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天台教觀綱宗(第2集.完整開示文字)..(淨界法師)




【07】為什麼從弘法的角度,教法很重要?
【08】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所以心法最扼要!
【09】發菩提心的人,都應有一種弘法的使命感!
【10】心不打妄想,魔就會自己消失!
【11】為什麼研究天台教觀,是我們瞭解佛陀教法最簡單的方式?
【12】蕅益大師為什麼要刪繁取要,編著《教觀綱宗》?
【13】天台宗的教法主要是依據哪部經建立的?
【14】佛陀說法為什麼要先施設方便?
【15】佛法的力量不會消失掉,它會不斷引導你!
【16】什麼是最快速成佛的方法?
【17】爲什麽法身常住對淨土宗非常重要?
.

甲一、法脈傳承

【07】為什麼從弘法的角度,教法很重要?

講義第三頁。這一科講到天台宗的法脈師承。對整個天台教觀的建立影響最為深遠的,主要有三位祖師:

第一位是北齊的慧文禪師。他建立了一心三觀,奠立了整個天台教觀

根本的核心思想,就是我們應該怎樣用中道的角度,不偏空也不偏有地看待人生。人生充滿了喜怒哀樂,但是怎麼看待它最圓滿,就是我們用什麼角度來面對人生,對來生是最有利益、最能夠創造佛陀功德的,簡單講就是一心三觀。所以這種思想建立了整個天台修證的核心觀法。慧文禪師一心三觀的水平,後世天台家給他的判教,認為他所成就的是圓教的分證位,就是破無明證法身,他是法身菩薩。

第二位就是南岳的慧思禪師。他把一心三觀跟《法華經》的思想結合 起來,成就了法華三昧。他的觀法的判教,是圓教的相似位,就是六根清淨位,了分段生死。

這兩位祖師在天台教觀的貢獻,偏重在觀的部分,觀多教少。這個有 缺點,因為觀法強,沒辦法流通後世。在同一個時代,可以口授這個道法 是怎麼修來的,但是幾百年後,後世根本沒辦法修這個道法。也就是說沒辦法設立一個階梯,讓人家 step by step(一步一步)上去,沒辦法有次第地走上去。

天台宗的整個教觀,是先有觀法再有教法。前兩位祖師在觀法的發

揮,從一心三觀到法華三昧已經圓滿了。接著整個教法弘傳的責任,就落到了三祖智者大師的肩上。智者大師也不負眾望,把前面兩位祖師的觀法再結合他的判教,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天台教觀的體系,讓後世的人即便沒有生長在佛時代,沒有在善知識的時代,只要透過文字的學習也能夠知道:這條路該怎麼走。

所以教法的好處在於它能夠淵源流長。心中有道法,只有自受用,但

是有沒有辦法把道法轉成文字的形態,讓後世的人跟文字接觸時,也可以成就道法。就是說,把文字變成工具,把心中的道流通到兩千年後眾生心中的道,教法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橋梁。如果不搭這個橋梁,人在法在,人去法亡。所以從弘法的角度,教法很重要。當然從自受用的角度,觀法很 重要。

我們看天台的三位祖師,慧文禪師、慧思禪師從自受用的角度,他們 的功德都超過智者大師,但是智者大師受到了中國佛教界極度地讚歎。中國各宗各派的幾十位祖師,只有他被封為東土小釋迦,等於是中國的釋迦牟尼佛的意思。為什麼?因為他能夠成功地把心中的道法透過文字的記 載,流通生生世世、代代相傳。只要有緣人接觸天台教觀,就有因緣、有 機會去傳承一心三觀的思想。智者大師能夠讓教法淵源流長,對佛教的貢獻太大了!

【08】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所以心法最扼要!

我們看智者大師當初是怎麼從自受用而引生到他受用。先看他的自修

過程。

智者大師親近慧曠律師,學了四年的基礎戒律跟大乘的思想以後,接

觸到一位很重要的善知識慧思禪師。慧思禪師告訴他簡單地修法華三昧的根本思想後,他就精進行道,經過了二七(十四天)以後,誦到《法華經》 的〈藥王菩薩本事品〉,講到藥王菩薩燃身供佛,諸佛同讚,是真實地精進,是名以真實的功德來供養如來。這問題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燃身供佛背後的意義,是一種重法輕生的概念。尊重佛法而輕視今生的因緣,使令 一個人的內心,從追求五蘊的快樂,直接跳脫出來,安住於清淨的道法。 智者大師讀到這段時,當下把身心世界放下而寂然入定,持因靜發。

