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藏通別圓四教是因為眾生差別的病而施設的四種法藥!
【163】小乘教為什麼叫三藏呢?
【164】你要先瞭解生命,你才有資格談到改造生命!
【165】忽略了藏教,人生就有缺塊,你的出離心就不夠!
【166】因緣果報到底是怎麼來的?
【167】佛陀所講苦諦,是指的一種無常遷流之苦!
.
卷十七
天台《教觀綱宗》017
戊二、化法四教 分二:初、總明設教之意。二、別明四教之相。
【161】整個修行當中,理想化的心性跟務實化的業果你要同時面 對!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八頁,我們講到戊二的化法四教。
前面的內容主要講到天台宗的五時判教,就是說明佛陀出世以後,他施設教法的始終,佛陀一開始怎麼為實施權,到最後怎麼開權顯實。所以 佛陀的教法當中,往往都是權法中有實法,實法中有權法,權實不二。在 前面我們建立了一個一佛乘的教法基礎。
以下的化法四教就正式說明,站在一佛乘的角度,怎麼來修習觀照。 就是說,當我們在三界得一個果報時,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果報,才是一個最圓滿的態度。
在天台宗的化法四教,藏通別圓四教當中,實際的操作,我們可以分 成兩塊來說明,就是所謂的「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天台宗分成兩 部分來觀察人生:第一個,就是罪業這一塊;第二個,就是心性這一塊。
天台宗在面對我們凡夫的罪業時,它是行布的,次第分明的,你應該 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第三步怎麼做,它是一個非常清楚的差別相貌。但是我們面對內在的本來清淨、本來具足的一念心性——所謂的清淨 心菩提願時,那是平等不二,沒有差別的。你的清淨心菩提願跟我的清淨 心菩提願本質上是一樣的,雖然它的勢力有強弱的不同,但是本質是一樣。 就好像月亮,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本質上一樣,只是說十五的月亮 比較圓滿,如此而已。所以它在操作時,圓融當中要去創造行布,行布當中也要觀照圓融。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我們受菩薩戒。受菩薩戒第一個要先成就戒體。就是說,到了戒壇時,你要緣十法界有情無情發下三種誓願:誓斷一 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你必須要創造一個佛陀的願力,以佛心為己心,以佛智為己智。就是說,佛陀心中他的希望是什麼,佛陀當然是斷除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你必須以這樣的一個圓融體性來安住,這個就是圓融體性。但是,你在這個戒體當中實際付諸行動時,那每個人有差別了。比如修六度,有些人重布施,有些人重持戒,有些人重 忍辱,各有各的差別。
所以在整個操作當中,我們因為一念的清淨菩提願而發起了廣大的妙行,最後整個行布當中又加強你的菩提願,就產生一種善的循環,圓融帶動了行布,行布又開顯了圓融的功德。
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心性時,是理想化的。諸位!你面對心性時, 先不要管你業障深重這件事情,要站在佛陀的角度來思考你的心性,你的 心性跟佛陀是沒差別的,這樣你才可以成佛。但是,當你面對業障時,你要務實,要誠實地面對自己在無量生命當中累積的煩惱跟罪業,面對因緣時要務實化。
所以在整個藏通別圓四教當中,它有理想的理觀的一面,也有務實的 一面。當我們迴光返照一念心性時,我們進入了一種生命的理想狀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對自己是肯定的。當我們依體起用面對我們五蘊 身心時,我們觀察自己有如夢如幻的罪業,是一個標準的業障凡夫,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
所以,到了講藏通別圓四教時,它每一個法門都是圓融中有行布,行布中有圓融。所以你整個修行當中,理想化的心性跟務實化的業果要同時 面對,這樣就構成整個天台一佛乘的觀法,而這樣的觀法是讓你能夠快速成佛的方法。
就是說,你一方面能夠安住在現實的圓滿心性,一方面同時能夠務實地面對你的業力,這樣就構成了在你的生命當中,你的進步會比一般人快, 你修一天,別人要修一劫。理想化帶動務實化,務實化又加強理想化。你 能夠把這個圓融跟行布之間的相互作用搞清楚了,那你就有資格來學習化 法四教。
己一、總明設教之意
化法四教說
法尚無一,云何有四?
乃如來利他妙智,因眾生病而設藥也。
見思病重 ─ 為說三藏教。
見思病輕 ─ 為說通教。
無明病重 ─ 為說別教。
無明病輕 ─ 為說圓教。
【162】藏通別圓四教是因為眾生差別的病而施設的四種法藥!
