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生起怨懟?在彼此之間產生心結?常法法師指出,梁皇寶懺懺文中提到:「以三毒根,自相觸惱,小不適意,便生瞋怒。」貪瞋癡三毒是凡夫眾生煩惱的根本原因,只要一不順己意,瞋怒的火就由然而生。「一切怨懟,皆從親起」尤其是對相親近的眷屬、朋友,因互動多,相處時間長,磨擦因此頻繁,怨懟也日積月累。
而這些怨懟的積累,其實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對內,由於內心無法安定,即使想要用功讀經、禪坐,也不容易進入狀況;對外,貴人不現,資源匱乏。受到過去惡因緣的影響,當有急需時,就不容易得到他人幫助。甚至,對佛教徒來說,也不容易接引人,與人分享佛法。而更重要的是,怨懟,它是我們在惡道輪迴的因,想要脫離輪迴,唯有與人解怨釋結。
曾經有人問聖嚴師父說:「一個心地好,但跟人相處不好的人,算是好人嗎?」「師父回答他說:「就他個人來說,他是好人;而對社會來說,他只是半個好人。特別是佛教徒,如果與人處不好,就不能發揮淨化社會的功能。」因此,人際關係良好對一位佛教徒來說是很重要的。
那麼,要如何與人解怨釋結?法師提供了五個方法。





經典上說:「人見歡喜,見人歡喜故」若我們在生活中,能練習對人起歡喜心,就能減少與人結怨,做到與人和樂無諍。剩下最後一天法會因緣,法師提醒大家要繼續專心、懇切地拜懺,以達到解冤釋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