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
2、上人手札:「諸惡莫作,慎防違理,眾善奉行,起行之心,謹守分際,慎防毫差,勤眾善謹奉行,精誠勤持妙法,順理莫忘初心,自淨其意正念,慈悲濟世靜思,是諸佛教善法。」
(1)「諸惡莫作,慎防違理」:用心,好好體會。人人都清楚知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道理,但是我們都是在一念心,要好好謹慎、預防,違背道理的事情,絕對不可起在念頭中。所以要謹慎在我們的念念間,預防不可有一念的違背道理的事情。這樣才有辦法,固守好我們「念念為善」;才有辦法來防止我們在動念中之偏差。
(2)「眾善奉行,起行之心」:既然要奉行善法,起行,做好事情,做就對了。但是好事情,我們要如何做?千頭萬種,你到底要去做哪一種的善?善啊,是臨時起念,蜻蜓點水,這樣一點,意思就過去了嗎?我們應該好好選擇有意義的事情,我們拳拳服膺。對了、好事,好事對了,而我們就『做就對了』。
(3)「譬如大地種子,要永恆長久讓土地潤溼方式」:不僅僅一滴水下去就會溼,要長久的點點滴滴的水,不斷像雨與露一樣。說大雨一陣,水很大這樣來,流過是破壞;我們就要小雨,小雨慢慢地來,這樣來滋潤大地,地上能夠溼潤進入土裡,種子種下去,大地有水分,太陽曬一下,有溫度,種子才有辦法萌芽。
(4)「長久積善,永恆的善,一生無量」:「眾善奉行」得要「起行之心」。好好選擇要有繼續長久這種的善,才有辦法讓我們的善種子落地萌芽,因緣成熟成小樹、大樹。這樣是永恆,「一」生無量,這才是真正永恆的善。
(5)「謹守分際,慎防毫差」:我們要謹慎、要分際,要知道這時候的大地、氣候是播種的時候,我們要「有時」,要有因緣全都成熟種子播下。入眾生中,苦難的人在這時候,不可說:「等候我再多一點,有,再來幫助。」這樣已經「過時」了。
3、「故事譬喻:養牛,供應牛奶的故事,常識問題」:
(1)過去有一位去到朋友的家,請客人用牛奶。因為他們是農夫,有養牛,做好事就是這樣豐盛的付出,人人都給他一杯牛奶的飲料。有一位,吃得豐盛、喝牛奶,覺得這杯牛奶這麼好喝,是如何來?主人告訴他:「這是新鮮的哦,我的牛,我先去擠下來,擠下來還熱熱的,分給大家來喝。」所以這麼的新鮮、暖和、新鮮。聽到之後,「我們家也有牛啊,我也要一次來請客人」,自己內心這麼想。我就擠牛奶擠多一點,我再請多一些人,讓大家知道,知道我養的牛不比他的牛差。
(2)真的回去,一直餵這頭牛飼料及草,這頭牛真的一直吃。也牛奶因為才生牛仔囝而已,牛奶要給牛仔囝吃。但是這位主人,他覺得我要請客人,讓更多客人了解,我的牛的牛奶比他好,所以就禁牛仔囝不可去喝牛奶,就將牠隔離,而草一直給母牛吃。
(3)等到邀請客人來的時候,他自信滿滿,隔幾天的時間,應該牛仔囝在喝的奶,幾天都沒給牠吃了,這幾天的奶,累積起來有多少,就是牛仔囝在吃的幾天沒吃;累積下來的,能夠請多少人,能夠請來,要去擠奶了。母牛儘管草吃很多,卻是牛仔囝沒有來喝奶,過幾天後,母牛的牛奶就斷掉了,沒有牛奶了,擠不出來了。
(4)為何是這樣呢?大家來看他,牛奶是如何擠出來?為何還沒來?去看他一下。他說這個過程,大家都笑他說:「懂得養牛,沒有常識。」牛仔囝在喝奶,這個時候,母牛當然有奶可給牠喝,你將牠隔幾天,牛仔囝沒有喝,母牛自然就斷奶了。所以你擠不出來,牠就是已經斷奶了,這也是一個常識。
(5)「謹守分際,慎防毫差,不可懵懵懂懂的起貪念」:我們要想得很通,不可懵懵懂懂的起貪念。雖然都是好的念頭,但是方法若不對,他想要得,反過來是失,就是失了。
