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天台教觀綱宗(第15集.完整開示文字)..(淨界法師)




【143】如何理解五時判教跟化儀四教這兩個之間的相互關係?
【144】天台宗融進法華思想是客觀的必須,還是祖師個人的偏好?
【145】五時八教教法的可貴在於,能夠把你一個顛倒妄想的心,慢慢帶入佛陀的真實義!
【146】一心三觀跟一佛乘有何關係?
【147】佛教的因緣觀,你不能從結果上改變!
【148】為什麼迴向可以令結果改變呢?
【149】每個人的真如都是一樣的嗎?真如是只有一個嗎?
【150】業感緣起跟真如緣起這兩個思想,怎麼樣把它融合在日常生活中?
【151】面對多劫的業力,凡夫應該如何面對?
.
天台《教觀綱宗》講記 015
【143】如何理解五時判教跟化儀四教這兩個之間的相互關係?
我們這堂課,是針對前面所說的五時的判教跟化儀四教這兩個之間的 相互關係,來做一個總結跟研討。
天台的教觀開展出來的體系,是一個廣大的五時八教的體系。就著我 們學習的角度來說,我們把五時八教分成三大部分:一個是五時的判教; 一個是化儀四教;一個是化法四教。
五時判教,這一部分偏重在教法這一塊。就是佛陀出世以後,佛陀的 說法是以什麼方式來說法的?他的施設教法是怎样的一個始終。
化法四教偏重在觀。就是說,佛陀您講了那麼多的法,您到底想要告 訴我們什麼。佛陀的根本在於智慧,因為佛陀認為,所有的過失,就是你 愚癡,自己起顛倒,做了錯誤的判斷,對人生產生錯誤的解讀,你才會起 煩惱。所以問題點在於你的智慧不足,佛陀出世就是告訴你,你怎麼去瞭解 人生。因為眾生根機的不同,佛陀分成四個階段來宣說,如何解讀人生,藏、 通、別、圓四教,有表層的認識,有深層的認識,有圓滿的認識。所以藏、 通、別、圓四教,其實就是一種觀照,透過一種止觀的力量,慢慢地去改 造你過去的顛倒想,所以這個化法四教是偏重在觀法。
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是通於教法,也通於觀法,它是講 佛陀表達的善巧。比方說化儀四教,如果跟五時判教結合,你看它的頓漸, 就說明了五時判教的一個次第。
佛陀出世是三階段說法。先講大法,作為一個大富長者,佛陀對所有 眾生顯出他無量的珍寶,「演大教,說華嚴。塵剎海,現寶蓮。」佛陀是直 接開顯他無量的功德莊嚴,來攝受這些大乘根機已經成熟的菩薩,這是頓 教法門。
第二個階段,佛陀開始把他的珍寶收起來,現出一個乞丐的樣子,陪著眾生流轉,現出了所謂的丈六比丘的應化身,跟我們生活在一起,從日 常生活當中,告訴我們怎麼去瞭解你的問題在哪裡,就是佛陀施設了權教 法門——阿含、方等、般若。
第三個階段,等到時機成熟了,佛陀就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把佛陀 的真實義講出來。
所以這個頓漸跟五時合起來,就是別五時的概念。秘密不定如果跟五時結合在一起,那就是通五時。佛陀講頓教時,有漸教的方便門在裡面;佛陀在講漸教時,他偶爾也會參雜一些頓教的思想, 就是頓中有漸,漸中有頓,互含互攝。
從五時跟化儀四教結合,就開展出別五時跟通五時的整個佛陀一代時 教。所以從別五時跟通五時這兩個角度看進去,我們就知道佛陀當初的說 法方式。我們今天所要研討的就是這一塊,佛陀是怎麼施設方便的,方便結束以後,又是如何來做一個收尾,開始講出他內心的本意。
今天的主題,我們在網路班,收集了六大主題來跟大家做研討,也是像過去一樣的規矩,學人先做一個簡單地論述,每一個主題論述以後,諸位有問題的,可以針對這個主題再提出來討論。
【144】天台宗融進法華思想是客觀的必須,還是祖師個人的偏 好?
我們先看第一個主題。這個主題有關於法脈傳承。
【學員提問】弟子請益師父,在天台法脈傳承當中始於龍樹菩薩,到了慧文禪師,依《中觀論》而開了空、假、中三觀,但真正融進法華思想 的,則始於慧思禪師。弟子想問三個問題:
 第一,天台宗融進法華思想是客觀的必須,還是祖師個人的偏好?
