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為什麼大乘非佛說不合理?
【272】知見與發心這是修行的兩大根本!
【273】站在畢竟空的角度看人生,才能不迷不取不動!
【274】沒有人說你不要學教理,你就趕快去修行,沒有這回事情!
【275】念佛人最好是依止圓教!
【276】面對不同煩惱境界,如何選擇對治方法?
【277】你不能憑感覺來處理事情,心中要有道法在!
【278】空性的智慧對我們很重要!
.
壬二、明利根通後
【270】二諦與三諦有什麼區別?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五頁。
我們前面講到佛法的真理,有兩種的差 別:一種是二諦的真理,一種是三諦的真理。
二諦的真理就是說,把生命切成兩塊:有相的世俗諦跟無相的空性。 二諦的思想就是引導所有的眾生遠離有為法,而入無為的空性。因為你只 有兩個選擇,空性肯定比有為法更好。因為有為法很多的苦惱,很多的不確定性,空性是恆常的寂靜、安樂。所以,安立了二諦,你就別無選擇了,你只能夠放棄有相,入無相的空性,這是一種概念。
到了大乘佛法,把生命分成三塊,叫三諦。它認為,「有」是如夢如幻,「空」也是如夢如幻,佛法的究竟義在中道的真如,一念心性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它隨時能夠現「空」,它也隨時能夠現「有」。
大乘佛法把生命分成三塊,這樣的人生就看得更高明更清楚了,這樣 就能夠以中道的思想來破空,連空也不可得。佛陀說一切法空,也是方便,因為你沒有一開始直趨佛乘的胸量,佛陀先安立一個空相的道理,讓你暫 時地休息,「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所以佛陀說「空」,也是一種善巧方便而已,也是一個如夢如幻的假相。就是說,通教人能夠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他能夠看到一念心性本自清淨、 本自具足而不空,這時他的思考模式從二諦的思考轉成三諦,就接入了大乘思想。
他接入大乘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按位接;第二個,勝進接。按位接 就是他接到一個相等的階位,他小乘是什麼階位,他的斷德轉到大乘的斷 德剛好相等,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第二種情況,他的階位轉成更高的階 位,他轉到大乘,他的階位更高了。
我們來看。比方說,按位接以後,他斷了見思,轉到別教的十回向跟 圓教的十信,欸,他轉入大乘,他的階位更高了。不但車乘更大,而且他 的道路就更前面了。按位接是和原來一樣。勝進接,他斷了見思以後,轉成初地或圓教的初住,都是破無明,證法身。
這個按位接跟勝進接的因緣,我們解釋一下。
按照《大智度論》上說,我們成佛之道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叫做直 趨大乘的菩薩。就是你一開始就學圓教的思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 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就相信打妄想的心,跟佛陀一念清淨莊嚴的 心是其體無別,只是我們一時地糊塗,操作錯誤,把一念清淨心操作成妄 想,但是清淨心的本質沒有變。你本來就是大富長者的兒子,這是事實, 不能改變。雖然你是一個乞丐,但是你是大富長者的兒子,這是個事實, 你隨時可以回家。
你明白所謂染淨不二的思想,就可以稱性起修。這時法法銷歸心性, 人生本來就是借假修真、自我完善,這種人是最好。佛陀出世的本意,就是要告訴你這個道理的。這種人叫做「正直捨方便,但修無上道」,一開始 就走上大乘,這個最好。
第二種人是迴小向大的菩薩道。他先修小乘,最後再走入大乘,這樣 子也不錯。迴小向大又分成兩種:一種人是完全的小乘善根。這個人學佛以後一路就是看《阿含》的思想,看藏教的業感緣起,一路從業感緣起去修不淨觀、無常觀、無我觀,慢慢對治進入涅槃。然後佛陀再為他說法,再把他從涅槃請出來,這種人就只能按位接了,轉過去也就是同等。
但是,有一種特殊的迴小向大,就是他先習大乘,後來遇到因緣,退大取小。比方說舍利弗尊者,他剛開始是走大乘的,後來遇到逆緣刺激他放棄了大乘,而變成小乘,但是菩提善根沒有退失。所以這種人曾經有過大乘善根的栽培,他迴小向大以後,他就勝進接。因為他心識的深處,有無量無邊大乘的善根,所以遇到大乘佛法的激發,他馬上就突破了,這種 人就容易勝進接,這個地方有所不同。
