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 星期一

金剛經講記(word文字檔).(12集).(淨空法師)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十二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9-023-0012 

  請掀開經本,第十七面,第三行,第五段看起: 

  【持戒為學佛之基始,有止、作二類。止持即諸惡莫作,作持即眾善奉行。戒殺多治瞋,戒盜多治貪,戒淫多治貪、痴,戒妄語亦多治貪、痴,戒酒則治貪、瞋、痴三毒是也。最初持戒,重在事實不犯。若為菩薩,則動念即犯。】 

  我們繼續解釋經文,「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前面給諸位報告過,布施涵蓋一切法,所以它的意思有無限的深廣。布施有三類,前面說過,持戒是屬於無畏布施。而持戒實在是學佛的基礎,這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今人學佛比古人多,今人學佛的機緣也比古人要來得方便,為什麼成就不如古人?實在就是現代人對於戒律疏忽了。本經世尊發起,是從持戒發起的,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都是持戒。這就是告訴我們,如果不從戒行上認真去做,佛法再好的理論也都落空了。這就是為什麼世尊在此地,特別強調要行於布施。諸位聽這個話,要知道裡頭的含義,不是只有布施,六度都要行不能住。住就是不行,不行是不可以的;一定要行,要做布施,要持戒、要 忍辱、要精進、要禪定,統統都要認真的去做。我在初學佛的時候,也犯了一般知識分子的通病。知識分子對於佛學很羨慕,佛法的理論說得很高,說得很圓,研究讀誦都非常有興趣,可是對於戒律就疏忽,認為時代不同,何必還要守那些戒條?尤其是讀書的人,稍稍涉獵到一點現代科學,他一定會想到,釋迦牟尼佛是三千年前的人,三千年前訂下來的那些戒律,現在怎麼適用?國家的法律,連憲法過個幾年都要修訂一次,佛的戒律三千年都沒有修訂過,這個怎麼好用?同時又會連想到他是印度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意識形態不相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樣,那些戒條現在怎麼能行得通?自自然然對戒律就不感興趣,通病!善知識、老師,真正好老師也曉得,現在一般年輕人的想法、看法、做法,清楚得很。反正這些事情勸你也沒用處,你也不會接受,說多了你還厭煩,還起反感,乾脆不說了,真不說那也對不起學生。 

  我最初學佛的三年,親近章嘉大師,我每個星期跟他見一次面,大概有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這三年當中,他老人家有的時候,輕描淡寫、不經意的會說一句:戒律很重要!他老人家圓寂之後,我想一想我跟他三年,學了些什麼東西,這一句話的印象最深,因為至少聽了差不多有三、四十遍都不止,每一次他也不囉嗦,就是這麼一句戒律很重要。第一次講的時候,講得比較詳細,他說戒律,他用一個比喻說:譬如我們從台北到高雄坐火車,坐火車先要買火車票,持戒就像你手上拿著這一張車票,你拿著車票才能上車,中途還要拿著,車上還要查票的,決定不能丟掉,到站之後還要收回;戒律就像這樣的,自始至終。這就說明持戒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決定不能夠疏忽。因此,我們對於戒律才重新去肯定,重新去認識。實在講大小乘經上,世尊都說過,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我們要求的是定慧,戒行是定慧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定慧決定不能成就的,這也就說明現代人學佛,何以不如古人,原因在此地。 

  戒律有止、作兩種方式:「止」是禁止,決定不能做的,做了就破戒;第二種是「作持」,你一定要做,你不做就犯戒;有止、作二持。這個地方所舉的例子都是止持,像五戒、十戒都是屬於止持,決定要禁止的。它的精神我們要記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止是諸惡莫作,行是眾善奉行。凡是有利益於眾生的,那就一定要做,不做那就犯戒,這在大小乘戒律裡面都有例子。我們今天讀戒本,戒本上只是舉例而已。戒條是不是有修正的必要?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除了根本戒之外,那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那個不需要修訂。譬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戒超越時空,三千年以前這樣做正確的,三千年以後的今天還是不能改變,這叫根本大戒。 

  除根本大戒之外,戒律當中多分都是生活的規範,生活規範當然因時因地就不一樣了。所以戒律傳到中國來之後,我們中國的祖師大德,唐朝時候百丈大師;我們曉得中國佛教的特色是叢林,印度沒有,叢林就相當於佛教大學,正式辦大學、辦學校,學校當然有學校的制度,有學校的規矩;百丈大師制定清規。清規就是戒律的現代化、本土化,依照我們自己國家人民生活的狀況,取法佛教的精神,也就是把戒條條文重新修訂,這稱之為清規。清規就是戒律的本土化、現代化。我們講現代、本土,都是唐朝那個時候,唐朝到今天有一千三百年,這一千三百年當中,在中國幾乎每一個省市、每一個叢林,都有它自己的清規。這些清規都是依照百丈大師的本子做根本,他那個是母法、是根本法,依照那個斟酌情形來修訂,必須叫它適合於此地此時大眾在一起薰修。所以每一個寺廟,都有它寺廟的規矩,都有它的常住公約,這個就對了,這就正確了。此地舉幾個例子,我們一定要從例子裡面去反省、去思惟,了解它的用意,而後曉得我們在生活當中,應該要怎樣去做。 

