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生命的超越..(心的經典)

 三、生命的超越


生滅.垢淨.增減


今晚要講的內容非常豐富,請諸位務必耐心地聽,否則一晃過去就銜接不上了。今天從「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三句講起,並且要把整部《心經》講完,總共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卻是字字珠璣,要逐字逐句詳細地解釋。


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幾乎每一個人都貪生怕死,把生與死看成絕對不同的兩回事。如果是一般人,若不迷戀人間,醉生夢死,便會厭倦人間,希望求生天國。


至於我們佛教徒看待人生,可分成四個層次︰1.祈求消災免難,增福增壽;2.希望永離生死,進入涅槃;3.希望悲智雙運,將來能夠成佛;4.一般修淨土法門的人會先求生佛國淨土成就不退菩提,乘願再來人間。這是站在凡夫的立場而言,如果站在佛的果位來看,則沒有這種層次的必要了。


究竟佛國淨土是在哪裡呢?佛國淨土既不在東方、西方、南方或北方,不離地球世間,也不在地球世間,而是在每一個人的心中。《維摩經》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六祖壇經》說︰「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這並不是否定西方淨土,而是說不要把「來」和「去」、「生」與「滅」、「凡」與「聖」視為兩極。因此,《六祖壇經》接著又說︰「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諸位可還記得廣欽老和尚臨終時所講的兩句話︰「無來無去,無什麼事情。」


如果有了般若的智慧,就能夠看透「有」等於「空」,「我」等於「虛妄」、等於「假」;能夠了知不僅世間的現象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即連成了佛的功德也不能夠執著,那才是大解脫、大自在。大家都知道,廣欽老和尚說的那句話已經成了名言,可是在你尚未往生之前,你能如此講嗎?而一旦你即將往生了,你又講得出來嗎?在那個情況下,你會感覺生與死不是兩回事嗎?


世間的一切現象如從統一的角度來看,生與滅是一物的兩種型態,垢與淨是一物的兩種體會,增與減是一物的兩種衡量。所謂生與滅是一物的兩種型態,這很容易懂。任何一樣東西出現,叫作生,到最後不見了,叫作滅。任何一樣東西都無法脫離這個定律,有生必有滅。


而清淨和不清淨,若就同一樣東西來說,在不同的心情下所體會到的自然不一樣。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年輕的母親,在為她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換尿片,尿片上尿、屎都有,旁人看了說好髒喲!這位母親卻一點都不嫌髒,還為她的寶寶能按時解大小便而欣喜。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我有個徒弟,換下來的襪子不洗,全放到床底下去,等所有乾淨的襪子換完之後,再從床底下翻出原先換下來的再穿。我忍不住對他說︰「你怎麼如此髒呀!」他答道︰「師父,都是我自己穿的東西,怎麼叫作髒呢?」我們在鄉村,常可發現野狗吃人糞的畫面,人類看了覺得噁心,可是野狗吃屎時,就像享受一餐美食那樣地津津有味。可見髒與不髒,端視當事者是用什麼心情去看待。


至於增和減也是一樣。譬如我們用泥土燒製成磚塊,把磚塊從磚窯搬運到各處工地,這邊的泥土和各處的磚塊,在數量上看起來是有了變化,其實搬來搬去都還在這地球上,泥土的實際數量並沒有增減。


我們地球上的人口愈來愈多,但是從宇宙整體來看,眾生界的數量並沒有增減,是因為有他方世界的眾生移民到地球世界來,所以地球上的人口、眾生的數量增加了;相對地,他方世界的眾生數則相形減少。就好像目前臺灣有很多人移民到紐、澳、美、加等國,臺灣的人口數量可能因此而略微減少,但是相對地,移民所到之處的人口會略增。就整個宇宙來講,各星球的眾生數雖有變動,但其總數並沒有增減上的差別。


如果從超越於對立,也超越於統一的立場來看,既然沒有「一」,當然也就不可能有「二」。關於前面所講的種種問題,在西方歐美社會不論是從哲學或從宗教來談,講到最後一定有個「一」。


然而在佛法來講,是不「一」不「二」,不「一」不「異」的;既不承認有多有「一」,也不意味什麼都沒有。「一」和「二」在基本上是相同的東西,有了一必定會有二,沒有二又如何知道有一呢!因此,佛法不講一,亦不講二,稱之為「無」,稱之為「空」。


