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2、上人手札:「三理四相:生理,生老病死;心理,生住異滅;物理,成住壞空。」
(1)「人之大患,因為有身」:我們人生來在人間,都是這個身體。身體,「人之大患,因為有身(體)」,常常在說,生來時,由不得我們自己。來生,與父母有緣,就到父母,這對父母的因緣來生了。生理具足,在母親的肚子裡,就一直有這樣的構造,慢慢形成了四肢、六精,慢慢形成。時間到了,八個多月,九個月足,就生了。生的時候全身赤裸,痛啊,見到空氣。
(2)「生苦,來人間第一個覺知,皮膚觸境,痛徹心髓」:在母親的胎胞裡面,赤裸裸的身體,時間一到,生下來了。一股的力量推動這樣出來,那分的痛徹心髓,心腦都震動起來,痛了,就哭啊。這就是來人間第一個覺知,感覺到了痛。那個知,知道痛,那個瞬間地刺激,知覺的痛,那個痛覺就開始,痛得瞬間就哭了。哪一個孩子來人間沒有大哭呢?生下來沒有哭的孩子,那就是不正常,就要一直拍、拍、拍。這就是人生來世間那個時候的生理,已經是痛、苦,哭了。
(3)「哭著來的人生,是苦啊!」:生下來,那一陣痛的苦忘記了,隨著環境就是這樣生活,到底何時長大,身體,這個生理這樣在變,自己不知道。父母每天在抱、每天在看,也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時刻孩子有變,哪一個時候孩子在長大,在身旁,從手中抱,及用手牽,一直到慢慢長大,脫離他們的手,不需要父母摸,不需要父母抱,一直慢慢與父母慢慢遠離,這樣的人生。
(4)「行蘊,子女慢慢成長,成家立業,父母漸受老苦、病苦」:人生人,同樣孩子與她脫離,自己本身老了;老了、病了;病,辛苦啊,誰知道啊?親如妻與子,心所愛的人,一輩子為妻兒付出、為家庭努力,一直到了老病來時,誰會知道那分病痛的苦?誰能夠幫忙分擔掉呢?又是誰能夠有同理心,懂得愛憐、疼惜?已經無法所能得到。
(5)「生理:生、老、病、死。人生有八大苦」:人生慢慢被遺棄,所愛的人一直不了解,所愛的人一直疏遠了我們的身體的感受。到頭來「病、死」,還是病自己病,死自己走,這個叫做人生。人生一輩子,這樣為情所纏,為人間人與人之間煩惱、無明、憂悲、苦惱所苦。這個叫做人生,生在身體,一輩子的感觸,也只是這樣而已,這叫做一輩子。
(6)「心理,生住異滅」:我們的心念、心理,在腦海中不斷閃過去。前面我說的話,剛剛這樣想,就這樣安排說出來了,自己腦中有自己腦中的邏輯,很快速地想,心想,腦動、心想、口出,很快在這個生理中,腦筋、心想、舌頭動、喉音組合,這樣就出去,一連貫就是這樣不斷,在這個生理構造。
(7)「生理構造,就是從心理」:「我想到」,想到就很快速在內心,心也是一個代名詞,總是不是肉團心,是一個理想的心。那個道理與這個形象會合起來,那個代名詞,所以叫做心。
(8)「想,心與腦,心印境,相與心」:這種外面的形象會看到,心與腦,將這個過去代名相,如何說、如何記憶。每天我就是在這個桌子前面坐著,感觸這個境界。在我看來,這個環境是每天這個時候,是固定的環境,同樣你們也是固定的環境,向這樣的面來,與我面對面來看。這是平時的這個時刻,正常就是這樣安排,心印境,所以相與心,你們的相與我的心,這樣印這個境,所以叫做「想」。相在心的上面,這個字叫做「想」。想,想來那個印象表達出來,這就是心。心的道理,這個世間的形象,就有它形象的道理存在。這個是常常說的。
(9)「根塵識,會合起來,想,心理」:萬物不是向來就有,一顆種子、一棵樹;這棵樹,在我的面前,在桌子上。每天看,就是看它長不大的,為什麼?環境,在這個地方,已定性在這裡。而為什麼這樣的定性呢?因為它在石頭的裡面。這顆骷髏石,它有它的種子,所以它成根、成株在這個環境中。這個名詞在我的腦中,我的知見,「我知道了,我看到了。」那個印象在心,所以身體的構造,由我想,我說出來。這就是錯綜複雜,但是一時會合起來,這就是「想」。眼會合,與那個相這樣描寫出來,這個叫做「心理」。