(6)「修行,學習『轉識成智』」:所以「眾善奉行,起行之心」,要謹守分寸,要剛好就好了。無法讓你要如何去囤積,這就是貪,沒有智慧。所以,我們也得要很謹慎,該做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做。
4、上人手札(續)
(1)「不忍眾生受苦難,有多少力量就出多少力」:人在苦,我們多少力量,我們去幫助他多少的量。不可說:「唉,很苦很苦,我知道你苦,但是讓我積更多量,我再來幫助你。」這,這樣時過境遷,不一定能夠幫助人。
(2)「故事:委員捐款的故事」:想到開始要建醫院那個時候,很多人就很發心,有一位熱心會員要發心,還沒有受證,準備當委員,她就覺得她要先捐三十萬,她才想要來當委員。她就說:「想說,利息不錯,而我這些錢要捐給師父,現在先借人,等候利息收好了,這樣我這三十萬元再捐給師父。」我說:「不勉強,你若想要捐的時候你再捐,勉強不得,不過做好事,是要及時。」她說:「會啦,會啦,師父,我會及時,但是現在利息很好。」我就說:「沒關係,你看何時要捐,是隨喜。」
(3)「把握付出機會,隨分隨力,隨喜功德」:經過幾個月後,有一個早上,打一通電話來,而就在那裡哭,就告訴我:「師父,不好意思,我對不起。」我說:「什麼事情?」她說:「我將要捐給您的那三十萬,我被人倒會了,所以我很不甘願,抱歉,對師父,對您很抱歉。」我說:「這樣你在哭什麼?要哭的人是我,不是你,本來這三十萬,你是要捐給我的,而你就拿去做生利息去了,現在你被人倒掉,三十萬無法捐,要哭的人是我不是你,不要哭。」她說:「不過,師父我就發願了。」我說:「願,我為妳領受了,妳心放開,慢慢來,身體健康,總是有心做得到。再幾年後,長久的時間都會等妳。」這真的是,要哭的人是誰?
(4)「把握因緣要做,做來「囤」,不要做來「抵」」:有的時候就要做,若認為要將這些東西捐出去,利息很好,我去生利息,生到跟這些差不多,我捐出去,我還有,若這樣的想法不對。要把握因緣做。雖然師父常常說,做來「囤」,不要做來「抵」。她若想要做來「抵」,「這個三十萬元捐出去,我還有三十萬元在。」這樣想要「囤」著,那個「囤」著的,不一定是會得到。
(5)「對的事,把握即時做,做就對了」:人生就是要有這樣把握即時,好事能夠做,即時做就對了。所以我們要「謹守分際,慎防毫差」,一念偏差,好事沒做到,惹來了那分的懊惱,實在是不划算。
(6)「勤眾善謹奉行,精誠勤持妙法。做好事,要殷勤,及時做」:這就是人生,勤眾善,要謹奉行,精誠勤守妙法。我們要勤眾善,很多的好事我們要殷勤做,我們要及時做,所以叫做勤眾善,那要謹奉行,要很謹慎,該做的我們要快做,所以要「精誠勤持妙法」。
(7)「順理莫忘初心」:我們要好好用心,做事情要順道理,要不可忘記「初發念那一心」,還在停躊著,說不定會失念掉了。
(8)「自淨其意正念,慈悲濟世靜思,是諸佛教善法」:若要做好事情,我們好好想,心靜下來。佛陀教我們的善法,時時培養好念,好念一起,舉止動作就趕快去做,不可留著,會失念。留著,這個時候沒有做,念頭一遷變了,好事做不到會懊惱。我們要好好用心,勤修、勤做。
5、昨天,視訊連線:新竹、桃園
(1)「環保菩薩,把握當下,做就對了」:昨天視訊連線,上午跟新竹的千甲與南寮環保站,下午跟桃園的楊梅與廣福環保站。看到這群的環保菩薩,他們把握當下,做就對了。他們這樣很殷勤,很殷勤做環保,慈濟的事情,他們都很勤、很精進,即使一點點時間也都很把握要做環保。
(2)「視訊繞視:新竹南寮環保站,千甲環保站」:他們帶我走一圈,這樣慢慢為我解釋,在裡面的那些菩薩,很虔誠這樣列隊等師父進來,進來了,大家歸位去做了。在帶的人就這樣很謹慎,去到哪裡就叫師父好好走,「我們現在要走進去了,師父,我們轉彎了,我們要轉過來了。」寸寸都怕我跟丟,跟不上腳步,就這樣慢慢叫、慢慢走、慢慢帶。
