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2019晨起薰法香.(德松筆記).(10.31)


[2019年10月31日上午5:20] 農曆十月初四日,
(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經文:【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於後復值千萬億佛,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

2. 上人手札:「遠離小乘及諸外道偏邪之說,是故能令正法延續恆時不滅。」

(1)「難得人身,難聞佛法,佛法已聞,趕緊用功,先利人,後利己」:要好好用心,難得人身,難聞佛法,佛法已聞,我們要好好用心。要修的行就是要選擇,利他自利,先利人,後利己,但是修行先知道佛法之後,要自己趕緊用功。用功,佛陀怎麼教法,教育我們的,讓我們導正方向。適應我們的根機,我們的根機到底要選擇什麼。選擇的若是說,生死來回苦不堪,就去選擇了。我認真我的功課,顧我自己,不要再有來生,有人就選擇。

(2)「知道佛法,了解因緣果報,潔身自愛,守戒奉道,入人群,度眾生」:佛陀教法,期待人人了解苦,不只自己苦,還有很多眾生受盡很多苦。我有福我知道佛法,能夠潔身自愛,守戒奉道。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佛法,無法瞭解因緣果報,我應該要入人群去,為那些迷茫,不知佛法沉迷人間苦難,期待能夠入群去,去和這些人呼喚一下,希望他們也能夠覺醒。

(3)「遠離小乘及諸外道」:入佛門來學佛法,有的是這樣的觀念,到底是顧自己就好呢,或者是兼顧他人?思考還是遠離自己,利益自己,就投入利益他人,這就是「遠離小乘」。沒有完全為自己,為度還迷在人間且不知方向的人,他願意投入這樣的人群去了。

(4)「及諸外道,迷上加迷,苦中加苦」:外道,雖然讓他知道人生苦,但是他們所修的法,就是苦中的矛盾,矛盾中再是煩惱。苦,所以迷了,那種的本來就苦又再迷在邪道,偏邪之說很多。這讓人無法了生脫死以外,再誤入岐道,這是很苦。迷上加迷,苦中加苦。

(5)「慈濟在非洲,見苦知福,看到貧中貧、苦不堪的國家」:就像昨晚在精舍分享的袁亞棋(南非慈濟志工),跟大家分享慈濟在非洲地區所做,不管她和大家分享是哪個國家,因為南非慈濟人來照顧有差不多有九個國家。是世界極貧的國家,貧中貧,苦不堪的國家。其中,有史瓦蒂尼,有尚比亞,有波札那,奈米尼比亞、馬拉威等等,在幾個國家裡面,提起了很具體的故事。他們很苦,苦啊,好像在那個世界就像在火爐一樣,熱。

(6)「難以遮風避雨的住屋」:我聽到有一段,看他們的環境,破爛了,有的家庭房子四處都沒有看到什麼,就是看到房屋,一間很孤單在那,這間房屋是什麼房屋。屋頂的鋅片,牆壁也是鋅片,周圍都是鐵板的鋅片,多大間?看起來是兩三坪,很小很小又窄又矮。這像是在沙漠一樣地空曠的地方,這間房屋這是人要住,說很熱,僅只是在外面就超過四十度,在房屋裡都是密封的,是更熱,在裡面沒有窗戶,四周是鐵板鋅片,這不就是像烘爐熱火呢。怎麼住?這是什麼生活,尤其是冷的時候,冷,能夠到零下七八度,八九度,那個地方,薄薄的衣都難得。

(7)「洪爐熱火如地獄,苦不堪!」:那麼冷,他們到底避在哪裡呢?到底他們是如何生活呢?有的時候若閒下來就來想:洪爐熱火的地獄,苦不堪啊!真的是我們在這裡,在臺灣裡,每天若在看氣象報告,二十多度、三十多度,我們就已經堪不起了;想到那裡四十多度了,又是這樣的環境、這樣的住宿。人,一樣是人,是如何過日子呢?這實在不敢想像。那裡的人,大家這麼苦,誰能夠去關心照顧他們呢?

(8)「非洲史瓦帝尼,當地本土志工的牧師師兄,募得一輛慈濟腳踏車」:看到在照顧他們的慈濟志工,也是看了很可愛,很敬佩他們。譬如史瓦濟蘭的本土志工:班達明尼師兄(法號:本戒,2017年受證),他是一位牧師,不過現在多一個使命,就是慈濟志工。他要去送米給貧困的人,路很遠,每天這樣送很吃力,就募得了一輛,在這個地方,史瓦濟蘭(註:2018年4月國王將國名「史瓦濟蘭Swaziland」更名為「史瓦帝尼Kingdom of eSwatini」)是第一輛的慈濟車,是腳踏車。就是首部慈濟車,其實是腳踏車。

