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十信——仰信中道,調伏煩惱,淨罪集資,真信發願!
【313】有了信願,你才有資格談觀照式的念佛!
【314】十住——從假入空,安住不動,消融妄想,成一切智,證位不退!
【315】大乘的空觀是消除心中的顛倒想,而不是消除外境!
【316】十行——從空入假,廣修六度,進趣菩提,成道種智!
【317】十回向——回向空性,回向菩提,回向眾生,證行不退!
.
卷三十三
三、觀行即佛
【311】萬法唯識——你的思想很重要!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九頁,我們看第三,觀行即佛。
這一科是講到別教的修行位次。別教的教義,我們上一堂課講到,它的主要的思想就是說明萬法唯識的道理,說宇宙間的萬法,其實不是業力主導,是由我們一念的心識主導的,一切萬法都是我們一念心識變現出來 的。
那麼心識是怎麼變現萬法呢?從別教的思想,它把這個唯識變現萬法, 是分成兩大部分來說明:
第一個,外在的因緣。就是你生命當中所有跟結果有關係的,比方說你生長在什麼家庭,你長大以後會跟誰結婚,你會住上什麼樣的房子,誰能夠做你的子女……,等等,凡是跟生命的結果有關係的這一塊,它就是阿賴耶識的業力變現出來的。所以在整個外因緣的變化,我們叫做因緣變。那麼這個部分,就是完全是過去的業力所顯現,「萬般皆是業,半點不 由人」,這一部分我們能夠改變的非常有限,因為它掌控了你一生的受用。 就是說,你今生是活得快樂或者活得痛苦,跟你前生的業力有決定的關係。所以這個因緣的變化,它主宰著你人生的所有果報的受用,這個叫做外因 緣。
第二個,就是我們內在的因緣。這個內在因緣,就是第六意識,你經過長時間的學習產生了一種思想。那麼這一塊也就是說,人生的過程,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人生,你遇到快樂的果報,遇到痛苦的果報,你的內心是怎麼想的,這一塊就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叫做分別變。這一 塊很重要,因為它決定你人生的主導,就是說,它決定你以後要去哪裡。
外在的因緣是跟過去有關係的,內在的因緣跟你的未來有關係,所以整個唯識學就講兩件事:第一個,業力——給你果報的受用;第二個,思想——決定你的生命的主導。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例子是來自於藏傳佛教的一個小故事。
它說有一個喇嘛,他出去弘法回來的時候,因為那天是冰天雪地,他在路上看到一隻凍傷的老鼠,就把牠救起來,帶回他的茅棚去了。他給牠好的 牛奶,給牠照顧,這隻老鼠就慢慢恢復健康了。
但是這個茅棚當中除了這隻老鼠以外,它旁邊還住了一隻貓,這位師 父養了一隻老鼠另外還養了一隻貓。這老鼠健康以後當然跑來跑去啦。有 一天老鼠就跟師父說了:「師父啊,我看到這隻貓,我就很不自在。你可不 可以用神通把我也變成一隻貓呢?這樣我就自在一點啦。」牠師父說:「可 以。」師父就用神通把牠變成一隻貓。變成貓以後,牠看到貓就比較自在了。
但是,這隻貓不僅是在家裡跑,牠也偶爾跑到外面去。跑到外面牠看 到一隻狗,牠又變得不自在了。牠回來跟師父說:「師父,我現在看到狗不 自在,你好不好把我變成一隻狗?」牠師父說:「可以啊。」就持咒把牠變成一隻狗。