我們來看講義,這當中分成兩科:一、總明設教之意,二、別明四教之相。首先我們說明,佛陀為什麼要施設藏通別圓四教呢?它的實際含意是什麼?我們把它念一遍。
化法四教說。法尚無一,云何有四?乃如來利他妙智,因眾生病而設藥也。我們先說這一段。化法四教的安立,有兩句話很重要,就是「法尚無一,云何有四」。法有兩個重點:一個是佛陀自受用的法;一個是佛陀他受用的法。如 果站在佛陀自受用角度來看,佛陀攝用歸體,回到自己大般涅槃的心性時, 佛陀一念心是「能所雙亡,諸相叵得,如如理生如如智,如如智還照如如理」, 它是一個「如」的境界。
所以佛陀的內心,自受用當中沒有雜染相,也沒有清淨相,這個是對 凡夫安立的。從佛陀回到自己內心世界時,一切法「如」,所以「法尚無一」。但是佛陀的大悲心從空出假、面對眾生時,佛陀因為眾生的差別根機──各有各的病,佛陀就開出四種藥:「良由眾生根機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
所以說這四個法門,蕅益大師先確認這是為凡夫設立的。佛陀為了讓 眾生面對業障時,能夠從業障的角度而趨向於涅槃的功德,這個過程就設 立了四個法。這是佛陀為了利他所生起的後得智,因為眾生差別的病而施 設這四種的法藥。
我們把這四種法藥做一個說明,請合掌。
見思病重,為說三藏教;見思病輕,為說通教;無明病重,為說別教;無明病輕,為說圓教。
天台宗把凡夫的病分成三塊:
第一塊,叫做三界的見思。三界的見思,它主要是迷真諦理,這個真諦理主要還是針對我執,就是我們一直認為五蘊身心有一個我。有一個我,它會產生兩個問題:第一個,我們會向外攀緣;第二個,更可怕的是當我 們攀緣到一個東西、一個人時,我們想要主宰它。攀緣性跟主宰性構成一 個我執的相貌,因為我們去攀緣又想要去主宰,就帶動我們很多的煩惱, 貪愛、瞋恚、嫉妒、高慢,各種煩惱就活動了,這個就是見思病,它是迷 真諦理而產生的。
第二塊,是無明惑。無明惑是迷於中諦理,這個迷中諦理什麼意思? 就是你對於一念心性本來即空、即假、即中,本來清淨、本來具足這個功 德你忘失了,忘失來時路。你在三界裡面打滾打久了,已經忘了你從什麼 地方來。你乞丐做久了,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乞丐,已經忘掉你是大富 長者的兒子,這就是迷中諦理,你障礙自己心性功德的開顯。
前面的迷真諦理會創造出很多煩惱,迷中諦理是裡面很多珍寶你都沒辦法拿出來用。見思惑是屬於三界內,無明惑是三界以外的,這是屬於功 德莊嚴這一塊。
塵沙惑,它是迷俗諦理,通於界內的見思,也通於無明惑,它屬於一 種善巧方便。舉一個例子。舍利弗尊者有兩個徒弟,舍利弗叫某甲修不淨 觀,叫某乙修數息觀,這兩個徒弟修很久都沒有入道。舍利弗很疑惑,這個法藥是對的,為什麼沒辦法治病呢?到底哪裡出差錯?舍利弗尊者就領 了兩個徒弟去見佛陀。
佛陀就明知故問,問這個修不淨觀的,說:「你以前是幹什麼呢?」他說:「我以前是做鐵匠,就是把鐵放在火中去燒,熔化時再把它塑造成一種器具。如果火太小時,我就用風箱有次第地打風,讓火燒旺一點。」佛陀說:「你不能修不淨觀,你要修數息觀。你在打風時創造一種節奏感,你要修數息觀。」佛陀就問另外一個修數息觀的,說:「你以前是幹什麼的?」他說:「我以前是洗衣服的,把髒的衣服洗乾淨。」佛陀說:「你要修不淨觀。」這兩個法藥一對調,兩個人很快就成就聖道了。所以塵沙惑就是你怎 麼樣觀機逗教。塵沙惑沒有自體,它界內依止見思為體,界外依止無明為 自體。
就是說,站在煩惱的角度,我們操作以藏通兩教為主;站在開顯自性 功德這一塊的操作,要以別圓兩教為自體。不過,話是這樣講,但實際上 的操作,就是天台宗一佛乘的思想,它是把別教判在前面,跟藏通差不多。
就是說,在圓教的操作裡面,它只分成權教的觀法跟實教的觀法。圓教就是現前一念心性的思想——清淨心菩提願,其他的都是對治,不管是 藏教、通教、別教,都是在對治煩惱跟罪業為主。所以它整個操作就是把 藏通別全部判作權法,只有圓教是實法,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來對治如夢 如幻的煩惱跟罪業,是這樣一個概念。
我們這是把藏通別圓四教這種藥所對治的病,做一個簡單地說明。
己二、別明四教之相 分四:初、藏教。二、通教。三、別教。
四、圓教。
庚一、藏教 分二:初、釋教相。二、明觀法。
辛一、釋教相 分三:初、解釋名義。二、所詮教義。三、
修行位次。 壬一、解釋名義
◎三藏教 分四阿含 ─ 為經藏;毘 尼 ─ 為律藏;阿毘曇 ─ 為論藏。
【163】小乘教為什麼叫三藏呢?