諸位!大乘的止觀跟外道的止觀最大的差別,外道修禪定時是一片的

空亡。所以天台宗把外道的禪定判作「為三昧酒所醉」,就是說這個人昏昏醉醉地入禪定了,但是什麼智慧都沒有,是有定無慧。大乘的止觀是持因靜發,一定產生陀羅尼。這個持就是總持,在寂靜的心中能夠總一切法,持無量義,而又不破壞禪定,高明在這裡。寂靜的心中能夠深入地思惟法義,而思惟法義又不破壞禪定,所以是陀羅尼跟禪定同時發動。

慧思禪師是過來人。他告訴智者大師:你現在所成就的陀羅尼,要不 是你的善根,不可能成就。要不是我自己走過來,也不可能瞭解。你所入定的是法華三昧的前方便。智者大師修的定並不深,沒有得到法華三昧的根本禪,只能叫做前方便。從義理上判斷,應該是未到地定,還沒有到根 本禪,但是他所產生的智慧是旋陀羅尼。

這個旋陀羅尼是什麼意思呢?叫旋有入空,對空性的智慧已得到勝解

了。這時慧思禪師幫他印證說:從今以後,這些從文字上理解的法師,縱令有千群萬眾要跟你辯論,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你的心是直接跟道法相應。而這些法師還在文字相打轉,你已經超越文字,就像舌頭已經直接品嘗到法味了,所以在未來的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後來智者大師九旬談「妙」,解釋《妙法蓮華經》的經題,花了九十 天解釋一個「妙」字。他把「妙」分成三大類:佛法妙、眾生法妙、心法妙,講完以後結論是: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所以心法最扼要。他認為眾生的顛倒跟佛陀的功德,關鍵在一念心,所以他以心法來總持佛法,總持眾生法。

為什麼說眾生法妙呢?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裡講了很多。他說眾 生起煩惱也微妙不可思議啊。眾生起煩惱以後還造罪,這個也不可思議。煩惱不可思議,罪業不可思議。造罪以後,得果報也不可思議。這果報從 哪裡來呢?是業力變現出來的,這也不可思議。當然佛法也不可思議,佛法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不可思議。

這麼多不可思議當中,最不可思議的就是你一念明了的心。當它正常 時是一匹好馬,可以載你通往佛道;當它失控時,變成一匹野馬,破壞你 的道田。所以我們的心是不可思議。它恢復正常時,可以在佛堂裡面拜佛、 念佛、誦經,積功累德;當它失控時,造了殺、盜、婬、妄的罪業。造罪 是它;成就功德也是它,這件事情不是不可思議嗎?整個十法界就在你一 念心決定,所以心法是最不可思議。

智者大師解釋「妙」字講了九十天,是說法人中最為第一了,為什麼? 因為他得到陀羅尼。得到陀羅尼的人,稍微看一段小文字,就能夠由此類推,一聞千悟,作很大的發揮。

以上是講智者大師的修證過程,成就《法華經》的前方便,所謂的旋

陀羅尼,對他未來的弘傳奠定了基礎。

【09】發菩提心的人,都應有一種弘法的使命感!

我們再看第三段,智者大師對外的弘化。

後即代思師講經,縱無礙辯,唯三三昧及三觀智,用以諮審,餘悉自 裁。思師手持如意,臨席讚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又云: 「余老矣!久羨南嶽,當往居之。願爾弘揚大法,勿作佛法斷種人。」乃辭師出山,遊化於陳隋之間,由是名聞朝野,聲馳道俗。年三十八,因感徒眾轉多而得法轉少,乃謝遣徒眾,隱居天台,以期深入三昧,令法鏡圓明,淵源流長。

智者大師經過了法華三昧的修證以後,雖然沒有成就法華三昧,但是 至少成就法華三昧的前方便,所謂旋陀羅尼。這時他暫時停止閉關靜修出來,慧思禪師請他代講《大般若經》。慧思禪師講前面的五重玄義,正文就讓智者大師講。

在傳記上說,慧思禪師拿一把扇子在後面聽。智者大師縱然是無礙辯 才,還是有兩段沒有把握,就請教慧思禪師。這兩段就是三三昧跟三觀智,一心三觀,其他的都是自己發揮,悉皆自裁。整個《大般若經》講完以後,慧思禪師說:我現在是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說整個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未來的弘傳就在你身上了。

