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宿王華!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
2、上人手札:「自性功德,重重無盡,無盡功德,迴向藏識。於諸佛地,起萬行因,依因趣果,隨順取道。」
(1)「自性功德,重重無盡」:用心了解「自性」,修行目的也是要回歸本性。佛陀這樣告訴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所以教導我們「修行就是行菩薩道」,這麼簡單的循環。
(2)「佛陀教育,行菩薩道,入人群,曉了苦諦」:行菩薩道就是入人群,不只是多了解世間事,看盡人間苦相,因為佛陀見人間苦,這是最根本道理,這個道理就是人間最苦難。大覺者,豈不就是見到人間苦啊?矛盾很多,要去推究、了解苦是如何苦啊?而『集』在哪裡呢?集在人間!
(3)「慈濟醫療個案,複查制度」:菩薩入人群,探討人間到底是什麼苦,苦的源頭是如何集來的。這是佛陀教育我們修行方法,入人群去研究。在1966年,(註:慈濟功德會成立的同年,委員李時提報盧丹桂醫療個案,隔年盧婦因故輕生,上人訂定複查制度),我就是每個月每個月出門,出門去,就是去複查,去看我們所幫助的人,到底全省慈濟委員對於勘災的對象,他們的生活有改善嗎?我到每一個地方,就委員陪伴到每一戶的低收入戶,我們就去看一看,還未幫助以前是什麼原因,幫助的過程之後,現在改善了沒?這就是這樣很詳細,家家戶戶去看。所以,全省每個月都會這樣去走一下。
(4)「人生,因貧而病、因病而貧」:我回來的時候,學校教授或者是醫院醫生來分享個案,他們的病人,到底他們是如何的病?病人、患者的家境是如何?我們要如何為他們治療,要花用多少的錢?要如何治療一個人?我就會向醫生,就會這樣告訴他們:「人生因貧而病、因病而貧啊!」
(5)「因病而貧」:一種的人,他是有錢小康之家庭,能夠過的家庭,只要家中一個人生病了,那就是開始要治療;那個時候還沒有勞健保。看病就是要錢,小病沒有錢可治療,而就小病就變大病了。拖累家庭,有地的人賣地,有房子的人賣房子,家園、房地,因為治病,所以賣掉了。家庭的生活的主人倒下去了,不只是無法賺錢,還得要賣房子、賣地,變成了困苦。這樣的個案,在那個時候是很多。
(6)「慈濟醫院宗旨目標: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花蓮慈濟醫院建蓋起來,宗旨、目標就是要愛護生命、守護生命。就是因為貧困,病無藥醫,我們才會這樣這麼辛苦去將醫院建起來,就是為了貧病、苦難人。病若將他醫好了,身體健康了,他們就自己能夠去生活,負擔家庭就不困難了。這是那個時候建醫院的目的。
(7)「生命平等,生命不論價」:醫院建起來,負擔很多。現在有健保醫療,但是還有很多比較貴重的藥,也就是自費。同樣生命是平等。花蓮慈濟醫院剛剛初建時,花蓮、臺東這條線,有重病的人送來花蓮慈院。重病照顧要在加護病房,那個時候醫生問我說:「師父,這患者病這麼重,要照顧就要在加護病房,他們哪住得起?這沒辦法。」我說:「住加護病房,還是一樣住加護病房。」他們說:「一天多好幾百元。」那個時候,要多八百元。我說:「八百元也是一樣,守護生命。」那個時候,光是多住加護病房,一天病房費要多八百元,那個時候。我就說:「生命平等,生命不論價,只要能夠治療,只要命救得起來,照顧好,該做就是要做。」這是早期,當初。
(8)「學佛,本性啟發,入人群見苦」:佛陀教育我們,學佛,要將我們本性啟發。入人群來,看人群的疾苦,人群很苦啊!確實苦。因為幾十年前,該走的路我都走過了,不論是山上也上去了,鄉下也走過了,更貧窮的地方我也鑽進去了。那茅草屋傾斜一邊,無法抬頭挺胸進去,還是彎下腰鑽進去,一樣要進去看。在牆角邊,鍋子,鍋子是放在磚塊上,磚頭是疊起來,下面燃燒著蕃薯藤,曬乾的蕃薯藤,鍋子裡在煮的是番薯根。我一樣,這樣進去,看他在煮番薯根。這樣的環境我也看過。
(9)「要了解人間疾苦」:很苦啊。何況又是生病的人,實在苦。這些病痛,苦難的眾生,在佛法來說,就是「如是因、緣、果、報」。回過頭,看到一群好幾位跟在我的後面,這群就是要救人的人,那就是菩薩。他們同樣生活都很好過,鑽進去那個草茅屋的裡面,這樣的生活如何過?