那麼這隻狗有一次跑到深山去,看到一隻老虎,牠很害怕。牠跟師父 說:「你乾脆把我變成一隻老虎得了,我從此以後無所畏懼了。」那麼這位 師父又用神通力把牠變成一隻老虎。但是有一天這隻老虎回家的時候,牠一打開門突然看到貓,嚇得滿身流汗。這個時候牠就很疑惑:我現在是一 隻老虎,為什麼我看到那隻貓還是如此害怕呢?牠就請教牠師父。牠師父 說:「我可以改變你外表的受用,但是我改變不了你的思想。」這意思就是說,佛菩薩在我們不斷地皈依過程當中,會改變我們一些受用,他可能讓你在一些本來有災難時讓你過去了,因為佛陀的福報可以跟眾生分享,但是你的思想是怎麼引導的,這得由你決定。
我們從這隻老鼠來看,是心是老鼠,是心作老鼠。牠雖然變成一隻老虎,但是牠內心還是老鼠的思想,這個佛菩薩改變不了你啊。牠整個生命的引導,還是往老鼠的方向去引導,換湯不換藥,所以牠看到貓的當下, 牠還是害怕。
所以在唯識的觀念當中就是說,業力不可怕,因為它頂多讓你今生痛 苦,但是如果你思想錯誤,這個問題就嚴重啊!就意味著你生生世世,都得受生老病死的折磨,你的人生就沒有希望了。
我們今生的痛苦,如果你有一個美好的思想,至少你的痛苦從此結束 了,至少你是活在希望,就是你的人生到此痛苦結束了,慢慢你的人生已 經從谷底開始往上走了,我們看到你一個美好的希望。
但是如果你今天的痛苦,你的思想是錯誤的,那我看不到你未來的希 望,那就更可怕了。一個人可以有一個不好的過去,也可以有一個不如意的現在,但是你不能夠沒有一個希望的未來,這個很關鍵啊!
在整個唯識學,它就是重視第六意識的如理思惟,所以它這個中道思 想,是一種思惟式的中道。思惟式的中道,它是分成三個次第來改造你的 思想:
第一個,從假入空觀。菩薩的十住位,修空觀,息滅你的顛倒妄想。 我們的思想,第一個就是把心中的毒素去掉。我們無始劫來,為什麼對人 生產生錯誤的判斷呢?就是這個顛倒妄想害的,所以一開始先把心中的毒 去掉。
第二個,從空出假。建立你心中的目標,發起菩提心。
第三個,空有無礙。你必須在空性的智慧跟菩提願力當中保持平衡,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慢慢地趨向於中道的初地,破無明證法身。
所以從唯識的角度意思就是說,你別管業力了,它只能夠給你一時的痛苦,又怎麼樣呢?如果你運用得好,這些痛苦對你是有意義的,因為你 能夠把這些痛苦,產生一種修道的激發,轉逆緣成菩提道。
但是你現在的問題,不是去注意你今生活得快不快樂,這不是重點,你更要去注意你將往哪裡而去。就是你的思想已經在引導你,你要去預測 你如此的思考模式,到底它會把你的生命帶往什麼方向去。
其實從佛法的角度,你從什麼地方來已經沒有意義了。你從善業而來, 你也就是一個暫時的快樂;你從罪業而來,也就是一時的痛苦的惡夢,如此而已。所以過去已經不重要了,關鍵是你的未來,你將往哪裡而去。所 以你的思想就很重要了!而這一部分佛菩薩是幫助不了你的,佛菩薩只能夠把方法告訴你,你自己要去操作。
那我們應該怎麼去改造我們的思想呢?我們看從這個地方開始,就是大乘的思想改造了。那麼前面的名字位是建立一個知見,知道在宇宙人生, 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但由客塵覆蔽而不能證得。就是說, 宇宙間有一個真理存在,這個真理如果你跟它相應,你就能夠了生脫死, 成就無上菩提。所以你的心要跟中道的真如法性相應,這前面的名字位是這樣。
【312】十信——仰信中道,調伏煩惱,淨罪集資,真信發願!
