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為什麼有人可不必經歷五時教化而回歸到一念心性?
【117】為什麼法華會五千人自甘退席?
【118】為什麼回歸心性的回家路,有人很快,有人卻歷盡滄桑,關鍵在哪裡?
【119】緣起性空跟一念心性的空性,有什麼差別?
【120】什麼叫頓教部?什麼叫頓教相?
【121】信解—生佛體同,你跟十方諸佛同一個心性!
【122】行—性修不二,歷事鍊心,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修習萬法!
【123】發起一念清淨的菩提心,你就成就成佛的因種!
【124】為什麼我們當下憶念佛陀,當下就具足佛陀的功德?
【125】在修行中,我們應該怎樣操作頓漸?
【126】菩提心真不真,有沒有什麼檢測的標準?
.
己二、 明稍利隨時得入
又有根稍利者 ---- 不必具歷五味;或但經四番、三番、二番之陶鑄便得入實。
若於阿含、方等、般若,隨一悟入者,即是秘密、不定之二種化儀所攝。
【115】「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方便與歸元,我們應該先注 意哪一個呢?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一頁,我們看己二、明稍利隨時得入。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講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提醒所有淨土宗的行
者,他說:「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學佛它有兩個概念:一個是方便, 一個是歸元。我們到底應該先注意哪一個呢?
按照天台教觀的判教概念,你要先重視究竟的目標,不能把所有的生 命都用來處理你短期的目標。
就是說,所有的人一開始就要想到成佛的問 題,不管你只修人天福報,還是只追求二乘的涅槃,或者你只是先求生淨 土,這些都是方便。不管你今天成佛之道是怎麼走的,你第一站要去哪裡 都不管,請你一開始走的時候就想好,你總有一天要成佛,你必須站在成 佛的角度來修人天善法,站在成佛的角度來求生淨土。
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先找到成佛的正因,必須找到跟十方諸佛同一個 體性的一念心性,而不是帶有很多你個人生命經驗的妄想來學佛。你的人生經驗給你的影像,按照佛法來說都是錯的。
諸位!你不可能沒有經過大乘佛法的學習,就有一種跟佛陀同樣一個 因地的心性!你頂多成就辟支佛,如果你都不學教理的話。當然求生淨土 也有可能,那得看你的善根深厚。就是說,有些人他一句佛號提起來,有強大的信心,他靠事修的信心就能夠衝破妄想,得到彌陀的感應,這種人 也是有,但是末法時代不多。因為現代的人妄想都很重,要有一些方便來 調伏。
不管你怎麼走,你可以在成佛之道有很多的過程、規劃,但是你在走 之前一定要考慮,你跟佛陀是不是走在同一條道路——一佛乘的道路上。 先把這條道路調整好了,你才可以開始走,否則到最後,你是重走也不對, 調整也不對,你就很被動了。叫你重走,當然心不甘情不願,我走了這麼多劫了;但是不重走,你這個過程的習氣太重,怎麼調都不對,把你調好了,你明天又改變了。
你看阿羅漢,佛陀明明講大乘法,他聽了歡喜,回去以後,照樣觀一 切法空,好樂涅槃習氣又出來;佛陀就把他講一頓,他又出來。就是說, 他這種習氣已經是任運的,所以改也不對,重來也不對,當然不可能重來, 所以他後半段就充滿坎坷了。所以我們現在的修學,不能構成未來的障礙。就是說你必須先考慮「歸 元無二路」,在你走之前,先認清楚這個道路對不對,先找到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先把你的相狀、生命經驗的影像通通撥開,還它本來面目,這第一個。從這樣的一個心態當中,你再來修習任何契機的法門,
應該用這一種態度。
【116】為什麼有人可不必經歷五時教化而回歸到一念心性?
我們看己二的「明稍利隨時得入」。
這種人──除了前面的定性聲聞種性外,他過去還有一些大乘的善根, 比方說舍利弗尊者,他雖然學習小乘法,但是他過去有學習過大乘的善根, 這種夾帶大乘善根的聲聞人根器就比較利了。
我們看他是什麼情況。
又有根稍利者,不必具歷五味,或但經四番、三番、二番陶鑄,便得 入實。若於阿含、方等、般若,隨一悟入者,即是秘密、不定二種化儀所攝。
有一種人善根比較深厚,所以他不必經過五時的這種過程,他可能經
過四時、三時或者兩時的陶鑄,就可以回歸到一念心性,就能夠擺脫法執 的執取。比方說,他經過阿含以後,就可以直接入法華;或者他從方等過 程就可以入法華;或者他到了般若會上,隨時可以入法華,就是秘密、不 定兩種化儀所收攝。
就是說,佛陀一旦知道,這個人可以入一念心性了,佛陀就開始為他 說《法華經》,讓其他人暫時聽不到,這個就是生在佛世有這個好處,他能 夠用秘密跟不定兩種教法教化你。
巳三、明未熟更待後教
復有眾生未堪聞法華者 ---- 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則更待涅槃捃拾或待滅後餘佛。
事非一概 ---- 熟玩法華玄義文句,群疑自釋。
【117】為什麼法華會五千人自甘退席?
