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
2019晨起薰法香.(德松筆記).(11.03)
[2019年11月3日上午5:20]農曆十月初七,
(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經文:【得大勢,於汝意云何?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2、上人手札:「諸眾生既聞是法已,又能啟誠正信實心,靜心思惟諸根義諦,依教修行甚為希有,是為世間難得之寶。曾於大通智勝佛法中,於時世中得文一乘法,得一切種智,教令得悟,即化城喻品中所談是。」
(1)「諸眾生」:用心了解,所有生命,稱為眾生,不僅僅是人,包含人之外,有生命之物,佛說都是平等。
(2)「諸眾生既聞是法已,又能啟誠正信實心」:只要有生靈,一接觸佛法,他的心能夠起了誠、正、信、實,這個心就是清淨心,就是無所障礙,不管我們聽什麼法,我們就是真誠。
(3)「誠意正心,深信實行」:法既是我們選擇了這部經,選擇這條路要走,就要一個方向,不斷往前走,也就是平時所說的信。建立信心,立了願,就要行,既然在行,路就是這條。我們要用很誠懇的信,誠意正心,深信實行。
(4)「一步福,一步慧,福慧向前走去」:若能用真誠的心,用真實的意,那這樣我們的信心建立了,向前步步踏實走,就對了,既然是這樣,我們就往前去目的地,不要在那躊躇了。現在開始,路已經走對了,「腳步踏出去,一步福,一步慧,福慧向前走去,不要再躊躇了」。
(5)「靜心思惟,禪,專心一志」:不管周圍有什麼樣的環境,我們也不受動搖,這就是「靜心思惟」。也就是我們平常一句話,一個字,很簡單,叫做「禪」。禪─聽起來好像很玄,說「玄」這個字,只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正確的思惟,我們的心沒有偏,向前前進,所思考的是前路,要明朗,走到底。就像現在想要做的事,就要用心去做,不只是決定做,還要殷勤老實做,這種專心一志,這叫做「靜心思惟諸根義諦」。
(6)「靜心思惟諸根義諦」: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究竟我們的意義在哪裡?眼睛看的所有色彩,所有形象,是分別來惱亂我們的心,或者是分別來助益我們的思惟智慧呢?有智慧的人,對所遭遇的一切,讚歎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若沒有經過這次,我也沒有辦法體會人間的人、事、物原來是這樣。不管遇到什麼樣的環境,很複雜,不管好壞,林林總總,我們所看到、感覺到,來到這裡,我們也是六根,六根就是這樣,道理在這裡了。
(7)「諸根義諦」: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會看到這樣的形色,靜靜想仔細,聽到的,看到的,那怕是聞到的,都沒有離開這六根,六根稱為諸根,眼根、耳根、舌根、鼻根等等,連我們所觸摸的感觸是熱是冷,踏出去的路是陡還是憑,這些東西所接觸到的在我們的身體,從五官全身去接觸到,意會體解,這都叫做諸根。根是生理上,這個身體;塵更多,熱的、冷的、軟的、硬的、陡的等等,這些東西林林總總,全都是在道理裡,在義諦之中。
(8)「義諦」:義就是意義,諦就是諦理。在一般的生活,人與人的行動,聲音的高低是重?是好意、還是不好的意?輕柔到底是引我們正方向,或者是導我們差別的地方去?這全都是在我們的根所接觸,當中好壞的事情都是在這其中。所以義諦是在我們的一念如何去分這麼多好的、壞的事情。
(9)「根塵會合,細思義諦」:在修行的過程中就是想要接觸到這些身外的事情,接觸到內思想的事務,接觸到義理、文句,要如何導引我們?這都包括在其中。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聲是影,這都在六根接觸到的外塵,當中的思惟都包含在義諦。說它深,很深,很多的道理,大家把很多的道理涵蓋在義諦,若將我們生活所接觸的也涵蓋下去,我們就能警惕。
