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天台教觀綱宗(第5集.完整開示文字)..(淨界法師)




【40】佛陀施設這麼多法門,目的就是啟發你內心的覺悟!
【41】什麼是生命的真相呢?
【42】不管修什麼法門,你的心理素質會決定到你最後的成敗!
【43】如何把佛陀的道法轉移到我們心中,變成我們的道法?
【44】一個人完全不看教理,他越精進越可怕!
【45】圓教的思想,只問迷悟,不問業力!
【46】藏、通、別、圓四教各自的主修重點是什麼?
【47】什麼是頓、漸、秘密、不定化儀四教?
【48】佛陀的八種教法是怎麼構成的?
.
 三、隨文釋義

【40】佛陀施設這麼多法門,目的就是啟發你內心的覺悟!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頁,我們講到甲三,隨文釋義。

天台《教觀綱宗》,我們這次共有五大科。第一科是法脈傳承,第二 科是修學宗旨,這是第三科。

前一科的修學宗旨,主要的意思就是說,佛陀開出了很多的法門來攝受不同的眾生。那麼佛陀施設這麼多法門到底目的何在?什麼是願解如來真實義?當我們在修法門時,要明白到底佛陀的本意是什麼。

按照天台宗的說法,佛陀所施設的法門,不管拜懺也好,持咒也好, 念佛也好,只有一個法門,一個重點:就是啟發內心的覺悟。因為內心的覺悟不啟發,你就很難產生自我改變。當你的心是顛倒時,佛法是救不了你的。一個人生命要改變,只有來自於內心的自覺,你自己願意改變,才會徹底地去改造身口意,去改變生命的相貌。所以整個佛法的施設都是在 開方便門,重點在於示真實相,讓你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讓你自覺,從而產生生命的變化。

 【41】什麼是生命的真相呢?

到底什麼是生命的真相呢?天台宗的判教,藏、通、別、圓四教,蕅益大師把它分成人生的三種緣起:

第一種是業感緣起。業感緣起的意思就是說,人生只有一種力量在主 導我們,叫做業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從業感緣起當中,我們會 得到兩種啟示:

第一,我們對於生命的結果會產生接受,認命,這很重要。人生有很 多不公平的事情,這是事實。有些人付出少,得到很多;有些人付出很多, 卻得到很少,所以從今生來看,人生是非常不公平的。他憑什麼生長在富貴家庭?有些人為什麼生長在貧窮家庭?所以因緣法有很多差別的現象。

當你知道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時,作為一個佛弟子,你的心會平靜下來。一個人能夠順從因緣,這很關鍵。只要你心不平,你就會因為過去的過失,把今生也破壞了,因為不接受過去的果報,你就會犯另外一個 錯誤——由於前生的錯誤引生今生的錯誤。所以佛法意思就是說,前生的錯誤到此為止了,stop(停止)!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所以業果的思想,會讓我們整個錯誤產生一個止損,就是過去的錯到此為止,今生無論怎麼樣,我全盤接受,但是到此為止,更莫造新殃。

所以,業果思想有一個好處,會把過去輾轉的錯誤到今生畫一個停損點,這是業果給我們非常重要的概念,而不是讓它不斷地輾轉相續。這是第一種,我們接受果報的態度。

第二,從積極的角度,你知道人生是可以規劃的。

如果你羨慕哪一個人,其實你也可以去創造。每一件事情都有因緣, 你想做大國王,想做大富長者,這都有因緣。你可以今生去努力,去創造 美好的來生。所以從一種創造未來的角度,你會知道今生要做什麼,開始 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所以業果的思想給佛弟子一個非常好的引導:面對果報,你是什麼態度;面對因地,你是什麼態度。這是讓一個菩薩面對今生因緣的一種基本概念,當然佛法的意思不能 只是解釋安樂。離苦得樂這個概念,只是佛法的基本訴求,佛法還有更高 的解脫跟菩提的概念,所以從業果緣起,就必須提昇到賴耶緣起。

賴耶緣起認為,人生不是只有業力決定的,而是有兩種力量:一種是業力;一種是你的思考模式,即第六意識的名言分別。所以到了賴耶緣起時,你會發覺,業力不是那麼地堅固,你是可以做一些調整,可以在你的管控當中。從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個系統提昇到禍福由因,改變在緣,有些罪業可以透過你一個美好的思想,把它降到最低。

