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明鏡論.(益西彭措堪布著)
第五章大乘因果
第一節圓滿的果位
阿羅漢雖然已經超越了生死,不再於輪迴中流轉,但其斷證功德僅具一分,並未圓滿,和佛陀相比起來,差距極遠。在智慧方面,阿羅漢有四種不知因:時不知因,境不知因,細不知因,多不知因。時不知因,即阿羅漢的智慧神通有一定的限度,對過於久遠的事無法了知,比如舍利弗觀察不到華傑施主有出家因緣,而佛陀知道他久遠以前曾繞過佛塔,以此善根,能在今生出家證道;境不知因,即由於相距太遠,阿羅漢無法察知,比如目犍連尊者的母親轉生到聚光佛的剎土,此剎土遠離娑婆世界,尊者無法以自力觀察到,只有去問釋迦牟尼佛才知道;細不知因,即阿羅漢於細微之因果無法完全明了,比如孔雀翎上的不同色彩源於何種不同因緣等等這些細微處,阿羅漢無法了達,而佛智能剎那不雜現見這一切因緣;多不知因,即對於眾多的法,阿羅漢無法知道,比如佛具四種無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阿羅漢對這些則無力如實度量,曾有羅漢觀察如來的頂髻相,結果無有邊際,無法盡知。《阿婆檀那經》中有一段公案:佛在祗桓時,晡時經行,舍利弗隨佛經行,這時有鷹逐鴿,鴿飛到佛的身邊,佛經行的身影覆在鴿上,鴿頓時身心安穩,遠離怖畏,不再作聲。後舍利弗影到,鴿又作聲,與開始一樣顫栗怖畏。舍利弗問佛:“佛與我身都無三毒,以何因緣,佛影覆鴿,鴿便無聲,不再恐怖,而我影覆鴿,便作聲顫栗如故。”佛說:“你的三毒習氣還沒有除盡,所以你影覆時,鴿之恐怖不除。”
佛又對舍利弗說:“你觀這鴿往昔曾經幾世作鴿?”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這鴿從鴿中來,乃至八萬大劫以來常作鴿身,八萬大劫以前的因緣不再能見。佛知其境界,又說:“你如不能盡知其過去世,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當得脫離鴿身。”舍利弗又入三昧,觀見此鴿乃至八萬大劫也未能脫離鴿身,此後之事不能知道。佛告舍利弗:“此鴿除了聲聞辟支佛所能測知的時期,復於殑伽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鴿身,罪盡得出,輪轉五道中,後得為人,經五百世乃成利根,那時有佛度化無量阿僧祗眾生,然後入無餘涅槃,遺法在世,此人作五戒優婆塞,從比丘聽聞讚佛功德,於是初發心,願欲作佛,後於三大阿僧祗劫行持六度,十地具足,得作佛度無量眾生,後入於涅槃。”是時舍利弗向佛懺悔道:“我對於一鳥尚且不能知其本末,何況諸法。” 佛在凡夫眾生面前顯現的應化身,經中讚道:“相莊嚴尊身,殊妙眼甘露,如無雲秋空,以星聚莊嚴。能仁具金色,法衣端嚴覆,等同金山頂,為霞雲縛纏。尊怙無嚴飾,面輪極光滿,離雲滿月輪,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蓮花,與蓮日開放,蜂見疑蓮花,當如懸索轉。尊面具金色,潔白齒端嚴,如淨秋月光,照入金山隙。應供尊右手,為輪相殊飾,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遊行時,雙足如妙蓮,印畫此地上,蓮花何能嚴。” 《觀經》上講,報身佛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具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對念佛眾生攝取不捨。而佛之法身更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經云:“譬如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如來身亦復如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眾生,遍一切法,遍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其身。”