  戒殺,佛為什麼制定這條戒?當然制定這條戒的因緣很多,諸位看《沙彌律儀增註》就知道,《沙彌律儀增註》寫得很詳細。但是它的重點是對治瞋恚的,也就是前面講,凡夫病根是貪瞋痴三毒煩惱,三毒不除,就沒有法子脫離六道輪迴,不出輪迴非常之苦!戒殺對治瞋恚,培養慈悲心,目的在此地。戒盜是對治慳貪,特別對治貪欲。戒淫,裡面有貪又有愚痴,是對治這個。換句話說,佛這五條根本戒就是五帖藥,治我們三毒煩惱的。戒妄語,妄語也是有貪、痴。戒酒,那是貪瞋痴三毒統統都有。可見得每一條戒它有它的對象。 

  最初持戒,我們學佛入門著重在事實上不犯,也就是在事上持,這是屬於小乘戒。小乘戒論事不論心,結罪完全從事上來判斷。大乘比小乘就高得太多了,大乘菩薩他是論心不論事,大乘菩薩持戒在起心動念之間,他看到一個眾生不喜歡要殺他,動個念頭要殺他,沒有殺,但是他破戒了。小乘人,小乘阿羅漢發個狠心要殺他,但沒有殺不破戒,他論事。像現在法律上判刑一樣,它論事的,它不論心,心裡頭怎麼想沒有罪;大乘菩薩起心動念就結罪。由此可知,大乘戒難持,小乘戒好持,大乘比小乘高,從持戒也能夠看得出來。至於作持裡面,也非常非常之多。譬如佛教給我們要修六度萬行,六度萬行你要真做,你不做就犯了;教你布施,不肯布施,你就犯戒了。這是一定要曉得的,為什麼?對自己、對眾生都有很大的利益。 

  底下一條是忍辱,這也是世尊在《金剛經》裡面特別強調的。六度,實在講其他的,佛都說得很少,布施、忍辱這兩條說得最多。由此可知,忍辱重要! 

  【忍辱,是安忍、順受之意。安心順受也。】 

  這是很難做到的,可是非要做不可,為什麼?你要是不能忍,諸位想想,我們修行關鍵是在定、是在禪定,我們念佛求的是一心不亂,什麼事情不能忍,你還想得定?得不到!所以忍是定的預備功夫,必須能忍,他才會得定,他才能得一心不亂;換句話說,我們要想得一心,要想得定開慧,那就非修忍辱不可,離開忍辱沒有第二個方法,這非常重要。「辱而能忍」,本來這個忍是安忍的意思,翻經的法師把它翻成忍辱,這裡面有特別的意思。中國古時候的念書人很有氣節,所謂士可殺,士是讀書人,讀書人殺頭沒有關係,不可辱,不能夠侮辱。也就是說,中國知識分子對於辱是決定不能忍受的,看得很嚴重,殺頭都不在乎,侮辱不可以的。翻經的法師看到中國人這麼執著,忍辱,辱都能忍,那就沒話說,那一切都能忍,把這個看得這麼重,所以特別翻成忍辱。 

  【辱而能忍,則無事不能忍。】 

  忍的波羅蜜才真正能有成就。這種翻譯,是專門對付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讀書人。 

  【若聞佛法,遵照實行,不懷疑、不夾雜,為法忍。】 

  安忍、順受範圍非常廣大,在日常生活當中,大概最難忍的是人事環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忍耐。忍下面一定有個讓,要忍讓,要能夠保持著自己心地的清淨平等,我們修持的功夫,才天天有 進步,不至於退轉。其次物質環境,還有自然的災害,都要能夠忍受。在這個環境裡面,無論是順境、逆境,要真正能夠不為境界所轉,你的忍辱有了功夫。求學、學佛也不例外,也要能忍。譬如學生在學校念書,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十幾年,十幾年他要沒有耐心,忍受不了,他就畢不了業,學業就不能完成。佛法的修學時間很長,不是一生、二生就能成功的,佛在經上常說,凡夫從初發心到圓滿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要經歷無量劫,這麼長的時間,我們想想他是經過多少世捨身受身,要是沒有耐心,你怎麼能成就?我們在座的同修,本經佛為我們大家都授了記,世尊說得很好,這個經是為誰說的?為哪些人說的?為發大心者說,為發無上乘者說。我們在座的,我還看到有很多小朋友,他兩個鐘點也乖乖的坐在那裡,不簡單!那也是發大心,發無上乘心,他才能坐得住!都是過去生中多生多劫,非常深厚的善根福德。我們在末法時期能夠遇到這部經典,能夠在一起研究討論,決不是偶然的,世間沒有偶然之事,都是有很深的因緣。所以學佛要有耐心,沒有耐心決定不能成功。要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堅忍之心,要堅持、要忍耐,我們才能成功,這個真的是成大功。 

