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日 星期四
2019晨鐘起薰法香.(德松筆記).(03.02)
[2019年3月02日上午5:20] 農曆正月二十六日,
(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
1.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經文:【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2. 上人手札:「此法師功德品, 明五種之法師, 道力增逸傳承, 得六根清淨之,自他精純功德。以大慈悲的眼根,觀天下眾生相;以大智慧的耳根,聽天下眾生聲。」
(1)「此法師功德品, 明五種之法師」:完全是為我們說,學佛,持《法華經》,這樣的法師,在〈法師功德品〉中,佛陀這樣告訴我們,明五種的法師,在經文之中說過了,「讀、誦、受持、書寫、教他說」。而「讀經、誦經」是我們的本分事,通經文、知道經理,最好記住;不只是能夠抄、能夠寫,最好能夠再將法入心,將我們的心意,知且了解法,從我們的心意解,再寫出來,編輯成為書,當然這更好。
(2)「受持很重要,身體力行的行經」:因為文字能夠流傳,聲音說話,聽了很快就過去了,文字能夠流傳,久久就是文字這樣流傳下去,所以讀經、誦經、抄寫經,再能勸人受持,身體力行;身體力行,我們還有辦法再將把它編寫,能說、能寫更好。修持最重要,修持,若是僅僅能說、能誦、能抄、能寫,但是若不身體力行去受持,這樣也枉然!所以受持很重要。
(3)「 分析功德的淺深,分析六根的作用,五種法師,身體力行很重要」:受持《法華經》,這要分析功德的淺深,甚至也分析我們六根的作用,這都是這樣來比較,眼有八百功德,耳有千二百功德,有這樣來為我們分析。所以說,修行與作用是一樣,「受持、讀、誦、書寫,勸他人說,為他人說」,這都是我們若做得到,五項兼行最好。若沒有,真正身體力行,如何做,做得與法會合,經要誦,要能說,懂得傳,無法去著作整本書,不要緊,我們總是身體力行這是很重要。
(4)「道力增逸傳承」:這五種法師,若能夠五項俱全,那就是「道力增逸傳承」。我們要走這條路,路很用心開,一段一段已經開通了,愈來愈長,所以「增逸」,就是暢通無阻,這樣一直傳下去。
(5)「得六根清淨之自他精純功德」:若能夠這樣五項全都涵蓋起來,這是「自他精純功德」。這六根都具足,能夠互用,若這樣自己好好用心,因為眼睛看東西,我們不要將欲念打開,將它放縱掉了。
(6)「看萬物,要明見,知是非」:這就是我們要去學,不是只有能夠看,見解,看了之後要去解釋、明解。是,是對的;不對的,一件東西好好分析,這是可用不可用,這就是我們的心意要好好分析。知道這件東西它的應用方法,與眼睛、與耳朵,耳朵能夠聽出了眼睛所看到的,雖然它沒有聲音這樣了解它的功用。這物物有聲,不是沒有聲,因為物物都有生命,生命只是我們那個細小我們無法聽,用眼光看萬物,它就有它那個微細的音調。所以常常說大地有呼吸聲,這就是要來「看大地、了解大地」。
(7)「有氣就有聲,用眼睛看,用心意去測,叫做耳通」:大地它有氣,有氣就有聲,地氣地氣,地底下有熱氣,地底下有冷氣,有氣就有聲。所以,用眼睛看,用心意去測,這叫做耳,耳通。耳根與眼根會合,互相相通,耳朵聽的,那聲音是什麼,等於眼睛就能夠知道這原來是什麼形。眼睛閉起來,時鐘,現在在聽的,滴滴答答,眼睛閉著,耳朵聽,這就是時鐘的聲音。