(3)「視訊繞視,桃園廣福環保站」:連線方式參觀,環保菩薩近百人,在那裡很整齊在那裡。老菩薩大家都很有智慧,每一個人說話都清楚,八、九十歲了,真的很讚歎。再來到桃園的楊梅環保站。
(4)「已拍攝車途前往新竹橋下的千甲環保站」:開始開車,他就說:「來,師父,那安全帶要戴起來。」這樣開快車,幸好他叫我繫安全帶,在街道上一直開,那輛車開到千甲環保站了。畫面看到在高架橋的下面,滿滿就是慈濟環保菩薩,約四百多坪。
(5)「千甲的里長,表達感恩」:里長伯就說:「慈濟人要做環保很好,這裡這麼大的土地,讓你們去做,那四百多坪很好做。」而且真的是隔得很好,而且環保菩薩是很多,這也有近百人,就是這樣一格一格,也有貨櫃車等等。裡面的,就像裝潢,裡面也能夠辦公、當倉庫等等,真的是大計畫。里長就說:「反正這就是橋下,沒有人在用,四百多坪來做環保;環保是善事,能夠為地方,很多的資源能夠將它回收回來,都做好事。」所以,提供這樣出來給大家做。」
(6)「善用回收再利用,延續物命」:一個個來跟我分享,都是道理。為我介紹這個,這支瓶子、那支瓶子,僅僅在那個玻璃瓶子,就分成三種類,就有不同,不同類的玻璃瓶子。這,塑膠分得更清楚,很多東西分得很清楚。腳踏車的輪子,他們能夠組裝的就組裝好,不能組裝的,它就輪子拆下來做成圍牆,那整個圍牆,壞掉的腳踏車輪子,就將它做在圍牆裡,通風又有內外。
(7)「環保菩薩很有智慧,做好事,造福」:這些老菩薩真的是很有智慧,做好事、造福,又在那裡啟發智慧,將一些環保的東西去做成也有籃子等等很多,真的是智慧。去慢慢收,好整齊哦,很整齊,疊得這個地方是這麼整齊。到下一段去,慢慢地這樣分類,一間一間,各種各種分明,彩色等等,就掛一塊牌子、掛一塊牌子,每一間就掛一塊牌。不論色澤等等,全都分的很清楚。這間是什麼東西,有五項、有十項,它就掛五項、十項的牌子出來,真的是很用心。這些,這些老菩薩若合起來,真正是做一個很大的大事業,大家將做大事業的智慧,用在這個環保上面。真的是就像一個大公司一樣,讓師父很讚歎,我這樣看得很歡喜。
(8)「新竹、桃園慈濟人,有些資深的菩薩回來陪師父,補充介紹」:師兄師姊們回來,「現在在說話這位是誰,他的故事……。」說話的人在那裡說,資深的菩薩回來這裡,就告訴師父:「某某老菩薩,曾經有什麼事情。」「某某菩薩,他們家事業是多麼大,高地位,他來做環保。」總是,他們很多故事,在那裡做環保的人,他本身就有很多的故事都很感人。這種互愛互動,同一心來呵護地球。都共同一心。
(9)「佛法在日常生活中,人間法。環保志工『如是做』,師父是『如是聞』」:整天我也聽得很歡喜,那些都是法。昨天我也告訴他們,我說:「你們這麼認真在薰法香,聽師父說法,現在是師父在聽你們說法。你們講的是人間法,生活,生活的經、人間的法,你們做的,我跟不上你們,你們比較實在做,師父是這樣說而已。你們是這樣做,如是做,師父是『如是聞』。」所以說起來,很感恩,人人就是與佛同等的智慧。很感動,感動的事情真的是很多。
6、經文複習:【如渡得船,如病得醫,如闇得燈,如貧得寶;如民得王,如賈客得海,如炬除闇。】
(1)「如闇得燈」:就像我想要過去那裡,及時有船來渡我。我昨天也坐船,在這樣,我什麼都不懂,坐過了那彼岸去,去看看環保地,到底環保菩薩如何做?我對這項欠缺,做環保我實在是拿它一點都沒有辦法。去看了,我所欠缺的,去看,人家他們做得那麼好,有方法,讓我開啟了我的眼界,所以「如闇得燈」。
(2)「如貧得寶」:光是只會叫人家做環保,根本我就不知道方法如何做。我這樣昨天走一圈,好像開了眼界,這要去,「如貧得寶」。其實我的內心空空,去那裡看來,人家若要跟我說:「師父,您常常叫人做環保,您會做嗎?」至少我也會告訴他:「我不會做,不過我的弟子這樣做。」也是有在做。所以這都是彌補缺點。
