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你用什麼方法離開娑婆世界,這會影響你未來的成佛道路!
【51】淨土宗發願為什麼要加上「迴入娑婆度有情」?
【53】為什麼佛陀開出了藏通別圓四教的差別?
【54】你一句佛號念起來,放下身心世界就是大布施了!
【55】《法華經》跟《華嚴經》有什麼差別呢?
【56】你得到圓教的道理,所培養的善根生生世世都會跟著你!
【57】你最好在解決生死問題時,把成佛之道考慮進去!
.
【49】你怎麼才能知道一部經是專門對治什麼病的?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一頁,我們看丁二的教觀歸趣。
天台教觀所要表達的意思,是當我們在受持一部經典或者修習一個法 門時,要緊的是能夠掌握佛陀的真實義,就是「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 來真實義。」但是我們現在瞭解佛陀真實義很困難,因為現在到了末法時 代,有法無人,我們看到的是最後經典結集的結果,但是我們沒有辦法看到佛陀當時說法的過程。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是佛陀滅度後,經過大菩薩們結集的《金剛經》、《楞嚴經》等經典,但是這些經典當時是什麼因緣講出來的,沒有人知道。所以智者大師從《法華經》的思想,提出了八教的 思想:化法四教,化儀四教。透過八教,你就可以還原佛陀當時說法的情 況。
他首先把法門分成淺深,藏、通、別、圓次第,在表達上又分成頓、 漸、秘密、不定。所以有了這個八種法的操作,你拿到一部經典,你就知 道這部經典從內涵上,屬於藏、通、別、圓哪個教。
如《金剛經》從內涵 上,它的判教屬於般若系,通教。《金剛經》在講空性時是直接了當的, 是頓教法門。但是頓裡面,也有一些不定的,比方說,它講無住生心,雖然它的當體是空性,但是它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隱隱約約有妙有的味道,所以它也含有不定的內涵在裡面。也就是說,有些人讀了《金剛 經》以後,他可能會從空出假,而轉向法華涅槃;有些人讀了《金剛經》,也可能走入偏空涅槃。
《金剛經》在化儀四教裡面,有頓法,有不定法,但是沒有漸教法, 我們看不出來《金剛經》有講到苦諦的思想,它直接開顯空性。但是隱隱 約約地為整個心性中道的思想也作了布局,也放了圓教的思想在裡面。所 以除了它的當體是通教以外,也有不定的味道在裡面,不是決定的。法是 有很多彈性的,秘密就是有很多彈性,大者見大,中者見中,小者見小。當你拿了一部經典你就可以為它判教,從化法四教、化儀四教,就可 以判教了。就是為什麼佛陀講一切法空,後面又講妙有,你就知道這部經 它的當機眾是通教的菩薩,但是有些通教的菩薩又具足圓教的善根,佛陀 也放了一些圓教的法在裡面當配套。天台的判教就是這樣判的,你就知道 每一部經典在整個佛陀一代時教它的定位是什麼,它的化法的判教在哪裡,它的表達的方式是什麼,這兩個合起來你就知道:喔!這部經典的「藥」是專門對治什麼病的,吃了以後哪些病會好,會往哪一個方向引導,它的調伏引導是怎麼回事,你就很清楚了。
【50】你用什麼方法離開娑婆世界,這會影響你未來的成佛道路!
