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子喻
〈經文〉
佛說妙法不思議,尊者舍利得授記。聲聞弟子皆歡喜,踴躍發心求菩提。往昔小法樂修持,不求大乘心執迷,而今見聞得善利,感念佛恩說譬喻。
〈故事〉
昔有長者身年邁,愛子離家五十載,多年尋覓終得遇,貧賤垢穢實可哀。長者尊貴威儀盛,子不識父欲閃避,遣使奔走急召喚,窮子驚逃陷昏迷。知兒卑微見識淺,見我豪貴心畏懼,慈父憐憫行方便,僱兒除糞為奴婢。脫卻錦袍著垢衣,喬裝奴僕持糞器,與兒朝暮常親近,親如父子無猜疑。癡兒愚昧無大志,甘居貧賤為鄙事,慈父日夜懷憂慮,終日循循善誘之。長者臨終執兒手,細細叮囑說根由,我今一切歸汝有,願汝安生樂無憂。窮子聞言淚雙流,親恩如海永難酬。
〈手札〉
眾生聞法常有漏,諸佛心慈念眾生,人生何價應自省,莫懷寶藏投糞坑。道糧不足慧命減,福德不具形憔悴;不自珍視成貧窮,散漫墮落應慚愧。世間家業子傳承,如來志業法子傳;佛恩浩瀚無倫比,慈父愍念尋子還。
...........
...........
窮子喻〈信解品第四〉
從前有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因為調皮貪玩,偷偷逃離家門後,愈走愈遠。年齡從十歲、二十歲,一直到五十歲,都在外面流蕩。等到一身落魄潦倒,想要回家的時候,已經忘記歸途了。因此,幾經輾轉回到故鄉時,也記不起此地就是思念多時的家園。同時這些年來,父親不斷地尋找失落的愛子,歷盡艱辛的遍尋各地,但仍一無所獲!一方面父親也用心經營事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在家鄉業已富甲一方。
還在為生計煩惱不已的窮子,經過父親居住的大宅院時,從門外看到僮僕無數、門禁森嚴,讓他心生畏怯,拔腿就跑。這時坐在高位的父親,一眼便認出他就是失散多年的愛兒,趕緊派人去將他追回。窮子以為自己犯了什麼錯誤,驚嚇過度而昏厥倒地。長者見狀也不再勉強,讓他離開。暗中派了兩個衣衫襤褸、形色憔悴的僕人,隨著兒子出入作息,並勸誘他到長者家中打工,做除糞、清掃垃圾的工作。
長者從窗邊看到兒子瘦弱汙穢的身影,非常不忍。便時而喬裝成傭人的模樣來親近兒子,和他一起工作。如此經過二十年,窮子逐漸熟悉大富人家的生活模式和人際互動,加上這些年的勤奮工作,長者看在眼裡非常歡喜。就讓他掌理財務重任,可以自由出入宅第。
獲得長者信任,窮子雖然開心,但仍以長工身分自居。後來年邁的長者生病了,自知將不久於人世。父親委託窮子全權掌管家務,彼此互信交心,窮子的心量眼界也變得通達泰然,長者感到相當欣慰。 臨終之際,長者邀集國王、大臣、親族,向大家說明他們原是親生父子,兒子繼承家業理所當然。這位窮子原本是無所希求的,但是無量的寶藏卻不求自得,自是喜出望外。
佛陀的四大弟子,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為表示已能信受理解佛陀所說一佛乘的道理,在本經〈信解品第四〉中,四大弟子以窮子自喻,比喻自己礙於心智未開,退失大乘法藏;而只侷守在小乘法,蹉跎了得以立即接受妙法的良緣。直到如今,經過佛陀循循善誘,而終能發心成就佛道的過程,表明他們確實領悟到一佛乘的妙義。摩訶迦葉並於最後表達了佛子對於佛陀殷殷教誨的無限感恩之意。
希有大法,不求自得,是多麼幸福的事情。本來不敢奢望自身能夠成就佛道,得到究竟的佛慧。卻因聽聞佛陀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之際,言道:「奇哉!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徳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的真諦,而生出無比的信心。我們必定要深心信解,敬信佛所說法。深信則無疑,相信眾生本具佛性、相信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包括我們自己。既然眾生皆有清淨的如來自性,我們就要心存尊重,悲憫眾生,恆持愛護生靈之念。
「體解則理明」:用心體解,就能從付出無所求,常存感恩心之中,領會自性空寂、真空妙有的諦理。「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有些地方發生災難,看到很多人不畏艱苦,去救拔膚慰苦難的蒼生。我們應該由衷生起恭敬心,因為他們都是菩薩的示現啊!菩薩離我們不遠,我們自己也可以成為慈心悲懷、悲憫眾生的菩薩。
〈信解品〉的開頭,四位「居僧之首」的弟子,在舍利弗受記時,才知道原來舍利弗能夠得佛授記,就是發了力行菩薩道的弘願。而深自疑悔過去只固守在小乘法裏,經常自怨自艾:「年紀這麼大了,還能做什麼呢?」「要做也力不從心,沒辦法做了!」忘卻了久遠劫來慈悲渡眾的本願。幸有佛陀憫念眾生如子,悲智雙運、諄諄教誨,來啟發大家的宿世善根,發心立願勤行菩薩道。方能如喻中窮子,終究得到無上佛智的法寶。