比方說,一粒種子,它要從一粒種子變成開花結果,必須有陽光、礦 物質、水分的滋潤跟激發,它要有一些助緣。所以雖然有業力,但是你可 以修無分別智,你只要不去攀緣它,這個業力會降到最低。比方說你跟某 人的業緣不好,你就少跟他互動,這本來就是可以接受的。就是說,你透過第六意識的無分別智,可以把今生的業力降到最低。當然更重要的是,淨土宗帶業往生的概念完全建立在賴耶緣起。

就是說,雖然你過去生有無量的業力,但是只要操作得當,可以讓你所有的業力全部沉澱下來,可以透過你第六意識的作意,讓某一個業力先得果報, 你是可以做得到的。就是說,我把三界的憶念整個斷掉,把淨土的憶念不斷地串習。雖然我阿賴耶識裡有往生的業力、有娑婆世界的生死業力,但是第六意識扮演主導的角色,我可以選擇讓哪個種子澆到水,哪個種子不澆到水。我當然不可能讓種子消失掉,因為因果的道理是不能破壞的,但是我可以控制讓哪一種業先得果報。我只要先到淨土去,再迴入娑婆,那麼我就是法身菩薩,有自在力,什麼業都可以承當。

所以這種思想就比業感緣起更加的圓滿。原來禍福是過去的因地,這不能改變,但是改變在緣,透過第六意識如理地思惟,你可以把過去的業力重新整合,你可以控制讓哪一個業得果報,哪一個業暫時讓它處於睡眠狀態,這是可以做到的,你對生命的主宰性就更強了。這是佛法開顯的第二層道理。

佛法最高層的道理,就是心性的道理。從業感到心識到心性,到了天 台宗法華涅槃的思想,它就不談業力的問題了,它認為你這個基礎都做好了,它開始談到心性迷悟的問題,所謂的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

所以佛法的因緣觀是三種因緣觀:業感、心識跟心性。當然心性是最 重要,因為心性直接影響到你成佛的快慢。心識,唯識學它強調業力的管控;業感緣起強調斷惡修善,它認為你要認命,業是沒辦法改的。

【42】不管修什麼法門,你的心理素質會決定到你最後的成敗!

按照這樣的思考,這三種因緣觀好像是獨立的。天台宗的圓滿來自於它根據《法華》的一佛乘思想,把業力、心識跟心性成功地串起來,而提 出了一個理觀跟事修的概念——就是權實二法。心性是真實義,前面兩個是方便義、方便門。

也就是說,在天台的思想,一個學佛的人,你怎麼能夠在修行當中, 一方面顧到離苦得樂,一方面顧到菩提的增上,它提出的概念就是:理觀——內觀真如;事修——外順因果。就是說,一個佛弟子,最圓滿的操作就是,你在修行之前要安住你的一念心性——清淨心、菩提心,要不斷 地提昇你內心的心性的覺悟,告訴你自己,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 道理,內觀心性,喚醒你真如的功德,自性的加持力;第二個,你不廢事 修,該拜懺拜懺,該念佛念佛,該持戒持戒,也要注意業力的問題。

所以它這種理觀、事修的帶動,就變成了是一種理觀帶動事修,這種思想合乎《法華經》的大白牛車——一佛乘的思想。就是說,不管修什麼 法門,請你在這部法門車子的前面安裝一頭大白牛,力量大、走得又快的 大白牛。

你只要透過這種思想,把心性覺悟的理觀放進去,你念佛、持咒、 拜懺,會讓你所有的法門產生日劫相倍的效果。這個就是《法華》的思想。就是說,你平常修什麼法門,不用改變,但是加上智慧的觀照,會讓你每 天所修的法門,修一天超過修一劫,這個就是學習天台教觀的好處。

瞭解這個系統以後,對你所修的法門有廣大加分的效果。這叫做《法 華經》所說的師子奮迅三昧。你跟同梯的同學,你們有相同的煩惱,相同 的障礙,但是你的進步會比他快,因為在修行時,你的引導力太強了,調伏力太強了。