(8)「用眼睛聽,用耳朵看」:聽到外面隆隆過去的聲音,這是什麼聲音?火車的聲音;火車長成什麼?在腦筋之中,火車是長成什麼樣子?耳朵聽出它是什麼形,是因為我們的意識裡面曾經有過,眼根看過了,映在我們的意識中,用耳朵聽,原來這是火車的聲音,火車就是這樣的形。這叫做聲與耳與眼能夠會合,聲與色也能夠共通,這就是根來會合,所以需要「六根清淨之,自他精純功德」。
(9)「法要入心,轉識成智」:我們要看的、要聽的,不是這麼的近,眼睛常常在看的不是這些,我們能夠「轉識成智」,在我們知識間所在聽的法,知識聽的與我們法所入的心,我們應該要超越。
(10)「無相無不相,這就是道理,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天上有淨天,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欲天,這是經中的道理,就是文字所含之中的理,而這個理,它的形態無法拿出來給我們看,就是要讓我們心意去深解,這不是有形相。相,無相無不相,這就是道理。要讓我們為何看不到的東西,讓我們心通得到,所以心識,如何將它轉為智慧,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我們要如何去轉它?這就是在佛法中,道理去接受了,那個精與純,自己內修、身體力行的德才有辦法去體會到。
(11)「以大慈悲的眼根,觀天下眾生相」:要用什麼方法呢?用大慈悲的眼根來看東西,從這些東西再超越東西的道理去體會,眼根看人,人人是佛。不過,佛在人人的內心裡,我們相信嗎?相信,因為這是佛說的。不過這個人為何這麼魯鈍,很難纏,如何說他都聽不懂,為何記憶這麼不好?說話都不聽,為何這麼鈍劣呢?人還是人,但是人,佛陀告訴我們,本具佛性,佛性人人本具,但是我們眾生就是有這樣的障礙,這個障礙就是煩惱無明,將我們障礙了。
(12)「大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現在要如何修行?那就是以大慈悲心。大慈悲心,就好說了,大慈悲心,我們身體力行,我們做得出來,什麼叫做無緣來大慈呢?什麼叫做「同體大悲」呢?常常在解說,我們人做得到,那些人與我們非親非故,只是我們聽到,知道那個地方有困難,而且有災難。那個地方離我們很遠,我們與他們非親非故,不過我們的心中有大慈,不忍心,在遙遠的地方有這樣大的災難,有這麼嚴重的困難,我們就大家要會合來,用心克服層層的困難,我們能夠去到那個地方去幫助,救拔了他們的苦難。
3. 舉例「慈濟人至緬甸發放稻種」:
(1)「無緣大慈的心,同體大悲的念」:就像昨天從緬甸回來一群的慈濟菩薩,三個國家,是從臺灣、馬來西亞、緬甸,三個國家會合起來,一群志同道合的菩薩,同一種見解,「無緣大慈的心,同體大悲的念」,大家會合。很辛苦!用十天的時間,去幫助四萬七、八千戶,這些生活勞作,生活不好過,遇到天災了。
(2)「緬甸農民之苦」:在去年七、八月期間大水災,連連兩個月,水淹掉了他們的稻,稻田,就看到將要結穗,七、八月了將要割稻了,這結穗來的稻田卻被淹掉了。兩個多月後,水退了,一片的田地、稻田,都是水退了之後,草生,什麼樣的糧食都沒有看到了,看到的就是雜草叢生,這些一期的稻作又泡湯了。我們慈濟人三國合一勘災,災民苦啊,這些人本來他們都已經負債務了,這次要再重耕作,還要再借,債務重重,還是要再負債才能夠復耕。
(3)「窮困到家無四壁」:也去了解他們,看他們的家庭情況。唉!看到很多家庭,不是家徒四壁,是家無四壁,用草搭的房屋,他們草已經爛掉了,壁可以從前面直看到他們屋子的後面,家無四壁。還要再負債,還要再耕作,還要等近半年,近半年之後才能夠收成。將心比心,大家再會合來,回來了,來考慮,不捨。