(10)「生、住、異、滅」:「心理」就在生出了這個「相」;住,現在這個東西沒有動,住。而我的心不住,因為我還有後面一句話要說,所以我脫離了這個相,我又再說其他的話。這,自己的心理都是在生、住、異、滅,看一下就過去了,看一下就過去了,所以生住異滅。
(11)「心理驅使,心念起行動」:過了之後,有那個印象,在坐著,前面那盆樹,「你為我移過來。」想到了,我很想要這一盆的樹拿進去裡面,就將它移動了,想到就會去將它移動,想到。但是只是有那個印象,不想要給它動作,它還是在這裡,明天還是同樣在這裡。這是心理,心一想、一動作,那就是身體構造。用手來,腳走過來,手來捧著,將它移進去,這也是生理的動作,但是是心理地驅使,心理想要這樣,就動了我們的行動,來動了它的位置。
(12)「有形物,各有名詞,各有成長道理」:同樣道理,說出來這麼簡單,就是道理也是很簡單,但是它的內含著,同樣有很多的組織,人有人的身體的構造,有那個力氣能夠去搬動它,它有它的歷程,過程中的成就這個形。我們看到它,起名詞,要讓它在這裡,要讓它在那裡,這都是各有名詞,各有它成長的道理,在這個大自然界。
(13)「心理驅使我們的生理,趨使身體行動」:人,手、腳永遠常常能這麼敏捷嗎?不見得。心理驅使我們的生理,我們身體的形相有「生、老、病、死」;心理的生態有「生、住、異、滅」,我們的念頭不斷在生生不息。哪怕睡了,還有夢,這種生生不息的境界,驅使我們身體的行動。
(14)「身體有生、老、病、死,心理有生、住、異、滅」:現在是這樣想,但是,過一下子,「不是,我不想要這樣,來更改一下。」心要改也很快,所以心理有「生、住、異、滅」。剛剛說,看到桌上的小盆栽,現在不在我的心裡了,已經換一個話題,也是前面滅掉了,後面生起來了。這念心,心已經這樣不一連串,已經一直過去了。
(15)「「物理,成住壞空。在行蘊中」:隨著時間不斷過去,不斷地變遷。一顆種子變成一棵樹,什麼時候,不知道。哭著來的嬰兒,現在老了,什麼時長大,什麼時正年輕,什麼時候中年、老年。這名詞都固定,但是身體什麼時候在變異,也不知道,已經不同了。所以物理也是一樣,那就是「成、住、壞、空」,在大地也是一樣。
(16)「大地在運轉時間」:雖然說天長地久,那是對我們人的生命,分段生死,短暫,才是短短的幾十年,不長啊,所以說起來,我們人生很短,才會說天長地久。其實「地」與這個「大地時間」,其實它在運轉時間,不是時間在運轉大地,是大地在運轉時間,它繞著太陽在轉。我們人就看到晨曦,一大早看到太陽,看到很炎熱的太陽,不斷一天隨著地球轉動,所以與陽光正面的對照,那就陽光很大。
(17)「世間萬象多,各人都有各專長。佛法通徹全面道理」:常常說,現在太陽,很熱,靠近在太陽的正面裡很熱,常叮嚀回精舍出坡的師兄師姊們,「不可那麼晚才進來(室內),外面做工作,早點進來啦,不然太陽很大。」所以日出日落,太陽正當空,這時間,是時間在過,或是地球在轉啊?這個我們要很清楚了解。因為世間的萬象很多,各人各人都有專,所以天文有天文學家,地理有地理的專家。所以這分開,變成了分開,各人一部分的專。其實,佛法一言,通徹全面的道理。
(18)「三理四相,體會苦諦」:而人從生、老、病、死是苦;而心是從「生、住、異、滅」的苦;而物是從成、住、壞到空。這樣苦不苦?苦啊,失落感,苦啊!成、住、壞、空,沒有了,東西消磨掉、壞掉了。東西從無而得,在我的身旁,什麼時候壞掉了、舊了,不在了,這都是在我們人間的形相。我們要用心在這個人間,事有事的道理,物有物的道理,事、物的道理我們要通徹了解。人生就是這樣!