所以成佛之道的快慢是不決定的。不是說你拜兩百拜,我拜一百拜的佛,你就比我高明,不是這個意思。事修不足以論斷一個人的成敗,那只是說你的善業力、資糧力比較強,我的資糧力比較弱,但是資糧力的關鍵是前面那條牛,你是用牛來拉車,還是羊,還是鹿,這個乘到彼岸的速度 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天台的思想就是說,不管修什麼法門,你的心理素質很重要,你的心態很重要,因為它會決定到你最後的成敗、最快速的結果,這個就是整個天台的宗旨。就是說,你在因地上必須有一個圓滿的觀照智慧,必須以佛心為己心,以佛智為己智。有些東西一開始就要圓滿;有些東西你可以慢慢來。就是理觀要務求圓滿,你必須跟佛陀站在同一條跑道,因為這 牽涉到種性的問題,不容許有任何差錯,在思想上一差錯,最後是差之毫 釐,失之千里。

但是,事修盡力而為就好,因為事修可以慢慢來,至少你的跑道對了, 你找到了成佛之道,到目的只是快慢的問題。最怕的是你跑道跑錯了,你跑到人天跑道去了,那最後的結果,只能得到有漏的果報。所以在天台的教法中認為修行有些東西你可以慢慢來,隨緣盡分就好,不要強求;有些東西非常急迫,就是理觀的智慧——你對人生是怎麼 看的,很關鍵。如果今天你的持戒、你的拜懺等所有的修行,整個思考的平臺永遠停留在:"我這樣子做對我會有快樂的果報"。那你的跑道就是人天乘了,因為你所有的法門都會歸到業力,業感緣起了。就是你做什麼都往業力去會,你為什麼這樣做你心裡很清楚:我就是希望遠離痛苦追求快樂。 那這樣子,你的檔次就不高了。

你所有的法門都是會歸到空性,那你就趣向涅槃了;你所有的因緣都是為了往生,那就趣向往生;你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成佛,那是大白牛車, 你不但能夠離苦得樂,能夠往生,你還會快速成佛。

所以你的目標越遠, 對你是越有利。但是事修不要強求,你有多少時間就做多少功課。所以在整個修學宗旨中,它以實法來帶動權法,實法是不容許有差錯, 權法那就各取所需,你喜歡什麼法門就修什麼法門,權法沒有標準答案, 但是實法卻有明確的規定,這個就是整個天台宗的修學宗旨。

你把這個概念理清楚了,我們就有資格來看五時八教了,到底哪些是 真實的,要把握的;哪些是方便的,可以隨緣的。

【43】如何把佛陀的道法轉移到我們心中,變成我們的道法?

我們看甲三的隨文釋義。

這個地方有三大科,我們先把它念一遍。

一、序  分     標示佛祖教觀大途,入文分三     二、正宗分    詳辨五時八教觀法 三、流通分     結歸示偏指正防非入文分三,這個「文」就是蕅益大師所編輯的《教觀綱宗》,一共有 三大科:

第一科,序分。先簡單地標示佛祖所列出的教觀的大綱,先把什麼是教,什麼是觀,它的大綱先標出來。

第二科,正宗分。詳細地說明五時八教的教法,跟它的觀法的差別相貌。

第三科,流通分。就是為什麼要講五時八教呢?目的就是要示偏指正 以防非。就是說,我們心態上應該怎樣修行才是圓滿的;你透過這種方法, 你就知道是不是產生偏差了,可以隨時作調整。五時八教就像一面鏡子, 你透過這面鏡子才知道,你哪裡沒有整理好,再做一些自我調整。

乙一、標示佛祖教觀大途,分二:初、明教觀該攝。二、標教觀旨趣。丙一、明教觀該攝

我們先看第一科的標示佛祖教觀大途,分兩科:先看教觀該攝,再說 明教觀的旨趣。先說明教觀之間互相的含攝,再說明教觀之間各別的差別。 就是教觀是互含互攝的,教中必須有觀,觀中也必須有教,這兩個是不能切開的。我們先把本文念一遍。

佛            教

      之要          而已矣

祖            觀

觀非教不正

教非觀不傳

有教無觀 則罔

有觀無教 則殆

蕅益大師在講教觀之前,把教觀之間的定位先說明。說十方諸佛跟歷代的祖師,這些都是大成就的,內心有大功德的,他們宣說了很多法門, 簡單地說可以分成兩個重點:一個是教法;一個是觀法。什麼叫教法呢?就是聖人被下之言,就是佛祖所安立的種種名言;觀法就是秉教修行之法,我們凡夫依止教法而生起觀照的智慧。

