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 星期一

金剛經講記(word文字檔).(69集).(淨空法師)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六十九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9-023-0069 

  請掀開經本第一百五十三面,倒數第三行,從註解第六段看起。 

  【此節文中,暗示告誡學人有三。一、今世受人輕賤,是先世重罪所致。 凡遇此事者,應生畏懼心,順受心。】 

  這個地方,是從經文當中體會佛的慈悲教誨。這些話可以說是我們一般人,人人都遇到這樣的境界;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無始劫以來,所造作的罪業都很深重,特別是從修學大乘經論為人輕賤這一方面,很明顯的顯示出來。如果對於這個事實真相不能夠明瞭,不能夠體會,總免不了會退心,這個事情我們看到很多很多,學佛人退心,遭遇逆緣退心的很多很多。遇到這個境界,對佛法產生疑惑之心也很多,甚至於怨天尤人,佛菩薩不保佑他,這種人我們也常常見到。讀到這一段經文,如果我們細心去體會,過失還是在自己這一邊,自己業障深重。這種境界,對於真正通達佛理的人來說,不是壞境界,是消業障。實在講是好事,我們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應該生畏懼心,畏懼就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縱然是認真的受持讀誦,過去世的惡業還是那麼樣的重,還是會現前。這是讓我們警惕,從今之後起心動念不敢再造惡業,這才真正體會佛菩薩教誨的意思。 

  現前的境界要順受,順受一時容易,短時期也還可以,有時候是長時期。譬如,這都是我們平常很可能見到的,你自己學佛,天天受持讀誦經典,你的家人眷屬不學佛,毀謗佛法,甚至於對你輕視,說你迷信,這個很麻煩。外面的人來說,我們避開就好;家裡的人,躲都躲不過,天天要在一起,長年累月要受譏諷、冷淡這些言語態度,這個忍受很難,但是一定要忍。從這個地方才真正知道自己業障很重很重,要不然受持讀誦應當是被人歡喜讚歎的,怎麼會遇到這個境界?常常這樣想,我們就能夠安心順受,所謂是理得心安。道理明白了,我們處逆境,長時期處逆境也心安,也能生歡喜心,不再計較,一切能隨順,這樣消業障消得特別快。 

  【第二、受輕賤者,若受持讀誦此經,夙業可消。應於金剛般若生皈命心。】 

  皈命比皈依還要重要。依是依靠,這是一心依靠,以生命來依靠,這是真誠的表現,一心一意依《金剛般若》的理論方法來修行。實在這一句就是經文裡面所說的「信心不逆」,信心不逆就是一心皈命。 

  【應對輕賤我者,生善知識想。】 

  輕賤我的這些人,我們對他的態度一定是把他看作佛菩薩,把他看作善知識,我們自己是學生,自己是業障深重之人,這個樣子消業滅罪就快了。 

  【三、人輕賤即應墮之見端。】 

  讀誦大乘,尤其是讀誦圓頓經典,依教奉行,還受這些逆緣逆境,自己要知道,這就是來生要墮三惡道的預兆,若不是遇到佛法,必墮惡道。這一樁事我們愈是冷靜的去想,冷靜的去觀察,才曉得佛所講的是事實,決不是妄言,決不是看到我們處的環境不好,佛說幾句好聽的話來安慰安慰我們。如果你要這樣想法,那你連佛的意思都不明瞭,不是安慰我們的,是事實真相。 

  【一切學人,應生勤求懺悔之心。而云當得菩提,猶未得也,應生勇猛精進之心。】 

  所以在境界裡面一定要勤求懺悔,懺除業障。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這個人當得菩提,要記住當得,你現在還沒得,認真修行,將來會得到的;現在還沒有得到,現在應當要生勇猛精進心。 

  【此經正是懺悔妙門】 

  在《華嚴普賢行願》當中,清涼大師為我們解釋懺悔業障,這一段經文裡面告訴我們,佛法無論是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無量法門修行的綱領、總綱領,在佛法裡面講總持法門,是什麼?就是懺悔。不但我們要懺悔,即使到等覺菩薩位,他還要懺悔。為什麼?那麼高位的菩薩,他還有什麼好懺悔的?他那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就是業障,必須要懺除,懺除了他才能圓成佛道。怎樣懺悔法?《金剛經》上告訴我們,「應無所住」,那就是懺悔;「而生其心」,那就是供養。所以供養、懺悔法,《金剛經》上這兩句就顯示得圓圓滿滿。不但圓滿包括這兩願,實在諸位細細想一想,普賢的十願,菩薩的六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包括盡了,所以這個經真正是不可思議的法門。 

