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初禪


 

1.初禪天

「初禪以上有情,不須分段食,故鼻、舌二識不起作用。唯對眼、耳、身、意等四識生起相應,以喜受與心意識相應,有樂受尚與眼、耳、身等三識相應,且尚有覺、觀,並有思惟能力。何謂覺觀?妄心起滅,行者有真我心識起覺、觀,覺能滅則覺,覺而後不能滅此妄,則坦然觀之,故曰有覺有觀。若行者無有此二心之境,則不入色界初禪禪定之中。初禪天立三天,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此天眾以身高大為其特點。」

「初禪以上有情,不須分段食,故鼻、舌二識不起作用。唯對眼、耳、身、意等四識生起相應,以喜受與心意識相應,有樂受尚與眼、耳、身等三識相應。」

一個世間禪行者入初禪中,在色身上的變化現象,即不須分段食,而是以禪悅為食,入禪定中,當然是不用吃東西的。此現象主要是鼻、舌二識已不起作用了,但對於眼識、耳識、身識、意識等四識還有其功用。在眼識、耳識、身識等三識會與樂受相應,故會有種種禪修境中的樂受發起。也還有一意識心,可與喜受相應。

另外,初禪境還有個現象,不是只有覺內心的境界,還可以觀外在的世界,靈性慢慢高起來時,有的人可從第三隻眼(眉間處)就可以看外界,這是道家所修的法。佛法不是修這樣子,佛法是修整個頭,以體性可以看十方虛空,不是從第三隻眼出去觀。因此有密教說,人死的時候識神從頭頂出去就是聖人,死的時候識神從眉間出去是天神,故天神可從眉間在看世界。而佛法看世界,是用我們的體性,且佛性容納十方虛空,這兩個境界是不一樣的。

不管怎麼樣,佛性顯露出來的時候,就像一面鏡子是可以鑑照的,所以你一定能夠看到什麼,甚至於看到四度空間的眾生。一度空間是平面的,一般物相是二度空間,立體的是三度空間,我們看不到立體的,立體要旋轉才看的到,能見的最大極限是三度空間。但是還有一種我們眼睛看不到的,就是進入四度空間形而上的,但它是真的存在的。學道家法的,只要他踩踏七星步,眼睛就可以看到鬼神,學了這個馬上就可以看,踩踏了哪一個角度就進入四度空間,就可以看到鬼神,這是道家法。

你修行而心打開的時候,你就能看到鬼神,甚至於是諸佛菩薩,也不必去踩踏七星步,去踩踏一個角度了,不必要了!我們的頭打開以後就可以看,而且是與十方虛空是一體的。

「且尚有覺、觀二者,並有思惟能力。」

初禪境界行者是有覺、有觀,真心顯現的時候,才能夠覺、觀,沒有覺、沒有觀,就沒有到初禪的境界,我常說要有兩個心現起,才是修行的第一階段。何者能覺?觀的是什麼?能覺的當然是真心,所觀的是妄想、習氣、個性等心所的心境。但覺、觀不突破,就不能夠進入二禪境界,在修行時這樣一步一步地上去,有什麼現象會產生?也不要執著那個境界,你一定要推翻它,譬如說我本來清清靜靜地,現在有覺、觀的功能出現了,我常常在看我這個心在煩惱什麼?常常看外境,是怎麼樣?看來看去會煩惱,禪定力會退失,所以到一個境界,就不要覺、觀了,才能夠進入二禪境界。

這個在《大智度論》裏面都有說明,我們早期藍色的那本書也有記載,有覺、有觀時,覺知久了、觀心久了,定力就會退失,那個時候就不要去覺、觀,不要去覺、觀才能夠進入二禪境界,有覺、觀是代表初禪的境界已經到了,所以才會產生有覺、有觀的現象。

除覺觀修心外,第六意識還在,你的腦筋第六意識會有所思考、思惟的能力。此時思惟的離不開棄惡,為要斷惡故有思惟修的禪修工作要做。記得禪那翻成中文有棄惡、思惟修、淨慮等義,淨慮的功夫不是出現在初禪,只有在四禪境時才能由清淨心起淨慮想。