教觀這兩個字涵蓋整個佛法的修行內涵,我們解釋一下。佛陀跟祖師他們為什麼能成就呢?不是他一天拜三千拜成就的,而是 他心中有一個道,他覺悟到一個宇宙間的真理。這個真理當然不可能是業果,至少是空性,要嘛就是真如(就是心性),這兩種其中一種。但這種 道法,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以他在世時,你有本事親近他,他會用各種方法來啟發你。但是祖師跟佛陀要入滅之前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必須把他所覺悟的道要傳給後人,雖然不可說,但是只好勉強地去說了,就施設文字。

比方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字裡有道法。雖然是教法,但是「道」含攝在語言文字裡面。我們凡夫去思惟、去觀照這十個字時,以教觀心,它就能夠把文字的道法傳到我們的心中,點亮我們的光明, 讓我們也產生道法。一個是佛陀的行,他是有大智慧、有道法的行;一個 是我們凡夫顛倒的行,這是有落差的。但是佛陀施設教法以後,我們用觀法來吸收教法,透過教、觀的兩座橋梁,就能夠把佛陀的道法轉移到我們 的心中,變成我們的道法。

舉例說明一下。比方說,大自然間有很大的能量,牛需要大自然的能量,但是牠不能直接去吸收,那怎麼辦呢?要透過一座橋梁叫草,那麼大自然這塊土地上的礦物質、水分、陽光,就把草給醞釀出來,所以草就含 有大自然的能量。這條牛去吃草時,經過牠的咀嚼消化,就可以把草的能 量轉成牠身體的能量。

所以大自然的能量到牛的身上,要兩個過程:第一個,大地要長出草; 第二個,牛要去咀嚼消化它。也就是說,大自然的能量變成牛的能量必須 有「草」跟「消化」,草就是教,去消化草就是觀。佛法的道理也是這樣, 佛陀要把他內心的覺悟傳到我們的內心,也是需要教觀這兩個過程。

【44】一個人完全不看教理,他越精進越可怕!

那麼「教」跟「觀」到底它們兩個扮演什麼角色呢?「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如果只有觀而沒有教,那可能會有偏差。你學佛以後不看教理,就開始閉著眼睛修打坐、拜懺、念佛,那麼這樣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走入了一條錯誤的道路,走上了向外攀緣,追求感應神通, 這是最糟的結果了。因為沒有學教理,你就不知道佛陀這個教法是讓你觀 心的,你不知道往心中去會,反而向外攀緣,當然產生錯誤。

第二種就是不圓滿。這個法門的功德本來很大,法性量等虛空,眾生 發心太小,結果你不能把法門的功德啟發出來。所以這個「觀非教不正」, 就是可能不正確或者不圓滿。

「教非觀不傳」,你懂得很多教法,但是你沒有實際去修觀,這個教 法也不能弘傳久遠。因為你只是對語言文字的認識,沒有得到勝解,你心中沒有道,你就不可能把這個道傳給別人。所以有些人講佛法很空洞,因為他自己沒有消化;即使有消化他講給別人聽,那個話也很空洞,道味太薄弱,就是教非觀不傳。所以教觀這兩個是缺一不可。

看總結:「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你只有教法沒有觀法, 那麼這樣就很難得到好處了;但是有觀法沒有教法,這樣就危險了。

有個修行人,跟著他師父修了五年的時間,有一次問他師父:師父, 我跟你修了五年,好像都沒什麼進步,內心的覺悟也沒什麼增上。他師父 說:你哪裡有在修行呢?你白天打妄想,晚上睡覺。就是說,你學習上師 的開示,但沒有用他教的教法去觀心。

在《楞嚴經》說,你以前用攀緣心去瞭解世間法,當你學佛時,你還是用你過去的習慣,還是用攀緣心來研究教理,把它當學術研究,那這個 教法還沒有跑到你的內心去,它當然不可能產生道。所以「有教無觀則罔」, 你沒有明白這個教法是讓你用來觀心的,是調內心用的。

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教跟觀缺一不可,但是從初學者來說,你先要有教法。就是說,你即便有教無觀,至少你不會有差錯,過失還是比較輕的,大不了就是沒有真實義。 但是你有觀無教,這個非常可怕!在《楞嚴經》上說:一個人完全不看教 理,如果他不修行還沒事,他越精進越可怕!所以一個人車子開得很快, 在高速公路他的技術不好更可怕,他開慢一點還沒事。但是,如果你對佛法的緣起觀完全不瞭解,一旦加行下去,一出差錯誰都救不了你。

所以教法是正見,由正見產生觀照的正念,有正念才產生調伏。但是在基礎上,先建立正見才有所謂的正念。

丙二、標教觀旨趣分三:初、標列教觀;二、教觀歸趣;三、結顯權實。

【45】圓教的思想,只問迷悟,不問業力!