前面是把整個天台的教觀是怎麼判教的,做一個大綱的說明。 我們再看它最後的旨趣,它的歸趣、目標。 我們把它念一遍。四觀各用十法成乘 能運行人至涅槃地 藏通二種教觀 運至真諦涅槃 別圓二種教觀 運至中諦大般涅槃。
這四種觀法,藏、通、別、圓四教,就是析空觀、體空觀、次第三觀、 一心三觀,四種觀法都有它的十法成乘,它有十種次第。後面會說明次第 三觀是怎麼修的,體空觀怎麼修的,每一個觀法都有十種次第,十種次第而成就乘,而成就到彼岸,使令行人到達涅槃之地。總而言之,這四種觀法都可以達到不生不滅的,沒有煩惱,沒有罪業, 沒有老病死的清涼地。當然這個涅槃地,它有淺深差別,什麼叫涅槃地, 在以下繼續說明。說藏通兩教的教觀是偏空的涅槃,就是這個涅槃裡面, 沒有生命現象,這個人就消失了,沒有正報的身心,沒有依報的國土了。 如果你根據別圓兩教的教觀,他離開三界以後,不但了分段生死,他還有 正報的莊嚴,依報的莊嚴,還有生命的妙用,這個地方就講到空性的道理。這個空性非常關鍵。一個人怎麼從三界出來的,這很關鍵。
諸位!你怎麼離開三界的,這個影響到你後面的道路。你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三 乘共坐解脫床」,這是《法華經》的話,說聲聞人、緣覺人、菩薩都是成 就空性的,所以法華會上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起大疑惑說:為什麼我 們都修空性,同樣離開了三界,我們阿羅漢只能夠在山中打坐,等著入涅槃,啥事也幹不了,文殊、普賢他們卻能夠到十方世界,示現八相成道, 代佛轉法輪,這就很奇怪了!我等同入法性,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差別?所以在《法華經》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修行是長遠布局,不是這麼 短見,不要急急忙忙地趕緊先離開三界。以後再來後悔,你不如先搞清楚, 用什麼方法離開三界。不然到時候後悔來不及。
在《法華經》的思想,天台教觀有三種方法離開三界,會有三種不同 的結果,我簡單說明一下。
第一種,離開三界是從無常離開的。你離開三界的理由是三界我受夠了,給我太大的壓力,太痛苦了,從無常而契入空性。
第二種,離開三界是從因緣。因為三界就是假的東西,它沒有真實性, 所以我沒有必要去攀緣三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它是跟因緣 借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我就把三界 給放下了,因緣性空而離開三界。
第三種,是從心性。因為本來就沒有三界,「何期自性,本來清淨」, 既然本來就沒有三界,我幹嘛要攀緣呢?就離開三界了。
三種觀法,這三種思考模式會影響到你後面的路怎麼走。當然,諸位 注意!不是絕對的,它也可以兼修,但是你要注意你的安住,就是你經常的主修很重要,注意你的根本法門。在天台的思想,它的權實二法也不是那麼絕對。比方說,你的根本法門,你之所以放棄三界,是因為認定心性裡面本來就沒有三界,那是自己 多事,一念攀緣,自己找麻煩找來的,所以一念的迴光返照,當體放下,從心性的觀察而離開三界,你的主修是這個。但是你針對某種粗重的煩惱, 從對治義你也引用《阿含經》的思想來加以對治,這個是可以的。但是你 很清楚,修這個法時,只修其法而不產生執著,不產生法執,這是可以的。 你在沒有執著的角度拿藏教的法當一時的對治,這個不會影響到你的種性。但是,如果你是一昧執取從苦諦這樣一路修上來,那你的種性就變成這樣了,你一定會先到偏空涅槃去,待一段很長時間。
在法華思想是:你是坐什麼車子離開三界的,你用什麼思考模式讓你 離開娑婆世界,這會影響到你後面的路是很快成佛,還是你必須要產生一些延遲,產生一些障礙,然後再成佛,這很關鍵!
【51】淨土宗發願為什麼要加上「迴入娑婆度有情」?
