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日 星期四
2019晨鐘起薰法香.(德松筆記).(03.04)
[2019年3月04日上午5:20] 農曆正月二十八日,
(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經文:【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丸、若塗香,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及草木叢林香,若近、若遠、所有諸香,悉皆得聞,分別不錯。】
2. 上人手札:「和種種之香末為一丸 譬一法中具無量佛法,是菩薩以一切波羅蜜,薰法入心故於念念中,常生六波羅蜜勤修習,即一法門俱千萬種法。」
(1)「將鼻根用在修行法中」:用心來聽,現在要來了解,鼻根,在我們修行的過程,要如何來利用鼻根?豈只是聞香、臭而已呢?應該要將鼻根用在我們修行法中。
(2)「就譬喻,和種種之香末為一丸, 譬一法中具無量佛法」:就像我們所有的,人間所有種種,不論是花,花草或者是樹木,各種各種的香氣,全都將它拿來輾磨作為丸,「 譬一法中具無量佛法」。意思就是說,集種種種種的香、的樹木,來製造它,將它輾磨,這些粉才全都將它混合起來,才將它做成丸。一粒粒的丸,那就是混合著無數的香,無數的香,這樣會合起來。就像我們每一個法,就是有各種各種無量的道理、法具足在其中。
(3)「佛陀教育,無量數的道理」:佛陀的教法為人間說,人間有種種人、事、物,佛陀有無量數的道理,用什麼樣的法來對治我們凡夫種種無量的煩惱,與這樣的意思一樣。佛法是很多種,無法去計算,這樣合和起來,來面對眾生,教育一切。
(4)「是菩薩以一切波羅密」:這些法也就等於佛陀教育弟子,所以要身體力行的波羅密法。佛陀就是教育我們,要行六波羅密,就是六度萬行,應眾生各種各種的苦難、各種需要,我們要去隨眾生所需要,解眾生的種種苦,這樣要入群、應化,這叫做「六波羅密」,這叫做萬行。無數眾生的需要我們要用無數的「法」去對治。
(5)「薰法入心故於念念中,薰習」:就像在我們在學菩薩法一樣,不斷地薰法。大家都知道「薰法香」,常常去聽法,就像那個薰衣草的香材的草,我們常常靠近它,靠近很多的香氣,那個香的東西我們若愈靠近,常常靠近,與這個香花、草常常靠近著,那我們的衣服就會很香。
(6)「薰法香,薰法入心」:我們若常常在製造香料,那個香料的室之中,我們若整天在那個地方,出來了,人家就會問:「你怎麼這麼香,從哪裡來啊?」「啊,我剛才在從製造香末的房間出來。」「難怪,你聞起來很香!」這就是「薰法香」。我們要薰法香,人家就說:「你怎麼這麼有涵養啊。」「我常常在聽法,道理就是聽佛法而來。」「難怪,道理通達,就是因為聽佛法而來。」所以叫做「薰法入心」。
(7)「常生六波羅蜜勤修習,法要入心,讓每個心念都有佛法」:已經將法這樣聽入心來了,所以「法」在我們的念念中,每一念都有佛法。佛法面對事物道理,全都是能夠會合起來,事事順理成章,很會合。因為這樣,我們凡是在生活中沒有脫離道理,那就是「常生六波羅密」,自然法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要應對世間一切的事物,很自然就從我們的念念中這樣生出來。
(8)「經就是道,行經」:不是說,我要做一件事情,我趕緊再去翻書,去看經之後才告訴你,「經是這樣說」,不必這樣,經已經入我們的心,「經就是道」,我們已經走在這條道上面。每條路我們都很通徹,所以叫做「常生六波羅密」。
(9)「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的規則,我們都認識了,你面對什麼樣人,這些人就是需要布施,我就是要為法布施給他們,輔導他們方向正確,讓他們法也要入心。什麼樣的人需要生活物資,我願意捨,捨出了我的生活物資,誰有困難,我願意投入,用我的體力,用我的身行,可以投入去幫助他,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就像這樣,布施了,這都叫做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這樣去布施。
(10)「持戒,忍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論你在什麼樣的環境中,你也得要忍辱,要懂得忍,去完成了你應該達到的使命。就像說,去救人,因為哪一個國家有災難,某一個地方有困難,我們要去幫助,過程是很辛苦,要將它完成起來,就要經得起耐心、耐力、忍辱等等,才有辦法去完成。
(11)「對的事,是一項使命,甘願做,歡喜受」:做事情要認知本來就是很辛苦,這麼辛苦的事情我們甘願去做,要從頭到尾完全去完成,不是說,這很苦我忍不住,我做不下去,對的事情是一項使命,不論如何辛苦,我是使命必達,我一定做到。
(12)「學佛若沒有刻苦,沒有經過種種困難,不算是學佛」:今生此世,來生來世,這全都是要在布施、持戒、忍辱中進行,我們學佛若沒有刻苦,沒有經過了種種的困難,不算是學佛。要不然,心若常常看這裡、想那裡,而就走到那裡。看到的事情很多,常常在分心,常常不定下來,這樣我們事情就做不成了,要如何叫做修行呢?
