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藏教的菩薩,他是怎樣放棄對人生的主宰?
【224】為什麼佛陀要修相好?
【225】為什麼佛陀出世他不直接說法,要經過梵王祈請呢?
【226】藏教的菩薩道只是說有這個階位,但是沒有真實的菩薩是這樣走的!
【227】藏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從無常契入我空的過程有什麼不同?
【228】為什麼偏空涅槃只是個化城?
.
三、大乘佛果
三、大乘佛果
【222】你只要放棄對人生的主宰,業力就沉澱下來,就可以帶業 往生!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五頁,我們看第三、大乘佛果。
這一大科是說明整個藏教修行的位次。天台宗把藏、通、別、圓四教的修行,都分成了六個位次:所謂的 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乃至於究竟即。從藏教的角度來說,這六個階位的修行,有它淺深的不同,但是這六個階位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成就一種出離心。
我們一般的凡夫,在三界得果報時,我們不管這個果報是快樂的或者 痛苦的,我們有一種習慣,會把心住在這個果報上,心有所住,然後就啟 動了無量無邊的生死輪迴。所以在整個藏教當中,它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 心走出三界的果報。
這種走出三界果報的出離心,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簡單地講,它能夠快速有效地降低我們的生死業力。這一點在淨土宗 非常關鍵。因為淨土宗的人,臨終時提起一句佛號的時候,當然你要有一 種往生的願力。但是往生的願力,大家修行的程度差不了太多,如果你在淨土宗下過功夫,你對阿彌陀佛的皈依,對淨土的願力,應該大家差不了 多少。
那麼成敗的關鍵在哪裡呢?就是誰能夠在平時成功地把生死的業力降 到最低。有些淨土宗的修學者,他平常不處理生死業力這一塊。他就是念 佛的時間就去念佛,出來該幹麼他還幹麼,該攀緣攀緣,該執著執著,這種是很危險的。你低估了生死業力的存在,它還是存在啊。不是說你完全 不理它,它會自己消失掉,沒有這回事情,它還是存在。
諸法因緣生。我們已經把這個因緣啟動起來,如果你不創造一個還滅 的力量,它自己不會消失掉。等到你臨終時才知道生死業力的可怕,晚了! 太晚了!所以,藏教的好就好在哪裡呢?就是說,你平常點點滴滴地按照 這個思考模式去觀照,它能夠把你的生死業力降到最低的程度,至少不障礙你往生,叫帶業往生。
藏教是怎樣來修出離心呢?它的主要的下手處只有一個,就是無常,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它就是讓你觀察生命的現象。生命的現象,每一 個人各有各的現象,有些人活得快樂,有些人活得痛苦,這叫差別相。但是,有一個共同相,就是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變化的,沒有一個人 是例外的,包括整個天上、人間、三惡道,都是生滅變化的。
生滅變化的 觀察,有兩個不同的結論:如果你的執著是帶有貪愛的執著。——我們有 的煩惱是帶有貪愛的,這種執著是因為對人生的經驗中,曾經有過快樂的 感受,有過美好記憶的執著。在對治這種執著時,是觀無常後,要先經過 苦諦,觀受是苦。
就是說,其實人生的快樂,是要付出代價的。你要付出三種代價:第一個,你會在快樂中帶動你的煩惱;第二個,你一定會造罪;第三個,你來生會因為罪業的力量到三惡道去。也就是說,你犧牲了來生的快樂去享 受今生的快樂,「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 三界的快樂都有三種毒藥。
所以,你思惟苦諦時,必須看到人生快樂的背後,它是有問題、有過 失的。所以它必須從無常故苦,苦即無我而最後放棄主宰。他為什麼放棄 主宰呢?跟苦諦有關係。因為你給我太多痛苦了,所以我必須放棄你。我們對治帶有貪愛的執著,你一定要把無常先拉到苦諦,然後才能夠無我, 你才有辦法放棄,這是我們面對帶有貪愛的執取的方法。
另外一種執取,它不是貪愛,它可能是一種責任,甚至於它可能給你 痛苦,但是你還是要去做,那是一種責任跟義務,沒辦法,你必須面對。
這種執著你就不需要拉到苦諦,直接從無常,拉到無我。因為生滅變化你 根本沒辦法主宰。你一定要主宰,是自討苦吃。
所以我們從無常當中,看到人生的變化。它到底往哪裡變,你根本就 沒有說話的餘地。「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它背後有業力在主宰。所 以我們在整個修出離心的過程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從無常拉到苦諦而放 棄主宰;第二個,從無常直接拉到無我。