那應該怎麼樣跟真如法性相應呢?以下提出它修行的方法。第一個觀行即佛,我們看它的內容。
◎ 觀行即者 ─ 外凡十信位也。
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護法心。九、戒心。十、願心。
既先仰信中道,且用生滅因緣觀,伏三界見思煩惱,故名伏忍,與通乾 慧性地齊。
觀行位,一般來說我們叫做外凡十信位,就是外凡資糧位。外凡的意思就是說,這個菩薩他剛剛走進了大乘的領域,所以他對中道的空假中三 觀,基本上是門外漢,但是他有這份信仰。有這個信仰,他只能夠透過一 種懺悔罪障、積集資糧,這種淨罪集資來生起一種內心的信願。
這個地方從信到願,它有十個階位,我們簡單地作說明。
第一個,信心。就是仰信真如,求佛智慧。前面是仰信,世間上有一個中道的真理,這個真理我如果相應,我的生命就會改變,就能夠離苦得 樂,就能夠轉凡成聖——仰信;那麼這個「信」到了觀行位,他不是仰信, 他有一種求,他開始從信仰而付出了一種身口意的活動,求佛智慧,他有 一種追求的心情,就踏出了菩提道的第一步,叫做信心。
第二個,念心。這個念心就是於實德能憶念不忘,對於中道的存在性跟它的成就性產生了憶念,他不斷地思惟中道的功德是真實存在的,中道 的功德我一定可以成就,他就憶念中道的這種存在性跟成就性。
第三個,精進。數數熏習,專一趨向。他開始慢慢地有一定的功課了, 來做一些加行,讓自己的身口意慢慢地進步。
第四個,慧心。聞思勝解引生慧心。他開始深入大乘經典產生勝解,有一定的智慧觀照,但是這個地方智慧觀照,按照古德的解釋,這個十信 位的觀照,他還沒有真正中道的空假中,他還是屬於那種生滅的因緣觀——無常無我,他偏重在調伏粗重煩惱這一塊。
第五,定心。這個時候內心寂靜遠離躁動,因為他前面的觀慧是調伏煩惱,這個時候煩惱調伏了以後,慢慢地寂靜下來。
那麼前面信根的成就跟小乘的五根有一點類似,當然他這個目標不太 一樣,但是他走的過程,跟小乘的信、進、念、定、慧有點類似。
第六,不退心。到了第六就不共於小乘了,他有不退。信根增長,慧觀不退。他的善根,大乘的信仰不退。前面的仰信,仰信真如法性,這個 時候沒有通過信、進、念、定、慧的過程,遇到逆境的刺激,他是容易退的,但是到了不退心的時候,他的信根增長廣大了,他不退。
第七,回向心。深心平等回向菩提。他開始把所有的淨罪集資的資糧,回向無上菩提,不求人天福報,
第八,護法心。愛樂大乘護持不失。對大乘的善根,他開始慢慢地護持增長廣大。
第九,戒心。這個戒就是於諸戒法安住無缺。當然這個戒法指的是菩薩戒體,開始受了菩薩戒。
第十,願心。隨順信根發大誓願,發起廣大的願。
也就是說小乘的佛法,他對於空性的信仰,信、進、念、定、慧,最後產生智慧;大乘的信仰,對於中道的真如法性的信仰,最後是發願。這 地方不太一樣。
我們來看他修行的過程,他是用什麼方法。
他是仰信中道。一開始是先仰信,不是一種智慧的智信。但是他在仰信過程當中,用生滅的因緣觀,用藏教的無常、苦、無我的因緣觀,調伏 三界粗重的見思煩惱,這叫「伏忍」。它能夠調伏安忍,與通教的「乾慧地」 跟「性地」相齊,這指的是斷德。所以它這一塊,主要是採取藏通兩教的 空觀,來調伏三界的粗重煩惱。
這個十信位的菩薩,他從信——仰信到真信到發願,我們講一個例子, 就是釋迦牟尼佛因地,他是怎麼樣成就十信滿心的。釋迦牟尼佛因地的時候,他做一個在家居士,叫做善信居士。他出生 的時候佛法已經不現在前,已經沒有佛法了。但是他對於修行有好樂,他想要做一些人生的改造,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只好向天去禱告,每天向虛空、向上天禮拜祈禱。
