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天乘十善業之意業


 

我們看第三個意業。前面是身口,身口當然是共於五戒的,這個意業就不共於五戒了。我們看看它的內涵。


天乘十善業之意業


這個意業的調伏有三個:第一個,調伏貪慾;第二個,調伏瞋恚;第三個,調伏邪見。天人的果報在因地,他一定是一個煩惱非常輕薄的、有德行的修行者。從貪慾的角度,他的斷,是斷除引取(就是貪取)這種無厭足的惡行。他修,修不淨觀,觀察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都是欺誑不實,都是不乾淨的。


不淨觀,我們到了聲聞乘會有一個主題專門講不淨觀,到時候再詳細說明。不要說出離生死,從欲界要到色界,這個關鍵在不淨觀,就是要調伏貪慾了。到了出離道、解脫道,也就是說安樂道到解脫道,貪慾的煩惱是關鍵,它是一個判定指標。就是這個人是不是有可能從安樂道轉成解脫道,貪慾要輕薄,這是唯一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所以我們到了下一個主題解脫道的時候,會把它當一個重點來詳細說明。


第九不瞋恚。止善,就是止忿怒的惡行。修善,修慈悲忍辱的善行。


這個不瞋恚,我們解釋一下。瞋恚心,有兩種人:一種是放逸的,動不動就發脾氣,這個我們就不談;第二種人,要談的是第二種人。在唯識學對治的,是修行者的瞋恚。


修行者的瞋恚是哪裡呢?因為修行者本身有很高的自我要求。他對道理了解得多,但是他往往會把所知道的道理這個鏡子,除了照自己,也照別人,就造成我相、人相的對立。這個就是在唯識學主要對治的是修行者的瞋恚。一般脾氣特別大的人,個性都比較清高,你注意看。放逸的人不敢有脾氣,因為他本身放逸,也沒什麼資糧。一般來說,很努力修行的人,資糧力夠又特別清高、煩惱慾望淡薄的人,他就容易發脾氣,看誰就是——你們這些人都是放逸的境界!


那麼怎麼辦呢?佛陀告訴我們修自他交換。就是說,你要觀想人跟人之間,每個人來到人世間都有他的業力。這個業力變現成果報的時候,都有他的位置,有他的定位。你是做母親的,你是做媳婦的,你是做兒子的,在一個家庭就有定位了,這是過去的業力。你們相逢就是有緣,那麼各種的緣結合在一起,就有這個因緣出現。


那怎麼辦呢?做母親的,遇到子女跟媳婦,你要想,其實他講一句話觸惱你,他不是故意要觸惱你,因為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他只是站在他的位子,認為這樣子做,對他是能夠離苦得樂。他想離苦得樂這種心態,你不能苛求,因為我們也想離苦得樂。所以這個同理心,就是說,其實每一個人只是想要追求快樂,如此而已。


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他的位置,我們也可能會講出同樣的話,做出同樣的事情。為什麼?因為我們想離苦得樂,所以離苦得樂此心同,大家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的作用,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所以我們沒有比別人高多少。只是我們站在這個角度,扮演一個長輩的角色,如此而已。我們今天如果是換作他,也可能會做出同樣的行為,說出同樣的話。所以自他交換就是說,消除人我的對立。


人跟人最可怕就是你用你的妄想捏造出對立的我相、人相。你假設他想傷害你,你假設他是沖著你來,你自己假設的,那就糟糕了!你只要把我相、人相拿掉,你會發覺人跟人之間只是諸法因緣生,如此而已。每個人站在自己的角色,每個人追求各自的快樂,如此而已,沒有對立相。


所以這個自他交換,佛陀大智慧就是說,你只要把人跟人之間的對立拿掉,他不是沖著你來的,他只是想要追求快樂,這一點跟我們完全一樣,這樣子,你的脾氣就發不起來。他只是想追求快樂,這個是合理的。


好,這是佛陀開的調伏瞋心的一個法藥。


第十,不邪見。這個邪見主要指撥無因果,能夠僻信,就是說錯誤的去相信無因緣論跟邪因緣論的這種惡行。他應該怎麼辦呢?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行。


這個十善業的正道,也就是因果的道理。十善業還沒有空正見,所以這個正道就是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在十善業這就是他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