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7日 星期六
2019晨鐘起薰法香.(德松筆記).(03.26)
[2019年3月26日上午5:20] 農曆二月二十日,
(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經文:【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眾而說法,聞香悉能知。眾生在佛前,聞經皆歡喜,如法而修行,聞香悉能知。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
2. 上人手札:「在在處處,示現有生,猶如彼月。真如法性,契理應機;理當信順,如法修行 當如法說。」
(1)「薰法香,用心聽」:用心,我們要在這簡單的文字,要用心體會,所以「心」很重要,「意」要集中,用心聽這是最根本啊。
(2)「在在處處,示現有生」:都要很用心體會,諸佛菩薩在人間,無處不在,所以叫做在在處處都是示現。人與人之間,入在人群中,人群中哪一位是佛?哪一位是菩薩?我們凡夫無法去體覺、去體解,去了解哪一位是?非常的平凡,與凡夫一起生活中,所以才告訴大家:「我們要用尊重的心,見人都要用尊重,感恩。
(3)「示現有生,對人人都要感恩、尊重」:在我們的身邊、面前,或者為我們做事情或者是幫助我們很多,這都是我們的菩薩,我們全都是要用尊重心來感恩。我們要培養出了每一個地方我們所接觸到的,都要是用這樣的心態。「在在處處,示現有生」,人人我們都要尊重。
(4)「猶如彼月,月有陰晴圓缺」:就像那個月亮,在我們人間來看宇宙間的行蘊,農曆十五過後,月輪就慢慢就這樣就消退,到了農曆三十、初一,就看不到月在哪裡,才又慢慢慢慢看到月眉出來,就又慢慢看到,接近農曆十五了,月圓又出來。這是宇宙間,太陽系裡有這麼多的星球,我們人間也是星球中的一顆,隨著自然法則這樣在輪轉著。道理與這樣相同,看得到它存在,看不到它也是存在。月就是這樣。
(5)「真如法性」:我們的真如法性同樣也是如此,當我們靜下心來要聽法,法開始就在我們的心中。想,昨天,有什麼樣的法在我們的耳中,耳朵聽進去,在我們的內心有什麼樣的體解嗎?坐著,若比較用功的人,坐著哪怕兩分鐘、三分鐘,三、五分鐘就能夠想出了昨天的文如何說,我們體解多少,這就是用我們靜下來的心找出了我們的法性。
(6)「專心聞法,用聲音呼籲,真如本性,時時都在」:現在,坐下來了,又再聽,「要多用心!」心就要專心來體會了解,同樣這些字、這些文句會向你們呼籲,用聲音呼籲出來,同樣的道理。「真如法性」時時都在,只是我們有時候忘記它了,就像月這樣行蘊中,是我們地球去讓太陽閃過去呢?或者是月閃過了太陽呢?這就是在天體中。
(7)「晝夜節律,行蘊在日常生活中,相似法」:就像昨天、今天,這個時候天還沒有亮,我們再一下子,看了,天就亮了,這在我們不覺。現在精神都集在你們的面前,所以你們的背後的氣候,是不是天在亮了?我坐在你們的面前,看到外面去,要告訴你們:「天還未亮。」你們向這邊,我向那那邊;我向那邊的人,可以告訴你們:「現在還未亮。」你們坐在這邊的人,還未看到天亮了沒?憑著這句話告訴你們:「還未亮。」你們的內心就知道:是啊。剛才聽到鐘聲、鼓聲,我們入主堂來,那個感覺,同樣這個時候,天還沒有亮,這叫做「相似法」,好像、類似,剛才出來,與現在「還未亮」是同樣,類似法,同樣。
(8)「真如本性,就像地球與日月之間運轉關係,事理會合」:現在聽的,在說的法,就是,「就是這樣!」什麼叫做「真如」?什麼叫做「法性」?「真如法性」就像月亮在天空,有時現,就有時就隱沒掉了。就像太陽,它太陽落了,是太陽落還是我們地球轉呢?懂天文、知地理的人,他就知道這是如何轉?由他們來解釋我們能夠了解,這如何在讓它們運轉?這就是懂理的人說那個理,讓我們知道形相,同樣。
