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 星期二

天台教觀綱宗(第7集.完整開示文字)..(淨界法師)




【58】我們今生修行,必須面對哪三大問題?
【59】你的心住在外境,向外攀緣而修,這非常可怕!
【60】怎樣才能法法銷歸心性,建立大乘的善根?
【61】怎麼把你的心帶回家?
【62】怎麼知道你的大乘善根成熟了?
【63】你全部在事修,完全沒有理觀,進步就很慢!
【64】為什麼佛陀要施設這麼多法門?
【65】佛陀面對我們生死凡夫,為什麼第一個教化方便是消除業障?
【66】佛陀在方等時為什麼要把大乘的不二法門開顯出來?
【67】佛陀為什麼要講般若法門?我們應怎樣為大乘善根布局?
.

 乙二、詳辨五時八教觀法

丙一、總說

【58】我們今生修行,必須面對哪三大問題?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二頁,我們這一科講到詳辨五時八教觀法。

這當 中分成兩科:第一科是總說,天台宗是智者大師把一心三觀的觀法跟《法 華經》的教法結合,而成立了五時八教的非常精密而詳細的一個教觀體系。這個五時八教,到底它的修學宗旨是什麼?簡單地說,它就是提倡一佛乘 的概念。

作為一個大乘的佛弟子,我們今生的生命要面臨三大問題:

第一個,就是安樂的問題。這個是最迫切的,我們在乎來生是不是快 樂。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想盡辦法,讓自己來生不墮惡道,這是你要做 的第一件事情。所以我們必須努力要求自己,修學五戒十善,讓我們身口 意的活動,盡量不要創造罪業出來,這個是所有佛弟子的第一件功課。想 辦法減少你的過失,因為你不喜歡痛苦。所以必須在因地上減少你的過失, 把你的過失降到最低。這是第一件事情,修學五戒十善。

第二個,你在五戒十善修得有一點精神體力時,你會站在更高的高度 來解決生死輪迴的問題。因為你慢慢地覺得,雖然人世間有些快樂,但是它給你的不安全感太可怕,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你每一次的受 生,付出的痛苦遠比快樂多,生命是得不償失的,付出太大,得到太少。 所以要解決痛苦,最根本的就是想辦法離開三界。

就淨土宗來說,就是深信切願,持佛名號,我們必須想辦法跟彌陀感 應道交,這是你要處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你的生死問題。這個事情遲早 要處理,當然早處理比晚處理好。

那麼,你這個解脫的問題有時間處理了,你就要考慮第三個問題——成佛的問題,我們哪一天能夠跟諸佛一樣成就萬德莊嚴,所以我們也在生 命當中隨緣盡份地修習六度法門,用慈善事業去幫助有緣的眾生、可憐愍 的眾生。

總之我們今生修行當中,面臨三大問題:安樂的問題、解脫的問題、菩提的問題。

【59】你的心住在外境,向外攀緣而修,這非常可怕!

一般人沒有經過天台教觀的訓練,他採取的方式是分段的,是區隔的。 因為他在做慈善事業時,可能忘了求生淨土;他求生淨土時,也可能忘了成佛,所以他把生命修行分成三塊。他修人天乘時,沒有解脫的概念在裡 面,沒有成佛的概念在裡面;他在佛堂念佛時,也沒有成佛的概念,所以他的修行是分成三塊。

那麼,這種區隔式的修行沒有整合,不管你多努力,你的生命當中有 兩種過失:

第一個,不堅固。按照天台宗的說法,你今天的修行沒有銷歸心性,你就沒有善根力,你的修行就沒有根,只有一種資糧。你很努力地修習五 戒十善,很努力地念佛,你有安樂的資糧,有往生的資糧,但是你就像桌 上花瓶裡的花,沒有根,沒有依止大地而住。

你為什麼沒有根呢?因為你沒有銷歸心性,所有的修行都是依有所得 的心,向外攀緣一種相狀而修。諸位!當相狀產生變化,你的心態會有變 化。比方說,你今天護持三寶,不是發自內心的去護持三寶,而是緣三寶相的莊嚴而護持三寶,因為你的心只有兩種情況:你不是向內安住,就是 向外攀緣,沒有第三種情況。那麼你緣三寶的境供養三寶,如果三寶的境 合乎你的心意,你會繼續供養;如果三寶的境相產生變化,你不滿意了, 你護持的心就退轉,因為你的心住在外境,這是非常可怕的!