我們再往下看。
復有眾生未堪聞法華者,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此則更待涅槃捃
拾,或待滅後餘佛。事非一概,熟玩法華玄義、文句,群疑自釋。
這是第三段說「未熟更待後教」。這種人他的大乘善根連聲聞人都不如,實在是太差了。差到什麼分上呢?「或自甘退席,或移置他方。」
第一種情況,自甘退席。就是說,佛陀在講《法華經》時,這些五千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已經來到法華會上了,佛陀進法華會上的 時候,他是入一種無量義三昧,並沒有馬上說法,他在等待時機,結果這 五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突然間起煩惱,就不聽了。他們離 開以後,佛陀才正式講《法華經》。
就是說,這些人根本就不適合聽《法華經》,因為法華會上,你不聽則已,聽到《法華經》的人,沒有一個人不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明明知 道這五千人是不適合聽的,所以佛陀暫時地入三昧,等待他們自己起煩惱, 讓他們先離開,然後佛陀再宣說,這叫自甘退席,這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移置他方。這是《華嚴經》上說的,說佛陀在兜率天要來到
人世間之前,佛陀有一個動作,佛陀派淨居天的天王來到人世間宣布,他提醒獨覺說:釋迦牟尼佛即將出世,你們在喜馬拉雅山的這些獨覺聖人, 你們有兩個選擇(獨覺當然沒有學佛法,他是「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 從外境的生滅而成就了獨覺的果位。):第一個,你要願意作佛陀的弟子, 就繼續留著;第二個,要不願意作佛陀的弟子,就請你們入滅。所以很多 獨覺就入滅了。不可思議,佛陀要出世,他們竟然先走。所以眾生也是有 各式各樣的。
這兩種人就是過去生大乘善根的栽培非常不夠,「此則更待涅槃捃拾, 或待滅後餘佛」,可能等到《法華經》講完以後,這些退席的人可能到了涅 槃時再捃拾。這個捃拾,就是拾起掉落地上的這些稻穗。在法華會上沒有 度化的,到了涅槃再度化;或者等到釋迦牟尼佛滅後,其他佛陀出世再來教化。
【118】為什麼回歸心性的回家路,有人很快,有人卻歷盡滄桑, 關鍵在哪裡?
所以眾生成佛的因緣,是很難一概而論的。你深入研究《法華玄義》、 《法華文句》,群疑自釋。就是說,眾生一念的清淨心──這種清淨是沒有 智慧的清淨心,是帶有黑暗的清淨心──然後就一念的妄動,開始各自攀 緣,有些人攀緣財,有些人攀緣名,有的攀緣女色、攀緣身體等等,就是 一念妄動以後就變成眾生。
遇到佛陀以後,必須要回家,因為眾生找不到家了,忘知來時路,就
是離家出走了。那麼回家的路,有些人是很快找到,比方說六祖大師,就在一念之間回家了,回家以後他成佛就很快了;有些人回家的道路是歷盡 滄桑。
我們讀天台教觀,關鍵在哪裡呢?就是你的善根很重要!一般來說, 事修不影響你回家的道路,不影響你成佛。比如說,你拜懺,拜法華懺, 拜大悲懺,這個從回家的概念來說,沒什麼差別。我們不能夠從事修來論 斷這個人成佛的快慢,但是你的思想素質很重要,就是善根力,尤其是出 世的善根。
所以從整個成佛之道來看,你的人天善根怎麼樣,這個不影響成佛, 但是,你怎麼離開娑婆世界,這個很重要!你看它的判教,出世的善根, 它不把人天乘判進去,因為人天乘你喜歡名利,這個不影響你善根,但是 你怎麼離開娑婆世界的,就是空性的法,這個就很重要了!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你有三種選擇,三種思考離開娑婆世界。
第一個,最不好的方式,就是從無常、苦空無常的執取而離開娑婆世 界。無常苦空沒有錯,但是你因對娑婆世界是一種堅固苦諦的執著而離開 娑婆世界,這個人的後遺症最嚴重,因為你對因緣法是極度地排斥。而所 有波羅蜜的成就,都沒有離開人世的因緣,所以從無常切入的這種空性的 執著,是最麻煩的。
第二個,直接從「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緣起性空。因為它是 因緣生,娑婆世界是借來的,它是緣起的,你跟善業借來的,你會快樂; 跟罪業借來,你會痛苦。所以既然是假的,我想沒有一個人會追求天上的 彩虹,因為它是假的,暫時的,所以從空性的角度──因緣性空而離開娑 婆世界,這個人好一點。
第三個,最好的,是從心性的角度,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就沒有
娑婆世界,本來沒有生死,那是一念的迷惑,在做夢時出現了生死,你醒過來,一念心性本來沒有生死,從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而了生脫死。
【119】緣起性空跟一念心性的空性,有什麼差別?