(13)「禪定,靜思惟,勤修習」:所以還得要好好思惟,叫做禪定,靜思惟。而我們能夠靜思惟,心才能夠定得下來,這豈不就是我們學佛一定要向前精進,不論任何困難,必定要精進,要「勤修習」。
(14)「精進,六度萬行」:不論你「布施、持戒、忍辱,還要禪定」,這必定需要在精進。所以精進,對的事情,決定,做就對了,這叫做精進,這就在六波羅密之中。就是萬行,該得精進,就要精進,就要從聞法,要薰法,好好地,「薰法入心故於念念中」。
(15)「即一法門俱千萬種法」:每一念,都不斷產生出了這個六度萬行,絕對不放棄、勤修習。再困難,也得要克服困難,步步精進。若能夠這樣,那就是「即一法門具千萬種法」,一個法門我們就能夠具千萬種法。
(16)「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不斷要好好靜思惟,我們為何要來修行呢?為什麼我們要投入人群呢?既投入人群,既是在修行,為何能夠不勤行於道呢?這就是靜思法脈。行在菩薩道上一定要常修六波羅密,這就是,即是一法門具千萬法,這個法門就是慈濟宗門。
(17)「慈濟的宗旨方向,就要應萬法」:不論是慈善布施,千千萬萬種;醫療,守護生命,應病救人,千千萬萬種的病痛苦難;教育要應根機,從幼小長大,學,這樣不斷一層一層。應青少幼年、孩子的根機這樣一層一層一直教育,這就是宗門。而且面對社會需要人文志業,四大志業無不都是要有人文。它的千千萬萬法,人世間社會不能缺少。四大合為我們的宗旨,這個四大就已經無量數、千千萬萬,包含在人間所有的一切。
(18)「不斷薰法入心」:「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就是要不斷薰法入心,才有辦法念念中,產生出六波羅密,勤修行,這都在法。
(19)「教菩薩法,時時不斷勤精進」:法,不能離人群,一定要入人群。要勤修習在六度萬行中,這樣就是「一法門具千萬種法」。大家要很用心體會我們修行的方向,因為這就是在教菩薩法,讓我們入人群中,時時不斷勤精進。
(20)「昨天同步時間,全台精進共修,連線的跨越空間」:昨天,是我們慈濟在天下間定期的「精進日」的大日子。昨天,連續共有七個國家地區,五十多個場所,同時這樣勤精進。這就是二萬多人同時在雲端,這不就是叫做雲來集菩薩呢?現在的科技叫做雲端,在各個國家、他們共這個時刻,不論他們是晚上、中午,我們這裡就是中午與傍晚,應該是說整天。一天的時間,在這樣每一個國家,他們同時上網連線在雲端。同時能夠見面,同時也能夠聽到他們的分享、我們的分享,全都能夠會合起來,這樣二萬多人。這是我們用心,菩提道上要用什麼心去呼召人能夠對法重視,能夠勤精進同一個時間,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3. ★複習經文:【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闍提華香、末利華香、瞻卜華香、波羅羅華香。赤蓮華香、青蓮華香、白蓮華香,華樹香、果樹香,栴檀香、沈水香、多摩羅跋香、多伽羅香。】
(1)「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成就八百鼻功德」:佛陀叫著常精進菩薩這樣說,假若有善男子,有善女人等等,想要追求法的人,「受持是經」,有願意投入在《法華經》,願意聽了之後願意講、願意傳,這種身心受持《法華經》。這樣的人,不論他在讀、誦、解說、書寫,成就八百功德,他就有辦法「成就八百鼻功德」。
(2)「願意修行,要能夠身體力行」:也就是說,因為他願意修行,所以修《法華經》能了解的事情很多,我們能夠身體力行,相信了之後,我們的鼻根有這樣的功德。
4. ★釋義經文:【及千萬種和香,若末、若丸、若塗香】:以千萬種雜和為香;細末香及圓子香;塗於身上及塗地香。如散一心而為萬善,及末香,如合萬善於一身,如持諸香而為丸香,無善不修,以成其德,即千萬種和香。
(1)「以千萬種雜和為香」:上面所說過的那麼多種的香,還有無法一一的名這樣點出來,千萬種的香。全都將它們合起來,就是這樣將它磨了粉末,就是末香。這些末香,將它拿來攪一攪製成丸。