  所以聞佛法要遵照實行,前面說過佛法要行不要住,也就是一定要實行、要去做;學了之後馬上就用得上,就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不懷疑、不夾雜。不懷疑,兩種人不懷疑:一種人是把道理都搞清楚了,都搞明白了,他不懷疑了,死心塌地去照做;另外一種人是福德大的人,不是講福報大,是福德大,比福報還殊勝,福德大的人,他雖然理論不通,他也不想研究,但是他就肯老實做,這個人福德不可思議。我們看到有一些老太婆念阿彌陀佛,你問她:阿彌陀佛什麼意思?不知道!念了將來佛就接引我往生,她就懂這個,其他什麼都不懂,她就老實念,念了兩、三年,真的站著往生、坐著往生,我們一般人都比不上她,她不懷疑,這是福德深厚。《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她福德大,這是我們一般人比不上的。這兩種人不懷疑,除這兩種人之外,那個疑問就很多很多,沒有法子,避免不了的。我也曾經說過,疑問多的都是不老實,老實人就是善根、福德厚,他沒有疑問,他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沒有疑問。疑問多了,就是不老實,當然愈多愈不老實,這是一定道理。不夾雜也很難,要有高度的智慧。實在講起來,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要多善根、多福德,多福德的人不懷疑,多善根的人不夾雜,他專,專精。 

  江居士在《講義》裡也說到這樁事情,固然佛法要廣學多聞,廣學多聞看什麼對象,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他舉出幾個例子,像中國歷史上,清涼,了不起的人,華嚴宗的祖師;智者是天台大師。古代這些大德,我們仔細去觀察,他們一生大概弘揚的只是一、二部經而已。是不是他故意做個樣子給後人看?江居士說:不是的!以一般人的能力來講,一生修一、二個法門就很了不起。何況我們在《華嚴經》上所看到的,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他們示現的都是學一門,正如同中國古代這些大德們,一生當中只弘揚一、二部經,這不是謙虛,這是事實。只有這樣,功夫才真正得力,才能夠徹底通達,什麼原因?他心定、他心淨,清淨心就生智慧。智慧現前,說實在的話,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不通達的。雖然一切都通達,他還是守住他自己這一門,什麼原因?他雖然通達,沒到究竟,沒有成佛,成佛才究竟。因此,他這個一門深入,要一直到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 

  實在說,最好的榜樣是大勢至菩薩,我們讀《楞嚴經》,他老人家說得最清楚、最明白,「我與五十二同倫」,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一門深入,同倫今天講志同道合的五十二個人,都是一門深入,五十二個人是指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是講這個。專修淨土、一門深入,大勢至菩薩代表的,這的確是無比的智慧。一般人只曉得佛門裡面,菩薩智慧第一的是文殊師利,不知道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是廣學多聞,大家認為大勢至菩薩是一門深入,一門深入的智慧比廣學多聞的人高,高明很多!文殊菩薩到最後還是要念佛求生淨土,還是要向大勢至菩薩看齊。我們讀經,這些地方決定不能夠疏忽,裡面含藏的東西太豐富了,太微妙了。 

  夾雜是嚴重的障礙,我們今天修持很難成就,就是心裡夾雜。不但夾雜著許多佛法,還夾雜著世間五欲六塵,這個成就當然難了。所以念佛為什麼不能得一心?念佛人聽說《金剛經》,《金剛經》不錯,也想念念。《普門品》也不錯、《藥師經》也不錯!不念《藥師經》,生病了沒人治!每一尊佛菩薩都想拜,每一部經都想念,這就叫做夾雜。你的功夫不純,你很難得清淨心。諸位要曉得,學佛目的在哪裡?目的就是要得清淨心,搞那麼多,得清淨心就難了,一樣就容易。所以你從一門上,你清淨心得到了,所有一切諸佛菩薩都歡喜,沒有一個不歡喜,你成就了!大家都祝福你。你天天拜這麼多佛,拜那麼多菩薩,念那麼多經,這些諸佛菩薩看到都搖頭,你搞錯了,真的是可惜,真是搞錯了。所以千萬不要拿我們凡夫心去測量佛菩薩,我不拜他對不起他,他怪我了;他還會怪你,他怪你他就不是菩薩,他是凡夫!所以你用這個念頭對待佛菩薩罪過很重,你把佛菩薩當作凡夫看待,你這個罪多重!佛菩薩的心都是清淨的、都是平等的,都是希望我們早一點成就。所以,夾雜是決定要不得。這是法忍。我們要從一本經裡頭入,其他的都不要去看,這個要忍,忍得住才行!你要是忍不住,偷偷的還去看別的,那就不行,一定要能夠忍耐,一門深入。 

  【又如「生本無生」之理】 

  這個般若經上說得很多,大乘經上也常說。 

  【吾人能明瞭,能實行,為無生法忍。對治瞋恚。】 

  這個對治極微細的瞋恚。證得無生法忍,那就是法身大士,所以那個瞋恚極其微細,不但我們沒有法子發現,即使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也看不出他還有瞋恚,所以這是極其微細的。精進,底下講六度裡面的第四條: 

  【精進,精有精細、精密二義。】 

  有這兩個意思。「進步而不盲從,是精細。」我們講那個人很細心,這裡頭也有謹慎的意思,小心謹慎,對於自己的修學很慎重的去思惟、去選擇,絕不盲從,他的路子就純正,不會走上歧途,不會墮落在邪見,這個很重要。「進步而不躐等,是精密」,循序漸進;換句話說,守規矩,依照次第去修學,不貪圖快速,這是精密的意思。 