  【《法華》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法華經》上世尊教菩薩,這不是教普通人,教高級的菩薩,教給他們修懺悔法,懺悔有事上懺悔、有理上懺悔。這首偈是從理上講的,是理上懺悔。它的效果無比的殊勝,能滅重罪,能破無明。佛教給菩薩什麼方法?端坐念實相。這一句是方法,是不是教我們一天到晚盤腿面壁在那裡打坐念實相?不是的。你要是這麼看法,完全是依文解義。端坐是什麼意思?就是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端正其心。心要是端正,眼耳鼻舌身自然就端正,端是這個意思。端就是正,沒有邪思、沒有邪念叫端。什麼叫邪思、什麼叫邪念?要照本經的標準來說,這個經的標準確確實實是《華嚴》、《法華》的標準,心裡頭要有念就不端,心裡面要有思就不端。實相是什麼?實相是真如本性。念實相就是明心見性,跟禪宗明心見性的境界是一樁事情。見性當然滅罪,當然破無明;無明沒有破,業障沒有消除,你怎麼能見得了性?佛教的是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好,究竟徹底;但是凡夫、二乘都用不上。我們當然沒有辦法,只能夠欣賞佛的教誨,事實上我們做不到。做不到,要是真做不到,佛這句話又好像在吊我們胃口一樣,跟我們開玩笑!講的我們做不到,我們聽了多難過!他老人家還有補救的方法,讓我們也能做到,那是什麼方法?就教我們一心稱念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名號雖然不是實相,但是它確確實實跟實相非常接近,用這個方法決定能達到實相,這個法門妙!無上微妙法,就是稱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由此可知,真信切願一心一意求生淨土,就是端坐念實相。 

  他的心端正,坐的意思是表示不動。我們的覺心不會為世間五欲六塵所動,不會為其他法門所動,這叫端坐。不是一天到晚盤腿面壁,這是一個形容詞,是比喻我們的心不動。坐禪,諸位看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就解釋得很清楚,這個坐就是如如不動的意思。不動心叫坐,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外不著相,這叫坐禪,他老人家這麼解釋的。不是在禪堂面壁一天坐幾支香,不是的。行住坐臥統統是禪,都是坐禪,這是《壇經》上所講的。所以此地這個坐,跟六祖大師講的一樣。 

  重罪若霜露,極重的罪業,無量劫所造的阿鼻地獄的罪業,罪業再重,就像霜、就像露水一樣,霜跟露,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就蒸發掉了,這是我們常常見到的,我們懂得的。慧日能消除,智慧、般若智慧開了,再重的罪業就消除了。為什麼?諸位要曉得,真心本性裡頭只有般若智慧,沒有業障,沒有重罪。罪業是什麼?給諸位說,迷了,般若就變成重罪業障;覺悟了,重罪業障又變成般若,就這麼回事情。由此可知,重罪是迷失了自性現的妄相、虛妄相。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本覺本有」,本覺就是般若智慧,本有,「不覺本無」,不覺就是迷惑、無明,本來沒有。所有一切業障重罪,都是從迷惑顛倒裡面現的妄相,所以這個東西不是真的,是虛妄的。可是你要記住,只要你還有妄念,這個東西就有。你有妄念就有業因果報,就有六道輪迴,就有三惡道等著你去受,這個不可以不曉得。如果我們這個念沒有了,最低限度《金剛經》上講的四相、四見真的沒有了,那就恭喜你,你的重罪變成般若智慧。轉變,就變成般若智慧。 

  【此經之體,即實相也。】 

  凡是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體是什麼?體是這個經的依據。現代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凡是遇到一樁事,他都要追根究柢,遇到《金剛經》他也會問:釋迦牟尼佛依據什麼理論說這部經?換句話說,這部經的理論根據是什麼?實在講不必等現在人問,佛在三千年前就講清楚了,所有一切大乘經都是依實相。實相是事實真相,這哪裡是假的?佛所講的全都是事實真相。實相就是真如本性,實相就是一真法界,是依這個說的。所以端坐念實相,這個經之體就是實相。 

  【離相離念,正是觀實相。】 

  端坐念,念跟觀的意思是一樣。念實相怎麼念法?是不是心裡常常念著?那就錯了。心裡常常念著叫打妄想;因為實相沒有相,沒有相你要去想它,把它想成一個相,你錯了。你把它想成一個空,也錯了。想成一個相,你落在有相裡頭;想成空,你落在無相裡頭。總而言之,你都著了相,著相就錯了。實相是空有兩邊都不著。體是空,作用是有,所以它兩邊不著。因此,依照這個經上講的「離相離念」,離相是離四相,離念是離四見,四相四見都不能夠執著,這就是觀實相。 

  【亦正是除惑、消業、轉報之無上妙法也。此即理懺。】 

  這個道理我們要懂,雖然是我們做不到,我們要明瞭知道。高級的那些菩薩,他們修懺悔法跟我們不一樣,效果、功德差別很大,真正能夠除惑,惑是無明,能破無明,能消業障,能轉果報,而且轉得非常的快速。在大菩薩講轉果,就是像《普門品》裡面觀音菩薩三十二應一樣,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當給他說什麼法門,就給他說什麼法門。這都是屬於轉報。 