我們再往下看。

前面先講出它的大綱,以下就說明教觀的宗旨和趣向,趣向就是目標,就是它的宗旨、修行的綱要跟修行的目標。這當中分成三科:初、標列教觀;二、教觀歸趣;三、結顯權實。丁一、標列教觀

我們先看第一個,標列教觀。先攏總標示什麼是教,什麼是觀,有哪些條目。這個地方分成兩大科:第一科,先標列,我們把它先念一遍。

然統論時教,大綱有八。依教設觀,數亦略同。

           一頓、二漸、三秘密、四不定,名為化儀四教;如世藥方。

八教者

           五三藏、六通、七別、八圓,名為化法四教;如世藥味

                                                 藏----以析空為觀

                                                 通----以體空為觀

當知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

                                                 別----以次第為觀

                                                 圓----以一心為觀

在佛陀一代時教中,大綱有八,大方向總共有八個條目。這教法的大 綱有八,就是化法四教,化儀四教,依止教法而設立的觀法,數亦略同。 數亦略同就是說不完全相同,因為化儀四教有一個秘密教,秘密教沒有觀法,因為秘密教它用言辭說不清楚,所以它只能夠理解,它不能修觀。所 以教法是八個,觀法只有七個,就是藏通別圓四教,各有各的觀法。頓教有觀法,漸教有觀法;不定有觀法,秘密教沒觀法,所以叫數亦略同。

我們再看八教,先把八教念一遍八教者,一頓、二漸、三秘密、四不定,名為化儀四教,如世藥方;五三藏、六通、七別、八圓,名為化法四教,如世藥味。我們現在就簡單地說明天台的八教是怎麼安立的。

八教,它是分兩部分:第一個,就是以佛陀說法的內容而言,叫做化 法四教,它的內容有四教,佛陀說法的方式,佛陀是怎麼表達的,是:直接還是間接;是秘密還是不定。這種表達方式有四種。

我們先講化法四教,因為這是主要的內涵。化法四教有四個:三藏、 通教、別教跟圓教。藏通別圓四教,不管是過去的古德,還是現在的學者, 都是把智者大師的四教,先切成兩塊:一個是小乘教,一個是大乘教。小 乘教就是三藏教;大乘有三大宗派,就是通教、別教、圓教這三塊,這個 是一個基本的分判。

三藏教為什麼叫小乘教?為什麼叫三藏教呢?智者大師為什麼給小乘 一個藏字呢?

就是說小乘的經論特色,它的經律論是各別獨立的。它的經講的道理、 論的道理跟戒法的道理,並沒有明顯地互相含攝,不像大乘經典。你看大 乘大乘的菩薩戒裡面有很多中道真如的道理,大乘的經典也講到很多持戒 的概念,但是聲聞戒、聲聞的教法它分得很清楚,戒律就是戒律,教理就 教理,它是區隔的,所以叫做三藏教,經律論是各自獨立的。

通教是什麼呢?就是法性般若,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為什麼空 性的道理——比方說《般若經》、《金剛經》、《般若心經》,智者大師給它一個「通」字?這個「通」叫通前通後,因為這是所有出世間的法門 都必修的空性。只是說,當你在誦持《金剛經》時,有兩種可能:如果你 是鈍根人,你在空性當中沒有產生妙用,那就入了前面的藏教去了,就偏 空了;如果你在觀一切法空時,能夠配合《楞嚴經》產生妙有,那麼你就入了別、圓了。所以這個「通」,叫通前通後,通前藏教,通後別、圓, 它有兩種可能。

第二三個,別教。別教就是講到法相唯識這個別,就是差別義。唯識 學的特色,它安立了種子的概念,這個是非常特別的。你看圓教,它不安 立種子的,它認為真如是全體不變,全體隨緣,真如是不可切割的。但是 在唯識的思想,認為一切法是可以切割的,每一個東西都有一個種子,你做了一個身口意的造作,欸,這裡產生一個種子了;你另外又去做一次, 又有一個種子了。你做了兩次,這種子就擴大,做了三次又擴大了。所以 它這個種子的概念,就把每一個東西明顯地區隔出來了,叫做別。透過這個種子的概念,它的增長廣大跟它的調伏消滅,就建立了無量的差別相, 十法界的差別、染淨的差別,這叫做別,這就是阿賴耶識的概念,種子的概念。