佛之語功德,具足六十支分的的梵音之相。經云:“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即隨世界的所有有情同於一時,各各都以自疑請問,佛能由剎那心相應慧,悉皆攝持,以一音答一切問,而所問眾生都能各隨自音生起悟解。諦者品說:“若諸有情於一時,發多定語而請問,一剎那心遍證知,由一音酬各各問。由是應知勝導師,宣說梵音於世間,此能善轉正法輪,盡諸人天苦邊得。”《百五十頌》說:“觀尊面可愛,從彼聞此等,極和美言音,如月注甘露。尊語能靜息,貪塵如雨雲,拔除嗔毒蛇,等同妙翅鳥。摧壞極無知,翳障如日光,由摧我慢山,故亦等金剛。見義故無欺,無過故隨順,善綴故易解,尊語具善說。且初聞尊語,能奪聞者意,次若正思維,亦除諸貪痴。慶慰諸匱乏,亦放逸者歸,令樂者厭離,尊語相稱轉。能生智者喜,能增中者慧,能摧下者翳,此語利眾生。” 悲功德即無緣大悲周遍法界。諦者品雲:“若見痴黑暗,常覆眾生心,陷入生死獄,勝仙發悲心。”又云:“若見欲蔽意,大愛常耽境,墮愛貪大海,勝者發大悲。見煩惑眾生,多病憂逼惱,為除眾苦故,十力生大悲。能仁常起悲,終無不起時,住眾生意樂,故佛無過失。”
第二節大乘之因
與小乘極果阿羅漢的境界相比,佛遠超勝於彼,具大智慧、大方便、大威德,成就無量功德嚴淨的剎土,具無量的清淨眷屬海眾。導致這極大差別的原因在於佛因地時發心大、行持大、願力大。我們隨學本師,亦應趨入大乘的殊勝修行。一殊勝方便 此話深有意味。我們來到人間,就要逐漸在各種環境之中與各種人發生關係,不可能脫離整個社會而單獨地自生自長。在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以最基本的生存物質來說,我們所食之飯、所穿之衣,需要經過農民的耕作、工人的製造、商業的運輸等各項工序方才能夠獲得,若要細分便會發現僅一衣一飯也是無量因緣(條件)和合的產物,乃至任一生活物資、所要成就的任一事都要依靠社會各行業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方才成辦。所以在這個世間生存,要想脫離整個人類,要想脫離這張互感互動的緣起之網根本不可能也是無法想像的。稍作觀察就能感覺到,就在當下,我們每個人即處身於宇宙人生的這張緣起感互動之網中,網外另有一生存空間是完全不可能的。宇宙紛呈萬象,和自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關聯著我們生存的方方面面,我們與周圍的一切何曾脫離了哪怕是一殺那?
既然人如魚不能離開水般不能脫離環境,人與人相處,共同生活、學習、工作,彼此之間必然要發生業緣關係。我們與人接觸中,時時都在進行行為、語言、思想方面的交流。在相處時,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關懷他人,以愛心來利他,必然會得到對方對我們的感激;如果我們以害心損人利己,得到的必然是對方對我們的嗔怒與反擊。這是一個法則:凡是我們對他人有所付出,有所奉獻,我們必然會因此而獲益;反過來,我們以自私心損人利己,則一切後果最終會落在我們頭上,損害自己。比如對他人慷慨布施,解人之急、濟人之危,受施者將會感恩圖報,將來在各方面對自身都成順緣。從更遠的因果來看,自己將因此得到財富圓滿的善報。而真正以愛心保護眾生,將來在自己困難時也會得到他人的幫助,更遠的自己將會得到長壽、健康的善報。在家庭中,我們與家中的每一成員都有相應的一種關係,愛他利他是使關係和諧的根本因素。如在家中真正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對父母盡孝,對子女盡慈,對兄長盡悌,對弟妹盡友,這樣自己將會處在順緣具足的氛圍中,感受融融的親情,這樣的家庭才會和諧、溫馨。而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在家裡,對親人也不會奉獻愛心,因為沒有給予,便不可能獲得,沒有愛心去感怎麼會產生真誠的回應呢?若是對妻兒老小都漠不關心,自然會使得家庭親情淡薄,障礙叢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個只替自己著想的自私自利者,誰也不願接近,這樣他會失去一切的助緣,必然使內心處於暗淡、壓抑的精神狀態之中。心已如此卑劣,又如何有安樂可言。全知麥彭仁波切說:“父母上師長老等,利己人前不報恩,護法諸天恥笑彼,失去助伴若殭屍。”