(10)「靜思惟義諦」:我們要注意耳根聽來的,開口動舌的聲音,我們要入意根去將它分析,這都是我們要很用心去分別,要靜思惟入我們的心,不要讓這麼多的事情一一將我們分散掉。要如何靜思惟?在這麼多一時間同時看到形也聽到聲,我們要如何瞬間將它分別出來,這就是人很不容易處,耳朵接觸到聲音,「哦,火車的聲音。」聽到,「哦,雷的聲音。」名稱、物體、聲音一時合集起來,這就是它是什麼聲的義諦。
(11)「明瞭義諦」:譬如這麼簡單的,「這就是什麼聲」,它的道理出自哪裡來?那列火車在那駛過,為何我們在這裡能聽到聲音?這當中很多,你是要說火車的聲音、車輪的聲音、鐵軌發出的聲音、還是那列車的聲音?分別到來,這些東西一定要俱全,這列車才能平衡,才有辦法駛過一大段長的路,每天運載旅客平安到達。一個聲音能夠涵蓋很多的道理,我們若認識這些,就知道義諦,它其中要包含的東西是什麼?你聽到、你看到,只是聽到一項你就能夠分析很多,何況你看到的又是更多。
(12)「變化無常」:六根的作用是「一」應變萬化,若要僅僅說人,實在是很多。這些境界若沒有我自己,外面的境界與我就沒有什麼聲音的牽連作用,什麼境界與我這個軀殼都沒有關係,這就是人生,與世間事物就是這樣的串聯,什麼有在?什麼沒有在?生命,什麼叫做生命?無形,無形,生命在哪裡?有啊,有生,有軀體,你的生命就是在當中。
(13)「行蘊,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好好一個人,為何他與世間的事情都隔絕掉呢?同一個人經過時間的變化不同。若死了,一個人在那裡能夠幾天、能夠幾個鐘頭?他的變化就是臭掉了、爛了,出了很不好的味道,這就是佛陀告訴我們的「觀身不淨」。但若是這個身體若六根俱全,他的作用就是心在感受,但是「觀心無常」啊,聽到的聲音不永遠在;你的心去將它感受到,隨著聲音過去了,這也沒有常住。
(14)「靜心思惟,諸根利鈍」:這都義諦,都是道理,在很多複雜過了之後,又能夠讓我們敘述,這也就是道理。道理從現成接納下來的,放著它就不斷可以再回憶,再去思考分析,這都是在我們的意識之中。所以靜心思惟,諸根利鈍,若要說,就是這麼纏在這幾句、字。
(15)「依教修行甚為希有」:「不要說那麼多了,最重要的,其中道理是什麼明確說出來;我接受,所以依教修行。」我們接受了,是不是「如是我聞」照這樣,清楚。這樣還不夠,要再用心思去體會、自我解釋。我們體會的沒有包含那麼寬廣,所以參考別人,說很多讓我們了解,足夠嗎?還不夠,因為每個人見解不同,你要全部收過來,還是各有各的道理,這個義諦實在是無窮盡,很稀有,很難啊。
(16)「是世間難得之寶, 依教修行甚為希有」:為世間難得之寶,也就是求不透徹這些,才是寶,求不完。這是人間真正有一理能夠包含天下事,就像我們說一眼觀時千眼觀,一個眼睛看到千萬個眼睛同時收集進來,這很不簡單,我們要「依教修行甚為希有」。
(13)「六根塵雖為粗相,但亦是不可思議」:現在的科技做得到,哪個地方,視訊一下子就傳回到位了,傳到同一個場所,但是我們自己的眼睛無法同時看到這麼多的畫面。凡夫的能力,六根之根塵還是粗相,還沒有很細膩,不過也不可思議了,這都是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
(14)「曾於大通智勝佛法中」:過去常不輕菩薩,曾經過去很長久很長久,這位菩薩已經很長久,除了威音王佛,還有雲自在王佛,還有燃燈佛,還有大通智勝佛,經歷了很多佛,在這些佛法中,來敘說過去,我們的意念跨越到很長久、很長久的以前,我們都要去體會、記憶。現在我們就記得昨天,記得前天,這是要記過了千萬億劫,這麼多的佛,是經歷了多久的時間,多久的時間呢?常不輕菩薩,已經都經歷過去,可見他的時間多長。
(15)「於時世中得文一乘法,得一切種智」:每一尊佛出現人間,最後呢?都是講說《法華經》,是一乘法,這是每一尊佛不可欠缺的。常不輕菩薩,就是在這個法中,他生生世世都聽到,因為這樣在這個經的其中,他已經得到了一切種智。