(10)「見苦知福,啟動自性,做好事,行動上做得到,更要見苦入心,啟發悲心之疼惜」:我就叫一位一位鑽進去看一下,讓他們見苦知福。大家更加發心,啟動自性。要不然,以為好心救人,做好事做得到。做得到,對,人人做得到,這只是在行動上做得到,還未入心,去看見貧困苦難,那個疼惜的心沒有進去。所以愛容易說,要疼惜他,不容易。所以要進去體會了解,對眾生的疼惜。
(11)「前往災難關懷,慈濟人給予受災及疼惜、膚慰」:看看哪一個地方有災難,慈濟人去看,看到之後,很苦啊!趕快將他抱過來,疼惜一下、拍一拍。對方感動,發洩了,哭了,趴在肩膀上哭,哭到眼淚、鼻水都貼在委員的身上。那一年阿里山火車翻覆下去,山崖,人掉下去,往生者很多。
(12)「慈濟人的肩膀,給予依靠、膚慰」:一個一個這樣扛起來,排了一大堆,他們的家屬開始來認,哭啊。慈濟人膚慰,他們趴在肩膀,一位過了一位,這樣到了他們回來之後,洗那件衣服,說:「哭到溼了又乾,乾了又溼。」一個一個回來,洗的時候,肩膀洗下去,那個黏黏的要洗很久,那就是鼻涕,就是鼻水等等留在委員的肩膀。那種膚慰,肩膀讓他靠,讓他,該發洩的讓他發洩,將他這樣膚慰。這就是菩薩。
(13)「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苦難的眾生要如何「膚」他們,膚一膚、疼惜一下、愛惜一下,不捨啊。留下來痕跡,那就是在肩膀。擔起天下的米蘿也就是這樣,讓他們苦難發洩出來,他們需要什麼,我們要來滿足他們所需要。
(14)「發自內心陪伴苦難眾。叫做:自性功德」:負起責任來,菩薩就是這樣陪伴眾生。這種要發自內心,叫做「自性功德」,不是被動,是我們人人本具的佛性。凡夫要修成佛,一定要力行菩薩道,去積功累德;慢慢地將這個德累積起來。菩薩在人間,生生世世,諸佛要能夠成,就有過去生的過去生,無量生就是要行菩薩道。
(15)「救濟眾生之外,還要在道場歷練、供養、恭敬、尊重」:除了救濟眾生,還要在道場歷練、供養、恭敬、尊重。修行者,沒有恭敬、尊重,不是叫做供養。就像孩子,如何才是真正孝?為子弟,為弟子,是如何才叫做敬供養?人,為人的孩子,如何叫做孝的敬重?我們若是沒有敬,說我有在養父母。孔子說,他說,養豬、養牛、養馬也叫做養,你養父母若沒有敬,這與在養豬、牛等等,還不是一樣!這孔子對於弟子也嚴格的教育,教育「孝」,你要如何對父母?就是要敬,要禮節、敬重父母,也是同樣供父母,不是養父母。
(16)「佛教徒,禮佛、敬三寶」:同樣要禮敬,是從內心的虔誠地禮敬。佛法更是要教化,教化眾生也要從禮節開始,所以也是講究「敬」。我會常常說:「感恩、尊重、愛」。
(17)「感恩四重恩」:感恩父母小時候地養育,感恩師長不斷來增長我們的慧命,滋潤我們的慧命。父母是一生一世,師長教給我們,讓我們知因識果,讓我們知道因緣,讓我們知道果報,給我們佛法教育,給我們的資糧,慧命成長,讓我們教育入我們的自性,累積功德。這個功德要如何去累積?欠缺了禮節就沒有功德了,這如何去累積呢?所以還是要從內心那個恭敬。
(18)「昨天與大陸視訊,慈濟人前往江西勘災,資深慈濟人用心傳承勘災救濟的經驗」:我們救濟都要恭敬了。昨天與大陸慈濟人視訊,有廣東東莞、上海等等慈濟人,去到江西,九江勘災。一去是七天的時間,路途很遠,他們七天陪伴,去傳經驗,教導讓那裡的比較新的委員,陪伴他們去勘災。
(19)「彼此感恩,傳承慧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東莞與上海也與師父視訊連線後,他們就安心,就趕快去趕車。因為已經出來七、八天了,得趕車回去。線上告假。在九江地方的委員、慈誠來分享他們勘災的過程。全是大家彼此尊重,互相感恩。團隊不論多遠,他們同樣如規如律,這個規矩。他們也還在線上啊,他們說:「感恩師父,能夠有這樣的慈濟讓我們有機會,感恩資深的委員來帶我們,讓我們能夠了解規律,知道規矩要如何去勘災,去救助?」這就是同樣,傳承慧命,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樣可以做得到。
(20)「自性功德,重重無盡。愛無底洞,生生世世」:從內心那個深處的本性,這樣將它啟發出來,叫做「自性功德」。「自性功德」是「重重無盡」,一層一層,就是法是很深,要不斷不斷這樣一直深入下去。所以說起來,愛無底洞,愛是很深、也很廣,而也是生生世世,所以「重重無盡」,我們要培養這念的愛心,是層層的無窮盡,這就是菩薩心。