(9)「契理應機,理當信順」:這道理,這些事相眼睛看得到的,感覺的事相,我們要如何去與道理接合,一直最近都是這樣說,「事」要如何與「理」來會合起來呢?用很多種的譬喻讓大家能夠了解,想多一點,來思透在理中,這是一種的契法,也是契理、應機,因為人人的根機不整齊,就要用種種法來契理、契機。
(10)「佛陀教菩薩法,耐心觀機逗教」:因為這樣,「理當信順」,我們有了解嗎?還不了解。但是理就是這樣,「我還沒有很了解。」就是我們的根機還未成熟,所以這段我們不了解,是我們的機還未啟發,或者是法還沒有來為我們啟機呢?我們總是還是要用心、耐心。修菩薩道,那個耐、忍耐,還是同樣要有。對事忍,對理要有耐心,這忍耐。
(11)「理當信順」:不論怎麼樣,理是真實的,告訴你們:「有太陽出來是天亮了,現在還未出來,是為何還未出來呢?是沒有太陽嗎?有啊,有太陽,只是還未出來。是為何還未出來?說到來是天地循環,星球的循環。」要告訴你們到星球的循環,這個天體,理就又很深了。
(12)「要常思惟,『事,理』有無會合」:同樣的道理,粗相與微細的法,就是只道理在這裡,看得到都是粗的,要讓我們慢慢想,想應道理,這個事物這樣與這個道理同,這就是契理、應機。「理當信順」,我們應該要了解,同樣,這雖然幾句話,大家要好好聽進去。契機或者是契理總是都存在,我們大家的根機也都存在,道理也存在,而我們這個機,我們自己本身的根機與那個理要如何來會合,這全都是存在的,只是還沒有來會合。
(13)「如法修行,當如法說,信受奉行,信為道源功德母」:就按照這樣說,而我們隨順來修這個道理,要行,步步精進,不要半途而廢。所以就像法,就照法這樣說,我們就依法這樣修,很簡單。若能夠這樣,這就是我們用心,不斷不斷向前走,只是我們信,「信為道源功德母」,正信,正確選擇了方向,我們總是沒有疑心,步步向前走。
3. ★複習經文:【或在林樹下,專精而坐禪,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菩薩志堅固,坐禪若讀誦,或為人說法,聞香悉能知。】
(1)「修行,就是要不斷精進,無處不在」:在人群中也好,在林樹下也好,都是專精在坐禪,那就是「行、住、坐、臥」,都不離開靜思惟修。靜思惟修就是禪,在我們的行、住、坐、臥中。
(2)「持經者聞香,悉知其所在」:就像這樣的人起落,行、住、坐都沒有離開法,這叫做「持經」。已經看到這個法是我們所要學的,就要好好抱持著,不要放棄。生活在法中,法就是我們的方向,聞這個香氣就了解道理,就知道所在在哪裡,憑他的觸覺就能知道在哪裡。
(3)「菩薩志堅固」:是因為菩薩很堅固,下定決心走這條路,志氣很堅定,所以他「坐禪若讀誦,或為人說法,聞香悉能知」。菩薩,就是辟支佛、聲聞,雖然過程這樣修過,見到法發大心,這叫做菩薩。
(4)「一理通,萬理徹」:或者是讀經,或者是為人解說,說法這樣的人,也是對法很了解,「聞香悉能知」。道理若知道了,只要你信理、了解道理,自然「一理通,萬理徹」,要用心。
4. ★釋義經文:【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眾而說法,聞香悉能知】:在在即四維上下之處,諸佛世尊,是一切眾生之所尊敬,而佛護念眾生故,而為說法。持法者聞此經中,說三世十方諸佛功德妙香,因持經故,悉能知之。在在任何方,佛說法處香,眾生聞法修行香。
(1)「在在即四維上下之處,諸佛世尊,是一切眾生之所尊敬」:這要好好用心來體會,佛,不論到哪一個地方就是人人所尊敬,「在在」即是四維、上、下的地方,無處不在,在在處處都是佛、諸菩薩會在周圍裡,所以叫做「在在處處」。