「何謂覺觀?妄心起滅,行者有真我心識起覺、觀。覺能滅則覺,覺而後不能滅此妄,則坦然觀之,故曰有覺有觀。」

要有一個真我、真心現起,才能談覺觀,剛剛我們所說的真心是覺知的心,才能夠觀一切因緣,或者是觀心的虛幻不實在,觀自己在禪定中所現的妄想境。心病少者,小的心病,你一覺知的時候,心就不去想了。但太重的習氣或妄境,壓不住它就用觀的看著它,似乎與我們不相干一樣的看著它,不要起了罪惡感、害怕、或者怎麼樣負面的情緒。所以初禪境界就是有覺、有觀的境界。

「若行者無現二心之境,則不入色界禪定之中。」

您號稱在打坐,但並沒有覺、沒有觀的功夫,您就尚未達到那個色界禪定的境界,也可稱為未到地禪,所以一定要修到有兩個心。當你打坐的時候,起心動念都有一覺知心能了了知道,下座的時候,起心動念也都知道,別人講這一句話,要回答什麼?也知道我的心要回答什麼?

一位同學有次跟我說:「老師!我跟你講話時,你要講什麼?嘴巴還沒有開,我就知道你要講什麼,為什麼我跟別人都沒有這種現象,只有跟你在講話的時候,才有這種現象?」當你心眼打開的時候,與同樣心開的人,你嘴巴不講、念頭一動,對方他就知道了,以心傳心確實也是像這樣。

有覺、有觀不代表什麼,因尚未進入二禪、三禪、四禪的禪修,這是天神的境界。而我們講了一大堆這些現象,只是告訴你,這個與佛法禪修是兩碼子的事情,但是你要知道世間禪者他們的境界。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來發現你的佛性,它本來是無黏、無煩、無惱、無住的現象。這也不是只有言說,一般人都是只會講而做不到。

在有生之年、在禪修的時候,就是要練習這個有覺、有觀,練習這個也要學習空觀,學習空觀才能得解脫。簡單的講就是要禁語,初步學禁語才能學習空觀,而無黏、無煩、無惱、無住的現象是怎麼來的?習氣大家都有,禁語也就是不講話,心打開了一定有覺知,亦即心通了,不講話這個就很難!一個有功夫的人,你叫他不要講,知道什麼也不能講,但是為了要學習空觀,就必須這麼做。一切的法不能當真,要以空、無來觀它,什麼都沒有,就是有人來打你,也還是說沒有這回事。怨親債主來,已經找上門來了,你還是說沒有,雖確實是有,但就是要這樣說:「沒有!」把此境化空。

我有覺知,但我不能說有,很多修有為法的人,沒有辦法做到這樣,所以佛法是有次第的。很多修密法的,先由觀有相起修,去搞有為法,今生有些時間就這麼浪費掉了,下一生可能因緣還是這樣,也還是浪費。講起來都是因緣果報的關係。有的人若上世修證到空,他今生自然就會走空的路。有的人告訴他要空、要空掉一切法、不要執著,他偏偏要修有為法,沒有辦法的。修行的這一條路上,你在哪一點上,若在有為法路上,也很難去教導你,所以很多人常執著有相。

開悟的人一定先要修空觀,要否定一切,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才能夠解脫,才能夠不黏。因此,覺知的心也沒有了的時候,就不會攀緣。因為你攀緣,所以能夠感覺很多的事情。《楞嚴經》裏面說的,一個菩薩開悟的時候,十方虛空消殞了、沒有了,不見了。一個佛要出世的時候,十方虛空世界滅掉了,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諸鬼神非常的害怕:「我的宮殿、、怎麼沒有了!」因此非常地驚嚇而到處亂跑,為什麼只有諸佛菩薩的心很安定?因為他在空無、無相中,沒有罣礙。但是諸鬼神執著有相,要有一個皇宮、要有一個色身、要有一個什麼的,而世界要滅掉,沒有世界了,他當然害怕。這就是層次的問題,講這個是比較深的,你自己聽一聽,能夠懂就懂,不懂也沒有關係。