接著我們看己二的別明四教的相貌。這個四教,它有什麼樣的教相跟觀法?這地方分成四段:初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
我們先看藏教。藏教當中又分成兩科:一釋教相,二明觀法。佛陀先講它的教義,再說明依止教義產生的觀照方法。
釋教相當中分成三段:一解釋名義;二所詮教義;三修行位次。首先 我們先解釋名義,藏教這個「藏」字是怎麼安立的。
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三藏教——四阿含為經藏,毘尼為律藏,阿毘曇為論藏。
三藏教簡單講就是小乘教。
小乘教為什麼叫三藏呢?
因為它有三個內涵:第一個,四阿含。長阿含、中阿含跟雜阿含,還有增一阿含。阿含就是無比法,就是說一切的世間法是無法跟它相比的, 這是經藏。第二個,毘尼。就是戒律,翻成中文叫調伏,調伏身口的過失, 這個是律藏。第三個,阿毘曇。叫做論藏,它主要是修止觀的,來對治意 業的顛倒,叫對觀四諦,對向涅槃。
小乘的三藏是區隔的,它修經藏時是一個概念,持戒又是一個概念,學止觀時又是一個概念,這一點跟大乘佛法不一樣。諸位!小乘教它沒有發願,因為沒辦法會歸心性,它的教法就不能貫穿,不能夠「吾道一以貫之」。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大乘的戒法,你學菩薩戒時難道不需要智慧、 不需要發願嗎?不可能!你持戒如此,修止觀也是如此。大乘止觀的第一 件事情開宗明義,你為什麼修止觀?先把這個目標搞清楚,我今發心『不為人天福報,不求二乘涅槃,我的目的是滿足菩提心,開顯我心性的功德』而修止觀,然後你才有資格講到止觀的修學。所以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不管戒定慧,它有一個法是貫穿的,是融通的,它是次第有融通性,融通有 次第性。
但是小乘法不是這樣,小乘法沒有一個貫穿,所以當它把生死的法滅 了以後,它缺乏一種功能的相續,它就滅色取空,入涅槃了。這就是為什 麼分成三藏教,就是它的法是區隔的、片段的。
壬二、所詮教義
此教 1. 詮生滅四諦 2.亦詮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3.亦詮事六度行。
亦詮實有二諦
【164】你要先瞭解生命,你才有資格談到改造生命!