(9)「菩薩身影,讓人感動」:這輛腳踏車在這位牧師,高大的身材牽著這輛車時,一般的大人,牧師就像大人牽著小孩的車。這樣小小輛的車是募到的。很歡喜,他就這樣背著二十公斤的米,,踏著那輛車,就要去較遠的地方去送米,,樂在其中!那種有兩個輪子來代替兩隻腳就很滿足了,但是我看起來應該沒有比較輕鬆。走的是可以能夠直直走,他坐在車上是彎曲在那裡,很小輛,腳伸不直,但是他這樣在騎,身上背著那包米,要送米給貧民。很感動,實在也覺得這是無法的感覺,他們好像很快樂。

(10)「助人為快樂之本」:這是那個時候,那時候我的心念就覺得:若能送一部小、舊的的小貨車,他們不知道多歡喜。上面能夠載著幾包米的車,沿路可以去送。但是背著一包,騎著這輛車,可能有一段路要去送給人。這是運米,將人送到那裡去,這輛小腳踏車,看來很不合適,不過他也樂在其中。歡喜要將這些米送去給人,不是在玩的「樂」,是歡喜有一輛車可送米去給窮困、貧困的人,看到他歡喜,而我們也很歡喜。

(11)「手心向下,為做慈濟,學習常不輕菩薩的忍辱精神」:南非德本,弗羅倫斯,開設幼兒園,但受人霸凌,誣陷為女巫;失意後成為慈濟關懷戶,後轉變為志工。有人看到了就會罵他,不只是罵、批評,做出很多那種我們現在很流行叫做霸淩。就現在提到「常不輕菩薩」被人罵、被人打、被人圍、被人追,一樣這樣的意思。她還是不在意,一樣向前走,就是要去勸募點點滴滴。聽到這個故事也是很感動,又很不捨。

(12)「坦達希蕾師姊的故事」:72歲,今年11月將受證委員。家裡三個孩子是啞巴不會說話的殘疾人士,不會走路。這種這位媽媽家裏是很貧窮,也是這樣在募,同樣讓人也很批評,自己家裡是這樣,還要說要如何去募錢、去救人呢?是不是借假名義,其實她是很單純、很清淨。這些錢收來就是去買東西,買油啊、鹽啊、糖啊這樣去幫助人,那裡的東西不多,就是分分毫毫,集合起來所買的東西,這些東西這就是要拿去救濟的。

(13)「貧中之富,心靈富貴」:看看自己是貧、困,苦不堪,卻是願意這樣的辛辛苦苦為更苦難人募款,點滴來就是把它分開,東西分開,一點一滴大家共享。這是在非洲,一般的人只是說非洲貧、賤;其實非洲的人,雖然財物是貧,心靈是富貴。只要他接觸到正確的道理,佛法聽到了,慈濟的事接觸到了,他也受惠過了,希望他能夠接受到這樣,自己也能夠去付出給別人也接受得到。這種有樂同享,自己也去付出我有一分的力量,我沒有錢、我有力,我能夠去勸募效法慈濟人。

(14)「自立更生的努力做慈善」:在那邊看她們這樣長年累月幾年來都是這樣做。後來,看很多了之後,後來我就問:「那麼多的苦難,這麼多受人幫助,到底我們補助多少啊?袁亞棋回答我說:「多數都是她們自己就地取材,百分之九十幾。」就像這些國家,史瓦蒂尼,納米比亞,這等等國家都是。 (15)「知苦、救苦,勸募救濟」:我們給他們的精神理念開始,他們想要讓自己脫貧,我不是要讓人救濟,我是救濟人的人,這種去勸募人、去救濟人,這種精神實在是很不簡單。所以非洲雖然貧困環境如地獄,貧窮、破爛,又是氣候是寒熱不均勻,冷的時候冷到零下;熱的時候到四五十度,這種溫差的差距那麼長大。她們沒有東西,卻是她們這樣的生活,還是知苦、救苦,這種精神實在是堪得讚歎。

(16)「自利、利他」:所以我常常說:「很愛,很愛這群這黑珍珠菩薩(指:當地的非洲慈濟人)。」接觸到慈濟她很自然發光、發亮,這是一直不捨,離開很遠,我們沒辦法走得到、救得到;但是看到她們自救、利他,實在是很讚歎。所以人生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接觸到法,提起勇氣來,不只是自己自救,還能夠救他,這是真正「自利利他」。

(17)「真實修行者,佛始慈心」:在那種惡劣的環境中在修行,就像釋迦佛到地獄去了,去替人拖火車,他也不惜辛苦,在那裡度化,這很不可思議,我們平時做不到。

(18)「大愛之心,都是相同」:菩薩,到底是上帝?還是菩薩呢?上帝的天使呢?還是佛陀的菩薩呢?這只要他的心都是一樣,會合起來,就是一個字「大愛」,在那裏已經看到了。