我們看傳記,天台的三大祖師,慧文禪師跟慧思禪師的性格比較接

近,他們喜歡自修,對講經弘法,人事的互動不太感興趣。因為慧思禪師當時沒有找到一個滿意的接班人,所以不敢隨便退隱山林。因為一般發菩提心的人,都有一種弘法的使命感,一直到智者大師修完法華三昧,得到旋陀羅尼,講完《大般若經》後,他放心了。他說,我這個法交給你,沒有問題了。所以慧思禪師就說:我年紀大了,久羨南嶽的清淨,我要到那邊靜修,希望你能夠弘揚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不要做大乘佛法的斷種人。

據傳記所述,智者大師是不負所望。這時智者大師已三十歲。他在二 十二歲親近慧思禪師,經過修學、講經,前後過了八年。八年後,他辭師出山,離開了大蘇山。「遊化於陳隋之間」,在陳朝跟隋朝中間遊化。這兩朝皇帝都奉智者大師為國師。他那時法緣很不錯,「名聞朝野,聲馳道俗。」

說到「名聞朝野,聲馳道俗」,我們舉一個例子。隋朝皇帝有一天要 上早朝,但是剛好那一天智者大師要講《法華經》,兩件事衝堂。百官就一齊上奏說:皇帝,您是一位聖明的君王,應該施恩於大臣。今天師父要講經,你把我們找過來,我們就沒有辦法聽課了,衝堂了,是不是可以把早朝延後一天,不要跟智者大師衝堂。皇帝竟然答應了。也就是說整個陳朝、隋朝那些大臣,全部是智者大師講《法華經》的聽眾,這就是所謂的 「名聞朝野,聲馳道俗。」

智者大師那時在哪裡講《法華經》呢?在南京的瓦官寺。他離開了大 蘇山到了南京瓦官寺。他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呢?在傳記裡面提到一點,補充一下。因為當初的法師有些偏教,有教無觀,比方說三論宗,教法講很 多,但是核心的觀法沒有;有些有觀無教,比方說禪宗,有口授的師父,但是沒有完整的體系,可以講出一套修行的章法出來,完全就是師生口傳,有觀無教。所以在學習當中都有所不足。只有智者大師教觀雙美。他觀法,一心三觀;教法,《法華經》的五時八教,這有整個教法的架構。

到了三十八歲時,他感受到徒眾越來越多,但是受益的人越來越少, 慕名而來的很多都是攀緣他的名聲,他覺得這樣不對了。為了以後弘法的布局,他就謝遣徒眾,帶了幾個貼心的弟子,離開了瓦官寺,隱居天台。 為什麼呢?以期深入法華三昧,使令心中的智慧光明更加地殊勝堅固,也使令天台的教觀淵源流長。

一個教法弘傳的久遠,跟一個祖師的修證是有關係的。佛法它是先由 自受用,才可能他受用。智者大師明白這一點,知道他前面的修證有所不足,只得到法華三昧的前方便——旋陀羅尼,既然現在沒有利他的因緣,就選擇自己的突破。他帶了幾個貼心的徒眾,在一個非常好的弘法因緣當中,毅然決然斷除外緣,離開了瓦官寺到了天台山。

【10】心不打妄想,魔就會自己消失!

到了天台山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再往下看。

師初至佛隴,一日入坐,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諸魔鬼魅, 一時俱現,狀甚可畏,師安心空寂,諸魔自退。魔復作父母師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師深念實相,體達本空,一心寂靜,憂苦之相,尋復消滅,強輭二緣,所不能動。至此雲開見日,萬境洞明;妙慧深禪,法樂內充。

智者大師到了天台時,沒有馬上蓋道場,他結了幾個茅棚,主要選擇 自修。去天台山之前他先到佛隴山,結了幾個茅棚,修法華三昧,跟所有弟子們,拜佛、經行、誦經、修止觀等等。

有一天在三昧當中,突然間「大風拔木,雷震動山,諸魔鬼魅,一時 俱現,狀甚可畏。」這就是大丹將成,群魔環繞。一個人要成就大功德之 前,在《楞嚴經》上說,一定要先破魔。因為他從生命的一個水平要提升到另外一個水平時,一定要先把障礙破掉。

用什麼方法破魔呢?安心空寂。《法華經》的思想,一心三觀很重要。 安心空寂,不是跟外境對峙,那是第二義諦。真正的第一義諦是:不隨妄轉,達妄本空,知真本有。要知道所有的外境都是虛妄的,只要不跟它感應,它自己會消失掉的。