到圓教的時候,它就圓融了。到了現前一念心性的概念時,它就把種 子拿掉了,人生只有兩個重點:叫做「迷、悟」。一個人會偏差,在圓教的思想來看就是你迷惑了,當然這個迷惑有淺深差別,因為你迷惑的淺深, 所以造的業就會有輕重的差別。到了圓教的思想,只問迷悟,就不問業力 了,純圓教。當然這個圓教也要跟前面的融通,但從圓教本身來說,它很 在乎你的迷悟的概念,喚醒真如本性的覺悟就變成重點了。

這個叫做化法四教,就好像世間的藥味,像冬蟲夏草、黃耆、人參這 些中藥的藥材。這藏通別圓四教,智者大師都給它用一個字來代表,藏、 通、別、圓。

【46】藏、通、別、圓四教各自的主修重點是什麼?

智者大師在講《教觀綱宗》時,他也給藏通別圓每一個法,給它一個 字代表它的主修重點。

他說,藏教的法,整個《阿含經》思想,就是修一個字,修“苦”諦。 你打開四部《阿含經》,從頭到尾就告訴你一個觀念,生命是痛苦的,它就主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對這四個 觀察以後,就會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所以整個藏教的核心思想,它是 從痛苦出發,就算它用無常觀成就空性,它那個空性也是帶有痛苦、帶有 出離的空性。它離開娑婆世界,不是因為娑婆世界是無所得,而是娑婆世 界是痛苦的。它的整個啟發點、它的原動力,是對人生痛苦的體驗深刻而帶動它所有的法門,這個就是它的核心思想。所以藏教根性的人,對痛苦特別敏感,而且體驗特別深刻。

諸位!阿羅漢為什麼不敢從涅槃出來?你說他真的沒有那個能力嗎? 不是!阿羅漢的功德神通等同八地菩薩,不是他不能出來,他是不敢出來, 因為他產生法執,他是我空法有。他用痛苦的思惟讓他離開了三界,這是 好事,但是這種痛苦的概念,在他的心中這個痕跡烙得太深了,當他離開 三界以後,開始要成佛時,這種過去本來是法寶的,現在變成毒藥,變成障道了,他不敢從空出假。

所以藏教的法,如果你一輩子只看《阿含經》,後果就是:你會很快 離開三界,但是你後半段的路很難走下去。因為你看到人世的因緣,就覺得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願度人,畏懼三界的果報。 但是你成佛的資糧,必須要來到人世間歷練,所以你後半段就很難走下去。所以智者大師以一個「苦諦」這個「苦」字來形容藏教。

通教是怎麼回事呢?智者大師也給它一個字叫做「集」,苦集滅道的 集。通教的人,般若法門,大談空性,它的目的就是調伏煩惱。空性的人 根機更利了,他離開三界不是因為痛苦,他根本不把痛苦當一回事,他認 為痛苦是一瞬間,他是討厭煩惱的障礙、干擾。為什麼會煩惱呢?就是攀 緣心。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所以攀緣心越重的人煩惱越重,因為你有所 攀緣的心一動,人生只有兩種:不是喜歡,就是不喜歡,那喜歡就變成貪 愛,不喜歡就變成瞋恚,這兩種煩惱都有了。所以空性的人,就是必須要 讓人世間的對立降到最低,人生沒有好壞,如夢如幻。所以空性,整個般 若的思想,這個法門它的藥是幹什麼的?對治集諦的。

再看別教。別教法門的重點,只有一個字叫做「道」,它是讓你修道的,修六波羅蜜用的。為什麼唯識學安立阿賴耶識?它就是菩薩道,你要 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修六度。你修布施有布施的種子,未來的果報是富 貴;你持戒有持戒的種子,未來的果報是尊貴;忍辱是莊嚴。所以它每一 個種子,都有它的差別相貌。所以你要激發你自己修六度法門,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你就必須研究唯識,因為這個法門的特點,正是偏重在道法的 修學。法門無量誓願學,你一定要學唯識學,因為它把每一個法門都說得 清清楚楚,布施要怎麼修,持戒應該要怎麼修。