那麼有些人就問,緣起性空跟一念心性的空性,有什麼差別?
緣起性空在判教叫做通教,通前通後。就是說,當你觀一切法空時, 請問你的明了的心性在不在?你觀察身心世界是「因緣所生法 我說即是 空」,然後,你空了以後,那個明了的心性有沒有空?
如果連明了的心性也空,那是斷滅,那你就通前,就同於阿羅漢的灰 身泯智的偏空涅槃,你把明了的心性也破壞了。如果你觀一切法空,只是空掉遍計執,沒有空掉依他起,你是空掉心性的那個執取,那個我法二執 的執取空掉了,把那個心性裡面的灰塵空掉,但是那個明了性沒有空掉, 就是無住,然後生其心,真空妙有,入一念心性中道實相,就差在這裡。
所以你在操作空性時,這個很關鍵! 諸位!如果你現在還活在離苦得樂,還在追求人天福報,你根本就沒有什麼善根可言,那就不說了,但是 當你開始修空性時,佛法承認你開始有出世的善根了,你在修空性時要注 意,你是怎麼修的?比方說,娑婆世界也是這樣,淨土法門也是這樣,你怎麼樣厭離娑婆的?你是用什麼道理來說服你厭離娑婆?這個地方也很關 鍵!也就是說,從整個佛法的角度,你必須要先站在實法來操作權法,叫做為實施權,是這樣概念。
丁二、辨八教觀法 分二:初、化儀四教。二、化法四教。今初。
戊一、化儀四教 分二:初、明教相。二、明觀法。今初。
己一、明教相 分四:初、四教自性。 二、部中用教。三、頓漸相融。四、兼明秘密不定。今初。
庚一、四教自性
化儀四教說
頓有二義
一、頓教部 : 謂初成道,為大根人之所頓說,唯局華嚴。
二、頓教相 : 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及性修不二,生佛體同等義。
則方等、般若諸經,悉皆有之。
漸亦二義 :
一、漸教部, 謂惟局 : 阿含 ― 為漸初 ; 方等 ― 為漸中;般若 ― 為漸後。
二、漸教相 : 謂歷劫修行,斷惑證位之次第。則華嚴 ― 亦復有之。
法華 ― 會漸歸頓;不同華嚴初說,故非頓。不同阿含、方等、般若, 隔歷未融,故非漸。然仍雙照頓漸兩相。
秘密亦有二義
一、秘密教 ― 謂於前四時中,或為彼人說頓,或為此人說漸等,彼互不相知,各自得益。
二、秘密咒 ― 謂一切陀羅尼章句,即五時教中,皆悉有之。
不定亦有二義
一、不定教 ― 謂於前四時中,或為彼人說頓,或為此人說漸,彼此互知,各別得益。即是宜聞頓者聞頓,宜聞漸者聞漸也。
二、不定益 ― 謂前四時中,或聞頓教得漸益,或聞頓教得漸益,或聞漸教得頓益。即是以頓助漸,以漸助頓也。
【120】什麼叫頓教部?什麼叫頓教相?
我們再看丁二的「辨八教觀法」。
前面的五時,說明眾生在學佛法當中權實的差別,這以下講到八教的 差別跟它相應的觀法。這個地方分兩段:一、化儀四教;二、化法四教。我們先看第一段,化儀四教。
化儀四教當中分成兩段:初、教相;二、觀法。教相當中分成四段:一、四教自性;二、部中用教;三、頓漸相融; 四、兼明秘密不定。我們先看四教的自性,就是化儀四教的自之體性。
我們先把第一段念一遍。
化儀四教說。頓有二義:
一、頓教部——謂初成道,為大根人之所頓說,唯局華嚴。
二、頓教相——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及性修不二,生佛體同等義。 則方等、般若諸經,悉皆有之。
在天台宗講頓跟漸,跟前面的五時不太一樣了。五時是把眾生的根機 分出來,眾生的根機真的有權教的,有真實的;有方便的,有圓滿的。一 旦談到頓漸的時候,他們都入圓教了,就說你經過前面的五時,你已經入 一念心性了,只是說在操作一念心性時,有直接了當跟一種次第的修學。 所以一旦講到頓漸時,這個人都已經入圓教根性了。這個是我們要瞭解的第一個概念。
頓有兩種概念:第一個,頓教部;第二個,頓教相。
頓教部指的是一部經典,某一部的經典,比方說《華嚴經》,叫頓教部, 頓教部當然只是《華嚴經》;頓教相是就著經典裡面某一段的經文來說的。頓教部就是說,謂初成道,為大根人之所頓說,局限在華嚴,就是直 接開顯真如本性的思想。這個就是佛陀在初成道時,為大乘善根所宣說的 《華嚴經》,沒有經過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的過程,直接開展一佛乘思 想,這個只有《華嚴經》才有。
頓教相在很多經典都有了。比方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性修不二,生佛體同等義,則方等、般若諸經,悉皆有之。」
【121】信解——生佛體同,你跟十方諸佛同一個心性!