有一天,上天虛空就說話了。說你應該從你住的地方向東方走一萬由 旬。一萬由旬很多,一由旬四十華里,它是一萬由旬。說到了一萬由旬的 地方,有一個老婦人,她從古佛受持了半句偈,她可以教你半句偈。但是你這個過程可不平安,它有沼澤,這個沼澤會釋放毒氣,大象聞到沼澤, 這大象都得死掉,所以你要快速地通過;還有流沙,這個流沙,一隻小鳥站在上面都能夠沉沒,所以你也要快速地通過流沙。
那麼善信居士因為對佛法的這種追求,他就照著這個虛空的指示,通過了沼澤,走過了流沙,在一個偏僻鄉村的小巷裡面,找到這個老婦人, 就把自己所有的錢財,供養這個老婦人,說我是來求這個半句偈的。老婦人說:「我的祖先曾經學習過佛法,我們代代相傳留了半句偈,我告訴你。」 她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眾笑)所以你們會笑。但是在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這個善信 居士——聽到以後,身心清涼諸根寂靜,成就三昧力。成就三昧以後,他跟老婦人感恩頂禮以後,就用神通力回到自己的住所。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成就十信滿心。
【313】有了信願,你才有資格談觀照式的念佛!
為什麼我們不直接修十住呢?為什麼菩薩不直接修空、假、中三觀呢?
既然整個中道的實相是三個次第,為什麼要經過十信的信願的栽培呢?因為你的心態要先調整好。當我們要去盛甘露的時候,你這個杯子如果有太多的疑根、高慢,你不洗乾淨,甘露裝到你這個杯子會受到汙染。淨土宗也是這個概念。淨土宗你今天要迎接萬德洪名的佛號,它一開始就叫你信願,有了信願,你才有資格談觀照式的念佛。
就是說,每一個法,當你實際去修的時候,不管是阿彌陀佛的聖號, 或者哪一個咒語,或者你拜一部八十八佛,所有的行法都是這個道理。它 進入到你內心的時候,這個法到底會釋放什麼功德,是你的內心決定的, 你準備好了沒有?所有法門的功德都準備好了,「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 自小」,當你的內心沒準備好的時候,這個法的力量發揮不出來。所以他為 什麼要先修成就十信?沒有例外——所有的菩薩道先修信仰跟願力,就是 把你的心準備好。
在十信位當中,《大乘起信論》講到信成就發心,就是這個發菩提心的 菩薩,他依止信仰發的菩提心有四種功德:一、厭惡生死;二、希求菩提;三、深信業果;四、修十善業。就是這個人發心的心態是厭惡生死、希求菩提的。他的整個修行的智慧,主要是深信業果,修十善業。
也就是說,他還沒有踏上空、假、中三觀的智慧,但是他已經在調整他的業力了,用生滅因緣觀調伏煩惱、斷惡修善、淨罪集資,以這樣的力 量,來成就他的信仰跟願力。當然這樣都偏重事修的成分多,理觀的部分少,所以判作外凡資糧位。當然它是整個修道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四、相似即佛
【314】十住——從假入空,安住不動,消融妄想,成一切智,證 位不退! 我們看第四的相似即佛。
◎ 相似相似即者 ─ 內凡三十心,三賢位也。
初十住者:一、 發心住,斷三界見惑,與通見地齊。二、治地住。三、修行住。 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斷三界思 惑盡,與通已辦地齊。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斷 界內塵沙,與通佛地齊。
此十住名習種性,用從假入空觀,見真諦,開慧眼,成一切智。行三 百由旬,證位不退。