我們看壬二的所詮教義。
此教詮生滅四諦,亦詮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亦詮事六度行,亦詮實有 二諦。這兩段很重要。因為整個藏教法的止觀,怎麼面對我們的煩惱罪業, 整個理論基礎就在這裡。
這個地方分成兩個重點:
第一個,先看實有二諦。
整個藏教它在面對煩惱時,它的理論基礎就是建立在實有二諦。它從 實有二諦裡面開展出它的生滅四諦,開展出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開展出它 的事六度。我們先看實有二諦這個概念。請大家打開附表第三。
佛法修止觀都是先要明白道理,就是你先把理論弄明白——生命到底 是怎麼回事,你要先瞭解生命,才有資格談到改造生命。因為你修止觀就 是在改造生命了嘛,但是你改造生命之前,先要瞭解生命到底是怎麼一個 相貌。按照藏教的說法,生命是實有二諦。我們看實有二諦是什麼意思。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實有二諦——此教但明人空,不明法空。故云五陰、十二入、十 八界,皆是實法;依此實法和合假名為人,人雖定無,法則實有,名為俗 諦。直待修人空觀,斷盡見思,方滅三界陰入界等俗法,復歸真空,名為 真諦。——《教觀綱宗釋義》——
在藏教的教義當中,主要是發明人空。人空就是我空,就是五蘊無我 的道理。它意思就是說,你的生命體有一個色法,一個色身;有一個精神 狀態,有感受,有思想。但是你這個身心世界,你不能主宰,不能主導, 就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不能主導自己的生命,你的快樂痛苦, 是沒有主導力的,這是第一個。
但是,它是法有。五蘊的本質跟創造五蘊的業力這些法,都是實有的, 當然它這個五蘊,包括了雜染法,也包括清淨涅槃的五蘊之法,都是實有 的。也就是說,在五蘊、十二入、十八界當中都是實法,這個身心世界是 真實的,業力也是真實的,依止這個真實的業力跟五蘊就把人給創造出來。
比方說,你過去有善業,你今生就創造一個安樂的五蘊;你過去有罪業,你就創造出一個痛苦的五蘊,這個就是所謂依止業力的實法而創造一個真實的五蘊出來。
但是,在五蘊當中,雖然我不可得,但是這個五蘊當體的法是真實的, 那怎麼辦呢?在藏教的操作當中,它把主宰五蘊的那個「我」空掉,斷除了三界所 有的見煩惱跟思煩惱,把三界的果報空掉以後,回歸到我空的真如,名為 真諦,它的概念是這樣。
簡單地講,藏教把生命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因緣果報,這些都是真的, 你造業時這個業力也是真的,你得果報也是真的。什麼叫真的呢?就是你 不能改變。
因緣果報是真的,那怎麼辦呢?我離開因緣果報就好了。它不像通教,通教是把因緣果報給空掉。它因緣果報是真的,我惹不起你,那我離開總可以吧?所以它就把這個心帶離了五蘊,到了一個偏空的涅槃去安住,就放下了這真實的五藴,它就不回去了。這個就是實有二諦,這個二諦是完全對立的。所以你必須要瞭解它的教義,才知道它為什麼到最後會選擇滅色取空。
【165】忽略了藏教,人生就有缺塊,你的出離心就不夠!
當然這個教義有所不足,但是對整個大乘佛法,有它實際的意義。我 們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要學習藏教。儘管藏教法不圓滿,它把法當作實有,但是諸位,你別忘了這個法是用來對治三界裡面的粗重煩惱的,所以站在天台的思想,藏通別三教都有意義。
你可以取其精神,所謂的修而不證。我們可以學它的過程,但是我們 不能學它的結果——證入偏空。我們可以把它修行的過程,用來當作一種 調伏對治粗重煩惱的方法,這非常好用。
所以諸位,雖然藏通別三教都有不圓滿之處,但是從佛陀為實施權、 開權顯實、權實不二的道理,這些教法你都不能忽略,因為它對你的往生來說,每一個教法都有意義。因為藏教法的核心思想建立了一個出離的概念,它把整個業力所創造的五蘊的痛苦相貌,那種沒辦法主宰的相貌,無常、無我、苦諦的相貌描繪得非常清楚。
所以,如果你有志於厭離娑婆,藏教這個法你還不得不走一遍。因為 通教跟別教乃至於圓教都沒有出離之法,因為它認為你前面已經有了。當佛陀講通教時,他假設你已經經過藏教法門的洗滌,已經用藏教法洗過一 次了,所以佛陀才講通教。當佛陀講別教時,佛陀是假設你已經經過法空 的洗滌,法執消滅了,佛陀才講別教。所以你忽略了藏教,你這個人生就 有缺塊了,你的出離心就不夠了。
諸位!你看看淨土宗祖師的操作,尤其是近代的蕅益大師、印光大師, 他們對於藏教法的操作是建立了一個明顯的出離概念——就是厭離娑婆。 雖然它的教法是對立的二分法,它的緣起法跟空性法是對立的,這個我們 可以保留,但是它實際操作四諦十二因緣時,把人生的苦諦——無常、無 我是非常清楚地描繪出來,所以這個地方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166】因緣果報到底是怎麼來的?