我們把頓教相解釋一下,這個我們可能運用得很多。
第一個,信解。我們先看「生佛體同」。生佛體同就是佛陀教化圓教人, 先建立一個信解的概念,你先理解而相信。這個信解就是「自知我是未成 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就是從我們眾生打妄想的心中,把這 個妄想的影像先撥開來,回歸到一念清淨的本性。我們雖然由於妄想產生一種自我意識的概念,我們不可能馬上消除它, 但是你可以先跟它保持一個距離,就是不隨妄轉。佛法的意思是說,你沒 辦法消滅它,但是你可以從根本上先否定它。佛法認為,因為你肯定它, 所以讓它的勢力更大;因為你承認它的存在,默認它的存在,所以它才會 有這麼強大的勢力。
就是說,斷煩惱之前先否定煩惱的存在,「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你要不斷地暗示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不管你煩惱有多重,你要每天把心歸零幾次。
我們現在一個大的問題,就是忘知來時路。我們經歷過太多的人生經 驗了,而每一個經驗都留下一些影像,然後我們就抱著影像不放,弄得我 們認為自己業障深重,最後結果是果然業障深重,這個很麻煩。就是說, 業障深重沒有錯,但是你自己不能執著你業障深重。業障要先否定它,就是達妄本空,它不是你原來的東西。
那什麼是你原來的東西呢?你原來的東西,是跟十方諸佛同一個心性。 一念清淨的本性,這是你原來的東西。不管你用什麼方式,這種概念是你 要建立的第一個概念。
只論本體,不論因緣。就是說,眾生的心雖然業障深重,但是把業障
深重撥開來,佛陀的心雖然萬德莊嚴,把因緣所生法的萬德莊嚴撥開來,我們首先要跟佛陀找到一個共同點——就是一念的心性。想辦法跟佛陀先有交集,這是第一個概念,叫做信解。相信你打妄想的心從本性來看,跟佛陀是沒有差別的。這是你要建立的第一個概念。
【122】行——性修不二,歷事鍊心,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修習萬法!
第二個概念,行。信解行,「性修不二」,開始起行,歷練了。「性修不二」的概念就是稱性起修,就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修習萬法,一心萬法。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比方說,印光大師有一個弟子,這個弟子是一 個做官的,有大資糧的。這個做官的弟子,有一天他來到了印光大師的茅 棚,來參訪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請他喝一杯水,他喝水後,就把多餘的水 倒掉了。印光大師就訶責他說:你有多大的福報這樣折損!心外求法的人,認為說,這不就是一杯水嗎?你看天下下的雨,浪費 的水有多少呢?但是關鍵是你破壞你的心性了。就是從一念心性的角度, 你心性出現了一種浪費的漏洞。就是他看到的是你一念心性的盲點,你心 裡產生一個影像出來了,所以祖師大德看到的是你一念心性的一個盲點, 而不是看到那一杯水。
再舉一個例子。菩薩戒它是先有戒體才有戒相。菩薩戒裡面說,你發 了菩提心以後,到了山林當中看到眾生,你要勸他「汝等眾生,發菩提心。」諸位!你有沒有覺得很奇怪?我剛出家時也覺得很奇怪,你跟他講,說汝 等眾生發菩提心,牠是一隻貓,牠是一隻狗,牠聽得到嗎?牠聽得懂嗎?
這有兩層解釋:第一個,從不思議熏習,牠可能有一種善根的熏習。 但重點不在這,重點是自性眾生誓願度,因為你看到這個眾生時,諸位! 這個眾生在哪裡?他是你心中影像的眾生,而你在受戒時,你對你心中的 眾生許下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 生。
你當初發願時,你有面對眾生嗎?你沒有!你是在佛前發願。也就是
說,你的所緣境是你心內的眾生、心內的煩惱,你是面對你的煩惱而誓願斷,你面對你自性的眾生而誓願度化。所以不管他聽得懂聽不懂,你必須這樣做才不傷害你的戒體,因為他是你心內的眾生。這就是所謂的稱性起修,這樣你才能夠產生一種循環: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產生一種內外的 循環,你的性德帶動修德,而修德又加強你的性德。
這個就是第二個階段——性修不二,就是歷事鍊心。我們從最初的住 相修行——住相布施、住相持戒,到空性的離相,到了法華會上一心真如 時是借相,把相再借過來。但是他借相時不執著,借相來開顯你佛性的功 德,這個就是性修不二。
【123】發起一念清淨的菩提心,你就成就成佛的因種!