(4)「需要耕耘播種的稻種」:水退了之後,再下一季要播稻種,還有兩三個月這個時間才能夠種稻。這段時間能夠好好讓他們應用,只要人殷勤,土地本來就在那裡,需要的是去整理,耕好土地,除草等等,去耕耘好。只要有種子再落土耕種,自然,有種子落土,有人照顧,自然種子它就豐收了。
(5)「緊急先提供綠豆種子」:我們這樣的想法,所以再回頭去為他們來規畫,讓他們應用這兩三個月的時間來種綠豆。我們再去為他們選好了上等的綠豆種子,再去分發。當然這過程是很辛苦,很複雜。我們要一家一家去了解,所以幾千戶,我們緊急趕快給他們上級的豆種,他們很願意再努力去耕作,現在已經綠豆豐收了。
(6)「布施,以同理心的給予」:看到他們過去的豆種,他們在地的豆種收成起來就是這麼一點點。我們去選擇上好的豆種,昨天也拿回來,有這麼大穗,他們在地平時用的是這麼小穗,我們給他們的是這麼大穗,這樣豐收了。尤其是原來他們用的豆種,種起來豆很小顆,我們給他們的飽穗又大顆。
(7)「接續發放稻種」:昨天拿起來看那豆穗,替他們歡喜,已經成功豐收了。兩三個月前為他們擔憂,為他們規畫,兩三個月後,一百天後,現在看到他們豐收,很歡喜。再接下來,他們開始要再插秧,有四個省這些稻田,稻子還可以趕快來整地,但是是不是還要再向人借,借稻種。我們期待他們現在的豆子收成去還舊債,新的不要再負債,所以我們再給他們稻種,所以這次已經這次去發放稻種。
(8)「改以用物資卡的領取稻種方式」:一群的菩薩,三國合心,他們全都回來分享,分享得很歡喜。甚至那裡的農民來了,我們用新的方法發放,用領領稻種的證發給他們,讓他們輕輕鬆來蓋個手印,來核他們的資料,蓋個手印,領到這個券,這個卡。
(9)「帶動慈濟人文,慈濟的愛,一直都在」:慈濟人在那裡帶動他們唱歌,唱「靜思語」的歌;在那裡給他們「靜思語」,這就是法,很歡喜。他們都這樣分享,這一生不曾有過的歡喜。他們遇到這群菩薩,那種真誠的愛,一次再一次勘察。勘災之後,以為來看看我們就好了,再也不會再見到這一群人。沒想到,再來關心,計畫要給他們豆種。以為這也是講一講而已,還會再看到嗎?又再看到了,豆種已經來到面前,一一發放給他們,鼓勵他們要努力用心去種。已經種出來了,豐收,很歡喜。
(10)「鼓勵人人做好事,介紹慈濟竹筒歲月,匯聚小錢,也能行大善」:這次又能夠得到稻種,又是這麼地輕鬆,又是這一群人就像家人親友那種的擁抱,說很多鼓勵他們的話。鼓勵他們有辦法自己的力量站起來,鼓勵他們:你們也是能夠救人的人,慈濟「竹筒歲月」就是這樣過來。你們大家也是可以一把米就能夠救人。尤其是你們能夠繼續、繼續,再叫別人也一起來做。所以在那裡菩薩招生也有近千人來登記。一、二千人來登記,就是要做志工,願意去把竹筒與米撲滿拿回去,要鼓勵人人做好事。
(11)「有形的豆種稻種,無形的真諦法喜」:大家很相信,很相信這一輩子的苦是前輩子沒有造福。這一輩子已經了解了,更加了解就是點滴就能夠做,是要人幫助人,這叫做菩薩。無所求,一直付出,這才是得大福,道理了解了,清楚了,一句一句,這都做得到。所以他們所得到內心的歡喜,所得到物資,豆種、稻種。
(12)「有法度,救度苦難人,讓人人見苦知福,內心就充滿法喜」:豆種已經完成了,稻種又拿到了,又大家帶著他們唱歌,很有次序,一組一組,很有次序。所以他們說,一輩子不曾有這麼輕鬆,這麼歡喜過。其實,聽到他們一位一位這樣分享,那種內心的法喜。我自己無法去到那裡,聽到這些方法他們去做到了,那種法,有方法去救他們,有法度,度這麼多人離開苦難,度這麼多人讓他們能夠見苦知福,內心就充滿法喜。
4. 「以眼根觀天下眾生相,同心同志的見解」:以大慈悲的眼根,這多菩薩有這樣同心同志的見解,這就是眼根。我們有聽到那裡的苦難,那就是天下的,我們的耳根,所以我們可以眼根觀天下眾生相,那個地方很苦難,所以由不得我們起大慈悲心去,就是大慈悲的眼根來觀天下眾生相,我們這樣做到了。