  【精進對治懈怠】 

  懈怠是我們無始劫來的大煩惱,世出世間法,一般人之所以不能成就,都是懈怠懶惰障礙了。由此可知,精進就是勤奮,但是勤奮沒有精進兩個字的意思圓滿。精是純而不雜,也就是前面講的一門深入,這樣進步不但快速而且穩當。然而世人初學很難見到,所以他大意了,疏忽了,沒有依照這個方法去做。 

  【禪定是寄心一處,久後得定,得定即稱三昧。】 

  禪定的修法,起初把心安在一處,時間久了就得定,得到定就叫三昧,三昧是梵語,音譯的,梵語叫三昧,中國意思叫正定,也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我們凡夫享受不正常,凡夫的享受,佛在經上講五類:苦、樂、憂、喜、捨。這種享受不正常,大家一定要知道。心有憂喜兩種享受,身有苦樂兩種享受,不苦不樂、無憂無喜叫做捨。統統都放下了,捨。捨不是很好嗎?是好,但是它時間太短了,它不能永遠保持,永遠保持就叫定。我們捨的時間很短暫,一遇到境界,苦樂憂喜又現前。由此可知,寄心一處是很高明的方法。前面說過,古大德的教學,為什麼教給我們一門深入?一門,心安住在一處,久了就得定。方法很多,有用參禪的方法,有用念佛的方法,有用持咒的方法,有用讀經的方法。讀經、讀一部經,才能得定!每天都讀,不要去換第二本。 

  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法達禪師讀《法華經》,他《法華經》讀了三千多遍。我們知道《法華經》是相當大的分量,有七卷,大概一天念一遍,三千多遍就是十年,十年念《法華經》,他心定了,相當的定功。所以到六祖會下,六祖幾句話一說,他就開悟了。我們為什麼開不了悟?我們心不定,道理就在此地。真正高明的善知識,看到你定到相當程度,幾句話給你一個啟示,你就恍然大悟,明心見性!特別是在禪宗裡,禪宗這些古大德,他們的手法妙極了,真正是成就人的。 

  教下也不例外,一部經上下功夫。當然最好的,選擇讀經最好的,是要像《法華經》、《楞嚴經》這麼大部的,一天念一遍,念的時候要注意,要用真誠心去念、清淨心去念、恭敬心去念,要極其恭敬,你才能得定。經卷展開,從如是我聞念到信受奉行,不許打一個妄想,那叫修定!打妄想不行。經裡面有很多意思,可不可以想一想?不能想,一想把你的定又破壞掉了。不要去想經義,就是一直去念,這一種是很高明的修行方法。給諸位說,不僅是修定,這裡頭有戒還有慧,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一部經你要念三個小時、四個小時,你就在那裡這三、四個小時修戒定慧。戒是什麼?前面說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讀經就像面對著佛菩薩,聽佛菩薩的教誨,恭恭敬敬,一念不生,專心在諦聽,一個妄念都不起,那就諸惡都莫作。不但身不作惡,口不作惡,心裡面惡念都沒有,諸惡莫作。大乘經典是如來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真言,世出世間法第一善,讀經就是眾善奉行。戒具足了,不要一條一條去學,大小乘戒律統統具足了,都在其中。專心去讀,這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念錯字,沒有念漏字,沒有念錯行,那是慧。你才曉得念經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真修行!如果你在念經,一面念一面想經裡頭什麼意思,那就完了,戒定慧全部破壞掉了。所以讀經跟讀世間那些課本不一樣,世間學生讀課本是可以去想的,裡頭沒有戒定慧,讀佛經我們目的是修戒定慧,所以讀誦的時候不可以想意思。我要修定,用這個方法來修定,修戒、修定、修慧,這個法子妙得很! 

  我們現在為什麼不選大部經,去選《無量壽經》?現在人沒有耐心,你叫他坐在那裡念三個鐘點,要他命!這怎麼得了,他受不了!所以沒有法子,才選一個適當的。小,《心經》很少,不管用,時間太短了,時間太短了不管用。看來看去,像《無量壽經》這個分量恰到好處,這部經如果你念熟,念到可以背誦,念一遍大概半個小時,半個小時不長也不短,一個人的心能定下來半個小時很難得!一天當中能夠把心輕鬆,一切妄念放下,讓自己的心定半個鐘點,很有受用,對於你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這是讀經的好處。讀經的方法一定要懂,就是決定不要去想經裡的意思,想經裡面的教訓,你讀完了以後再去想,那個可以,想想經上怎麼講的,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應當怎麼做,那個行。讀經的時候我是修定,讀完之後,我要把佛的教訓在我這一天生活當中去用上,這個可以想。這叫寄心一處,久後就得定。 

  【對治散亂、昏沉、掉舉】 

  可以對治這些煩惱。散亂,心散亂。昏沉,提不起精神來,特別在打佛七的時候,大家能夠見到,打佛七一止靜,有不少人打瞌睡、打呼,睡著了,打呼,那就是昏沉,精神提不起來。還有一種,一坐下來,不坐還好,一坐下來,心裡頭七上八下,妄念特別多,那叫掉舉,掉舉是妄念特別多。這是我們一般人的通病,如果有,不要怕,很平常,自古以來學佛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要用方法來對治。如果是昏沉很嚴重,你就不坐,別人都止靜坐在那裡,你到旁邊去拜佛,用這個方法對治昏沉。如果是掉舉,你就把精神集中起來修定,像前面講的觀照的功夫,那個功夫很得力,不要去打妄想,想佛經上或者是一段、或者是一句的教訓,你就觀想這些,能夠把妄念收攝住。 