(2)「而佛護念眾生故,而為說法」:人群中在愍念眾生,無不都是諸佛菩薩心,所以愍眾故行道。我們就知道每一個地方人群中,所有的地方無不都是充滿了諸佛菩薩。難道不是呢?諸佛,這個地方說的諸佛是佛陀向大家說。佛陀的時代,他也一直稱讚諸佛,人人都是佛,無處佛不在,這經文的意思就是這樣說。不是釋迦佛到處都是,佛說「處處都是佛」,所以「是一切眾生之所尊敬」,要互相尊敬,周圍應該都是佛,在在處處都是。
(3)「一切眾生所要彼此尊重,師徒之間,父子之間,法子之間」:「而佛護念眾生故」。佛是護念眾生而為說法,佛陀對眾生總是無時無刻都在愍念著眾生。因為眾生是佛子,因為佛是「四生慈父」,所以四生的眾生,佛陀全都視為己子,就像「羅『目侯』羅」一樣。這是佛陀與眾生之間。而我們眾生已經皈依佛,也是身心向佛了,所以以佛為慈父。而佛以眾生為子。就像這樣,這是師徒之間的意思,也是父子、法子之間。
(4)「持法者聞此經中,敬佛而佛在」:我們要用很親切的心,法,「說三世十方諸佛功德妙香」。我們要很尊重,敬佛而佛在。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佛無不都是我們所尊重。
(5)「因持經故,生命中不能沒有『法』」:因為持經的人都是以佛所教法,那就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持經能夠了解佛的教法,因為佛法已經入我們的生命中,生命中不能沒有「法」。所以我們應該都要知道,佛法的道理要很透徹。
(6)「悉能知之,行為中,能夠了解一切善惡法」:持經者,與經不能分開,生命中就是法,法中就是我們的行為。所以行為中能夠了解一切善惡法,應該我們都知道。
(7)「佛說法處香,眾生聞法修行香」:不論在哪一個地方。這個法的香,不論任何哪一個地方有佛法,或者是有佛說法的地方,眾生在聽法。就像聞到那個法的香味,「法」永遠都在我們的生命中,法永遠都是在我們的周圍邊。就像佛在在處處都有佛,因為這樣,在在處處都有法,佛與法是合。希望我們大家能夠清楚。
5. 【眾生在佛前,聞經皆歡喜,如法而修行,聞香悉能知】:經中說十方眾生在於佛前,聞法歡喜,如法修行,因聞是經故,知十方事。
(1)「聽的經,就是法的香味」:眾生在佛前聽經歡喜,佛說法,我們聽經,就要如這個經的法,我們好好來修行。聽的經就是法的香味,這個法的香味我們應該會知道。因為我們若聽後,「啊,了解了,已經將這個佛法香吸入我們的心裡,我們的心很歡喜」,所以叫做「法香」。
(2)「經中說十方眾生在於佛前」:經中所說的十方眾生在在於佛前,所說的「十方」,有十方佛,也有十方的眾生。所以「十方眾生在於佛前」,因為佛也在十方。「處處」,眾生也是在十方處處,「聞法歡喜,如法修行」,他們照佛法這樣來修。
(3)「因聞是經故,知十方事」:因為聽經,這樣十方的事情我們都了解。不論你在哪裡聽經,哪一個地方的事情我們知道。就能夠契理。
(4)「聽經若多,觸事通理」:因為你聽經聽很多,所以接觸到事也了解事的道理。聽經若多,觸事通理。而我們若聽經,不懂經,聽歸聽,事歸事,就是兩分開;我們若聽很多,認識清楚,什麼時候碰到了人事,我們會很快將這個事,「喔!這是理,如何來解這個事。」很快道理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樣走出來了,能夠通了。
6. 『偈頌:無信根及非人,天龍八部等似非人。又懷妊者之所懷,或為男女不分之無根者,或為異物而非人類也。』
(1)「偈頌:無信根及非人,天龍八部等似非人」:「無根」就是沒有信根,「非人」,就是,不是人間的人,其他天龍八部,或者是在「旁生」類(意指:三惡道中的畜生道),這不是在人間。當然佛是向人間說法,人間一定要生信根出來,所以「非人」就是天龍八部等,很像人,又不是人。
