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活的實踐
深般若與淺般若
今晚開始講《心經》正文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昨晚已經介紹了觀世音菩薩及觀自在菩薩,現在介紹深般若與淺般若之異同。
為什麼有「深般若」與「淺般若」之分別呢?一般人都知道般若即是智慧的意思,但世間凡夫的聰明才智、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雖都是智慧,唯不能稱為般若。許多的發明家、學問家,乃至於宗教家都有個人的聰明才智,能夠見古人及他人之所未見。但世間的智慧都有自我中心,哲學家們認為有一個絕對的、最高的、最後的真理,或是神的存在。這些都能稱得上是智慧,然與佛法所說的般若則是大不相同。
出世間的小乘聖人阿羅漢已然破除我執,從自我中心、自我煩惱之「有」中得到解脫,那種無我的解脫,算是般若,但也只是「淺般若」,還不是「深般若」,比起大乘菩薩的智慧,仍有所不足。因為大乘聖位菩薩的智慧是離開有無二邊,不執著凡夫和聖人的同異,凡聖平等,有無同體,入世化世而不受世間現象的沾染困擾,所以稱為「深般若」。如果到了成佛的境界,那就叫作「甚深般若」或「無上般若」。
佛經裡對於深般若和淺般若有一比喻,叫作「三獸渡河」。4這故事是說有兔子(喻聲聞)、馬(喻緣覺)、大象(喻大乘聖者佛),三種動物同時渡一條河,兔子下了河之後,因為身體太小,腳踩不到河底,只能浮在水面渡河,對於河的深淺渾然不知;馬過河時,也只能知道二邊河岸的深淺,對於河中央的深度則無法知道;而大象對於河的這岸到彼岸之間全程的深淺都很清楚。
渡河的意思,引申為從煩惱、生死、執著的這一邊,到達沒有煩惱、脫離生死、沒有執著的那一邊,亦即解脫、涅槃。佛是無上的大涅槃,阿羅漢與緣覺是小涅槃;同樣是般若,卻有深淺之別。
凡夫眾生應當從修學佛法來開啟內心的智慧,此種智慧叫作相似般若,再從體會相似般若而實證實悟無相、無我及空的真般若。那就是從自我人品的成長提昇,而至自我的消融。雖然凡夫不知智慧的般若是什麼,但佛經告訴我們,般若是離我的,是破除我執的。當我們有煩惱時,表示我們還沒有般若,只要我們願意試著用佛法的觀念及方法幫助自己減少生活中所發生的困擾及問題,也可以叫作相似般若。其意為好像是般若,但並非真正的般若。
今天上午有位在家菩薩來看我,說他心中有煩惱,家庭有問題,應該怎麼辦?我勸他來聽《心經》,他說昨天晚上就來聽了,可是似乎沒有用。我告訴他,我今天早上頭痛,去看醫生打一針就不痛了;但是佛法沒這麼快,人的煩惱是多生多世累積而來的,只聽一場《心經》無法把煩惱就此解除,唯有持續不斷地修學佛法,更重要的是必須藉「觀念的糾正」及「方法的練習」,才能逐漸從煩惱困擾中得到解脫。
這位在家菩薩說,他覺得聽經對他沒有用,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一下子即能解決問題呢?我告訴他念二十萬遍〈準提咒〉,問題就解決了。不曉得今晚他有沒有來聽經,也許他專心念咒去了。
佛法所說的「智慧」需要慢慢地成長,當然也有頓悟法門,要學頓悟法門,可以向我學參禪打禪七。禪的修行能使我們脫胎換骨,原因在於觀念的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或調整,那是對佛法觀念的了解以及自己親身實踐的體驗,感到受用,此乃相似般若之作用。然而必須是真正的開悟,才是真般若的出現。不是隨便說上一句話就自稱開悟了,要下真工夫才可能開悟。如果參加禪七,照著我的話去做,保證一定開悟,至於如何做,不是今晚所要講的,今晚只講《心經》。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是指構成人生生命的五個要素,其實就是物質的身體及心理和精神現象的因緣結合。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
「色」是指用眼睛可以看到的一切顏色、形色,不論是什麼,都叫作「色」。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當四大分離,我們的身體就不存在。我們的身體本來就是空的、不存在的,所以稱它「四大皆空」。但亦有人把它解釋為「酒、色、財、氣」皆空,這不是佛法的觀念。
佛法稱我們的肉體為「色身」,如果僅指肉體,那可能是一個植物人或一具屍體,一定要有身體的感受、頭腦的思考,以及思考如何產生行為與動作的反應,才是「活人」。