進一步看,慈悲是無盡的寶藏,在慈悲中自然蘊含了無窮的智慧與力量,通過愛他利他就能將其引發出來。以母愛為例,當一個女子成為母親之後,由於母愛的萌發,在她身心上便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在母愛的驅動下,年青的母親自然會發揮出內在的智慧和德性。她對於孩子的一舉一動、身體的每一個變化、心理的每一種感受、要求都極其敏感,真純的愛使得母子心心相印,孩子稍有不適,母親便能覺察。這種敏銳的觀察力不是外在所能賦予的,而是在慈悲心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因為有了慈悲,就會去關心孩子的苦樂感受,真正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如果沒有慈悲,便會對於孩子身上發生的一切麻木不仁。在慈悲心的作用下,母親自然會有撫養孩子的許多善巧方便。又由慈悲,母親偉大的德性得以發展,為了孩子,不惜犧牲自己,完全無私地奉獻,只要對孩子好,能讓孩子得到安樂,自己甘願忍受一切困苦。從母愛的例子我們應當了解,人真正成長的標誌在於其內在愛心的發展!在愛心的沐浴之下,會使我們的智慧和德性得以發展。醫生只有以愛心關懷病人,才會使自己的慈悲心得以成長,才會有巨大的動力去研究醫理、醫術。只有在慈悲的療病利他中,才能使一個醫生走向成熟、圓滿。教師只有以愛心關懷學生,才會顯發出育人的智慧與德行,才能讓學生內心真正接受、生出恭敬、學得知識。在慈悲教化的利他中,自己的福德與智慧會相應地得到增長。領袖只有真正地以愛心關懷民眾,才會發展領導智慧,開啟心系蒼生的崇高德行,才能得到民眾的愛戴和擁護。這樣必然能在慈悲的愛民利生中,成就自己的豐功偉業。所以在這個世間,利人正是利己。上師法王如意寶在《勝利道歌》中說:“若欲長久利己者,暫時利他乃竅訣。”
由此可知,正是由於愛執自己,不願利他,我們才心生無量的煩惱,由煩惱造業,便產生了欲、色、無色界一切的痛苦。所以執愛自己是一切痛苦的來源。反之,因為我們生起過愛他的心,才會對他人布施、救護、忍辱、愛語等,由此才有財富圓滿、健康長壽等的世間安樂。所以愛執眾生是一切安樂的源泉。這一點通過凡夫與佛陀的對比,便可明顯了知。我們自無始以來一直為自利而勞碌,時時刻刻追逐不休,但結果卻仍然在無盡苦海中輪迴,並且如果不斷這種自愛的習氣,將永無休止地在三界中備受煎熬。而諸佛正是由於往昔認識到這一殊勝的方便,唯以利他為性,所以諸佛早已成道,獲大自在。寂天菩薩說:“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間苦,咸由自利成。何需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彌勒經觀莊嚴論》雲:“凡愚勤求自利樂,唯得少分轉趨苦,恆常勤行利他者,二利圓滿證涅槃。”《佛子行三十七頌》說:“諸苦生於欲自樂,諸佛生於利他心,由此自樂與他苦,確當交換佛子行。” 以前我們只知愛護自己,對他人漠不關心甚至損害,今後應當捨棄自己,唯一愛護他人。以前我們只知安樂歸己,痛苦予人,今後應他人痛苦自己取受,自己安樂施予他人。以前我們視眾生如怨敵,值遇眾生時唯生罪業,今後我們應視眾生為無比珍貴的如意寶,即使眾生加害自己也應歡喜承受,並感激眾生成就自己的忍辱功德。恰卡瓦格西說:“我是一切禍患痛苦的製造者,所以應該將一切災害苦受讓我承受,而他是一切功德的來源,所以應該恭敬利樂一切眾生。”
朗日塘巴尊者在《修心八頌》中說:“失敗虧損我取受,願將勝利奉獻他。”尊者曾說:“霞婆瓦與我有十八種人方便,一種馬方便。人方便是:發大菩提心,作任何事都學利益有情。馬方便是:使菩提心未生者不生、已生者不住、不使增長者即是我愛執,所以於彼盡力違害,正對有情盡力利益。” 清定上師發願:我今皈依三寶尊,正法久住我發心,世世出家持淨戒,廣建三寶轉法輪,眾生罪苦我代受,善根利樂施有情,一一令發菩提心,自他佛道穩速成。所以眾生是極其殊勝的沃土,只有紮根於眾生界,緣於眾生修一切善行,才能長養我們的智慧花果。《普賢行願品》雲:“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 二入大乘門 但僅是利他心,人天善法亦有,在凡夫地位要使這利他善心發展至極,產生世俗行願菩提心,方能趨入大乘道。