  【般若,是性體上發生的正智】 

  也就是我們自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不是外頭來的。 

  【不同世智辯聰】 

  跟世間聰明智慧辯才不相干,世間這些東西不是般若智慧,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要清楚的。簡單的說,自性真實的智慧,先要曉得自性是什麼?自性是真心,真心就是清淨心,就是平等心,真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前面說過,我們的真心不起作用,原因在哪裡?我們有分別,把我們的妙觀察智障礙了;我們有執著,把我們的平等性智障礙了。所以修定,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統統捨棄了,心恢復到清淨,恢復到平等。清淨、平等起作用,就是平等性智、妙觀察智,這兩種智現前,你處事待人接物、辦事就是成所作智,內心裡面就是大圓鏡智,就這麼一樁事情。這才曉得,清淨、平等的重要性。《無量壽經》好!古人稱它為第一經,有道理。經題上就標示清楚,「清淨、平等、覺」,修什麼?就修這三個東西。這三樣是一而三、三而一,一個得到了,三個都得到,所以我們淨宗法門修行的重點,這三個裡面著重在清淨心。 

  【對治愚痴】 

  智慧開了,愚痴就沒有了。 

  【能破無明毒害】 

  六波羅蜜裡頭,唯有般若波羅蜜能破無明,換句話說,就能證法身。 

  【實行一切法之功夫,能不著相,即是般若。佛法最重定、慧。】 

  不但大乘,小乘也不例外,沒有定慧就不能夠成就。本經世尊就是教導我們要開般若智慧,不但要開般若智慧,而且要開最殊勝的金剛般若智慧。佛在這部經上把這些道理、方法、境界,都跟我們圓圓滿滿的說出來了。要從哪個地方去開?也就是說,從哪裡下手,從哪裡去做?不著相,行一切法。所以經上有兩句很有名的話,六祖在這兒開悟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實在講,這一句經文裡面,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應無所住就是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就是而生其心。 

  【不修一切法,如何能度眾生。】 

  這一句裡面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度眾生先度自己,自己是眾生。眾生這一個名詞,它的定義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做眾生。我們這一個人,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的,這叫眾生。佛用了很多巧妙的術語,目的無非是叫我們念念覺悟,不要迷。佛教團體裡面,佛門的團體,稱住眾,不稱住人。這個道場裡面住多少眾,而不說住多少人;說住多少人,增長我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增長這個。它不叫住多少人,住多少眾,住多少眾緣和合現的假相,就這個意思,它叫你覺悟。眾緣和合的假相,不是真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它的名詞術語裡頭含義很深。這就是字字句句提起你觀照的功夫,讓你在境界裡頭不至於迷惑。所以我們一看到佛度眾生,自己這個是眾生,這一個眾生度了,才能度別的眾生;這一個眾生都度不了,要度別的眾生,沒有這個道理,怎麼講也講不通的。哪有迷人會度悟人的,哪有這種道理!不可能的事情。覺悟的人才能度迷惑的人,迷惑的人怎麼能度人?迷惑的人度迷人是愈度愈迷、愈迷愈深,那怎麼行? 

  【修一切法而著相者,亦不能度眾生。】 

  這個地方的話,真的是非常重要,含義無盡的深廣!修一切法,譬如前面所講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一切法,修一切法你還著相,你不能度眾生。眾生怎樣得度?破四相、破四見。《金剛經》前面講得很好,「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才是一個已經得度的眾生,即非菩薩就是沒得度,還是凡夫。凡夫跟菩薩的差別,凡夫著相,菩薩不著相,差別就在這裡。我們修一切法還著相,那個不是修佛法,是修世間有漏的善法,是修世間有漏的福報。你持五戒、修六度,你著相,將來的果報在三善道,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不能明心見性、不能成佛,因為你著相;所以,要離相。菩薩的修行跟我們一般人不一樣,他在持戒修六度萬行裡面鍊不著相,在這裡面鍛鍊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不執著,他鍊這個。這是真正般若,與清淨心相應,永遠保持著清淨心,不為外境所轉,外面境界樣樣都做,沒有一樣他離開的,樣樣都做,在做的當中保持著清淨心。修一切法,如果是著相的話: 