因為外境是變化的,生命的本質就是動盪不安的,外在的世界沒有「安住」這兩個字,因為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你安住在一個非常變幻莫測的 外相,這就是為什麼你修行進進退退,因為你的修行沒有根。這樣的修行, 打開你生命的內心世界,會發現你只有資糧力,沒有善根力,所以你禁不 起八風的考驗。

當然,臨命終你也不見得過得去,因為你平常就過不了關,臨終更嚴重,內憂外患。所以你可能會面臨:第一個,你的善法資糧不堅固;第二個,你的資糧不圓滿。因為你今天向外攀緣去修安樂、解脫、菩提。向外攀緣就帶有情緒,帶有感情,有我法二執,帶有情緒化的、有感情的修學,你就不能普遍跟法界相應了。你只選擇你喜歡的、你要的東西去修學,你來生的資糧也不會太大,你今生的成就、格局也不會太大。也就是說,你花費同樣的精神體力,因為沒有加以整合,你的生命當中產生了不堅固跟不圓滿兩種過失。

【60】怎樣才能法法銷歸心性,建立大乘的善根?

其實你可以做得更好,怎麼辦呢?只有一個原則,就是法法銷歸心性。 你必須用內心的力量,去帶動外在的事修。你必須改被動為主動,不是因 為攀緣外境,才去刺激你的修行。這種被動的修法,永遠沒有根的。那麼怎樣才叫做法法銷歸心性呢?按照天台宗的規劃,你要先修觀心 法門。就是說,當你在積集資糧之前,要先把心態調整好。

天台的教觀是 先有善根,才有資格談資糧;先有實法才有資格談權法,先有理觀才有事 修。你的根本沒有建立起來,就像一棵樹沒有根,談不上枝葉花果。那怎麼樣建立你大乘的善根呢?

天台宗認為:你要觀心,要迴光返照,要正念真如,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其實這個三觀,事實上就兩種觀法,就是空觀跟假觀。空觀的話,觀照你這一念心本來清淨。

雖然在我們的生命經驗,我們跟很多人、很多事情接觸,留下很多的影像,這些影像當然會誤導你。但是你要告訴自己,這些影像都不是你本來的東西,都是因緣卡上去的,所以它的本性是空寂的,你心性的本體還是一樣——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這個時候以離相的心性安住下來,這個非常重要!

【61】怎麼把你的心帶回家?

一個人要把心量擴大,要離開所有過去生命經驗留下的錯誤的概念,只有一個方法:把你的內心清空,把你的生命歸零。你不可能用短短的幾十年,改變過去生的生命經驗所留下的影像,在那裡「時時勤拂拭,莫使 惹塵埃」,你擦到什麼時候才擦乾淨?只有一個方法,觀想它「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本來沒有的!這個時候,你的心性開始跟你的妄想脫離。

諸位!佛法不是要你消除妄想,它要你不跟妄想走。要你消除妄想那 就慘了,那你這輩子都不夠用了,你怎麼可能消除妄想、帶業往生呢?你只能不隨妄轉,因為它本身是沒有體性的。所以你內觀真如時,妄想自然 脫落,你的心性開始把心帶回家。妄想它為什麼那麼有力量?是因為你攀 緣它,你跟它感應了。

所以,這個空觀的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把你的生命經驗全部歸零, 恢復你的本來面目,你本來不是這個樣子的。你現在這個心惹很多塵埃, 你過去的生命經驗,今生的生命體驗,卡上很多的影像,但是沒關係,它真正染汙你的心性。所以這個空觀,離一切相,讓你生命歸零,重新開始回到你最初的原點,這是第一個。

【62】怎麼知道你的大乘善根成熟了?

當然第二個更重要了,觀察一念心性,本來具足。你的心性具足十法界的功能德用,所以你開始發起願力,發起菩提願或者菩提心。其實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他一定發起願望,所以菩提願也可以,他開始有一種成佛的願力,有度化眾生的願力。那麼當你一念的清淨心,跟菩提願結合時,你的心就有善根了,叫大乘善根成熟,藏傳佛教叫空正見,叫菩提心;《法華經》叫做清淨心,菩提願,道理一樣。

【63】你全部在事修,完全沒有理觀,進步就很慢!