5. 「以大智慧的耳根」:再用大智慧的耳根聽天下眾生的聲,這種智慧。這麼遠,我們是要如何救呢?這近百人,分批的這麼多梯次前往,總共合起來人次四、五百人次,要如何去救四、五萬家庭呢?這就是要有同一個看法,同一個聲音,所以大慈悲的眼根能夠觀天下眾生相。他們是苦,我們要發揮這樣的慈悲愛心去幫助他們,這是大慈悲,用眼觀。
6. 「以大智慧的耳根,聽天下眾生聲」:到底他們的苦是要如何去認識呢?我們要用大智慧的耳根,因為我們去到那裡,去聽他們的傾訴,聽他說:「唉!過去我已經累債多少了,我現在盼望這一期,已經泡湯了。我下一期得再去借。」耳朵聽,眼睛看他們的環境,所住的地方,眼睛所聽他們歷年來的辛苦,來加以分析,「以耳根聽天下眾生聲」。
7. 「聽法後,身體力行」:這就是聽法之後所去身體力行造作出來的,那就是大慈大悲、大智慧,為天下眾生苦難的生活,我們了解他們的心聲,我們去付出,告一段落了,大家歡喜。
8. 「用心救助」:是不是這樣就結束了呢?還有四萬七千多戶,其中還有四千多戶有種種的原因無法在這幾天當中來領,所以我們現在四千多戶也是一個數量,我們還是要再用心。又有人願意發心將這四千多戶,要再重新去再去了解,了解他們住的地方,了解他們等等。總而言之,還有四千多戶需要繼續進行。
9. 「為度天下眾生,鍥而不捨,就是不放棄」:這就是不放棄,對天下眾生,鍥而不捨。佛陀他也不願意放棄眾生任何一個人,何況我們在那裡有見聞,那裡還有幾千人還沒有得到,還沒有解決的事情,我們要如何能放棄呢?所以未來的四千多戶還是再接再厲,所以好好用心來了解。
10. ★複習經文:【三千大千界,內外諸音聲,下至阿鼻獄,上至有頂天,皆聞其音聲,而不壞耳根,其耳聰利故,悉能分別知。】
(1)「豐富且清淨無染穢的愛心去付出」:就是要用耳根去聽大千世界內外的諸聲音。臺灣與國際間距離有多遠,我們的聲音也是聽得到。很苦難的地方的聲音,我們也聽到了,也看到了,哪怕是上至有頂天。地獄都看得到了,這種充足了愛心,那種豐富的愛心,清淨無染穢的愛心去付出,無所求,歡喜回來了,法喜充滿。這與「上至有頂天」,回來的歡喜,法音讓人很歡喜,和這樣一樣,那種歡喜達極頂,很歡喜。
(2)「皆聞其音聲」:聽到那裡的人很苦,轉一個話題,那裡的人歡喜,與我們去付出那種感覺的很歡喜,都是清淨的,清淨聲音。「皆聞其音聲」,什麼樣的聲音都聽到了。
(3)「而不壞耳根」:聽到極苦的眾生,我們去幫助過他們,聽極歡喜的,我們很安慰。所以耳根都沒有受損,都是好聲音。「其耳聰利故」。有這樣好的心意,我們的心是萬法之器,我們清淨心,所以有這樣的聰耳,耳聰。
(4)「其耳聰利故,悉能分別知」:「利」就是這樣能分別好,這樣「悉能分別知」。這樣我們就知道,不是做不到,經文說到這裡,我們已經做到了;耳朵聽到、眼睛看到,人也走到了,手也伸到、也做到了。這聽到這樣聲音,有這樣的境界我們已經去付出做到。
11. ★釋義經文:【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得天耳無障礙者,方能遙聞;今在凡夫地,由於持經力故,能轉識成智。
(1)「持是法華者,雖未得天耳」:現在我們大家在讀《法華經》,也發心立願要來受持、身體力行,我們都有這樣的願,也有這樣開始在聽經、誦經。不過我們還凡夫,還是用凡夫的耳根,聽的語言是有沒有聽進去?是不是說的話我們有沒有理解?這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我們「未得天耳」。因為我們的耳根還是很鈍劣,這是回過頭來我們現實的境界。