我們再往下看。
◎ 既被接已: 實是別圓二教菩薩。於當教中,仍在第九菩薩地名。至機緣熟,示現成佛,乃是別地圓住,來示世間最高大身,非由通教教道得成佛也。
通教人一旦被接,就是——他從二諦轉成三諦,肯定就是發了菩提心 了。就是他的車子改變了,從小乘的車子換成大乘的車子了,那就是菩薩 了。但是也不妨從他通教的當教當中,保存了他通教菩薩地的名稱。
就好像《阿彌陀經》,極樂世界「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既然淨土宗是「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 缺,二乘種不生」,怎麼會有小乘呢?就是說這個事情,他以前是小乘,後來迴小向大了。迴小向大呢,他又保留他以前的階位,是這樣子的。
等到機緣成熟以後,「示現成佛,乃是別地圓住,來示世間最高大身,非由通教教道得成佛也。」這個地方很重要!通教的佛,他不是用通教的教義修起來,不是說哪個人觀一切法空就可以成佛,沒有這回事情。
通教佛是怎麼來的呢?是大乘的佛果,從本垂迹去示現的。所以在通 教的佛法裡面,它沒有成佛之道,叫有位無人。那麼它的佛是怎麼來的呢? 是大乘的菩薩,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薩去示現的,是這樣子。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就更清楚了。
通教尚無實成佛義,況藏教哉?藏教佛果,亦皆別地圓住所現劣應身耳。
通教一個這麼高明的空性,從一切法無生,而調伏了三界的煩惱進入 涅槃。這麼高明的空性都沒有成佛之道,何況是藏教的實有二諦?把一切 業感當真實的而去遠離它,這種教法更不可能成佛。
這個佛,也就是大乘初地以上的菩薩來示現。按照《華嚴經》的說法 是說,初地的佛,大乘的初地,可以到一百個世界示現八相成佛;二地可 以到一千個世界,地地十倍增加。
【271】為什麼大乘非佛說不合理?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日本的學者跟小乘的學者,他們會有一種說法,說大乘不是佛說。大乘佛法不是佛說,是怎麼來的呢?是小乘佛法衍 生出來,因為小乘佛法,藏通兩教也有菩薩道,你看藏教有三種根性:聲聞、緣覺、菩薩,通教也有聲聞、緣覺、菩薩,就是不需要大乘,藏通兩 教就有菩薩道了。這樣解釋不合理。
因為藏通兩教我們一路學來,他們只講空性,菩薩道不圓滿。因為藏 通兩教的菩薩道,只有因地的菩薩道,沒有果地妙用的菩薩道。說這個人 修空觀修了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也可能只是藏通兩教的完全自 利,也可能廣修六波羅蜜,反正他的重點就修空觀,法法銷歸空性。然後 呢,然後三十歲成道,八十歲入涅槃,他的果地妙用,只用了五十年就全 部休息了。這樣子,嚴重地違背他因地的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 無盡誓願斷。無量無邊的眾生還在痛苦當中,他就全盤休息了,這個菩薩道不圓滿。
一定是大乘的菩薩道,他在因地時積功累德,成佛以後,到處地「月映千江,百界作佛」,盡未來際地度化眾生,才滿足他因地所發的願嘛。眾 生無邊誓願度嘛,必須是一種時空無盡的菩薩道。怎麼可能說,成佛以後 你就全盤休息了,入偏空涅槃了?那你的菩薩道只有前半段,只有因地的 菩薩道,沒有果地以後的妙用菩薩道。
所以藏通兩教沒有成佛之義這是對的,蕅益大師講的是對的。應該是 這樣講,小乘是佛說的,大乘也是佛說的,兩個都是佛說的,而大乘佛法 是根本法門。佛陀出世是要講大乘法的,但是有些人根機羸弱,他聽到菩 薩道要走三大阿僧祇劫,產生害怕,心性羸弱,佛陀只好為實施權,從本 垂迹,現出丈六比丘相,陪著眾生成長。所以應該說,小乘法是大乘法流露出來的,是佛陀不得已,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如果你說只有藏通兩教,只有小乘法,大乘非佛說,由此類推,既然藏通兩教沒有大乘的菩薩道,就沒有真正的佛,沒有佛陀,就不可能講《阿含經》,因為《阿含經》是佛說的。那麼沒有《阿含經》,你自己否定大乘, 你小乘也否定了,因為小乘佛法沒有成佛之義,沒有一個人一輩子觀一切 法空能夠成佛的,不可能!