前面的菩薩經過十信位,從信仰到發願,透過整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調伏煩惱,慢慢地把心態準備好了,這個人就可以上路了。上路以後就開始修理觀了,叫內凡三十心。這個「內」,他的修行,就開始走入了中道真如法性之內,但是他的走進去,並不是圓教的一心三觀。圓教的內凡位,是一進去就即空、即假、即中;別教走入中道的真如,是三階段走進去,先從假入空,再從空出假,再空有無二,它是三階段。
這個三階段,我們先解釋這個相似。為什麼這三個階段叫做相似呢?就是他對中道的實相是相似理解。十地菩薩他是親證諸法實相,相似位他 是在真如實相的門外,但是他透過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已經怎麼樣? 隨順諸法實相,已經隨順了,所以叫相似理解。
就是,沒有理解,但是他已經在理解的過程當中。這當中有三個過程,我們看十住。這個十住於空性理如實安住了,他是先從空性安住,從假入空安住。這個安住有十個階位,我們講三個階位 就好。
第一個,發心住。前面的信心是仰信,仰信的發心,他的發心是依止 信仰發心;這個地方的發心是依止法性發心,依止真如法性而發心,法性 當然偏重在空性這一塊,這個叫做發心住。這個時候他能夠對諸法的空性 成就勝解而安住,斷了三界的見惑與通教的見地齊。這個時候證得位不退, 他不再退墮凡夫了,其實這個是聖人了。
我們再看第二個,第七住,不退住,斷三界的思惑盡,與通教的已辦 地齊。這個時候他不但是把見惑斷了,把思惑也斷了,成就行不退。他的 菩薩行、他的菩提心,不管遇到什麼順逆的因緣的刺激都不退轉。
第三個,第十灌頂住,斷三界的塵沙惑,與通教的佛地齊。當然這個 「齊」都是指的是斷德,他的菩提心、他的資糧力,不是藏通兩教可以比 的。因為藏通兩教都是活在內心的空性,這個菩薩他是有這種菩提的願力,而且他有廣大的善業的資糧。
我們看他的修行的內涵。十住菩薩叫習種性。這個「習」就是熏習, 就是熏習空性,安住不動。就是說這個菩薩雖然沒有證,但是他不斷地熏 習,他用從假入空觀,不斷地思惟空性的法義,如理思惟,數數熏習,見到真諦理,開慧眼,開慧眼就是空性的智慧眼;成就一切智,一切智就是 根本智,根本無分別智,行三百由旬,了了分段生死,證得位不退。
【315】大乘的空觀是消除心中的顛倒想,而不是消除外境!
我們說明一下。藏通兩教的空觀,他所空掉的因緣是外在的因緣多,他是把整個三界的因果空掉了,最後進入偏空涅槃;十住的菩薩他並沒有
把外境空掉,他空掉的是內心的顛倒妄想,在唯識學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遍計本空,他空掉的是心中的遍計執。
這個遍計執我們解釋一下,是怎麼來的。就是我們生生世世在三界流 轉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有一種感受,這種感受當然有 痛苦跟快樂,特別是美妙快樂的感受,它會激發我們很多的幻想想像,於境取相,施設名言,我們會把這種快樂的感受,把它擴大而且用影像保存 在心中。因為感受是沒有影像的,沒辦法保存,所有的記憶一定要把感受 轉成影像,才能夠在心中落腳。
那麼這個影像是怎麼來呢?你自己打妄想打出來的。我們從感受裡面, 自己捏造一個影像把它放在心中,最後數數熏習產生堅固的執著,從此以 後這個影像就變成你內心的一部分了。當類似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它就出來誤導你了。所以你的影像越多,你對人生的錯覺就越嚴重。
在淨土宗的角度,我們雖然發願求生淨土,但是你千萬不要忘了,你心中有很多的老朋友在,就是你過去人生裡面結下的影像,這些影像它絕 對會出來唱反調的。所以有些人他從來不對治心中的顛倒妄想,他只是欣 求極樂,那麼這樣子就很麻煩。因為這個影像留在你的心中是生生世世, 它的力量已經形成強勢的力量,叫做熟境界;你求生淨土,可能你今生才 發心,叫做生境界,你就不是它的對手。