當你的心性建立這兩種根以後,你開始從這樣的善根發動你的善業, 去憶佛念佛,那麼所有念佛的功德,再回歸到你的善根,就是「無不從此 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或者叫稱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個時候你的內 心的心性,跟外在的資糧產生正面的互動,因為你的善根帶動了資糧,而你的資糧又加強你的善根,這個時候你就進入了一佛乘的概念,因為你內 外統一了。

如果你沒有走一佛乘,你內心的心性跟外在的修學是不統一的。也就 是說,你雖然修學很多的資糧,也在佛堂憶佛念佛,可是出來以後還是顛 顛倒倒,該打妄想還打妄想,該執著還執著,你所有的修行並沒有讓你內 心產生覺悟,反而造成內外不一致。

諸位!臨終的時候資糧力需要用善根啟動。如果你內心顛倒,古人說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你起顛倒,你的善業力沒辦法起現行的,因為 善業力的啟動要善根去啟動,要用正念去啟動。

也就是說,你臨命終的時候,善根力跟資糧力缺一不可。但是可惜的是,我們現在只知道修資糧力,忽略了內心覺悟的善根。所以你內心一直 處在顛倒妄想當中,雖然你廣修資糧,但臨終的時候,「自性若迷,福何可 救」,資糧力救不了你,它只好暫時沉澱,等待以後的因緣。

所以,我們必須把內在心性的覺悟跟外在的資糧成功地整合起來。就 是說,當你在修資糧時,你不是為別人而修的。你布施時,不能想這是一 個善業,你要思惟:透過布施,來啟發我施捨的心,因為施捨的心是合乎 清淨心菩提願的,重點在於培養施捨的心態;我透過持戒,來培養一種遠離過失、防非止惡的心態;我透過忍辱,來訓練自己安忍不動的心態。

因此,你能夠借相修心,這時你兩個都修到:第一個,資糧力修到; 第二個,你內心世界每一天在進步,你可以看到你內心不斷地在增長廣大。 你的善根力在增長,資糧力也在增長,這個就是一佛乘,這才是正確的修 法。而不是內外區隔,該打妄想還打妄想,十年前的你打的妄想跟現在一 模一樣。

從覺悟的角度,假如你的心性沒有進步,那麼你這十年幹什麼呢?就做積集資糧這件事情,這不是好的方法。就是說,你的內心的水平都沒有 進步,這樣子只是共外道,外道也就幹這種事而已。你對佛法的修學,啟發內心覺悟的這一塊你就忽略了,這樣你的投入叫做事倍功半,時間很多, 你全部在事修,完全沒有理觀,那你進步就很慢了。

所以我們偉大的智者大師,為了挽救眾生末法時代的問題,提出:必須先有理觀,把你內心的功德、清淨心菩提願帶動起來,然後以你的善根 去事修,你的修行不是為了別人而修的,是為了開顯你自性的功德,為了 成就你清淨心菩提願而修的,所以整個生命只是在追求自我完善,這才是 正確的一佛乘的概念。用你內心的覺悟來帶動外在的資糧,由外在的資糧 又增長你內心的覺悟,這個就是整個天台的思想。當然,這個需要教育。我們必須要把整個佛教的一代時教,做全盤地 瞭解,你才知道佛陀為什麼說了這麼多法,這當中有什麼線索?為什麼從 法門的施設,到最後佛陀會告訴我們會歸心性,變成內心的覺悟?內心的 覺悟跟法門的修學這到底是什麼關係?這些就是我們必須弄清楚的。

一、華嚴時

【64】為什麼佛陀要施設這麼多法門?

我們看天台的五時八教。

首先天台宗智者大師先講到,「良由眾生根性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 同。」為什麼佛陀講那麼多法門呢?如果修行,一個法門就好了,你看基督 教,他就講一部《聖經》,佛教的《大藏經》有一百本,講這麼多法門是怎 麼施設的呢?不是佛陀要說這麼多法,而是眾生的根性不同,每一個人各 有自己相應的根機。佛陀的出世,本來是要直接啟發你的覺性,但是有些 人可以直接契入,有些人必須要有一些過渡、善巧,所以佛陀只好施設了 這麼多法。那麼,這麼多法當中,天台宗以五個時段,把它歸納成五時。

第一個是華嚴時。

                    正說圓教,兼說別教。

一、華嚴時

                    約化儀名頓

佛陀成道以後,並沒有馬上度化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佛陀是先 度化那些大乘根機已經成熟的菩薩。這些菩薩生生世世親近諸佛,到了釋 迦牟尼佛時,他們善根成熟了,所以佛陀現出千丈的盧舍那身,坐千葉寶 蓮,開始「啟大教,說華嚴,塵剎海,現寶蓮」,講一佛乘的概念,讓他們 知道,其實你修六度重點不在修六度,只是在借相修心,是成就你內心的 清淨心跟菩提願。那麼這個時候,《華嚴經》的菩薩起了大歡喜。大歡喜以後就有問題了,