(2)「細末香及圓子香;塗於身上及塗地香」:將它攪好了是膏,也能夠抹的香;有的用粉來抹,有的用丸來吃,有的用膏來抹,這全都可以,這些香都對我們都有作用。用「末」,就是粉末這樣來抹著,聞也很香;製成「膏」,濃稠的東西來抹也是很好;「丸」,來吃,感覺也很香。這全都有作用,是藥用、裝飾用都可以。
(3)「香丸,具足千萬種的香味」:用世間這麼多種的東西,所以「以千萬種雜和為香」,很多很多,說起來是很複雜,點名起來是無量數。這千萬種這樣將它們雜和起來,全都將它們會合起來當做這一種的香,一種香就能夠具足千萬種的香味。
(4)「細末香及圓子香,塗於身上及塗地香」:磨為細末的香或者是丸狀的香,或者是能夠抹的香,全都在身上,或者來噴在地上、抹在地上,這全都是香。有香的材料能夠做這麼多用途的香味,香料,這很多種。
(5)「如散一心而為萬善」:這些東西全部都將它們會合在我們的心,而我們的心能夠再仿、誦,又再放送在各個的地方,那就是能夠行萬善。這種種的,每一樣香就像一項的法。這些法,萬法入心,我們一心又散布在萬善。這就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譬如,「即末香」。
(6)「及末香,如合萬善於一身,如持諸香而為丸香」:這些「末」,全都將它磨為末,這些末香就像將它合成是「萬善於一心」,所有的都在我們的身上,就「如持諸香而為一丸香」。就是這些薰、末都在身上,這麼多的香都在一個身上,這樣譬喻那些散末將它合在一個丸。
(7)「萬法入心,萬善入心」:我們要萬法入心,心還能夠散於萬善;萬法會合了也是在人,同樣的道理,就像粉末將它合起來就是丸。萬善入心,那就是人的修養,同樣的道理。
(8)「無善不修,以成其德,即千萬種和香」:什麼樣的善我們都將它吸收過來,因為我們修萬法,什麼善我們都將它集合起來,所以「無善不修」。無善不修,就是應眾生萬法,我們要去投入。
(9)「不行一法,就不得一善」:而這個法在哪裡呢?在眾生苦難中,就是菩薩的道場,要修行的方向,所以我們「經一事,長一智」。我們走到哪裡、做了什麼事,我們又得到一種的經驗,這個經驗就是我們的智慧,所以說我們「無善不修」,就是好事我們就要去做。
(10)「功德,內修是功,外行是德」:所以我們的內心,要收攝很多佛陀的教法在我們的心中,在人間群中去付出,所得的經驗那就是德,功德就是要在這樣來修行。所以香,香氣,我們就是要能夠去體會人群中什麼樣的滋味?人群有苦、香、澀、辣,全都有,我們都要去了解,人群中的一切。
5. 【持是經者,於此間住,悉能分別】:如是分別,無有錯謬,名悉能。
(1)「修養是在人群中得」:我們要入人群中,住於人群中。修行要如何去獨善其身呢?修行,必定要入人群。說「你這個人很有修養,如何有修養、人人讚歎,因為你入人人,人群中去,對人、對事很和睦、圓融」。人人有感覺到,才說我們這個人很有修養,你若沒有在人群中,那你的修養在哪裡?什麼人看到?其實修養是在人群中得,必定要常常記得菩薩在人群中修。
(2)「《法華經》,佛陀教菩薩法」:而這個法就是我們要受持的,「持是經者,於此間住」,就是在人群中。人群中是我們最好的道場,那就是《法華經》。「悉能分別」所以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滋味?我們都知道了。
(3)「鼻根感受,悉能分別」:所以我們常常聽到,說「我進來這個環境,才知道這樣的滋味」。所以我們有修行,願意要修行,我們的鼻,不是只有聞香、臭,我們在人間,我們能夠將修行當成我們的鼻的感受一樣,所以這就是「悉能分別」,我們能夠知道這人、事、物,種種的境界。
(4)「如是分別,無有錯謬,名悉能」:我們若懂得分別,「是非」懂得分別,是香的、是臭的,要懂得分別香、臭。以前的人若在教訓人「香、臭要懂得分別,懂得分香、臭」,這也是以前長輩在教育我們,「你要聰明一點,要懂得分別香、臭」,意思就是「善惡也得要分明」,對的、不對的你要知道,這是以前的人在教育我們。我們現在的人,不懂得用這種話來教育了!