有位禪師,他讀《法華經》上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句話是擺明了講空性,三界本來是空的,寂滅相。他就向他的上師提出一 個疑問:「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那為什麼我有眼耳鼻舌身意呢? 我有生命存在,我可以吃飯,還有山河大地的活動,這是怎麼來的呢?他師父說:去去去,我不與汝道。我不跟你講。禪宗是不跟你講話,讓你自 己去體悟。它認為我跟你講了以後,塞住你的悟門,你就不想去思考了。禪宗認為不能告訴你答案,我們顯教的東西,答案講太多了。禪宗它 不告訴你答案,你就要自己去找。那麼這個人,他從冬天開始打坐,到了春天,打坐時突然間一念之間相應了。他就跟師父說:我懂了!他也講一個偈頌,他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到百花開,黃鶯鳴柳上」。這個人不簡單!他從寂滅相悟到了妙有。他說諸法雖然寂滅相,但是春天到了的因緣,溫暖的因緣讓百花開了,讓黃鶯開始活動了。這個人有大乘善根,他在空性裡面悟到不空。所以種性就很重要了。
你看淨土宗,我們講,「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為什麼後面還要加一句話「迴入娑婆度有情」?諸位!這句話非常重要!諸位!請你注意!你現在開始所發的願,一定影響到你未來的因緣。願如果發錯了,要馬上改,因為時間久了,它在你心中會產生一個痕跡。你現在覺得無所謂,反正不就是離開娑婆世界嗎?諸位!那是千差萬別啊!離開娑婆世界以後,你後面的成佛之道怎麼走呢?所以,為什麼因地要圓滿就在這裡。就是說,因為你不斷地用錯誤的思想、願力讓你離開了三界,但是你 這種錯誤的思想,卻烙下一個錯誤的痕跡。
諸位!法執比煩惱障還難對治, 因為它沒有對錯,但是影響到你的胸量格局。它不像煩惱障很粗重,每一 個人都可以知道它的躁動性,它的過失相,法執它沒什麼過失,但是你發 錯以後,胸量狹小個性卑劣,怎麼講你都聽不進去,那慘了!你成就功德 莊嚴就很難了。也就是說,成佛,我們現在必須要做兩件事:第一個遠離過失;第二個成就功德。但是你這個過失是怎麼遠離的很關鍵。你用一種 很極度的、斷滅的角度去遠離過失,你後面成就功德就很難了。所以,你最好剛開始起步成佛的時候,就走對道路,一次到位。不要 說我走錯了,然後再來迴小向大,你這不是折騰嗎?而且你再走回來,那是一條非常辛苦的道路。所以研究《法華經》的人,就是說,既然是同樣的精神體力,同樣的 拜佛,同樣的念佛,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把願發好?你也沒什麼損失嘛。 你現在烙下一個錯誤的痕跡,以後還要去掉,尤其法執是很難去掉的,因為你當初就是靠這個思考模式離開的,當初就是深深讚歎這個法門殊勝, 結果你現在從這個法門離開,到時候就自相矛盾了。所以為什麼教觀會產 生這麼多的差別?法門真的是有權實的不同,有究竟跟不究竟的差別。
丁三、結顯權實【52】
我們目標要遠大,修行要務實!
我們再看丁三。怎麼樣操作能夠權實圓滿,結顯權實之間,達到權實不二?我們看蕅益大師的總結。藏通別三,皆名為權。唯圓教觀,乃名真實。 就圓觀中,復有三類:一頓、二漸、三不定也。為實施權 則權含於實,開權顯實則實融於權。這個經文很重要,它把前面的權實二法做一個總結。在整個化法四教當中,藏通別三教,這個是一時的方便,佛陀只是對治某一種眾生的煩惱而開顯的,但是什麼是佛陀的真實義呢?圓教的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的一心三觀是佛陀的真實義。
也就是說,如果今天佛陀跟我們一起生長在這個世間,佛陀是怎麼看 這個世間的,就是佛的知見是什麼?如何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就是說,佛陀您現在不要管我們需要什麼,您以前說話都是為我們需求,請您現在把 眾生的需求先拿掉,到底您老人家是怎麼想的?這就是開權顯實了。現在 您老人家到底想說什麼話,請您直接說了。佛陀就說:圓教是我要開顯的,一切法都是你的心性變現出來的。佛陀要講的話就這句話而已。但是講這句話,很多人沒辦法接受,佛陀只好 說,因為業力變現的,因為阿賴耶識變現的,因為怎麼樣......所以他講 了很多話,其實這個都不是佛陀的本意。如果你問佛陀的內心世界,他只 有一句話,就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注意你的心態,因為你用 什麼心態來學法門,會影響到你最後的結果,這個就是佛陀的本意了。所以這很關鍵!
