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人生有思想跟業力,第一個先改變思想!
【303】別三諦所開出來的修行方法是什麼?
【304】大乘佛法要修哪三種功課?
【305】你要經常用中道的道理來調整自己的身口意!
【306】什麼是中道真如?如何修才能順入中道,方可剋證?
【307】如果知道是沒有「我」,可是離開這個「我」還有一念心識嗎?
【308】業力和願力,這兩個力量是完全獨立的嗎?
【309】願力是怎麼來的?
【310】「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減,聖不能增」,可不可以用「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來理解?
.
卷三十二
【301】大乘甚深緣起——從業力的主導,提昇到一念心識的主導!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二頁,我們講到大乘的甚深緣起。大乘的菩薩解讀人生,它從一種業力的主導,而提昇到一念心識的主導,所謂的萬法唯識,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現象,是我們一念的剎那剎那的心識變現出來的。
什麼叫做一念心識呢?我們可以分成兩部分來說明:第一個,就是第八識,它所代表的是你過去的業力,它有無量的業種子;第二個,就是你第六意識的思想。也就是說,整個生命就是你的思想跟業力的交互作用。
當你的思想跟業力產生作用的時候,有兩種可能:
如果你今生在佛法的學習,透過你的思惟想像,建立一個堅定的願望:
我一定要去布施,我一定要去持戒,我一定要往生,有一種堅固的力量,那你的生命就開始改變了,叫做境隨心轉,你不再向外攀緣了,你人生有目標了。你用目標,用你的願力來主導人生,那麼你這個人就活在未來,你人生是有無量的期待,你這個人不可小看。雖然現在不圓滿,但是一個有願望的人,他是不斷的在進步,你未來的前途不可限量,因為你活在未來。
如果你的思想沒有堅定的願望,你就一天過一天。當你第六意識力道弱的時候,對不起,那就不是境隨心轉,那叫心隨境轉。你的人生就由第八識主導,因為你的第六意識,沒有力量來主導第八識,那就由你過去的業力來主導你,那你就完全活在過去,你這個人的生命毫無未來可言。過去的業力要讓你怎麼樣,你就得怎麼樣,你的生命就非常被動了。
所以,從大乘的甚深緣起,它把人生分成兩塊:你這個人是活在業力 還是活在願力,就有很大差別了。活在業力,那你就是活在過去了,就沒 有什麼未來可言,你過去是什麼思考,今天還是什麼思考,你這個生命是 充滿了變數。臨命終就完全看哪一個業浮出來,你的人生充滿了無常的不 確定。那麼如果你第六意識強,你發起願力,我一定要怎麼樣!喔,那就 不一樣了。這個時候你就用願力來引導業力,這就帶業往生了。
所以說大乘甚深緣起,分成兩種緣起:一種是由業力主導的;一種是由願力主導的。這個地方就說明因緣力故,有兩種因緣在交互作用。
【302】人生有思想跟業力,第一個先改變思想!
好,我們做一個總結,看第三的大乘甚深緣起的總結。
(三) 如是緣起,於大乘中極細甚深,又若略說有二緣起:
一、分 別自性緣起 ─此中依止阿賴耶識諸法生起,是名分別自性緣 起,以能分別種種自性為緣性故。
二、分別愛非愛緣起─謂於善趣惡趣,能分別愛非愛種種自體為緣性故。 ─《攝大乘論》─
好,那麼這兩種緣起,就是把前面做個總結。
第一個是分別自性緣起。分別自性緣起就是依止我們過去阿賴耶識的業種子,生起種種差別的善惡果報。因為它能夠顯現過去這種差別的果報 的自性為它的自體,這叫依他起性。這個分別自性緣起,簡單地說就是業力的緣起。
我們現實生活,你是擺脫不了業力的,因為你的客觀環境,你的受用, 是完全由業力主導的。你人生活得快樂,活得痛苦,是業力主導的。你善 業強,今生快樂多;你罪業重,今生痛苦多,所以業力主導了你的感受, 這第一個。
第二個,分別愛非愛緣起,這個很重要。這是第二種緣起。就是你的第六意識,對於善趣,對於快樂的果報,或者惡趣,對於痛苦的果報,你產生種種的分別思惟,而產生不同的思想、不同的願望,為它的緣起。
前面的業力主導我們的客觀環境,當然也主導你的感受,你人生的受 用。但是你的思想,影響到你未來的一個引導。所以如果你的思想是薄弱 的,你今生沒什麼思想,你就一天過一天悠悠泛泛,那你這個人就沒有所謂的第二個緣起,你就沒有什麼思想緣起了。你就是活在業力,完全活在 業力了,就是你該怎麼著就怎麼著,所以你人生只有兩種:就是快樂跟痛苦而已。這種人生就很被動了。