(19)「是故能令正法延續,恒時不滅」:若能夠這樣,正法就能夠永遠傳下去了。非洲不就是這樣在傳法呢?不就是還沒有接觸慈濟以前,不就是在偏邪,迷在其中呢?不就是離開了外道偏邪,她們反一個心來,那就可以正法延續,也能夠長久的時間不滅,正法不滅,翻轉人生,相信希望很大。

(20)「趕緊給予充足培育慈濟種子的資源,正知、正見、正念」:我也和潘明水居士,袁亞棋說:我們要趕快將這些人趕緊培養,我們給他們充分的資源,不要只是一時的、小小的資源,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資源。從他們的正知、正見、正念,趕快去充分去救拔,他們的救人,從被救的人來在救人的人,所以這就要趕快去幫助。這就是我們要努力。

(21)「借力使力,代代相傳」:非州,還有一群年輕慈青,他們發心立願都願意付出。我很期待他們借力使力,可以一代再一代,這些被救的人現在在救人,我們給他們充分的資源,希望他們再去救人來救人,這樣就會很快速,對非洲的貧困就將它翻轉過來。這就是借重觀念,觀念,我們的看法。

3. ★複習經文:【得是常眼清淨,耳、鼻、舌、身、意諸根清淨,於四眾中說法,心無所畏。】

(1)「人傷我痛,人苦我悲,菩薩心」:這一段經文,我們再想在非洲。我們的見解,耳清淨,就是菩薩的耳根;耳清淨,看法就正確,將苦難人我們看入眼內,不忍心。因為我們用菩薩的清淨眼來看苦難眾生,苦在他的身上,悲在我們的心中;傷在別人的身體,疼在我的心中。這叫做菩薩心。

(2)「慈眼視眾生,聞聲救苦,六根清淨」:我們若能夠轉為菩薩的眼,聽到的耳,呼救了,我們要趕快去救,身受到那些苦,我們要用菩薩心,要趕快去付出。這都是在六根之中,眼根清淨,耳、鼻、舌、身、意就清淨。耳朵聽到,不忍心;鼻子聞到的,環境不好,我們要如何來幫助他改善環境;嘴巴吃到的,他們吃這些東西如何生活;身體感觸到的,冷,沒有衣服可穿,熱,穿的這麼厚。

(3)「用心、用情、用意,趕快助人,就是修菩薩道」:我們的心,將心比心想,我們要好好去為那些的苦難人設想,放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與他們距離很遠,走不到,我們走不到,在那個地方要如何用心、用情、用意,趕快來幫助。這就是我們修菩薩道。

(4)「六根清淨,在四眾中說法」:我們若全都培養著這樣的心,在四眾之中呼籲,人人都可以去幫助,一點一滴匯集,讓他們更加充分的資糧,可以告訴他們:「你們安心,你們趕快做,這樣就是有辦法翻轉改善。」同樣的道理。

(5)「啟發愛心助人,是為別人、為苦難人在勸募」:四眾,就是出家二眾、在家二眾。就是好像其他的宗教,沒有信仰宗教,但是啟發愛心,人人都可以,不分男、女。我們就可以這樣,是為別人、為苦難人在勸募,不是要募來我自己用。所以見人可以說慈濟,慈濟接觸到非洲的苦,不忍心,呼籲大家:不是只有非洲,天下苦難的眾生很多。這只是僅僅舉一個例子。在佛經之中,經文含義,是含義在天下人、天下事。我們若用比較開闊的心,這些經文能夠用很多道理衍生出來。

4. ★『佛再稱喚得大勢菩薩:常不輕菩薩長時累世,更值遇諸佛,受持是法華經,增進功德,終成正覺。如是常行謙恭入群,明見惡轉善,因圓果滿。』

(1)「佛再稱喚得大勢菩薩:常不輕菩薩長時累世」:這是佛再次呼喚著得大勢菩薩,這是前面佛陀所敘述,常不輕菩薩在無量劫,無法算劫的以前,他在威音王佛教育,一直到了像法到末法。

(2)「常不輕菩薩長時累世,更值遇諸佛,受持是法華經」:這個時代,很多很多這種心不正確的修行人,那一位「常不輕」他要入人群度化,卻讓人這樣的輕視,但他心沒有受污染,還是一心入群去。說完了,結束,他就再回過頭來,再叫「得大勢菩薩:常不輕菩薩長時累世,更值遇諸佛,受持是法華經」。他不只是過去是這樣,累劫,生生世世以來,每一生世都是遇到很多佛,在每一尊佛的座下都是在受持法華經。