  【行願品云: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故行六度,即事懺也。】 

  這個我們可以做得到,這是屬於事懺,這個相就粗得多了。可是要有耐心,要有毅力,真正去做,那才叫懺悔。不是每天把經文念幾遍就懺悔了,那是假的,那個沒用處;要真正去做到,才是懺悔法。隨順眾生,經上講恆順眾生,順不是偶然的順,不是短時間的順,恆順,長時間的恆順,縱然是很惡逆的環境,也不生絲毫怨恨之心。我們中國古時候講到孝道,大家都知道古人都是以舜王做代表。舜王有些什麼樣特別的行持?這個人實實在在把《普賢行願品》裡面恆順眾生,他做到了。他凡事不怨恨別人,總是能夠回過頭來自己反省。他的母親死得早,父親娶了一個繼母,繼母生了一個弟弟,繼母有私心,疼愛他自己的孩子,對他就非常的刻薄,他能夠忍耐。沒有想到後母對我不好,沒有想到,他沒有想到;他只想到自己不會做人,自己沒有盡到孝道,他能夠回過頭來這樣想。那個日子,我們在歷史上所看到的,一般人不能忍受。父親以後聽了他繼母的話,也不喜歡他,甚至於多少次想把他害死。可是他那個弟弟很聰明,弟弟對哥哥很尊重,也幫了不少的忙,到最後全家被他感化了。以後堯王知道這樁事情,知道自己國家出了這樣的一個賢人,把他請出來,王位讓給他,堯王兩個女兒嫁給他。能夠孝順父母,就能夠盡忠於國家,就能夠愛護老百姓。所以忍讓那是做到家了,恆順眾生真的他做得很圓滿,忍人之不能忍,從來沒有絲毫怨天尤人的意念,念頭都沒有,念念都是改過自新。為什麼我得不到父母的歡心?他總是從自己這邊想,不想到別人怎麼樣怪罪他,所以時日長久都被感動。所以要隨順眾生,要恆順眾生。 

  隨順眾生就是供養諸佛,這裡面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廣修供養裡面的法供養,法供養第一個是依教修行供養,佛教給我們隨順眾生,我們真做了,這是依教修行供養,這是供養諸佛。第二個意思,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我們隨順怎麼不是供養諸佛?一切眾生皆是我們現前的善知識,我們與一切眾生相處,才能夠真正做到斷惡修善,才能成就自己圓滿功德。你離開一切眾生,到哪裡修行?所以這個意思很深很深。 

  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前面講諸佛,這個地方講如來,意思不一樣。諸佛是從相上講的,如來是從心性上講的,如來是性德。為什麼要尊重一切眾生?承事就是服務,我們現在人講服務。為什麼我們要服務一切眾生?開發性德。如果你自己明心見性,你一定跟諸佛菩薩一樣,全心全力為法界一切眾生去服務。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從來沒有一個空過的,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尊重承事,這個服務不是隨隨便便的,恭恭敬敬、盡心盡力,這叫尊重。不是盡心盡力,隨隨便便,敷衍敷衍,這個不行,這個不是稱性修行。稱性起修,性德是真誠、是恭敬,盡心盡力。由此可知,菩薩必須從修德當中才顯示出性德。前面這一句,若於眾生尊重承事是修德,後面這一句顯示你的性德。 

  若令一切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眾生歡喜,為什麼佛就歡喜?一個能令眾生歡喜的人,不容易!我們現在走到外面,令一切眾生討厭,這哪裡生歡喜心,討厭我們!由此可知,能令一切眾生歡喜的人,一定是依教奉行的真佛弟子,那不是假的,才能夠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人在社會上,不能離開社會單獨生存,不能離開人群大眾。由此可知,人與人相處這是大學問,中國古代的教育,把這個列在教育裡面第一個項目,非常重視。你應當先學做人,然後才學做事,把做事擺在後面。孔老夫子教學四個科目,有先後次第。第一個是德行,德行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第二是言語,說話是學問,會說話的人,人家很歡喜,到處得人幫助;不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得罪人,就跟人結冤仇,不共戴天,麻煩大了!所謂口為禍福之門,會說話的人就得福報,不會說話的人就遭災禍,說話不容易!所以夫子教學,言語列在第二。第三是政事,政事就是辦事,就是我們今天講技術能力,將來你在社會上謀生這個能力。最後才是文學。你看孔老夫子非常重視現實,你的生活過不去了,還談什麼文學!必須你物質生活沒有問題,文學是精神生活,先在物質生活上能夠有溫飽過得去,然後才講究精神生活,把生活水平往上提升。二千多年前,咱們中國古聖先賢這樣教導大眾。佛法教人也是如此。 

  我們初學佛的時候,老師看到現在人都不懂禮,於是他老人家很慈悲,我們同學們也要求,請他老人家在《禮記》裡面選了幾篇,為我們講解。老師特別告訴我們,我們這個時代已經談不上學禮了,談不上。不過學一點有一個好處,什麼好處?希望跟社會大眾相處,不要叫人討厭你,我們能達到這個目的,那就算不錯了。所以他給我們講了一點,自己也編了一個小冊子,叫《常禮舉要》。我們把《常禮舉要》也編在我們《淨宗同學修行守則》的後面。目的是在哪裡?這是最基本的禮節要懂得。不懂得,的確你自己是不知道的,別人討厭你、不歡喜你、不歡迎你。所以說最基本這個禮節要懂得。這是講能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一切諸佛歡喜。 

  因為這個道理,佛教菩薩修六度,六度就是事懺。教你修布施,教你修持戒,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這個義是廣義的,不是狹義的,守規矩、守法,教你忍辱,教你精進,教你禪定,教你智慧,這都是屬於事懺。 

  【若但讀誦而不受持。只能種遠因,不能收大效。】 

  這一條很重要。大概我們一般人,也可能是多數人,學佛只知道讀誦,不曉得去照做。因此好處不能說沒有,好處不多,只種遠因,這一生當中收不到效果,這是真的。不要說其他法門,單以念佛法門來說,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照我們現前一般來看,大概一萬個人當中,一萬個念佛的人,不念佛的不算,一萬個念佛的人,真正能往生可能有三個、五個,比例很少。為什麼他不能去?他雖然念佛,這個世間捨不得放下,所以他去不了;心裡很想去,又掛著這一頭又放不下,許許多多人都是這樣念佛的。這個世間絲毫放不下,都不能往生,這個要注意到,要徹底放下。放下就是受持,不肯放下、不肯依教奉行,這是只種遠因。我們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修學都是種遠因,沒有收效果。你要問原因,那個原因大概都是放不下。這一生要好好的想一想,要不要放下,要是不放下,再搞輪迴,來生再來,就幹的這一套。如果想通了,不再搞輪迴了,輪迴實在沒有意思,徹底放下你就決定往生。 