我們看第二個業感緣起。
二、業感緣起——如前所說,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各多差別。如是差別,由誰而生?頌曰:「世別由業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俱舍論》在《俱舍論》,「如前所說」,前面講到六道眾生,天、人、畜生、餓鬼 乃至於種種的地獄,他們各有各的果報,這些有情世間,有他的正報的世間跟器世間的依報,各多差別。這麼多的因緣果報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凡夫和外道是說因緣果報很簡單,那是我創造出來的。按照凡夫跟外道的思考模式,就是說我前生去造了一個業,造業後死掉,也是由我去承受由前生引來的果報。比方說,我前生住了一棟房子,可是這棟房子破了, 但是裡面的人還在,我就把這棟房子放棄了,來到了今生的房子。所以輪迴,按照凡夫的思考就是說,輪迴只是換一個房子,自我意識 是沒有變的。就是前生的我跟今生的我,是同一個東西,凡夫是這樣的一 個常一主宰的概念。
到了佛陀的藏教,否定自我概念,認為這個我是不可得的。我是不可得,外道就質疑了。說我們是有這個我去造業,也是由我去得果報,你說我不可得,那因果怎麼建立呢?沒有我,那誰造業,又誰得果報呢?
佛陀就說,「世別由業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 就是說,其實這個果報不是你創造出來的,是業力招感的。就是你前生有 一個打妄想的心,剎那剎那的心識在活動時,就造作了剎那剎那的業力。當業力成熟時,就得一個果報,而你用現前的心去受用這個果報。
所以這整個當中都是由業力來主宰,不是由我來主宰的。
這個業力的形成,包括思跟思所作。這個思指的是意業,思所作就是身口二業。我們把這個思跟思所作解釋一下,我們看下邊這個講表。
◎業: 思業 ---意業;思已業---身業及口業
有漏業---俗諦----> 無漏業---真諦
按照藏教的緣起觀,就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業是怎麼來呢?有兩個:
一個是思業,這個思包括你內心的審慮跟決定。你開始在那個地方思考,要不要做,應該怎麼做,慢慢經過你長時間思考以後,你下定決心了, 到下定決心時,這個意業成就。從審慮思到決定思最後產生動發勝思,這個意業已經達到一種強大的力量,足以去推動身口的工具去造業,這個時 候就形成業力了。
諸位!按照聲聞人的說法,第一個,你只有內心的活動是不能構成業力的。第二個,你只有身口也不能構成業力,因為你沒有思業。比如說你 在開車時壓死很多螞蟻,你造這個業沒有經過你的思考,不是故意的,這個在業力也不能成立。所以業力要成立有兩個條件:第一個,要經過你的 思考,要經過你的意志的決定,我要這樣做;然後付出行動,這個業力就成就了。
這個業成就以後,它有兩個情況:一個是有漏的生死業;一個是無漏的涅槃功德。有漏業就是用一種攀緣心,由自我意識發動的攀緣心,想要 去主宰一切的法而產生的,這判作世俗諦。
無漏業為什麼通於真諦跟俗諦呢?我們解釋一下。因為我們凡夫在修 無常無我觀時,是帶妄修真。在藏教裡面,他沒有安住真如,沒辦法稱性 起修,他只能夠帶著妄想,站在妄想的角度去修真。就是說,他利用打妄 想的心去思惟法義,思惟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他這樣思考時, 是帶著妄想,還是一種攀緣心,所以就著他的因地是世俗諦。
但是這個世俗諦有個好處,它有一種通向涅槃的力量,所以就著未來 來說,它是真諦。但是就著沒有成就之前,它還是判作世俗諦,它只是隨順於涅槃的世俗諦,它是這樣安立的。
這個地方就構成了藏教的業感緣起。首先我們在談藏教業感緣起時要 有一個概念,小乘的業感跟大乘的業感有很大的不同。小乘的業感,它的 業一旦創造出來以後,就沒辦法改變了,小乘就是定業不可轉。
所以你看小乘的戒律,如果是受持小乘的戒律,破了殺盜婬妄根本戒, 縱懺不亡,不可以懺悔了,你怎麼懺都沒有用,因為這個業已經被你創造 出來了。小乘的法是實有二諦,它這業是實有的,是有體性的,所以小乘 的業感緣起它這個業是獨立存在的,所以縱懺不亡,不能改變。
大乘佛法的業感思想認為業力是你的心創造出來的,最後它跑哪裡去呢?它被你的心識——一個潛在的意識——第八識給攝受了,這個地方就有差別了。既然業力是被心所攝受,而第八識的心態是受第六意識的熏習,所以往往你一念的善念會改變你的業力。