(2)「又懷妊者之所懷,或為男女不分之無根者」:前面也說「懷胎」,到底是生男還是生女呢?生福子呢?等等,我們再反覆體會了解一下。這是偈文是承上面的長行文,偈文再次重複。不論是男女,懷孕的到底是男是女呢?有時候有的人生下來無法,不知道他是男還是女。現在我們也會去聽到:有這樣啊,生下來,男女根還未分。這就要經過了與現在的醫療科學也就能夠去醫療,來治療他,讓他知道是男女之別。
(3)「或為異物而非人類也」:有的人懷胎,很奇怪的也有(指:懷畸形胎)。過去,生下來又不是人,到底是什麼東西,有時候也養不活的,這各種都有。懷孕,過去科技不發達,還未生出來,什麼都不知道。所以這就是在女人懷孕這當中,都還是很煩惱。還未生出來,是男是女都還不知道,生出來的五根能夠俱全嗎?也都不知道。是現在醫療科技發達才有辦法幾個月後檢查,「你,懷男的」、「你這胎是女的」,是雙胞胎,還是三胞胎,分明說清楚,若是過去呢?不是。所以懷孕還是令人擔心。
7. 『五通為阿羅漢之所共,而眼、耳、鼻、舌等根之神通則為羅漢所無,惟至菩薩地位始有此通。』
(1)「五通,為阿羅漢之所共」:「五通」,我們在人間學佛能夠有一段一段去修行,他能夠得五通。阿羅漢在修行的過程,他就能夠得到五通;在阿羅漢位,修行修到心很清淨,斷了很多的煩惱之後,他有得到這個「五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這樣都通得到。
(2)「而眼、耳、鼻、舌等根之神通,則為羅漢所無」:開始也要去了解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要如何互用相同?所說的五通,這個根,都有根,這手就是在我們身體的根,在我們的身上,沒有特別說手根,沒有。
(3)「五根」:耳根有它耳根的作用,眼根有眼根的分別的作用;鼻根有鼻根不同的作用,舌根又是舌根的作用。而我們全身,所以完整的一個身體,我們如何想、如何動作。所以這個地方也沒有說腦根,也沒有說手根、腳根,沒有,總是以最明顯的舉例出來,「這是耳朵聽的、是眼睛看的」。所以分明,用這個五根這樣出來告訴大家。
(4)「惟至菩薩地位始有此通」:這些眼、耳、鼻、舌要能夠相同,羅漢就沒有了。當然這就是要在菩薩地才開始有。因為「眼、耳、鼻、舌」,眼睛要如何去看,看得眾生都平等;眾生受苦難,與自己最相同的苦,「人傷我痛,我苦我悲」。這個身入人群中去,人群中的苦就像自己的苦,這種眼界、那種見解,在人群中的感受與羅漢的感受就不同。羅漢的感受,我是我,他是他,我修行我得,就是我自己;菩薩是,我修行是要為眾生,眾生的苦就像我所得到的苦。這是不同的心態。
(5)「眼、耳、鼻、舌,互通」:因為這樣才說,羅漢能夠得五通,但是還無法得到「眼、耳、鼻、舌」互通。所以菩薩他將眼、耳、鼻、舌完全收入在他的身體、行動,身體與心意合行,這樣來為投入眾生去付出。所以他用耳朵代替眼睛聽,聽到哪一個地方很可憐,聞聲他就像看到一樣,就去救苦了。同樣的道理,眼、耳互用。
(6)「菩薩的智,轉識成智」:那鼻呢?到底是什麼境界?處處、樣樣事物,他光是在那個,進入到那個環境,就知道這個環境的境界是什麼。這是菩薩的智,轉識成智,可以能夠知道這些聲音,這是鳥的聲,就能夠知道在這個環境鳥在哪裡,在這個環境知道鳥長成什麼樣,在這個環境就能夠知道這是什麼鳥的聲等等。
(7)「聞香悉能知,諸根互通」:光是在這個環境中,也沒有看到,人也沒有接近,但是我們看,在這個地方這樣靜靜就能夠了解氣氛有這樣,所以這就是互通、互動。「聞香悉能知」,菩薩的地位有這樣能夠相通,所以這諸根互通。
8. 『持經者尚未及此,故云:未得菩薩。然以善持是經之故,已得相似之位,正顯經力殊勝。』