(15)「教令得悟」:已經教育人人得種種的智慧,「一切智」、「自然智」、「一切種智」。智慧中已經得到大覺悟了。在諸佛的教育下,使他能夠得到開悟,就是教育這麼多《法華經》的道理,一段一段,不斷一直延續下來,慢慢的教,教到他能夠得到覺悟。
(16)「即化城喻品中所談是」:這是在《化城喻品》中也有談到,就像導師帶人,境界再怎麼惡劣,他就一段一段和他解說,化城也是同樣,境界很多,不斷講。這尊佛,所經歷的國家,經過什麼國家,這些國家裡面那些土、沙,再將它合為一磨一塵,將它磨成墨,一點墨又再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每一顆砂土又再是一個國家,如母雞生小雞,小雞再長成母雞,這樣不斷拓出去,這就是因緣不絕,綿綿不絕。
(17)「生生不滅」:人生也是這樣,我們的過去不就是「相生」,彼此之間,說不定你過去是我的老師,是我的父母,那現在呢?你的父母,你的師父,這都不同,還是你是一個仁。若捨此身那個我,內在的我出去了,這個身丟在這裡,不用幾個鐘頭,不用幾天的時間,那就沒有了,但是我還在,我還去做別人的我,又再來一生的我了。所以生生不滅,我的父母,說不定在過去的過去,是我的晚輩,也說不定,這是很奧妙的生命,所以我們常講,「行善、行孝不能等」,行孝就是現在報父母恩,將來說不定,這對父母是我們未來的子孫,只要是因緣,特殊的因緣深,我去,我再來。
(17)「心執著」:如某人的先生往生了,她死去活來說:「要跟他去」,甚至還說:「要不然你要再回來我們家,你要記得喔,還要回來我們家」;過沒多久媳婦生孩子,她就說:「我的先生在臺灣往生了,我很捨不得,叫他要再回來,我媳婦在美國剛好生一個孫子。」「啊,這樣是怎樣?」「師父,他會去那裏嗎?」我說:「唉!你怎麼想那麼多,去的人去了,來的人就來了,你想那麼多。」她把孫子抱回來給師父看,「師父,您看,看到您這麼高興,您看!一直要跟阿嬤呢,都樣讓阿嬤抱。」我說:「那又是怎樣?」「這樣他難道不是您過去的好弟子?」在那個人的心裡,心罣礙,再如何計著,她也要將他當作是沒有多久前在面前消逝的人,總是人就是人,這樣再來,不是不可能,但總不能說這個孫子是我的「那個人」,總不能這樣想。但是眾生就是心很著,那種心靈世界真的很難分析。
(18)「一乘法,得一切種智」:過去、現在、未來的智慧就是一切智,世間智與一切都牽結在這個地方。處世間與出世間這些智慧含在一起,那叫做「一切種智」,那就是覺悟了,佛智。佛智就是「教令得悟」,慢慢教,常不輕菩薩經歷過那麼多佛,已經覺悟,得一切種智,覺悟的覺者這樣教他,「教令得悟」。這就是〈化城喻品〉中所談的意義含藏。
3、★複習經文:【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故以慢法故而不敬佛。以是業緣,二百億劫不識遇三寶。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故以慢法故而不敬佛。以是業緣,二百億劫不識遇三寶。」:因為這些優婆塞、優婆夷,過去輕慢過常不輕菩薩,這些四眾──比丘、比丘尼等,他們以瞋恚心輕賤常不輕菩薩。但是他們經過了二百億劫,長時間沒有因緣得以值佛,沒有辦法遇到佛,沒有辦法聽法,也沒有辦法見僧。經歷了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同樣就是這樣墮落了,無法脫離。
(2)「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輕慢常不輕菩薩的這些人,無法去計算的時間、劫數,終於罪畢了,已經罪滿了,開始那就是復遇常不輕菩薩,罪業已經受報了。很長時間之後,就是遇到常不輕菩薩,現在的常不輕菩薩,過去是被輕視,那些輕視他的人,後來也是遇到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來教化他們。這就是很奇妙!