你看古代很多的書上記載,他本來業障要現前,壽命要結束了,他一 念的善念,生起慈悲心去幫助眾生,欸,業轉了!大乘佛法沒有定業這個 概念,因為大乘佛法的業是被你的心所攝受,心是剎那剎那生滅,業力當 然也是剎那剎那生滅。小乘佛法的業是獨立的,所以你造了業以後,事後怎麼起好的心態, 怎麼懺悔,完全沒用,因為它是獨立存在的,定業不可轉。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方說《阿含經》講到目犍連尊者的公案。說目犍 連尊者的神通不可思議,他最有代表性的神通力就是降龍。說是在一個大 山頭有條毒龍,這條毒龍脾氣暴躁、瞋恚心強,墮入毒龍,但牠過去曾經 廣修善業,福報很大。牠的身體能夠繞山七匝,尾巴還能夠延伸到大海的對邊去。
阿羅漢有時候要回到精舍結夏安居,到佛陀精舍時會經過山頭,他用 神通飛過山頭。毒龍不喜歡別人從牠頭頂上飛過去,牠就生氣噴毒氣。
雖然阿羅漢有無量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他能夠保護自己,但是時間久了以後,阿羅漢想這也不是辦法,我們從山頭 飛過去,牠老是向我們噴毒氣,這件事得想個辦法處理一下。
所以諸大阿羅漢結集了以後,就去找佛陀說:「我們拿牠沒辦法,我有神通,牠也有神通。」佛陀就派目犍連尊者,說你去把這條毒龍給降伏了。目犍連尊者先把自己的身體變成一條更大的毒龍。那條毒龍能繞山七匝,目犍連尊者變的毒龍能繞山十四匝,繞十四匝以後尾巴又延伸到大海,而且穿過大海到海的另外一邊去。
這個時候,先讓毒龍產生一種敬畏之心,毒龍雖有敬畏,但是牠不皈依,還不信服目犍連尊者。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把自己變化成毒龍的身體 收起來,再變成一隻小蟲,飛到毒龍的頭上,由眼睛進去後從鼻子出來, 再由鼻子進去後從嘴巴出來。
諸位!兩個都有神通的人一接觸,其中一個人能夠主宰對方就表示神 通力比較高明,所以毒龍拿目犍連尊者沒辦法,知道這個阿羅漢神通比牠 高明,就佩服他了。就說:「大阿羅漢!你別捉弄我,我皈依你好了。」目犍連尊者說:「你不要皈依我,我們去皈依佛陀。」目犍連尊者就帶著毒龍 回到精舍去拜見佛陀。毒龍拜見佛陀時不能現毒龍身,不恭敬,就變成一個年輕人的相貌, 隨著目犍連尊者回到了精舍。回到精舍以後,佛陀簡單地開示後,就請毒龍變現的年輕人在旁邊坐著。
坐了沒多久,波斯匿王帶著他的眷屬來跟佛陀頂禮,請佛陀開示。所 有人看到國王到了,都站起來,但是毒龍高慢心很重,福報又大,並沒有 站起來。波斯匿王跟佛陀頂禮、慰問以後,心裡就不高興:這個年輕人怎 麼對我這麼不禮貌?好歹我是國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改天看到他, 我得懲罰他。這條毒龍有神通,他心裡想:你想懲罰我,我還想懲罰你呢。 這時波斯匿王走了。走了以後,毒龍變現的年輕人就找個藉口跟佛陀告假,也跟著走了。 佛陀把目犍連尊者找來,說:「你現在趕快去救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難。」
果然波斯匿王要進皇宮之前,毒龍已經在前面等他了,並將大石頭像 下雨般地落下,準備把波斯匿王跟這座皇宮夷為平地。這時目犍連尊者趕到,把毒龍變的石頭,化成飲食、衣服、香花掉下來。
波斯匿王心想:哎呀,我剛剛跟佛陀頂禮,這個果報就這麼殊勝。他 起大歡喜心,就拿了一部分衣服去供養佛陀。感謝地說:「我今天跟佛陀頂 禮,就得到這麼多的果報。」佛陀說:「不是,是毒龍要害你,目犍連尊者救 了你。」這次以後,毒龍才真正服氣,皈依佛陀。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力能夠降伏毒龍,但是他晚年時,發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天他在山中打坐時,一群執杖外道拿了木棒跑過來,目犍連尊者知道, 對他來說這是不吉祥的事情,就用神通力飛到另外一座山頭。過幾天以後, 執杖外道又跑到這座山頭來,如是三次。目犍連尊者知道他的業要結束了, 已經跑不了了,就選擇接受過去的業力。
所以目犍連尊者最後是被執杖外道打成肉醬,佛陀叫舍利弗尊者拿著 衣服把他的肉包起來,拿到佛陀的面前。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把這個肉醬 變成一個身體,向佛陀告假以後才入了涅槃。這種公案在《阿含經》裡面處處皆有,業力不可思議,定業不可轉。 所以,首先我們要知道,在整個小乘的思想裡面,業力一旦創造了以後, 它是離開了一念心獨立存在而且不可改變,這是它的一個實有二諦所開展 出來的業感緣起,這個業感緣起就開展出四諦十二因緣。
【167】佛陀所講苦諦,是指的一種無常遷流之苦!