為什麼外境會變得那麼強大呢?《楞嚴經》上說,是你給它力量的。 你說,這個人對我傷害太大了。錯了!他對你的傷害是你給他力量的,是你攀緣他。所有外境的力量都是自己定義的,它對你重不重要,也是你說了算。你把能量收回來,正念真如,不隨妄轉,它就什麼都不是了。

所以,按照天台教觀的意思,我們不能夠去改造人生,但是可以去解 讀人生。人生因為業力的緣故不能改變,不會因為修了法華三昧,過去的業就不認帳了,沒有這回事,但是面對事情,你的處理方法可以不一樣。

也就是說,它跟你之間沒有互動,你不是把它消滅,而是跟它互動的 那條線被你切斷了。你的心開始內收,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過去為什麼受傷呢?因為向外攀緣,跟它感應道交。外境要傷害你,要有一個過程, 要有一個橋梁,就是要等你把心釋放出來,就是說業力必須跟妄想結合才能構成傷害。你自己的心不打妄想時,只有業力,它不能構成傷害,因為 它沒有辦法感應。所以這個魔沒辦法了,就自己消失掉了。 這個叫硬賊,我們再看軟賊。

魔王看到硬賊傷害不了智者大師,就用感情來觸動他,變成他過去的 父母師長的相狀來依靠他,來擁抱他,來哭泣,希望能夠觸動他的感情, 破壞他的禪定。智者大師「深念實相,體達本空,一心寂靜,憂苦之相, 尋復消滅」。他也是一樣正念真如,觀察「何期自性,本來清淨」。這些都是虛妄的因緣假相,不迷不取不動,它自己就消失了。這時就是強軟二賊, 所不能動。

一個人當他突破了魔障時,就說明他的太陽準備出來了。這個時候,

「雲開見日,萬境洞明,妙慧深禪,法樂內充。」合理地推論,他應該得到根本禪了。前面只是得到《法華經》的前方便,從他能夠怖魔的過程看得出來智者大師這時正式契證法華三昧了。

【11】為什麼研究天台教觀,是我們瞭解佛陀教法最簡單的方 式?

好,我們看最後一段。

他從自修的大突破以後,如何建立天台教觀。

後於天台山,演說《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及《摩訶止觀》等三大部,台宗教觀由是而完備,門庭從此而光輝。而天台一宗,始卓然成立也。

天台智者大師從前面的自修,覺得自己已經到一個水平了,了生脫死 成就佛道的問題不大了,就開始想到他的責任。怎麼樣能夠不負師父的重託,把教法透過語言文字弘傳到後代去,因為前面兩位師父是偏重修行的,並沒有把教法這一塊做得很好,所以他就開始講經。他根據《法華經》, 講了《法華玄義》跟《法華文句》,這是他教法的建立。

最後把他的觀法,一心三觀的心得,包括慧文禪師、慧思禪師跟他自 己修證的心得寫了一部《摩訶止觀》,發明了一心三觀的道理,所以天台三大部就是《法華玄義》、《法華文句》跟《摩訶止觀》。

到此為止,天台宗的教法、觀法就完備了,整個天台的門庭也放大光

輝,天台的宗派也正式成立。從此它的光明照耀中國佛教一千四百多年,影響中國佛教非常深遠。可以說每一個人要瞭解佛陀一代教法到底怎麼回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研究天台教觀。

我們看智者大師滅度以後,後人對他的著作怎麼總結的。

大師滅後,弟子章安,結集遺言,編為部教,自成一家。

智者大師往生以後,他的弟子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章安灌 頂尊者。他把智者大師的遺言,就是天台三大部,整個開展成他一生講經的內容,分為天台三大部跟天台五小部。這時天台宗的一代宗派教法觀法 就完全建立起來了。

【12】蕅益大師為什麼要刪繁取要,編著《教觀綱宗》?

我們再看最後的蕅益大師。

迄明末蕅祖旭公,有感天台教觀,文廣義深,初學難入,乃刪繁取要, 編著《教觀綱宗》,發明教觀之宗,引導初心,咸獲教觀之旨。以上諸師是為天台教觀法脈之傳承也。

天台的教觀透過三大祖師的修證、弘傳,到最後四祖的章安灌頂尊者 的整理,已經完整了。但是到了明朝以後,天台教觀好是好,有一個問題, 就是對我們凡夫來說,文廣義深,初學難入。體系太龐大,末法時代大家時間有限,很多的生活、休閒,扣掉以後,剩下學佛的時間太少了。