總而言之,你如果要把三界對你業力的障礙降到最低,你必須做到一點,就是放棄對今生的主宰。我們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覺就是說,我必須主宰人生,我才會活得更好。其實你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因為人生的快樂,不是因為你主宰,是因為你有善業,是善業讓你快樂;你有痛苦,是因為你有罪業,跟你主不主宰是沒有關係的。但是你多了一個主宰,你自己把你的業力變得非常的強壯,你啟動了十二因緣,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
所以整個藏教的思想,就是要你放棄對今生的主宰,因為你現在不放棄,臨終時遲早得放棄。等到臨終時放棄,晚了!那個叫被迫放棄,被迫 放棄跟主動放棄是兩碼事。你現在放棄是主動放棄,叫做解脫自在。當你 還有選擇權時你就放棄,那叫做解脫;等到你臨終時放棄,你是心不甘情 不願,你的內心一定生起種種的痛苦,而且會產生一種煩惱,去滋潤來生 的業力。所以,你反正遲早得放棄,等到死亡再放棄,你的心就增加很多 的痛苦,現在放棄叫做解脫自在。
我們看整個藏教的修行它從無常下手,最後都是會歸到我空的真理。 就是,五蘊是不能主宰的,我們前面都在講這個道理。你只要放棄你人生 的主宰,業力就沉澱下來,就可以帶業往生。從這個觀念當中,放棄對人生的主宰,在整個藏教,有三種果位可以達到這個結果,一個是阿羅漢,一個是辟支佛,一個是大乘的菩薩。
【223】藏教的菩薩,他是怎樣放棄對人生的主宰?
我們看大乘的菩薩,他是怎麼樣放棄對人生主宰的,它的過程。我們 先把它念一遍,請合掌。
三、大乘佛果
此人根性大利,從初發心,緣四諦境,發四弘誓,即名菩薩,修行六度。初阿僧祇劫,事行雖強,理觀尚弱,準望聲聞,在外凡位。第二阿僧祇劫,諦解漸明,在煖位。第三阿僧祇劫,諦解轉明,在頂位。六度既滿,更住百劫,修相好因,在下忍位。次入補處,生兜率天,乃至入胎、出 胎、出家、降魔、安坐不動時,是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次一剎那 入世第一,發真無漏,三十四心,頓斷見思,正習無餘。
坐木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成劣應身,受梵王請,三轉法輪,度三根 性,緣盡入滅。
與阿羅漢、辟支佛 : 究竟同證偏真法性,無復身智依正可得。
我們先看看藏教的菩薩道,它是「此人根性大利」。藏教其實它講到三 乘人——聲聞、緣覺、菩薩,菩薩他智慧的善根強,相對的煩惱也輕薄, 這叫根性大利。
菩薩一開始從一個凡夫,在顛倒妄想的修行中開始發心。他是幹什麼事呢?他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緣四諦境,發四弘誓」,這一點是聲聞、 緣覺沒有的,他發起了一種大悲的願力。
大悲的願力就是說,他能夠在苦諦當中,體驗到自身的痛苦,也體驗 到眾生的痛苦,而且他深深地知道,眾生是他過去的母親,所以他依止這 種大悲心,發了「眾生無邊誓願度」來修習六度的法門,這就是菩薩。菩 薩是怎麼來的?就是緣苦諦而發起大悲心。
我們看它的過程。這個過程經過三大阿僧祇劫。
第一個阿僧祇劫。「事行雖強,理觀尚弱,準望聲聞,在外凡位。」菩 薩剛開始他靠的是一種願力,但是他的智慧觀照是薄弱的,他完全靠願力 的支持。他可能去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但是在整個事修當中,他是帶有一種個人情感,帶有我執、我見,所以他就這樣在外凡位裡修五 停心、四念處。就是說,他跟理觀相應的時間短,更多時間都是以一種理 想抱負去實踐,事修強。這是第一個阿僧祇劫。
第二個阿僧祇劫。「諦解漸明,在煖位。」一個人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而不放棄,他就會進步。為什麼呢?因為你觀察的是真相,真相你越觀它, 它會越清楚,因為佛陀講的是真理,你不斷地去思考,它會越來越清楚。
而我們自己捏造有一個自我的概念去主宰,那是一種錯覺。所以這個 真理跟妄想接觸時,真理的勢力會慢慢擴大,光明會慢慢擴大。到了第二 個阿僧祇劫時,他的人生經驗,他的觀照也加強了,「諦解漸明」,他對我 空真理的觀察更加地明確了,在煖位。
第三個阿僧祇劫,「諦解轉明,在頂位。」這時他對我空的觀察更加清楚了,他在修六度時,完全沒有個人的情感,沒有個人的主宰。一個人沒 有主宰,他的心調柔寂靜,在頂位。
這時三祇修福慧,他花了三大阿僧祇劫,六度圓滿,最後再花百劫的 時間幹什麼呢?百劫修相好。我們說「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
【224】為什麼佛陀要修相好?