因為凡夫跟二乘「有眼不見盧舍身,有耳不聞圓頓教」,根本聽不懂。所以 華嚴會上雖然有聲聞人在,他們完全沒有得到任何的意義,只有在那個地方當莊嚴眾,莊嚴道場。所以《華嚴經》講完以後,佛陀把一些根熟菩薩都度了,開始把千丈 的報身收起來,現出丈六的比丘相,就是身相跟我們差不多,比我們高一 點,開始很嚴肅地面對我們業障凡夫了。

二、阿含時

 【65】佛陀面對我們生死凡夫,為什麼第一個教化方便是消除業障?

我們看,佛陀度完了大乘善根菩薩以後,他怎樣面對我們生死凡夫。

他有四個次第,先看第二,我們把它念一遍。

                   但說三藏教

二、阿含時

                   約化儀名漸初

凡夫的問題有兩個:第一個業障的問題;第二個是善根的問題。簡單 地講凡夫有兩個特色:業障深重,善根淺薄。這就是凡夫。

佛陀的態度,先處理業障這一塊,因為離苦得樂中,成就廣大的安樂 這件事情沒有那麼急迫,但是離開痛苦似乎更重要了。就是說成佛可能不 是很著急,但是想辦法把眾生從苦惱的三界帶出來,成為佛陀要施設的第 一個方便。

所以佛陀面對生死凡夫時,第一個講《阿含經》。《阿含經》的特色, 「但說三藏教,約化儀名漸初。」《阿含經》整個四阿含,《阿毗達磨論》, 沒有大乘的思想,「但說三藏教」就是只有講小乘教,講藏教。

《阿含經》的思想扣著四諦法門,尤其是主修苦諦。你讀《阿含經》, 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佛陀處處講到四念處。就是說,你要觀察你的色身 內心,都是不淨、苦、無常、無我,身心世界是這樣子;然後你再看外界 的環境,山河大地也是不淨、苦、無常、無我。以這四種觀法去觀察身心 世界、宇宙山河大地時,你得到一個結論:人生毫無意義,生命毫無意義。 就像舍利弗尊者說的,他成就阿羅漢以後,再來看世間,就像破碎的瓦罐——這個陶泥做的罐子,已經破碎了,不能裝東西了,毫無意義了。

所以《阿含經》的思想並沒有明顯地告訴我們,應該到十方世界去建立佛法,跟眾生結緣。整個《阿含經》的氣氛,只是引導一個人整天托缽, 托缽完了以後,吃完飯,洗完腳就打坐。打坐幹啥呢?修四念處:什麼叫 身心世界呢?不淨、苦、無常、無我,然後慢慢慢慢把你對三界的愛取煩 惱調伏。

所以整個《阿含經》的思想,就是告訴你少管閒事,因為你的時間有 限。整個《阿含經》的思想,要聲聞人安住在少事、少業、少方便住,偏重在自利這一塊,因為這些人善根薄弱,所以他只能夠專注地去處理他自 己的問題。當然,也產生一定的效果,很多人在《阿含經》的訓練,得到 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這是佛陀在教化業障凡夫時,第一個先消除他的業障,因為他的業障 來自於他的攀緣、愛取,所以把他的愛見煩惱調伏了以後,他的生死業力也就沉澱下來了,這是佛陀採取的第一個方法。

三、方等時

【66】佛陀在方等時為什麼要把大乘的不二法門開顯出來?

那麼業障消除完以後,佛陀就開始啟發他的善根了。我們看佛陀是怎 麼做的。看第三時,方等時。

                    對三藏教半字生滅門 

三、方等時  說通別圓教滿字不生不滅門

                    約化儀名漸中方等,簡言之叫廣說四教。

前面的阿含時,佛陀只講一個教,叫做藏教,只講小乘。

到了方等時,佛陀把大乘的功德現給聲聞人看。也就是說,他對著小 乘的三藏教這種半字的生滅門,因為三藏教這個字沒有寫圓滿,佛陀說法 沒有講圓滿,佛陀只講自利的法門,沒講利他的法門,佛陀只講我空,沒有講法空,所以這個法門只講了一半。