【師父答疑】我想,作為佛陀,佛陀的說法,那是「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因為佛陀的功德是很全面的。佛陀滅度以後,祖師們就 必須要承擔弘法的家業,但是這邊有個問題,祖師不能代表佛陀,因為祖 師是一個因地的菩薩,佛陀是一個果地的佛陀。作為因地,他就有一些個 人的偏好,因為他還在因地。
所以天台宗從它因地的偏好,從它的切入點可以看得出來,是從一心 三觀切入的──它的學佛態度。一心三觀,在整個佛法是很高的層次,等於是直接契入佛的知見。也就是說,如果從佛法破妄顯真的次第,它已經 是遠離破妄,直接顯真。
從祖師的個人偏好,一心三觀這種圓頓止觀,其實它能夠選擇的經典,跟它相應的只有兩部:一個《華嚴經》,一個《法華經》。從他個人的喜好來說,能夠跟一心三觀相應的,只有法華跟華嚴,當然包括涅槃。
但是從他受用的攝受根機,為什麼天台宗選擇了《法華經》呢?因為 《法華經》的一佛乘思想是因地的,它偏重在內觀的一種思想的準備;《華 嚴經》一佛乘的一心三觀,偏重在外修,它是在六波羅蜜裡面歷練,這兩 個完全不一樣。
所以《華嚴經》的一心三觀,比較難做到。作為天台的祖師來說,就著未來的弘傳能夠加被更多的根機,他選擇《法華經》是有道理的,因為 《法華經》的一佛乘,是因地的一佛乘。就是說,這種思想可以跟任何的 法門結合,它可以跟淨土法門結合,可以跟密教結合,可以跟持戒結合, 也可以跟布施結合,所有的結合都會讓每一個法門更加殊勝,更加圓滿,因為它因地有互相的包容心。
所以整個天台宗,從一心三觀結合《法華經》,有祖師個人的偏好,也有他客觀的考慮,因為他考慮到法華的機比較廣。這是第一個問題。
【145】五時八教教法的可貴在於,能夠把你一個顛倒妄想的心, 慢慢帶入佛陀的真實義!
【學員提問】第二個問題,天台宗未融進法華思想之前,慧思禪師以 前的天台法脈,是否有所欠缺?
【師父答疑】天台宗的兩位祖師,慧文禪師、慧思禪師,其實我們可 以看前面的介紹,他的整個觀法很強,但教法是有所不足的,就是他們偏 重自修的。天台宗的教法一直到智者大師這一代,第三代以後,才整個開出了五時八教。天台宗假設沒有智者大師,天台宗的教法的確有所不足。 就是說,一心三觀它的境界太高了,如果我們今天沒有透過五時八教來學 習瞭解,能夠上去的人太少。
比方說禪宗。禪宗的觀法也是很深,它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它不 跟你講怎麼調伏煩惱,它認為這些都是「猶是階下漢」,那是凡夫做的事情, 它直接契入佛的知見,佛的思考模式。但這有個問題,沒有一個完整的教 法,體會的人就很少。你問禪宗:「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什麼是佛陀真實 義?」「喝茶去!」「吃餅去!」你說喝茶去,能夠體驗到佛陀的真實義?你茶喝完了,就能夠瞭解嗎?少數。
所以禪宗到最後傳承時,有個問題出來,蕅益大師說的,錯認消息。 就是以心印心,他直接用他覺悟的心,來印證你這個顛倒的心,他沒有透過教法的一個過程,直接以心印心。如果祖師在,可能好一點,但是人在 法在,人去法亡,祖師不在時,弟子們只學祖師的表面,就很難瞭解祖師 真實義,只是學祖師的身、口二業的動作。
什麼是祖師西來意?有一個禪宗祖師,他師父一輩子就不講話,就指 這樣子:「一!」但這個「一」是什麼意思?很多種解釋方法,是吧?到弟 子的時候,他也指「一」,但是他不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所以禪宗的傳承 到最後,就錯認祖師的意思。比方說,我們今天,在十層樓有一個摩尼寶珠,你要拿摩尼寶珠,必須要用神通力飛上去,但是有神通的人畢竟少數。如果有個人在中間蓋了 十層樓梯,讓每一個人都能夠慢慢地 step by step(一步步地)走上去,這樣子,這個摩尼寶珠就可以大家分享了。
一心三觀這個「道可道,非常道」,本來就是每一個人實修印證的東西, 沒辦法言說的。但是偉大的智者大師,他就能夠讓我們一個顛倒妄想的凡 夫,透過五時八教的學習,從第一階,慢慢地趨向一心三觀,這就是教法 的可貴。即便祖師不在,你只要按照這個系統學習,這個教法就有個引導 力,能夠把你顛倒妄想的心,慢慢帶入祖師的真實義。教法就有這個好處, 它能夠依教起觀。
所以,假設沒有第三祖智者大師的出世,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只有少 數人可以受用,所以這個地方的確在教法上有所欠缺。
【146】一心三觀跟一佛乘有何關係?
我們看他的第三個小問題。
【學員提問】天台宗最初的觀法是一心三觀,跟《法華經》的思想結 合以後,成為一佛乘,請問師父,一心三觀跟一佛乘有何關係?