  【只能增福,不能開慧。】 

  受持能夠開智慧,讀誦不能開智慧,讀誦只能夠增福。 

  【只能消輕業,不能滅重罪。】 

  輕的罪業可以消,重的罪業沒用處,你這個力量不夠。 

  【學佛若不從此經入,縱令苦行無數劫,只能成菩薩,不能成佛。】 

  後頭這一段,我們要多多的念幾遍,記在心上。這個經怎麼入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行布施。這是真正受持《金剛般若》,如果不懂得這個原理原則,無論修學哪個法門,縱然你是無數劫的勤苦修學,你只能成菩薩,不能成佛。諸位要知道,此地的成佛,是指圓教初住菩薩;換句說話,你不依照這個經修,你所成的菩薩是權教菩薩,藏教、通教、別教的菩薩,圓教的菩薩沒有你的分。《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江味農居士註解裡講得很詳細,諸佛是從圓教初住講起,天台家所講的分證即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華嚴經》上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真佛。圓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在十方法界當中,示現八相成道,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示現佛身。這個地方講的成佛,就是圓初住以上。再看底下一段,約供佛顯: 

  經【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這些話都是真話,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現身說法,這是他過去修行所經歷的這些事。「我」是世尊自稱。「過去」,小註裡面有說明,我們看註解: 

  【由信位而初住、而成佛,經歷時間或延或促,全視其人根器之利鈍、功行之勤惰而致不同,豈可拘執。】 

  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修行才證果,不是三個阿僧祇劫,通常講三大阿僧祇劫,佛是方便說,要說再多了,怕人嚇住,成佛沒指望,算了不要學了,是這個意思。佛雖是方便說,有沒有騙我們?沒有。我們曉得三大阿僧祇劫,是從圓教初住菩薩開始到成佛,初住以前他沒算。就好比現在一般人給你講,你要拿一個博士學位,得要二、三年的時間,沒說錯!二、三年就可以拿到。但是碩士、大學、中學、小學沒算,那個沒算進去。佛給我們講三大阿僧祇劫,就好像你拿博士學位一樣,是從圓初住算起的;圓初住以前都不算,那個要算起來,就變成無量阿僧祇劫。《華嚴》上跟我們講無量阿僧祇劫,是把初住以前的時間統統算進去,這就變成無量阿僧祇劫。 

  於然燈佛前,不是講然燈佛後,因為世尊遇到然燈佛,他已經是八地菩薩,這就是講八地之前。從初信位到八地以前,他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我們想一想,佛在《無量壽經》上講阿闍王子,過去生中他們曾經供養四百億佛,我們一聽四百億佛,嚇呆了,這還得了?此地八百四千萬億,後頭是那由他,供養四百億佛跟這個一比,那就小巫見大巫,差太遠了。所以我們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能小看,每個眾生都有過去世,乃至於我們今天看到蚊蟲螞蟻,牠現在墮到惡道,牠前生沒有學過佛嗎?我們怎麼敢說!說不定將來螞蟻比我們先成佛,我們還落在牠後面,這是非常非常可能。牠墮在惡道,受這個罪報,如果這個罪報受盡了,再得人身、聞佛法,憑他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因緣,也許比我們早成熟。我們知道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對於一切眾生不敢輕慢。像這些眾生比修行人早成佛的多得很。 

  時間或延或促,延是延長,時間延長了;促是縮短,他成佛早成佛了,提前成佛。這種情形也很多,以世尊來說,世尊跟彌勒菩薩,這兩個就有很大的差別,如果講歷屆他們同學來說,彌勒菩薩應該早成佛,釋迦牟尼佛是後學,彌勒是學長,結果變成世尊先成佛,他還當補處菩薩來接他的。原因在哪裡?世尊勤學,因為勤學功行超過彌勒菩薩。由此可知,發憤精進努力,那個功夫不會白費,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所以完全看一個人根性利鈍,以及他的功夫勤惰。他要是很勤奮,他成就就快,他要是懈怠,他成就自然就緩慢。我們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什麼時候成佛,也是這麼個道理。極樂世界決定沒有退轉,保證你一生成佛。有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很快就成佛,有人在西方極樂世界還要住幾個大劫,甚至於幾十個大劫,這個都不一定的。幾十個大劫對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來說,是無所謂的,他是無量壽,幾個大劫、幾個阿僧祇劫,對他都是很短的時間,都不是很長的。 

