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的意義
《心經》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識字的老菩薩們也多能背誦,因此講《心經》的人特別多,聽的人也最有興趣。今天國父紀念館不僅這大禮堂滿座,連走道上也都坐滿了,這並非我聖嚴的魅力,而是由於《心經》實在太吸引人了。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講「空」的,「空」究竟是什麼意思?是否什麼也沒有?或者是一種消極的觀念呢?其實不是!如果懂得《心經》,就不會認為佛法講的「空」是什麼也沒有,它絕對不是消極,而是超越於積極與消極的一種最積極的思想。
剛才主持人葉樹姍菩薩介紹我很有學問,是一位研究佛學的文學博士,那麼我這三天晚上講經,一定要講得有些學問,否則諸位要失望了。但是我會講得讓諸位聽得懂,如果聽不懂,你們還是會失望。因此我要試著講得既有學問,又聽得懂。
生活.生命.人生
現在開始講今晚的主題「《心經》生活系列講座」。一連三個晚上皆是講《心經》與生活、生命、人生的實踐與超越;亦即這次講《心經》,是配合生命、生活與人生來解釋。讓我們一樣樣地來介紹。
生命、生活、人生的定義是什麼?生活是眾生以活動來維持生命的現象,生活是生命在空間的環境中求生存的活動方式,生活是生命在眾生群中造作善業與惡業的行為。這些關於生活的定義,請各位要了解。
一般人對於「生活」究竟是在為什麼,多半不清楚。以佛法的立場來看,生活本身即是造業,所造有善業、有惡業。如果是一位修行人或是大修行人,是造無漏的善業;普通的凡夫是造惡業以及有漏的善業。看看我們平常生活中是造善業或是惡業?造善業很好,造惡業會很麻煩,怎麼麻煩法,後面會提到。
生命是眾生維繫身體生存的現象,生命是眾生在時間過程中繼續存在的事實,生命亦是眾生在眾生群中接受福報及罪報的現象。所謂生命就是我們活著時所呈現的動態,生命的事實是為了什麼?是由於過去世造了種種善業及惡業,現在世便受福報及苦報。
人生是人類在時空中生存的現象,人生是人類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部過程。人類的生命是眾生之中最難得的果報。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眾生可分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大類,在佛法中有六道眾生的分類法,人及畜生等動物是有形的,其餘四類均非肉眼所能觀察,所以是無形的。人在六道中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高的,但人類的身體是最可貴的。因為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六道眾生中唯有人是能修行佛法的道器,即修道的工具。當我們還擁有人的身體時,要加以把握修行佛法;有朝一日變成為其他動物,或變成無形的眾生時,就難得有機會修行佛法了。
我們法鼓山養了一隻狗,牠在我們做早晚課時一定參加,但是牠只能坐在大殿門外,不能進大殿來。有人講我們那隻狗懂佛法、有善根,我卻不這麼認為。那是因為我們大家都在大殿上,牠很孤單,所以就在大殿外等我們、陪我們。我們念〈大悲咒〉及《心經》,牠會念嗎?我相信牠不會,最多覺得喜歡,已是善根福報。所以,做了人以外的眾生是很可憐的。
《心經》說的道理全是人的問題,是為「人」而講的。佛法是對人說的,因此得先得到人的身體,才有機會聽到佛法,懂得佛法,並且充分地修行佛法。譬如《心經》中所說的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此條件;人以外的其他眾生不具備五蘊、十二因緣及十八界那麼多的條件。
有些人認為做人很辛苦,不如一死百了,死了以後大概就沒事了。我說,死了不得了!因為死了以後,業報未了,死了以後,佛法未學,是多麼地可憐!
《心經》所講的三世十二因緣,就是以十二個階段,說明人類生命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從現在世銜接到未來世的連續現象。人類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地一再循環不已,此乃所謂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環。因此,佛教徒的人生觀,應該是珍惜生命、積極生活的菩薩行。《心經》的智慧即是教我們如何實踐積極的人生觀,而又能超越於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
簡單說,《心經》的內容是在說明人生的根源出自無明,生命的目的是為了成佛,生活的態度是要達到心無罣礙。因為有無明的煩惱,故而生死不已。如果無明盡,那就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佛。而欲成佛,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無罣礙。
《心經》的翻譯
《心經》是什麼樣的一部經?在我們中國一共有多少中譯本?以及平常大家所用的究竟是哪一種譯本的《心經》?