(2)「雖未得天耳,得天耳無障礙者,方能遙聞」:這能夠得到天耳,那就無障礙了。我們心的煩惱完全都去除掉,真真正正清淨的耳根,天耳是清淨的耳根了,有天人的耳根才能夠聽得到。
(3)「今在凡夫地,由於持經力故,能轉識成智」:以現實的,我們還是在人間,因為我們現在在聽佛法,還是凡夫,但是我們要用心認真聽佛法,這樣的力量,我們才能夠轉識成智。我們還未真正得到天耳,但是著重我們聽經理解的力量,大家合心同志力,這樣能夠去做到這樣的事情。有這樣的因緣,有這樣的機會,我們轉識成智。不是凡夫說:「他們那裡與我們這裡差那麼遠。」我們沒有這樣的想法。想到值得做,我們就是去做就對了。這就是我們大家共同的理念、見解,「對的事,該做,做就對了」。
12. 『《勸持品(第十三品)》,諸菩薩比丘等,請佛勿慮,願受持法華而弘通之。繼之,佛更為諸菩薩說:勸人受持弘通妙,法華經。』
(1)「請佛勿慮,願受持法華而弘通之」:在勸持品的經文之中,佛陀開始在講過去,他最期待人人能夠做得到的事情。佛陀也已經表達出了接下來住世沒有多久了。「諸菩薩比丘等」就向佛陀來安慰,「請佛勿慮」,不用擔心,我們大家都有在認真聽,大家都願意受持;聽了佛陀的教法後,我們發願,願意為娑婆世界眾生傳法、教育。過去提及,有聽法傳五十代,傳至「第五十人」也能夠了解。
(2)「弘通,從耳朵聽來,又能傳下去」:佛陀勸我們、要把這個法要永恆住世,能夠聽,我們也得要能夠做。所以菩薩也向佛陀來發願,「願受持法華而弘通之」,聽法要再弘通,這「弘通」就是從耳朵聽來又能夠傳下去。
(3)「繼之,佛更為諸菩薩說」:佛陀繼續就再鼓勵他們,你們不是只有你們聽而已,最重要還要「勸人受持弘通《妙法華經》」。就像他們這次去緬甸,除了他們歡喜以外,他們又發願;因為我們再去勸他們,又在那個地方人間菩薩招生。
(4)「教菩薩法,人間菩薩招生」:緬甸的受助災民們,又來登記,又有一、二千人,這樣登記下來了,聯絡的地方、名字等等都登記下來。這就是佛陀所教化我們、教導我們,我們傳了之後要再勸人;也要受持,勸人,也是一樣還要法要繼續,菩薩法受持,就像《法華經》教菩薩法,這個菩薩要繼續再行下去。這就是我們慈濟人,在那個地方所發揮的,無不都是在《法華經》中的意義。
13. 『色界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聞六道眾生,及遠近麤細一切之音聲者,是以清淨耳多聞一切法,行與法契。』
(1)「色界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聞六道眾生,及遠近麤細一切之音聲者」:他們的耳根能夠聽到六道的眾生,甚至是遠的與近的,是粗的或者是細的?「粗」的已經為大說過了,是我們的人間凡夫善、惡,這種凡夫心進進退退,佛陀就來與我們說得很清楚,這種所看到的因緣果報,與那個「細」的微妙法,他們天人的天耳都聽到了。
(2)「是以清淨耳,多聞一切法」:佛在講經的每一個道場,天人都一直來聽經。所以他們能夠聽的是六道眾生與遠和近、與粗和細,這一切的聲音他們都聽到了,他們天人是用「清淨耳,多聞一切法」。天人就是在人間修極善法,除了十善俱全,又少欲知足,無欲,所以能夠生在色界天。無色界,就已經再修行到了「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到了靜思惟的境界,那就是無色界。
(3)「行與法契」:所以說起來,諸天他們已經都聞一切法,他們大家所過程、修行,就是行與法互相契合。我們現在慈濟人就是去身體力行,人間在行,付出無所求,這樣契合這個法,同樣的道理。