【師父答疑】一佛乘的範圍比較廣,一心三觀是一佛乘的核心思想。 就是說,一佛乘的核心思想是一心三觀,但是一佛乘它是用一心三觀來統 攝所有的方便門。
比方說《阿含經》、方等、般若有很多破妄法門,怎麼調伏煩惱,這些 法門都是屬於一佛乘。一佛乘的範圍比較廣,它是以一心三觀為主軸,但是融入了四念處、緣起性空這種調伏門,所以一佛乘等於是整合了整個方 便門,一心三觀是它的核心,它是用一心三觀來整合整個方便門,構成一 佛乘。如果說對治法門是珠子的話,一心三觀就是中間的線,它把它們成功地串起來。假設你沒有學一心三觀,你的修行是片段的,你拜佛時是拜佛 的思想,念佛時是念佛的思想,持戒時是一種持戒的概念,你的修行是多 元化的,但是你找不到早上的拜佛跟晚上的念佛以及中午的持咒,它們有 什麼關係,這樣子修行是一個多頭馬車。
你學過一心三觀以後,有什麼好處呢?你能夠從白天到晚上的修行, 把它整合起來,它是一條線的,「吾道一以貫之」,就構成一佛乘了。所以 你不修一心三觀,你的修行就是片段的,就是心力分散了。
我們把心力放在學佛的時間本來就不多,而你又不集中心力,你這時 東邊放一點心力,南邊放一點心力,你的修行就很難成就了。所以一佛乘 的好處,這個「一」它不是一個數目,它是一個概念,就是它能夠成功地 把你的修行整合起來,它是一條線的。有關傳承,就是天台宗的理念,從一心三觀這個中觀的思想,一心三觀慢慢結合《法華經》以後,提昇到一佛乘,然後開立了五時八教,這就是我們的傳承。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有關法脈傳承。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大概歷代的祖師在安立宗派,都是先有觀法再有 教法的。為什麼呢?因為修行一定是「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他肯定 自己走過了,才有資格安排教法的。不像學者,就是從語言文字上去比對, 找出什麼結論出來,但是他自己不見得走過。祖師,所有的宗派要安立教 法,一定先有觀在前面,他自己走過了。慧文禪師、慧思禪師已經成就圓 教的分證位,乃至於相似的六根清淨位,然後再設立教法。
但是,我們凡夫在學習剛好相反。我們是先學習教法,再學習觀法。 祖師設教是先觀後教,凡夫學習是先教後觀,是這樣的差別。
第一個主題沒問題,法脈傳承。
【147】佛教的因緣觀,你不能從結果上改變!我們看第二個主題。
【學員提問】師父在講授業感緣起時,舉出一個公案,說目犍連尊者 的母親墮入餓鬼道,尊者給她飲食,當下變成火焰,這裡強調的業力是個 人的招感,別人是無法取代的。但之後尊者供養十方僧眾,從而使母親脫 離餓鬼道。為什麼尊者所修的功德,可以改變母親的業報呢?
【師父答疑】這個地方,我們來看看講義好了,看看講義可能會引發 大家的回憶。我們看看這個地方的講義,是來自於「修學宗旨」。我們看講義第六頁,講到有三種緣起:業感緣起、賴耶緣起跟真如緣起。佛教講緣起,最基本的就從業感,「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我們生命的差別是由業力決定的。
我們看尊者這個公案。他在幫母親消業障,採取了兩個方法:第一個 用神通力。他用神通力把飲食拿到母親的地方,加持他母親,希望藉由他 的神通力,讓他母親能夠吃下這個飲食,但是失敗了,因為業力不同意, 業力把她的飲食變成火焰。
尊者後來去請示佛陀,佛陀教他改用迴向力,說你不能用神通。後來 他供養大眾僧,把功德透過他至誠的迴向,就是把他的福德力迴向給她, 就比如她這裡面的水是髒的,但是你把這個清淨的水放進去,就稀釋了她的罪業。迴向有一種滅罪生善的功能,後來他母親就吃到飲食了。
這說明什麼呢?佛教的因緣觀,你不能從結果上去改變,它主要是要強調這個。他的貧窮,他的痛苦是有他的業力,你不從因地的業力去改變,而直接用神通力去改變他的貧窮,這是不對的。
就像《攝大乘論》講到菩薩的功德,有人就提問了,他說,菩薩有無 量的功德,就是他把手伸出來,他過去的六波羅蜜可以雨無量珍寶,珍寶 就像下雨一樣出來。世間上貧窮人這麼多,觀世音菩薩您可以行行好,用您的手到非洲的地方一放,下很多的珍寶、飲食下去,可以救拔很多非洲的人,您為什麼不做呢?不可以!「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闕因,二種決定轉,諸佛無自在。」就是說,眾生他缺乏那個因地時,諸佛沒辦法。如果你本身有福報力,只是緣缺不生,那麼佛菩薩用神通力來激發你的善業,讓你的善業早一點出來, 就是你的善業的 schedule(時間表),本來是下輩子得果報的,佛菩薩用神 通力讓你變好了,那是因為你的因地具足。如果你沒有這種因地,佛菩薩 不能改變這個事實,他不能創造一個因地。
所以,「具障而闕因,二種決定轉,諸佛無自在。」不要說尊者目犍連, 就是佛陀都不能用神通力,讓一個餓鬼道的眾生直接變成到天上去,不可 能!除非佛陀為他說法,改變他的思想,讓他懺悔。生命不能從結果上改 變,主要的在這個地方,因為你的主宰,業感緣起的主宰是業力。比方說一個蘋果它長出來不甜,你要改變它的種子,它的過程,諸法 因緣生這過程很重要。可能這個種子的品種有問題,可能你栽培的過程方 法有問題,你要改變它的過程。所以佛教是不能用結果來改變的,不可以!神通在業力的面前是不得自在的,就是這個意思。
【148】為什麼迴向可以令結果改變呢?
