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佛陀隨時等待,你準備好就可以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了。
【90】古代法師的判教,到底哪裡出了差錯,必須要智者大師重 新判教?
【91】成佛的關鍵不在於資糧本身,而是在於善根的引導!
【92】站在佛陀的同一個心性來修學,這個是第一要務!
.
丙二、別釋 分二:初、論五時通別。二、辨八教觀法
【88】佛陀說法只為了一個目的,就是要啟發我們內心的覺悟!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頁。我們講到丙二的別釋。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佛 陀在說法時,他有兩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應機說法。佛陀站在眾生根機 的角度,來宣說他相應的法門。你是人天乘的根機,他講五戒十善;你是二乘的根機,他講四諦十二因緣;你是大乘的根機,他講六度法門。這是 佛陀早期說法的方式,站在眾生的角度來說法。
第二個重點是:等到佛陀晚年以後,佛陀就必須要作總結,必須開權 顯實,會三歸一。就是說,釋迦牟尼佛您老人家為所有的眾生說法,到底 您老人家內心是怎麼想的?就是說,在您老人家的角度,先不考慮眾生的 根機,您內心是怎麼想?
我們看到,佛陀說法是兩種方式:過去是站在眾生的角度來說法,後來是站在自己內心的世界來說法。前面叫做為實施權,後面叫做開權顯實。 到了法華會上,佛陀必須要做交代了,就是說,佛陀說了這麼多法,它的 核心價值在哪裡?簡單一句話: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說法本來只為了一個目的,就是要啟發我們眾生內心的覺悟,因為這個地方太關鍵了!我們的內心世 界有兩種東西:一種是清淨的道法;一種是顛倒妄想。當我們的清淨道法 沒有開顯時,我們的顛倒妄想就開始不間斷地活動,輾轉增盛。
按照佛陀的意思,顛倒妄想要消滅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啟發你心中的 光明。你怎麼對治都是治標不治本。就好像這個世間上同時有黑暗跟光明, 但是為什麼有些地方我們看不到黑暗呢?因為那個地方有光明;當光明出 現,黑暗自然消失掉。
按照佛陀《法華經》的意思,我們不斷地攀緣外境起了顛倒妄想,才會起煩惱造罪業,才有果報,才有生死輪迴的問題。所以核心的關鍵在於
一念不覺,你迷失了心中的道法,所以才變成現在的這個相貌。佛教裡最核心的問題就在這裡。其他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都不是佛陀的本意。但是佛陀到了晚年時,佛陀知道是該交代真相、說出真相了,所以佛 陀就「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佛陀把眾生的需求暫時先撇開來,佛陀 說:我要啟發所有眾生內心的覺悟,宣說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 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這個思想是佛陀所有說法當中最核心的思想。也就是說,佛陀在之前 說了很多法,強調法力不可思議,到了晚年才說明,其實修行時,你能念 的心也不可思議。如果你的心性沒有這種功德,外境能夠啟發嗎?如果你 本身沒有種子,你用再多的水去灌溉它,也開不了花結不了果。
這時大家才知道,你之所以能夠生天,之所以能夠往生淨土,除了佛 號的加持力,你忽略了自性的加持力。你內心有創造功能的德性,但是因 為長時間把心性用來打妄想,打糊塗了,所以對自己沒有自信。其實,你所有的成就,都是心力跟法力的結合。你有這種能力,只是你剛開始不敢 承當,所以佛陀就用法力來幫助你。其實你要肯承當的話,不要從法下手, 你稱性起修,心力就不可思議。
所以到了晚年,佛陀必須交代這件事情,否則大家只是活在法力不可 思議,這個修學是有欠缺的,那就跟外道沒什麼差別了。佛法不共於外道 的地方,來自於內心的覺悟,就內觀這一塊。因此當《法華經》講完心力不可思議,佛法的整個思想就齊備了。能 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法也不可思議,這時產生心力、法力的結合,才能夠創造無上的功德莊嚴。由此可見,佛陀在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時,是採取兩個方式:從五時的 判教來看,佛陀第一種方式是直接地宣說;第二種是次第的開導。