那麼,什麼叫生滅門呢?就是對立的。一般來說藏教、別教是比較對 立的,通教跟圓教是圓融的,是不生滅門。尤其藏教,佛陀把三界的痛苦 跟涅槃的安樂,非常明顯地區隔出來。「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 寂滅為樂。」第一句話形容三界的果報是無常敗壞的,不安穩的;第二句話 講,你只有生滅滅已,放棄了三界的果報,才有涅槃可得。所以這兩個不能共存,有它就沒有你,有你就沒有它,這種是對立的藏教法門。

佛陀講通別圓的滿字不生滅門,就把大乘的功德講出來,約化儀名漸 中,這是次第的第二個。方等時這種對立的法門、對待的法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維摩詰經》, 舉一個例子。

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在樹下打坐,修小乘的三三昧,這時維摩詰居士過 來了。維摩詰居士就跟尊者問訊說,尊者,你在幹什麼呢?他說,我在安 坐。維摩詰居士說,你是怎麼安坐呢?尊者舍利弗說,我是先身安坐,然後心安坐,這就是我的安坐。維摩詰居士說,你這個安坐非實安坐,不是 真正的安坐。那麼舍利弗尊者說,我這個不是安坐,那你是怎麼安坐呢? 維摩詰居士說,不起滅定而現威儀,是為宴坐。就是說,你能夠不起滅定,不消除滅盡定,而同時現出身口意的活動,這才是真實安坐。那麼這個地方就有真空妙有的概念,阿羅漢怎麼可能懂呢?阿羅漢入滅盡定,他的身心就不能活動,要活動就得從定裡出來。所以這個地方,佛陀故意讓維摩詰居士的功德,這種「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這種大乘的不二法門——空有無礙的法門開顯出來,就是「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明顯地把大 乘的功德讚歎出來,與小乘的不圓滿表達做一種對比。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要讓小乘人「恥小慕大,自悲敗種。」諸位!我們在《阿含經》裡可以看出,小乘聖者對自己是充滿自信的,尤其是阿羅漢,他自稱無學,「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

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我全部學會了,已經不受後有,沒有三界果報了。所以聲聞人在《阿含經》裡,是非常有自信的。

但是,到了方等會上跟維摩詰居士接觸時,他們心裡受到很大的打擊。小乘人看到大乘的功德,在《法華經》上說,他不會誹謗大乘的,他隱隱約約知道這個人的功德比我高,但是他不知道他是怎麼修來的。因為這都是佛陀施設,它是同一條線的,小乘的三昧跟大乘的三昧一接觸,小乘人會覺得這個人不可思議。但是這時聲聞人心中會打一個大問號:我對佛陀的教法已經圓滿了,怎麼你還比我更高?你是怎麼來的?因為聲聞人除了《阿含經》他啥都沒看。所以這時讓他恥小慕大,羞恥自己小乘的不圓滿, 羨慕大乘的功德。 

但這個時候,他還沒有發菩提心,他認為你跟我沒有關係,但是我承 認你比我殊勝。但這時對小乘的打擊是什麼呢?他已經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了,他的生命只處理了一部分。因為在以前聲聞人認為他跟佛陀是一樣, 佛陀也是跟我一樣修四念處,不淨、苦、無常、無我,然後遠離三界趨向 涅槃,人生就做這件事情就夠了,他還不知道有這麼高深的三昧力,不起 滅定而現威儀。所以在方等會上,對小乘聲聞人的刺激是非常重大的。就 是先刺激他一下,讓他知道還有所不足。

四、般若時

【67】佛陀為什麼要講般若法門?我們應怎樣為大乘善根布局?

 我們看第四的般若時,佛陀對小乘人刺激過後,開始要教化他了。

                   帶通別二權理-------正說圓教實理

四、般若時

                   約化儀名漸後

般若時就廣泛地說明大乘的概念。它一方面講到通教別教的思想,一方面講到大乘這種真空妙有的概念,約化儀叫做漸後,就是最後的方便。二乘人的智慧,他的空性叫做滅色取空。也就是說,他的空性從無常契入,無常故苦,他不是直接契入空性,他是繞了一個彎,他先理解苦諦, 然後從苦諦裡面知道人生不能主宰。如果你能夠做主,你會給自己痛苦嗎? 不可能。生命是業力說了算。所以他從苦諦而知道了無常,才悟到了空性。 尤其是苦諦這一塊他停留很久,苦諦在因地當中給他很大的加持,給他很 大的出離心,讓他快速地離開三界。但是離開三界以後,對苦諦堅固的執 取變成他未來的障礙,因為他對苦的法產生堅固的法執。