自第四世紀姚秦鳩摩羅什三藏(西元三四四─四一三年)到第十世紀北宋太宗時,近六百年間,將印度梵文的《心經》翻譯成漢文,前後共有十一次。現在在《大藏經》中還能見到的有八種,其中一種為梵文音譯本,看起來就像是咒語。
目前世界上最標準的《大藏經》版本是日本大正年間編成的《大正新脩大藏經》,裡面所收的《心經》,八種之中有四種稱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三藏的譯本即是其中之一。鳩摩羅什最早翻譯的《心經》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唐朝摩竭提國的三藏法師法月所翻譯的叫《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宋朝施護翻譯的叫《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在這八種譯本中,鳩摩羅什及玄奘所翻譯的內容幾乎完全相同。唯羅什及智慧輪把觀自在翻譯成觀世音,而玄奘及其他的翻譯本則把觀世音翻譯成觀自在。觀自在及觀世音兩者皆對。
一般佛經的形成都相同,均具備初、中、後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名為序分,說明佛說法的時間、地點、因緣及與會的聽眾;次為正宗分,即是佛經的主要內容,說明該經的義理;最後為流通分,點出大家聽了佛法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就像我們聽完《心經》之後,也會法喜充滿,鼓鼓掌,然後回家。但是《心經》的八種譯本中,玄奘及羅什所翻譯的只有正宗分而無序分及流通分,其他六種則三個部分——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全部具備。中國人喜歡簡單明瞭,因此去頭去尾的玄奘本大家很喜歡。
羅什三藏及玄奘三藏之譯本,開頭均說「觀世音菩薩」或「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看起來好像不是由釋迦牟尼佛親口講這部《心經》給聽眾中的代表舍利子聽的。乃是由舍利子承佛威力向觀自在菩薩請法,而由觀自在菩薩親口為舍利子等大眾說的。
然在其他譯本中,都以「如是我聞」開頭,證明是阿難尊者親自聽到,釋迦世尊也在現場,證明觀自在菩薩向舍利子說出的《心經》是真實的。不過,《大般若經》中所見,是佛直接向舍利子說的。不論是佛所說或是觀世音菩薩所說,兩者皆可視為正確,唯都無法考證,反正我們只要知道《心經》非常好,對我們很有用處即可。
玄奘及鳩摩羅什翻譯的《心經》都很好,不過玄奘大師翻譯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經》,而且玄奘所翻譯的《心經》譯本最為簡潔,因此歷來皆以玄奘所譯的最為大眾喜用,我也都用玄奘的譯本。此次是我第四次講《心經》,每次所講內容均有點不同。
般若
接下來解釋《心經》的題目「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通常譯為「智慧」。在我年輕時,因為頭腦的反應總是慢人家半拍,常有人問我︰「你的般若到哪兒去了?」也就是說,頭腦不清楚,即表示沒有智慧「般若」。另外還有四種意思︰1.是慧(通達空性);2.是明(無無明);3.是清淨(無煩惱);4.是遠離(去執著)。
「慧」的意思是了解什麼是空;凡是看到、了解或悟到空的道理,就叫慧,或叫般若。「空」不是頭腦空空,肚子空空,一切都空空如也,什麼也沒有的意思。「明」與「無明」是相對的。無明是沒有智慧,是煩惱,就好像天空被烏雲遮住,看不到太陽;明則如空中的烏雲散盡,萬里無雲,是指心境的明淨。
「清淨」是對「汙染」而說,是指心清淨,心不汙染。心不受環境中之七情六欲所困擾,謂之清淨。
寫小說的女作家李昂曾對我說,她在七情六欲中寫小說,離開七情六欲就沒什麼好寫了。我說我同意,但是應該在七情六欲之中,疏導七情六欲而不為其所困。她聽完我的話之後,很贊成,表示要來參加三天的禪修活動,並說沒想到學佛也可以有七情六欲。但是要能夠不受七情六欲所困擾、所汙染,那才是工夫。
第四個「遠離」是離開自我價值的執著,即是般若、智慧。大家都希望有個自我,並且表現自我,凸顯自我,這是正常的。我們一定是先對自我肯定,慢慢才能夠放下自我。一個連自我都無法肯定的人,遑論放下自我了。所以肯定自我是第一步。學了佛之後,如要得智慧,那就要把自我放下,放下對自我價值判斷的執著,卻不是什麼都不要了。
波羅蜜多的超度