站在佛法的角度,我們應該要強調分別愛非愛緣起,就是第二,思想 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會產生兩種作用:
第一個,對今生來說,它能夠重新解讀人生,我沒辦法改變我的今生 的現象,但是我可以重新解讀它,解讀是我說了算。就是說,第八識你今 天釋放業力,我沒辦法改變你,你要釋放痛苦給我,你要釋放快樂給我, 我們必須認命,因為你今生有一半是來還債的。但是當這個快樂痛苦到來 的時候,你怎麼解讀它,這個你是可以決定的。
比方說生病。當然生病是一種痛苦的感受,但是痛苦的感受對你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它讓你產生挫折感。說我業障深重,一句話就夠了。那麼這種業力本來不能形成障礙,它本來只會讓你痛苦,但是因為你思想錯誤,它變成一種相續的障礙。
本來業力的釋放是瞬間而已,但是因為你面對痛苦的時候,產生不如 理作意,錯誤的思想,結果產生心態的後遺症,變成障礙。它本來不是障 礙的。如果你正確思考,就像蕅益大師說的,生病有三重意思:
第一個,消除你的妄想。一個人生病你就不會打太多妄想,就會老實 一點修行,你一個人有一點病痛,你念佛就老實一點,它會幫助你消除很 多妄想。
第二個,看破此身虛妄。我們對身體很執著,總是覺得身體會給你快樂,你所有的快樂都跟身體有關係,你為什麼要吃好的、穿好的,但是你看到生病,你會知道身體其實是痛苦的根本,看破此身虛妄。
第三個,增長你的苦、空、無常、無我觀門。你在佛堂裡面修四念處 的止觀,修了一個月可能比不上你一場病,來的貼切一點,對不對?它對 你有幫助啊。我們撇開痛苦的感受,因為感受是瞬間。但是你從無量的人 生因緣,以短暫的痛苦感受創造未來的人生,值得嘛。
所以,諸位!我們再講一下,業力是不能障礙你的,業力只會讓你痛 苦跟快樂,你的障礙是因為你思想錯誤。你不能夠說:「欸,我因為痛苦, 所以我沒辦法修行。」不對!根本沒有關係的。業力它不能主導你的障礙或 非障礙,它可能會幫助你,也可能會障礙你,就是看你怎麼解讀它。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學習佛法呢?就是學習佛陀的思考,開示悟入佛的 知見,就是佛菩薩遇到事情是怎麼思考的。當我們有錢財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跟人家分享?為什麼要布施?因為它會創造來生的快樂,來生的福 報。就是說我們學習佛法,當然我們的業力不是馬上改變,我們沒有佛陀 的福報,但是你最好先有佛陀的思想。
按照佛法的意思,沒有佛陀的思考模式你不可能成佛。因為你根本沒 有這個緣起。你一個凡夫的思考模式,你有辦法成佛嗎?你這個分別愛非 愛緣起就不及格,思想緣起就不及格,你第一個種子就錯了。
所以人生有思想跟業力,第一個先改變思想,因為業力改變不容易, 但是你改變思想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你可以把今生的痛苦,轉成你一種增上的力量,對你來說痛苦快樂都是增上緣,人生沒有所謂好壞的問題,只有苦樂而已。什麼東西 對你都好,痛苦也好,快樂也好,順逆皆方便。所以你就掌握了人生的主動權,就是說業力你要釋放,我沒意見,但是怎麼解讀,我說了算,我怎麼來看待這件事情,我說了算。你掌握人生一半的主動權,你可以解讀人生。
第二個,你可以引導人生,這更重要。你對來生有引導作用,因為今 生已經沒辦法改變了。其實佛法很少改變今生,很少。今生是讓你歷練的, 因為你今生已經是一個果報成熟了,你怎麼改變有限了,只能做局部的改 變,不可能說大方向的改變。當你在三界投胎的那個時候開始,你今生就要學習認命了,因為它的總報已成,大方向已經改變,已經定型了。所以 佛法都是活在未來,都是創造未來。
但是關鍵是你怎麼利用今生,釋放你的快樂痛苦,去激發你一種往生的願力,這個更重要!所以你培養一個美好的思想:第一個,你今生重新解讀;第二個,你能夠開創未來。
舉一個例子。有一天孔夫子,他領著子路跟顏淵在路上散步。孔夫子就說,你們兩個講講你們的志向吧。當然子路這個人很衝動,就先講了。 他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也!」看得出子路的思考模式, 只有人天的善法。他說願我的車子、馬匹還有衣服,跟所有的朋友共享, 就算損壞了,我也不會有任何遺憾。這個人的布施度修得不錯。所以我們 看這個人的思想,大概知道這個人未來他人生的發展、他的格局是怎麼回 事了。