五蘊中的最後一蘊是「識蘊」,它不是認識分別的意思,而是身心配合起來而造作的種種或善或惡的行為所產生的業力,集成為生死過程中之主體,叫作業識。也就是說,從前世到今生再到來世,不能把過去世的身體帶到這一世來,只有業識在生死中流轉不已。
五蘊是由過去世所造之善業及惡業,所感得的果報,所以我們稱這受報的色身肉體為「正報」。我們又是依著環境而生活、而生存,所以稱環境為「依報」。我們這一生,所受肉身的果報有一定的壽命,即使此生多做一點好事,也不一定能長壽,其結果可能要在來生的另一個生命中方出現。
我們在生命過程中受報的同時又繼續造業,在一期果報結束後,便是肉體的死亡。這一生死亡之後,來生的果報又等著我們去接受,所以學佛的人不必擔心死亡,因為今生一結束,很快便接受到另外一生的果報,端視自己所造的是什麼樣的業。如果所受的果報還是人,那也是由五蘊所成的果報體。
五蘊的組合係暫時的生命現象,不僅肉體有生老病死,心理有生住異滅,連業識也隨著身心變化而不斷變化。肉體的生老病死很容易懂,心念的生住異滅卻很少人能發現。通常一個念頭產生之後,能夠停留,停留之後會發生變化,最後消失不見,然後,另外一個念頭又產生。所以我們的心是念念都在變,而每一念都在變了又變的時候,都要經過生住異滅四個過程。我們業識的成分和質量,亦是隨著身體和心理行為,不停地動而不斷變化。
若以般若的智慧來觀察五蘊所組成的生命現象,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空的。這「無常、無我、空」是佛學的基本常識,每個學佛的人都應該懂。由於我們的生命是無常的,有生老病死,有生住異滅,也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我,「我」也是時時都在變化,因此叫作「無我」。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現象叫作「空」,「空」不是沒有,而是沒有固定不變的人事物。
諸位聽了《心經》之後,觀念有所修正或改變,那麼昨晚的你和今晚的你雖是同一個人,但並不是相同的「我」,因為這個「我」的觀念有了修正、改變,這叫作「無我」、「空」。
度一切苦厄
我們必須先明白無我的道理,才能夠度一切苦厄。如果不能以般若智慧觀照人生的生命現象及生活實況,那便在煩惱的苦海之中。因為把虛妄不實在的我當作真實的我,就有得苦頭吃了。各位有沒有看過「捕風捉影」的人?真的能夠捕到風捉到影嗎?肯定是累得半死,最後兩手空空。若沒有佛法的智慧指導我們,我們一生都在「捕風捉影」而不自知。因此累呀!苦呀!猶不知為何而累,為何而苦。累得起勁,累得茫然,徒勞無功。
佛說迷於生死就在苦海中,不斷地造業受報,沉淪生死,就叫苦海無邊。若能少欲知足、知慚愧、常懺悔、常為眾生不要自私,就能出離苦海。佛法教我們少欲、離欲,又要我們廣結善緣、普度眾生,這兩者是不會有衝突的,前者能出離苦海,後者能增長福慧,自利利他,終究成佛。
佛說人生的過程中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蘊熾盛。這八苦中的生、老、病、死和求不得的意思,大家知道得很清楚。至於「怨憎會」是指怨家路窄常要碰面,是痛苦的事。「愛別離」是指親人、愛人不能常相廝守或一去不回頭。面對生離死別的情境,也是很痛苦的。「五蘊熾盛」是指四大不調以及身心矛盾、生死流轉。四大不調是指身體生病了, 身心衝突或是觀念自相矛盾,這都是苦海。
八苦之中的五蘊熾盛乃是對於身心的愛戀和執著,該是「總苦」,其他的七苦算是「別苦」。只要「照見五蘊皆空」,便可眾苦消滅;不必遠離五蘊,當下便得自在而解脫眾苦。佛經中說,我們對身體的執著,比對任何的執著都強,要放下此一執著,必得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另外,當自己的觀念與別人的觀念比較時,經常引起衝突,不能稱心如意;要把自己的主觀放下,想法放棄,也是非常痛苦的事。
事實上,身體的需求並不多,主要是企求生命的安全,希望生活的舒適,這些本是正常的心態,卻都是對於「自我中心」的堅固執著,如果不懂得用佛法的觀點來觀照,的確不容易放下,在在都成為煩惱的根源。當沒有煩惱的時候,似乎用不到佛法;而當自己有許多煩惱、痛苦,沒有辦法解決時,不妨用佛法試試看。
在座各位在遇到痛苦煩惱的境況之時,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兩句話,當作咒語來念,一定有用,請諸位試試看。不斷地念,一定有用。念這兩句話的時候,你會有會心的微笑,覺悟到自己的愚癡,明明「五蘊皆空」,為什麼我還會如此苦惱呢?