業感緣起,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請說。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弟子還是不太明白,為什麼這個迴向可以令 結果改變呢?它的方法是怎麼樣?可以請師父解釋一下嗎?
【師父答疑】是的,這是很深的道理。其實業感緣起,是比較不能解 釋迴向的道理,包括賴耶緣起都沒辦法解釋迴向。就是說,我阿賴耶識的 業種子,是我的前七識去熏習,它才會有,怎麼你阿賴耶識的善業,能夠 跑到我的阿賴耶識?從賴耶緣起也不可以,對不對?
所以在《宗鏡錄》上說,諸佛的神通加持力,凡夫的迴向力,唯識學 是不能解釋的,那《阿含經》更不能解釋,只有真如緣起可以解釋。這叫 不思議熏習,因為真如緣起的特點,就是每個眾生有他差別的業緣,但是 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念清淨離相的心性。就是說,我的善業迴向給 你,你可以得到七分之一,對不對?那表示什麼?表示眾生跟眾生之間, 一定有一個相通點,才可以把我的業迴向給你。
整個緣起當中,業感緣起的問題在哪裡?業感緣起就是說,這個業造 了以後,到底去了哪裡,它不解釋,就是它沒有用心識來攝持這個業力。 所以業力變成不可改變,就是你的心態不管怎麼變,業力不可改變了。所 以業感緣起思想的不足,就是說你造了業,在《阿含經》裡面說,造了重 罪,它是不可以懺悔的,在業感緣起是不能懺悔的,因為你業造了以後,它只有業決定,你這個業就存在法界了,你怎麼懺悔?你不可能回到過去。
但是賴耶緣起就比較好,你業造完以後是跑到第八識去了。第八識它 受前六識的熏習,你第六意識有所造作,第八識它能夠不思議熏,不思議 變,對不對?你造了以後,第六意識馬上懺悔,這個時候折損第八識的業 力。所以從大乘的角度,所有的罪都可以懺悔,造五逆十惡都可以懺悔, 因為業力是第八識攝受的,而第八識正受到前六識的熏習,對不對?
那迴向呢?連唯識都不能解釋,只能用真如緣起。因為十法界眾生, 有一個不可思議的真如是共通的,在真如當中是無眼、耳、鼻、舌、身、 意,它是沒有業力,沒有妄想,沒有生老病死的。雖然我們現在活在妄想, 但是心性沒有失掉,所以他可以迴向,叫做真如內熏。
就是透過真如的熏習,比如說,我們不要講迴向,你看我們實際的例子。有些人離家很遠,過年時,你在這個地方遙念家鄉的母親,她會感受得到。你憶念母親,她為什麼感覺得到兒子在憶念她?她有某種特殊的感動?這樣子,你從業感緣起當然沒辦法解釋,從唯識的角度也沒辦法解釋。我憶念我的母親,我的心在我第八識裡面活動,我的第八識跟我的母親第八識,是獨立的個體,對不對?那也只好用真如來解釋了。
感應道交,神通加持,功德迴向,都只能夠用真如的緣起,因為它們 之間有共同的平臺可以互通,是這樣子的。但是神通不能改變生命的結果, 這個是所有緣起都解釋不通的,連業感緣起都解釋不通。
如果說,你有業障,某一個上師幫你加持,你真的好了,其實是你自 己有那個善根力。作為一個上師,他只是把你的善業,先提前調動出來而 已。臺灣以前有一位在家女眾居士,她得到癌症,到印度去找一個上師幫她加持。這上師入定觀察說,我可以讓妳的癌症好,但是妳來生還要得一 次癌症,因為他不能把業消掉。他把你的業怎麼樣?那個 schedule(計畫)把它往後延了,看你要不要嘛。後來這位臺灣女居士,她選擇還是算了, 今生受了就算了,她就回來了。
所以,沒有一個人可以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去改變你的業力,不可 能的!他只是做一個調整,他用神通力把你的善業先調動出來而已,不能 改變,除非你自己要改變,你從內心改變可以。就像蕅益大師說的,當一 個人做夢時,沒有人可以進入夢境去改變你的夢境,除非你自己醒過來。 就是佛陀只有說法來啟發你的覺悟,你自己想要改變,才可能改變。關於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
諸位!你基本的正見,就是說,任何的改變只有源自於你自己的心態,不可能外來,這是基本佛法。佛教的因緣觀絕對是不能心外求法,就算外在的因緣讓你改變,那也是剛好你有這個業力,你的善根也成熟了,別人只是一個助緣,激發你內在的善根而已,那是湊巧。
【149】每個人的真如都是一樣的嗎?真如是只有一個嗎? 請說。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弟子想知道,每個人的真如都是一樣的嗎? 真如是只有一個嗎?用真如來解釋迴向,我認識這個人迴向給他,就會比 較有感應;如果我不認識這個人,迴向就不一定感應。
【師父答疑】對!對!對!你跟他因緣深,也有關係。因為它受熏。 什麼叫受熏呢?真如它不是獨立的,真如緣起就是說,真如的體性是平等的,但是它受前六識的熏習,所以一旦講受熏,就有因緣的淺深差別。你不要說凡夫跟凡夫,你看,你跟佛陀之間也是真如緣起,對不對?但是你想,你對佛陀憶念得深,佛陀對你的加持力也比較深,這是事實,是吧?所以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上說,「佛度生,生受化,其間難易淺深 總在於緣。」你跟佛陀沒有緣,佛陀沒辦法救拔你。你為什麼要念佛?就創 造一種因緣而已。