(3)「《法華經》,通達很多種教法」:有很多經典中所說的,沒有的法,在《法華經》當中全都有。《法華經》所說的什麼樣的教、什麼樣的法,都通通有。所以《法華經》,過去有一段時間,我看到天主教,他們也對《法華經》很尊重。他們也有保持著《法華經》存在,《法華經》是能夠通達很多種的教法。
7、經文解釋:【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以上文中之所種種譬喻。所謂三苦、五苦、八苦、二死等苦。
(1)「此法華經亦復如是,能令眾生離一切苦」:能夠得以去補足、去補充,《法華經》能夠補充很多人生的缺點,指導我們正確的方向。若有想不通的苦惱,《法華經》可以讓我們一個正確的方向。
(2)「以上文中之所種種譬喻」:就像前面的經文,過去所說,一直說下來,所有以上的經文有種種的譬喻,《法華經》也是同樣,種種的譬喻,譬喻來、譬喻去,此《法華經》是為最真、最善、最上等的法。《法華經》就是這樣,在所有的譬喻中,「法華」為第一。
8、『三苦:壞苦。行苦:樂去苦來。五苦:一切有為法遷變無常。』
(1)「所謂三苦、五苦、八苦、二死等苦」:這都在《法華經》之中,很多人生苦。這個「三苦」,那就「壞苦」,我們世間就是這樣,有新的而就變舊,舊就變壞,這是人間看得到有色的東西不斷在變遷、在變異。不是這個東西,你要的時候,你心那個時候很愛,用很多錢去買來;買來這個東西,有在用嗎?有啊。用久了就變了,就是舊,舊就變了,那變就壞。
(2)「物理:成、住、壞、空」:所有所有的一切,眼睛看得到的,沒有一樣沒有在變,沒有一樣沒有在壞,包括我們所住的地球。這時間是很長,它也有成、住、壞、空。這在宇宙間,我們人在生活的這顆地球,還是同樣有「成、住、壞、空」的時候,只是我們人的生命短,才有幾十年,所以我們沒有感覺到。但是到最後,這顆地球它還是同樣壞空掉,總是是這樣,要相信。
(3)「山河大地,最近四大不調」:水大不調、風大不調、火大不調、地大不調。看看山河變色,本來這樣綠油油的整座山,一陣的暴風雨來了,很快,這座山體滑下去了,整個土也滑下去了,造成了山下很多很多的災難,這常常都有。
(4)「」:就像「九二一」地震那一年(1999年)」:本來我在中部,去到臺中,我就會去南投。過去,若這樣從那裡過,那個是叫做九九峰,在那個地方,也就會這樣,車會經過的時候,就眼睛會向窗外看,山很美呢!那個造型,山峰很多,造型很美,就不由自己,車向前走,我會向窗外這樣看。但是「九二一」地震,這樣瞬間的地震。
(5)「天災,天地威力強」:那個時候我們救災,從臺中到南投,就看,「唉呀!山為何變這樣?」」整個都是赤紅土的色。這樣一座山一座山,整個就像剝皮下來一樣,看了真是心驚膽跳啊!天地這種威力之強,整個山,地震這樣震一下,整層的樹,大樹就這樣流下去了。整座山都是黃色的,一座一座的山峰全都一直看得到,實在是天地的威力很強。
(6)「人間,「壞苦、行苦,樂去苦來」:世間,說:「誰很幸福。」沒有長久的幸福,那種有,有很多,失去的更痛苦。這就是人間,雖擁有愛,擁有很多,忽然間失去了,那就牽腸掛肚,久久都沒有辦法解開,那種牽腸掛肚的痛,真的是苦不堪,這叫做人生。
(7)「慈濟大家庭,互相照護」:昨天視訊走一圈,也聽到,歷經過了那個「情苦、愛苦,親情的遠離苦」,那種實在是聽了也很心酸。除了環保在那個地方,有因緣將他牽進來,他釋懷了,有一大群的大家庭的人,在那裡做得很快樂、歡喜,忘記了過去那些牽腸掛肚的痛。來到這裡想開了,就與大家好過日子,每天歡喜。拿拐杖的,跟師父說:「師父,我本來都要拄拐杖,身體伸不直,你看,我現在都不必拄拐杖。您S看,我這麼直!」