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佛陀要修相好?因為要攝受眾生。在經論上說,
佛陀所說的真理,是嚴重違背凡夫妄想的思考模式。因為我們認為生命是常,是快樂的,是可以主宰的。而佛陀說,是不淨、苦、無常、無我。所以佛法的真理是深深地衝擊到我們平時的思考模式。如果佛陀沒有廣大的攝受力,大家都是顛倒眾生,誰能夠相信佛陀呢?肯定是先從外表去取信眾生。所以佛陀把福慧修完以後,他一定要修相好,阿羅漢就不一定有相好。
一旦佛陀出世,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佛陀的相在《大智度論》上說,一般人看到佛陀的相好,會讓佛陀產生強大的攝受力,乃至於佛陀要你去死你都願意,他的相好到這種地步。
這個相好是怎麼修的呢?我們來看佛陀有三十二相,每一個相要修一 百個福,一百個福來莊嚴一相。什麼叫一個福呢?就是說,三千大千世界 的人眼睛都瞎掉了,作為一個醫生,你發心免費把所有人眼睛治好,那叫 做一個福。然後你修一百個福,成就一個相好,你總共要修三十二相,花一百劫的時間,這樣子就在下忍位。
最後入一生補處,就是最後一世受生就得成佛。這時還沒有來到人世間之前,處在兜率天做一個準備。乃至於時間到了入胎、出胎、出家,出家就是修習苦行跟禪定,最後降魔,安坐金剛座準備成佛。還沒有成佛之 前叫中忍位,「次一剎那入上忍位,次一剎那入世第一」,發起真實我空的 智慧,經歷了三十四心,經過三十四個剎那,「頓斷見思,正習無餘」,斷了見思跟習氣。
諸位!我們要知道,阿羅漢斷煩惱,他是有四個階位,初果、二果、 三果、四果,但是在《阿含經》的成佛之道,他從凡夫到成佛之前,這個 人都沒有斷煩惱。換句話說,在小乘的經論裡,佛陀娶妻子是真的,生兒 子也是真的,因為他煩惱沒斷。
他什麼時候才斷煩惱呢?他入了金剛座時,入一種甚深的三昧,一念 的相應慧,那時才把見思煩惱一次性地全部把它斷乾淨。這個就是小乘的經典所說的「伏惑潤生」。當然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我們待會再來說明伏 惑潤生。他整個過程只能夠調伏煩惱,不能斷煩惱。聲聞人的業感緣起, 是我空法有,所以他業力是真實的,而且是對立的。
在聲聞的教法裡面,你如果把三界的煩惱斷了,你就沒辦法解釋這個 人是怎麼樣來三界投胎的。因為藏教它沒有會歸到心性,心性它能夠依止 菩提願從空出假,藏教只講業力,沒有講心性,所以它就不能解釋這個人 為什麼斷了煩惱,怎麼還來三界得果報呢?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 乃至於生老病死滅,所以他只好說這個人沒斷煩惱。
那麼沒斷煩惱,你修行幹什麼呢?伏惑——把煩惱調伏了,讓它不動, 他隨時可以斷,但是他故意不斷,幹什麼呢?滋潤生死,生生世世地在娑 婆世界積功累德,就這麼一個說法。
【225】為什麼佛陀出世他不直接說法,要經過梵王祈請呢?