(5)「鼻根,無有錯謬,要知道事物、分辨是非」:但是佛陀也是古時候的人,還是這樣告訴我們,讓我們知道鼻根的利用,不是只有用在聞香臭而已,我們要知道事物、是非,要懂得分別,所以「無有錯謬」,不會錯了。
6. 【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即身中氣,名之為香;知其氣象,名為聞香。
(1)「又復別知眾生之香」:除了植物的香氣以外,還要能分別「眾生之香」,是「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這些都要懂得分別。這意思就是不論是象、馬、牛等等,牠的身上有什麼樣的香味?有什麼氣味嗎?我們用聞的就要知道,這是象的氣味,不用看到,不用聽到牠的聲音,不用看牠的形,就知道這是象的氣味,這是馬的氣味,這是羊的氣味,這就是訓練這個鼻子能夠聞出了生物各種的氣味。
(2)「即身中氣,名之為香;知其氣象,名為聞香」:這些各種動物、生物,牠身上的氣,氣味出來,知道這個動物,牠是什麼樣的形體,牠的呼吸等等。牠的生態是什麼樣,就差不多知道了。
7. 【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男女即人間夫婦之氣。童男女即赤子之氣象。萬物之氣,以鼻知臭。
(1)「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除了動物以外,還有人物。這是在人。孩子,是男孩、女孩呢?或者是更年長一點的男、女?是幼男女,或者是較年長的孩子?他知道能夠分類,這是男女的香,就是男女的氣,氣味;或者是幼年的氣味?或者是已經童子,就是青少年的氣味?他只要這樣靠近就知道了,知道這是幼或者是童,他們能夠了解,這個氣味就能夠了解了。
(2)「男女即人間夫婦之氣」:像這樣他們也知道。在這個男、女間,是夫妻,這對這對是夫妻,這樣他也有辦法聞到,這種何況童男、童女,這是赤子的氣味。這對男女,這是已經結婚的,也聞得出這已經是結婚的男女。
(3)「童男女即赤子之氣象。萬物之氣,以鼻知臭」:這些是還沒有結婚,童貞的身體的氣味,這他也有辦法辨別出來。所以「萬物之氣,以鼻知臭」,就能夠知道香臭。所以鼻,若是很用心,也會有這樣的功能出來。
(4)「鼻根功能」:我們常常聽到有奇異功夫的人,可能也有人練出了光是一個鼻子,這個種種植物、動物、人物的身體,就能夠聞出了這是已婚、未婚,他就可以這樣去分別出來。
(5)「修養、一心不亂」:自然能夠分別出了很多種,我們身體會合,所以我們好好用心來體會,讓我們的器官,都能夠互用,都能夠有功能。這些功能、器官能夠與法會合,這不是不可能,我們用專心,很多的這個香、雜香都能夠會合起來。
8. 「聚善於一身叫修養,聚法入心,行六度萬行,延續慧命」:很多的善,會合在一個人的身上,這叫做修養。若是法呢?能夠會合在修學佛法的人,叫做六波羅密。這個人他就是要去行六度,去體會萬行;要入人群,要走入法門,才有辦法延續他的慧命。
9. 「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我們有法脈延續,有這個開大這個門是我們的宗旨,和這樣的意思一樣。在修學過程中,我們選擇這個法,我們就要不畏辛苦,因為這個法門是完全在人群中,沒有離開人群;最使人煩惱就是在人群中,就是你要去克服煩惱,這樣才叫做菩薩。所以請大家要很用心,時時多用心。
************* 10.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感恩以香丸譬喻,修行要萬法入心,心還能夠散於萬善,「無善不修,以成其德,即千萬種和香」,更要用功精進的力行「六度萬行」,日日要不斷薰法香,讓修行不斷增長慧命,培育「德風道香薰一切」, 鼻根功能也能用心在日常生活中,讓功能變成功德,也能訓練「鼻根,無有錯謬,要知道事物、分辨是非」。
自己也聯想到,在社會上很多可以見證的鼻根功能,像是人類懂得善用狗狗的敏銳鼻根嗅覺,在地震等諸多災難現場時,能找尋救助傷者或亡者,也防非止惡的聞毒品等等違禁品。而凡夫的我們,聽了上述好多種鼻根功能,都還沒有具足,自己唯有明顯是對於過去曾爬山運動時,觀察經過身邊的親友,若是葷食者或抽菸者時,總是身上的味道比起素食者的身上味道會散發出一股難聞味道,真的是不一樣。
感動今天鼻根的開示,教導我們要「無善不修,以成其德,即千萬種和香」,體會到,在鼻根的靜思維當中,也要用心思考「即一法門俱千萬種法」,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 慈濟的宗旨方向,就要應萬法。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