(3)「增進功德,終成正覺,如是常行謙恭入群」:不斷一直增加,向前精進,累積功德,最後得到正覺。入人群,就要很謙卑,恭敬入人群中。

(4)「明見惡轉善,因圓果滿」:很明白看到是惡的,能夠將他轉善,有很明朗的眼睛、見解,看到惡的如何將他轉過來。若不是明眼人無法轉。我們已經眼清淨了,所見的一切都是準確的,這是惡,我們要趕快用道理將他轉過來。很長很長的因緣,一直就是這樣一生一世不斷累積,化惡為善,這樣因圓果滿。一直累積的因,到現在的結果圓滿了。

5. ★釋義經文:【得大勢!是常不輕菩薩摩訶薩,供養如是若干諸佛】:即二萬億威音王,二千億日月燈明,二千億雲自在燈王。

(1)「供養如是若干諸佛」:多少?有「即二萬億威音王,二千億日月燈明,二千億雲自在燈王。」。過去告訴過你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等於是六千,有這樣增增減減。那段時間與大家談六根,也就是這個清淨眼耳鼻舌身,所見到的道理,佛就是覺,覺就是真理,所以得到很多很多。

6. 【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於諸佛所,深心憶念力行奉事佛所教法,入群植種眾善根念力。

(1)「恭敬、尊重、讚歎、種諸善根」:種很多的善根。「於諸佛所,深心憶念力行奉事佛所教法」,一直一直在這些佛,前前後後,這麼多佛,每一尊佛的座下,他都是深心,都是用深入,恭敬尊重的心,這樣那個念力堅固,身體力行。

(2)「入群植種眾善根念力」:為這些這麼多的佛奉事,「奉事」就是為他做事。這樣,在佛所說的周圍受教育,這就是常不輕菩薩的過程,去入群,去種很多很善的根,讓很多眾生很多正確的念。自己的念既成正確,很深來把握,根很深,這種的把握的力量很堅定,這就是常不輕菩薩所行的方向。

7. 【於後復值千萬億佛】:雲自在燈王之後,值千萬億數無量諸佛。

(1)就是從雲自在燈王佛之後,又再後面,又遇到很多無量數的諸佛。

8. 【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始終業此《妙法華經》;六根功德莊嚴成就,後當作佛。

(1)「亦於諸佛法中說是經典,功德成就,當得作佛」:這是要向我們表示,遇到一尊佛,過了之後,又經過無量無量的佛,這一直一直都是長時間,累長劫,這樣生生世世不離開「佛法」。

(2)「始終業此《妙法華經》;六根功德莊嚴成就,後當作佛」:始終都是完全都在《法華經》中。所以一直到六根全都成就。你在聽聲,也要聽得要很清楚入心,我們的分析才不會偏差。

9. 『既久值日月燈明及雲自在燈王諸佛,因得自持是經並令人持,故功行圓滿,能證得是常清淨六根功德。』

(1)「既久值日月燈明及雲自在燈王諸佛,因得自持是經並令人持」:自己自持,又讓別人也如法修持。

(2)「故功行圓滿,能證得是常清淨六根功德」:大家要很用心,這長長久久的時間,經歷過了很多無量數佛的正知見,不斷來為他歷練,就像在洪爐這樣一層一層,火燒鐵打,一直到了很精、很純,這就是修行的過程。

(3)「常不輕菩薩,堅定心志」:常不輕菩薩就是這樣歷久一直修過來,到底他修得將來又是什麼?請大家要多用心。在過去所說的,連接下來的「常不輕菩薩」是用什麼樣的心力來堅持他的法?想想天下有很多救不完的苦難眾生,要我們去投入。就像在入洪爐一樣,就像在鍛練我們的道心一樣,我們要如何去設法、去幫助。

(4)「把握助人因緣,心在苦難人的身上,培養慈悲喜捨的心」:不必一定去到非洲,非洲那麼苦,就我們身邊人與人之間,在我們的就近人間的苦難。每星期一聽到在報告,慈濟只是長照那些老人,貧病孤老無依、殘障疾病就已經很多了,苦啊!更多人來關心,能夠幫助,這就是成就道業。請大家要時時刻刻,心在苦難人的身上,我們才能夠培養我們的慈悲去喜捨,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 10.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每當聽聞非洲慈濟人的見苦知福再造福的感人故事,總是很有感觸。也滿懷感恩有福跟隨上人做慈濟,聞法後,還得身體力行去「行經」, 「知道佛法後,了解因緣果報,潔身自愛,守戒奉道,入人群,度眾生」,一直以來非常喜愛上人曾說過的佛陀故事的「佛始慈心:為地獄受苦老人的拖車故事」,深心相信人人都有這顆「佛始慈心」,透過實際付出的過程,是一種「做中學,學中覺」,才能真正體悟佛法精髓。 學習佛菩薩精神,把握助人因緣,心在苦難人的身上,培養慈悲喜捨的心。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