(8)「人有三苦、五苦、八苦等等,說來話長,沒有離開人間情的苦?」:昨天,七、八十歲,就這樣伸展他的身體,「已經這麼直了呢!」來向我,在我的身邊的慈濟人就說:「是啊!師父,老菩薩那個時候,她這樣身都一直彎下去,就拄兩支拐杖;將她帶出來,放一支,剩一支,現在兩支都沒有用了。」就是這樣非常挺,就來了。感覺起來,人生這個心態的苦,要如何能夠解他的苦呢?光是一直勸沒有用,將他牽出來,入在人群中,讓他很自然,人與人之間,這樣他就會忘記了那些苦。所以,這苦啊,有三苦、五苦、八苦等等,很多苦。說來話長,沒有離開人間情的苦。
9、【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縛】:世間病痛,從業報生;以慈修身,則無病惱。不見理者,被生死縛;若悟理時,則得自在。
(1)「不見理者,被生死縛;若悟理時,則得自在」:就是不見理者,被生死綁住了。人生,不必怕生與死,『生』已經來了,『死』其實是很自在。我們晚上睡覺,那時候,睡著的感覺就是這樣,輕安自在。我們多做一些好事,睡著了我們做好夢,有好的境界,我們隨著這個境界就是再來生了。
(2)「心要有一個定方向」:我們要學會,不該去的地方,我們不要受誘引,我們心要有一個定方向,捨此,要往哪裡去,我們不要看到幻境、幻相就隨著走去。又跟著去了,說不定,牛生了,我們就在牛棚裡面,這不一定。所以我們現在做好事,好好地很明白道理,將來我們這個身體,想要睡了,累了自然睡著了,不再起來,我們就是要再去其他的地方。要去其他的地方,這個時候的關鍵,我們若是時時結好緣,要再去的地方就很安全;而我們若是有結到不好緣,我們捨此而要投彼,投去哪裡去。真的是,我們是為這項要精進。
10、『今經力用,能拔一切眾生生死病痛之苦,而與究竟涅槃之樂;能解一切眾生惑業之縛,而與究竟解脫之樂。此釋經德作用勝。歎所持經法竟。』
(1)「今經力用,能拔一切眾生生死病痛之苦,而與究竟涅槃之樂」:今經,指《法華經》。能夠拔除生死之苦,能夠到究竟涅槃的樂。意思就是到最後,我們的心很清淨,寂靜清澄,安然,很自然,很歡喜、輕安,解脫。
(2)「能解一切眾生惑業之縛」:我們眾生很多看不開。這部經就是帶我們的方向正確,事事我們看得開,我們到最後,那個究竟就是解脫之樂,我們很會輕安自在,理所當然,我要去的地方會很輕安、很歡喜,沒有一點點煩惱。煩惱的就是,現在走不去那個身苦病痛。而一旦輕安了,這種因緣到了,「輕安、解脫、自在」,所以怕病,不怕死。而病就是因為業果因緣讓我們病,所以我們要病得還是要很甘願。我們過去就是這樣做,現在這樣受,就是消業,到了最後是真正地解脫,這就是叫做人生。
(3)「身為載道器,為人間付出,報父母恩,報師長恩,報三寶恩,輕安自在,叫做大供養」:這個解脫是自然,不是說死那麼地輕安,而我就來如何將它解決,那是造業,同樣是殺人,尤其是殺父母成就我們的身體,這樣傷害父母給我們的,毀掉父母的遺體,這叫做不孝。我們要利用這個身體,還是為人間付出,一來報父母恩,再來報師長恩,三來報三寶恩。輕安自在,叫做大供養。
(4)「此釋經德作用勝」:「此」,這些就是解釋這個經的功德的作用、殊勝,在讚歎持經的人,有這些功德。所說的功德,「功」,就是用功,我們要專心去了解、去認識《法華經》,它能夠帶給人類什麼樣的正確的方向、帶給人類那種很智慧,清淨智慧的方向。
(5)「往正確方向,毫釐沒有偏差,就是修行」:我們常常在說方向,就是沒有錯誤,毫釐沒有偏差。這就是修行。
(6)「修行時時注意:舉手投足,起心動念,開口動舌。修養,日日要起著歡喜心」:有的就真正地做很多,但是起心動念,一點點不如意,臉色就很難看,「展開你的笑容,你的笑容出來,那就是什麼事情都好溝通;而若是臉色不好看,你不必溝通,就註定大家不愉快。」大家歡喜了,這叫做修養,日日要起著歡喜心,才能夠「就道理」,道理帶給我們開心、輕安自在。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