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發生在瞬息間,對一個經濟相對弱勢的家庭,真的是很無奈很無助!就有這樣一位小朋友,猝遇人生劇變,幸好有慈濟人陪伴,雖然無法讓她發黑的四肢復生,但在醫療專業的協助下,有助於她後來的復健。有愛陪伴,孩子未來的人生再也不會孤單。
◎病起倉促,手腳枯槁如焦炭
記得一年前的三月回到精舍,昕師父讓我看了一張照片,是一位師姊傳回精舍請求援助的個案。照片中的小芬(化名)原本健康活潑,她的母親是越南籍的新住民,但是中文已經講得很好,她還有一位妹妹。父母以打零工維生,雖然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一家人倒也和樂融融。
回溯到二○一二年六月下旬的某一天,小芬忽然喉嚨痛、發高燒,被送到附近一家中型醫院,診斷可能是腦膜炎,需要轉送大醫院。父母趕緊將她送醫,醫師立刻為她做電腦斷層,但這中間不知發生什麼事,從電腦斷層檢查室出來,已經神智不清,四肢發紫。隨即又轉送醫學中心,但是當時小芬已經插管,陷入昏迷,四肢手腳全都黑掉了。醫師建議四肢得鋸掉,父母一時無法接受突如其來的劇烈變化,遲遲不肯點頭,持續住院到十月,就將孩子接回家自己照顧。
聽了昕師父的敘述,心中非常不捨,臺北慈院有很多專業人員可以幫助這位小女孩,大家一起用最大的愛心去照顧她。經與當區的師兄姊聯繫,很快地將小芬接到臺北慈院。遭逢劇變,雖然小芬已經十一歲了,神情似乎仍停滯在五六歲。從完全沒有知覺,到現在會挪動頭部、轉動眼球,但仍然無法用言語表達。
◎用最好的醫療幫助她
媽媽說她不高興時還會打人,我想,或許是她身上的疼痛無法用言語表達,才會用情緒來發洩。她的身體和四肢一直在顫抖,手腳枯槁,組織失去生命力,像木炭一樣焦黑。媽媽憐惜又不忍地牽著她的手,醫師看到眼前的情境都不敢置信。
她的顫抖,媽媽以為是驚恐,其實以醫學來說,不只是疼痛,而是身體傷口暴露太多,細菌入侵短暫得到噬血症。壞死的組織不只侵襲她的四肢,僅剩下幾歲的智商,更糟的是,傷口一直讓她發燒,一量體溫38.8℃,果然處於發燒狀態。很多人看了都於心不忍。
醫師都很用心,不只專業而已,特地用手機播歌放在她耳邊,想讓她不安的心情,藉由音樂平靜下來。護理同仁不只幫她換燙傷藥而已,還與她互動。她是早上十點進到慈院,到了傍晚,就能歡喜的與加護病房四位護士阿姨互動。
以現在的科技,還無法讓壞死的組織復生;但在其他部分,尤其是在愛的環境下,我們應該還可以幫她多做一些事。在家裡,父母用剪刀將她身上的硬皮剪掉再敷藥,但因為紗布和敷藥用量很大,媽媽為了節省,只能兩天換一次藥。回到臺北慈院後,硬皮部分,醫護人員每天用碘泡水濕潤,讓組織軟化。早上、下午各換一次藥,盡全力要以最好的醫療幫助這位小妹妹。
◎努力保留膝關節和肘關節
過去一年來,經過許多階段的治療,醫療團隊想盡辦法遏止她的組織再惡化,努力要保留她的膝蓋和肘關節,對她將來裝置義肢和復健就有了希望。
這次,她在臺北慈院住院三個月做最徹底的治療,因為中間有很多補皮的工作,需要用到她的頭皮和僅有的軀體上的皮膚;在骨科醫師和護理師、營養師,許許多多人的努力下,總算讓她的膝關節和肘關節得以保留。相處久了,她和我們的互動也多了一點,可以舉起手來和我們打招呼。
越南籍的母親一直在身邊陪伴,很多師兄姊和醫院同仁給她很多的愛。上個星期六要出院了,媽媽特地繞到院長室來與我打招呼,同時寫了一封信。她靦腆的說,她是越南籍,中文認識不多;她的女兒手腳都失去了,但得到慈濟家人給她很多的愛。住院期間,媽媽每天投竹筒為女兒祈福,也表達對慈濟人的感恩。雖然經濟很弱勢,不過,她也希望盡自己一分力量回饋。
◎一路用愛呵護小芬回家
小芬讀四年級的妹妹畫了一張圖,躺在床上的是姊姊,院長戴著聽診器為姊姊看病,媽媽守候在身邊,大家呵護小芬的愛都是相同的。今天,一家人要接姊姊回家了。平日忙著做工比較少出現的爸爸也來了,從爸爸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心疼女兒的父愛。
很多護理同仁與小芬的感情有如親姊妹一樣。我去探望她時,原本在外科加護病房的護理師,特別購買一隻熊貓布偶要送給她作紀念。接下來的工作要交給復健科的吳欣治主任,未來義肢的安裝和統合刺激,希望她的智能和各方面可以再進步。專科護理師則特別用自己的休假,沿路守護小芬回家。
小芬在臺北慈院住院一年多,各種營養都兼顧到了,爸爸抱起她來感覺重得多了。媽媽有些依依不捨,覺得臺北慈院就像她的娘家,感覺很溫暖,很喜歡回來看望大家。小芬的過去,我們來不及參與,但是團隊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她重新站起來。(2014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