所以蕅益大師有感於末法時代的這種狀況,必須刪繁取要。他建立了 一套體系,讓大家很快地能夠掌握天台的思想,不是花五年十年,而是簡短的三個月就能夠掌握天台的整個綱要,所以他就把整個天台的三大部五小部,會歸成一本非常重要的課程,叫《教觀綱宗》。在因地上,發明教觀的宗旨;在果地上,能夠使令大家成就教觀的功德。

以上諸師,是天台教法觀法的法脈傳承。所以我們這次的標題,叫做 天台《教觀綱宗》。天台教觀,是我們究竟的目標。要深入天台教觀,學習《教觀綱宗》是我們的下手處,我們透過《教觀綱宗》來深入天台教觀, 所以這次課程的標題叫天台《教觀綱宗》。

好,以上我們把天台宗的五位祖師做一個簡要地說明。

甲二、修學宗旨

乙一、約教相釋

(一)開權顯實——明如來設教之始終

【13】天台宗的教法主要是依據哪部經建立的?

接著我們看甲二的天台教觀的修學宗旨。

天台宗旨我們分成兩部分:一個是約教相;一個約觀行。先講教法, 再講觀法。先講教相。天台宗的教法,最初是根據《中觀論》、《大般若經》,但是到了慧思禪師的時候,就轉為法華思想了,智者大師更是。所以整個教法主要是從《法華經》建立它一代時教的理論基礎。一般解釋《法華經》 是分成兩塊:《法華經》叫做一佛乘的因、果。什麼叫一佛乘呢?這個「一」, 就是整合的意思,就是佛法是可以整合的,而不是禪宗修禪宗的,淨土宗 修淨土宗的,三論宗修三論宗的,佛法不是切割成各塊各塊的,吾道一以貫之,每部佛法的經典對我們都是有幫助的。如果你會整合的話,可以整合成佛道的因地跟佛道的果德。

《法華經》從〈序品〉到第十四品〈安樂行品〉,講到一佛乘的因, 開權顯實。從第十五品〈如來壽量品〉到二十八品〈普賢菩薩勸發品〉, 講到一佛乘的果。在教法有因法跟果法。

【14】佛陀說法為什麼要先施設方便?

先看《法華經》講因法,開權顯實,說明如來施設整個教法的始終,

佛陀剛開始是怎麼樣為實施權,最後又是怎麼樣開權顯實。

先看佛陀在說法時為什麼要為實施權。我們先念一遍。

《法華經》云:「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知諸眾生有種種欲,深心所著,隨其本性,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力,而為說法。舍利弗,如此皆為得一佛乘,一切種智故。」

先講權跟實的關係。權,是一時的方便;實,是究竟的目標。舉一個 例子。我們的目標要去拿十層樓上的寶珠,但是總要有個下手處,就是樓梯了。我們必須設計每一層要有樓梯,讓我們能夠慢慢地走上去。雖然樓梯不是目標,但是它是一個權。也就是說,雖然我真正的目標是要達到 A,但是我現在還不行,必須先透過 B,先加行三個月五個月,然後才有辦法達到 A。

所以在佛法的權實當中,修行變成很圓融靈巧,有一時的方便,有究 竟的目標。只要掌握這個,對成佛之道是非常好的。不能一口咬定只要目標,或者一口咬定只要過程,不可以這樣。

一個成功的修行者,為什麼能夠在很快的時間解決問題呢?他能夠掌 握權實之間的關係,知道這個時候需要什麼,也知道未來的目標在哪裡; 他能夠把握現在的下手處,也能夠掌握最後的目標。

佛陀在說法時,一開始是先講方便,再講究竟。佛陀為什麼要施設方 便呢?我們看,佛陀的本意。

他說,「舍利弗,我今亦復如是。」這段經文的前面講到過去諸佛在 說法時是廣設方便,設立了人天乘,設立了二乘,設立了很多菩薩的果位, 釋迦牟尼佛說,我也是遵循佛陀說法的目的,先施設方便。

為什麼要施設方便呢?因為佛陀深知眾生心中有不同的希望。每一個

人學佛的希望都不一樣。有些人希望來生做個大國王,他認為成佛之道不 急,先享受人生的快樂,等到享受夠了,才願意了生脫死,才願意成就佛 道。有些人他不想直接成佛,喜歡空性的寂靜,喜歡先成就二乘的果位, 在那個地方休息一下,才心甘情願繼續往前走。

也就是說眾生心中,對學佛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希望。為什麼各 有希望呢?因為身心所著,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不一樣。有些人小時候受過什麼樣的刺激,留下一些影像,對他未來成佛之道是有影響的,除非他能夠經過首楞嚴王三昧把這些影像整個清空,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不能把影像清空,帶妄修真,夾帶小時候心中的影像來學佛,這種影像就會產生一定的誤導,他就不會想要直接成佛。但也沒關係,作為佛陀,隨其本 性,以種種因緣譬喻方便而為說法。