顏淵也講話了。他說:「願無伐善,無施勞。」他說,我希望不要誇張 自己的才華,不要張揚自己的功勞。那麼子路他的思想是在一種善業,但是我們看顏淵的思想更高明了。他是一種心態,他要求自己謙卑低調,有一點二乘的出離的概念,因為他隨順於無我。
我們看孔夫子怎麼說。講完以後,顏淵就問孔夫子說:「願聞子之志。」 那您老人家的理想抱負是什麼?孔夫子說:「願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 懷之。」希望所有老人都得到安養,朋友之間互相信任,年輕人得到照顧跟 撫養。孔夫子啊,心存眾生。所以我們可以從這三個人的思考模式,大概 知道這三個人的生命軌跡已經出來了。
所以,其實你現在的生命有一個軌跡的,知道嗎?軌跡,不是說你偶爾造善、偶爾造惡,這個都不一定。
但是你有一種思想數數現行,深生好樂,就是你如果看你的內心深處, 一定有一個願望在引導你,有一種希望。當然這希望有四種可能:第一個, 追求雜染果報的希望;第二個,追求快樂果報的希望;第三個,追求涅槃的希望;第四個,追求菩提的希望。那是你人生真正的主導者。
其實,你偶爾造善、偶爾造惡,這個不足以論斷你的人生,偶一為之 的善惡不能主導你。但是你經常有一種思考模式,你一定要幹什麼,這個 就要注意了!因為這個地方就是分別愛非愛緣起,因為從你這個願望,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你未來的這個景觀就出來了。
你心中的希望,當然在死亡之前還可以改變,但是你的希望來自於你 的知見,因為你覺得這件事重要,就是你的知見有問題了。所以你對人生 的解讀的知見影響你的願力,你的願力影響到你未來的人生軌跡,就這麼 回事,這就是所謂大乘甚深緣起。
就是說,其實業力不能主導你,「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句話其實是不對的,是你的思想在引導業力,不是業力在引導你,那是因為你自己放棄了思想,所以只好業力引導你了。
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業力對你來說,它只能夠給你兩件事情:給你快樂跟痛苦,其他什麼都不能給你,其他都是你自己打妄想打出來的。業 力只給你快樂跟痛苦,其他的都是你的思考模式了,你面對痛苦快樂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
其實你的人生,你不要再說你業障深重,其實你是妄想太多。你不能 把過失都推歸到業障,當然你這樣很簡單,不是我的問題,是業力的問題。 你把所有過錯都推到前生,難道你今生沒有責任嗎?你思想錯誤,你把業力做一個錯誤的引導嘛。
萬法唯識就是說,其實業力它不能主導你的。你今天會變成這個樣子, 是跟你的思想有關係的,你的性格有問題,思考模式有問題。業力它是一盤散沙,很多人從痛苦中得到解脫,他從一種非常不好的業力,能夠主導開創成一種淨土的功德;有些人他本來是今生很好的業力,結果把它引導到三惡道去了。你不能夠說業力害了你,或業力幫助了你,它們都是助緣。
你的思想會幫助你,你的思想也會害了你。這個就是大乘甚深緣起,一切的萬法唯獨是你的心識變現出來,業力僅供參考。
【303】別三諦所開出來的修行方法是什麼?
好,我們把這個別教的思想這種緣起瞭解以後,我們就可以回到講義, 來看看它的觀念跟它的修行方法。
那麼「此教」,此教當然是別教,大乘別教它「亦詮別三諦」。
別三諦,我們來看它的開合,「亦詮顯中二諦」,這個「顯中」就是說開顯中道的二諦,就是我們可以把三諦合起來變成二諦,那怎麼合呢?「空」 是世俗諦,「有」也是世俗諦,但是中道的「真如」是勝義諦,那麼這就是 變成二諦了。
「亦詮圓入別二諦」。如果這個人能夠入圓教的話,那麼空、有都是世 俗諦,「圓中」——這個就不是「別中」了——「圓中」,圓教的真如,就是一念心性,是勝義諦。這個「圓中」我們到了圓教再說,我們現在講「但中」。
「亦詮圓入別三諦」。圓入別三諦,「圓入別」就是,本來我們的別教 三諦,空、有跟中道是互相獨立的,要一個一個修,要先空、次假、後中, 但是如果你入圓教的時候,真諦、俗諦、中諦是互含互攝的,一念心性即 空、即假、即中,空性裡面有緣起也有中道,中道裡面也有空性跟緣起,隨拈一法就具足三諦。這個是圓入別三諦,但是它的當體是別三諦,就是 個別的。
別教只攝受菩薩,它沒有所謂的聲聞緣覺。它的菩薩道有三種修法, 就是說它這個別教只攝受獨菩薩法,它修無量四諦,因為它的苦諦是講到 廣大的九法界的痛苦,乃至於集滅道都是講到廣大的這種無量無邊的境界。這個別教無量的概念是怎麼來的?