空即不空
下邊是說法主告訴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心經》最難懂,卻也是最容易講的部分。
舍利子又名舍利弗,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
剛才我們已說過,觀照由五蘊組合的人生的生命現象是空,並不是消極的否定了人生的價值,而是在認識人的生命現象,不是真實可樂的事實之後,還要超越「空」、「有」以及「苦」、「樂」的執著,更積極地運用人的生命現象去修福修慧。「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四句話是說明「空」和「色」既「不一」也「不異」的道理。接下來又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也可以說是「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
總括而言,就是「五蘊不異空,空不異五蘊;五蘊即是空,空即是五蘊」。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就是「空」,「空」就是我們的生命。「五蘊皆空」是因為沒有我,我不在裡面,可是並非「無我」就什麼都沒有了,而是指沒有「我執」。
我們再進一步地解釋。「五蘊」和「空」是相即不相離的,這就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道理。如果能夠親自體驗「空」的道理,見到一切諸法現象本身即是空,就能活用五蘊組成的人生生命現象,不受眾苦的煎熬,而把五蘊當作修福修慧的工具,我們稱之為修道的器具(道器)。
如果僅知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換句話說,只停留在我們的生命就是空,空就是我們的生命的觀念中,這是消極的,因為既然一切皆空,那還需要做任何事嗎?但是身體的生命雖是空的,空裡面卻仍有生命存在。其實空理是叫我們不要用身體製造煩惱,要用生命修福修慧,自利利他;這叫作自在,叫作解脫。
諸法空相
下面說「是諸法空相」。
五蘊等的諸法現象都是無常不實、本性皆空,所以說諸法的現象本來就是空的,是暫時有而究竟無的。譬如家庭的成員不斷在變化,小孩會長大成人離家成家,中年的會變老,老的會死亡;家中的年輕人結婚生子,人口變多,年老的死亡,人數又減少,這種現象也是由少變多,由多變少,由無生有,由有變無。這種情況就是暫時的有,真實的空,叫「諸法空相」。無論是家庭或社會都是空的。因為是空,才會變化多端,多彩多姿。就像國父紀念館及裡面的舞台,它本身是空的,因此才能夠每天提供不同團體機構做不同的演出。
去(西元一九九四)年除夕我請一位菩薩來農禪寺吃年夜飯,他說他前一天就要先把肚子空下,才能飽食農禪寺純素的美食。可見「空」實在好,「空」才能容得下東西。同理,諸位菩薩來聽《心經》也要先把心中的成見空掉,才能聽得進去,否則一邊聽我講,一邊在心裡以你的成見提出反駁,還能接受到什麼呢!「空」是真正的好,「有」並不好,諸位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去體會這個道理。
有相皆妄
「諸法」的法相,就是五蘊構成的人生現象,以及人類生命所依的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也就是《心經》所講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生理現象,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的心理現象,以及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的生活環境。《心經》所說之「空相」,係指世間的一切現象,皆是虛幻不實。就像《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就是「諸法空相」的意思。