我們再看第三個,生滅四諦。
流轉門 :
一、苦諦 ─ 三界二十五有果報色心,並是三相 有為之法。
二、集諦 ─ 貪瞋癡等分,四心流動,並其所起 善惡不動,諸有漏業。
還滅門 :
三、滅諦 ─ 滅彼三界因果之有,方得還於真諦之無。
四、道諦 ─ 以戒定慧,對治易奪貪瞋癡等名為出世之道,譬如明生暗滅。 ─ 糅合《教觀綱宗釋義》 ─生滅待會再解釋,我們先解釋四諦。
小乘的修學,基本思想是從我空的思想安立一切的緣起。就是說,一切法既然無我,沒有主宰者,那麼這個世間的因果跟出世間的因果是怎麼安立的呢?佛陀就講出苦集滅道。說因為苦集二諦,安立了世間的雜染因果;因為滅道二諦,而安立了出世間的清淨涅槃的因果,就不需要有「我」來安 立。
我們看第一個,苦諦。
一、苦諦,三界二十五有果報色心,並是三相有為之法。
苦諦,這個「苦」是逼迫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在逼迫我們呢?
在藏教的思想認為,我們整個三界的果報,二十五有就等於三界,這個身心世界它的一種三相的流動,就是逼迫。哪三相呢?
你的生命體有生相、異相跟滅相,沒有住相。因為你的生命是動態的,住是個假名,沒有實質意義的,因為流動,所以產生逼迫。
這個苦諦跟我們一般思惟的痛苦這種概念不一樣。我們一般的痛苦就 是說,欸,這個人沒飯吃了,沒有衣服穿了,或者三惡道的刀山油鍋,這叫痛苦。當然這是痛苦的一部分,叫苦苦,但是佛陀講苦諦,是指的一種 無常遷流之苦,就是你的身心世界它不是靜止的,它老是在動,剎那剎那 的生,剎那剎那的滅,也就是說,它是一種不安穩的現象。
所以你看很多人,他福報很大,就是沒有安全感。其實沒有安全感是正常的,因為三界果報的本質,本來就沒有安全感,是流動的。所以這個地方跟我們追求快樂是嚴重地衝突,因為所有的快樂必須安穩,我們希望快樂今天有,明天有,後天有。你看我們為什麼不追求彩虹?彩虹很漂亮,因為我們知道它不長久。
所以當我們追求一個快樂時,我們是假設它是長久存在的。當我們去追求一個名利或者追求一個眷屬時,我們是假設它是經常存在的、恆常存在的,所以我們才去追求它。
事實上,經常存在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所以佛陀的苦諦是通於三界的, 就是說,你只要沒有離開三界,你的生命就永遠受著業力的主導。業力今 天要你投生到美國,你就得乖乖去美國;它來生把你丟到非洲去,你就乖 乖地做非洲人;來生再來,變成一隻狗,你就乖乖地去做狗。
所以在三界當中,你沒有一棟房子住,就是「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就是說,到底我來生去哪裡,未來是怎麼樣,充滿了變數。佛陀講這個無常之苦,就是說像一艘船,這艘船一直在跑,但是開船的人已經不在了,這艘船沒有辦法控制了,可是大家還在裡面唱歌跳舞。這艘船已經開到暗礁的淺灘了,它遲早要撞上石頭,只是不知道哪一天撞到而已。所以我們在三界得果報時,我們果報體是經常變來變去,讓我們對未 來的生命充滿了不確定的不安全感,這個就是苦諦。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