(21)「無盡功德,迴向藏識」:無盡的功德,要往哪裡去?「回向藏識」,不斷要入我們的內心深處。從六識,根、塵、心意去付出,一直到第七識,那個感受藏進去我們的意識裡,讓我們看世間一切的苦難。這種的記憶的感受,已經漸漸深入我們的記憶,在我們的七識,第七識的深處。
(22)「感受助人是生命價值,做中學,學中覺」:不是一次,感受很深,能夠幫助人是生命中的價值,他就不斷不斷,一次一次一直救人、幫助人,改變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過去的享受,現在開始受到外面的境界,看到苦難的人,慢慢轉心境了,知道身內、身外,我們的東西是什麼?我們擁有的是什麼?人生價值有多重?而且生命的應用是什麼?我們慢慢「做中學,學中覺」。這就是菩薩入人間。
(23)「因核果海」:一層層藏入我們的心識。自然我們的種子叫做「因」,我們因核,這個因,種子的核心;種子的核心,核,那個核心已經入我們的藏識進去了,這就是入我們的藏。
(24)「於諸佛地,起萬行因」:我們已經在佛地,因核,就是最精細的因子已經這樣入了。我們要成佛,我們菩薩道,這念心地,已經種進去佛因。那個覺性,我們多明一分,所以「於諸佛地」。我們的覺性已經啟動一分了,「起萬行因」,我們一生無量,只要我們的覺性一啟動,這分的愛,理所當然,就是一生無量,叫做「起萬行因」。
(25)「依因趣果,隨順取道」:有『因』才能夠有那個結『果』,好因,自然向好果去。善因,結善緣,就是結好果。我們的路就是這樣走,自己開這條路要鋪平,開始慢慢開闊我們的菩薩道了。我們要菩薩自居,好好用心。
3、複習經文:【佛告宿王華菩薩:於汝意云何?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豈異人乎?今藥王菩薩是也。其所捨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數。】
(1)「長久時間,生生世世、世世生生,無法計算,叫做:那由他數」。數量很多,很久。
4、釋譯經文:【宿王華!若有發心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若人發心求菩提道,發大道心,行大精進行菩提道者。
(1)「若人發心求菩提道,發大道心,行大精進行菩提道者」:宿王華菩薩,若有人肯發心,想要求得無上正等正覺菩提道的人。若有人這樣求菩提道,「發大道心」,就是「行大精進行菩提道者」,大家應該也看懂。若能夠「發大道心」,那就是行;發大心,行大道。我們要求的是大菩提道,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正等正覺。從菩薩道要到佛的境地,有心想要再精進,這樣的人行大道,就是要在菩提道,這樣的人。
5、【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以至誠懇切,敬恭意念,燃指表為法供養佛塔。
(1)「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養佛塔」:為「法」就是願意不顧身命。這樣「以至誠懇切」,真正的至誠懇切,用最至誠、最懇切的心意,恭敬的意念。
(2)「燃指表為法供養佛塔」:用指頭當香,這樣來燃指供佛塔。「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將日月淨明德佛,已經舍利收完了,建塔以為供塔,所以他虔誠再次以身供塔。以燃指的方式來供養佛塔,表示至誠虔敬。
6、《楞嚴》云:【我滅度後,其有比丘,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敬恭世間如律儀,永脫諸漏。此中手指足指,皆屬身誠供養。
(1)「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敬恭世間如律儀,永脫諸漏」:佛講說,在教育之時,我若是滅度後,有比丘修行,他會虔敬捨身供養;他燃指,這樣的人就是表示虔誠敬供。也就是,我若滅度之後,後世的眾生修行,出家修行,若是願意捨身命,去做供養。我說這個人,就是在無始,就是從過去的過去,無始,假使有累積業力,還有很多業力,餘業未盡,這樣的人,「無始宿債」。就是過去還有累積一些,那個因緣果報未盡,這樣的人,這叫做宿債,過去還欠人債的人。