其實,只要身體健康、頭腦清楚、願意付出,能做的事情還很多啊!例如有上百歲的環保菩薩,有下鄉往診的百歲仁醫,還在醫院、學校指導新秀等等。進入慈濟就是要聽法,法聽了之後就要改正心性。懺悔過去有很多的錯誤,現在要能夠及時改過。知道生命可貴、世間無常,要把握當下趕緊去付出。就像四位長老誠心懺悔、發心立願之後,因而得到佛陀的授記終將成佛,獲致無上正等正覺。
從前有一個人,在很小的時候,因為調皮貪玩,偷偷逃離家門後,愈走愈遠。年齡從十歲、二十歲,一直到五十歲,都在外面流蕩。等到一身落魄潦倒,想要回家的時候,已經忘記歸途了。因此,幾經輾轉回到故鄉時,也記不起此地就是思念多時的家園。同時這些年來,父親不斷地尋找失落的愛子,歷盡艱辛的遍尋各地,但仍一無所獲!一方面父親也用心經營事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在家鄉業已富甲一方。
還在為生計煩惱不已的窮子,經過父親居住的大宅院時,從門外看到僮僕無數、門禁森嚴,讓他心生畏怯,拔腿就跑。這時坐在高位的父親,一眼便認出他就是失散多年的愛兒,趕緊派人去將他追回。窮子以為自己犯了什麼錯誤,驚嚇過度而昏厥倒地。長者見狀也不再勉強,讓他離開。暗中派了兩個衣衫襤褸、形色憔悴的僕人,隨著兒子出入作息,並勸誘他到長者家中打工,做除糞、清掃垃圾的工作。
長者從窗邊看到兒子瘦弱汙穢的身影,非常不忍。便時而喬裝成傭人的模樣來親近兒子,和他一起工作。如此經過二十年,窮子逐漸熟悉大富人家的生活模式和人際互動,加上這些年的勤奮工作,長者看在眼裡非常歡喜。就讓他掌理財務重任,可以自由出入宅第。
獲得長者信任,窮子雖然開心,但仍以長工身分自居。後來年邁的長者生病了,自知將不久於人世。父親委託窮子全權掌管家務,彼此互信交心,窮子的心量眼界也變得通達泰然,長者感到相當欣慰。 臨終之際,長者邀集國王、大臣、親族,向大家說明他們原是親生父子,兒子繼承家業理所當然。這位窮子原本是無所希求的,但是無量的寶藏卻不求自得,自是喜出望外。
佛陀的四大弟子,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為表示已能信受理解佛陀所說一佛乘的道理,在本經〈信解品第四〉中,四大弟子以窮子自喻,比喻自己礙於心智未開,退失大乘法藏;而只侷守在小乘法,蹉跎了得以立即接受妙法的良緣。直到如今,經過佛陀循循善誘,而終能發心成就佛道的過程,表明他們確實領悟到一佛乘的妙義。摩訶迦葉並於最後表達了佛子對於佛陀殷殷教誨的無限感恩之意。
希有大法,不求自得,是多麼幸福的事情。本來不敢奢望自身能夠成就佛道,得到究竟的佛慧。卻因聽聞佛陀於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之際,言道:「奇哉!奇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徳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的真諦,而生出無比的信心。我們必定要深心信解,敬信佛所說法。深信則無疑,相信眾生本具佛性、相信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包括我們自己。既然眾生皆有清淨的如來自性,我們就要心存尊重,悲憫眾生,恆持愛護生靈之念。
「體解則理明」:用心體解,就能從付出無所求,常存感恩心之中,領會自性空寂、真空妙有的諦理。「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有些地方發生災難,看到很多人不畏艱苦,去救拔膚慰苦難的蒼生。我們應該由衷生起恭敬心,因為他們都是菩薩的示現啊!菩薩離我們不遠,我們自己也可以成為慈心悲懷、悲憫眾生的菩薩。
〈信解品〉的開頭,四位「居僧之首」的弟子,在舍利弗受記時,才知道原來舍利弗能夠得佛授記,就是發了力行菩薩道的弘願。而深自疑悔過去只固守在小乘法裏,經常自怨自艾:「年紀這麼大了,還能做什麼呢?」「要做也力不從心,沒辦法做了!」忘卻了久遠劫來慈悲渡眾的本願。幸有佛陀憫念眾生如子,悲智雙運、諄諄教誨,來啟發大家的宿世善根,發心立願勤行菩薩道。方能如喻中窮子,終究得到無上佛智的法寶。
其實,只要身體健康、頭腦清楚、願意付出,能做的事情還很多啊!例如有上百歲的環保菩薩,有下鄉往診的百歲仁醫,還在醫院、學校指導新秀等等。進入慈濟就是要聽法,法聽了之後就要改正心性。懺悔過去有很多的錯誤,現在要能夠及時改過。知道生命可貴、世間無常,要把握當下趕緊去付出。就像四位長老誠心懺悔、發心立願之後,因而得到佛陀的授記終將成佛,獲致無上正等正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