站在圓教的角度,你可以修三種觀法,就是說,理論 可以圓滿,但是事修可以緩慢。你看圓教也沒有說,你一定要頓修三觀, 也可以漸修,也可以一輩子修空觀,都可以;你也可以一輩子都厭離娑婆, 啥事也不幹。但是你不能不發菩提心,你只要心態有這個作願就可以,至少保住你的種性。因此願菩提心跟行菩提心是有差別的。就是說必須悟的是圓教的道理,但是起修的時候要務實。目標要遠大,修行要務實,所以它就必須有次第觀法,你甚至於可以先修四念處都可以。你說我三界煩惱粗重,愛取太粗重了,可以的,但是你在觀四念處時是怎麼想呢?你觀想時,用如夢如幻的不淨、苦、無常、無我,對治我心性裡面的小汙點,對治我心性中像小水泡樣的那種貪愛的煩惱,你如果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對治煩惱,這時它不影響你這個車乘的種性。你也可以不定,或修大或修小,今天修圓頓止觀,明天修次第止觀,乃至於後天修四念處都可以,也可以變 來變去稍作調整,頓、漸、不定都可以,但是你的思考模式,還是圓教的思考模式。你整個心性的安住點,必須要在一念心性,關鍵在這裡!
當我們操作權法時,權含於實,權法也沒有離開心性,廣修方便法門; 但是你會歸到一念心性時,觀想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安住一念心性, 這兩個沒有衝突。所以,得到整個天台判教時,你的操作首先要分成根本跟枝末。根本 法門你就必須很計較了,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這影響到種性,不能開玩 笑。稍微一點差錯,你成佛的時間,得付出百千萬劫的代價。所以根本法 門「安住」,你依什麼為住,這個很關鍵!你住錯了,那就是法執了。安住必須要心性,但是對治跟調伏可以善巧。枝末法門,你喜歡拜懺就拜懺, 喜歡持咒就持咒,喜歡念佛就念佛。
在大乘佛教裡面,有些東西是很嚴格的,這是根本法門,蕅益大師說 的是定盤星。你這個定位一錯,那你越走越遠。遠方的定位要精準,但是 下手要務實。所以你掌握理觀要圓滿,事修則隨緣。那麼你就掌握整個佛 陀的真實義了,佛陀就是要你這樣子。在對治上你有見思煩惱,當然要用藏教的法門來對治;你有所得的攀緣心很重,當然要修空觀。但是修空觀, 修四念處時,你要知道用如夢如幻的法藥對治你心性裡面如夢如幻的煩惱 影像,也是不失你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圓教的觀法,法法銷歸心性, 但是又不妨礙事修,權實不二就是這樣操作的。
乙二、詳辨五時八教觀法分二、初、總說。二、別釋。
那麼前面等於是一個綱要的說明,現在我們就來詳細地把五時八教教法跟觀法,做一個說明。
分二,總說跟別釋。丙一、總說
【53】為什麼佛陀開出了藏通別圓四教的差別?
先看總說,看第一段。
良由眾生根性不一
且約一代,略判五時。
致使如來巧說不同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佛陀出世的本懷,是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講到一念心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使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直趣大乘,既然佛陀的本意是這樣,那麼為什麼他開出了藏通別圓四教的差別呢?蕅益大師說,因為眾生有這個需求。眾生學佛時,是帶著他的根性來學佛的。這個根性就是他在三界流轉裡,他自己生命的經驗跟遭遇。遭遇的過程當中,他有他的思想模式,這個「性」就是他的習性,「根」就是 增長,他這種習性是不斷地在數數地攀緣,數數地廣大,所以這種根性已經不可改變了!連佛陀都改變不了,佛陀只好恆順眾生。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講出那麼多的差別。
佛陀本來只有一佛乘,想要讓眾生成佛——那麼簡單的概念,但是 因為「良由眾生根性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且約一代,略判五時。」 一代,按照一般的說法,釋迦牟尼佛三十成道,八十入涅槃,就是說法五 十年。按照釋迦牟尼佛這五十年的說法,我們把它以五時來含攝。前面的八教,是講到佛陀說法的內涵跟時機;這個地方是佛陀講教法的次第。
【54】你一句佛號念起來,放下身心世界就是大布施了!