【學員提問】那弟子的理解就是真如是一個,我們跟佛陀的真如都是 一樣的。
【師父答疑】它不能說一個,因為它遍滿法界,就是除了真如以外都 沒有東西了,你不能說它一個。你說它一個,好像一個以外,另外還有什 麼東西一樣,它是周遍法界,是一個「如」的境界,它不是一個,也不是兩個,它是一個「如」的境界。
【學員】那分別就是在這個一念,就是在前六識的分別?
【師父】因為真如它會受前六識的熏習,而不思議熏,不思議變,它會現出作用來。它雖然清淨本然,但是你去熏習它時,它會產生差別的因 緣果報出來。
【150】業感緣起跟真如緣起這兩個思想,怎麼樣把它融合在日常生活中? 請說。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師父,我們在一開始,學習業感緣起的道理 時,我們是認為業力跟因果,是把它作很堅固的想法去想……
【師父答疑】是的,剛開始是的。
【學員提問】……很謹慎的地看待這個。可是我們在談到真如緣起時, 師父常常提到說,要站在本來沒有業力的角度去懺悔業障,這兩者思想之 間,其實有蠻大的落差。因為我們一開始深信因果,但是現在聽到這個真 如的教法,卻要把它觀成是不真實的,這兩者之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裡 面,怎麼樣從業感緣起,然後慢慢轉化到真如緣起,這過程裡面,有沒有 一個次第的學習或觀修的方式?另外一個問題是說,業感緣起跟真如緣起 這兩個思想,怎麼樣把它融合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時候,什麼時候我們應 該加強業感緣起的思想,什麼時候我們應該加強真如緣起的思想?謝謝師 父!
【師父答疑】這問題其實問得蠻不錯的。就是說業感緣起跟真如緣起,一個是現實化的思考,「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真如緣起它就不講業 力了,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只論覺悟,不論業力。
在操作上,這個就講到一種圓頓止觀跟次第止觀之間交互作用。就是 站在對治煩惱,從滅惡的角度,你要強調業感緣起。在遠離過失這一塊, 你要用業感緣起的思考。因為,諸位!所有法的施設,就是在對治你的毛病。
我們這樣講好了。當我們因地時叫修法,對不對?但是你成佛時,所有的法會自己消失掉。就是說,當你這個法把毛病治掉以後,佛法會自己消失掉。所以成佛時,是無有少法可得,「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就好像說,你要到彼岸時要坐船,但到彼岸時,你不可能再背著船。
所有的法都是對治毛病。你面對煩惱習氣時,要告訴自己,「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造了業很難改變,一定要付出代價。所以當你在面對 要造作惡業時,你要用業感緣起來提醒你,這個業造了,它就永遠地存在 法界,誰也動不了,你就必須要為這個付出代價,以此來警惕自己,減少 身、口、意的過失。
但當你要修善,尤其是要改變生命時,你要告訴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生命有無量的可能性,你可以重新塑造,過去不等於未來。過去 的你,雖然深受業力的束縛,深受煩惱的障礙,但是從真如的角度,這些 都是如夢如幻的。
所以當你要求突破時,要站在真如緣起的角度來看事情,過去不等於 未來。昨天的你雖然業障深重,但是明天的你,可能會變成功德莊嚴;雖然你造了那麼多業力,但是你是可以帶業往生的。為什麼?因為心性裡面 本來就沒有業力這個東西,它是熏習所成的一種幻相而已,它有假名、假 相、假用,但是沒有實體。
所以這個法門操作得當,這個法門就是甘露;如果相反,你造罪時告 訴自己沒事,清淨本然,那就醍醐變成毒藥了。這個就是古人說的,佛陀 講這個話本來對你來說是加持的,結果你弄錯了,變成一種放逸的藉口, 那就慘了!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佛法?就是你要用對藥。明明你已經是感冒了, 已經是寒病了,你又吃冰水,那你就做錯了,不能怪藥錯,是你自己操作 錯誤。
諸位!你要對治煩惱,用越低階的法就對,越低階的法它的藥越重,治亂世用重典。但是你想突破時,你要找高階的法,你不能老是認為自己 業障深重。老是覺得業障深重,最後果然業障深重。所以你不能老是太過 強調業力。什麼東西都要取個中道。就是說,業力你說它有,它是如夢如幻,它可以改變,因為它「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但是你說它 沒有,它有它暫時存在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結論是非空非有。
所有天台的法門,你要操作得當。當你在遠離過失時,你要強調業感緣起這一塊,給自己警惕,「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今天圖一時之快,一張嘴就罵人,傷害的是你自己。因為你是人家的業力,人家可以不搭理你,但是你因為講這句話,就是十秒鐘的暢快,你知道未來要付出多大的痛苦嗎?所以你想一想划不來,是吧?