(19)「佛法道理具足,一法生萬法,一句話,一理通萬理徹」:在《法華經》之中,就慢慢將我們引入對於人間世相要全部知道,人間的世相要用如何看得開、捨得下。就這樣一段一段經文,編輯得很美。佛陀用口說,佛陀的時代不是有經文,用口說;人要用心、腦來記,在心、腦記住,我們就要去體會了解。所以,一法生萬法,一句話,一理通萬理徹。
(20)「用心聞佛法,融會貫通。聞思修」:我聽到了,我告訴你:「這樣你了解嗎?」「我不清楚。」我就要想方法,要將這句話來解釋,我就要用另外的方法來解釋。「這樣你聽懂嗎?」「還不很清楚。」我就還要想其他方法來說,我想的方法,也不是經文當中說的方法。經文之中所寫的,不是釋迦佛那個時代,說就成文,文傳在現在,不是,是他的心、他的智慧,從他體會了天地萬物的道理,從他的心腦會合說出來的;道理聽進去了,又再從自己所了解的,又再說出來。
(21)「道理歸源本無相,人人本具真如本性」:這些道理歸到源頭來根本就無相,心想的、口說的,你要去哪裡拿出它的相來呢?所以我們用心,心也無相,但是要去體會。如何去體會呢?就是心理,還是理會理。那我們的真如會真如,所以大家要用真心相會這個道理。人人本具真如本性,人人都具足,那體會的道理,大家都有體會進去,只是我們有用出來嗎?這最重要。
(22)「覺悟的人,萬物不重要,取法求法最重要」:佛陀從經典說出來,藥王菩薩過去過去的道理。過去過去如何看大地的東西,這些東西是身外物,一切一切都身外物;再怎麼樣的寶物都是身外物,你再怎麼樣的愛,如何爭取得而有,到了覺悟的人,什麼東西都不是重要,最重要就是法,所以捨棄了一切,已經不重要了。所以來取法、求法最重要,為了求法,能夠付出一切,萬物不重要,就是付出一切。
(23)「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為眾生教菩薩法」:我們一輩子的心力,有去做到我們該做的事情嗎?佛陀所教育的菩薩道,佛陀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我們有沒有會合到了?我們會合到這個因緣,我們有果報嗎?我們有拿著這個「果」用在人間,再去讓它成因、會緣,將來我們才有辦法再得「果」。
(24)「一生無量。因緣會合,叫做道理」:所以叫做「一」生無量。我們僅僅一顆種子,將它隔緣,這顆種子永遠都是種子,沒有這顆石頭的空間,沒有這顆石頭含著的水分,那顆種子沒有這顆石頭的土石,那顆種子無法在我面前成了一棵很精而美的盆栽。說起來要有很多因緣會合,這就是叫做道理。
(25)「人生,何謂人間的價值?價錢如何衡量?沒有定論」:價錢,這棵樹有的人出價,「哇,百萬!」若有的人,「十塊。」這數字的價值觀,到底要如何去分別這個東西。常常在說,數字價值又是不同,其他的國家,用錢算「兆」,不是十,是兆。這種不同的國情,不同的數字觀,那個數字的背景,因為它通貨膨脹,物資,同樣的東西,它通貨膨脹的時,漲價、漲價、漲價,數字愈來愈多。現在辛巴威,若說他們在用錢,是人間最富有;而若說價值,是人間最貧困,這數字是不同。所以說起來,人間的價值,什麼寶,這都是沒有一個定論。
3、複習經文:【若復有人,以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大菩薩、辟支佛、阿羅漢。】
(1)「身心供養」:用他心中最值得的身心的供養,價值這麼多,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物,那個量與價值都來供養佛、供養菩薩、供養辟支佛、供養阿羅漢。這個叫做「四聖」,佛是聖人、菩薩是聖人、辟支佛、阿羅漢這都是「預流」聖人。他起心動念開始修行,開始將來也得受記,受記也得成佛,因為人人本具佛性。只是我們自作凡夫,而我們若懂得修行,還是同樣歸入「預留果」的聖人。
4、釋譯經文:【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華經】:是布施人所獲功德。 布施乃是有為之福,持經則能獲無漏慧。
(1)「《法華經》道理,以事會理,無不都是法」:佛陀一大事因緣,在人間講《法華經》,《法華經》有這麼多,教育我們,讓我們體會。剛才說一大堆「三理四相」,其實這也是法。我們只要「一理通,萬理徹」,「以事會理」,無不都是法。是《法華經》所啟動我們,啟動我們一理,能夠生萬理。但是,那個精華的道理,我們要認識。
(2)「是人所得功德,德者,得也」:就是用功過後,所得的德。「德者,得也」,就是得來的,你有用功得來的德,所以叫做「得功德」。得的之前你就要不斷去用功,不斷以理會事,盡人事那就得功德。同樣的道理,就是像這樣做這麼多。
(3)「不如受持此法華經」:那麼多的寶物,回過頭來就是要《法華經》的功德,因為他知道方法,他能夠去做,不斷成長。而若是再有價值得的寶物,一是一,永遠是一。我們在做不斷一生無量,道理我們用功,得一功德,得一善,拳拳服膺。一善,我們能夠放在心中,用起來就無窮盡;這個一善,「一」生無量,這就是功德了。
