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二禪


 

2. 二禪天

「二禪以上有情眾生,已無眼、耳、身等三識相應,故無眼觀、耳聞、身觸覺之感,此時行者可失前五識功用。另行者亦無覺、無觀,已捨初禪之有覺、有觀境界,僅留第六意識與受捨相應,即與喜受與樂受相應。因二禪之意識怡悅粗大,故喜受(心)多而樂受(身)少。二禪天共有三天,即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此天眾以身能發光為其特點。」

「二禪以上有情眾生,已無眼、耳、身等三識相應,故無眼觀、耳聞、身觸覺之感」

二禪以上有情眾生,已無眼、耳、身等三識相應,再加上鼻、舌二識在初禪天的時候,已經不起作用,這五識都不起作用,就不會有聞香以及酸、甜、苦、辣的這些感覺。因為在初禪境中有覺、有觀,且還有眼、耳、身等三識相應,所以能去覺觀,才要再修入二禪的境界。

等到它慢慢的,這些粗的習氣毛病不再生起的時候,這個覺、觀就慢慢不必用了。也就是比較粗的定,可以得到的時候,這個妄想心就不會常常生起,這時候尚未完全清淨,只是粗的妄想習氣不再現起,因此你要觀無所觀,無所觀就無所覺,這是突破初禪境界,進入二禪境界。在前五識之間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已經不相應了,所以就沒有眼觀、耳聞、身觸的這些感覺。

「此時行者可失前五識功用。」

當你打坐到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個意識都沒有覺知了,這時候就進入二禪的境界。我們常常打坐的時候:「我的身體怎麼不見了!」身體覺得沒有的時候,大概眼睛、耳朵、鼻子、舌頭,這些感覺也會沒有了,身體差不多是最後沒覺知的,在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有到了二禪的境界。其實不是身體沒有了,是你對身體存在與否的感覺已經沒有了。

我們以現在的術語來說,我們腦部有一個感覺器官,在接受各個部位的痛,或者是脹這些現象,它都會接收到了訊息。如果已經對這些都沒有什麼感覺了,這表示眼、耳、鼻、舌、身,這個身的意識也沒有的時候,就已經有到二禪的境界。

因為心粗的妄想心不起,所以你就沒有一個覺,也沒有一個觀,我們普通有一個覺,是因為你有一個妄想心起來才會覺,這是對立的。而沒有一個妄想心起來的時候,你覺知的心不會感覺它的存在。在初禪的境界,你可以感覺我有一個了了的覺知心,然後可以看著那個妄想,或者看著那個罣礙某種事情的這個心,這就是有真、妄之別,而你能夠知道,才能有覺、有觀。

「另行者亦無覺、無觀,已捨初禪之有覺、有觀境界,僅留第六意識與受捨相應,即與喜受與樂受相應。」

到二禪境界的時候,因為比較粗的妄想沒有了、不起來了、不現起,眼、耳、鼻、舌、身這五意識也沒有覺知了,所以無覺、無觀,已經捨棄了初禪境界的有覺、有觀的境界,這時候僅留下第六意識,與受捨相應。受捨就是捨受把它轉過來的,就是五受裡面的憂、喜、苦、樂、捨中的捨。憂、喜、苦、樂這是分別法、不淨法,而捨受就是平等法,憂、喜對身,苦、樂對心,身心都沒有這些憂、喜、苦、樂的覺受,你的心就進入捨受的境界。

這裏所說的僅留下第六意識與受捨相應,這個受捨是講兩個狀況,捨受是一個狀況,也就是入平等法中,是一境界。既然捨受是平等法,但還未完全證得時,尚有一些受陰法,因是二禪境,故憂受、苦受已能不執,心只與喜受、樂受相應。故在修到初禪、二禪都是有好的覺受境界,這些都是喜受、樂受。因為這是二禪境界,心首先是會產生歡喜心,在這裏(二禪)還剩下這個捨受(平等法),還沒完全開發出來,故受陰裡面就還有喜受與捨受。二禪境界是偏向於喜受比較多,但還是有一點快樂的,因為這個氣,會使你的身體產生快樂的感覺,而三禪境界則是偏向於樂受比較多。

禪修如果沒有氣的話,就沒有辦法禪修,禪修有氣會影響到心,憂愁的心慢慢的沒有了,只有一個快樂的覺受,歡喜心會生起。另外也有一點點氣,氣會使你的身體,也會有一點舒服的感覺,這種感覺比較粗淺,不如三禪的境界那麼的充分,而這裏雖然有喜受與樂受相應,還是偏向於喜受比較多。

「因二禪之意識怡悅粗大,故喜受(心)多而樂受(身)少。」

這裏的二禪境界,第六意識心所起的這種快樂感覺,還是比較粗淺,不是很微細的快樂,以喜受的心比較多,樂受比較少。以後打坐要判斷你自己是否達到二禪的境界,第一個就是有沒有捨掉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意識心?如果沒有,就沒有達到二禪的境界。第二就是一進入二禪境界,除這五識不起以外,你有沒有一個歡喜的心,有沒有一個色身上的氣,會使你有快樂的覺受,這是可以從你的打坐之間去體知,但是一天只打坐一柱香,不會有這種成就,起碼要在禪七中,或者乾脆是斷種種緣去閉關、去禪修,那就很容易進入二禪的境界。