先看第一個華嚴時。華嚴時,正說圓教,兼說別教,約化儀名頓。華嚴時,它不是代表《華嚴經》,當然《華嚴經》一定是華嚴時。華 嚴時就是華嚴部,比方說《華嚴經》,比方說《梵網經》,只要合乎華嚴概念的都是華嚴時。為什麼這個時段的經典叫華嚴時?因為它談到一佛乘的因果。「華」就是成佛之因,六度是「華」,以六度之因「華」;那麼「嚴」是講到一 佛乘之果,成就諸佛萬德莊嚴之果,所以它等於是大談一佛乘的因果。
它的化法四教,「正說圓教,兼說別教。」《華嚴經》的內涵有兩塊: 有圓教跟別教。它的理論、修學是根據圓教一心真如開顯出來,是圓融無 礙的;但是它修證的功德,講到初地、二地、三地……,它是次第的。因為它是暢談成佛的果地功德,當然是要有次第。雖然圓融不礙行布,雖然 它的心性同樣是一念心性,但是心性的開顯有淺深差別。同樣月亮,有初 一的月亮,有初二的月亮,雖然月亮的本質相同,但是它的亮度不同,所以也有它的次第差別,就兼說別教。那麼約化儀,它是頓教。《華嚴經》只為大乘善根、準備好的人而宣說,它不施設方便的。所以你看古德說,「演大教,說華嚴。塵剎海,現寶蓮。」
佛陀成道以後,《華嚴經》是怎麼宣說的?是現千丈的盧舍那身, 直接為根熟的菩薩宣說六度法門、快速成佛的法門。但是小乘學者在座, 在《華嚴經》上說,「有眼不見盧舍身,有耳不聞圓頓教」,小乘人在聽 的時候,是如盲如聾,根本聽不懂,也看不到佛陀的身色。所以小乘的學者在華嚴會上是完全空過了,因為佛陀在華嚴會上的布 局是這樣:他成佛以後,先把準備好的人趕快度化,因為不能再等了。這 些人生生世世親近十方諸佛,到了釋迦牟尼佛,早就準備好了,佛陀只要 稍微點他一下,他就能夠往上,所以佛陀直接宣說大法。《華嚴經》這個法門,簡單地說就是事事無礙。
舉個例子。蕅益大師 說:一句佛號具足六度萬行,這個就是華嚴的思想。說你一句佛號念起來,放下身心世界就大布施了,因為你布施的目的,就是對治貪心、培養捨心。你念佛能夠放下,從一念心性的角度,你已經成就布施的功德。一句佛號 念的時候,惡念不起,就是大持戒。所以《華嚴經》,它每一個法門都講 互含互攝的。在我們以前的觀念,布施就是布施,持戒就是持戒,但到華嚴會上, 不是這樣講。你要法法銷歸心性。你修一個法門,可以同時具足一切法門。 所以為什麼有些人,他布施得到來生的果報不但富貴,還莊嚴,還能夠成 就尊貴?因為他就懂得《華嚴經》的思考模式。諸如此類,凡是事事無礙 的都是華嚴。
【55】《法華經》跟《華嚴經》有什麼差別呢?
《法華經》跟《華嚴經》有什麼差別呢?不一樣了!諸位!《華嚴經》是頓教,《法華經》叫做會漸歸頓。《華嚴經》是偏重佛陀果地的功德, 是為根熟菩薩直接宣說的;《法華經》是為凡夫宣說的,就是成就成佛的因地,這個人還是凡夫,但是他心態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才能夠快速成佛。所以《法華經》偏重在一佛乘之因,雖然它也講因果,但是偏重在因; 《華嚴經》也講因果,偏重在讚歎佛陀果地的莊嚴。所以不讀華嚴,不知佛的富貴,就這個意思。
《華嚴經》跟《法華經》不太一樣。我們讀《華嚴經》只有隨喜讚歎的分。你看,「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你在拜佛時,觀想你的身體變成無量身體,然後每一個身體又供養無 量的佛,那不得了了!這都是華嚴的概念了,《華嚴經》的概念,事事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那麼只要是這方面的思考,都列入華嚴時。讚歎佛陀的功德,強調事事無礙,一個法含攝無量法,無量法入一法。當然我們對這個法門只有隨喜讚歎。《華嚴經》我們一般人很難做到,要利根人,上根人。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裡。
因為《華嚴經》它是一個重點,後面就是佛陀 開始把千丈的盧舍那身收起來,現出丈六的比丘相,開始陪著眾生成長, 透過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教化眾生,因為佛陀把根熟的菩薩度完以後, 面對的就是生死凡夫了。我們下一堂課再說明。今天講的有沒有問題?請說。
【56】你得到圓教的道理,所培養的善根生生世世都會跟著你!