  【供養,簡言之,即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四事供養。】 

  這是簡單說,佛在戒經裡面常常講的,在家的佛弟子,有義務要供養出家的佛弟子。為什麼?因為出家的佛弟子,把生產的事業放棄了,於是生活要靠在家的同學來供養。為什麼把生產事業放棄?專心修學,續佛慧命,弘法利生,他做這個工作。所以這是在家同學應當要供養的;如果沒有這些人發心,佛法在這個世間就要斷絕,就不能夠傳遞下去,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可是佛說得很好,這是不是給在家同修增加很多負擔?沒有。佛說在家同修,對於出家人供養是有限度的,就這四樁事情。要供養他飲食,當年在世這是托缽的制度,所以出家人托缽一定要供養,供養他飲食。要供養他衣服,他的衣服不多,在印度只有三衣一缽。衣服不是要常常供養的,飲食是天天要。衣服穿破了不能穿,再供養他一件,他也不可以有很多衣服。再有是臥具,那個時候的出家人生活非常清苦,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佛陀在世的時候是這樣的,並沒有房子住。樹下一宿,底下也舖墊的東西,我們現在叫具,臥具。可是現在出家人臥具已經不當墊被用,他拿來做拜佛的拜墊用。在我們佛門大典禮的時候,老和尚在當中拜佛展具,其實那個具是從前的臥具,不是舖拜墊的,臥具,用途現在都變了。現在我們還有這個,實在講是紀念的性質,知道從前生活是那麼樣的清苦,我們現在過的已經是太舒服了,再不用功、不努力,對不起從前的人,讓我們生慚愧心,是這個意思。湯藥,這是生病的時候一定要供養醫藥,這叫四事供養。從前出家人只接受這些。 

  世尊滅度之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傳到中國來之後,我們要曉得,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也就是對宇宙人生的看法,跟印度人不一樣,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樣。過去這些高僧大德到中國來,他們非常聰明,要度中國人,佛法必須中國化。生活方式完全依照中國人的,我們中國人歡迎,很喜歡,對我們只有便利,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於是我們穿的衣服,穿海青。海青是中國衣服,這不是佛門的,佛門的只有這一件披衣。而且這一件披衣,在我們中國又把它縮小了,只有原來那個衣三分之一大。我們從前用帶子繫,帶子繫麻煩,現在用扣環,省事多了。原來那個衣,現在斯里蘭卡、泰國小乘佛教還是原來的,它那個衣很大,裹在身上,原來的衣是那樣的。我們中國把那個縮小,比它方便多了,中國化。在我們自己的衣,因為我們中國在印度的北方,氣候比較寒冷,三衣是決定不能保暖的,所以在我們自己衣服上,披在外面表示一種紀念的意思,衣著還是我們自己的服裝。海青是漢朝時候的服裝,漢朝時候的,一般讀書人,大概是不做粗活的人,穿這個服裝,長袍寬袍大袖子,袖子很大。這是中國衣服,這個不是出家人的衣服。 

  出家人到以後跟在家人衣服上的差別,就是出家人穿的衣服樸素;在家人的一定繡花紋,袖子上、領子上都繡花紋,花紋代表身分。古時候什麼樣身分人,繡什麼樣的花紋,便於行禮,在社會上分尊卑高下,便於行禮。從前皇帝也是穿這個服裝,他繡的是龍,龍五個爪,五個爪的那個龍是皇帝穿的。四個爪的龍,龍有四個爪,你仔細看,那是親王,那個地位就降一等。三個爪的,地位就更低。皇族裡面雖然都是龍袍,看那個爪多少,階級從那裡分,你們注意看你會看到。文武百官衣服叫章服,圖案代表階級,衣服的顏色也代表身分,代表階級。出家人穿素服,從前出家人穿黑色的、灰色的,穿灰色、黑色的都沒有花紋,是這樣的。在以後,佛門裡面老和尚主持法會,大家希望莊嚴一點,就換成黃色的,袈裟就變成紅色的,實在講都不是如法的。如法的袈裟應當是叫雜色衣、染色衣,我們現在講是深咖啡色,差不多是這樣的顏色,它是各種顏色混合起來染色的。像這些常識,我們也要懂得。 

  現在人有些人提倡,我們出家人應該要換衣服,換成我們普通的衣服。這在理上講得通,但在事上講有流弊。出家人都換成在家衣服,跟在家分不開,出家人在外就為非作歹也沒有人知道。所以有些老和尚主張出家人衣服還是穿海青好,出去之後,至少他要收斂一點,規矩一點,一眼就被人看出來了,確實有這個好處。我們現在出家人穿的衣服,海青是漢朝的,我們穿的長褂短衫是明朝的服裝,這個服裝實在講比現代人穿的服裝舒服。現在人穿的服裝都是很窄小,綁在身上綁得緊緊的,我們看那個樣子都很可憐,好像很苦,衣服穿得寬寬大大的很舒服。這是一點常識,我們在此地順便說一說。 

  供養,佛教到中國來之後,生活方式變了,變更了,所以我們的衣服也就多了。也不是托缽了,中國人對於托缽看得很輕,這討飯的。尤其這些法師從印度來,是國家聘請來的,是國家的賓客,到以後變成皇帝的老師。皇帝的老師出去要飯,那沒有一個人不罵這個皇帝,他還能做得成嗎?於是乎也要造成宮殿式的房子。皇帝住的是什麼樣的房子,他的老師,供養老師也要用這種房子來供養,這樣佛弟子在中國身分就被提高了,帝王師。中國人,古人對於皇帝是非常尊敬,上行下效,皇帝敬佛,全國老百姓人人都敬佛。所以佛教育在中國比儒家、孔孟教育發展得還要快,效果還要大,這對於中國文化影響很深很深。 