你要從業感緣起當中警惕自己,不要讓自己未來痛苦。你不要因為今生的暢快,去破壞來生的快樂,讓你來生痛苦。因為這個業是你要去承受的,不是別人要承受的。所以業感緣起的好處,就是知所警惕。
真如緣起最好用就是在臨終時。因為臨終時,你過去的業全部現前, 你不可能回到過去,告訴自己不要造這個罪,不可能,它已經是事實了。 這個時候你可以不迷、不取、不動,不要激發業力,帶業往生。
真如緣起,大概是所有淨土宗的人必修的。如果不知道業性本空,臨終很難過得了生死關的。業力的東西,你一直著有,它就變得真的有了。 所以你看,有些人的業障,他懺悔很慢。同樣的業障,表現在一個覺悟的 人的心中,可能拜個十部八十八佛,他業消了;有些人拜了一百部,他的 業還沒有消,因為執著它實有,所以對他來說就揮之不去。
所以業力本身,要擺脫它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少造罪業;第二個, 心理素質也很重要。所以站在因地,斷惡修善多強調業感緣起。這個業已經造了,你要面 對它,因為這是一個事實了。當你想要改變業力時,你要安住真如緣起, 因為你別無選擇!你站在業感緣起,你就慘了!你時時勤拂拭,透過事修, 你不可能用短短的幾十年,去處理你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完全靠事相的 修行,不可能,只能靠理觀!所以這兩個操作,時機不太一樣的。
【151】面對多劫的業力,凡夫應該如何面對? 我們看下一個。
有關這個緣起,還有另外一個,這是跟前面的同一個主題。
【學員提問】請問師父,如果人的一生,其所有遭遇都是因緣果報,竭盡此生都是了卻前世的業因,而且也種下良善的佛種,萬一又有個來世,又是隔陰之迷,又開始重重疊疊地了脫因果,這麼多劫的因果循環,凡夫 應該如何面對?
【師父答疑】當我們面對過去的業力時,諸位!你就不能用業感緣起 了。我們講過,在造業的當下,在身、口、意活動時重視業感緣起。但是 面對已經造的業,你如果不能用真如緣起,不能把它觀空,起碼看賴耶緣 起。我們看看賴耶緣起。看講義第七頁,大家複習一下。
賴耶緣起它的因緣成就有兩個:第一個,一切種識。就是第八識,它攝持了無量無邊的業力。第二個,緣。就是前六識的名言分別——你的思考模式。從唯識的角度,一個業緣從一個種子位要得果報,必須去攀緣它, 激發它,就像一個種子如果你不去灌溉,它是不會得果報的。
所以我們面對過去的業力,也不是那麼可怕。如果以淨土宗的帶業往 生來說,最好對三界人事的攀緣要減少。所以為什麼淨土宗往生的正念, 佛陀提出兩個概念: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本來淨念相繼就好了,你憶 佛念佛就好了,為什麼要都攝六根呢?因為你到晚年,攀緣心不收,尤其很多大福報的人,事業做得越大, 他的所緣境越廣的時候,印光大師說,福報越大的人生死業越重,就是這 樣子。因為你管了這麼多企業,不得不逼你去緣很多的事情。
諸位!你念頭一動,對你的第八識就是一種業力的激發,所以為什麼 晚年要收心,就是這樣。我們有很多的業力,但是,請你不要去刺激它,讓它沉澱下來。所有淨土宗的人,不管你的佛號念得多好,我要提醒你, 你佛號念得再怎麼好,當生死業力激發時,你絕對不是生死業力的對手, 絕對不是的。所有往生的人,必須做兩件事情:要成功地把生死業力沉澱下來。你 沒辦法處理你的過去,就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你說,我來生要到淨 土去,業力放得過你嗎?你把業力激發出來,你認為業力會放過你嗎?所以淨土宗走出過去,面對未來,必須要處理好過去的業力。
另外,為什麼一個人到了五十五歲以後,甚至於最晚六十歲以後,你六根要往內收?就是第八識這個大海,你不能再刺激它了。這一杯水雖然很多的污泥,你不要攪動它,讓它沉澱下來,帶業往生,帶業種,沒有人可以帶現行往生的!你晚年的時候念佛很專注,離開佛堂的時候去的攀緣,你慘了!
