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智慧度苦厄.(心的經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梵文prajñā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壇經》中說「即定即慧」。定是慧的體,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說︰有定的時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時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礎,智慧是定的作用。定慧同時產生,是禪宗的立場及觀點,定慧產生以後,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現清淨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會犯戒的。


波羅蜜多是出離、超越、解脫的意思,就是離開煩惱和苦,也就是超越煩惱和苦。整句來說就是︰有智慧就能從煩惱及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以前五種的修行達到第六種智慧的目的。六波羅蜜又稱六度,「度」是超越苦及煩惱的意思。以佛的智慧做為修行的指導原則,才能超越苦及煩惱,達到解脫的目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以簡短的經文,教導我們般若的重要性及其產生的方法和道理,所以稱之為《心經》。


觀自在菩薩


菩薩


菩薩是發了菩提心,以慈悲廣度眾生的人。菩薩不自私、不為自己考慮;廣度眾生是為了成就佛道,並且感謝眾生而不求回報;鼓勵眾生努力行善,自己也參與其中,才是真正的菩薩。


一個禪的修行者必須先發菩提心,修行是為了使眾生得到利益。這最初、最早所發的菩提心,叫作初發心,發了此心,就希望永不退轉,一旦有了退心,也要再回到初發心。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發菩提心,修行不會得力,容易著魔,對其身心都有損害。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強調要放下自己的自私心、追求心、逃避心,以及期待心,才會真正得到修道的利益。


菩薩要斷煩惱,增長智慧,不能僅靠打坐,要努力廣度眾生,智慧的增長才踏實。僅靠打坐,僅以禪定的力量產生的智慧,在遇到複雜的人際關係時,便產生不了應對的力量。唯有以實際的磨鍊,面對各種善惡不同、形形色色的眾生,所得到的智慧才踏實而因應有方,這才是菩薩的智慧。所以菩薩於六波羅蜜中特別重視精進和智慧,精進才能斷自己的煩惱,產生了智慧,才能廣度眾生。


精進波羅蜜是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為第一,精進度眾生的方法有四︰1.已造的惡業趕快斷,2.未造的惡業永不造,3.未生的善業趕快生,4.已生的善業要增長。前兩點是使眾生離苦,因為造惡業會得苦果,後兩點是使眾生得福報及安樂。這四個方法加起來就是「慈悲」;悲心使眾生離苦,慈心使眾生快樂。悲能拔苦,慈能與樂,就是慈悲,沒有慈悲心不能稱之為菩薩。


自在


自在是不受影響,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利害。


以菩提心修行,以慈悲心廣度眾生,就是自在。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有真正的智慧,如此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


許多人希望得到自在、得到解脫後再廣度眾生,這是不太正確的;只考慮自己本身的利益,反而不能得自在、解脫。唯有放下自身利益的考量,以慈悲心廣度眾生,才能得真正的自在解脫。


菩薩或大乘的修行人,做任何事都要乾淨俐落,不要拖泥帶水。受施時就坦然接受,以廣度眾生為回報。布施時就慨然布施,不求回報。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損失,只是勇往直前地去做對眾生有益的事,如此就能得到自在的利益。


觀自在


觀世音菩薩的梵文Avalokiteśvara,翻譯成中文叫觀世音或觀音。觀自在就是把觀音的法門修行成功了的功能。觀音菩薩先是以耳根聽外來的聲音;再向內聽,聽無聲之聲,達到六根互用、六根清淨,對其境界不產生執著,所以叫作觀自在。


任何修行的方法都叫觀,有對外觀及對內觀,也可直接觀空、觀無。此處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觀空、觀無、觀不動性。觀是要通過六根用心來觀。譬如,觀呼吸是我們的身體在呼吸,但是要用我們的心來觀;做不淨觀,觀的對象是皮囊身體,但還是要用心來觀。所以雖然是以六根加六塵做為觀的對象,但實際上一定是用六識的心在觀。也有用心觀心,像貓捉老鼠的修行方法,看看自己的妄念而不用六根六塵。沒有身體的人是無法修行的,在三界之內的眾生,只有人可以修行,雖有部分神道、天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能聽法,也能接受佛法,但因為六根不具足,力量用不上,所以不能修行,故說「人身難得」,應要好好珍惜。


修觀一定要用六識、六根、六塵。就是參禪、參公案、參話頭,也要用到六根。大菩薩沒有一定的身體,卻由於處處都是他的身體,也無一物是他的身體,所以能夠觀自在。


觀自在的意思有二︰一是對自己已度一切苦厄,已經修行成功了;二是無處在無處不在,無處不能顧到眾生。《心經》中所講的觀自在是第一種意思。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深般若


般若的本身就是智慧、清淨、遠離、明等的意思。


初得無生法忍、初證無漏智慧的菩薩,已有般若,已能超越生死海,拔除惑智二障,這與世間哲學家所謂的智慧並不相同,故將菩薩的智慧叫深般若。哲學思想的世俗思辨是俗諦,不生不滅的第一義諦,即是深般若的勝義諦。