  從前寺院,早期是國家建的,像白馬寺是國家建的,中國第一個寺院。為什麼稱它為寺?這個諸位也必須要知道,你要是明白這一段歷史,你就曉得佛教不是宗教。漢朝時候,政府辦事的機構,機關名稱就叫寺。皇帝下面,直接歸皇帝管的辦事機關,一共是九個單位,名字都叫寺。寺的長官叫卿,我們聽到古人講的公卿,卿就是寺的長官。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實在講也非常之好,諸位要熟讀歷史,你就曉得,古時候的制度好。它的君權跟相權也分得很清楚,你要說從前皇帝都專制,專制的少,並不是每個皇帝都專制,專制是少數,而且凡是專制後果都不會好。以前皇帝讀聖賢書,思想都非常開明,確實顧慮到老百姓,他怕後人罵他是個不好的皇帝,所以君權跟相權分得很清楚。宰相是他任命的,確實有權管理國家的政事。宰相底下辦事的機關稱部,宰相下頭有六個部,部的長官那時候叫尚書,我們現在叫部長,從前不叫部長,叫尚書,尚書就是部長。侍郎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次長、副部長,兩個侍郎,左右兩個侍郎,就是我們現在好像是兩個副部長、兩個次長。由此可知,佛教到中國來,成立一個辦事的機構就用寺,跟皇帝底下辦事的機關平等。它是辦事機關,它不是廟,裡頭不是供神的,不是供大家拜拜的,不是的。當年佛寺主要的工作,第一個是翻譯經典,它是一個學術機構。第二個是講解、教導經典,從前是這樣的。這個寺的名稱用白馬,我們中國人厚道,經書、佛像是白馬從印度馱過來的,牠的功勞也不小,我們要紀念牠,不能忘掉牠,所以這個寺的名稱就用白馬。古人這個心多厚道,連有功勞的畜牲都念念不忘,何況是人!當初白馬寺塑造的白馬,我相信一定就是原來馬的形狀,塑造那個形狀,紀念牠不容易把經書、佛像從印度背到中國來。 

  因為生活環境不一樣,所以供養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佛法流傳到今天,時代久遠,凡是一樁事情傳久了,弊病是免不了的,現在的弊病就很多。古時候出家人,你念念古書,是貧僧,出家人、修道人都很清貧,沒有一分錢,所以走到什麼地方,的的確確都有善心人自動來供養。現在這個社會不相同,出家人在這個社會上都是富翁,富僧,不是貧僧。供養多,僧要是富,麻煩就來了,道心就沒有了。佛在三千年前,對於現代這個社會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在經上無數次的提示我們,積財喪道。要是把財看重,名利看重,道心就沒有了。在家同修們還能修一點福,他雖然沒有道心,他還能修一點福。出家人你修什麼?福也修不到,說個不好聽的話,就是造業。現在享一點點福,實在講那個福是假的,積那麼多錢財,積那麼多產業,存在你妄想之中,這打妄想,實際上一樣都不是自己的。你每天還是穿出家的衣服,你總不能做一套金衣服來穿,你也不過就是吃三餐飯而已,怎麼樣享受還是有限。而造作的罪業,不久就到閻羅王那裡去報到,三途苦報,那個時劫之長也是不可思議!為什麼好心出家去造罪業,將來要去墮地獄,這不叫愚痴!世間人還有哪一種人比這個更愚痴?我想沒有了。在家人想墮地獄不容易,那要造五逆罪才墮地獄,出家人墮地獄太容易太容易了。古人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這個話說得是有道理,不是隨便說的。 

  現在佛門供養已經成習慣,只要你穿這個衣服就有人來供養。供養怎麼辦?要懂得轉供養;他供養我了,我那頭就去了。將來自己不能成就,這是俗話常說: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我轉布施了,將來要還,他們替我還,我就不要還了。這個要想通,我們拿到這個,趕緊展轉布施,縱然我不了道,將來還債有很多人替我還,我也沒事了。這是說世尊在戒經裡面講簡單的供養。 

  【廣言之,如《華嚴》所說之事供養、法供養。】 

  《華嚴經》上講得多了,講差不多將近有一百種類,講得非常豐富;就是第六迴向章,那一章經裡面大概就講到將近有一百種供養。 

  【承事者,左右事奉。】 

  就是服勞役伺候別人,這個地方是講眾生,伺候一切眾生,時時刻刻照顧他,時時刻刻幫助他,就是這個意思。 

  【悉皆,正指無空過言。言歷時之久,供佛之勤。】 

  這是釋迦牟尼佛舉出自己親身修持的例子,來告訴我們。他在過去生中遇到這麼多的諸佛,都是承事供養,沒有一尊佛空過的。說出這個意思,意思在後頭, 

  【為顯不及受持此經之張本也】 

  用這個來做一個基礎,來比喻。 

  經【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世尊修這個福報歷無量劫,我們看到非常羨慕,我們到哪一生哪一世才能修這麼大的福報?佛這麼給我們一說,我們覺得不難,我們要想修,真正發心,確實所謂後來居上,後生可畏,我們在後面可以趕過去,那就是一定要依教奉行。我們看註解, 