諸位!「因」跟「果」一定相同的,成佛是一個真空妙有,你因地時就 必須要即空、即假、即中,雖然它不圓滿,但是你必須要隨順。就是說, 你今天是一個葡萄的種子,才可能種出葡萄。你因地觀一切法空,它果地 怎麼會有妙有呢?果地妙有是怎麼來的呢?你因地時是中道思想,是真空 妙有,你果地才能夠清淨莊嚴,才可以真空妙有。因為你的因地心影響到你的果地覺,所以因果要隨順。雖然它過程越來越圓滿,但是它的種性是 一個味道的,沒有說你用葡萄的種子種出蘋果出來,沒有這回事情。所以說小乘是佛說,大乘也是佛說,而小乘法是從大乘的根本法門流 露出來的,這樣講才合理。
壬三、結示十法成乘
十法成乘者:
一、 明觀境 --- 六道陰入,能觀所觀,皆如幻如化。
二、明發心--- 二乘緣真自行。菩薩體幻兼人,與樂拔苦,譬於鏡像。
三、安心如空之止觀。
四、以幻化慧,破幻化見思。
五、 雖知苦集流轉六蔽等,皆如幻化,亦以幻化道滅,還滅六度等通之。
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
七、體三藏法,無常苦空,如幻而治。
八、識乾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謬濫。
九、安忍乾慧位內外諸障,而入性地。
十、不著性地相似法愛,而入八人見地。
證真---- 利或鈍----分別如前說。
【272】知見與發心這是修行的兩大根本!
我們再來看最後的十法成乘。
十法成乘者:一、明觀境——六道陰入,能觀所觀,皆如幻化。
二、明發心——二乘緣真自行;菩薩體幻兼人,與樂拔苦,譬於鏡像。
在整個修行當中,一旦要修行,要兩大根本:一個是"知見"的問題;第二個"發心"的問題,這兩個會影響到你最後的結果。以通教當體來說,它的 正見叫空正見,它觀察三界六道、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的身心諸法,不管能觀所觀,都是畢竟空,都是如夢如幻。
所以大乘通教的思想,就是無生。用無生的思想處理生死業力,已經比藏教更高明了,因為藏教還在有相的因緣打轉,它是從有相裡面修對治,不淨、苦、無常、無我,慢慢遠離它。通教它是如夢如幻,這句話就夠你 遠離了,它不真實,就好了。
它的發心有兩種:
第一個,「二乘緣真自行;菩薩體幻兼人,與樂拔苦,譬於鏡像。」
如果他是通教的二乘人,當然就以空性自調,缺乏大悲心,只有出離 心。如果是通教的菩薩,他還有菩提心,做水月之道場,做夢幻之佛事, 在如夢如幻裡斷惡修善。
總而言之,你一定有一個目標,有一個知見,這是修行兩大根本。
【273】站在畢竟空的角度看人生,才能不迷不取不動!
我們再看,依止空正見跟他的發心,所產生的後面的修學。
三、安心如空之止觀。四、以幻化慧,破幻化見思。 五、雖知苦集流轉六蔽等,皆如幻化,亦以幻化道滅,還滅六度等通之。
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 七、體三藏法,無常苦空,如幻而治。 八、識乾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謬濫。 依止空正見跟發心,他開始修行了。
第一個,「安心如空之止觀」。整個通教最核心的思想,就在這個地方——安心如空。我們淨土宗的人臨命終時,如果你要破除虛妄的執著, 通教更重要。就是說,我們不要講前生那麼遠,就講今生好了。你今生在娑婆世界 打滾了七八十年,不可能都是「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你沒有這個本事。你多少會在心中烙下一些痕跡吧?你一定有你曾經特別貪愛執著的人事,你在平常沒有把它處理掉,那臨終就是問題了,你就得面對了。
面對時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用藏教的方法。你觀想它是痛苦的、是無常的、是無我的, 然後慢慢慢慢告訴自己放下它,這是一個方法。但是你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因為那個時候事情緊迫,內憂外患,你要想出這麼多的道理來,可能不容易。
但是,通教只要一個道理就好了——「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其他都不用講了,這些影像都是因緣生,它是自性空,本來就沒有,就夠你走出妄想,面對彌陀的光明。
如果你這個方法會操作的話,所有的道理都不要,你不用跟我講什麼 不淨苦無常無我,通通不用,我只要記得一句話——因緣所生,沒有自性,當體即空。這時如夢如幻的影像,你就可以走出去了,所以在臨終時,只有煩惱,沒有障礙。
你必須讓所有的煩惱只有活動,但是不能障礙你,就是「不取」。這個很重要,越是緊急情況,通教越管用,因為通教是能夠讓你瞬間進入狀 況,當然你必須平常就要熟悉這種操作方法。
就是說,你要怎麼解讀人生呢?就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人生的 開始是因緣才有,所以你本來就沒有,你本來就沒有這個身體,你本來也 沒有這個家庭,你本來也沒有這個兒子。那怎麼有呢?是因緣啟動以後你 才有的。