我們現在從心念的例子來解釋這三句話。


「不生不滅」是指在現實生活中,心中已不會生起煩惱的念頭。


「不垢不淨」是指面對萬丈紅塵,心中不以眾生的煩惱心為不清淨的垢,也不以諸佛的智慧為淨。


「不增不減」是指在修行佛法的過程中,既不是為增長智慧,亦不是為減少煩惱。這是超越了對煩惱和智慧的執著,已經得到大自在、大解脫的人才能如此說。我們不是聖人,但不妨學習、模仿聖人的這種心懷。


不執五蘊為我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句經文實際上講的就是「五蘊」,意思是沒有五蘊。前面說「五蘊皆空」,此處講空中無五蘊。「空」看起來好像沒有現象,但是佛法講的「空」是有現象的。以暫有的現象來看五蘊,五蘊就是空,空也就是無我。但是,請勿上當,五蘊雖空,卻是要如常地運作的。凡夫用五蘊來造善業及惡業,菩薩學佛則是用五蘊來修道度眾生。


不執六根及六塵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指人的生理構造、組織叫作六根,身體所接觸的環境叫作六塵;這六根加上六塵,稱之為十二處或十二入。「處」是著力點的意思,是指人在造業和修善的著力點。「入」是指功德的門路從此處開始,而造業作惡的門路亦從這裡開始,因此稱之為十二種入口。


諸位常聽到「六根不淨」這句話,一般將其解釋為出家人僧德有瑕疵。事實上真要做到六根清淨很不容易,是要做到《心經》上所說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亦即是不再通過六根造作惡業,方能說是六根清淨。如果尚未成大菩薩,其六根都還是不清淨的。舉凡眼睛所看到、耳朵所聽到而心裡起了煩惱,就是眼根不淨、耳根不淨。可見,我們一般人沒有一個是六根清淨的。是以,我們自己的六根尚且不清淨,自不宜隨便批評他人六根不淨。


如果僅是六根與六塵,尚不能產生作用,一定要加上六識才能夠產生功或過的行為。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就成為十八界。總括來說,生理的構造和現象,眼耳鼻舌身意形成六根;我們身體的官能所接觸到的環境和對象,稱之為六塵;而我們的身體和外邊的環境接觸之後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叫作六識。


不執十八界為我


接下來我們要把經文中的十八界一一標示出來,那就是「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界」是區分的範圍。人類生命的條件,簡單地說是五蘊,詳細地分析來說,便是六根、六塵、六識三類,一共十八項,叫作十八界。界的意思是每一個部分均有其一定的定義、一定的功能、一定的範圍。


現實人生的生活型態,就是由於自身的六根接觸到外境的六塵,產生六識的反應,又由六識的自我中心向外攀緣六塵境界,反被外界的六塵境界所誘惑,因而產生取捨等種種問題,引發出無限的苦惱。


如果以般若的智慧來觀察人類的身心世界,就能夠明白人類的身心世界原本是無常,原來是空,原先就無我,所以也就沒有真實的十八界。現在凡夫來看與身心世界相關的三個名詞,知道身體是六根,心是六識,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就是六塵;身、心、世界加起來就是十八界。


所謂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就是前兩晚所講「四大皆空」的意思。四大和合而成的這個肉體,我們叫作「色身」,它本來不存在,將來也不存在;現在雖暫時存在,卻隨時不斷地在新陳代謝,不是永遠地存在不變,因此稱之為無常、為空、為無我。


「無色聲香味觸法」是指六塵界,亦非恆常不變之意。色是眼睛所接觸的,聲是耳朵所接觸的,香是鼻子所接觸的,味是舌頭所接觸的,觸是整個身體所接觸的;至於「法」是形象的符號。一、二、三、四、五等數字是符號;好、壞兩個名詞也算符號;語言文字是符號;觀念邏輯是符號,這種種的符號都被稱為「法」。


法有正、邪之分,我現在說的佛法是屬正法,但有些似是而非,譁眾取寵,看似很有道理,其實是自害害人的言論和信仰,則屬於邪法。都需要透過我們眼耳鼻舌身意的「根」去接收,這些法,用「識」去理解。