《般若經》中弟子問佛,般若的「深奧」是什麼意思?般若就是空,就是無相、無願、不生不滅。


「空」——由因緣所生的一切法,一定是畢竟空,從因緣觀來看,一切現象都是空的。因緣生,因緣滅;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生起時是暫時的現象,在生起的當時就在轉變,而終歸於空無。從有到無,從無到有,本身就是假的,所以是空。空的意思就是假的,假的原因是因緣,而一切法皆是由因緣而生。從修行因緣觀所得到的結果就是空。


「無相」——《金剛經》及《六祖壇經》都提到無相。相是指心相及物相,這兩種現象都是由於人在執著、分別。執著就是有相,就會不自在,不執著就是無相,就是自在。《金剛經》及《六祖壇經》中都說無相,是雖然什麼都有,但不執著,就是無相。


「無願」——菩薩發願成佛,發願度眾生,發這無上菩提心就是「願」。一切佛之所以能成佛,一定是先發願。我們因為是凡夫,所以每日念〈四弘誓願〉及〈普賢菩薩十大願〉。得到了深般若就不用念了,因為動者恆動,靜者恆靜,不用發願,恆在願中行其本願。到了無願的境界才真正的自在;有願時,時時在念著要度眾生,已經度了眾生,心中還有自我存在。得神通的人能通行無阻,好似自在,但這是相對的自在,不是絕對的自在,只有已行深般若的菩薩,才得絕對的自在,沒有要度的眾生及有眾生可度的念頭。有願時自我還在,不管是客觀的、主觀的、自利的、利他的,只要有眾生可度,「我」一定是相對存在的。


自在的人,不等於不存在,諸佛菩薩不執著,得自在,雖然無願,但是有智慧,當智慧對自己發生作用時,就是得自在解脫的因;當智慧對眾生有幫助時,就變成幫助眾生得自在的力量。


凡夫觀空並不等於親證空性。小乘阿羅漢證空性,但僅空「人我」,而未空「法我」,能證人法二空,一定是大乘菩薩所見的不生不滅。



行就是用的意思,菩薩能成為菩薩,是因為有智慧,當智慧產生作用時就是行。


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的梵文是pāramitā,意思是度、到彼岸、度無極、事究竟、超越。


一個能自在的人,一定是有真正的般若,也就是智慧,如此才能達到自在、解脫的彼岸,就是度脫、就是超越、就是波羅蜜多的意思。


照見五蘊皆空


智慧不產生作用時,菩薩和眾生是一樣的;智慧產生作用時,對菩薩自己來講是斷除一切煩惱,對眾生來講是菩薩普度一切眾生。


智慧的產生分成四個層次︰聞、思、修、證。首先要聽聞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見做為指導,確實修行才能證得五蘊皆空,產生智慧。


聞、思、修、證,也可以說成聞、修、思、證。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觀行,是思惟的意思,不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與專心修,專心修才叫作思惟。有修才能證,《楞嚴經》上認為思辨可以產生智慧。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學者就是主張以辯論的方法產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禪定。我是以禪修的觀點來解釋聞、思、修、證。是以藏傳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南傳佛教《清淨道論》為依據。


菩薩是以聞、思、修而證得五蘊皆空的境界,一切智顯現而得解脫;以根本智產生的力量,以無量法門幫助眾生,使眾生得解脫,這是道種智的功能;能盡知諸法自度度他,是一切種智。


五蘊


五蘊中的色,是物質的;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五蘊是構成我們世間每一個人的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風,總稱四大。包括我們物質的身體及身體所處的環境。


受——感受的意思。


想——判斷。


行——判斷後如何處理。


由於受、想、行這三個心理活動,能推動我們的身體行為及言語行為。


識——以「受」、「想」、「行」的心理活動,操作物質的「色」身,以物質的「色」身和「受」、「想」、「行」的心理作用合一,就產生了第五蘊的「識」。


如果沒有識蘊只有前面四個蘊,就成了唯物論,識蘊是生命的主體,從過去生到這一生,從這一生到來生,都是靠它。而前四蘊的活動所產生的業力的結果就是識蘊。它是「去後來先做主翁」,投生時它先來,死亡時它最後走,然後到另外一生去投生,也是它先到。至於植物人病患,他的色蘊及識蘊還在,只是喪失了受、想、行三蘊的功能。


大乘的菩薩、小乘的阿羅漢、一般的凡夫,各以不同的層次看五蘊。


(一)大乘的菩薩︰以如實空的立場看五蘊。對五蘊構成的我,不起執著,對個別的五蘊現象也不執著,所以可以不戀生死,也不怕活在生死中。既然不貪著五蘊也不厭惡五蘊,所以在生死中繼續度眾生,不必逃離生死。


(二)小乘的阿羅漢︰以分析空的立場看五蘊,由五蘊構成的我是空的,五蘊本身是法,其個別的五蘊並不空。所以也難從五蘊組合成的自我得到解脫,但是個別的五蘊法還在,我執消除而法執仍在,故非究竟。