因此,你所有的東西都是跟因緣借來的,它的思考是這樣子。到最後, 你也沒有失去什麼,你只是把借來的東西還掉而已。「因緣別離,虛妄名 滅」,你既然跟因緣借來的你就得還嘛。
所以人生是怎麼回事——跟因緣借來。可能你是善因緣,那你借的東 西更多更好;你可能今生是一個惡因緣,你借得少一點。但是有借有還嘛,你到臨終的時候再把它歸還給因緣,到來生再借一次,就這樣子。
這樣思考事情的時候,你容易放下,你就不必有太多理由來說服自己。說它是無常的、是苦的,都不需要,因為你借來的,你就得還,這個合理 吧?它不是送給你,它是借給你的,一開始就說好是借你的。如果這個生命是你前生帶來的,那沒有人敢跟你要回去了。你還記得嗎?你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
所以我們想想,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從空性 而來。那我現在怎麼有這麼多東西呢?「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你所有的 東西都是借來的。除了你一念明了的清淨心以外,所有的東西,你看得到摸得到的,通通是借來的。如果你很快樂,不是你現在有本事,是你前生的因緣,你有一個好的善因緣,它借給你很多好的東西。
所以你如此思考,臨終時放棄一切,你就心甘情願,你不會說:為什 麼我這樣年輕就要走了,我還有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沒有這回事情。所以 你要放下,就考驗你的智慧了,看你怎麼解讀人生。你認為人生是真的,你就很難放下,你要說服自己就很難了。你只能夠說:哎呀,反正它是痛苦的、是無我的,所以我只好放下了。這種放下方式不是很好。
這個安心如空的止觀就是說,你要站在本來就沒有的角度來面對人生,這時你把東西歸還回去,你會很自在。你本來就沒有,最後也是本來就沒有,這個很合理,因為沒有一個東西是屬於你的,你都是跟因緣借來的,你的富貴也不是本來就富貴,那是你跟善因緣借來的。
所以通教的思想好就好在,它能夠安住一切法畢竟空,站在畢竟空的 角度來看人生,他心能夠不取,不迷不取不動,他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這是他高明的地方。我們淨土宗應該要往這個方向去學習。
第四、以幻化慧,破幻化的見思。
雖然一切法空,但是也不要執理廢事,也要善加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第五、「雖知苦集流轉六蔽等,皆如幻化」,也要知道「幻化道滅,還滅六度等通之」。就是說,你要知道哪些是障礙,哪些是隨順道業的。
我以前有一位老法師,他是禪宗的大德。他講《六祖壇經》講到一半 時,我們同學私底下就問老法師說:「你們禪宗都不持戒的啊?」老法師說:「你怎麼知道呢?」他說:「對啊,你們禪宗說心平何勞持戒。」老法師說:「你心平了沒有?」他說:「我心還沒有平。」「趕快去持戒!」
他沒有教你不持戒,他說「心平何勞持戒」,所以雖然觀一切法空,但是我們有如夢如幻的煩惱,還是要持如夢如幻的戒法,對治如夢如幻的罪 業,這個地方不能執理廢事。
第六、「以不可得心,修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就是止觀的均等。就是你觀一切法空,但是如夢如幻的 止觀還是要均等。
第七、「體三藏法,無常苦空,如幻而治。」這個也很重要。其實嚴格來說,通教的「空」跟小乘、跟藏教的「空」,在實際操作缺一不可。我們 人生當中有些執著是不帶貪愛的,完全出於責任義務,這時你觀一切法空 無我無我所,你就放下了。
但是,有些影像你曾經付出感情貪愛的,很深的貪愛,你說你觀一切 法空可能不足以說服你,你就要用觀如夢如幻的無常痛苦來對治。因為這 種帶有貪愛的影像,跟帶有責任感的影像是不一樣的。是一種責任義務, 你觀一切法空你自然放下,你知道你不能主宰;但是帶有貪愛的影像,這種粗重的愛煩惱產生的影像,你就必須要有藏教法三藏法,用「無常故苦, 苦即無我」去對治它。你要用兩道空,安住的空跟對治的空。
所以你在操作上,看你病的情況,病重,你就要兩帖藥都要下去,所以你自己要知道你的狀況。
第八、「識乾慧等,如幻次位,而不謬濫。」你要知道你的階位,不能 夠起高慢心。
我們看最後的果地功德。
九、安忍乾慧位內外諸障,而入性地
十、不著性地相似法愛,而入八人見地。
證真,利、鈍,分別如前說。
我們一般在乾慧地,在外凡位的時候,問題最多。這個問題都來自身 心的痛苦,人事的障礙。當然通教的人安忍,比藏教好安忍多了,因為他 一開始就知道人生本來就沒有,身心世界本來就沒有,所以他的安忍的力 量大。
第十、到了內凡位,他的問題不是痛苦,是法愛。一種寂靜的三昧樂, 那種功德相來誘惑你的時候,你要堅定拒絕,繼續往前走。當然通教的人, 也比藏教的人容易過這一關,就是這個順逆二境。
證真,利、鈍,分別如前所說。或者是利根的人,可能是第一、第二、 第三就過去了,有些人要五、六、七,有些人十個階位一個都不能少,就看情況。
我們今天就上到這兒。有沒有問題?