到了第三,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個就是「證」。信解行證,一念相應而成就初地菩薩。「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這句話有兩說,是出自《華嚴經》,「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句話如果出現在《法華經》,那又不同解釋了。《法華經》的頓是因地的頓,我們說你發起一念清淨的菩提 心,你就成就成佛的因種。這句話在《法華經》,就不能解釋成初地了,就是你發起了清淨的菩提心,就成就成佛的因種。但是如果出現在《華嚴經》, 那初發心就成就初地的功德。我們從這個看它的整個過程,信解行證這個地方,頓教相就是它來自 於《華嚴經》,「則方等、般若諸經,悉皆有之。」
【124】為什麼我們當下憶念佛陀,當下就具足佛陀的功德?
從頓教相來看,淨土宗也有頓教的思想。你看「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裡面很多頓教義、頓教相。你看「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憑什麼佛陀的心能夠入我們的心?從唯識的角度 解釋不通。我們是阿賴耶識,佛陀是無垢識,佛憑什麼從一念心性來加持 我們?在唯識學是解釋不通的,從賴耶緣起解釋不通,從業感緣起更解釋 不通,那只能用真如緣起,因為我們跟佛陀是同一個體性,只是我們離家 出走了,佛陀沒有離家出走,安住一念心性,我們不安住,如此而已。
第二段,為什麼我們當下憶念佛陀,我們當下就具足佛陀的功德?這
也是圓頓的思想。因為從稱性起修的角度,你當下的相狀啟發你自性的功 德,「託彼依正,顯我自性。」所以這都是從因地的頓教義來說明。所以在 淨土宗,它雖然強調佛力不可思議,也強調了心力不可思議,這個就是頓 教相。
【125】在修行中,我們應該怎樣操作頓漸?
我們再看漸義。漸亦有二義,先把它念一遍。
漸亦二義:
一、漸教部——謂惟局阿含為漸初,方等為漸中,般若為漸後。
二、漸教相——謂歷劫修行,斷惑證位次第,則華嚴亦復有之。
法華會漸歸頓,不同華嚴初說,故非頓。不同阿含、方等、般若,隔
歷未融,故非漸。然仍雙照頓漸兩相。頓,對真如的體驗,是直接的切入;漸,它是先有個方便,先經過無 常、苦、空、無我思想的調伏,然後再慢慢地引導入這個頓。比方說,漸教的經典,就只有局限在阿含、方等、般若。《阿含經》是漸初,先講最粗重的苦諦,從無常而切入苦諦,從苦而悟到無我跟空性;方等時,佛陀就 現出廣大的大乘功德,來對比小乘的不圓滿;到了般若會上,以我空、法 空的真如理,來洗滌二乘人的法執,使令他心胸開闊。
就是說,先有這個過程。或者說它不是整部經,它是某一個教義。比 方說,歷劫修行,斷惑證位的次第,就是佛陀告訴我們在理觀的時候是頓, 事修這一塊修行的階位,它就用漸法來說明。以修行的過程來說,《華嚴經》 也有這種漸的思想。
比方說,《華嚴經》講到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等等次第的 修行;《法華經》的漸就更圓融,它是會漸歸頓,它把前面的阿含、方等、 般若的這個過程,會歸到一佛乘的因種,不像《華嚴經》直接的頓,所以 它不像《華嚴經》直接說大法,它是非頓;也不同阿含、方等、般若只說漸,它是雙照頓漸。
這個頓漸的操作很重要。當你透過前面的五時,你知道佛陀出世的本
懷,你知道學佛以後,先把自己的垃圾清乾淨。所謂清乾淨不是把它整個 斷掉,是先否定它的存在,先把你的心態調整跟佛陀同一個心性,這是第 一件事。
第二個,就是頓漸的操作。它是怎麼操作我們解釋一下。
如果你在對付煩惱時,某一方面的煩惱特別重,比方說貪愛的煩惱、 比方說瞋恚、比方說嫉妒心,這時的漸教法門要多一點。漸教法門一般來 說,藥都下得比較重,治亂世用重典。
比方說,你是修淨土宗的人,你要做兩個功課:第一個厭離娑婆,第
二個欣求極樂。有些人他厭離娑婆很難,欣求極樂很容易;有些人欣求極 樂很容易,厭離娑婆很難。對娑婆世界厭離很難的人,你就要多看阿含的 思想,藏教的思想,你必須把苦、空、無常這個漸教法要多加運用。
前面的五時是告訴你一個家的概念,一個概念而已,但是從頓漸的操
作,它告訴你怎麼回家。五時的概念是告訴你,你現在沒有家,其實不是 你沒有家,是你不想回家,其實你是有家的。所以五時當中,是建立一個 家的概念。
到了頓漸的操作時,是既然我有家,我應該回家了。怎麼回家呢?或
頓或漸。你有些地方可以直接過去,你沒有這個煩惱,就不必停留;你有 這個煩惱,就必須要停下來,用權教的法門善加對治,那就是看你自己怎 麼去操作。不過操作頓教時,諸位要注意,除非你今天在思惟佛的功德,你可以用華嚴的頓,用果地的頓。如果你是為了自受用,盡量用因地的頓。 這樣懂嗎?《法華經》的頓,是因地,是講到因地的因種,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我念佛就成佛嗎?不是!我念佛時,成就一個成佛的因種,是這個概念。 我已經產生一種成佛的能量,從因地論頓。