(三)一般的凡夫︰不論知不知道有五蘊,但是五蘊構成的我是在運作,而且事實上處處在對五蘊生起我的執著,所以不知五蘊皆空。


多數的凡夫,根本不知道五蘊組成的我是空的,即使在觀念上知道是空,事實上煩惱及執著還在,一般人在世界上,每日在貪瞋癡慢疑中生活,對身外的事物有要追求的、放棄的、喜愛的、厭惡的感覺。對自身也有驕傲、自卑、沒有安全感,這都是不知五蘊皆空,五蘊組合的自我也是空。如果能以小乘的慧眼來離我執,菩薩的法眼來離我、法二執,便是般若的功能,菩薩的法眼便是般若。


凡夫也可以用五停心觀中的十八界分別觀及因緣觀,在《楞嚴經》中稱為二十五圓通法門,即是二十五種觀法,也都以五蘊的身心為基礎。若以五蘊配十八界,則色蘊中有四大,包括身體的六根、外在環境的六塵、心理現象的六識,加起來便是十八界。


因此,不論是《楞嚴經》二十五種圓通法門的菩薩禪觀,或是五停心的基礎禪觀,都不會與五蘊無我、五蘊皆空的禪修方法相違。



「空」的梵文śūnyatā是對「有」的否定,但又不同於虛無論的斷滅見。


空的意思,在原始佛教,便是從生滅現象的觀照而發明的。所謂此生故彼生︰煩惱起,生老病死生;此滅故彼滅︰煩惱滅,生老病死滅。有生有滅,生滅無常,便是空。


大乘中觀的空義,是依龍樹菩薩《中觀論》所持的見解為準,該論〈觀四諦品〉有二偈,相當重要。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


這明言空義,能成就一切法,若無空義,一切法都不得成就。空是無礙無阻義,如果遇到任何阻力,便表示自心中尚未能實證空義,也未能以般若智慧來照見諸法似有而實空。什麼原因呢?則另有一偈云︰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此與原始佛教所說「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道理相同,凡是因緣合成的現象,自性皆是空的,不僅自性空,此空也是空。說諸法是有,是有的假名;離開有無二邊,即是中道,即是《般若經》所說的空義。


捨離有無二邊,也不執持中間,才是真正的中道實相的空義,空中無有相,也無無相,所以空義能成一切法,也能破一切執著相。


照見


「照」是觀察,「見」是體驗,以甚深的般若智慧,觀照體驗五蘊等一切諸法的自性皆空。以般若的角度來看世間現象,空與有是相反相成的,看似矛盾而實際統一,且又是超越的。


度一切苦厄苦


「苦」的梵文duḥkha,是身心受到逼惱而感到不安的狀態。進一步則是有漏皆苦。


苦和厄不一樣,苦是痛苦、辛苦;厄是危險、災難。


苦和痛不一樣,有痛不一定苦,有苦不一定痛。苦主要是精神層面的。痛主要是生理的,若不願接受,會產生苦的感覺。貧窮的人,因為貧窮不是自己選擇的,心中不平衡會覺得苦,出家人比貧窮人還窮,由於是自己選擇的,所以甘之如飴。在同一個環境,相同的狀況中,由於各人心境與福報不一樣,感受的苦與不苦也不同。


在佛經中把苦分成三類︰


(一)生理的苦——生老病死。生之苦我們都經驗過,但都不記得了。生之苦不僅僅是從娘胎出生之苦,也有生存之苦的意思。事實上生存的過程就是一種苦的感受,我們的身體每一分鐘都在變,細胞在生滅,生命也在變化。生了之後就開始老,如同由新變舊,生命結束以前的每一秒鐘,都是老的過程,有些年輕的生命也會死亡,從出生至死亡,天天都在老去。


(二)心理的苦——生住異滅,是精神的苦。包括了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


(三)五蘊熾盛苦——生理及心理二種形成的生命過程,這一生到下一生,一生一生永遠在五蘊的生死中打滾,我們都不容易察覺五蘊是那麼熾盛的、永遠在生死中流轉。


前兩種生理及心理的苦都是從五蘊產生的,如果以深般若的無漏智來觀照五蘊皆空,就不會苦,也能超越一切苦,因為一切都和五蘊有關,有五蘊就會產生生理的苦及心理的苦。



「厄」是困頓、糾纏、限制、拘束、遇邪、遭魔、受害等,故以災難稱厄運。


對凡夫來講,有厄一定有苦;對聖人來說,有厄不一定苦。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危險,有些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有些是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帶來的,例如天災、人禍、意外災難等等。


修行人在修行時一定要先把對於身體的執著放下,再放下心理的妄念,當心理及生理的自我都放下時,就是五蘊皆空,雖然還不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在這一刻就是在禪悅及法喜之中。證得五蘊皆空後,身體還在,由於智慧具足,對於一切的苦難及災難,都不會產生那是苦厄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