  【修一切法,究竟從何修起,則先行布施。布施為四攝法之首。】 

  這是佛教導我們,修行從哪裡修起?從布施修起。布施是放下、是捨,真幹才行。不是真幹,這裡頭的功德利益你得不到。因此,我們學佛成敗的關鍵,的確是在與自己有緣的善知識,我們常講好老師,老師要跟自己有緣。實在講世出世間法,離不開緣字,緣太重要了,與自己有緣的善知識,你肯聽他的話;沒有緣的善知識,雖然講同樣的話,不聽、不接受!我自己學佛,緣就非常殊勝,所以我沒有走冤枉路。我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認識章嘉大師,跟他很投緣,我非常尊重他,他也很愛護我,很有緣!他說的話,那個時候對佛法根本不懂,剛剛接觸,什麼都不知道,他講的話我肯聽、我肯照做,這很不容易,沒搞清楚就做。頭一天跟他見面,我就向他老人家提出一個問題,我說:我知道佛法很好,非常難得,有沒有很快的方法,能叫我們一下子就入進去?這我們很著急!我這個問題提出來的時候,他不著急,他老人家入定了。不過他那個定,不是眼睛閉著的,不是眼觀鼻、鼻觀心,不是的,他眼睛看我,一句話不說,坐在那個地方,看了半個鐘點,入定了,他入定了,我也入定了。那個教學法高明,太高明了!所以以後我們曉得,必須整個心定下來之後,然後那個話才有用處,否則的話,講太多了沒有用,那個力量不夠,必須定到相當程度,我們也聚精會神,等著聽他老人家怎麼說的,那個時候還不懂什麼叫開示,對佛法一竅不通,老人很慈悲就是了。等到半個鐘點,他才好不容易說了一個字:「有」,一個字說出來之後又沒有了,又入定了,不過這一次定得沒有那麼長就是了,大概五分鐘。所以跟那個老人在一起非常有味道,雖然一句話不說,現在人講磁場不一樣,跟他在一起的時候,身心舒暢,真的是煩惱、雜念都沒有了,都被他收攝住了,那個力量很強很強。過了五、六分鐘,講了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他講沒有我這麼快,他的字講得很慢,一個字一個字很重,好像字吐出來千斤之力。 

  這兩句話我聽了明白意思,要看破、要放下,其實我們理解的意思也是似是而非,不夠精密,但是懂一點意思。我接著就向他老人家請教,從哪裡下手?這大概又等了十幾分鐘,等到兩個字:布施。所以第一次跟他老人家全部的談話就這麼多,差不多一個半小時。我向他告辭,他老人家非常慈悲,送我到大門口,送到門口,拍拍我的肩膀告訴我:我今天教你六個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就很老實,我就真的去照做,做六年,做什麼?布施,捨,很難捨!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活非常清苦,待遇很微薄,我自己的生活的確非常簡單。我喜歡讀書,所有的收入都買書,所以我一年的收入,那個書架上一看都在上面,很喜歡書,人家要向我借書看,我不會借的,為什麼?他把我的書搞髒了、搞壞了,我不肯借給人家看。好!章嘉大師教我布施了,這個心放寬一點了,書人家來借的時候,我肯借給人家了。再過幾時又大一點了,可以送給人家了,當然最初是我看過的,可以送給人,舊書可以送給人了,新的好的自己留到,不能割愛。過一個時候,知道自己用舊的,新的送給人家,慢慢進步!布施了六年,就布施得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了。我的書是不少,那時學佛也六年了。台中李老師辦了一個慈光圖書館,我知道了,我把我所有的書都捐送給圖書館。他在那個時候,剛剛創辦的時候,我捐去的書佔他全館五分之一,你去想我的藏書有多少?佔他圖書館的五分之一,全部捐光了。到捐完的時候,心很清淨,有一些將要發生的事情預先就知道,清淨心起作用。章嘉大師講,捨!要真幹,不幹不行,不幹到不了這個境界,許多事情都能夠有預知。捨要緊,不捨不行,不捨是煩惱!你心裡有了東西,有牽掛、有憂慮、有煩惱,統統把它捨得乾乾淨淨,那多自在,多痛快!不捨的人不知道!這個舒服痛快,你們想都想不到,一定要真正去做。從布施下手,章嘉大師教給我,我也就從這裡做起。 

  布施為四攝法之首。四攝,攝是攝受眾生。佛攝受眾生四個方法:第一個是布施,第二個是愛語,第三個是利行,第四個是同事。用這四種方法接引眾生、攝受眾生。我們今天說法緣殊勝,法緣從哪裡來的?結緣!不結緣,你的法緣怎麼來?結緣用什麼東西結緣?布施。不布施還行嗎?先要付出去!有不少法師,我們見面常常問我:你的法緣為什麼那麼好,可不可以教教我們?我說可以。你是怎麼做的?布施,你肯布施就行了。我沒有到新加坡來,都送了幾萬冊的經書到這兒來跟大家結緣,人還沒來的時候,書都來了,錄音帶也來了,錄影帶也來了,這不結緣怎麼行?布施第一!我們為了成就自己,成就大家,必須要曉得,錢沒有用處,錢最害人,錢有毒,趕緊把它散出去,不要留在身上,散得乾乾淨淨,就得大自在,世間人不曉得。第二、愛語,愛語出自於真誠心,真正愛護一切眾生,所有一切語言,都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都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真實愛護一切眾生。佛在經典裡面所有的言語,都是愛語。第三個、利行,利是利益。一切所做,對於眾生、對於社會決定是有利益的,決定沒有害處的,眾生才願意接近你,才願意聽你的。第四個是同事。同事必得要法身大士,沒有證得法身,同事這一條不能學,法身大士行,他的定功夠了,智慧也夠了。譬如那些大菩薩,他看你有緣,他也來度你,你喜歡打麻將,菩薩天天陪你打麻將,而且每一場必贏,他比你高明多了,你就向他請教,他就說修定、修慧,這就高明了。他用這個方法,他先跟你同事,你喜歡什麼,他可以跟你一樣,這個就很歡喜了、很容易了。但是沒有這個定力不行,沒有定力的時候,這些人喜歡五欲六塵,你跟他去了,被他度跑了,麻煩就大了。所以定力不夠,智慧不夠,用前面三個:布施、愛語、利行;真正到功夫得力,才可以用最後這個同事。這是佛攝受一切眾生四種方法,布施是其中之一。 