圓教的真如它沒有種子的概念,它真如受熏以後,就是全體不變、全體 隨緣。就是你如果造業,造了五逆十惡去熏真如,真如就變成地獄的果報, 但是它本質還是真如,但是真如在迷,它現出痛苦的假相出來;真如覺悟 了,它就現出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所以真如它不詮釋差別義,它沒有種 子的概念。
但是唯識不一樣。阿賴耶識它有種子,每一個東西都有它個別的種子, 這個種子它是個別個別算的:布施有布施的種子,最後有布施的果報,有富貴果報;忍辱有忍辱的種子,變成莊嚴。它是無量的差別,所以它修無 量四諦。
「亦詮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那麼它的生滅因緣為什麼叫不思議呢? 因為前面的藏通兩教都是分段生死,到了別教,它的生死法,有界外的不思議變易生死,所以它有不思議。為什麼是生滅呢?因為別教的對待十二 因緣也是用對立的,以清淨法來對治雜染法,它不像圓教是真妄不二。
「亦詮不思議六度十度」。不思議當然是界外的波羅蜜的功德,菩薩怎 麼創造界外的六度功德。
這個就是它的別三諦所開出來的修行方法。
壬三、修行位次
【304】大乘佛法要修哪三種功課?
好,我們來看它的修行位次。我們把它念一遍。
開示界外鈍根菩薩 : 令修次第三觀;出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證中道無住涅槃。
亦於當教自論 ─ 六即
那麼別教的別三諦,它為什麼叫攝受鈍根菩薩呢?因為小乘法它的主修只有一個法門,就主修空觀,它認為空觀修完了,把三界給消滅了,就大事已辦了,所以它的功課很少。
大乘佛法要修三種功課,空、假、中三觀。你怎麼樣從相狀裡面解脫出來——從假入空;第二個,你怎麼樣又回到相狀裡面去——借相修心; 第三個,你怎麼在空有中保持平衡。
所以大乘菩薩一輩子要做三件事情,而這三件事情從一個別教的菩薩 來說,他是次第完成的,叫次第三觀。他先從假入空,離相清淨。一開始 一定是先離相的。我們說過處理事情,你要先把相狀放下,站在本來就沒有相狀的角度來面對它:第一個從假入空;第二個從空出假。那麼你能夠放下執著以後,你重新面對相狀,借相修心,每一個相狀對你都有意義, 不管是順境逆境的相狀,順逆皆方便;第三個中道,你一定要把空有之間, 有相的這種現象跟無相的空性,你要保持平衡,讓它能夠不壞菩提心。
所以它這個三觀是次第的,它的因地是修次第三觀,果地出分段變易兩種生死,證得中道的無住處涅槃。它的最後結果是「以大智慧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非空非有。
這個分段生死,它是業報身;變易生死,它是屬於意生身。所以它是從業報身完全消滅以後,變成意生身。為什麼叫意生身呢?因為意生身, 諸位!初地菩薩沒有談到業力的問題,我們六道凡夫才有講業力。一旦破無明證法身以後,你沒有業報身,你的生命就不太受業力的主導了。因為 你的生命只有菩提心、空正見。所以,隨著你的菩提心、空正見的智慧不 斷地提昇,你的思想的變化,你的生命不斷變化叫意生身,這個時候完全 講你思想的提昇。
這叫別三諦,次第三觀。
【305】你要經常用中道的道理來調整自己的身口意!
我們看它的六即佛,它的次第。
前面這段是個總說,這以下別釋。看理即佛。
一、理即佛
◎ 理即者 ─ 但中也。真如法性,隨緣不變。在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 淨。迥超二邊,不即諸法,故依圓教,判曰但中。
理即佛很重要,就是說這個別教的中道,到底是什麼相貌。
我們來看。它是「但中」,「但中」的意思就是說,它這個中道,這個 「但」就是說它不是真諦的空性,也不是俗諦的假相,它是離開了空、有, 另外有一個獨立的東西叫做中道,就是它的中道是遠離空、遠離有,另外 一個個體的東西。這個跟圓教的圓三諦「圓中」就不太一樣。
那麼它的真如法性是怎麼安立呢?四個字而已——隨緣不變。所以可 以看得出來這個真如不受熏,你不管用善法去熏它,真如還是真如;你用 惡法去熏它,它也是真如,它這真如的思想就是非空非有。
所以在生死雜染法當中,也不會染汙中道的實相,你就算有涅槃清淨 的功德,也不可能去加強它的清淨,它「迥超空有二邊,不即諸法,故依 圓教,判曰但中」。關鍵在於不即諸法,因為它不受一切法的熏習,所以叫 「但中」。
中道實相有兩個:一個叫別教的「但中」,一個是圓教的「圓中」。這差別我們解釋一下。「但中」,就是說這個中道,它是一個道理,是一個理 性。既然是理性,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你要去修,要去追求才有。就是你這念心本來是顛倒妄想,但是你不斷地去思惟中道,慢慢慢慢這個中道的道理就能夠落實到你的心中,產生它的功德妙用出來,它偏重在修德,因為它是個理性。