4、釋譯經文:【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彼時曾上慢四眾,輕慢欺凌侮辱,是常不輕菩薩者,輕慢罵辱者非他人即今之我身。
(1)「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過去一直在輕視常不輕菩薩的那些人,你豈知道那些人是什麼人啊?那些人不是其他,彼時曾上慢四眾,輕慢欺凌侮辱,是常不輕菩薩者。被罵那個人,不是別人,也是我啦。
5、【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如此等人,無量劫前,是為慢常不輕之眾,今為覺有情人,昔人啟昔人哉?形骸雖異秉性是一。
(1)「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釋迦佛那個時候,要說常不輕菩薩這段這個時間;那個會中,還有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還有師子月等五百比丘,還有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那裡聽法這些菩薩與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在這個會中同樣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如此等人,無量劫前,是為慢常不輕之眾,今為覺有情人」:現在在道場中在聽法這些人,就是在無量劫前,是輕慢常不輕菩薩的人,現在已經成菩薩了,現在已經在佛法中,為虔誠的優婆塞、優婆夷了。這些人過去是迷,所以他們輕慢,現在是覺,在學菩薩道,就是覺有情的人。
(3)「昔人啟昔人哉?形骸雖異秉性是一」:所以昔人,以前,難道是以前那個人,不是哦!現在是不是永遠是現在這個人?其實,過去、現在,過去是另外過去的常不輕菩薩,現在是現在的釋迦佛。所以,過去的是現在的釋迦佛,釋迦佛也是過去的常不輕菩薩。但是過去的常不輕菩薩就是常不輕菩薩,過去了;現在的釋迦佛就是釋迦佛,是現在。所以這個隔離了,名稱不同,這就是我們要很清楚。
(4)「昔人啟昔人哉?」:上輩子你叫做張三,這輩子已經叫做李四了,是不同人了。但是在我們未生以前,我們是什麼人,那在生了之後,那個人又是什麼人,我現在我這個人豈是那個人與那個人,這全都是我們要很清楚,不要纏,這沒完沒了,無法清楚、釐清。道理知道,什麼都知道。過去的人,那些人,豈異人,是誰?是以前的人嗎?既是以前的人,現在在哪裡呢?