一般善心所緣的對像有限,或為一人,或為一家,或為一國,或為全人類,所緣境推至無限,則是遍緣法界一切有情;又一般善心所予眾生之利,或為今生衣食的豐足,或是來生善趣的安樂,或是小乘寂滅的解脫,而所予之利臻於究竟,應是安置眾生於最安樂的佛地;另一方面,為了最徹底、最究竟、最圓滿地利他,必鬚髮願自己求證無上菩提。這幾方面和合起來便是願菩提心的體相。《現觀莊嚴論》雲:“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一般善心有量、有限,而願菩提心的生起使這善心之光伸展至於無限,猶如日光普照世界,菩提心攝護整個世間一切有緣的眾生。一旦善心質變而昇華成大菩提心,從此之後,此發心的補特伽羅便進入無比莊嚴的大乘佛法殿堂之門,以願菩提心攝持行善法便入大乘資糧道。在一念菩提心中將顯現度生的無量大願,由其推動將產生浩瀚如海、波瀾壯闊的菩薩大行,由此無量福慧二資必將成就佛的色身、法身。所以生起無緣的願菩提心當下即成為佛子。《入行論》雲:“生死獄系苦有情,若生剎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諸佛子,世間人天應禮敬。”又云:“今日生佛族,今為諸佛子。”《聖彌勒解脫經》雲:“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剛寶石,然能映蔽一切勝妙金莊嚴具,亦不棄捨金剛寶名,亦能遣除一切貧苦。善男子,如是發起一切智心金剛寶石,縱離修習,然能映蔽聲聞獨覺一切功德金莊嚴具,亦不棄捨菩薩之名,能除一切生死貧窮。”經中即說雖然未學習勝行,然有此菩提心,便名菩薩。三發菩提心 七因果中,大悲為根本。觀修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是生起大悲的因,而後增上意樂、引發菩提心是大悲引起之果。
雖然再再思維有情的苦難,拔苦的悲心也能生起,但要使悲心易於生起,且能猛厲、堅固,這之前先需要對有情產生悅意、愛惜之相。因為同樣是苦,如果是親友遭遇,則心裡不能安忍;而如果是怨敵受苦,則非但不起悲憫,內心反而幸災樂禍,這種心態就是由不悅意相所導致;又如是非親非怨之人有痛苦,則心裡漠然置之。於是當親友受苦時,便隨自己對親友的愛執程度有多深,就會生起多大的不忍心,有下等的愛就會產生下等的不忍,如果是至極親愛,那麼即使對方有微苦,自己也會生起深切的不忍之心。相反,若是怨敵受苦,則由自己不悅意的程度大小,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歡喜。又對非親非怨者的所有痛苦既無不忍也無歡喜,其因即是自己對於對方,悅意、不悅意相都不生起。由此可知,先修有情為至親,是為了遍緣有情產生悅意之相。而最親愛者無過於慈母,所以引生悅意相的方便是修知母、念恩、報恩三菩提種。修此三種可以產生愛執有情猶如獨子的悅意慈。由此必能引發悲心。所以知母、念母、報恩三者是生起與樂慈、拔苦悲的根本。再看大悲如何生起增上意樂以及最終發起菩提心。有問:大悲生起、不忍眾生苦、為利有情希求無上菩提,即此便已滿足,何故中間還須修增上意樂。答:因為欲令眾生得樂離苦的慈悲二無量心,聲聞、獨覺同樣具有,而自己承當、親自挑起一切有情與樂拔苦重擔的,則除大乘外二乘及其以下決定沒有這種發心,所以在慈悲生起後還須使此心強盛、增上意樂,其意則在於此。增上意樂的心相,依經中譬喻可以略知。