但是圓教的中道是一個心性,就是你現在就是中道,你只是不肯承認 而已。因為你一天到晚離家出走,向外攀緣,你自己沒有迴光返照,直下 承當。所以圓教的中道是一種心性,是眾生本具的,不管你今天是善是惡, 不管你承不承認,它都存在的,這個地方不太一樣。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大乘佛法思考事情,它的原則就是經常用 中道的道理來調整自己的身口意。
我們舉一個例子。你看蕅益大師,他作了《彌陀要解》,作完《彌陀要 解》以後寫了一個跋,裡面有兩句話很重要,他說:我不敢與諸翁競異, 但是也不必與諸翁強同。這個是中道理性。就是說,為什麼歷代的祖師都 對《阿彌陀經》注解?你看幽溪大師也注解,蓮池大師也注解,都是他的 前輩,那麼蕅益大師為什麼你要注解《彌陀要解》呢?第一個,我的心態, 我沒有跟古德爭高下的意思,「不敢與諸翁競異」,非有,我不執著這個假相;但是非空,也「不必與諸翁強同」,站在弘法利生,每一個人各有各得度的因緣,有些人喜歡簡單,有些人喜歡廣大,蓮池大師寫得很廣,蕅益 大師寫得很簡要。就是站在法的流傳裡面,我也不一定要跟諸翁強同,它裡面很多觀念是不太一樣,中道——他不是說完全不做事,也不是一做事就攀緣。慈航菩薩也講出一個中道,他說:「名利不可爭,義務不可辭。」 也是中道。
所以整個大乘佛法的思想,就是用中道思想。我們看到它後面的名字 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它整個生命的最高標準,就是用中道的理性 來檢查自己,非空非有,不涉入名利,但是又有它的責任義務——名利不 可爭,義務不可辭——這是中道。只是它的中道是一種對立性的中道,它相對於不中道而安立的,相對於空有而安立的中道。
我們可以知道,你看藏通兩教的思想是空性,對不對?空性裡面有對 治的空性跟圓融的空性。對治的空性是什麼?藏教,它是站在一種對立的, 對世俗諦極度排斥的角度來安立空性;通教的空性是圓融的。其實空性有 對治有圓融,中道也有對治跟圓融。別教的中道是對治的,它對治空,對治有,它對治凡夫的著有,也對治二乘人的偏空。那麼它也有圓融的中道, 就是圓教的思想——一切法如。不過圓教的操作很難。
我們一般來說圓教只是一個概念,真正實際操作都是用別教。因為你 一旦心態調整錯誤,一旦落入空性,有時候什麼事都不想做了,佛陀就用 假觀來。就是說你這段時間有一點偏空了,什麼東西都排斥了,你就知道 不能這樣下去了,你要把這個假觀的藥拿來吃,你要多讀一點假觀的法, 比方說《法華經》、《華嚴經》,多看諸佛菩薩的功德,就激發你的願力。你 現在攀緣心很重了,你再讀《法華經》你就慘了,你要讀《金剛經》、《楞 嚴經》。就是說你現在落入偏空或者是偏假,你自己要知道,然後找相應的 法來對治,這個就是別教。
好,我們看中道的理性是對治空有的,它就說你必須保持平衡,非空 非有。
【306】什麼是中道真如?如何修才能順入中道,方可剋證?
我們看第二個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解義也。仰信真如法性 ----a. 凡不能減,聖不能增,但由客塵覆蔽,而不證得。----b. 須先藉緣修,助發真修,方可剋證。
這個名字即佛,它就是你能夠聞經達理,斷疑生信,能夠真實地瞭解 中道真如的概念,就是什麼是中道你要先清楚。因為你後面的十信、十住、 十回向,整個六度的操作修行,都是以中道為自己的標準,就是你合不合 乎中道,是不是合乎非空非有。那麼他對中道剛開始踏出第一步,是仰信真如佛性。
那麼真如佛性怎麼仰信法呢?它有兩個:第一個,從本質來說是「凡不能減,聖不能增,但由客塵覆蔽,而不證得」。中道的思想是隨緣不變, 不能改變的,凡夫也是這個中道,聖人也是這個中道,不是說聖人的中道 就比凡夫的中道高明一點,沒有這回事情。他的內心是親證的程度有差別, 但是中道的概念是一個。凡夫為什麼不能親證中道呢?因為客塵覆蔽,因為你自己有執著。
其實按照唯識的說法,人生它的真相本來就中道,你看阿賴耶識釋放 業力的時候,它恆常相續、不斷變化,這就是中道。人生每一件事情,都在替你說中道的法,每一個東西都是空有不二。這個花它不斷地變化,它昨天跟今天不一樣,它是不是在詮釋空性的道理,真諦理?但是它雖然一切法空,它又輾轉相續,它昨天的花會引生到今天的花,這個就有相續性, 這個就是非空,它不斷變化就是非有,這個花已經在跟你詮釋中道了。你 的身體也在詮釋中道,你今天的身體跟昨天的身體不一樣,但是它雖然變 化它又相續,生滅變化恆常相續,這就是中道。
所以中道的道理,其實是隨時存在,但是你為什麼看不到呢?因為你 一天到晚打妄想。因為你自己接觸外境的時候,你自己捏造一個我執我見 的影像。所以我們必須把自己的妄想撥開來,才可以看得到真實的中道。
那怎麼辦呢?「須藉緣修,助發真修,方可剋證。」我們必須要先有一 種破妄,那個緣修主要就是有兩個:一個從假入空;一個從空出假。就是說我們今天要進入到真修的菩提心跟中道的空性,你要先有空性的智慧, 所謂的遍計本空來破你的執取;又必須要依他如幻,要借相修心發起菩提心,然後才能夠順入中道,方可剋證。