你的生命當中有兩種力量:第一個,往生的願力;第二個,是生死業 力。你認為哪一個勢力強大,強者先牽,當然是生死業力大。不要說過去 了,就算你一天就好,我們就以一天為單位,你一天念佛大概四個小時, 你打了二十個小時的妄想,包括白天,包括晚上睡覺。如果你不能讓業力 沉澱,就說明你用四個小時的念佛,跟二十小時的妄想來拼搏,那當然妄 想帶動的業力大。
所以往生有兩個條件:第一個都攝六根。一個人到了六十歲,成敗已 經成定局了,你要到處攀緣,那是自己找罪受了。你把業力激發得強大, 生死業力那個種子位,你不斷地去攀緣它,刺激它,那臨終當然是隨業往 生,怎麼可能隨願呢?
所以,我們講怎麼樣了脫因果?因果,我們在凡夫位是沒辦法了脫, 但是你可以暫時把它打包起來。你說:「欸,你不要活動,我到了淨土再來 好好地面對你,你現在不要障礙我,就好了。」當然你不要讓它活動,你千 萬別刺激它。這是一個地雷,你不踩它,它有跟沒有差不多。
所以帶業,為什麼有些人的業可以帶?有些人的業沒辦法帶?因為你 不斷地刺激它,你怎麼帶業呢?
諸位!一個人的攀緣心越重,幾乎是不可能往生。跟你佛號念得好不好,關係不大啦,只要你這個人到晚年沒有收心,娑婆世界你就跑不掉了。第二個,淨念相繼。都攝六根跟淨念相繼,這兩件事同等重要!甚至於我可以說,都攝六根比淨念相繼更重要!你沒辦法處理好過去的業力,就沒有資格談你的未來。你哪有什麼求生淨土?業力根本就不放過你了。一個人只有成功地把過去的業力沉澱下來,你才有資格說,我來生要去哪裡,你才有選擇權。你連業都沒辦法帶,你有資格談往生嗎?帶業往生,你業都帶不了怎麼往生?
所以淨土宗要處理好你的過去。晚年心收了,娑婆世界放下了,反正 就這麼回事,該怎麼的就怎麼的,心一放下,業力就沉澱了。因為第八識 跟第六意識是互動的,不激發它,它只有種子,不能起現行。這時過去的 業力沉澱,你再發起一個廣大的願力,願生西方淨土中,就能夠由願力引 導業力,叫帶業往生。
所以業力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看你怎麼處置,它可大可小。 你要是不刺激它,它就處於睡眠狀態,就在種子位,處於沉澱狀態;你要是激發它,對你來說,那是沒完沒了了,生死輪迴是沒完沒了了,就這個概念。所以賴耶緣起就說明,業力本身它不是死的,它受你思想的引導,第八識受第六意識的引導。所以賴耶緣起這個道理,就比業感緣起更加地高 超,因為這個業感緣起把業講死了,它好像跟心態都沒有關係一樣,這是 不對的。
講業力的處理,到別教是最圓滿。到了真如就不談業力了,它是理想 化了,站在沒有業力的角度來面對業力,那是一種非常超然,先超越業力 再重新面對它。所以從業力的角度,處理業力來說,唯識學已經最圓滿。 所以它修無分別智,娑婆世界的業,你少去分別它,因為你一分別就帶動 攀緣。
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就是有關業力的沉澱?
這個是淨土宗必修課程,必修的。你要做兩件事,諸位!你不是只做 一件事,你要把佛號念好,要好好地想像你的未來,但是請你千萬注意, 要好好處理你的過去。你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你過去的業要好好地把它打 包起來,你不能讓業力產生活動,這兩個同等重要。有沒有問題,關於這一塊?請說。
【學員提問】那我平常怎樣在我的生活中把人、事、物沉澱,把業力
打包?
【師父】你可以再講一次。
【學員】師父!對不起,就是師父剛才提到這個問題。平常我念佛可
能只有兩個小時,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我怎麼面對人、事、物,把它沉澱?比如說,任何刺激,我都不迷、不取、不動,或者人家刺激我,我也該做就做,不該做就放,一直放一直放,這樣也是算把它打包起來,我可以用什麼簡單的方式處理這個二十四小時的妄想問題?