(1)「持經者尚未及此,故云:未得菩薩」:我們持經的人雖然還未得到,我們在念經,你們就看看我念那麼多經了,我有辦法將這些各「根,眼、耳、鼻」,我有沒有辦法互用呢?我若還沒有辦法互用,那表示我讀經讀了很多,卻是我還未得菩薩,因為我還很多的境界還沒有通,還不了解,所以我還不是菩薩,我是僅僅在讀經的人而已。讀經就要讀入心,要有起用,要入心還要起用,這樣才有辦法成菩薩,要不然是光有一個名稱而已。
(2)「然以善持是經之故,已得相似之位」:雖然他讀經這些都還不懂,不過他持經也是很專心在持經,還是有得到相似之位。同樣我們在讀經,人若不懂還會來問我們,所以說我們有比更加不懂、沒有讀經的人還了解。所以相似,知道事情或者是知道部分而已。知道部分,人,大家有的人都不知道,而我們知道部分,人會來問我們,我們就照我們知道的部分來對人說;我們還未得到全部的了解,卻是我們也可以為人解說一部分,解說我們知道的。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們可以很老實說這些我知道,而那些我還不知道。這叫做「相似之位」。好像菩薩,還不是到菩薩那個頂端真正了解,我們沒辦法到菩薩『諸根互用』的境界,我們只是持經,從經典了解,我們還無法獨立在哪一個地方的感覺,能夠應用自如,但我們還無法到達這樣,所以我們還是要每事問。有什麼我們不知道要趕緊問,同樣的道理,所以這叫做相似之位。
(4)「正顯經力殊勝」:正顯出了經力是很殊勝,我們知道的,道理通了,你知道多少通多少,若都不求、不持,什麼都不會通,所以還是要耐心,好好持經向上。
9. 【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從無漏法,生於菩薩,清淨鼻者,即地上聖人。
(1)「從無漏法」:雖然還未得到菩薩,但是還是這樣持經,就已經得到無漏法,我們懂得斷煩惱,「持經」就是煩惱已經到了全都沒有了,所以在無漏,法聽進來沒有漏失掉了,這叫做「無漏」。
(2)「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不是我們的肉鼻,不是我們肉做的鼻,是我們的智慧所生出來,分別周圍、氣氛、道理的這個鼻,所以持經的人,我在經中就是看到這個道理,雖然不是自己在哪裡有辦法去感覺,在經中我們就感覺到了,是「從無漏法,生於菩薩,清淨鼻者,即地上聖人」,我們菩薩是用清淨的無漏的鼻根來看,看很多地上人人在修行的過程中的人。
10. 『今持經人,體是凡夫,藉經力故,有此功用。雖未得菩薩,但已離分段生死,六根皆依無漏法生,故鼻身意皆言無漏也。』
(1)「今持經人,體是凡夫,藉經力故,有此功用」:我們現在很想要追求經法,經與法,不過我們的身體還是凡夫的身體,只是「藉經力故」,所以就「有此功用」。我們人人都是凡夫,我們因為對誦經、聽經之後,我們知道道理。
(2)「借用經力,用功應用」:我們還不是與生俱來每樣知道,不是,我們還是要聽來、讀過,我們才能夠了解。所以這持經的人,還是「體是凡夫」,借用經力,所以我們要有這個功用,用功所得來能夠應用。
(3)「雖未得菩薩,但已離分段生死」:我們的心理「分段生死」,我們已經離開了。分段生死,那就是這個法,我想要相信,但是我又是有一點懷疑;我想要這個、不要那個法。分別心,我們現在沒有了,已經趣著這條道路,去看見了這個法,我們就這樣恆常心,生生世世。不是有讓我們選擇,這一生我現在歡喜做了,稍讓我休息一下,等候我某件事情做完再來做這件,不是。
(4)「法在心中,要永恆受持」:經法是接觸到就入心了,法在心中,要永恆受持,是不是有分段來修,還是分段?已經都沒有了。
(5)「雖未得菩薩,但已離分段生死」:生滅,我們的心,也是每天都在生死,每天都在分段,每天在生死,我們這時候聽法了之後,就沒有分段生死,我們要用恆常心。