諸位!我們來看這個名字位,大乘佛法它的名字位,它的特點,仰信真如佛性,在「仰信」這兩個字。我們把前面的藏通兩教的名字位做一個 比較。我們看第三十一頁,就可以知道大乘佛法它如何踏出第一步。
先看藏教,三十一頁。它的「名字即者,學名字也,知一切法,從因緣生」。這第一個概念,「知因緣所生法,皆悉無常無我」,對不對?諸位! 藏教人對無常的空性,他是怎麼踏出第一步?他是直接了知啊,對不對? 「知」。
好,我們再看通教的,看四十頁。四十頁的名字即佛,它是「名字即 者,幻化也。知一切法,當體即空,非滅故空,生死涅槃,同於夢境」。它也是一個「知」字。所以藏通兩教對於真理的修學,第一個都是要先知道,你沒有知道,你就不能修學。
我們來看看大乘佛法對中道,它怎麼踏出第一步。它沒有說「知」喔, 它說「仰信真如佛性」。真如佛性甚深難解,但是你要怎麼樣呢?你先相信這個東西的存在。它有兩種:第一個,相信它的存在性;第二個,功德性, 相信你可以成就。
所以諸位,我們現在從業感緣起到心識的緣起,開展出人生的非空非有的中道,你可能有些心態要改變了。就是說,世間的概念它是可以先懷疑——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大乘佛法你一懷疑你就完了,它是信解行證,就是說你先接受下來。
其實人生,著有這個不是真理,著空也不是真理,人生的真理是非空非有,要遠離空的執取,遠離有的執取,這個才是生命的第一義諦,你要先仰信。仰信以後,你慢慢慢慢才會理解,然後你去修證,最後這個中道 才會出現。
所以這個關鍵就是說,大乘佛法對真理,它不是從「知」下手,因為 它是不思議境,它是先仰信。當然如果說你要能夠證入,要慢慢慢慢從仰 信變成智信,智慧的信,那你就必須有一些方便,先修空觀離相清淨,然後再修假觀,歷事鍊心,然後慢慢慢慢你才知道什麼是中道。也就是說, 大乘佛法的中道,往往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啊,你要去體會的。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今天有沒有問題?
那麼別教已經開始一個不同的思考,從前面的藏通的對立,變成一種 中道的平衡概念。請說。
【307】如果知道是沒有「我」,可是離開這個「我」還有一念心 識嗎?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在附表六,十一頁,那裡剛剛有一個問題, 就是說,如果是沒有「我」的話,誰來造業,誰來受果報?那師父剛剛說, 是一念心識來造業的,那弟子的問題就是:如果知道是沒有「我」,可是離開這個「我」還有一念心識嗎?
【師父】你的意思就是說,沒有這個「我」,心就不能活動了?你的心 識可以透過作意、觸、受、想、思,不用「我」。其實你心識的活動,是靠 你過去的習慣,怎麼是「我」呢?你喜歡吃甜的,你這個是一種習性了。 什麼叫常一主宰?什麼叫我?第一個,它不能改變,是吧?但是你看生命 一路走來,你有看到一個不變的東西嗎?要恆常住、不變異、有主宰性,沒有!沒有一個常住的東西是不變的。
第二個,你的心如果聽你招呼的話,如果這個心識有我,你能夠主宰的話,你今天會變成這副德行嗎?如果你的心在你的掌控當中,誰會造罪 業呢?
【學員提問】弟子的問題是說,一念心識跟這個「我」其實是分不開的。
【師父答疑】怎麼會分不開呢?就是說,這個心識本來就沒有一個我, 是你自己認為有一個我。就是說心識它是恆常相續又不斷變化,對不對? 這叫心識,它是個明了的作用,它能夠思惟,它能夠想像,它有感受,它是幾種功能而已,它怎麼會有個我呢?
我問你,你控制得了你的感受嗎?你控制得了你的思想嗎?沒辦法。 但是我們可以引導它,就是說我們不能主導我們的思想,但是我們可以引 導它。我們多讀經典,用淨法熏習它,讓它變化,但是這不能講主宰,那叫做引導。生命只有引導權,沒有主導權。主宰就是你說了算,但是引導 它是潛移默化的。
你要是有我的話,那問題就簡單了。這個身心世界都完全在你的掌控 當中的話,那個問題就變簡單了。它要打妄想,你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只能夠用佛法來引導它、調伏它,但是你不能主宰它。你只能夠透過佛 法的熏習,創造一種引導的功能,不見得馬上有效果,但至少它會產生一 種潛在的力量在那個地方。
就好像說水,水你不能主宰它,但是我可以把這個地方挖低一點,讓水過來,你可以引導它,但是你不能主宰它,我們是叫做調伏內心,引導
內心,但是可沒有說能夠主宰內心,你沒那個本事。
【308】業力和願力,這兩個力量是完全獨立的嗎?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弟子的問題是我們人生有兩種力量:一個是業力,一個是願力。那這兩個力量是完全獨立的嗎?