諸位!阿羅漢也不是一般人,按神通來看他等同八地(按智慧來看當 然不足八地)。阿羅漢在方等會上受到大乘菩薩的刺激,他為什麼沒有馬上 發菩提心呢?因為他以前對三界痛苦的感受太強,他不敢去接觸三界。與 其說他沒有能力,不如說他沒有這個意願。

所以佛陀必須要負責——剛開始也是您這樣帶他的,您現在必須洗除 他的法執。佛陀剛開始講苦諦,讓他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這個時候苦諦 變成他的障礙,當然這不是佛陀的本意。佛陀本來要你會歸心性的,結果 你沒會歸,變成自我設限,自己認為只能安住涅槃,這是你自己認為的, 其實佛陀的法沒錯。那麼他這樣子操作,產生法執,佛陀就有責任把他帶出來。佛陀講般 若法門,就是針對二乘人講我空法空的思想,講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以這個空性就沒有繞到苦諦去。說你悟入空性,你不一定要繞那 麼多彎,因為它因緣生,所以你的生命是借來的,跟因緣借來的,你的快 樂是跟善業借來的,你不是天生就有快樂。

諸位!我們現在得到快樂,覺得理所當然,不是,沒有理所當然,那是你過去的努力。你過去節省了睡眠,節省了吃飯時間,人家在快樂的時 候,你跑去偷偷掃廁所,所以你現在很快樂,是因為過去的努力才有今生 的快樂。

從因緣生裡我們可以看出,生命是無自性空。所以般若的空性,佛陀 用另外一個空性取代比較低一點的空性,就是用緣起性空取代小乘人的滅 色取空,因為滅色取空產生對立的思考。所以這個時候消除他的法執。有兩種情況可能產生法執:

第一種,你的生命經驗、你的成長過程,可能受到某一個人事的刺激,傷得很深,所以你對眾生、對整個菩提道產生了失望,可能會造成你一個法執,讓你菩提心發不出來。生命的極度痛苦,你沒有用本來清淨去化解它,你把它當真,烙下一個法執,這是第一種,生命經驗產生的錯覺。

第二種,你的學習不圓滿。按照大乘的規劃,你不能直接學小乘法, 因為你會先入為主。你要懂得大乘的思考再學小乘,你知道這是一時的對 治。聲聞人他一開始,就一頭栽進了阿含裡面,他當然產生法執了,就自 我設限,他覺得夠了。

那麼自我設限,對成就功德莊嚴,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你看科學家他 做實驗,那個跳蚤會跳,對不對?他用一塊玻璃放在牠上面,比方說,先放十五公分,牠跳一跳碰到玻璃以後,下次就不會超過十五公分了;然後你變成十公分時,牠跳一跳碰到玻璃,牠下次跳就不會超過十公分;最後 你把玻璃壓到牠的身上,這個跳蚤再也不跳了。因為生命的經驗告訴牠, 跳動會產生痛苦,這就自我設限了,牠認為,我不會跳了。事實上牠不會跳嗎?牠當然會跳。也就是說,阿羅漢他不能成佛嗎?他的心性跟十方諸佛都一樣,他自己認為他不能成佛,這個問題很嚴重!所以佛陀必須講觀一切法空,無我 無我所,生死涅槃等空花,佛陀告訴他另外一個。他說,其實你離開了生 死,沒有真正的生死,你得到的涅槃也是如夢如幻的涅槃,兩個都是因緣 生,都是畢竟空,所以開始從一種有所得概念,建立一個無所得的智慧。你看整個《般若經》,你看《心經》,整個講到最後,善法是畢竟空,

惡法是畢竟空,乃至於無智亦無得,菩提涅槃也畢竟空,一切法如夢如幻。這個時候佛陀把整個有相的對立帶到了一種清淨平等的法性,為未來《法 華經》、《涅槃經》發菩提心做好了完整的布局,因為他把阿羅漢對三界的 恐懼感消除掉了。

在真實地啟發他大乘善根之前,佛陀講了兩個階段:第一個方等時, 先用果地的功德,用大乘的功德莊嚴來刺激小乘,讓他知道不圓滿;然後 再用空性的法水,洗除他的法執,讓他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所以這兩個時段,都是為他的大乘善根布局。《阿含經》是消除他的業障,也就是說,這個業障生死凡夫,經過這三個時段的滅惡生善,就可以準備發菩提心。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