【學員提問】師父慈悲,弟子想問,修圓教的菩薩所成就的智慧,萬一他沒有往生到淨土的話,他這個智慧有沒有隔陰之迷?他再輪迴時,怎麼樣處理這個智慧?
【師父開示】好的,他當然有隔陰之迷,他萬一臨終出了差錯,就沒 法往生。當然往生以後,那不得了了!這種人一往生,佛陀是直接講一佛 乘,他直接證得八地,就是花開見佛悟無生。這個無生就有大小差別了,小乘的無生、圓教的無生、別教的無生, 所以他一旦往生,那就不得了了!圓教人一往生,他後面走的路,叫師子 奮迅三昧,很快地超越一般人。萬一這個人沒往生,他有幾種情況:可能 他有煩惱;可能根利遮重。但是他的善根不會失掉。諸位!善根不會失掉的,因為他這個道理悟了就悟了,但是他有隔陰 之迷。不過只要有人稍微提醒他,比方說六祖大師,他就送柴火到員外家,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開悟了,一句話就開悟了,善根深厚。 但是他沒有聽到之前,的確也不知道。所以如果成就這種善根的人,跟一 般人不太一樣。就是說,他如果沒有遇到佛法,跟一般人一樣就是醉生夢死。但是這種人只要一聽到以後,他會頓悟,因為圓教人他的特點,是頓悟、頓修、頓證。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方兩個人都很放逸,都抽菸,一個人一天都要抽 十根香菸。這個受過圓教熏習的人,他一旦悟道理以後,他第二天就把十 根菸戒了。有些人是修藏教法,他可能說那沒關係,我今天抽十根,明天 抽九根,後天抽八根,有些人因為他必須 step by step(一步一步),必須 慢慢來,因為他的根性就是這樣子。所以圓教的人,一旦學佛以後,他的壞習慣改得很快。就是說兩個人的心,一念心同樣陷在粗重的煩惱障、業障,但是他從裡面跳脫出來的速 度不一樣,就是坐的車子不一樣。所以你得到圓教的道理,生生世世你就是一個固定的種性了。如果你 是得到一個堅定的理解時,這個種性已經成立了;但是你如果帶有疑惑, 那不算,你沒有真正瞭解,好像這樣,又好像不這樣,那你這個種性沒有成立,你還是不定種性。那你來生,就看你遇到誰。遇到大乘人算你幸運, 你要遇到小乘人那也沒辦法。但是如果你種性已定,那你只要聽到一個小 小的法,乃至於聽到藏教的法,都足以啟發你大乘的思想,因為佛陀的教法,都有秘密跟不定。所以圓教的人,他要讀到《金剛經》通教的法,就能夠悟到一心真如。因為佛陀很多法它是互含互攝的,因為佛陀在講法時經常施設很多秘密、不定放在裡面。就是說,萬一這個人是圓教根性的,但是這個法的當體是別教的或通 教的,但是也沒關係,你只要把它學完,大者見大,小者見小,中者見中。 因為佛陀說法,他往往會考慮到,可能有些圓教的人在聽,所以他就每一 部經都還有放一些秘密跟不定在裡面,受益不同。
總而言之,你智慧善根是不會失掉的,永遠不會失掉的,除非你沒有 聽懂。所以你修學智慧是最划得來,因為你修福報,福報花完就沒有了, 你造了善業生到天上去,享受一時的快樂,做了一場美夢,下來以後,啥都沒有了,重新開始。但是,諸位!你培養的善根生生世世跟著你。同樣的業障深重,同樣的煩惱粗重,你會比一般人超越得快。所以你看很多人,他以前是非常放逸,一覺悟以後不得了!那是判若兩人。合理地推論,他的根性絕對不是藏通的根性,至少是別教圓教的,所以他反轉得很快。