也就是說,或頓或漸,那就看你自己怎麼操作了。你業障深重, 你就 要加強拜懺,要處理業力的問題。你對哪一個地方特別貪愛,你就必須用 苦諦的思想,來對治這份的貪愛。當你的煩惱現前時,你就要用漸法來操 作;當你在修行當中,在煩惱操作時失去了信心,你用頓教的法門來鼓勵 自己,所以它就是一個平衡。有時候你從頓教裡面,開始回到佛性的思想, 建立一種成佛的信心,就是從眾生的人性而帶到佛性;但是有時候,你必須從佛性又回到人性,借假修真,用漸教法門好好地對治你虛妄的煩惱。
所以它必須要怎麼樣呢?要稱性起修。當你回到性德時,你觀想你的 佛性;當你稱性起修時,你要務實地面對煩惱,觀想你有如夢如幻的人性。 所以你就是在這個頓漸當中要取其平衡點,這個就是頓漸的概念。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化儀四教跟前面的五時的概念不一樣。這五時的概念,它的意思就是說,一個流浪在外的乞丐,他追求很多東西,但是他忘了回家這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告訴你一個家的概念。五時是這樣,五時它沒有談到怎麼樣回家,它只是告訴你有個家。
但是等到化儀四教時,就是當你知道有家時,你就要知道如何回家,
怎麼回家。你有時可以直接契入佛性,產生強大的自信,「自知我是未成之 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 但是你在進佛堂拜八十八佛時,你要 觀想你是業障生死凡夫,起生大慚愧心。但是你佛堂拜完的時候、你回到 打坐時,你要觀想「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所以你在頓漸這個法門當中,你要操作得宜。這就是為什麼說《法華 經》的好,就好在哪裡呢?它雙照頓漸,頓中有漸,漸中有頓。所以《華嚴經》的修行,它沒什麼漸教,它大部分都是頓教了,直說大法。因為到 《華嚴經》,它不認為你還有煩惱障業障急於對治。
《法華經》不是,《法華經》是在佛性跟人性之間,你怎麼樣能夠作一 個平衡。當你在事修時,你要觀想你是一個人性的階段,業障深重;當你 入理觀時,你要給自己強大的自信,你有佛性。所以這個地方叫做「頓中有漸,漸中有頓」,叫「雙照頓漸」。
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請說。
【126】菩提心真不真,有沒有什麼檢測的標準?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佛世的時候,佛陀就有五時八教,我想知道, 我們今天在讀佛陀留下來的這些經文時,還有沒有化儀四教裡面的秘密教 和不定這兩個教法的加持呢?讀這些經文時,可不可以得到這兩種加持?
【師父答疑】好,請坐。佛陀他這一生的說法,就是一個五時八教的
體現,天台宗等於是帶我們回顧一下,佛陀是怎麼教化眾生的。因為你知道佛陀怎麼度化眾生,就知道我們應該怎麼去修行,對不對?因為我們以前不看五時八教,你會站在自己的習氣──就是我喜歡什麼!我喜歡《阿含經》,我這輩子就研究《阿含經》,對不對?然後就把自己的習氣不斷地 加強,就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我喜歡淨土法門,我什麼都不學了,就學 淨土法門。當然,你這樣可以解決一時的問題。就是說,你根據你的感覺, 根據自己的妄想,你以前用妄想來起煩惱,現在學佛照樣用你的攀緣心的 妄想來學佛,這樣子可能會解決你一時的問題,但是你遲早要面對成佛之 道,所以你後半段就會困難重重,就是你一開始因地不真,因地不真,果招紆曲。你後面的結果就充滿了崎嶇,充滿了坎坷。
這就是你必須要對佛法先有全盤的認識,然後你才能夠選擇一個適合 的捷徑去走,這是第一個。所以大方向我們有一個共同科目,就是在你打妄想的心中,先把佛性 找出來,我沒有叫你證入,但是你把它找出來,在那個地方住下去。這是共同科目。
差別科目,就是對治法門,權教法門。你哪一個病重,就各自找自己 的藥去對治,所以它有根本法門跟枝末法門。第二個問題。我們現在的五時八教,不定教還有可能,秘密教不可能, 沒有一個法師能夠施設秘密教,「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沒有 這種本事,秘密教只有佛陀出世才有,菩薩都沒有。「斯則神力不共法」, 佛陀不共於所有菩薩的,因為佛陀是完全的普門示現,菩薩只有分證普門 示現。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師父今天開頭上課時提到說,發菩提心時應 該要先把內心的相狀清除乾淨再發菩提心,才是真的菩提心。請問我們實 際上在操作時,應該是每天觀修時,先花一段時間,把內心的相狀空掉然後再發菩提心,還是說實際在操作時,花幾個月甚至數年的時間,讓自己的心是完全不隨著外境攀緣,然後等到時間對了,才發菩提心?是每天做呢?還是說它是有好幾年的時間這樣子?