  【於後末世】 

  這一句實在講正是指我們現代這個時代。 

  【正當末法,指今世也。】 

  就是指我們現在。 

  【謂末世眾生,有能受持讀誦此經之功德,比我供佛之功德,我則不堪與之相比,算數譬喻皆不能及。】 

  這個說法,是不是太過分一點?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在安慰我們?我們要這樣想法就錯了。佛在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所謂如語是完全講的事實真相,沒有一絲毫誇張,也沒有絲毫隱瞞,事實怎麼樣就怎麼說法,這叫如語。我們要相信佛的話。其中道理很深很深,我們是不明其理,所以產生疑惑。但是要是稍稍通達大乘教義,雖不能夠很明白,也能夠略知一二。為什麼?末法時期眾生的根性劣,煩惱情執很重,而社會誘惑的力量,又比古時候不曉得強多少倍。五花八門在這裡誘惑,你還能夠不動心,你還能夠不執著,還肯相信佛講的這些話,現在人要是聽到這些話,這些話太古老了,不適合時宜,應當要淘汰掉,現在人都是這個看法,你還能相信,以為佛的話是真實,這就了不起。這一點就是不可思議的善根福德,又能真正依照經上講的去做,能夠一切放下,為一切眾生犧牲奉獻,這還得了!大家明不明白?你要是不明白,我告訴你,你過去生中,如果沒有供養無量無邊諸佛,甚至於你供養的諸佛超過釋迦牟尼佛,你今天才有這個善根,善根絕非偶然。這《金剛經》上、《無量壽經》上講,你不是凡人,既然有這麼樣深厚的善根,為什麼沒有成就?前面講,你懈怠懶惰,你不肯放下。可能你修行在釋迦牟尼佛以前,釋迦牟尼佛是你後期的,他都成佛了,我們今天還當凡夫。所以聽了這個經,能信、能願、能行,這是無量劫深厚的善根。你明白這些道理,就覺得這不是世尊誇大的話,講的真的是事實。 

  【因持經者根器之利鈍,功行之深淺,有種種不同。故比較不及之程度,遂有如是之高下不同也。】 

  這段話是決定不能省的,為什麼?因為經上說的,在末世的時候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要跟釋迦牟尼佛比,有的人釋迦牟尼佛是百分不及一,有的人是千分不及一,有的人是算數譬喻不能及,這裡面差別很大。百分不及一,只比釋迦牟尼佛多一點點,不太很多。這就是什麼?根器利鈍,功行深淺。根器利鈍是講過去世,過去世往昔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功行深淺是講這一生,就是現在這一生勤惰不同,有人勇猛精進,有人就比較懈怠懶散,功行淺深是講現在的。由於宿根跟現在勤惰不一樣,所以比較功德裡頭淺深差別的程度很大。 

  【此是第五次較顯經功】 

  前面我們已經看過四次,這個地方是第五次,一次比一次深廣;換句話說,經文愈往後,我們說聽、修持功夫一定是逐漸在提升。所以愈是後面的比較,一定超過前面。 

  【這次是說在罪業消滅,當得菩提之後。】 

  所以世尊只好用自己供佛這個例子,來較量持經的功德。 

  【意若曰,受持讀誦此經,便得除障、便得授記。】 

  這話是真的。 

  【豈我昔日未授記前經歷無數之劫,值遇無數之佛,但知供養承事之所能及哉。】 

  供養承事是修福。所以他講的是在然燈佛前,因為然燈佛才給釋迦牟尼佛授記。然燈佛前所供養承事那些諸佛,那些諸佛沒給他授記。這個事跟理都為我們顯示得很清楚、很明白。末世眾生如果你要依照這部經,真正去做、去修持,你就得佛授記;不僅是除障,你就得佛授記;得佛授記,當然比釋迦牟尼佛這個福報要大。釋迦牟尼佛供養那麼多佛,沒得佛授記,你在這個時候受持讀誦,你就得佛授記,所以從這一點上明顯的超越了。 

  【供養承事所以不及者,的指受持此經。】 

  這是確確實實、明明白白為我們指示出來,一切菩薩供養承事諸佛,不能跟你相比。為的是什麼?因為你受持《金剛般若波羅蜜》。 

  【以經中義趣,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果能受持,便是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這個解釋愈說愈明顯,愈說愈透徹、愈圓滿。世尊為我們開示,開示實在講不容易。一般人常常講,請你老人家給我們開示開示,這個開示變成口頭禪。其實開示不容易,請你給我講一部經容易,講開示不容易。講經,我依照經跟你講,講的人、聽的人都沒有開悟。開示可不同,開示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聽的人要悟入;聽的人不能悟入,那個開示不叫白開白示!所以開示難,講經容易!開示要什麼人?明心見性之人,他自己沒有明心見性,他憑什麼開示?佛之知見是什麼?《金剛般若》的知見就是諸佛如來的知見,「應無所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這是佛知佛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能得的三心不可得,所得萬法當體即空,也不可得,這是佛知佛見。我們是不是真的有?是不是真正把我們輪迴的知見確實轉過來?一轉過來,你就是受持《金剛般若》,你轉過來就是悟入。 

  諸位要了解,佛法跟世間書籍不一樣,一經通一切經通。《金剛經》通了,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大藏經》,哪一部你沒通?你部部都通!你今天為什麼經典展開來的時候你看不懂?你沒放下,你心不清淨。你要是徹底放下,心裡面的確一絲不掛,乾乾淨淨的,經往前一擺,你這個心光一照,就明瞭了。大經上所謂「六根門頭放光動地」,眼耳鼻舌身都放光,那個經典什麼意思也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哪有不懂的道理!我們自性的光明,為什麼放不出來?妄想、分別、執著;這《華嚴》上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會學佛法的人,一門深入。修什麼?清淨心而已。雜修,學得太多、修得太多,頂多你將來在這個世界上得一個佛學博士的頭銜,沒用!一竅也不通,那是搞佛學的,不是學佛。學佛才能了生死,才能成佛作祖,搞佛學的人不行。 