【師父答疑】它有關係,但是如果你修到最後,業力可能對你的影響 會慢慢降低。剛開始你建立思想的時候,你發一個願力,你可能很容易受 外境的影響,因為你願力薄弱,所以你不能夠說業力到底有沒有關係,這有點高談論調了,是不是?
但是慢慢慢慢你覺得說,欸,其實業力它只是給你痛苦跟快樂。就是說你有選擇權,就是說我可以不跟它走,業力可以把我丟到一個不好的地 方,但是我可以從中得到經驗,得到啟示。就是說理論上,業力是不能影 響心力,不能影響思想,理論上。因為你的思想跟快樂痛苦沒有關係,那是你的學習聞思而來的。如果你不攀緣外境的話,就是業力歸業力,思想 歸思想,理論上是這樣子。
但是你不能夠說,我為什麼這麼差?因為我生長在這個環境。那你要 這樣講也可以,那你這樣講的話,說你是個凡夫,你說眾人皆醉,大家都 這樣子,我也跟著這樣子,對不對?那你就完全被業力牽著走了。
其實不是這樣子。如果我們的心不能夠脫離業力的話,那誰能夠往生呢?往生就是你要用願力來引導業力,是吧?你要由業力主導變成由願力主導,隨念往生。
【309】願力是怎麼來的?
【學員提問】那下一個問題就是,這個願力是怎麼來的?
【師父答疑】願力是由於你的思惟,你要思惟它的功德。我們以前會 認為娑婆世界會快樂,對不對?其實我們娑婆世界,與其說娑婆世界來找 我們,倒不如說是我們去攀緣它。我們認為娑婆世界是快樂,因為我們很 多人生的經驗,過去都是記得娑婆世界美好的一面,把一些痛苦都忘了, 好了傷口就忘了痛,對不對?
那我們現在要導正這種錯誤。就是我們一直認為娑婆世界是快樂的, 其實它不是快樂的,它是無常苦無我的。你要不斷用這種智慧來教育你的 思想,就是自我教育,跟自己溝通。當你的思想改變的時候,我相信沒有 一個人會追求痛苦,是吧?我們為什麼會願意來娑婆世界?因為你認為娑婆世界是快樂,作功德想,那麼這個時候你必須要告訴自己:我為什麼要 往生呢?因為極樂世界有兩個好處:第一個它安樂,第二個它解脫。你在 所有的十方國土裡面,能夠找到一個輕鬆快樂的修學,又能夠不斷增上的, 幾乎沒有了。人世間要麼就快樂,你就必須放棄解脫;你要解脫你就必須 修苦行,就必須放棄快樂。極樂世界不必,它可以樂修,這個國土滿足你 快樂的需求,也滿足解脫的需求,這不是挺好嗎?
所以你必須要透過思惟,你才會有一種願力,思惟它的功德,思惟娑 婆世界的過失。如果你不思惟,你說:「那我都不思惟,照講我也不可能到 娑婆世界,也不能到極樂世界。」錯!因為你以前有思惟過,你如果不思惟, 你的思想就是昨天的思想,就是前生的思想,你就是貪戀娑婆。
按照佛法的說法,我們如果不調整心態,你是不能往生的。因為你今天會來投胎,合理地推論,你就是貪戀娑婆,不樂淨土。所以,如果你不 做出改變,只有念佛,理論上不能往生。你沒有創造一個改變的因緣,你思想是怎麼改變的?你告訴我,你怎麼改變?你沒有新的法進去,你的思 想就是昨天的思想,這叫等流性。所以你必須要學習聖言量,你才能創造 新的思考模式。
【學員提問】那最後就是我學習到,可是我知道很多人沒有學習,也沒有因緣,那他們機會在哪裡?
【師父答疑】機會就是你要告訴他。當然我們現在有很多名詞,你就 是說,你用他能夠接受的話告訴他,就是這樣。因為我們的學習,一開始 所有的道理只能夠透過文字跟聲音,它是個工具。如果你今天不透過聲音, 那你怎麼把聲音傳遞給他?那幾乎沒有管道了。
【310】「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減,聖不能增」,可不可以用「菩 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來理解?
【學員提問】我想問一下,剛才說「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減,聖不 能增」,我可不可以用「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 埃」來理解?後面那個「先藉緣修,助發真修」,可不可以用「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來瞭解?