在今天的時代,我們千萬不要隨便指責別人說的是邪法、是外道法,我們這麼說別人,別人一樣會如此說我們,這叫因果報應。我們只管自己努力弘揚正法,至於別人是否為邪法、或是外道法,則無需予以置評,讓有緣、有智慧的大眾自己抉擇。


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都空了之後,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自然也就沒有作用了。因為如果沒有六根和六塵相接觸之事實,六識就不會產生反應的功能。就好比一句成語「眼不見為淨」,眼睛沒有看到任何事物,耳朵沒有聽到任何聲音,乃至意識沒有接受任何訊息,心裡就不會產生任何反應,不起任何煩惱。


但是,不執著十八界,卻也不要離開十八界,這才是真正的「空」。十八界雖可能據以造業,然亦可用來修行。凡夫用它來造業,佛與菩薩用它來度眾生。我們雖是凡夫,但要學習諸佛菩薩的精神,少造惡業,多結善緣。


不執十二因緣為我


經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在講十二因緣。從「無明」到「老死」是人類生命三世流轉的流程,稱為三世十二因緣,也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緣生緣滅的關係。三世十二因緣說明人類生命的生從何來,出生之後如何生存,死後又往何處,以及怎麼必定會有來生。許多人都有這些疑問,為什麼父母要把你生下來?你活在這世界上究竟是為了什麼?將來死了之後又是如何?這些問題都要從十二因緣來得到答案。


十二因緣的「因緣」二字,有時間和空間不同的用法。從空間的因緣來講,那是五蘊的聚散關係,亦即由於我們身心的結合,形成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事實。若從時間的交替關係看,則是十二因緣串連成的三世因果。


要了解三世十二因緣的關係,必須先知道什麼是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和老死的十二項。前三項的無明、行、識,屬於過去世。


從無始以來有了煩惱的種子,叫作「無明」。有了無明的煩惱之後,就產生身心的行為,稱之為「行」。有了身心的行為之後,就產生業識的力量,而造成從此生到來生,一生又一生的過程;這個推動生生流轉不已的力量,叫作業識。我們每一個人在過去世都已具備了這三個項目。


這兩年在世界各地很轟動的一本書叫《前世今生》(Many Lives, Many Masters),很多人都看過了。你們知道自己的前世是怎麼回事嗎?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的過去世,想透過催眠術知道過去世的情形。這並不可靠,不要上當,因為過去由無始以來,已有無量世了,怎麼看得清呢?


《心經》上所講的才是最可靠的,我們過去一定是因為有了煩惱而產生種種行為,由於行為而產生業識,所以這一世又來投胎成為人了。我們今生所接受到的,全是過去多生多世所造作善惡業的結果。


今天上午我在非常忙碌的情況下,準備喝一杯治喉嚨不舒服的中藥,以免影響今晚的講經。有一位居士來看我,竟然把他的茶倒進我的藥裡。我說︰「菩薩!這是我的藥呀!」他說︰「這就是業障。」我還真不知道是他的業障造了業,還是我的業障在受報。可以說是我的業障,但是他在粗心之中造了業。雖然他是無心的,但是他不應該把他的茶倒在師父的杯子裡,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等七個項目,屬於現在世。「名色」是指剛入胎的胚胎。「六入」是六根具足,已經形成「人」的形體,但是仍在母胎之中,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胎兒」。「觸」是人一出生即從嬰兒開始,其六根便接觸了外界的環境。「受」是接觸之後產生苦樂憂喜捨等五受。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接出產房便哇哇哇地哭個不停。旁邊有個人說,人真可憐,一生要受苦受難,所以一出生就哭了;另外一個則說,不是這樣,等了很久,終於來到人間,是因為太高興了才哭的。請問諸位,嬰兒究竟是因苦而哭,還是喜極而泣呢?我們大家都曾經是嬰兒,但都忘了是為何而哭了。從佛經來看,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是什麼都不知道,沒什麼喜怒哀樂的問題,但是嬌嫩的身體突然接觸到空氣,覺得並不舒服,所以哭了。