(2)「一時酬畢」:用你最虔誠的心,用你供養的心,這樣燃指,能夠不怕身體,沒有身體的掛礙,這樣勇敢去燃指,能夠還宿債。就是過去的債主,冤親債主,我們的虔誠,就完全將它消掉了。
(3)「敬恭世間如律儀」:消業之後,開始我們就不可再去得罪人了,今生此世不可再有積怨了。過去的怨、過去的恨,我們這輩子這樣供佛虔誠,燃指、燒臂,這樣地虔誠。過去的全都還了,現在開始那就要再修;這輩子還有命,還得要再修。除了向佛恭敬,修學佛法,對人就要恭敬,要照規矩、要有禮節。孝養父母、恭敬兄長、敬兄愛弟,這兄弟有愛,對父母孝順。修行者敬恭順師長,這一定要有的。該有的禮節就如律儀,如律就是像在守戒,如律,也如行儀、如禮節。
(4)「永脫諸漏,但願消業障,慎勿造新殃」:我們的業、煩惱無明就會這樣消除了。每天都在說消除煩惱業,其實能夠至誠的供養、恭敬,這個心就做得到了,對人的恭敬、禮讓哪會做不到呢?「但願消業障,慎勿造新殃」。舊的業障,舊的有得罪人,我們現在要趕快彌補掉;彌補之後,我們就不可再得罪其他的人,所以我們要如律如儀,要有禮節。
(5)「禮節,禮者,理也」:禮是很重要的,做人最重要就是禮,有禮的人就是有依照規矩的人,所以「永脫諸漏」。若能夠這樣無明煩惱,就因為禮節、規矩,它就會慢慢那個無明消業,就消退了。
(2)「此中手指足指,皆屬身誠供養」:手指頭、腳趾頭,手指與足指,身誠意的供養,我們就要很清楚。但現在就沒有這樣了,現在是要表達我們的虔誠。虔誠如何來對待?
7、『表行人不能斷二執,於六、七二識中,相應貪瞋等心所,隨斷一分,得一分真理耳。』
(1)「表行人不能斷二執,於六、七二識中,相應貪瞋等心所」:我們人若無法斷掉了二執,二執就是第六識、七識。第六識就是意根。我們若還有意根的執著,若這樣,我們的貪、瞋、癡等無明還在,無法得以斷除。
(2)「第七識是思考,若是願捨,恭敬供養,相應貪、瞋、癡的心就都斷除了」,那種虔誠的心懇切,哪還有那個思考,還有什麼貪、瞋、癡呢?身內就願捨了,我們自己的身體都願捨了,哪還有什麼貪外面的物質呢?沒有貪名、逐利,就沒有了。所以,第六識、七識也會斷除無明,相應這個貪、瞋、癡的心就都斷除了,就沒有了。
(3)「隨斷一分,得一分真理耳」:我們若能夠斷一分的無明,就是得一分的真理。供養、恭敬是一種的表示,我們的決心修學,真誠的供養,我們最重要的就是禮節。禮節,我就是其他,自己的身體我就不顧了,對人的禮節這是必然的,所以禮節是最重要。
8、『手指內身,妻子外身,國城等更是身外之餘物。內重外輕,功德福業有異,故然指供養,勝於身外諸珍寶者。』
(1)「手指內身,妻子外身,國城等更是身外之餘物」:手的一指,那就是內身。妻子就是外身,是我們身體以外的人。國城是更外面的東西。妻子與孩子是離開我們的身體的外面,捨自己的生命都沒有問題了,何況捨國城以外的東西呢?國城、妻子哪有問題?
(2)「內重外輕,功德福業有異」:「內重」,捨自己內身,攸關我們自己的生命問題,我們的身體問題。內因當然是很重。福,就有捨身外的東西與捨身內,自己的身體的東西,功德就不同。捨自己的身體,永遠都是自己會記得,自己會記得你的身體曾經發心,你的身體就是這麼地誠意供佛。所以自己要記得,這永遠的永恆。
(3)「身外付出,付出就無所求,就是付出」:付出身外的物資,這比付出身體的供養輕多了。所以功德、福德,「功德福業有異」,這與捨身不同,捨物與捨身,捨身外與捨身內有差,功德有差。
(4)「故然指供養,勝於身外諸珍寶者。愛心與疼心,與真正的動作還是不同」:這我們就要清楚、了解。希望大家用心佛法,但是不是鼓勵去燒指頭,這是表達一個譬喻。「盡形壽,獻身命」,這也是一個譬喻,這種的敬恭、虔誠的心,讓我們了解。愛心與疼心,那個形容,與真正的動作還是不同。
9、「入人群真正去愛,同樣布施,慈濟人表達大家愛的心意與敬恭的心意,真誠疼惜他,膚一膚」:我們入人群真正去愛,如何去接近他,這都不同。愛,光是東西丟給他,這叫做布施。你走到他的面前去,鞠躬,膚慰一下,也是同樣布施,或者是疼惜他,膚一膚,給他東西,這也是布施,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總而言之,要表達我們的誠意。大家愛的心意與敬恭的心意,就是從我們的身體力行中去表達出來,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