【師父答疑】好,請坐。「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理論上是 偏空性,理論上,你看不出它有妙有。就是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有兩種可能,可能它的空性會產生妙有,它也可能會入偏空涅槃。就是 從它的文字相來看,我們看不出它有緣起的相狀在裡面,其實這句話當體 來說偏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們有看到假觀的味道在裡面嗎? 你們有聞到嗎?沒有吧?沒有。
但是它從對治的角度可以,就是說,欸,我已經著有了,那你就用「本 來無一物」。那你偏空,你就用「時時勤拂拭」,「時時勤拂拭」是一種方法, 那我就必須拜佛,用持戒來對治,就是以相來對治相狀,用清淨相來對治 雜染相。
這「本來無一物」,我有這麼一個說法給大家參考。臺灣有一個廣欽老 和尚你們聽過吧?他往生的時候,他的弟子傳出一句話說,老和尚走的時 候講了一句話,說「無來也無去,沒有事」,但這句話,有長老質疑,說廣 欽老和尚一個大乘菩薩,他講的話就是有點偏空。就是說「無來也無去, 沒有事」,如果說你今天無來也無去,但是又不妨礙他做很多事,那就不錯 啦。
但是如果你說,這個是廣欽老和尚臨終的交代,有一點不合乎中道實相,除非他在對治某一個人。就是說,有些長老的質疑是合理的,說廣欽 老和尚一個大乘菩薩,修了一輩子,這個偈頌有一點不太圓滿。當然老人 家是什麼意思,我們只是拿出來做討論。就是說一般中道的東西,一定要 你從這個偈頌裡面,要聞出空性的味道,要聞出妙有的味道,「雖然無來也 無去,但是我全都是事情」,那就不錯,中道實相,就是它非空非有。當然 我講這個公案的目的,只告訴大家什麼叫中道實相,我們不評論任何的對錯。
但是它這個地方有說明,就是,當你仰信真如的時候,你下手「須藉緣修,助發真修」,就是說不是什麼東西都用中道。有時候你從對治的角度, 你這個時候著有了,偏空一點;你這個時候著空了,用「有」來激發你一下,它是這樣子的。中道也不妨礙空有,因為你已經走偏了,你走中間走 走,走到左邊去了,就用右邊把它拉回來一點,就隨時調整。
所以我們剛開始的中道,是調整性的中道,就是你要調整,它才會中 道。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是任運中道,他不要調整,他不需要什麼空觀假 觀的對治,他每一個念頭都是即空、即假、即中,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 非空非有,真空妙有。但是凡夫的中道就是不斷地修正,這個不算修證的, 但至少他還是中道,不過是一些助修的中道。
諸位!為什麼中道概念那麼重要?就是說,雖然我們也修空觀,二乘 人也修空觀,但是概念不一樣。他的目標是把空觀當究竟,我們是把空觀 當一時的對治,這會有不同的結果。諸位知道嗎?小乘法看到空觀,他是 一頭栽進去,是以空為住;我們是以中道為住,我們是以空觀當對治,這個結果會不一樣,因地不一樣。
所以,最後就談到願力菩提心的問題,就是你的發心。同樣操作空性, 你是站在出離的角度來操作,還是站在菩提心的角度來操作,這個空觀就 會有不同結果。
所以智慧跟願力這兩個其實互相影響。你智慧不夠,你的願就有問題; 你願有問題,你的智慧就產生錯誤的引導,這兩個是互相影響的。其實你 的知見跟願力,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你知見正確你發的目標就會好,你目標發得好又會帶動你更好的知見。
但是第一步是知見,因為你沒有知見,你不可能發出好的願出來。就 像蕅益大師說,一個人沒有美好的見地,你不可能建立美好的品格,不可 能,你人生只要解讀錯誤,你人生就毀了。
人生你要看清楚真相,就算你暫時改變不了,一下子沒辦法改變,但起碼你的目標會正確,就是你未來會好。如果你一開始就解讀錯了,你未 來就不可能好了。你現在不好,未來更不好,就差在這裡。
雖然我們今天明白道理,我們不能馬上改變,但是你有一個目標,你起碼往好的方向在走。你現在不夠好,但是你這個人是有無窮的希望。如 果你知見錯了,你一點希望都沒有。
當然,知見怎麼來呢?當然是佛陀的修多羅經典。你不可能說你整天 眼睛一閉雙腿一盤,就能夠想出道理出來,不可能!小乘法還可能,小乘 的空性,你透過「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小乘人這個緣覺乘,有可能 不看經典,特例。
但是真空妙有中道實相,沒有佛陀出世,不可能!沒有一個人能夠山中悟出中道的道理,不可能!一定要佛陀出世。人天的善法也不要佛陀出 來講,轉輪聖王也講十善法,人天善業不需要佛陀出來;空性的道理,有些人也可以自己悟出來,他從「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但是中道的實 相一定要佛陀出世,沒有例外!成佛之道只有佛陀親自出來,其他人說了 都沒辦法。
好,我們今天上到這兒。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