(4)「是布施人所獲功德,布施乃是有為之福,持經則能獲無漏慧」:我們要把握時間付出一切,這就是布施。所得,所獲得的功德。「布施乃是有為之福」。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有感覺到的,這個叫做有為福,是人能夠做出來的福;造福人群,為人群去付出,這有所作為的福。「持經則是能獲無漏慧」。能夠用功在經典之中,滋潤我們的智慧,智慧所認識,就是無量無數的道理。
5、【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尚且不及持經四句,況復欲比具持經者。
(1)「乃是一四句偈」:我們若能夠《法華經》的一句一偈,哪怕你對《法華經》的道理之中只懂一句,懂一句那個偈文,「其福最多」。不論你如何,只要你《法華經》用心深入,那這樣進去,一以貫之,將它深入下去,自然你所得到的那就是真智慧,滋潤智慧。所以在這個智慧,能夠造福無量人間,所以「其福甚多」了。
(2)「尚且不及持經四句」:你就是持很多了,用很多人間福,都不及你持經一句一偈,造福造很多,但是,你所得的智慧比那個福更加多。
(3)「走過、做過了,其實,一身輕」:雖然昨天我也說,慈濟走過五十多年了,那些事情跟我都好像沒有關係,一身輕啦。做過了,只是一個感覺,你們現在說的,我有回憶,只一個感覺而已;身體也沒有什麼多重下來的東西,只是一個感覺。是喔,你們在說歷史的過去,那對我來說,只是一個感覺而已,所以無輕無重。但是若想到法,從內心的法喜充滿,能了解,覺得:還有,你在說的裡面還有,有很多、很多那個回憶。
(4)「入經文來,一句一偈,道理在人事物中」:我們能夠想到全文當中告訴我們的道理。那個道理在人、事、物中,是充滿了那分道理當中的精華在。我們會懂「事、物」,會了解很多,所以很多。「況復欲比具持經者」。我們持經的人,所得到的比他所得到的福更多,任你再如何做,我持經、我了解,我做過了、我了解了。
6、【四句偈】:是以上長行文,如穿珠串華精要成文謂偈;名貫華偈。云一四句者,以少況多之謂。
(1)「四句偈」:是以上長行文」的行文。經文是這樣一行一行的文所編下來的一本經。這本經我們讀過了,經文很長,這個長行文,我們要將它取出那個精華。
(2)「如穿珠串華精要成文謂偈」:這樣再讓它成為更精密的,叫做偈。幾句,幾個字為一句,這幾個字句,一句就要表達很長的經文,內涵的意義,所以就叫做偈」這就像穿珠串華,將它花一朵一朵將它捲起來,珠一粒一粒將它穿起來,這樣整個將它串起來;用短短的幾個字,將長長的道理串連起來,這叫做貫穿,叫做「名貫華偈」。
(3)「云一四句者,以少況多之謂」:這個花貫起來,這樣再讓它成為一四句偈。五字一句,四句為一段,就能夠表達一連串的經文,很長的經文。「以少」就是概括很多。
7、『此校量經德勝妙。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謂之四句成道。』
(1)「此校量經德勝妙」:就如我們《法華經》之中有校量,〈法師功德品〉)比較,功德如何來比較,比較什麼樣的功德較殊勝,我們已經有說過了,校量。
(2)「四句偈: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四句偈,修行就是貫穿起來,就是在這裡。
(3)「諸漏已盡」:我們所有的煩惱都去除,就是我們要修行的全部。修行,不要計較,就沒有煩惱,不要放在心中。諸漏已盡,沒有新的,煩惱再放在心裡,。過去就好,不要放在心中,過去就好。」而過去的囤積在心的煩惱將它清掉了,不積煩惱;不放在內心,不囤積垃圾,叫做「諸漏已盡」。說起來就是這麼容易。
(4)「梵行已立」:我已經內心、外行都清淨了,梵行就是清淨,內外清淨,心無掛礙了。也不必要再去牽絆因緣,所以「梵行已立」。
(5)「所作已辦」:我該做的也差不多了,該做的都做好了,世間該做的事情也差不多了,「所作已辦」。
(6)「不受後有」:沒有再後面的掛念了,就是這樣。這樣看起來就覺得沒有掛礙了。
(7)「謂之四句成道」:這幾句就是我們《法華經》最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感受到《法華經》,教育我們的,我們的煩惱盡了嗎?若還沒,要趕快把握時間多用功了。
(8)「梵行,深思在威儀、規矩、禮節,我們有盡到、做到嗎?」:梵行、規矩、清淨無污染,我們自己有修正好了沒?若有,叫做梵行已立。我們該做的,有好好做嗎?責任有盡到了嗎?對人有交代嗎?若有,「所作已辦」了。所以「不受後有」。我們就沒有掛礙,若能夠這樣,大家再回顧一下,自然就法喜充滿。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