《海慧問經》說:“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長者,唯有一子,可悅可愛可惜可意,見無違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娛,墮不淨坑。次其童子若母若親,見彼童子墮不淨坑,見已雖發號哭憂嘆,然終不能入不淨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來至其所,彼見一子墮不淨坑,見已急急舉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愛顧,全無嘔吐,跳不淨坑取出其子。” 所以僅如母之悲尚不足夠,需依悲愍,如父勇悍,發起親自荷負救度眾生之擔的增上意樂。如是發起救度眾生之心,然而僅有此心定不能成辦,僅憑現在的能力,對一個有情也不能惠予圓滿的利益,即使證得二乘阿羅漢果,也僅僅利益少數眾生,且所施之利僅為煩惱的解脫,而非一切種智的證得。如是思維誰能圓滿成辦無邊有情的暫時、究竟一切利義呢?則知唯佛方有此能,所以為了成辦有情究竟之利,唯有自己發心證取佛位。(二)具體觀修 其次,如果我們不能從最切近之處引發人心深處的廣大愛心,便不能滋潤這片心地,使自己對於眾生生起至極親愛的情感,所以次應以現世的母親為緣,念母深恩難報,從而引發深切真誠的報恩心。對一切眾生報恩心起,則會對眾生生起悅意慈心。此後正發慈心、悲心再成增上意樂。如是修習希求利他之心便得圓滿。再由此增上意樂轉而更求證無上菩提,便成菩提心的真實生起之果。
修平等舍:我們之所以對眾生不平等,即因只緣自己不替對方著想,且只見眾生現在對“我”所作的或利或害,不見過去無量世的因緣。所以對治心不平等應如此思維:我欣樂厭苦,一切眾生也無不如此,為什麼讓我只對執為親友的一類興饒益,而對執為怨敵的一類作損害,讓他們感受我所不願感受的痛苦呢?即便是怨敵,他們對於痛苦也是難以忍受的啊!而且一切眾生無始以來無不作過我的親友,也同樣無不作過我的怨敵。所謂的怨敵只是今生暫時的作害,前世必曾無數次作我的親友,利益過我;而所謂的親友也不過今生對我暫時地利益,過去世必曾無數次作我的怨敵,損害過我。真正生起這樣的定解後,又於誰生貪、於誰生嗔呢?修習的方法是:先以非親非怨者為對境,修離貪嗔的捨心,生起之後,再推廣到一切親友、怨敵,如是循序而修,便能成就舍無量心。引發一切成悅意相:在漫長的生死流轉過程中,我們每一次投生都依母而生,如是生生世世的母親數目無量,每一位眾生必定曾經作為我們的母親,而且不止一次,在未來世也當作我母。既然眾生都曾為生身母親,我們就不應忘記母親的深恩。念母恩從現世母親為緣極易發起。所以首先緣想今世母親對我們的生養之恩。
來到這個世界,我們的生命依託於母親,一切的資養都來自於母體。當母親懷上我們的時候,她時刻關心體內胎兒的動靜,飲食、睡眠都極為小心,一舉一動都怕傷到胎兒。我們的誕生又連累母親感受生產的劇痛,對於生產之苦,蓮師曾說:“母子二人中陰邁半步,除母頜骨餘骨皆分裂。”有人形容為到鬼門關轉了一圈。見到我們順利地降生,母親全然忘記自身的苦受,而沉浸在幸福之中。母親往往會視我們為她生命的全部,自十月懷胎起即已血肉相連,誕生後的嬰儿期,我們也多是在母親的懷抱中度過。在成長的歲月裡,我們一直都是母親關注的焦點。母親寧願自己餓著,也要讓我們的肚子填飽;寧願自己受凍,也要讓我們身上穿暖。再要強的母親,為了孩子,也願意低聲下氣地乞求他人。為了我們,母親可以在風雨中奔波、在烈日下操勞,甚至甘願頂受惡名,造諸惡業。每當我們稍有不適、遭受痛苦時,母親便會坐立不安、食不知味、睡不成眠。當我們遠行時,母親總是牽掛不斷,擔心不已,直到我們回來才罷。我們的成長過程實是母親耗盡她一生的心血的過程。如是修念恩心,先以現世母親為境,次緣父、其餘親友,再緣怨敵,最後緣十方一切有情。如是生起如母心、念恩心。多生累劫以來的母親既然對我們有如海深恩,那麼她們現在的境遇如何呢?
沒有佛法的指引,這些輪迴中的母親比瞎子還可憐,因為看不到因果的正理而盲目地跳入煩惱的火坑,奔向惡趣的深淵,如果沒有佛法的引導,她們將會一生生地飽受生死的痛苦。看著母親盲無慧目、步步顛蹶,趣向可怖的險坑,我們如何能忍心袖手旁觀、置之不顧呢?在世間來說,只顧自己享樂,不知孝養母親,則此人之人格必是極為下劣。而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我們,又怎能只求自己解脫、任隨母親在輪迴大海中苦苦掙扎而不思救度呢?在我們沒有生存能力的時候,是慈母精心養育、照顧我們,否則我們在這個世界即使活一天也不可能。如今最疼愛我們的慈母沒有取捨的能力,她們害了貪嗔癡的重病,連自己往昔最疼愛的孩子也認不出來,面對這樣可憐的老母親,我們怎能不難過,怎能不生起猛厲的救度之心呢?報恩有種種不同的方式。