當然我們說修佛法是在斷這個妄想、習氣,而歷緣對境修是另外一種修行的方法。如果你修世間禪定,那就是直接在色身上,從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樣的體驗上去。然而修學佛法沒有打破色身,也沒有辦法真正遠離你的習氣,因為你的習氣,被埋在心的深深處,抓不著它,知道要修、卻是沒有辦法斷除它。我們看經典、修學佛法,有時候對於世間禪與佛禪,這兩個境界要搞清楚。

並非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世間禪不是佛法,因為佛法概括所有的法。如果以修心而言,世間禪與佛禪是不一樣的,佛禪是從心地裡面去解脫出來。世間禪雖然是心會有一點清淨,而清淨、不清淨,是從你的眼、耳、鼻、舌、身這五個意識,加上分別心去判斷有沒有清淨,所謂的清淨,其實就是脫黏。

脫黏是面對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境,能夠不受它的左右,這是對外境的脫黏。再則對內心所起的一切妄想執著,貪、瞋、癡、慢、疑等種種的習氣毛病,也有沒有脫黏?種子在,當種子起現行的時候,要發脾氣了,能不能夠轉它?甚至于不必轉而清淨地看著它,這樣子修到最後,種子歸為種子,你的自性清淨不受它的左右,這就是脫黏,亦即解脫的境界。

當你懂了境界的時候,就很容易來分辨,而修法對於世間禪就要有這些現象。佛禪的過程之間也有這些現象,只是不一定要坐在蒲團上入定,有時候也可以感覺到,我今天情緒非常的high,也沒有甚麼覺得可高興的事情,但是就一直要高興起來,或者哪一天的身體氣機很旺盛、很順暢,你會感覺身體的氣非常的舒服、快樂。

尤其開悟的人會有很多現象,跟道家或者其他宗教一樣,色身的變化都是一樣的。只怕是你不清楚,常常把境界誤認了。就像一個開悟的人身體打通了以後,那一定會轉河車,轉河車這是道家在講的,怎麼佛教也在講轉河車呢?禪宗所謂的開悟是把色身打開,讓法身活起來,所以這個境界有沒有轉河車的現象?也有!轉河車是從督脈然後繞到任脈,兩條脈連結在一起,它是很清楚的,而且像手指頭一樣粗的在轉,這是色身上的一種氣脈在轉動。

當然,轉河車並不見得就代表全身的筋絡都通了,還有正經12脈、奇經八脈,還有很多的筋絡,如果正經12脈、奇經八脈都連接起來,要學神足通就很快了,要飛可以飛了。所以上大下愚法師為什麼能夠飛到空中?這就是氣脈通了,然而氣脈通,也並不代表能夠解脫了。因為氣脈通,只是代表歡喜地,菩薩的第一地的境界而已,可要修證到八地菩薩,才能夠斷煩惱,也就是到阿羅漢的境界,才能夠斷掉我執的這些毛病,因此色身上的這些氣,都與樂受有關係。

二禪天都有這些現象,不必再有覺、觀了,然而修行境界好不好,都與五受有關,因為都是好的,所以都是與喜受與樂受這兩個有關,憂受、苦受這兩個已經沒有了。

「二禪天共有三天,即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此天眾以身能發光為其特點。」

修證到二禪天境界時有什麼果報?因為還留有某一些的毛病,就會感召二禪天的天壽果報,因而有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等三天的果報,極光淨天有時叫做光音天。

當你打坐可以看到光,差不多到了二禪境界了,你要看到自性光,這就是二禪的境界。二禪的境界因為你還有習氣,光少一點就感召生到少光天的天壽。《楞嚴經》云:「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為少光天。」修行者四大混濁,四大當能清澄時,本有光明即會再現起,如僅能現一點點自性光明,那是在二禪第一天的少光天層次。

若行者四大清澄外,心垢也漸能暫伏,此時自性光明更多,前光後光,光光相照,且能相續不斷地住於光明中,且此光能遍照十方界,此類行者光明與僅留的習氣,會感召二禪第二天無量光天果報天壽。《楞嚴經》云:「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

若行者不僅會發無量光,且能運用其光無盡,例如此天眾以光發音媾通,無音不發,以光表達自己思想意思,也能以光教化他人,令生清淨心,此類行者之德性與所餘妄習,即能感召生極光淨天。發出光明很多的生到無量光天,能夠運用其光的生到極光淨天,此類眾生光也有、心也較清淨,就生到光音天。《楞嚴經》云:「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為光音天。」