不能說這個人不想學佛就把他放棄了,那這個人就學外道去了,不是 更糟糕嗎?佛陀說,沒關係,因為你的成長過程可能吃了很多苦,所以叫你直接成佛,你有一點心不甘情不願,先享受幾生的快樂。佛陀就施設了人天法,講五戒十善,佛陀說修五戒十善對你最適合了。

有些人對三界非常厭惡,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要他生生世 世「眾生無邊誓願度」,他根本發不出來。他厭惡人群,走入山林,不願見人。佛陀說,沒關係,你喜歡偏空涅槃,佛陀就講二乘的四諦十二因緣。

但是佛陀說這些話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此皆為一佛乘,一切種智 故。」其實這些也沒有偏離佛道,只是佛陀暫時的佈局,「先以欲鉤牽, 再令入佛智。」先滿足你現在的需求,滿足以後心甘情願了,你會覺得不夠,到時候你就會繼續往前走。佛陀先滿足你現前的需要,滿足以後,對佛法就會更有信心,會主動在佛法裡不斷地深入,然後想法會不斷改變。

我們從現實生活的體驗來看,很少人一開始學佛就為了成佛。大部分 都是受到痛苦,聽到爐香讚,啟動善根,開始做義工修福報。慢慢的,覺得做義工不夠,心老是向外攀緣,心中沒有道法,有點空虛,開始學佛法, 心慢慢往內收,喜歡寂靜。後來,喜歡寂靜還不夠,覺得應該跟眾生分享我的寂靜,開始發大悲心。所以一開始的發心,很少人一步到位的。都是慢慢地成長,慢慢地學習,慢慢地修正自己的願力,這個是正常的。

就是佛陀為什麼要開出五乘,既然佛陀您老人家的佛道是最圓滿的, 您應該「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這是不可以的!這樣子的話,會失去很多眾生學佛的因緣。應該先滿足他現在的需求,時間到了,智慧夠了, 自己會乖乖地走上這條道路。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一開始要施設方便,因為眾生的成長過程不同,心

中有初期的妄想,先滿足他的妄想,等到他覺得夠了,自己會從妄想走出來的。為什麼?因為佛陀對他的教法有信心。

【15】佛法的力量不會消失掉,它會不斷引導你!

為什麼佛陀敢施設方便?往下看就知道了,佛陀他非常有把握的。再 看開權顯實,看第二段。

又云:「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 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 生。」

有人就問佛陀說,您老人家施設了方便,萬一他走不回來怎麼辦呢? 你要他修五戒十善生天,萬一他從人天乘裡面不回頭,怎麼辦呢?不可能!佛陀說,一切的聲聞,若菩薩若凡夫,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這個很關鍵!只要肯聽佛陀的教法,這個法的力量進去以後, 雖然暫時帶你到人天,但這個法的力量沒有消失掉,它會不斷地引導你。

比方說,一個佛弟子他有學習佛法,一個外道的行者他沒有修習佛

法,兩個同時做人天的善法,兩個人同時生天。暫時看兩個沒什麼差別,學佛也沒有比較高明。但是,外道的善法一消失掉,他什麼都沒有了。學佛人到了天上以後享受快樂,福報享盡以後又來到人世間。曾經學過佛法的人,學過一句偈(一句偈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能夠表達義理的文);曾經悟過一個佛法空性的道理或者中道的道理,這個人就不一樣了。法會引導他親近三寶,學習佛法,不斷突破。很自然的他聽到爐香讚就會感動; 聽到有人講經,就會走進去聽。為什麼?因為他曾經聽過佛陀的法,法跟法之間會互相吸引。

這就是佛陀憑什麼敢施設方便;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你會回家的。 只要把我的法聽進去,雖然你暫時有一些需求,跑到人天享受快樂,跑到 二乘去享受寂靜。沒關係,佛陀有把握,「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因為法的力量不會讓你永遠停留在那 個位子的。「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自小」,佛陀的教法其實每一句話都足夠讓你成佛,是你的發心太小了,所以只開顯它一部分的功德。但是法的力量不會因此而喪失,它會陪著你,引導你不斷地進步,這就是法力不可思議。為什麼呢?因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16】什麼是最快速成佛的方法?