一般而言,「愛」與「恨」是對立的,在十二因緣中的「愛」,跟恨則是完全一樣的情境。有了受的感觸,覺受之後,對於順意的便「貪愛」,不順意的便會「瞋恨」。「取」是對於喜歡的要去爭取,不喜歡的則加以抵抗、拒絕,由是而造成種種的善惡行為。有了善惡的行為之後,隨之有了業識,這業識中的種子促使此生結束之後,再去接受來生。


由於此生的業力而招感來生的果報,接受了未來生之後,最終仍然不離老死的循環結果。「老死」的梵文是「jarā-maraṇa」,意思是在生了之後,漸漸地就在趨向衰壞,以至死亡,不論存活一天、二天乃至百年,都是從老至死的時間過程,所經歷的不論是長是短,一定是走上此生生命的終站。


十二因緣無非是苦的原因以及苦的果報。在四聖諦中把苦的原因稱為「集諦」,苦的果報稱為「苦諦」。


《心經》中講的「無無明」,是指先要沒有無明,才能夠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才不會造作種種行為;沒有行為才不會產生果報的身體。無無明是從煩惱得到解脫。然後要超越於無無明,便是「亦無無明盡」;是說雖然已經從煩惱的生死苦、恐怖感、壓迫感中得到解脫,但是為了救度眾生,仍然在生死之中自由出入。


生死的苦報是由無明而來,菩薩與佛皆已斷無明,已得解脫生死,但為慈悲度眾,依然出入於生死的環境之中幫助眾生。凡夫是以業報得生死,故感覺到苦;諸佛菩薩則是以其本願入生死,故不失自在。


「乃至無老死」是從「行」至「老死」的十一個因緣得解脫。


「亦無老死盡」是不為生老病死所困,也不執著不生、不老、不病、不死。


大乘人從十二因緣的生死苦海得到解脫,仍然要運用十二因緣、三世因果的關係修行菩薩道。小乘人厭離生死,而大乘的菩薩不貪戀生死,同時也不逃離生死,要在生死之中度無量眾生。


不執四聖諦


接下來要講經文四聖諦法的「無苦集滅道」。苦集滅道是小乘法,無苦集滅道是大乘的菩薩法。關於「苦」,我們剛才講了,生死、煩惱是苦的結果。「集」是製造種種罪惡和惡業,預備於將來得到生死、煩惱等苦的結果。「滅」是希望在懂得佛法之後,修持菩薩道與佛道,來中斷苦的原因,來滅除苦的果報。


諸位常會聽到兩句廣為佛教徒使用的話︰「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意思是我們既然得到這果報的身體,應該要接受它、改善它,同時更不要再用它來製造損人不利己的惡業了。這就叫滅苦之道。


「苦」與「苦集」是生死的流轉;「修道」與「滅苦」是生死的還滅。如果能修行解脫道以及菩薩道,便能滅苦而得自度,並進而廣度一切眾生。所謂「解脫道」是少欲知足,「菩薩道」是自利利他。很多人因少欲知足而變得消極,什麼事也不做了,那是錯的。物質的自我要少欲知足,修行菩薩道的方式要自利利他。綜合來講,「苦集滅道」是佛法說人生是苦,而又如何離苦的基本原則。就修行而言,小乘主張離苦入滅,不再接受生死;大乘主張在生死中不受生死轉,故對於「苦集滅道」也不起執著。


無智亦無得


經文「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的「智」是般若,「得」是得到結果。菩薩有深般若的智慧,所以能知「空」而離「苦」。凡夫眾生則必須求得般若的智慧方能離苦,所以說有所「得」。其實只要不造惡業的因,多修六波羅蜜的菩薩道,不要為煩惱的私利有所求,便得大自在,便得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則心胸廣大如虛空,也就不會覺得得到了什麼智慧。


諸位對「大智若愚」及「虛懷若谷」這兩句話,必定都耳熟能詳。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不會表現出很有智慧的樣子的;有智慧而不自以為有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有智慧。有成就而不自以為有成就,方為真正的大成就。有大錢而不自認為是自己個人有錢,認為錢財是屬於眾人所有,這才是真正真正有錢的人。這就叫作「無智亦無得」。