「波羅蜜多」有些地方簡譯成「波羅蜜」,中文的意思是從此岸超越到彼岸。此岸是生死苦海,彼岸是不生不滅的涅槃,最高是成佛。另外還有超度、度脫、事究竟的三種意思。一般人都知道人死後要念經為他超度,相對地,人活著時不需要超度;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事究竟的意思是應該做的事全部做完了,沒有什麼還未完成之事。這是指兩件事,一為修福,一為修慧,這兩種任務都圓滿達成,就叫到彼岸,亦即究竟涅槃的意思。
有些人忙於名、利、權、勢、地位,沒有時間學佛,總是說要等自己年紀老了,把事業做完,才來學佛。此種人是至死都無法學佛了,因為要爭的名位、權勢是永無止境的,要賺的錢財是永遠嫌不夠的;想得到的東西是沒有邊際的,得到之後又失去之時,總是希望再把它取回來,失敗之後永遠還想著東山再起。
人無百年壽,卻有千年憂,明明人都快死了,還想著許多事尚未完成,想跟閻羅王討價還價,讓他多活幾年,把心願了了。這種「了了」,與我們現在講的波羅蜜「事究竟」是完全不同的,那種世俗事是永遠無法了,若想求解脫則可做得到。但是請不要誤解,不要為了求解脫就什麼事都不做了,對於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仍要當下承擔。
我們現在說的波羅蜜是針對般若波羅蜜而言,而「般若波羅蜜」是六種波羅蜜中最重要的一種,只要有了「般若波羅蜜」,其他五種波羅蜜自然涵攝在內。
波羅蜜又叫「度」,六種波羅蜜就叫六度。六度是菩薩道的總綱,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的六門,涵攝一切自利利他、利益一切眾生的法門。而在此六度之中,又以智慧最為重要,否則縱然把前五項修得很好,最多只是一個懂得珍惜生命、能夠積極生活的人,卻仍然無法達到心無罣礙的超越境界。所以雖然六種波羅蜜都叫作「到彼岸」,唯以般若波羅蜜最為重要。
我們學佛的人,當以六波羅蜜之中的般若波羅蜜為起點,也以般若波羅蜜為終極。我們在剛剛學佛時一定要具備正知正見,這是從聽聞正法而來,以正確的佛法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即是仰仗佛法的般若。這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藉佛的智慧,來指導我們,如何修行其他五種從布施到禪定的法門。否則僅修前五種,而不以般若做為指導修行的眼目,也不以般若做為修行的最後結果,那只是修的人天善法,而非航出苦海的佛法。
諸位今天來聽《心經》,聽的當然是般若,我們大家都還沒有成佛,還沒有得到般若波羅蜜,但我們用佛的智慧來指導我們如何生活,如何活得更有意義,活得沒有那麼多的麻煩與痛苦,這就是用佛的般若賜給我們的好處。
布施最容易
學佛最容易的是布施,但是如果自己一無所有,拿什麼布施呢?所以我們還是需要爭取或製造,從無變有,生產更多的東西來分享給別人,自我成長得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人,修學更多的佛法道理利益他人,這就叫布施。至於能否更進一步持戒、忍辱,可以隨時隨地慢慢修學,但至少以自己的知能幫助他人解決困難的布施行,是人人皆可隨分隨力做得到的。譬如在座的菩薩們雖然尚未親自悟到般若智慧,但你們已經在做布施了,你們正在布施時間來聽聞佛法,我很感謝你們的大布施;但是諸位不要以為自己布施之後,就以為有誰欠了你們什麼了,便是無我的般若。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凡夫學佛,有緣聽聞佛法之後,即應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依次第著手。這五項波羅蜜多雖說有次第順序,卻也可以同時並行;如此依法修學,最後必定能夠明心見性、開悟成佛,那便是無我無相的智慧現前,便是般若波羅蜜多。
佛陀經過三祇百劫修行菩薩道,難捨能捨、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行持六種波羅蜜多,因而成佛。而在成佛之後,雖然智慧已圓滿了,慈悲也圓滿了,還要住世四十九年,做大布施,利益眾生。可見布施乃六波羅蜜多之基礎,而般若則集六波羅蜜多之大成。
心的意思
現在說明《心經》的「心」是什麼意思?心可以分六個層次或六個名詞來介紹︰
(一)肉團心,是人的心臟。
(二)草木心,是物的中心。
(三)緣慮心,是人的妄想,即是我們胡思亂想的心。
(四)分別心,是人的執著,即是對於好壞多少種種分別的心。
(五)集起心,即是人的業識,人們的身口意,天天都在造業,造業之後就變成業識。
(六)不生不滅心,那就是清淨的智慧,也就是般若,亦即五蘊皆空。
前面的五種心,實際上涵蓋了《心經》所講的五蘊皆空的「五蘊」。心臟的心和物體中心的心屬於色法,是物質現象,又叫色蘊。而緣慮心、分別心、集起心,屬於心法,也就是心理和精神的現象,含有受想行識的四蘊。第六種心是觀自在菩薩有了深般若之後,見到五蘊皆是空的,那是清淨心,是智慧心。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觀五蘊皆空,而得清淨的智慧心。當清淨的智慧心現前時,我們便能夠離開一切苦難了。