今天講到通教的整個無生的概念,所建立的整個修行的位次。如果按 照真實情況來看,實際操作我們要先進入到通教的空。在思考的次第,你要先站在人生本來就沒有,然後再去對治它,會比較好。
你如果把人生當真,再來對治,你就很辛苦了,你可能不是短時間可 以處理。如果說,你今天沒有經過通教智慧的觀照,直接用藏教的思想, 就不是短短幾十年能夠處理問題了。就是你把它弄假成真了以後,再一一對治它,那你耗損的精神體力就不是今生可以解決,你今天的正念就不是 那麼容易了。
所以,你必須先把它的真實體性破壞——就是無生,所有的東西都建 立在畢竟空的基礎之上,所有的東西通通借來的,這樣子你就什麼事情都 好處理。所以你的智慧的淺深,影響到你是怎麼處理問題的。同樣的問題,你用更高的智慧去處理它,因為煩惱本來就沒有,就是說它有無量的可能性,它可能讓你業障深重,也可能讓你輕輕地走過。
所以往生的正念到底容不容易,答案是很難講。因為所有障礙你的煩 惱跟罪業都沒有自性,這就考驗你的智慧了。你智慧薄弱,它的力量就變大,你一執著它,它就變成非常強壯;你把它觀空,就什麼事都沒有。你臨終的妄想業力可能變得很強壯,也可能變得很羸弱,就是看你是怎麼想 的,這很關鍵!這就是諸法無自性。
如果說,不管你怎麼想的,它都是一樣,這個煩惱跟業叫有自性,它有獨立自主的體性,那就慘了!事實上不然,因為你「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所以它無自性的時候,那就各憑本事了。反正我們流浪到現在,大家的煩惱業力都差不了多少,這時你是怎麼去面對它,去處理它,就很關鍵了,就考驗你的般若智慧了。
有沒有問題?通教對臨終很重要——安住。欸,請說。
【274】沒有人說你不要學教理,你就趕快去修行,沒有這回事情!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開示!我想問個問題,就是六即佛,它一定都 是針對藏教跟通教嗎?因為我看到後面提到,大乘跟佛果中乘,那是不是 一定都是針對藏教跟通教?
【師父答疑】其實六即佛它本來的設計,只有圓教才有資格叫六即佛, 因為六即佛它要滿足兩個條件:六而常即,即而常六,才叫六即。就是說, 它六個階位,六而常即,但是它所安住的佛性真如是一個,它是差而無差, 六而常即。即而常六,雖然是安住佛性,但是淺深有差別,就即而常六,無差成差。所以只有圓教才有資格叫六即佛。蕅益大師說亦可約當教,就是勉強用六即佛的名稱,來用於藏、通、別這三教。
【學員】所以修行上,它會又從理即佛、名字佛這樣的階位一直上一 直上去?
【師父】對。因為你一定要先明白道理,然後知道怎麼思考,然後怎 麼去調伏對治,最後證得什麼果位,然後圓滿,它一定有一個階位。一定 先明白道理嘛。沒有人說你不要經過理即佛,說你不要學教理,趕快去修 行,沒有這回事情!
【275】念佛人最好是依止圓教!