(6)「六根皆依無漏法生,故鼻身意皆言無漏也」:我們這個法,不論是「眼、耳、鼻、舌、身」,我們都是依法而行,所以佛法已經入心了,舉手動足、待人處事,都是用無漏的法,清淨法來對待,來行天下事。
11. 『鼻根亦具五鼻之用。父母所生,肉鼻。聞內外香,天鼻。不染不著,慧鼻。分別不謬,法鼻。一時互用,佛鼻。』
(1)「鼻根亦具五鼻之用」:五種的鼻來利用。與我們前面也說「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現在同樣鼻也一樣,與眼、耳一樣,就是有「肉鼻、天鼻、慧鼻、法鼻、佛鼻」,同樣的道理。它都沒有受到污穢所染,所在聞的天外之香也聞得到。
(2)「不染不著,慧鼻。分別不謬,法鼻。一時互用,佛鼻。」:沒有染著,那就是智慧之鼻;所以他哪一個地方分別得出,所以叫做慧鼻。「分別不謬,法鼻」,若沒有分別沒有錯謬,分別無錯謬,這叫做法鼻。將這些道理與所有的世間粗相的事情,看到、了解,將它分別都沒有錯謬,所以「一時互用」,這就是「佛鼻」。
12. 『鼻根與眼耳互用,經文顯然,知好惡,別貴賤,覩天宮等,有眼耳鼻互用之精微。是以讀經說法,聞香能知。』
(1)「鼻根與眼耳互用,經文顯然」:佛,對一切世間、氣氛、事相等等,這個環境一看什麼都能夠知道,鼻根與眼耳根互用,與經文所顯現出來,就是與眼、耳一樣,鼻全都一樣,能夠互通互用。
(2)「知好惡,別貴賤,覩天宮等」:知道好與壞都很清楚,有辦法去分別貴或賤,這個人間的貴賤是好的是不好的?是寶貴的,或者是下賤?他都分得很清楚,看到天宮等等。「有眼耳鼻互用之精微」,這很細微,「是以讀經說法,聞香能知」。
13. 『知諸華、酥油之香,有舌用。入出生沒,五欲戲嬉,即觸,聞香能知,有身用。』
(1)「知諸華、酥油之香,有舌用」:再下去就是舌根了,有舌,舌頭,「入出生沒,五欲戲嬉,即觸」等等,那就是身,聞香悉能知,舌頭,要怎麼去接觸這些甜、鹹、苦、澀?這身體所要接觸的有很多身體的利用,這就是這段經文。我們已經開始都清楚了,這有五鼻及五耳、五眼同樣的意思,可以互用。
14. 『知貪瞋染欲癡,亦知修善,有信根善念堅固故,鼻根自在,勝用若此。鼻根功德竟。』
(1)「知貪瞋染欲癡,亦知修善,有信根善念堅固故」:我們若有在經典中,能夠了解這些道理,我們就知道貪瞋癡的染欲,致使給我們的癡迷,這在持經的人有這樣的五鼻相,我們就能夠很清楚。也能夠知道修善法由信根,善念它就很堅固。
(2)「鼻根自在,勝用若此。鼻根功德竟」:鼻根就很自在,「勝用若此」,我們若相信,我們去利用它,就像以上所說的,所以「鼻根功德竟」,這段文已經結束了鼻根,道理就差不多在這個地方能夠結束了。
15. 「在在處處,示現有生,無不都是法」:大家若能聽清楚,終於鼻根就是已經有五通的功能了。他有所有的,是不是只有肉鼻,他還有天鼻、慧鼻、法鼻、佛鼻,與天耳、天眼互通、互用。大家要很用心,「在在處處,示現有生」,這就是在在處處,天耳看得到;天耳聽到,或者是天鼻聞到,或者是智慧接觸到,法,無不都是法,無不都是佛。所以這個氣氛,周圍的氣氛,鼻很清楚,兼眼看得到、兼耳看得到,在在處處,所有的道理很清楚,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
16.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很感恩聽聞原來「眼、耳、鼻、舌,互通」的道理,「聞香悉能知,諸根互通」。「在在處處,示現有生,無不都是法」,「佛陀教菩薩法,耐心觀機逗教」,在生活中,用心思惟,我們的「根」觸「塵境」時,所面對的「人,事,物」,是不是有『事,理』會合?時時靜思惟,才能「知貪瞋染欲癡,亦知修善,有信根善念堅固故」,信而不疑,身體力行。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