諸位你看看,蕅益大師講到《觀經》的下品下生,這種人不簡單,我簡單講一下《觀經》的下品下生。從他今生來看,他造五逆十惡的重罪, 這個業障是非常重的,當然臨終時地獄的火會現前,因果法爾如是。但是這個人,還不是在佛堂,是臨終時聽到善知識的開導,在這種兵荒馬亂、 內憂外患時聽到這個法,馬上啟動他的善根,起大慚愧,然後轉地獄的火成金蓮花,馬上提起佛號,把這個地獄的業轉成淨土的業。諸位!你覺得 這個人怎麼樣?不簡單吧?我們有點看不上下品下生,其實他不是一般人。你看善導大師判教,他說上品是遇大凡夫,大乘善根,福慧雙修的; 中品是遇小凡夫,小乘根機的;下品他是造罪凡夫——他沒講他的根性,沒有說他是小乘,他說下品是造惡凡夫,但這個人肯定是大乘善根的。所 以善導大師補充說,他今生造惡,但是過去生是深厚的大乘善根,才能夠在臨終的那一剎那改變過來,就像這架飛機已經要撞山了,他馬上把它拉上來。所以諸位!
罪業煩惱會讓我們墮落,但是善根會讓你在墮落中產生 反轉。當然我們不造罪是最好了,因為你沒有必要去經過這個危險過程。有人問黃念祖老居士說,為什麼有些人要十念,有些人一念呢?黃念 祖說,是善根不同,有些人一念就夠了,他一念提起來就已經現成「厭離 娑婆,欣求極樂」;有些人他必須要經過十念的相續,他的心態才能夠跟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到位。同樣一句佛號,因為你的心理素質不同,所產 生的效果肯定不同。
【57】你最好在解決生死問題時,把成佛之道考慮進去!
諸位!我們學圓教一定要注意,圓教不能離開權法,不能忽略對治法門,要不然就是我們同參道友常戲論的:你要是圓教離開了權教,那就不 是圓教,變橢圓形了,就不是真的圓教了。所以你看蕅益大師怎麼說?「為實施權,則權含於實;開權顯實,則實融於權。」天台宗從來沒有說圓教可以離開權教的,沒有這樣講。沒有說理觀可以離開事修的。我們意思是這樣,根據法華跟天台的思想,你要走成佛之道,現在一 開始就必須做好規劃,你不能病急亂投醫,反正我先離開三界再說,你不能有這種概念。也就是說,先離開三界,成佛的事以後再說,你把成佛之道分成片段,對你是非常不利的。你花同樣的精神體力,在娑婆世界這幾十年你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的思想更圓滿,一開始就到位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把成佛之道分成這麼複雜的一個因緣?就是說,從現在開始,雖然我們急迫的問題是解決生死問題,但是你最好在解決生死問題時,也把 成佛之道考慮進去。如果你有這種思考對你是非常有利的,因為你遲早要 成佛的,你越早規劃對你是越好。
《法華經》,佛陀四十八品中講了二十八品,在告訴你為什麼要成就 圓教的思想。不成就圓教的思想的後果,他舉了很多例子。反正你遲早要走,晚走不如早走,結論就是這樣。所以在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乘法。如 果說有真實的阿羅漢,一個人他成就阿羅漢以後,就沒事了,就不跟人家 往來了,當然你成就阿羅漢沒關係,那是你個人的選擇。關鍵是阿羅漢是 假的,「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就是說沒有一個人永遠做阿羅漢的, 所以你還得出來,還得面對緣起法。不是說滅色取空,沒有這回事情,那是暫時的。既然你以後還要處理,那你為什麼不現在就一次到位呢?因為 根本就沒有真實的阿羅漢可得。「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所有的東西,生天是假的,做阿羅漢也是假的,所以我們遲早要成佛,那你最好是一次到位,就這個意思。
好,我們先講到這裡。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