陀要下這麼重的藥,要出離?就是說,它這個我空,這個聲聞的空法,跟大乘的空法不一樣。大乘的空法叫做緣起性空。我為什麼不貪愛你?因為你不真實。我相信,沒有人會貪愛空中的彩虹,因為它本來就如夢如幻,它沒有真實體性。它一下子有,一下子沒有,它是因緣生、自性空。那麼大乘佛法,只要「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就可以過關了。


但是對於煩惱重的、善根淺的人,這個法力道不夠,法大機小。所以佛陀必須要添一些助緣,就是強調苦諦。所以諸位!聲聞的空性是跟苦諦結合,它是帶有出離心的。就是說,我離開你,並不只是因為你沒有真實性、不值得我追求,我離開你是因為你傷害我,這是重點。它是苦諦,它是以苦諦為出離心的。所以小乘的空性跟出離是結合在一起的,就是說,我離開三界,並不是因為三界不真實,是因為它給我痛苦,關鍵在這兒。


我們看淨土宗,淨土宗某種程度也是帶有滅色取空。你看我們離開娑婆世界,在《阿彌陀經》給我們的法義,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為什麼要這樣子呢?因為我們凡夫對感受是很在意的。你看我們一個人,為什麼會喜歡某一個人?因為他給我感受好。重點不是這個人怎麼樣,是你給我感受好。


我們為什麼會喜歡某一個東西?因為你使用它的時候,它會給你快樂的感受,就這樣子。所以感受會影響到你的思想,色、受、想、行、識。這就是為什麼極樂世界要創造這麼多快樂。其實,要是初地菩薩的話,七寶池、八功德水,對他來說有沒有差不多。


聖人往生只有一個理由,就是見佛聞法。他是要進步的,他是去那邊學習的。凡夫的理由有很多,但是其中一個理由是不能夠沒有的,就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因為我們太注意自己的感受。


佛陀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所有的眾生都重視感受。你為什麼願意留在娑婆世界?因為你認為娑婆世界給你快樂。佛陀告訴你,有一個更快樂的東西,叫做界外的涅槃。他告訴你說,三界的快樂,雖然給你一時的快樂,但是你怎麼樣?你不得自在,還有過失。


「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你追求三界的快樂要付出慘痛代價,你一定會起煩惱,得到就起貪心,得不到就起瞋心。追求快樂的過程起煩惱,起煩惱你就造罪,造罪以後你就要墮落三惡道,所以這種快樂不是好的快樂,是要付出代價的快樂。


那怎麼辦呢?佛陀說,界外有涅槃,是一個沒有過失的快樂。佛陀用滅色取空的意思就是,帶有苦諦的我空思想等於下了重藥。那也沒辦法,因為眾生根機薄弱。如果只是說,你離開以後能夠追求無上菩提。他聽了以後他沒辦法接受的。


所以,佛陀從三界火宅當中,先把三乘的諸子透過我空的思想帶出來。就是佛陀放棄了一次到位的成佛之道,所謂《華嚴經》的成佛之道,這個地方風險太高,容易退轉。所以佛陀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就是先把大家帶出三界火宅,先安住在我空的思想,然後再對接,從解脫道把它對接到般若道。這是整個《法華經》要強調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