其實從佛的角度,沒有人天乘、二乘,只有成佛之道,只有一條路, 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乘當中稍作休息而已。為什麼有二乘、三乘呢?這是 佛陀一時的方便,以暫時的假名字,用人天乘的名字,用二乘的名字,暫時滿足眾生的需求。

《法華經》舉一個例子,說明什麼叫做開權顯實。他說,有一個很貧 窮的農村,大家的日子都過不下去了。一個有智慧的大商主說:諸位!我們不能繼續在這邊待下去,再待下去,我們代代子孫都身受貧窮。村民說: 那怎麼辦呢?他說:我帶你們到一個非常富裕的地方去,叫寶所。裡面有很多的珍寶,很多可愛的境界,享受無窮的快樂。村民有點懷疑:會有這個地方嗎?他說:我剛從那個地方回來。大家說:那好吧,就把東西整理一下,帶了簡單的行裝就跟著大商主前進了。走了三百由旬,歷經艱險, 經過種種的磨難,還沒走到。大家已經累了,就說,商主啊,我們沒法走 下去了,乾脆回去算了,日子雖覺得難過,就過吧,我們沒有體力了。走了三百由旬就想要退轉了。

商主說:咱們不要回去,前面就有一個休息站,大家休息一下,有吃 有喝的,好不好?欸,那好啊!就去休息了。休息夠以後,大家自然會要求商主說:我們現在體力有了,心情改變了,是不是再往前走?他說:好啊!大家就跟著商主繼續把兩百由旬走完,最後走了五百由旬。

《法華經》中佛陀講了很多故事、譬喻,是要說明,一個生死凡夫要

他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句話他講不出來。那沒關係,現在先別考慮眾生,先考慮自己離苦得樂,先用快樂來引導他。你現在修五戒十善,能夠建立一個來生的快樂。欸,他做得到,先把自己顧好吧。所以佛陀是「但以假名字」。佛陀在成佛之道中,施設了很多的休息站,只要你追尋佛陀,不會永遠在休息站的,沒有一個人會如此。

你看《法華經》後面講的,沒有一個人會永遠待下去的。事實上沒有 真正的阿羅漢。佛陀敢講空性讓你入涅槃,就有辦法把你帶出來,要不然後遺症不是太大了嗎?佛陀今天講無常的道理,暫時讓你入涅槃,但是無常的道理也會把你帶出來。因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佛陀的法門,這個車乘,只有一個終點站叫做「佛道」。

所以阿羅漢到末端時,他坐不住了。法華會上,舍利弗尊者、目犍連 尊者,他們本來好樂空性,到了法華會上大家都坐不住啦,覺得好像應該做點什麼事情才對。佛陀說,欸,機會到了,該講《法華經》了,該把他的善根啟動起來了。所以佛陀在講法時,會掩蓋他究竟的目標,把這個法 一時的方便先顯現出來。但事實上,十方諸佛說的法,只有一個目標叫做 「成佛」。這種概念對我們是很重要的。

就是說,在讀《法華經》之前,我們認為法力不可思議。「你修的是 五戒十善,就是人天種性」——從法門來判定一個人的種性,這個方法是錯的。到了佛陀開權顯實以後,心是真實的。就是說你發了菩提心,你在這邊掃地,就是佛道的資糧;你發了菩提心,布施一個善法,也是佛道的資糧。心力來帶動法力了。在《法華經》之前,佛陀並沒有明顯地說明出來,只說心能夠帶動法。我們以前會認為,法會影響到我們的心。

但是開權顯實以後我們才知道,其實法門是善巧的。當建立了大乘圓

頓的菩提心、空正見時,所有的法門都是成佛的資糧。但是你可以從現在的需求,選擇善巧方便,但是不失其究竟的目標。

這個是《法華經》成佛的因地。要能夠掌握善巧,又能夠掌握究竟的

目標,是成佛最快速的方法。這是佛陀講到因地。

(二)開迹顯本——示如來本迹之廣遠

【17】爲什麽法身常住對淨土宗非常重要?