圓教的一個字就是「滅」字。圓教的思想叫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它 是從佛陀的大般涅槃開始修起,就是你必須把生命歸零,你的心必須要調 整到跟佛陀的心是一個心,你才有資格談修行。所以圓教的修行只有一個 概念,想辦法把你這種沒有自信、胸量狹小的心,調整到跟佛陀一樣的心,就是跟佛陀大般涅槃是一個心性,這樣對你前面所有的藏通別的修法有極 大的加分。

所以智者大師以苦集滅道來分判藏通別圓四教的修行特色。也就是 說,當你想要厭離娑婆世界,你就要多修藏教的法;當你想要面對煩惱,你要多讀《金剛經》、《楞嚴經》這種空性的道理;當你想要修習法門,你又提不起精神,你要多看唯識的思想,它會激勵你。每一個法門有無量的功德。而當你想要安住在跟十方諸佛同一個體性,你就必須學圓教的思想。

【47】什麼是頓、漸、秘密、不定化儀四教?

我們再看化儀四教。

佛陀在講藏通別圓四教時,他採取的說法方法有四種差別。

第一個,頓。頓就是暢佛本懷,直說大法。就是這個人過去生善根強, 雖然有煩惱但是善根強,所以佛陀就不拐彎抹角了,「正直捨方便,但說 無上道」,直接開顯一念心性跟十方諸佛同體,讓他知道,其實過去的煩 惱跟罪業都是虛妄的,他就可以直下承當。

第二個,漸。有一種人的善根不夠,佛陀必須要漸,必須由淺至深, 次第地宣說。佛陀本來想說 A——如果你問佛陀的本意他本來想說 A—但是佛陀看到這個人時改變主意了,他覺得說 A 對他刺激太大了,他不但 得不到效果,在《法華經》上說心生驚怖,對佛法產生驚怖,所以佛陀就 把 A 隱藏起來,先說 B。比方說,這個人根本是人天種性的,他對離開、 涅槃沒有什麼興趣,他把人世間看得很重要,他覺得家庭幸福很重要,他也準備好好地把自己的責任做好,這就是一個標準的人天種性,佛陀不會 跟他講空性的道理。佛陀告訴他說:欸,你不錯,你好好修五戒十善,來生成就人天的快樂。佛陀必須先講漸教法門,佛陀必須給他一個成長過程, 為實施權,就是次第地宣說。

第三個,秘密。秘密就是同聽異聞,各不相知。同聽,大家都聽佛陀 說法,但是每一個人聽到的都不一樣。有些人聽到:欸,我剛剛兩個小時 聽佛陀都在講小乘法;有些人說,不對!佛陀全部講大乘法。這是佛陀施 設秘密了,就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 斯則神力不共法。」這個秘密只有佛陀有辦法,菩薩都沒有辦法。就是佛 陀對一百多人說法時,對某些人施設講《法華經》;對有些人佛陀做一個 區隔,把他們包起來聽不到《法華經》,結果他們聽到的是《阿含經》。就是佛陀施設秘密法,各聽各的,各不相知。相對於秘密叫顯露,這是第三個。

第四個,不定。不定就是彼此相知,受益不同。佛陀在講經典時,每一個人聽到的是同樣一部經典,同樣一句話,但是各自解讀不同。比方說, 佛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字大家都同樣聽到,但是有 些人說:佛陀講這個空的意思,那是空掉外境,所以它就斷滅了。既然一 切法空,那人生沒有意義了,所以當他執著空性時,他產生一種滅色,到斷滅空見時,他就入二乘的涅槃了。

那麼大乘菩薩聽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說,不對!佛陀不 是這個意思。佛陀說講一切法空,是空掉你的妄想執著,外境沒有錯,依他起性沒有錯,你破的是遍計執。所以他理解這個空性,只是空掉你生命不好的這一塊,保留因緣的這一塊。

不定法就是說,這句話講出去各自解讀,這個叫做不定。佛陀在經典 裡面經常會講這種不定的東西,尤其是對空性的理解,那更是不定,三種 解讀方法都有。

這就是化儀四教,就好像世間的藥方,把前面的藥味冬蟲夏草、人參 重新排列組合,放一點頓教,放一點秘密,放一點不定下去就成一部經典 了。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佛陀說法時是怎麼回事。有些人跟隨佛陀一輩子,他只聽到佛陀在講《阿含經》,後面會說到, 他永遠只聽到《阿含經》,所以他說大乘非佛說,也是有道理的,因為為 了保護他的善根,佛陀對他施設秘密教。否則這個人聽到大乘法會產生驚怖,所以他只要在場,佛陀如果講大乘經典時,他已經來了,那也沒辦法, 佛陀就用秘密法,把他區隔起來,讓他聽不到。結果這個話轉到他的耳朵 時,本來是講《金剛經》的、講《楞嚴經》的,就轉成《阿含經》了,這個就是秘密。