對治你心中的顛倒影像,有三種方法:
小乘佛教它從感受下手。他認為這個影像會存在,就是因為你有快樂的感受,美好的回憶。他修苦諦觀,用無常、苦、無我來對治感受,但這 樣會有後遺症。你把娑婆世界完全解讀做一種痛苦的感受,而因此放棄娑 婆世界,這樣以後,當你要迴入娑婆的時候,可能對心中會有一定的障礙,就是當你成就法身從空出假的時候,你有一種不好的習氣——菩薩的法執, 所以用感受只能夠當對治,不能當正行。
按照別教的觀念,是從想蘊下手。他認為感受是跟影像有關係,本來這個感受是瞬間的。這種感受為什麼在你心中會一直揮之不去呢?就是影 像的攝持。為什麼你會執著?也是有影像,所以他認為關鍵在想蘊。圓教認為受也好、想也好,這些都是其次,它直接不取。這個更高明了,這個圓教我們待會兒說明。
別教的思想其實非常務實。別教跟圓教,我們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我們講到圓教就會瞭解其實這兩個分不開的。對治型的中道跟安住型的中道, 這兩個缺一不可。別教的中道思想在空觀的時候,調伏顛倒想,它主要修無分別智。它認為影像為什麼會不斷地擴大呢?因為你不斷給它名言,因為你心中一直在說話,這就是為什麼影像會揮之不去。影像不是可以揮之而去的,你心中只要停止講話,它自己會消失掉。你對治它,你試試看, 越對治它,它越來勁。因為你一開始安立名言的時候,你就沒完沒了了。
所以別教的思想就是說,影像本來就是虛妄的,遍計本空,依他如幻, 所以別教的高明就是說,它認為外境沒有錯,你幹麼把外境空掉,到偏空涅槃去呢?外境它招惹你了嗎?對不對?是你自己有攀緣心。你為什麼有攀緣心呢?就是你從過去的人生經驗裡面得到美好的回憶,所以你不喜歡那個回憶消失掉,你心中有這個影像,然後你就忘記了人生給你的痛苦。所以他認為問題不在外境,智者除心不除境。娑婆世界的可怕,是因為你招惹它,它才可怕的。
所以在唯識裡面它的觀念,就是遍計本空,叫習種性,它的空觀可不是要你去空掉外境。所以它觀一切法遍計本空,它還講依他如幻,外境是 如夢如幻。你把外境空了,你怎麼進入十行呢?這個菩提心怎麼修呢?六波羅蜜都要在眾生法界修的,借假修真,所以你空觀修錯了,你後面假觀就沒了。你到了十住,你就走不出去了。
所以,一定要注意!大乘的空觀跟小乘的空觀,大乘的空觀是消除心中的顛倒想,而不是消除外境。其實外境,我講過外境,它對你沒有牽動 的作用,你要往好的方向走,或者往不好的方向走,跟外境沒有關係,你會變好變壞也沒有關係,外境只給你兩個東西,叫做「快樂」跟「痛苦」。你不能夠說,我今天學壞,是因為環境造成,這個不能成立!業力沒那個 本事來主導你,業力只給你這兩件事情,叫做受用,你的好壞是你自己的習氣造成的,你的思考模式造成的,外境頂多也就是一個助緣。
所以我們在修大乘,你開始走入大乘的時候,你要知道,大乘雖然修空觀,小乘也修空觀,但思考不一樣,大乘佛法更高明。它抓到問題的根 源更精準,這種空觀能夠不損菩提,它合乎中道;小乘的空觀是錯損菩提, 有很嚴重的後遺症,它沒辦法修假觀。小乘的空觀一進去以後,假觀修不 了,沒法動了,你把整個因果完全毀滅了,你一切法不受。其實感受沒有錯,錯在你的想像錯了,你不能做這麼多的想像。
所以,大乘佛法認為人生只有業力,業力不能怪你,至少不能怪現在的你,那是你前生留下來的,你要概括承受,你得認命。但是把業力變成 業障,你有責任。你把業力變成障礙,那是因為你攀緣它了。你不攀緣它, 人生只有業力,怎麼會有業障呢?臨終怎麼會障礙你呢?那是你思考模式有錯。人生不是讓你來享受的,是讓你歷練的,你只要把感受收起來,那業力跟你的關係就降到最低了。你只要把感受再按照大乘佛法,把六根的感受收一收,你把人生當做你一個成就來生的跳板,人生是來歷練不是讓 你來受用的,那麼你今生不管快樂不管痛苦,都非常有意義,你缺一個都 不可以,酸甜苦辣對你都有意義。