僅思以衣食奉母,也算是一種報恩方式,但此非急須,一者母亦能自己獲得衣食;二者惡業為苦因,若如世間愚夫不知因果反以造惡來奉養母親,則無異於雪上加霜,令輪迴苦海中的母親更難出離。況且即便是清淨的奉養,也不能解決母親的生死苦患,因為一切生死的富樂畢竟是欺誑的本性,實質唯苦,從究竟來講,對於母親並無實益,甚或因此更生痛苦。而往昔作母親時,只要是她智慧、能力所及的,必定會最大限度地給予我們安樂,不會有任何的保留。如今我們回報母恩時,明知惟有成佛方能得最無上的安樂,那麼如果僅僅發心使母親獲得人天福樂、小乘寂滅或是學道菩薩的安樂,這樣的發心是多麼不合理啊!所以我們應使母親獲得佛果的安樂來報答母恩,這才是最究竟、徹底的報恩方式。《中觀心論》雲:“又由煩惱魔,傷害已成瘡,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於餘生,慈敬及恩益,欲報其恩惠,除涅槃何有?” 自己對一切眾生會有如愛獨子般的情感。之後須正式修利他心,即修慈、悲、增上意樂。
修慈的對境是缺乏安樂的眾生。慈心行相是願一切乏樂的眾生都能永具安樂及安樂因,常自思念:如何能令眾生獲得安樂,真心祈願眾生能得安樂,我應盡力讓眾生值遇安樂。次第是先緣親修,次緣非親非怨,再緣怨而修,最後遍緣一切有情修。大多數有情勿須說無漏安樂,即使是輪迴中的有漏安樂也極其匱乏。對於眾生缺少安樂的情況思維得越多,則由此引發的與樂慈心便會越深。修悲所緣對境是在三苦逼惱下的苦惱眾生。悲心行相是:自念如何能令眾生遠離此苦,願其捨離,我應盡力使眾生離苦。次第如前,先親,中非親非怨,後怨,如見怨敵如同親友一般內心平等而轉,即可漸緣十方眾生而修。悲心生起之量如《修次初篇》上所說:“若時猶如可意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淨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性相應轉。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論中意為,對於最極疼愛的幼兒,如有痛苦,其母當生多大的悲痛,以此為生悲心之量,如果對於一切有情悲心任運發起,則是圓滿大悲的體相。由此生起大慈的心量,也應如是了知。如是修習慈悲之後,應想:這些可愛悅意的有情如是乏少安樂,眾苦逼惱,我如何才能使他們得到眾樂、解脫眾苦呢?這樣心極不忍,便能擔負起救度眾生的重擔。此前修報恩時也能略生,但此處所說,僅生慈悲與樂拔苦,還未到量,須是慈悲修後引發增上心:我為有情成辦利樂。到此利他心修竟。其後又思:要能利他,必須自證無上菩提,由此生起求證之心。但僅有些許尚不夠。應再再思維佛的身、語、意、事業功德,如是盡力增長淨信。之後便對佛德發起歡喜、求證之欲。由思維佛功德便會明了,若想圓滿自利,也非得一切種智不可,何況利他?如是修習七種因果到量,“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願菩提心便能順利發起。四菩薩大行
菩提心可分兩種: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如同欲去拉薩,心中已經發願,便會時時渴望到達拉薩。如是生起願菩提心後,心裡始終不會忘記自己一切修行的目的都是為了救度一切有情,使他們得到最究竟的安樂,自己所願惟是無上菩提。正如常用的發願文說:“我今發心不為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菩薩,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一切眾生一時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同樣,在願菩提心生起後,欲達一切智智城,應趨入菩薩的六度萬行,將自己的全部身心完全融入到求證菩提、救度眾生的實際行持中去,這即是行菩提心。自發菩提心後,菩薩便如鵝王點地而起,憑藉兩翼的風力度越無邊的生死大海,直趨圓滿的彼岸。這鵝王的兩翼即是智慧與方便(即大悲)。諸多大乘的經論告訴我們:對於初發心的菩薩來說,智慧與大悲二者同等重要,任何一者都不能偏廢,所以一切的修行都是圍繞修習智悲、積聚福慧二資糧而展開。在實際的修行中兩者互資互助,以大悲積累福資糧有助於生起智慧,而聞思修習空性智慧則能夠更好地修福。當勝義菩提心修證現前時,便見智悲原為一體,本不可分,此時便能真正作到智慧與大悲雙運。關於悲智雙運的道理,陳健民先生如是敘述過一個故事:
曾有一位黃教比丘,他已經做了很多善行,也長期修習觀音菩薩的儀軌,但是盡力修學之後,仍未證得空性。根據他精進修習的儀軌所指示,儀軌和禪定是相互聯繫的,修習這一邊,就可證悟另一邊。但是,積聚了大量的福德,他仍然沒有證悟。有一天,正當他在印製觀音菩薩的經典時,他忽然發了一個誓願:“如果經典上所載有關功德是真實的,我把刻板拋上天空,則請住虛空中!如果所說不實,就請返墜地上吧!”於是他把複印用的刻板往天上一送,文殊菩薩便向善良的比丘開示說:“我的智慧未曾捨離功德,我和它們本來無二無別。精進,你應再精進!”在此一瞬間,他證悟了空性。這是一個很好的故事,說明了代表慈悲的觀世音菩薩,未曾和智慧劃分為二;而文殊師利,代表智慧的大菩薩,亦未曾捨棄功德(即大悲)。以下再分析智、悲二者不能偏墮的道理。《經觀莊嚴論》說:“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其意為:如果沒有般若的空性智慧,我們便不能超越生死。儘管也努力地長時行持布施、持戒等,但是由於沒有空性慧的攝持,在行持的過程中難以脫開三輪的執著,如是所累積的福德只會使修行者轉生到輪迴較高層的境界。所以三輪的實執,必須要依於空性的智慧來解除,唯有如此方才可能昇華菩薩善行的境界。另一個偏墮是:僅僅注重智慧的修習,卻不去積極地修習大悲、累積福德。應知智慧並不會憑空自天而降,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產生。作為薄地凡夫,相續中福德如是淺薄,業障又如是深重,如果廢棄了大悲利生的善行,如何能積福淨障呢?福不滿、障未盡,試問智慧花沒有福德水的滋潤,如何開放?其所得不過是乾慧而已。
岡波巴大師說:“假使只有一些少許的柴,雖然燃起了火,也不會維持得長久,但如果能夠積聚大量的干柴,使之燃燒,不但火勢會很大,時間也會燃燒得長久,熄滅它也很不容易。同樣的,僅憑一點少許的福德,是很難生起大智慧的,必須依布施、持戒等行,積聚廣大的福德後,才能生起大智慧,才能燒盡一切障礙。因此,為了智慧本身,也應該勤修布施等善行才對。” 在智慧方面,我們精進聞思大乘般若中觀等的經論,便是為了對於法界最究竟的實相能有個深入的認識,擁有最高的見解;在福德方面,需要有最廣泛的善行,發揮大用,引導一切有情趨向於善。在二者之間如果有偏袒,便意味著智悲尚未統一。《無盡慧請問經》說:“無方便之般若,必受縛於涅槃;無般若之方便,必受縛於輪迴。故應二者相合而修(方能趨入正道)。”《維摩詰經》說:“諸菩薩以何為縛?以何為解脫?無方便之智慧為縛,有方便之智慧為解脫,無智慧之方便為縛,有智慧之方便為解脫。”《加牙果日經》說:“大乘之道,攝言有二:一者方便,二者智慧。” 修習福慧的具體學處是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
我們翻開佛陀的傳記,釋迦本師因地行菩薩道時,為了眾生,為了究竟的覺悟,可以捨棄自己曾經愛執的一切。從一衣一食到像馬車乘、國城妻子,甚至最寶貴的生命,只要眾生需要,只要能對眾生有益,菩薩都毫不吝惜地施捨,之後也絕不反悔,可以說菩薩真心把生命中的一切都獻給了眾生。與此佈施度相同,其他的五度,菩薩都一一實踐圓滿。為了圓滿自己的大願,為了真正地救度眾生,菩薩在身口意方面乃至極細微處都嚴持不犯,始終安住在清淨的戒律中。在行道的過程中,不知要經歷多少屈辱、多少誹謗、謾罵和打擊,身心上要承受多大的苦受、遭遇多少磨難。不管是如何的難行、難忍,菩薩都始終安忍不退,圓滿了忍辱度的修行。如是種種難行而行、難忍而忍。所以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菩提的大願必須以真實的行持來堅固、圓滿。《伽耶經》說:“菩提是以正行而為堅實,諸大菩薩之所能得,非以邪行而為堅實(的)諸人所有。”《三摩地王經說》:“故以正行而為堅實,何以故,童子若以正行而為堅實,無上正等菩提非難得故。” 因為唯有對身財受用等放下貪執,才能很好地護戒、持戒,具足清淨的戒律才能善防惡行,對於怨害方能堪忍,有堪忍力方能在各種逆緣、困難下保持精進不退,以精進力方能製心散亂,使心堪能緣境不散,而成就靜慮。能入靜慮才能如量地證到實相。在利生方面,為了能有效地接引、度化眾生,首應以布施來滿足眾生的需要,解除他們的匱乏。其次要對眾生不作損惱,此即持戒度。在度生的過程中,要能耐一切怨害、忍受一切苦。如是方能放下身心而得自在。又於利他,應發起精進心,永無疲厭,如是方能擔起如海菩薩事業的重擔。又應依靜慮發起神通力,才能攝持眾生之意,令其生信。如成法器,則最後尚應依智慧力善說斷疑,使其得到解脫。所以不論是自利還是利他,不可不依六度修學。