14. 【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但用父母所生之體,清淨耳根,通合餘根已能遍聞功德如是。
(1)「但用父母所生之體」:我們現在是父母所生給我們的耳根,但是我們所修行現在在凡夫地、人間裡,我們所擁有的耳朵,我們這樣的功德,有這樣聽到外來的聲音,我們不忍心,啟動了大慈悲心來觀天下眾生的苦相;用大智慧的耳根來聽天下眾生的苦聲。這就是我們現在用父母所生的耳朵,我們聽到了。
(2)「清淨耳根」:我們付出無所求,這叫做「清淨耳根」。跑那麼遠,那麼辛苦,不是想要得什麼利益,只僅僅想要去救人,只僅僅想要用法度眾生,只是這樣而已,這叫做「清淨耳根」。
(3)「通合餘根,已能遍聞功德如是」:用耳朵代替眼睛,諸根會合,我們身根、意根也到那裡去了。舌根呢?他們(指:至緬甸之慈濟人)回來就向我們,就告訴我:「師父,我們十幾天,都只有吃香積飯而已。我們每天四點多要出門,我們就用冷水泡香積飯。帶出去,中午吃,很Q、很香,我們十幾天都是只有吃這些。」這舌根,味道,也告訴我:「香啊。」也告訴我:「Q啊。」。而人也去到那裡,心意也在那裡,這難道不就是五根同時並用呢?這就是。昨天我告訴他們:「我很羡慕你們,你們有這樣的機會去在那個地方。」所以「通合餘根已能遍聞功德如是」,這就是法。
(4)「佛口所生子,法從耳根聞」:滋長我們的慧命。我們能夠知道了解這些道理,是因為佛過去說過來的法,我們現在「有法度」,度到苦難人的地方,去救拔苦難眾生,這就是我們用法度。這就是展開我們的慧命。
15. 『謂十方三世語言音聲,一時領覽,悉徹其源,明了聞知,皆無障礙,是名天耳智通。』
(1)「天耳智通」:我們現在就要知道了,都已經領會了、了解了,這個法的源頭應該要如何來。所以「明了聞知,皆無障礙」。心,大家都已經明瞭了,這叫做「天耳智通」。
16. 『天眼天耳是所依根,智即是二識相應慧,智緣二境無壅名通,從根得證名天眼智,並且得證天耳智通。』
(1)「轉識成智」:在這個智慧中,不論是眼根、耳根會合相應起來,這就已經「轉識成智」了,已經這就是運用到智慧了。
(2)「智緣二境無雍名通,從根得證名天眼智,並且得證天耳智通」:就是沒有去障礙到。智慧與因緣會合了,突破了種種的困難,所以沒有障礙到,已經完成回來了,從今得證「天耳智通」。
17. 「把握時間,心是萬法之器,轉苦難人的心地變成『福慧地』」:好好去用心,把握時間,我們的大慈悲如何來累積在我們的心眼中,大智慧如何容納在我們的心器。心是萬法之器,我們的心地如何去轉動?把那些苦難的人,將那個心地變成了福慧地。
18. 「愛的力量,歡喜付出,造福人間,得法自在」:好好用歡喜心、用法,除了穩定他們的家庭,同時穩定了他們的心;再成長他們的智慧,能夠人人互相相傳。這種愛的力量,造福人間,這就是我們很歡喜的事情,法與現實能夠這樣交合起來。這得法自在,時時要感恩,時時要身體力行,多用心。
**************** 19.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感恩教導,修行要懂得力行「五種法師」,要得六根清淨,得先去除自己的煩惱無明及不好的習氣,學習諸佛菩薩的「以大慈悲的眼根,觀天下眾生相;以大智慧的耳根,聽天下眾生聲」,感恩上人時時教導弟子們,身體力行,不只是聽法、聞法,寫筆記,更是日日不斷強調要身體力行的去「行經」,事理會合。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好好訓練五根,讓根與外境會合時,是清淨無染著。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