當然,你要活在感受,那就慘了!那你的人生就往生死業力引導了,淨土宗就沒你的份了。所以,凡是大乘佛法,包括淨土宗,都要都攝六根, 就是業力你別碰它。它也就是給你暫時的快樂,瞬間的痛苦,如此而已, 悄悄地走過去就好。你要看看你未來的目標在哪裡,你要用願力來引導你。
所以,它這個空觀的智慧,就是降伏心中的顛倒想,你心中訓練你自己的心跟外接觸的時候,不要講話,你心中不要多事,你心中不要去加油 添醋,本來是怎麼樣就怎麼樣,該痛苦就痛苦,該快樂就快樂,它很快過去了。你不要因為一時的痛苦跟快樂,在心中又留下一個影像,變成一種後續的痛苦,那這個就是你的問題了。佛陀說我們只能夠受第一支箭——業力,這個不能怪你;你後面的第二支箭、第三支箭,是你自己想像力想出來的。所以它這個從假入空觀,就是開始清除心中的垃圾。
【316】十行——從空入假,廣修六度,進趣菩提,成道種智!
我們看第三的十行。
次十行者:
一、 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 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此十行名性種性。用從空入假觀,遍學四教四門,斷界外塵沙,見俗諦,開法眼,成道種智。
十行位就是廣修六度,進趣菩提。前面的習種性叫熏習空性安住不動, 在空性裡面安住不動,消滅心中的顛倒妄想,用這個遍計本空、無分別智 消除心中的垃圾,消除過以後它開始要從空出假,依止菩提的願力來修習 六度。
這十個階位我們不解釋了,我們看它的修行內涵。
這個十行位叫做性種性。這個性,它就必須要去善巧地分別諸法的差 別體性,這個地方有兩個:第一個,善知眾生的根機;第二個,善知法藥 的差別。
我們看,它必須要遍學四教四門,你要遍學藏、通、別、圓四教,這四教有四個門:有門、空門、非空非有門、亦空亦有門,這四個門。它斷 除三界的塵沙惑,破所知障,見俗諦理,開法眼,這個法眼就是假觀,成道種智。前面的一切智是根本智,這個是後得智。
前面空性的智慧是安住,這個地方的十行開始在修菩提心了。菩提心 當然是有相的,菩提心要借兩個相狀:第一個,借佛陀的相狀,它要思惟 佛的功德。你沒有思惟佛的功德,你怎麼會好樂呢?好樂就是有相行。所以第一個上求佛道,把佛道的相借過來,讓自己好樂;第二個借眾生的相, 借眾生的苦惱相,生大悲。所以他借兩種相狀,來借相修心。修什麼心呢? 修自己的菩提心。
有一個禪師,他住茅棚很多年以後,從茅棚裡面走出來了。走出來以後遇到同參道友,同參道友問說:「你到哪兒去了?這幾年都沒見到你呢?」這個禪師說:「我爬山去了。」「這爬山你爬到頂沒有?」他說:「我到頂了。」 「這個頂上看到什麼東西呢?」「我在頂上什麼也沒看到,本來無一物。」 「本來無一物,這個地方很安靜,你為什麼不住下來呢?」他說:「我很想 住下,但是西方有人不肯。」
什麼意思呢?在禪宗裡面,認為東方是顛倒的,西方是菩提,就是他 的菩提心不肯。就是說一個因地,我們前面說過,十信位幹什麼?修大乘 的信願,對不對?他是有信仰有願力去修空觀的,所以他修空觀的時候, 他能夠怎麼樣呢?修而不證。他在空性裡面走過,利用空觀的智慧調伏內 心的見思煩惱,但是他能夠不證入,不取證。小乘佛法為什麼進空觀以後 出不來?他就是沒有大乘的願力。
所以,他這個整個從假入空以後,他為什麼能夠成功地從空出假呢?就是他心中的願力,他曾經發的願。當他的煩惱輕薄以後,他的願力自然 會把他帶出來,從空出假。所以有人說菩薩的空性是怎麼出來的?他因地 所發的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個東西把他帶出來,讓他從空出假。從空出假當然就 修了六度的妙行,經過十個階位。這十個階位一方面積集資糧,一方面歷 事鍊心。
【317】十回向——回向空性,回向菩提,回向眾生,證行不退!