所以你從頓、漸、秘密、不定,就知道佛陀在講經的時候是根據不同 根機講的,因為佛陀滅度了,我們現在只看到結集成的一部經典,你就不 知道佛陀講經當時的情況。但是你知道這四個時,就可以把一部經典還原 到過去,佛陀說法時其實是很多聽眾,佛陀說法時就充滿了頓、漸、秘密、 不定四種情況在裡面,它的內涵就是藏通別圓四教。

這是整個佛陀一代時教這種化法四教跟化儀四教的相貌。

【48】佛陀的八種教法是怎麼構成的?

我們再看它的觀法。

當知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就是說,頓等就是頓、漸、秘密、 不定,它使用的用途是沒有離開藏通別圓四教的。化儀是沒有自體的,化儀無體,全然化法為體。就是說其實頓、漸、秘密、不定,它沒有一個自 己的體性,它是就著藏通別圓四教在表達的過程,是直接的、間接的、秘 密的、是不定的而安立,所以叫做「頓等所用,總不出藏等四味。」

接著我們看藏通別圓四教的觀法。

藏教跟通教都是修空觀,藏教是析空,通教是體空。所以同樣是空觀, 藏教是次第的,通教是圓頓的。就是說佛陀在施設空性時,如果這個人善根很深厚,佛陀就直接講空性了,「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但是有些人他沒辦法接受,他的情執太重。佛陀在講空性時,他必須 要繞彎,要先繞到無常那個道裡去,佛陀就不直接講空性,先講無常。他 說人世間是不安穩的,不安穩怎麼回事呢?就是痛苦,因為你沒有安全感, 所有的痛苦、最大的痛苦就是沒有安全感,無常故苦。沒有安全感表示什 麼呢?表示你沒辦法主宰人生。如果你可以主宰人生,你會讓自己沒有安 全感嗎?所以在娑婆世界,你雖然有福報,但是沒有自在力,無我故空。 佛陀是繞了三個圈,從無常、苦、無我,再繞到空性來,因為他必須經過 這個過程,缺一不可。

但是有些人他不必經過繞彎子,佛陀就直接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 是空」,他當下就相應,當下就放下了。

這個就是藏通兩教同樣修空性,有頓漸的差別,這第一種。

別圓兩教,都是修一心三觀,都是中道實相觀,但是也有頓漸不同。 別教是次第的,它必須要先修空觀,先修放下,然後再慢慢的煩惱輕薄了, 他才能夠去重新提起,然後才能夠進入空有的平衡,他必須把空、假、中 分成三個階段。

但是有些人,可以直接地告訴他一心三觀,你放下的當下就可以重新 地提起來。斷惡跟修善是不衝突的,當你放下了煩惱,同時可以積集資糧, 從空出假。有些人就可以空假中三觀同時操作,這個就一心三觀。所以藏通兩教主修空觀,別圓兩教主修中道的實相觀,只是頓漸而有 所差別。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對八教做一個總結。

比方說,我們讀大學有四年級,四個年級各有各的課程。這個課程由 淺到深,一年級就上藏教,二年級上通教、三年級上別教、四年級上圓教。 佛陀在講一年級課程時,因為一年級學生很多,佛陀必須在講課時,有些 東西直接講頓,有時候佛陀必須要施設方便——漸。有些人連苦諦都沒辦法接受,你跟他講娑婆世界的痛苦,他馬上排斥,因為他對娑婆世界的貪愛太深了。佛陀說,那沒關係,你貪愛果報,你至少先修五戒十善保住人 身吧!佛陀必須在藏教裡面又施設方便。所以在每一個年級,表達該年級 課程內涵時,又施設了頓、漸、秘密、不定的表達方式。

你這樣子觀想一下,就知道佛陀是怎麼說法了,你就可以還原——作為偉大的佛陀,他面對這麼多眾生,他是怎麼宣揚佛法的。因為來自四面八方每一個人根性不同,他先把教法區隔出來,藏通別圓四教,然後這四 個教法在灌輸給眾生時,他又用了頓、漸、秘密、不定四種原則,把這四 種藥再慢慢地灌輸給眾生,這就構成了佛陀的八種教法。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