我們再看,《法華經》對果地的功德,佛陀講到什麼是佛。

當我們透過權實二法的操作,成佛以後,那什麼是佛呢?我們來看看

迹本二門,開迹顯本。迹就是佛陀一期的示現,所謂八相成道,他的出家、成佛、轉法輪、入涅槃;本,就是他久遠成來的法身,報身。

來看看什麼叫開迹顯本。看經文。

《法華經》云:「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佛陀在《法華經》前面的十四品講到,法力不可思議。我們掌握權法

實法以後,到了後面的十四品,講到佛的功德不可思議。要瞭解佛的功德,就要掌握佛陀一期的示現,跟他法身報身的本門。說我成佛以來,經過無量劫的時間,「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這麼長的時間,而且這麼多時間,我從來都沒有離開眾生,一直陪伴著凡夫眾生,「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智者大師入法華三昧以後,在傳記上說,他又回到靈山會上聽佛陀說法,所以他肯定佛陀沒有滅度,是我們看不到而已。

「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 佛陀為什麼要示現入滅呢?在《法華經》上說,佛陀長久住世,眾生心生高慢,不生渴仰,所以佛陀必須暫時地顯現離開,這時弟子們知道渴仰了, 佛陀再重新出世。所以「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

這個地方很重要一個概念,就是「法身常住」的概念。《法華經》要 釋放的果地,就是法身常住。在《法華經》之前佛陀對自己的身世並沒有明顯交代,所以諸弟子在《法華經》之前對佛陀的認識:喔,您老人家在迦毗羅衛國出生,出生以後厭世無常就出家,出家以後成道,成道後轉法輪就入涅槃。您老人家一生就這麼回事,然後就永遠消失,灰身泯智了。

在法華會之前,佛陀並沒有明顯地說明他老人家法身常住、永遠陪伴 眾生的概念。這個概念對淨土宗非常重要!阿彌陀佛在哪裡?深信諸佛皆 充滿,你每一句佛號都是在詮釋阿彌陀佛。

其實小乘佛法裡面,從秘密義裡面有法身常住的概念,比方說在〈舍 利弗品〉,講到舍利弗入滅以後,阿難尊者因為跟舍利弗交情很好,哭得非常傷心,辦完舍利弗的喪事以後他很沮喪。佛陀就過來安慰他說,阿難啊!你看舍利弗尊者滅度了,他的色身消逝了,你認為他的戒身、定身、 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他的五分法身滅度了嗎?有消逝嗎?阿難尊者說:否也,世尊!佛陀說:如是,如是。就是說,灰身泯智是一個空話, 阿羅漢只有灰身沒有泯智。他的一念的心、修行的戒、定、慧、解脫、解 脫知見,五分法身還是在的,他是到十方諸佛繼續地修學。

這種法身常住的概念,使我們對佛陀有更深層的認識了。原來佛陀是 隨時存在的,關鍵是要掌握感應道交的方法。《法華經》的這個思想對淨土宗影響深遠。為什麼我們念一句佛號能夠啟動四十八願?佛號是中間的橋梁,一個很好的橋梁。但是更重要的是,佛陀的四十八願並沒有消失。 佛陀的色身消失了,但是佛陀所發的願,他成就了圓滿的四十八種功德, 這四十八種能量是隨時存在的。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你就能夠跟他產生接觸。在《法華經》明顯講到佛德的常住。所以整個《法華經》講到因地的修學跟果地的功德。

做一個總結。按照智者大師的說法,三世諸佛出世,有些人講《金剛 經》,有些人講《楞嚴經》,有些經有講,有些經沒有講,有可能!但是《法華經》一定要講的,沒有例外!過去、現在、未來,因為不講《法華經》,就不能夠把前面的教法做一個完整的交代。就是說佛陀您前面講那麼多 話,到底哪些是方便,哪些是您的真實話?哪些是您為了滿足眾生的需求 而說的一時方便,哪些是您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我們沒辦法判斷。

因為佛陀講的話有些是互相矛盾的。佛陀有時候叫我們生天,努力修 五戒十善,生天吧;但是佛陀在其他經典,訶責天界的果報是有過失的, 「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說天上的快樂, 會刺激你的煩惱,帶動你的罪業,讓生死輪迴更加地加重。在天界享受快樂,回來以後,留下太多的習氣,留下太多後遺症。這不是矛盾嗎?您一 開始引導我五戒十善叫我生天,結果生天以後,您又說生天不好。你不能怪佛陀啊!你不知道佛陀什麼是善巧,什麼是究竟。所以三世諸佛一定要講《法華經》,才能夠讓我們判斷:喔,這句話是佛陀一時的方便;這個是佛陀的真實義,然後對佛陀法身常住的概念產生定解。也就是說,我們從整個天台的判教,從基本的一心三觀的思想, 最後跟《法華經》的結合,成立整個五時八教,成功地把佛陀的一代時教 做一個很有條理的整合,讓末世眾生,雖然不能廣學一切法門,但至少找 到這個法門,知道佛法有一定的規矩跟章法。

好,我們今天就先上到這兒。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