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智慧,首先要把心停留在現在,現在是最重要的。不想過去也不想未來,現在便沒有這回事了。心裡面如果留著過多的痕跡或回憶,在普通人來講,是必然的,但在一個禪師的立場,已經有了開悟的智慧,過去已去,未來未來,現在則是心中了無罣礙,不有任何東西,經常保持非常的明淨和清靜。
禪的智慧,就是現實的生活,有人說:「活在現在,佛在現在。」不必論過去未來,現在最親切。例如:仰山禪師問他的師父溈山禪師:「您過世之後,如果有人問我們,您傳的法是什麼?叫我怎麼回答?」溈山禪師說:「很簡單啦!每天一餐粥、一餐飯。」((叢林寺院的僧侶,每天過午不食,故僅早、中兩餐。))又如: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什麼是您用功的方法?」大珠慧海回答說:「肚子餓的時候吃飯,身體累的時候睡覺。」他不講仁義道德的大道理,只是教人照顧好現實的正常生活。
再如:趙州禪師,曾經找了兩個人問話,一個是剛剛來到的出家人,趙州問他:「你來過沒有啊?」回說:「是新到的。」趙州說:「那你去喝茶吧!」趙州又問另外一位:「你是新來還是舊住?」回說:「是舊住。」趙州也說:「那你去喝茶吧!」這時,立在一旁的一位院主感到不解,便問:「和尚啊!真奇怪,對於沒有來過的人,您叫他去喝茶,對於已在這裡舊住的人,您也叫他去喝茶,到底是什麼道理呀?」結果趙州禪師招手說:「院主,你來。」院主問:「做什麼?」趙州說:「你也去喝茶吧!」這個時刻,正好是寺中喝茶的當口,讓每一個都去喝茶,如此而已。
再講一個趙州禪師的故事:一日上午的早餐後,有位出家人問趙州:「我非常的愚笨,而且煩惱很重,請和尚給我開示。」趙州說:「好啊!你吃過粥了沒有?」那個出家人答說:「我吃過粥了!」趙州說:「你吃過粥了,那就去洗碗好了!」
禪的智慧,要能用在日常的生活中,而不是光在打坐的時候才用到禪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和經驗禪的智慧呢?那就是當我們做每一件工作之時,都要專心。例如:在煮菜時專心煮菜、吃飯時專心吃飯、開車時專心開車、睡覺時專心睡覺。既要專心工作,且要放鬆身心,如果在緊張的心情下去做任何事,就與修行相違背。為什麼會造成緊張的心情呢?不外三個原因:一是擔心做不好,二是擔心做不完,三是希望能做得更好。在做任何工作時,只要能認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很用心,很專心,而又很輕鬆地把它做完,一定能做得很好,同時也不會覺得太累,便是禪修者的生活方式。
圖.文引用: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摘錄自《禪的世界》,原題〈禪的知與行〉)果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