【師父答疑】這個就看每一個人的根機,但是我覺得應該不用到四五 年。就是說,你如果能夠知道,妄想的心中有心性,心性中又有妄想,真妄不二的概念,你知道這個概念,表示你開始擺脫妄想,不隨妄轉,你就 可以抓緊機會去發菩提心了。因為很多事情都是邊做邊調整,理可頓悟, 事要漸修,不是說你全部處理好了再來走,那這樣子的話,《法華經》就沒 有所謂的頓中有漸了。
就是說,你知道有這個家了,就要試著回家。雖然你可能開始做得不
好,可能會失敗,但是你絕對不放棄,不斷地調整,你就會進步。為什麼?因為回家的路是真實的,你離家出走是虛妄的,真能破妄。
諸位!你現在在做夢,做夢是不正常的,知道嗎?你現在流轉生死是 不正常的,你知道嗎?就是你這個心性,這臺機器,不是這樣設計的,是你操作錯誤。所以你不能夠說,我生死輪迴是正常的,那就慘了!就是說, 打妄想是不正常的,回歸心性是正常的。你先有這個勝解。當然,你會繼 續打妄想,你就不斷不斷地調伏自己,就會進步。所以它也不是說全部準備好,那什麼叫全部準備好?
你看六即佛有一 個名字即佛──後面圓教也是六階位嘛──什麼是佛?先瞭解什麼是佛, 就是語言文字的佛。就是,喔,「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說我沒有證得佛性,但是我就有本事在妄想中,透過語言文字在心中創造一個佛性的概 念出來──好過沒有,所以叫名字即佛,它用語言文字創造佛性的概念。然後再觀行即佛,他開始觀照,開始歷練;然後相似即佛,分證即佛,最後究竟即佛。但是,你不能否定剛開始的名字即佛。你說,欸,你這個人只會嘴巴講,好過你嘴巴都不會講,是吧?不然你講個道理我聽聽看。就是說,他講得出來,他就是瞭解了。
就是說,我現在是業障凡夫,但是我有本事從佛陀的聖言量裡面,在妄想中創造一個家出來。這個家是一個概念,但是每一個人都從這邊先走第一步的,先有概念, 你才有真實。你說哪一個修行人沒有信解,哪一個人一開始就直接行證了?因為信解行證,先相信它,瞭解它,然後再開始付諸行動,然後接近它,最後跟它相應。所以也不一定要等太久,你把握機會趕快發菩提心。雖然剛開始做得搖搖晃晃,但是好過沒有菩提心。
【學員提問】師父,那這個菩提心真不真,有沒有什麼檢測的標準? 或者是說,有沒有什麼偈子或經文可以讓我們檢測一下,自己的菩提心是 不是正確?謝謝師父!
【師父答疑】你不要有太多的情感,因為你自己的情感多,你就會有 很多影像。就是說,你心中的相狀——我相、人相,這個相狀越少越好。所以檢測就是:你必須心中相狀越來越少,法越來越多。離一切相,即一 切法,這兩個是檢測。就是說,你這顆心你怎麼知道離家越來越近?如果你修行,對相狀的執取越來越多,那你就是錯了,你這個是越學越顛倒了。學佛,是趨向佛性,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兩個 概念:離一切相,你發覺心中的相雖然出現,但是你對它的執取輕薄了、 淡薄了。就是以前出現這個影像時,你是很嚴重的,你可能會有很大的快樂或很大的痛苦,但這個影像現在出來時,你相對淡薄了,你住的力量薄 弱了,這第一個。
當然,我們不能只是滅惡,還要生善——就是即一切法。你發覺你心 中的法——布施的法、持戒的法、念佛的法,那個功德法的操作越來越熟 悉,好事!相狀越來越少,法、功徳法的操作越來越熟悉,這個就是你走 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了,恭喜你!離一切相,即一切法,你跟佛陀越來越 靠近了,你走上一個正確的回家道路了,這就是判定方法。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離一切相;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你必須 要操作法來開顯你自性的功德。這兩個加起來就是一個判斷。有問題,你請說。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剛才師父回答的問題,其實已經回答了我的 一半。我是想說,自從聽了師父講經,在學一乘法的概念時,我就學到了 把心帶回家,撥開妄想回歸一念清淨的這個概念,佛力的這種概念,最終讓我們清淨心菩提願這個幼苗能夠紮下根,最終達到法法銷歸心性的這些 佛理的概念。我是想問,作為我們這些佛法知識比較淺薄的同修,在日常 生活當中,如何將這些理論具體去運用得比較好一點?請師父慈悲開示, 阿彌陀佛!