(5)「形骸雖異秉性是一」:過去的那一具、那具與那一具,一具一具若有保存著,這些難道是我嗎?幾具的木乃伊在哪裡,到底是哪一尊?每一尊就是某某人的過去,那個某某人是現在的我,到底那是哪一尊?同樣的道理。男女形骸不同,老人、孩子的形骸不同,其實這些形骸若這樣一直留下來,現在的我,老人也是,這個年輕人也是啊,這個小孩也是啊,這都是我的過去。
(6)「形骸雖異秉性是一」:看看《父母恩重難報經》,釋迦佛看到那大堆的白骨頭,他趕快膜拜。因為這堆的白骨都是過去生過我的身體的父母,累積起來有那麼多,到底他的父母有幾個?人總是來去,是現在分別是你、我,將來我要再分別哪裡呢?現在你是我的恩人,說不定下輩子是我的仇人,這種無法去定數,因緣果報。看我們現在如何與人對待,那就是用這樣來定,這我們要很清楚清楚。
6、【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今此靈山法會中,五百菩薩,略舉一名。
這些都在靈山會中,五百菩薩,將他略舉其中一個人來代表,這是,人有時候能夠將他簡化,很多人簡化成一個人。
7、【跋陀婆羅】:此云善守,賢護菩薩之梵名。或云賢首,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
(1)「跋陀婆羅,此云善守,賢護菩薩之梵名」:這是賢護菩薩的一個名,在解釋聽法的這些菩薩中,其中所代表的一個名。這個人的名,跋陀婆羅,我們要能夠認識他,將它譯作「善守」。以我們來說,「跋陀婆羅」我們解釋沒有意義,其實它翻譯起來,就叫做「善守」。所以將梵文譯作我們的意思,那個字完全不同。同樣的中文,我們會讀跋陀婆羅,但是對我們來說沒有意義,所以要經過了譯,它意思叫做善守,他是真正的賢明來守護菩薩的法,他梵文的名字就是這樣解釋。
(2)「或云賢首,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是已經覺悟,是菩薩之首,也能夠這樣的解釋。就像〈序品〉,以舍利弗,菩薩以文殊師利為首,同樣的道理,一群的菩薩,也就要有這樣為首的人。
8、【師子月等五百比丘】:獅子月:義約威如獅子、智若月光、等五百人。
以師子月為首,那裡有五百的比丘,以師子月來代表,他的名字就是一個譬如,很威猛,就像獅子一樣。他的智慧就像月光,所以這位比丘的名字叫做師子月,在師子月帶領有五百位比丘。
9、【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尼思佛,是梵語,未詳何義,等餘五百。師子月及思佛,皆上首之名。
(1)「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他也是帶領五百位優婆塞,「尼思佛:是梵語」,梵語到底要將它譯成什麼呢?「未詳何義」;還是不知道,無法翻譯,但是叫做尼思佛,這是他的名稱。「等餘五百」,這也是有五百,這都是來在這裡聽法的人,「師子月及尼思佛,皆上首之名。」這些比丘及優婆塞,就是以這二個人來做上首。
10、【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如上菩薩,比丘及優婆塞千百五人皆於菩提得不斷轉即是彼時增上慢。
(1)之前來毀謗常不輕菩薩、輕慢常不輕菩薩這些人,現在也已經都得到修行,已經得菩薩了,都已經在正等正覺的位置,已經成就優婆塞、優婆夷了。
11、『菩薩度生,當以觀機化導為主。』
(1)「菩薩度生,當以觀機化導為主」:也表示常不輕菩薩,那個時候他就是用這個讚歎來化度那些人;那些人,當時就是不守著佛陀的教法,雖然出家了,有的人心沒有脫俗,所以見到常不輕菩薩就是輕罵。他就是在那個地方與他結一個緣,「讓你看一下,讓你罵我,但是我再祝福你,有了那個因緣,為你祝福,你也能夠成佛。」只是這樣的一個緣,未來就一定有這個緣,可以反覆來結緣,一直到最後而得度。這就是我們用法,要如何看、要如何解,複雜的在那個地方。
(2)「菩薩化度眾生,累劫因緣」:這一段經文,它就是要表達時間久了,人與人的緣,就是不要說一點點緣,將來與我們無關;一點點的緣,說不定就像我剛才在解說的那些,解不完,光是一個身體,人與人的關係就解不完了,這很複雜,要一次一次這樣不斷一直解釋。所以菩薩度眾生,就是只要根機有,開始遇到就已經有緣,就這樣累劫,要用長時間去接引他、去化導他。
(3)「時秒不離法,明瞭真諦理」:時間就是這樣,我們要用時間、用心,自修度人,這是我們的本分。經文很長,因為在趕著時間要趕緊告一段落,但是偏偏它的內涵就是這樣解說不完、釐不清。所以說經與人;人要能夠就理簡單,但是理要釐得清,很困難。所以大家要很用心,時時秒秒不離法,才有辦法了解法的真諦理,要多用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