  我初學佛的時候,好像剛剛見李老師沒多久,很早他就告訴我,他提醒我:你真正發心學佛,古人不學蘇東坡,今人不學梁啟超。這兩個都是佛教裡很有名、了不起的大人物,這兩個人都是搞佛學,不是學佛,沒有成就。這是李老師警告我,就是不能搞佛學,要學佛。一經通一切經通,你能相信嗎?因為不相信,懷疑,所以才去涉獵許許多多的經論。其實古人有最好的榜樣給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他不認識字,沒有聽過經,沒有聞過法,他憑的什麼?心清淨。所以在賣柴的時候,柴賣了,錢拿回來了,回家,走到一個旅店窗口,有一個人在裡面念《金剛經》。他一聽,愈聽愈有味道,聽出味道出來,站在那裡聽。念的人還沒有懂,他聽懂了。於是乎他請教他:你在念什麼東西?念得這麼好!他就告訴他是《金剛經》,從五祖那裡傳過來的,他才曉得有這麼一回事情。他把他自己聽的心得感想,說給念經的人聽,念經的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你這種人才應當去見五祖,應當到那邊求法去!他就動了這個心。到了黃梅,你們《壇經》都念過,五祖給他沒講幾句話,就把他打發到碓房裡去做苦工。一直到第八個月,五祖才出了一個題目,叫大家作幾首偈來給他看看,他要傳法。第八個月,他跟五祖八個月沒見過面。雖沒有見過面,那是心照不宣,五祖也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他也曉得五祖的意思。傳法的時候,半夜三更跟他講《金剛經》,還不是講大意,哪裡是細講?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不要講了,全都明瞭、都通達了。 

  他沒有學過《法華經》,沒有聽過《法華經》,他能夠跟法達禪師講《法華經》,法達念《法華經》念了十年,念三千多遍。那個經一天念一遍,三千多遍要十年。十年不通,到那個地方,因為禮拜的時候被六祖看到了,他見六祖禮拜,頭沒有著地。大概心裡想六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我受持十年的《法華經》,很了不起,值得驕傲,頭沒有著地。所以起來的時候,六祖就問他:你一定有值得驕傲的地方!用現代的話說,你一定很值得驕傲,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他就問他。他就說出來:《法華經》念過三千遍。六祖就問他《法華》的大意,答不出來,這個才服了。於是才請六祖開示,真是開示了,不是假的開示。六祖跟他說:「我沒聽過《法華經》,我不認識字,沒聽過《法華經》,你念給我聽。」他《法華經》從頭念起,念到第二品「方便品」,《法華經》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六祖說:「不要念了,這個經我全知道了。」給他一講,法達就開悟了。這個時候再拜,頭著地了,佩服得五體投地。《法華》沒有念過,他懂!他不是不懂,不但連經懂,論也懂了。《壇經》裡面講的八識,那個講得多好!真叫言簡意賅,講的話那麼簡單幾句,可是法相宗的東西被他講盡了。沒有一樣不通! 

  所以聰明人從根本修,根本是清淨心。你學一樣東西,你容易得心清淨,容易成就。你學太多、學太雜,就是今天講的面子好看,我廣學多聞,面子很好看,搞名聞利養的走那個路,那是對的。真正修學的,不要名聞利養,問我什麼,我什麼都不知道。印光老法師你去問他,「我只會念一句阿彌陀佛,我什麼都不會!」真正修行人、真正佛菩薩,什麼都不會。你再去看看《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善財童子去參訪,他合掌給善財說:「我只會這一樣,其他我統統都不會。」其實他什麼都通,沒有一樣他不通的。他什麼都不會,謙虛!尊敬別人,自謙而尊人。這是修行人,本地風光,就是這樣子。絲毫炫耀都沒有,老老實實,規規矩矩,這個人有成就,這樣的人才能度世。希望人人都老實,人人都規矩,天下太平了,哪裡還會有動亂?人人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這個社會不得了,天下大亂。好事要做,不要被人家說「某人是好人」,好人就多事。不要人家讚歎你是好人,不要人家讚歎你很能幹,你很了不起,那都不是好事情。規規矩矩做個老實人,這樣就好!多被人家罵幾聲,消業障;不要被人讚歎,被人讚歎福報都消掉、報掉了,讚歎是福,福就報掉了,不要被人讚歎。希望人家多責備、多罵幾聲,這個對自己決定有好處。 

  所以開示不容易,開示一定要明心見性。現在習慣都是這樣講,如果有人請我們講開示,我們要合掌恭敬,不敢承當,只能夠說給大家講幾句廢話。你們一定要找麻煩,我們只好講幾句廢話,給大家添一點囉嗦!所以開示之後,是一定悟入。經過開示,《金剛經》就是佛對我們的開示,我們了解經義,依教奉行、信心不逆就是受持。果然信心不逆,悟入雖然不是有太大的悟入,多少會悟入幾分,這一定的道理。你這個悟入愈來愈多,年年會增長,月月會增長,所以你的生活就法喜充滿,這個快樂就是逐漸逐漸境界一天比一天好。 

  【所以無數七寶施、身命施、多劫供佛,皆不能及,理在於此。】 

  道理在此地。這麼一說,我們對於佛在經上講的話可以相信了,真的是有道理。好,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