  【布施即一切佛法。佛法自始至終,不外一捨字。布施即捨,即放下。推廣之,持戒捨貪瞋痴,忍辱捨瞋恚,精進捨懈怠、昏沉、掉舉,禪定捨散亂、昏沉,般若捨二邊及我法二執。】 

  實在講,佛法自始至終,始是開始、初發心,終是成佛,從初發心到成佛,修什麼?沒有別的,放下而已。放下之後,再放下,再放下,到什麼都沒有了,放下也放下,那就成佛了。所以佛教導我們,如果我們把見思煩惱,八十八品見惑放下,你就證須陀洹果;再將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放下,你就證阿羅漢果;你把塵沙煩惱再放下,你就是三賢菩薩;再能夠把無明破了,放下幾品,你就是法身大士;到等覺菩薩,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再把那一品生相無明放下,再捨掉,就成佛了。所以佛法你問修什麼?布施而已!就是要把它捨掉,捨掉才能夠成菩薩、成佛。我捨一點還留一點,不行!那還是凡夫,要捨得乾乾淨淨。凡夫之人沒有智慧,煩惱憂慮很多,害怕!我統統都捨掉,我明天怎麼生活?我的錢財統統捨掉了,那明天我活不了!你說他放下沒有?沒放下。為什麼沒放下?錢財放下了,身沒放下。生死放下了,那就沒生死,那多痛快!還要把生死牢牢的抓住,放不下;身外之物放下了,身放不下,那怎麼行?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實在講,許許多多的觀念都是錯誤的,迷惑顛倒。印光大師教現代人念《了凡四訓》,他老人家教人學佛從哪裡下手?《了凡四訓》下手,也是高明得了不起。我也得這個力,我初學佛的時候,認識了朱鏡宙老居士,那個時候老居士七十歲,我是二十六歲,他老人家七十歲,送我一本《了凡四訓》,我讀了好幾遍,很有道理,我很相信。《了凡四訓》是講因緣果報,你要是真正讀了,相信它,你就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命裡面有多少財,你統統捨光,捨不光的。你這裡捨了,它過幾天自然就來了,命裡有的,而且怎麼樣?愈捨愈多。可是你要記住,愈多要愈捨,你不能說多了就不捨,不捨就完了,就要得病,不捨就會得病。愈多愈捨,是愈捨愈多。你怕什麼?一般人讀了,曉得這個道理,不敢做,就是恐懼,怕自己生活過不下去,就害怕這個,這是錯誤觀念,大錯特錯。不但障礙你一生幸福,你真的念佛想求生淨土都不可能!徹底放下,放下之後,你才曉得自在,你才曉得一樣都不缺乏。 

  佛法自始至終就是捨,就是放下、再放下。常常念著布施,常常念著捨,念著放下,用這個做觀照也不錯,也很得力。勉勵自己要放下,多多的幫助人,幫助人幫什麼?這一點一定要曉得,要幫他開智慧,因為智慧開了,所有一切問題都解決了。他今天沒得吃,送點吃的給他;明天沒得穿,送幾件衣服給他穿,這個實在講太有限了,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解決問題的辦法是要幫助他明瞭因果的道理,要幫助他這個,幫助他知道佛法的好處,教他如何修學正法,怎樣破迷開悟,這個利益就大了,要在這上面去幫助人。 

  所以過去印光老法師,一生所有一切的供養,全部拿去印經布施,印經就是幫助人開智慧。他的弘化社,就是他那個佛經流通處,印送《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種,我給它概略估計一下,至少有三百萬冊。其他的這些經論數量都沒這麼多,幾千冊、一萬冊就不得了,唯獨這個書印那麼多。所以我那個時候,一九七七年在香港講經,住在中華佛教圖書館,倓虛老法師的道場,那裡面收集的書很多,弘化社的書不少。我沒有事在那裡看書,看版權頁,一本書印了幾十版,每一版少的三萬冊,多的十萬冊,我嚇一跳!老法師為什麼這樣大量的流通這三種書,這三種書不是佛經,如果是佛經我們還不奇怪,不是佛經。不但流通,還有一篇傳記裡面記載,清朝末年的時候,老法師在普陀山,他都住藏經樓,定海的知縣請他老人家到定海弘法,他沒去,他派了一個代表到定海去講經,講什麼經?講《文昌帝君陰騭文》,這是道教的東西。這都是我們覺得,大法師不去講一部佛經,去講道教的東西幹什麼?我們才曉得,老法師是真智慧,真能觀機,講佛法對他沒有用處!《文昌帝君陰騭文》跟《感應篇》一樣,講因果報應。這個是學佛基礎的基礎,他在打根基,你才曉得這個東西重要。人知道自己的命運,知道因果報應,起心動念不敢存壞心,不敢有妄念,心好他的言語造作自然就收斂,這才是好人。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先要把他提升到這個標準,然後才能接受佛法。老法師的作為,跟一般人不一樣,這是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的。所以《了凡四訓》這三樣書,就非常非常重要。我七七年從香港回到台灣,看到老法師這樣做,我們在台灣也大力提倡,回到台灣就印了五、六萬冊,而且這幾樣東西,我都講過。早年講的都沒有錄音,早年講過這些東西。再看末後這一段,這再舉很具體的例子。 