【師父答疑】你現在就是說,先把主動性的攀緣先放掉,就是人生有 很多的責任,必須要面對的,比方說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這不是我 主動的,我別無選擇,這一部分是可以接受,對不對?其實人生裡面,有很多是你主動去追求的,主動攀緣的,因為你主動, 這個力量更大,因為你動了念頭。就是說,本來是可有可無,但是你選擇 了去攀緣,那麼這個業力就要注意了。就是說,作為一個在家居士,我提 醒大家,先把主動性的攀緣處理掉。如果你退休以後,那你連被動性的這塊都要慢慢處理了。
你可以分兩階段。如果你現在還要面對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如果你 是有志於求生淨土,這個時候,你先把主動性的攀緣這一塊放棄掉,隨緣 度日就好。你相不相信?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你也沒辦法得 到,就算得到也守不住。
【學員】師父意思說,我盡量就是以不執著心面對它,放,一直放一 直放,來就解決,解決就放掉,這樣子來把它打包起來,業力不要讓它起 現行?
【師父】就這個意思。說打包可能很奇怪,讓它沉澱下來。可能我剛剛講得不太好,因為我想說我們要旅行,當然要打包了。
就是說,你要讓它業力不要起現行,要讓它沉澱。因為你不斷地去攀緣,把業力激發得很強大,對你就很不利了。你臨終時怎麼走得了呢?業力都已經被你弄成這樣子,你怎麼走得了呢?
【學員】謝謝師父!
【師父】一個人越接近臨終時越重要。諸位!我勸所有淨土宗的人, 不要對自己太有把握。你說:「欸,我不用收心。」沒有這回事情,不可能! 你沒那個本事,你衝不過去的!
諸位!福報越大的人,要越早收心,因為你的心放得太遠了。你說, 我這個人平常就很單純,那你可能會晚一點收心,你就做一個固定的工作。 凡是你的日常生活,心放得越遠的人,你要比別人要早一點收心,因為你 放得太遠了。我要提醒你:你要不收心,你過不了生死關這一關的,業力不放過你!你今生的念佛,絕對不是你生死業力的對手!保證!所以看破放下,你才有資格談持名念佛。我們今天來婆娑世界不是來 一次,來了生生世世,你創造這麼大的業緣,難道可以不處理它,你走得 了嗎?所以你必須要讓業沉澱下來。
你看看《印光大師文鈔》怎麼說的?整部《印光大師文鈔》強調四個字:少管閒事!你去看一看,他說,好人好事,好事不如無事!這句話當 然聖道門聽了不高興,「你們淨土宗的人真是好事」,但是你不能說我們不 對,因為淨土宗它必須要集中所有的心力先往生,然後再迴入娑婆,該幹 嘛幹嘛。但是,你現在要往生時,你攀緣的是好事,但是好事從淨土宗的 角度來說,好事不如無事,淨土宗是講這樣。
你看看《印光大師文鈔》,有人一直做慈善事業,被印光大師罵一頓, 因為你到了極樂世界,再迴入娑婆,你成為一個法身菩薩,你做什麼慈善 事業不行?不是說做慈善事業不對,而是你現在一個生死凡夫,你現在這 個位階的定位不對,尤其是晚年更不對!
我剛剛講的話,是站在淨土宗的角度來看,你要不修淨土,那這句話 就不算。因為你準備要輪迴,那這個思考就不一樣了。所以每一個法門, 跟它的目標是有關係的。
關於業力的處理這一塊,有沒有問題?
所以業力跟思想是有關係的。你思想處理得好,可以讓業力降到最低, 跟你的心理素質有關係的。
請說。
【學員】師父慈悲!剛才師父最後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弘法利生和 剛才您說那個「好事不如無事」,您能不能把這塊稍微給弟子開示一下。
【師父答疑】看年紀。如果你是弘法利生,年輕人當然就是積集資糧。 但是,如果淨土宗的人,我覺得從往生開始算起,起碼要十年的收心。如 果七十歲往生,六十歲要收心,因為你不可能像六祖大師說,我今天覺悟, 明天就收心。你要有一個過程,假設我們是鈍根菩薩,你要慢慢收,是吧?因為你放的時間太久了。
當然,我們不知道我們什麼時候往生,一般來說,你最晚六十歲要收 心。所以你看到一個人六十歲還在外面跑,如果他修聖道門,我沒有意見; 如果修淨土宗的,不吉祥!除非他能夠「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他跑 跟沒跑一樣,他有這種本事,那我沒話說。但是你跑的時候,心會動,那就另當別論了,仁者心動。當然你是做慈善事業,但是站在淨土宗,你要 追求臨終的正念,那就不是這樣的章法。
我想每一個宗派都有它的特點。淨土宗要帶業往生,你就必須讓業力 沉澱,就必須要收心,這是很正常的。當然走藏傳的聖道門,你已經準備 好要流轉了,求增上生的,那就沒有這個問題了。你是生生世世在娑婆世 界,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那又另外一個思考。所以每一個法門的操作, 就看你的目標。
我們休息十分鐘,再來討論下面的三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