在另一本講義也講到光音天,他們的溝通都是用光,不用話語沒有聲音,眼睛、耳朵、身體都沒有意識心,耳朵也聽不到,眼睛不見,身體無覺知,鼻子、舌頭在初禪天的時候,已經不用了。二禪天的時候,眼睛、耳朵、身體都不用了,不用而用什麼溝通呢?就用光所顯現出來的光量,而光有大、有小,所以就依你所修出來光的大小,就會進入了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此天眾以身能發光為其特點,溝通也是用光。

在《阿含經》上說,到了人類滅亡的時候,誰又來這個地球上做原始人類?是光音天的天神。人類是從哪裏開始的?人類有階段性的毀滅目前我們處於減劫中,還有六千多年就要毀滅。現在人壽差不多是75歲,每一百年減一歲,再減到人壽十歲,還有65歲,65x100還有六千五百年,我們這個人類就會滅。而我們這個人類滅,要歷經三大劫,即刀兵劫、瘟疫劫、飢荒劫,屆時人類也就階段性滅掉了。

人類滅掉了以後,這個地球又開始慢慢的復原了,沒有再製造二氧化碳來破壞臭氧層、沒有再製造很多的化學物質來破壞環境。現在的南極、北極比較尖端處的臭氧層已破了一個大洞,所以陽光擋不住,氣候也就越來越熱了。就像現在已經是12月了,沒有冷過幾天,冷了幾天後也不是太冷,這個溫室效應會越來越糟糕,到最後六千多年以後,真的是要飢荒劫,因為土地都長不出東西了。

等到人類都死光了以後,慢慢的這個環境又變好了,樹木又恢復了生機,世界開始復原的時候,花花草草非常的漂亮。而二禪天光音天的天神,這是據《阿含經》所說的,他們身體發光而且很輕,所以會飛,當他們飛到人間來,一看到人間這麼的美好(這個人間界,照道理不比天上的環境好,只是因為好久沒有人破壞了,而長了很多的花草蔬果),天神起了凡心,拾花摘果,吃了食物,就跟地球結緣了。一結緣,身體就飛不起來了。

所以你要會飛,就不要吃飯,不要吃地球的東西,你就可以飛了。這就是當你修證到色身充滿了氣的時候,你不食人間煙火,連水果也不吃,而吃什麼?就是靠你身體的氣來維持,這樣子就可以飛了。如果吃很多世間的東西,這身體就會越來越重,就飛不起來了。

我們這個地球,還有1,996位佛要來出世弘化,最後才會毀滅,但是在還沒有毀滅掉以前,人類隨時都在階段性地毀滅的,毀滅了又重新再來。(待續)

( 90 年  6 月 6 日 講於 法爾講堂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二禪︰因由初禪定中更生寂靜之喜樂,故又稱定生喜樂地。此地有三天︰

{1}少光天(梵Pari^tta^bha^,藏H!od-chun%)︰於二禪天中光明最少。

{2}無量光天(梵Aprama^n!a^bha^,藏Tshad-med-h!od)︰光明轉增,其量難測。

{3}極光淨天(梵A^bha^svara,藏H!od-gsal)︰其光明勝前,遍照自地,因以光為語音,故別稱光音天。

二禪,亦名「定生喜樂地」,謂行者厭患初禪覺、觀之渾濁內心,以種種因緣,訶責捨離,使令定境轉深,內心凝然,豁爾明淨,而生起微細之喜樂感受,是名「二禪」。


二禪它的另外一個名稱,叫「定生喜樂地」。也就是說,初禪的禪定是不圓滿的。我們前面講過,初禪的人是透過覺觀的力量,修不淨觀,調伏他欲界的慾望,才成就初禪。但是他不淨觀的覺觀,對不淨相狀的觀照,他留下的後遺癥也使令他的禪定不堅固。所以到了二禪的時候,他把覺觀去掉了,他的禪定轉深了。這個時候他身心的喜樂就更加殊勝,他喜樂這兩種感受就更加強烈了。


我們往下看。說這個修行者,他厭患初禪的覺觀。這個覺跟觀他經常在那個地方覺,經常在那邊觀,渾濁內心。但是他已經把慾望調伏了,所以他能調伏的覺觀已不需要,所以他用種種的因緣來訶責捨離。他就告訴自己說:我一念心性,我不需要覺觀兩種作用,這個覺觀在我一念心中,就像長瘡一樣,如病如瘡如癰如毒,就像身體生病、長毒瘡一樣,我應該把它割掉。所以他不斷地用這種過失來訶責覺觀。


我們知道諸法因緣生,你不斷地訶責它,這個法就不活動了,所以他這個覺觀的力量就消失了,作用就暫時不起了,這個時候禪定轉深,所以內心更加寂靜,更加開闊明瞭,乃至於色身出現更加微細、更加強烈的喜樂感受,這個就是二禪。


在止觀的書上說,初禪轉到二禪,就像一個人從一個小房子,從一個三十平米的房子轉成一百平米的房子,這房子更大,他的內心更開闊,裡面的設備更好。那關鍵是什麼呢?他把心中這種覺觀的活動停掉了,他訶責它,停掉了。所以二禪禪定的定境更加寂靜,更加的法喜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