  【如聽經,捨世間娛樂而來學佛。】 

  這都叫你捨,都叫你放下。你每天晚上到這兒來聽經,大概家裡面都有電視,有很多娛樂場所,也有朋友跟你約會,你都不去,都放下、都捨了,你不捨怎麼行?所以,你捨那個你才能學佛。 

  【天人捨欲界即升色界】 

  天有二十八層,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天人要是不能把欲統統捨得乾乾淨淨,色界天他去不了。 

  【捨色界即升無色界】 

  這才能到四空天。 

  【捨我執即證阿羅漢】 

  我們今天證不了阿羅漢,為什麼?我!「我」抓得很牢,決定不肯捨,這就沒法子。可是你一定要知道,這是我們本來不曉得,聽了佛法才知道,只要執著我,你就有三界輪迴,就有六道輪迴。所以,你要不想再搞六道輪迴,「我」捨掉就沒事了,六道就沒有了,超越六道。所以要有智慧,要有膽量,敢把「我」捨掉。捨掉之後真痛快、真自在,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不但煩惱沒有了,生死沒有了,六道沒有了。 

  生死六道沒有了,是不是這個身馬上就沒有了?不一定,身還在這個世間,身雖在這個世間,沒有生死了、沒有輪迴了,因為你把我捨掉了。前面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真捨掉了,這個身體在這個世間快樂!快樂無比!在這世間時間的長短,隨緣!隨什麼緣?眾生還需要這個身體,多住幾天;佛菩薩需要這個身體,多住幾天。多住幾天幹什麼?弘法利生,給眾生做一個了生死、出三界的好樣子,如此而已!若是自己,毫無理由再多住一天,沒有理由了,完全是為眾生、為佛法,這叫隨緣,不是攀緣。 

  【捨法執即為菩薩】 

  不但世間法不執著,佛法也不執著,那你就是菩薩。世間法捨掉了,還執著佛法,還是不行,你那個心還不清淨。 

  【捨娑婆即生極樂淨土】 

  你要想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娑婆世界要捨掉。娑婆這是講娑婆的六道,娑婆的大千世界,有一絲毫的貪戀,西方極樂世界就去不了,必須毫無牽掛,真的捨得乾乾淨淨。日用尋常之中,一切隨緣,縱然是自行化他,也是水月道場,夢中佛事。這樣才真正做到絲毫牽掛都沒有,這才能生淨土,才能夠親近阿彌陀佛。「並捨亦捨」,捨到最後沒有了,連捨也捨掉了,沒得捨了,那就成佛了,圓滿菩提。 

  【由此可知,只要一面行去,一面不放在心裡,即兩邊不著矣。】 

  這是把布施波羅蜜,把菩薩六度萬行,具體教給我們,教我們落實在生活當中,如何像諸佛菩薩一樣的行法,這才叫真正學佛。學佛的生活,學佛的行持,不是在文字裡面學,不是在言語裡面學,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一面行去,行什麼?有這個身,哪有不行!像釋迦牟尼佛表現的,早晨起來穿衣服、托缽、吃飯,這是行!我們早晨起來穿衣服,這都是行。在家裡面做家事,上班的時候你去做工,樣樣都在行,這就叫一面行去。我們是天天這樣行,佛菩薩天天也是這麼行,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佛菩薩不放在心裡,心裡面乾乾淨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凡夫有分別、有執著,不一樣就在此地。我們學佛菩薩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一個不分別、不執著。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之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學一個不起心、不動念。跟大家應酬的時候,學隨緣不攀緣,隨緣就是自己不起心、不動念,我這個形相隨緣,心裡頭如如不動,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叫學佛。即兩邊不著,因為有行,不著空;心地乾淨、一塵不染,不著有;空有兩邊不著。 

  「處事」,你辦事、你工作,你每天去做工,每天都有你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處事就是你去做事,不妨礙,做什麼事情都不妨礙,各行各業、男女老少,什麼事都不妨礙。「待人」,與別人往來應酬。「接物」,處理一切物質上的事情。你能夠像佛菩薩一樣心地清淨,一絲毫不沾染,你無論辦什麼事,「必然公而無私,國而忘家。」這就是在社會上第一等人物,也是我們前面一再講的,給社會、給大眾做一個好樣子,我們所作所為都是利益眾生、利益社會、利益國家的,為什麼?沒有私心、沒有我,沒有貪瞋痴了。 

  【可知布施一法,包括一切。】 

  這一法,一切世間法包括在其中,一切佛法也在其中。你要問大乘佛法修什麼?布施而已。所以大善知識教人看破、放下,放下就是布施,看破是般若,般若是智慧,智慧開了看破了,看破當然放下了,看破沒有不肯放下的。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