【師父答疑】我們先講離一切相好了,這個是比較急迫。
就是說,我們為什麼心中會有相狀?諸位!你本來沒有相狀,是你去攀緣取著,就是 你太重視外在的環境了。就是說,本來無一物,你自己去惹塵埃,你心性 本來沒有相狀,它怎麼會留下這麼多相狀?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初地菩薩他跟我們生活在一起,他這一輩子走過來,人生的經驗他也充 滿著辛酸血淚,但是他走的時候,什麼相狀也沒有留下,他得到的是他歷 練的功德?為什麼我們一輩子走下來,心中啊,心有千千結,為什麼?就是我們心中像強力膠一樣,是你自找的。外境本來是一個業力的顯現,你把它當真。事情過去了,你的心沒有過去。為什麼?你把那個影像取進來, 自己在那邊分別,結果自己障礙自己。
就是說,你要把人生當做歷練,這是一個基本概念,不能把人生當受 用。你要把人生當真,你臨終會很慘,因為今生的遭遇,痛苦的多,快樂 的少。你臨命終的時候為什麼起顛倒呢?就是今生人生的經驗給你太多錯 誤的訊息。你不能怪人生傷害你,是你自找的,你自己要把過去的影像抓 在心中,自己障礙自己。
其實,我們可以重新有一種活法。我們改變不了外境,但是你可以讓 外境自然地過去,就是你不要去取,不迷,不取,不動。就是說,外境只 是你一個成長的過程,你必須要靠不同的人來刺激你,不同的人來鼓勵你, 順逆皆方便,所以你才可以成長。
但是,你把人生當真,你到晚年時,不要到臨命終,你大概今生就心 有千千結了,差不多你這個生死關就過不了了。我們等到累積很多垃圾, 到晚年再不斷地思考,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再來清垃圾,你為什麼不現 在就少惹一點垃圾呢?你懂我意思嗎?
你現在趁年輕,你早一點聽到這個道理,這個影像對你有什麼意義呢? 它就是一個業力的顯現,不管是好是壞,它過去就好了。當然,如果說我 現在年紀大了,那沒辦法,你也不可能回到年輕,你也趕快「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現在就趕快清垃圾。但是年輕人就是說,你最好少惹一點垃 圾,因為你遲早還得清它,你根本犯不著,對不對?
就是說外境怎麼現,你做不了主,這是業力,我們不能改變業力。就
說,欸,你不要來傷害我,不能這樣講。你該還的還得還。但是外境做不 了主,你怎麼面對它,這個你做得了主,你可以無住。因緣現前時,你可 以轉念念佛,可以轉念持咒,可以思惟空性,你有很多選擇,只要不住在 外境就好,讓它過去就好。就是說,你盡量在人生的過程,不要惹太多塵埃。因為你到晚年臨命 終時,還得要把這個塵埃清乾淨,是不是這個道理?那你何必去惹這個塵 埃,最後再來清理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所以你培養一個無住的概念,當然無住也不是逃避,無住而發願,這
最好。你有理想抱負,所以這個時候從住相的執取變成借相,這人生就有 意義了,順逆皆方便,有些人是鼓勵我,有些人是來歷練我,這些人的酸 甜苦辣你缺一不可,通通需要。
所以你把一種享受人生提昇到一種歷練的人生,這個概念就不一樣了, 叫稱性起修,你完全站在心性的角度來面對人生,而不是站在外境的角度 來面對人生。你不要去求外境,這個是你過去的業力,該怎麼著就怎麼著。 但是你可以用它來激發你內心的功德。
所以從真如的角度來看,外境沒有好壞,用得不對,你就會受傷。就 像蕅益大師說的:人生就是一個寶,你要是用攀緣心,你就被這個珍寶給 割傷了;但是你打開了光明,你有智慧觀照,這個寶對你是受用的。
所以,有些人同樣的業障深重,這一輩子走過來,他今生受益良多。
人生這一堂功課,他啟發良多;人生就是一部經,他啟發良多。有些人, 人生走過來是傷痕累累,問題出在哪裡呢?因為他不會智慧觀照,他就跟 著感覺走。把感覺收起來,多用一點智慧,少用一點感覺,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你改變不了的,但是你可以用你的心態來重新面對它。
我們講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