《金剛經》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講的都是「實相無相」的道理。意思是如要見佛,不要把佛的色身相及音聲相當作佛,否則就是行邪道,不能真正見到如來。這目的是要我們「無相」、「離執」,如把佛的色身及音聲當作佛來執著,就是有相;若執有相,就有煩惱。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二位出家弟子從遠方長途跋涉去見佛。一路上非常艱難,沒有水喝,其中一位因持不殺生戒,堅持不喝有蟲的水,就渴死了。另一位則認為見佛是最要緊的事,為了保存生命去見佛而喝了那有許多蟲的水,最後見到了佛。佛卻對他說︰「你沒有見到佛,另外因渴死去的那位比丘早就見到佛了。」這故事是告訴我們:遵照佛的教導去修行佛法的人,就是真正見到佛了。如果僅把佛的色身當作佛,卻不遵照佛的教理或方法去修行的人,縱然佛在眼前,也不叫見到佛。
「空相」和「無相」是同義詞,在《金剛經》叫「無相」,有所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實際上就是「五蘊皆空」。五蘊就是生命,我的生命叫我相,你的生命叫人相,眾生的生命叫眾生相,生命繼續活下去叫壽者相。所以《金剛經》所謂的「四相」實際上就是「五蘊相」;《金剛經》所講的「無相」即是《心經》所說的「空相」。
借假除妄
為什麼「五蘊是空」?乃由於因緣所生之故。過去的因加上現在的緣,叫作因緣,幾種因素配合起來叫作因緣。由因緣配合而產生的生命現象,叫作因緣所生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就是幻起幻滅的空相。龍樹菩薩的《中觀論》說到:「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四句話是說,「我」這樣東西實際上是空的,但假其名為「我」;雖然是空,但仍有假名存在,不相衝突,這叫「中道」。
「空相」這名稱,產生了「中觀」的印度哲學;「無相」的名稱,產生了中國的禪宗奧義;從五蘊的分析,特別是五蘊對心理的活動及意識的分析,而後產生印度佛教的另一派哲學,叫唯識瑜伽派。
「空」是「無常」及「變」的意思,用般若智慧看世間現象,無非是虛妄的,可是因為凡夫愚癡,對虛幻不實的東西產生分別執著,造作生死惡業。菩薩以慈悲心,借假除妄,在虛妄的世界行菩薩道,廣結善緣,普度眾生。
這段話是說,凡夫不知五蘊和合的身體、生命是空的,反加以執著,因而造成對自己及他人之困擾。換句話說,凡夫戀世,易導致混世,甚至亂世。聖人及菩薩以其智慧,知道五蘊所成的生命是暫時的、是空的、是假的,卻是利用它來自利利他,普度眾生,不為自己增加煩惱,又令眾生減少苦難。這兩者相較,理應知道如何取捨。我們雖是凡夫,但不須妄自菲薄,在聽了《心經》之後,更應有信心學習聖人及菩薩之智慧般若。
空與無常
「空」即是「無常」,它可以是「消極」的,但懂得佛法之後,它必定是「積極」的。有些人在遇到挫折、不如意的事時,或許是情感上的觸礁、事業上的失敗,甚至官場上的不得意,而自認為看破紅塵,要放下一切投入空門,要跟我來學佛、出家,我對這種人會勸他先做學佛的居士,弄清楚了出家的意義之後,再考慮想不想出家,否則出了家,還是會煩惱重重。如果這樣的人觀念轉變一下,覺悟到一切塵俗事他都經過了,明白世事是無常的,此後願意將生命供養給三寶,將身心奉獻給眾生而出家,那麼我會成就他的。
懂得佛法所說「無常」意義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在苦難當頭時,不會灰心、失望、氣餒;反之,即使處在如日中天的高峰狀態,也不會得意忘形,反而會產生居安思危之警惕心。因為懂得「無常」,如遭逢厄運,只要忍耐,要有毅力,命運會隨之改變;一旦成功,到達了巔峰,也要有危機感。這才是對「無常」和「空」的正確認識。
能夠把握「空」的義理,我們的人生將是非常有希望的,我們的前途是非常遠大光明的;反之,誤解了「空」的意思,則會變成消極而厭世,或者變成戀世而混世,最後造成亂世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