一切的東西,你認為所得到的,其實並沒有真正得到,有形的東西不可得,連身體最後尚且都要消失。有人說兩手空空而來,兩手空空而去,其實最後連手都要爛掉,哪來的兩手呀?因此,有形的東西不可能得,無形的東西更不可得了。


解脫和涅槃


「菩提薩埵」是菩薩的全稱,意為自覺覺他的有情眾生。菩薩因有深般若波羅蜜多而能「心無罣礙」,而能「無有恐怖」,而能「遠離顛倒夢想」,達到「究竟涅槃」成佛的境地。


「心無罣礙」是不受一切現象的幻影幻象的影響而起煩惱。「無有恐怖」是不再貪生怕死,也不再患得患失。恐怖的意思相當多,有的人怕窮,有人怕病,有人怕權勢,有人怕陰謀,有人怕災難等等,這些總括起來說就是怕危險、怕倒楣、怕死亡。死亡是最可怕的,生命沒有安全感是最大的恐怖。


「顛倒」有四種,叫四顛倒。以我們五蘊的身心來講,即以無常為常,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人的身心,是無常、不淨、苦、無我的,但是凡夫眾生卻顛倒過來想,認為人會永遠繁衍生存下去;對於色身覺得很乾淨;認為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快樂;認為內內外外都屬於自我。因而對自己、對他人,帶來很多的困擾及麻煩。


涅槃分成三種:1.為外道凡夫的「假涅槃」,或稱為「相似涅槃」,譬如有一些宗教的信眾,自認為已經得解脫,實際上似是而非,尚未得解脫;2.為小乘的「小涅槃」,羅漢以為從此以後已經得究竟,其實尚未成佛,他們將來還是要迴小乘轉向大乘,任何一位羅漢最後仍然要發無上菩提心成就佛道;3.為大乘諸佛的「大涅槃」,到了佛的境界,完成無上正遍知覺,或稱為「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如何成佛


接下來談到三世諸佛是如何成佛的。「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說三世諸佛乃是依般若智慧而成佛。可見智慧實是成佛的主要因素。在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中,代表諸佛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便被稱為三世諸佛之母。


下邊的經文指出這部《心經》乃是至高無上的究竟法門。因此說「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佛法之中最有用、最踏實、最高超的法門,它就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


所謂「大神咒」是指《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慈悲廣大、應用自在,隨著人、時、地、物的需要而做靈活廣大的因應。廣大靈感,有求必應,有願必成。遇大苦救大苦、逢小難除小難。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災難,都可以化大為小,化小為無。也可以說,大神咒是有大功能的,表現出諸佛菩薩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我們也應該學習這樣的精神,而不是光用嘴巴念大神咒。在別人有災難有麻煩時,伸出援手幫別人解決困難,那麼我們自己本身就變成大神咒的力量了。


「是大明咒」是指《心經》的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廣大,隨著人、時、地、物的情況而做恰到好處的應對處理。能靈活應用於凡夫的日常生活之中,引導凡夫走出感性與理性相調和的路來;既能自得其樂,又能利益眾生。所以說,《心經》實在是太好了,它代表了佛菩薩大智慧的功能。


「是無上咒」,意思是說,其他任何一種神咒、任何一種明咒(祕密咒語,又稱為禁咒真言),不能夠超過《心經》的般若智慧這樣威力和功效的了。


「是無等等咒」,意思是說,沒有另外任何明咒的功效,可以跟《心經》的般若智慧相比的了。


經文「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兩句話正好使整部《心經》前後呼應。經文的開頭提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如果有了《心經》的智慧,便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組成的身心皆空,當然也就能除一切苦難。這自然是真的,不是假的,沒有置疑的餘地。


接下來是一段咒語,其實「般若波羅蜜多」便是咒語的本身,《心經》到此,應該是已經全部完了。現在各種譯本的《心經》之末,都有如下的這段咒語,我們還是把它翻譯一下。


經文「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揭諦」是「去」的意思。「波羅揭諦」是去彼岸,到彼岸去的意思。「波羅僧揭諦」是說我們大家一起去,一起到彼岸去。去做什麼呢?去成就佛道,即是「菩提薩婆訶」。若將整個咒語連起來翻譯是︰「去!去!去彼岸!大家去彼岸!大家一起去彼岸,成就菩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