我們再往下看。
坐木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成劣應身,受梵王請,三轉法輪,度三根性,緣盡入滅。
與阿羅漢、辟支佛,究竟同證偏真法性,無復身智依正可得。
前面是說明整個藏教菩薩道修行的因地過程,以下說明他經過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以後他產生的果地妙用。
佛陀在最後那一剎那斷了見思以後,他坐一個木頭的菩提樹下,「以生草為座,成劣應身」,他現出的是丈六的比丘相。就是說,這個大富長者,他要去攝受凡夫,攝受乞丐,他也只能夠現出乞丐的樣子,就是所謂的「從本垂迹」。最後受梵王的祈請,三轉四諦法門,度三乘的根機,緣盡入滅。在《阿含經》上說,為什麼佛陀出世他不直接說法,要經過梵王祈請呢?
有兩個理由:第一個,尊重法故。法的尊貴必須有人祈請才能夠宣說; 第二個,折伏外道故。因為很多外道都是崇拜大梵天王,他們以大梵天王 為皈依處,看到大梵天王請佛陀來說法,喔,那佛陀的境界比大梵天王高, 就生起恭敬之心。
【226】藏教的菩薩道只是說有這個階位,但是沒有真實的菩薩是 這樣走的!
我們再看最後總結。
這個人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以後,他最後的結果是跟前面所說 的阿羅漢、辟支佛同證偏空的法性,也就沒有身智依正可得,進入灰身泯 智,最後是身不可得,智也不可得,依正二報也不可得,進入一種斷滅空 的境界。
藏教的菩薩道,天台宗智者大師給它四個字加以形容,叫做"有位無人" 。 就是說,藏教裡面描述菩薩道,它只能夠依止藏教的教義,順著業感緣起 描述下來,但是沒有人是這樣走的。
為什麼呢?因為這個菩薩道,不符合因果的比例原則。諸位可以想一想,一個人因地花了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法門,然後成佛了。成佛以後幹什麼呢?他出生以後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娶妻,然後出家,成道,到了三十歲以後才正式成佛,然後說法到八十歲。就是說,他花了三大阿僧祇劫,最後結果只有五十年的時間說法,然後這個人就消失了,這個說法是不合 理的,因大果小。你花了三大阿僧祇劫,結果成佛時,你的功德妙用只用 了五十年就全部休息了,所以這個明顯是佛陀為實施權,這是權法。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 引導於眾生。」這個是一個假名,而且這個佛也不是真正的佛,那是佛陀從 本垂迹。如果把釋迦牟尼佛丈六比丘相,我們往深處看進去,開迹顯本, 那你會看到佛陀今生根本就是示現。
但是在《阿含經》裡不這樣認為,《阿含經》所有的弟子,阿羅漢都認 為佛陀今生就跟我一樣,從一個生死凡夫出家,然後成道,最後跟我入同 樣的涅槃。所以阿羅漢認為佛陀只是一個大阿羅漢,比大阿羅漢還大的大 阿羅漢而已。
其實,我們以大乘佛法來看小乘法,這是不對的。佛陀早就成佛了, 佛陀今生來叫做「從本垂迹」,他是乘願而來,是示現的,不是業感的。所 以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出,藏教的菩薩道是有位無人,只是說有這個階位, 但是沒有真實的菩薩是這樣走的,因為這不合乎因果的比例原則。
辛二、明觀法 分二:初、別明三乘觀法。二、結示十法成乘。
壬一、別明三乘觀法
【227】藏教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從無常契入我空的過程有什麼 不同?