【學員提問】師父!像我們念佛人,我可能從理觀或事修,所以從階位上分,可能就看你自己有沒有念到一心不亂,或是功夫成片,這樣子來分段?因為念佛人大概就是理觀跟事修這樣子,對不對?
【師父答疑】事修都後半段了,前面都是講理觀。念佛人你不可能一 直藏通兩教。藏通兩教它沒有成佛之道,也沒有什麼淨土的思想,所以念 佛人最有可能就是依止圓教。
因為感應道交,求生淨土,藏、通、別都沒有這個傳承,說佛陀的功 德會讓你分享,業感緣起那更不要講了,各人造各人的業;別教也沒有了,別教阿賴耶識。只有圓教才有可能,你念佛的思想要建立起來——是心作 佛,是心是佛,只有圓教有這種概念。
【276】面對不同煩惱境界,如何選擇對治方法?
【學員提問】師父!第二個問題是,平常我們,剛才師父提到,在對治時,通教跟藏教比,藏教較重。對不對?我們平常在順境的时候,可能用通教方式來對治;碰到境界比較强,也許就用藏教,比較重一點。然後平常兩個交叉運用,自己去想辦法對治。
【師父答疑】可以。但是你可以這樣,你要對治粗重的時候,先告訴自己一句話——就是它本來就沒有,先把這句話講出來,對你後面的對治會減少很多時間,就是先安住空性,再用調伏的空性。就是說,通教可能只是一瞬間,但是你知道這個概念,跟沒有知道這個概念,就差很多了,諸法無生。
【277】你不能憑感覺來處理事情,心中要有道法在!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那個安心如空之止觀,通教的止觀,請師父 可以說一下,它們是怎麼樣修的嗎?
【師父答疑】我剛剛不是講很多了嗎?
【學員】在靜坐時,那個心安住在空,然後它是怎麼樣?
【師父】他就是思惟諸法不自生,其實通教的思想很簡單,它就觀無生,就是本來就沒有。本來就沒有,它是從因緣的開合而有。就是說,你的「有」是因緣給你的,你的「沒有」是因緣跟你要回去。就是你要有一個道理來說服自己,「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 你的有,也不是真的有,你是借來的。
【學員提問】師父!我的問題是,道理是這樣我知道,可是修是怎麼 修呢?
【師父答疑】這個道理就是在修了。
【學員】那在靜坐時它是怎麼樣?
【師父】你要創造一個無生的道理出來,然後用這個道理來看人生。 就是你跟這個道理相應,然後用這個道理來看人生,你就不會弄假成真, 你就不會去沾惹太多塵埃。
因為我們一般人會出差錯,就是心中沒有道理。就是跟著感覺走,完全用感覺,在有相的因緣去分別,你喜歡什麼就攀緣什麼。就是完全沒有道理,我們一般人是沒有章法的,完全放縱自己的六根去攀緣六塵。現在 有個道理在心中,你就比較有理智了。
【學員】所以他們打坐的時候就是思惟……?
【師父】打坐的時候先把道理想明白,然後你想明白以後,這個道理 就在心中就落根了,就有善根了,遇到事情,這個道理就會出來。
就是說,什麼是無生,你要先想清楚什麼叫無生。等到出了事情的時候,這個無生的道理就可以操作了,你的思想,就可以從這個道理去思考事情,就是你就可以用這個道理來看這件事情了,你就有更高超的智慧了,就是你不能憑你的感覺來處理事情,心中要有個道法在。
【278】空性的智慧對我們很重要!
我們下一堂課,會把藏通兩教做一個研討。因為空性的智慧對我們很重要!一個現實問題,在你還沒有錢之前,在創造財富之前先脫離貧窮,我們一定先處理生死業力的問題,才有資格談心性功德的開顯,所以空性的智慧對我們很重要。就是你要怎麼擺脫業力,才有資格談你的未來的願力;你擺脫不了業力,你就沒有資格談你未來的願力,你就沒有未來可言 了。你就被業力牽著走,你哪有什麼願力呢?你就是「萬般皆是業,半點 不由人」了。
所以,怎麼從業力裡面走出來,是一個非常務實的關鍵了。我們有很 多的希望,希望來生到……有很多的願力,要往生,要成佛,但是請你先處理好你過去的業力,空性的智慧會幫助你。就是你必須要找到一套系統,一套思惟模式,來面對臨命終的時候業力對你的障礙跟妄想對你的干擾。它們兩個都不真實,但是你怎麼去面對它,就很關鍵了。所以我們下一堂課,把這個空性的思想,再做一個總結跟研討。
我們今天上到這兒。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