我們看十回向。
次十回向者:
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二、不壞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
至一切處回向。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七、隨
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無縛解脫回向。十、法界無量回向。
此十向名道種性,習中觀,伏無明,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餘土,證行 不退。這個十回向位,事理無礙順入法界,順入中道的真如法界。前面的十 住是偏重空觀,十行是修假觀,到了十回向,它必須把空觀跟假觀把它平 衡一下。
它怎麼平衡呢?透過回向。就是我們知道別教的中道,它不是直接契入中道,不像圓教是直接一進去,就即空、即假、即中,別教的中道不是 的,它是次第的調伏式的。所以他有時候會偏空,有時候偏有;有時候菩 提心強,他對有相的東西,就會產生一定的作用,就使令他相對的躁動; 但是他如果太空了,心就太沉悶,所以他隨時要用這個回向來調整他的心 態,使令他不偏空也不著有,而保持順入法界。
他是怎麼回向呢?有三種回向:
第一個,回事向理。六度的萬行是事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都是有為的事相,他必須把有為的事相回歸到真空的理性。 你看我們大乘佛教的法會,不管你持《阿彌陀經》、念佛或者是放蒙山,最後一定要念個《般若心經》,為什麼?就是把你的心收一收。因為你前面緣 的境都是佛法界、眾生法界,有相東西太多了,他必須用空性平衡一下,回歸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是回事向理, 用空性的道理來導向一下,這第一個。
第二個,回因向果。菩薩道跟聲聞道,那可是不一樣的。聲聞法不修六度,它是沒什麼資糧;菩薩道的十住十行,那是廣大的資糧力,他要取 國王位就一念之間而已,他要做國王就一念之間而已,所以他必須怎麼樣 呢?把他廣大的善業,要好好的導向,可不能讓它流到娑婆世界去,他必須要回因向果,他心裡要用無上菩提來要求自己,不能貪戀這個路邊的小 花小草。所以他一定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我要的是無上菩提,我要的是摩 尼寶珠,我不能要這個過程生滅的因緣,這第二個,回因向果。
第三個,回自向他。菩薩擁有廣大的資糧的時候,你不能想到自己, 你要試著跟眾生分享,回向法界眾生。
所以這個十回向的菩薩,用三種的導向來平衡內心的空有:第一個, 他回向空性;第二個,回向菩提;第三個,回向眾生。透過回向讓自己的 心不偏空也不著有,而順入中道法界。
我們看它的內涵。此十向名道種性,這個道當然是中道的實相,他已經慢慢地透過從假入空,從空出假,還有三種回向,讓自己的內心慢慢保 持平衡,而隨順中道法界,習中觀,伏界外的無明,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餘土,證行不退。成就行不退,這個菩提心更加堅固而不可退轉。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再做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