《心經》的心
《心經》是代表六百卷《大般若經》的心要。卷數實在太多,一般人不易讀,如無法讀《大般若經》,至少可以讀僅有二百六十字的《心經》,讀了《心經》就等於讀了《大般若經》的精義,所以我鼓勵大家要多念《心經》。
《心經》的內容也代表全體佛法的心要,無異是一部簡明的佛法概論,從基礎佛法到究竟佛法均已闡明,所以是《大般若經》的心臟,也是一切佛法的核心。如從廣義面講,《心經》的內容涵攝了上述六種心的範圍。
《心經》的目的在分析人生、生命、生活的現象,皆離不開五蘊,然而雖在五蘊之內卻能照見五蘊皆空,使得一切的苦厄獲得解脫;並且更深一層地指出,雖然知道五蘊組成的身心世界是空的,若能不執著於空,也不執著於有,便能夠落實於慈悲的實踐和智慧的超越。換個方式說,《心經》告訴我們,佛法不是厭世的,亦不是戀世的,而是入世的,更是化世的。可知《心經》是多麼地重要。
《心經》的心,即是智慧的空。許多人認為佛法講空,是厭世的,這是一種誤解。佛法讓我們從煩惱的苦難中得到解脫,讓我們一方面遇到環境的壓迫時,不會那麼地無奈、無助、失望、痛苦;更使自己從修行的方式和過程中,還能夠幫助他人解決苦難的問題。
厭世是逃避現實,自討苦吃;入世是自利利他,不是占有戀棧;化世是廣度一切眾生,卻不以為有眾生可度。佛法的基本觀念是不厭世、不戀世,但有一個更重要的觀念,就是少欲知足,厭離對五欲的追逐,厭離生死的苦海。因此要修學佛法的持戒、修定而得智慧,然後就能夠像蓮花一樣,生於汙泥而不被汙泥所染,蓮花從水中長出而不沾水。佛菩薩的精神即是如此,不逃離世間,不占有世間,但使世間淨化。這不但是佛與菩薩的精神,也是他們的工作。
經的意思
在印度梵文的修多羅(sūtra)是指成串的花串,它有線、條、綖等意思,把如香花般智慧的語言串起來,在貝葉上寫成文字,成為一部部的書籍,譯成漢文,稱之為「經」或「契經」,這是一種比喻。
在中國,「經」是指聖人的語錄,如天之經、地之義。在儒家有五經、十三經的名稱,印度的聖人佛說的法,因此比照,也被尊稱為經。現代人也將一些有價值的著作,譽為經典之作。佛教的大翻譯家們,把佛說的修多羅,翻譯成中文時稱為佛經,是非常適切的。在中國的儒家有所謂經國經世的經典,而佛經是救人濟世的寶典,它有普度一切眾生的功能。
觀自在與觀世音
接下來介紹觀自在及觀世音菩薩。一個人若能智慧神通自在,就能觀一切現象,自在無礙;就能像《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現象自在無礙的意思是既無主觀的立場,也無客觀的事物,是超越於主觀與客觀的相對,而能觀察世間所有的現象,這叫自在。《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就是沒有把一個「自己」放在裡面,亦即無主觀的存在,而且沒有客觀的事物。智慧的應用是隨人、地、時之不同而做不同之適應、回饋、處理,這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心」是智慧心;「住」是執著心。沒有執著心而有智慧觀察的功能,就是觀自在菩薩。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諸位的家中都可以用得上。家中每個人的年齡、個性、想法和需求都不同,彼此之間必須相互適應,否則必然經常發生爭端。譬如在選舉的時候,同住一起的家人,為了支持不同的候選人而發生家庭紛爭的大有人在。夫妻之間為了擠牙膏的方式不同,也可以吵上半天,這類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能夠各投各的票,各人支持各人的對象,各人依各人的生活習慣,彼此尊重,不執著於「自我主觀」的立場,自然能夠圓融和諧,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見,一定要能夠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可能像觀自在菩薩那樣地自在無礙。
同時,觀世音是一門深入專修耳根圓通的大菩薩,修成之後,對他自己能夠心無罣礙,對於眾生則能觀一切世界的音聲自在,能尋聲救苦,處處應現,即所謂普門示現得自在。
普門示現是一門通、門門皆通,就像要進入這國父紀念館,只要從某一個門進來之後,每個門都出得去;只怕進不來,一旦進到裡面,便得自由出入。以佛法的智慧自覺覺他,用慈悲和智慧來利益眾生,永遠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無邊眾生得離苦,便是菩薩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