我們看下一科,辛二的觀法。
前面是說明整個藏教的教相,以下說明藏教的修觀方法。
這個地方有兩段,初、別明三乘觀法;二、結示十法成乘。
我們看第一科,個別地說明聲聞、緣覺、菩薩的觀法。我們把它念一遍。
此教具三乘法
聲聞觀四諦,以苦諦為初門。最利者三生,最鈍者六十劫,得證四果。
辟支觀十二因緣,以集諦為初門。最利者四生,最鈍者百劫,不立分果。 出有佛世名緣覺,出無佛世名獨覺。
菩薩弘誓六度,以道諦為初門,伏惑利生,必經三大阿僧祇劫,頓悟成佛。
然此三人 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
藏教它的下手處是相同的,它的目標也相同。三乘人他的目標都是趨 向我空的真理,這個目標一致,大家要記住。第二個,他的下手處,他怎麼趨向我空呢?從無常下手這個也是一致 的。但是過程卻不同了,從無常怎麼趨向我空,這個過程三乘人就不太一 樣了,我們來看看。
聲聞人從無常觀進去時,他是先繞到苦諦,強調苦諦。就是說,他看到無常,最重要的是看到無常所帶給他的痛苦,他看到這一塊。我想,我們對人生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希望穩定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能力 以後會先買一棟房子。雖然買房子不見得合乎經濟的比例原則,可能你租 的更合理,但是我們願意買,因為它穩定,我們不用被房東趕來趕去。你 看動物也是這樣,牠第一件事情先找洞穴。為什麼?因為我們要的是一個 穩定的生活。
但事實上,娑婆世界提供我們的果報恰恰相反,它是不穩定的,是變 來變去的。我們人生是動態的,它不是一條線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一 個動態的環境,你會發覺你每一天都不一樣,這個對我們的打擊很大,這個就是痛苦。
就是說,你在三界得果報,你就不可能有安全感。不是說你自己要沒有安全感,是本來就沒有安全感,因為它是流動的。所以,在聲聞人裡面, 他思惟無常,他對苦諦的體驗特別深刻。聲聞人他的出離心是這樣來的。
一個人心識粗重,老是活在妄想,也就沒看到人生的真相。但是你把 妄想暫時停下來的時候,你看看人世間,它真的是流動變化的。所以聲聞 人在禪定的寂靜當中,看到外在環境在流動,也看到心在剎那剎那流動, 他就覺得這個人世間不是真實的安住處。
所以他的苦諦是無常故苦,他從苦諦中產生強大的厭離心,來帶動他 最後放棄,變成無我,放棄主宰而悟入空性。這是聲聞人的特點,就是他 在無常中看到了苦諦。這是第一個。
我們看緣覺乘,辟支佛。
辟支佛智慧更高,善根也更強。他以無常的智慧來觀十二因緣時,他看到了集諦。就是說,他看到了人世間有無明的執取,他從無常中直接看 到無我,沒有繞過苦諦。他知道人生是變來變去的,而這個變來變去到底 是怎麼變?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壞。但是不管變好變壞,你都沒有主宰權, 你只能聽天由命。
所以,我們對今生的果報是沒有主宰權的,我們只能夠主宰來世。佛 法的因果思想,它是隔代受報的。就是你去年種的稻米,你今年才吃到; 你今生的果報是前生種的,你今生造的業是來生得果報。你說:「欸,我今 生這樣努力,我為什麼痛苦依舊呢?」你今生的業還在醞釀當中嘛,你今 生受的是前生的果報。
所以他從無常而變成無我,直接契入無我。緣覺乘它直接從無明,一種直接的執取就把它破了,我就不取。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 於生老病死滅,所以它四生,最多百劫,而且是不立分果,隨時可以證入 辟支佛果。
辟支佛有兩種:一種是出世在有佛的世間,聽佛說十二因緣而覺悟的, 這個叫做緣覺。有一種是出世在沒有佛出世,他自己住在喜瑪拉雅山,有高深的禪定,然後他看到外境「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看到季節的變 化,就知道外境是變化、是無常的。他能夠從外境的變化,體驗到自己的 內心也是無常,然後證得我空。這種人根性特別利,當然一旦是獨覺,他一定有禪定,也一定有神通。所以辟支佛在觀境無常以後,他直接契入無我。這是第二個。我們看菩薩。菩薩弘誓六度,以道諦為初門,伏惑利生,必經三大阿僧祇劫,頓悟 成佛。
菩薩的無常是表現在道諦,他不是觀自己的五蘊身心,而是在六度修 行的歷練當中體驗無常,在布施中、持戒中、忍辱中乃至於禪定、智慧, 在六度的道諦中去體驗無常無我。這種人就是更高了。他不是在佛堂打坐, 他是在做義工的時候、跟人群接觸的時候,從人事的動盪不安當中,體驗 無常無我的道理。
他是怎麼能夠生生世世來三界的呢?伏惑潤生。我們前面說過,在藏 教的菩薩道他不能斷煩惱,因為他斷了煩惱就不能得果報了。所以他只能 夠伏煩惱來滋潤生死,從這個地方來積集資糧。他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最後在菩提樹下一念的相應慧,頓悟成佛。這是藏教菩薩道的說法。也就是說,整個三乘的修行人,都是從無常下手而契入我空的真理,但是過程有通過苦諦、有通過無我、有通過種種六度的事修,然後再進入我空,過程不太一樣。
【228】為什麼偏空涅槃只是個化城?