關於六度的體相,岡波巴大師說:“能消除貧窮故名布施,能獲得清涼故名持戒,能忍受嗔恚故名忍辱,能作諸勝行故名精進,能持心於內故名靜慮,能知勝義實相故名般若。” 六度的具體行持極廣,在各種大乘經論、道次第中都有詳述,請讀者自行參閱。在行持六度時,都需依三殊勝而行持,即最初要發起菩提心,稱為發心殊勝;中間真實或相似安住空性之中,稱為無緣殊勝;最後將一切善根迴向無上菩提,使善根無盡地增長,稱為迴向殊勝。以布施為例,在作任何布施前,都應如是思維:為使一切眾生成就佛道,我今行此佈施。中間應以空性見安住或相似安住,知道布施的我本不存在,所施之物也無實有,而受施者亦如幻化,這樣破除布施時的著相實執。最後布施的功德不為自求人天福報、權乘小果,唯願以此功德使一切眾生都能獲得無上菩提,如是迴向可以成就無量功德。《菩薩地論》雲:“不要只是為了獲得善報而行布施,一切的布施功德都應迴向於無上圓滿菩提之達成。” 同樣兩人進行等質等量的布施事業,以菩提心與空性慧攝持而行捨者,他累積的福德資糧是趨向涅槃的資糧,因布施時知其性空,布施的功德便不會成為輪迴之因,又因以悲心而行布施,則不會成為小乘之因。這樣不離空性和大悲來行布施,便成為無住涅槃之因而使布施行得以清淨。《集學論》雲:“空悲(無二)佛心髓,若能行之福清淨。”
第三節色身與法身
《如來出現經》說:“若諸如來出現於世,非一因緣。何以故,最勝子,諸如來者要以十億無量正因,乃能成辦。何等為十,謂以無量福智資糧圓滿正因。” 現證法界空性之後,便遠離了一切戲論,一切迷亂自然消除,成就了法身。說其為法身,亦不過是名言之安立,實際上法身本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無有法身的相狀與體性等。圓滿福德資糧成就色身(即報身與化身)之理,如《寶鬘論》雲:“不可思議福,形成佛妙相,大乘教中說,大王當諦聽。諸緣覺所生,學無學所生,異生一切福,如世間無量。以此福十倍,成佛一毛孔,與彼福相等。成一切毛孔,所有諸福德,以彼之百倍,形成一隨好。所有一切福,感成佛隨好,一一皆圓滿,如是至八十。形成八十好,乃諸福資糧。彼等之百倍,感佛一妙相。三十二相因,乃諸大福德,彼等千倍成,如滿月白毫。白毫相之福,彼等十萬倍,感無見頂相,形成佛肉髻。肉髻福百倍,具十萬法螺。” 行文至此,本論結合公案教證已詳盡地闡述了世出世間因果之理,在這個邪見紛紜的時代,真心希望此論能對讀者生起因果正見有所助益,從而能在漂泊無依的人生中不為時流所轉,把持身心。堅定地踏上安樂正道,邁向生命的圓滿。世間一切安樂源佛說唯一是善心
發菩提心入大乘悲智雙運濟群生
註解:2 比如菩薩的功德和佛的功德相比,其差異,佛在《僧伽吒經》中曾比喻:如同恒河沙數的眾生都作十地菩薩,如是一切十地菩薩所有的功德,不如一尊佛的福德之力。① 甑:古代做飯用的一種陶器。3 嘎夏巴涅:印幣單位。4 營弁:低級武職人員。5 分衛:即乞食,謂以乞得之食物分與僧尼而衛護之令修道也。又作團墮或託缽。6 凡:指凡夫相續。7 頭陀:梵語,意為抖擻或淘汰,即以十二行淘汰塵勞煩惱。8 紙衾:即紙縫之被。9 古代主管檢察的官員。10 晦:陰曆每月最後一天。11 津:渡口。12 取蘊:依煩惱貪著現蘊招取後蘊,故名取蘊。13 如阿羅漢已斷煩惱,宿業雖在,已不能生。14 十根本煩惱:即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15 修道智慧:指見道後修道位斷修惑的智慧。16 因下道位所具的功德上道位都圓滿具足,此處“增長”特指在該道位開始明顯增上的道品,如煖法位正斷開始增上,但該位已具初修業位念住增上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