如果有機會心打開來的時候,第一步一定要先修空、無相、無願,《大般若經》裏面所說的三三昧,這三三昧修証不到的時候,沒有到八地菩薩的境界,也沒有到阿羅漢的境界。三三昧是空、無相、無願,不要常常發願我要做什麼,你還做不到什麼,發願也沒有用。要到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夠發願,地上菩薩十地中每一地都有一個法,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到智慧的般若,這是六地菩薩所修。七地菩薩是方便波羅蜜,八地菩薩是願波羅蜜,到八地菩薩才能夠發願,因為他真的到了無學位了,這個時候發什麼願?像阿彌陀佛在因地的時候發出48大願、普賢菩薩未成佛,在此因地中發10大願。這時候八地菩薩才能有願,然後產生力、智波羅蜜,這是九、十地菩薩的波羅蜜。

開悟以後的行者,是要用方便法,修到空、無相、無願三三昧,這時候就真正的解脫了。解脫了再來就是要發願,發願如何有利眾生事等等的,就隨便你發願了,你可以發願:「以後每一個眾生看到我的,馬上可以成就菩提道,或者是法喜充滿,、、、。」想什麼利益眾生者就去發願什麼。到八地的時候才發願,因為那個時候你才有能力,也才了解原來佛法是這樣,所以以後應該怎麼去做,發願才能夠成佛,要發大願。我們現在發的都是小願,小願是可以,但是不要常常發願。我到現在也沒有發過什麼願,空空的一日過一日,也起不了那個願望,修自己解脫都來不及了。

「初禪天立三天,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此天眾以身高大為其特點。」

在管理我們這個小世界的,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什麼天主教的耶和華,管理我們的是大梵天王,這大梵天王是六欲天再上去一個天的天主,就是初禪境界的天神。初禪天有三天,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楞嚴經》中對初禪三天的說明如下,梵眾天是清淨的天眾,沒有淫欲心,經云:「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為梵侶,如是一類,名梵眾天。」梵輔天是幫大梵天王在管理梵眾的,甚至於在管理六欲天下及人世間的。經云:「欲習既除,離欲心現,於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

而大梵天王是我們這個小世界裡最高的,是他在管理世界的。只要你突破了淫欲心,又有德性就可以進到大梵天的清淨境界。經云:「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眾,為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這三天的天眾身高有半由旬、一由旬、一由旬半。一由旬是四十里,由旬是印度的一種度量衡,里就是我們中國的度量衡,好像六百公尺的樣子(一里等於六百公尺),初禪境就有這麼高的天神存在。

打坐有時候看到自己身體很高大,我們苗栗頭份有一位徐師姐,有一次到印度去朝聖旅遊,當她坐飛機的時候,突然看到有一個人站在飛機窗外,飛機是正在飛的,可能嗎?是幻覺嗎?也不是幻覺,就是真的有人站在飛機的旁邊:「我沒有眼花!我看得很清楚!」這就是天神現身,天神的身高都很高大。所以你懂了這個,在宇宙裏面某些事,天宮的某些事情,你就不會那麼稀奇,覺得怎麼可能?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還很多、很多。我們今天就講到初禪的境界,應該有概念了,知道初禪境界的心與現象方面是怎麼樣。(待續)

( 90 年  6 月 6 日 講於 法爾講堂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初禪︰因離欲界之惡而生喜樂,故又稱離生喜樂地。此地有三天︰

{1}梵眾天(梵Brahma-pa^ris!adya,藏Tshan%s-ris)︰為大梵王所領、所化之眾。

{2}梵輔天(梵Brahma-purohita,藏Tshan%s-pa mdun-na h!don)︰於梵王前行列侍衛,為其輔翼之臣。

{3}大梵天(梵Maha^-brahman,藏Tshan%s-pa-chen-po)︰娑婆世界的主宰,即大梵王。其由廣善所生,獲中間定、威德等勝,最初生,最後歿。

..... 天乘四種禪定之初禪.(淨界法師)
定境的淺深,有四種差別。所以古人說:禪中無慾,欲中無禪。只要你心中還有慾望,你就進不了禪定了。這個禪定的淺深有四禪:


我們先看第一個初禪,看看初禪的相貌。


初禪,亦名「離生喜樂地」,謂行者禪定初成,內心已離欲界五欲,而生起初禪之喜樂。此中行者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氣息悉皆出入,入無積聚,出無分散,心中猶存覺、觀二種粗細之心理活動,是名「初禪」。


初禪,又叫作離生喜樂地。這個「生」指的是什麼呢?離開了欲界的五欲叫作生,他遠離了欲界五欲的需求。他身心出現什麼呢?出現兩種的感受「喜」跟「樂」。這個「喜」是比較粗重的,它是種粗重的快樂;這個「樂」是比較微細了。


在唯識學上說,這個「喜」跟「樂」就像一隻鳥,一隻鳥要飛到空中的時候,它振動它的翅膀,這個是比較粗重的動作叫作「喜」;它在空中飛翔的時候,它的翅膀只要保持平衡就好,那個就是「樂」。就是剛開始從平等的感受要生起快樂的時候,是先喜,喜是很粗重的。慢慢慢慢快樂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保持穩定的時候叫作樂,比較精細。所以他這粗細兩種快樂都具足。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就是禪定初成。這個人他到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最後才達到初禪,他也經過一段長時間的修行。他要修專注,要調伏慾望,要減少飲食睡眠,有很多的功課要做。這個時候,他那個初禪成就以後,就不再需要前面的粗重的五欲了。一個人在修禪定的過程,他要勉強自己調伏五欲。但是他得到禪定以後,自然不需要五欲,因為他有更好的東西。


所以在因地的時候他是調伏,在果地的時候叫作脫落,他自然就不需要。所以他產生這種初禪很殊勝的喜樂。這個時候——「身心凝然」,第一個他是寂靜不動;第二個,他身體會產生變化。前面身心凝然,是指他的內心狀態是寂靜不動的。這以下講他的色身變化,他的毛細孔開始自動地呼吸。他是怎麼呼吸呢?「入無積聚,出無分散」,特別的順暢。


這個禪定人,在止觀的書上說,他散亂的心慢慢地收回來。比方說,他注意呼吸或注意佛號——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我們一般是心光外泄,心的能量是散亂的,今天攀緣這兒,明天攀緣那兒。他把那個心的能量慢慢集中起來以後,變成一個強烈的水柱的時候,你的身體產生變化。


第一個,最重要就是身體那個地水火風,風大生起了,你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氣息,從丹田開始生起,然後慢慢慢慢週徧身心,它會有一種很殊勝的氣息。禪定的力量,那個氣息改變就是一個徵兆。所以一個人要得禪定,第一個先產生氣,精氣神的氣。因為他的精神集中,所以他精力的能量加強,由精轉成氣,由氣再提陞為神,所以他的氣開始生起的時候,這是禪定的最重要的徵兆。他不需要靠鼻孔呼吸,他全身毛孔都開始呼吸,而且他的氣息是週徧身心。


但是初禪也有缺點。他有覺觀兩種粗細的活動。這個覺觀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覺觀是怎麼來,為什麼禪定的喜樂當中又有覺觀呢?因為他是從欲界慢慢爬上來,欲界有貪愛煩惱,禪定是進不去的。你整天打坐,你只要煩惱沒有調伏,你進不去禪定。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關卡。所以他必須要修觀,觀身不淨。觀察我們色身是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內相不淨;然後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利用九孔慢慢排出來。所以他慢慢慢慢觀察,我們色身是不可愛樂的,這個時候他對男女色身的愛取,慢慢地調伏了。


慢慢地他那個波浪調下來了,這個時候他才能由專注力跟不淨觀兩種加持力,從欲界而進入到禪定。所以,他這個覺觀是幫助他脫離欲界,進入禪定的一個很重要的助緣。當然這個地方入了禪定以後變成累贅了。他前面透過覺觀的智慧,從欲界把他帶到初禪,但是他到禪定的時候,他這個覺觀的波動對他禪定的寂靜產生了干擾,我們到二禪就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