我們看最後的結果。
然此三人,修行證果,雖則不同,而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 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在《阿含經》的三乘人,他的過程不太一樣。有的從四諦,從苦諦觀 察下手;有些從十二因緣的無明滅下手;有些人從整個六度的修行當中去 體驗無常無我,這過程不一樣,但是結果是一樣。
為什麼呢?因為同斷三界的見思,同出三界的生死,同樣證得我空的 涅槃。他們在整個成佛之道五百由旬中,只走了三百由旬而進入化城。化 城就是說,這個東西是一種虛妄的假相。
所以在《法華經》上說,沒有真正的阿羅漢。諸位!你想想看,一個 人有色身,有內心,有身心世界,然後一直修、修,修到最後這個人消失 了,身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這個人是本來有,修到最後變沒有,有這 種事情嗎?這個人沒了,灰身泯智了,他到底到哪裡去了呢?在《法華經》 上說,世間上沒有「偏空涅槃」這個東西,「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它是個化城,佛陀變化的一個虛妄的假相,每一個阿羅漢都投生到十方淨 土的方便有餘土去,繼續親近諸佛,迴小向大。
《法華經》講一個譬喻。有一個大富長者家裡面有很多小孩。房子起火了,起火時這些小孩你要他出去,他不出去,強拉也沒有用。大富長者 就說:「你們不要在這邊玩,這邊危險,外面有羊車、鹿車、牛車。」有些 人喜歡羊車,佛陀就說外面有羊車給你坐,有牛車給你騎。
這些人各有所好,有些人喜歡羊車,有些人喜歡牛車,有些人喜歡鹿 車,都出去了。出去以後一看,欸,就問大富長者說:「你不是說答應給我 們羊車、鹿車、牛車嗎?」大富長者說:「這三種車都沒有,只有大白牛車。」 更好。
就是說,佛陀為了引導眾生出去時,設立了一個偏空的涅槃。因為聲 聞人一聽到萬德莊嚴他不生好樂,他喜歡那種寂滅的偏空涅槃,佛陀就先 用這樣的假名字來引導他,所以「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了。
現在我們要瞭解,阿羅漢在整個成佛之道,他的定位到底是什麼?什麼叫三百由旬?他了了三界的生死,但是他對於心性功德的開顯,對於一 切波羅蜜法的自在力,這一點就比較弱了。所以阿羅漢於業力得自在,於妄想得自在,但是他在法上不得自在,因為他有法執。只有菩薩能夠於法 自在。
什麼叫於法不自在呢?我們舉一個例子。在《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 說一件事情。有一天,大樹緊那羅王菩薩,就是帝釋的樂神,他應佛陀的 邀請為大眾彈奏了一首曲子。大樹緊那羅王菩薩不是一般人,是菩薩示現。 他雙手弦音一動,阿羅漢受不了,很多阿羅漢就站起來了,手舞足蹈隨著 音樂開始跳動,乃至於尊者大迦葉也跟著大家左邊擺一下右邊擺一下。
這時天冠菩薩看不下去,就過去向迦葉尊者問訊說:「尊者!您老人家 是佛陀的大弟子,又是頭陀苦行第一,您怎麼能夠如此失態呢?」大迦葉尊者說:「我沒辦法。」他說,「一棵大樹,大風來吹襲它,這棵大樹如如不動;但是如果是用壞劫的風來吹它,這棵樹就會連根拔起。」
他說:「阿羅漢,你用三界的快樂果報來障礙阿羅漢,阿羅漢是能夠不 迷、不取、不動,但是你用佛陀的實報莊嚴土那種功德莊嚴來現給阿羅漢, 阿羅漢就控制不了了,他只好手舞足蹈。」就是只能夠隨音起舞了。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明,阿羅漢在我空這一塊得到很大的成就,但是 法空這一塊還有需要努力的空間。就是為什麼佛陀必須講通別圓教?因為 他於法不得自在。
如果以《法華經》上來說,一個乞丐已經成功地脫離了貧窮,他從貧 窮中脫離出來,但是他還沒回家,他剩下就必須要回家了,他才能夠繼承 他爸爸的珍寶,開顯心性的功德。所以為什麼說他走了三百由旬,是這個道理。
我們先休息十分鐘,再來說明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