如果你善根成熟了,佛陀就以強調心性功德不可思議的方式,不需要 那麼多枝末了,直說大法。比方說《華嚴經》就是佛陀直接開顯自性功德 力不可思議,根熟的菩薩直接承當,直接修六波羅蜜,契入佛陀的功德大 海,「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這些過程,什麼四諦十二因緣,通通不必了, 在《華嚴經》佛陀直說大法——直接講佛教的核心思想。
但是一開始很多人無法接受,因為我們妄想打了太久,對自己已經失 去了覺悟的自性,所以佛陀必須要有一個過程,「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必須要有一些調伏引導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構成了法華所謂的次第的開導。 法華的思想也是宣說妙法,但是它不像《華嚴經》那樣是直接地宣說。《法華經》在開導妙法時,它的過渡,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有一個 大富長者,他生了個獨生子。有一天,他家裡附近有個廟會,這個長者就帶了兒子去參加。但是人多,不小心,這小孩子走丟了,長者怎麼找,也找不到這個兒子了。
這個兒子走丟了,他也沒有謀生能力,怎麼辦呢?他混入了乞丐群做 乞丐了,就是一村又一村的托缽。如果這個地方有錢人家多,善心的人多, 就吃得飽飯;如果到了一個貧窮的村莊,這幾天就得挨餓。「法性流轉六道 是名眾生」,就是他一念心性的功德,當他一念攀緣心落入六道時,他有時 候在人天,有時候墮三惡道;有時候快樂,有時候痛苦。
直到有一天,這個乞丐托缽到一個地方,突然間回到自己的家門口,但
他已經忘記這是自己的家了。他在門口觀望,哎呀,這個家裡面種種七寶 的莊嚴,中間坐了一位長者,具足威嚴,旁邊很多的侍從。
正當這個乞丐透過窗戶,在看這個大富長者的家庭時,大富長者也看到這個乞丐了。他一看就知道,這個是我流失多年的兒子,就叫侍從去把 他追回來。兩個侍從追到這個小孩,這小孩就邊跑邊說:我沒有要偷你們 家東西的意思,我只是路過而已。就是說這個小孩他乞丐做久了以後,自己沒有自信了!所以這兩個侍從把乞丐追到,把他抓到長者前面時,這個 小孩已經暈過去了。這位長者說,這不是辦法,強迫沒辦法,把他放回去吧,讓他繼續做 乞丐。然後這位長者就想出個辦法,找個人化裝成乞丐去做他的朋友。這 個人就混入了乞丐群,這樣你是乞丐,我也是乞丐,大家是好朋友——同事攝,慢慢就跟他結成好朋友了。
有一天,這個冒充乞丐的侍從,就跟大富長者的乞丐兒子說:我們這 樣子做乞丐也不是辦法,我知道有個地方,那裡有工作的機會,我們可以
去應徵,有固定的收入。這個乞丐說:好啊!侍從就把這個乞丐帶到大富 長者的家裡應徵,當然兩個都錄取了。錄取以後,掃廁所,做清潔的工作,從卑賤的工作做起。作為一個乞 丐他本來是沒有固定的住所,沒有固定的收入,掃廁所雖然卑賤,但是他 起碼有個地方住,有東西吃,他內心「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非常的安穩 快樂,而且非常滿足,他覺得人生快樂不過如此。
大富長者看這個人,覺得他慢慢有點承當力,因為他開始賺錢了,不
像以前什麼也不幹就打妄想。他想:這個人有承當力了,好,把他升級。 幹什麼呢?管庫房。這個乞丐,以前接觸的都是一些汙穢的東西,管庫房 看到的是大富長者家裡面無窮的珍寶——看到大乘佛法甚深無量的功德, 這時他真的是嚇一跳,世間上居然有這麼好的東西啊!我以前以為有個飯吃,有個地方住就挺好了。這個時候,他看到這些珍寶就像眾生得到大乘的甚深功德一樣,內心 當中的打擊是很大的——原來眾生還有這麼個活法。但是這時,他還認為 這些珍寶跟我沒有關係,好是好,但是有些人有,有些人沒有,這個是命 中注定的。
到第三階段的時候,長者看乞丐慢慢地心智成熟了,胸量也擴大了, 就讓他做管家,統理長者家裡所有的事務。到他晚年的時候,長者開始交 付財產,把所有人叫過來說:這就是我走失多年的兒子。那麼這個管家也 就直下承當了。這個地方說明什麼呢?就是說我們的修行有兩種選擇:第一種,你離 家出走去修行,放棄了你內心的珍寶,我不需要住在家裡,我到外面去打拚,也可以,這是一種選擇。這種叫做向外攀緣式的,沒有安住的修學。第二種,就是把心帶回家。雖然這個乞丐,還有很多東西要去成就,但是至少他已經回家了,
這個很關鍵!也就是說,我們長時間以來被妄想誤導,即便我們開始踏入了佛法,開始去持戒、拜懺,還是用攀緣心,用妄想來修學,我們只能夠依靠法力的攝受,我們剛開始就是這樣修學的——心外求法。直到法華會上,我們才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告訴我們自己:其實當我們把妄想撥開來時,我們內心的清淨心菩提願,跟十方諸佛是沒有 差別的,只是我們是因種,佛陀的佛德是果地,我們是因地而已。就是說, 我們現在雖然是大富長者的兒子,但是你只要不中途死亡,最終還是要繼 承長者全部家產的。
所以在法華的思想就是說,如果你沒有經過《法華經》的訓練,你這輩子就活在法力不可思議,就是你平常該打妄想,還打妄想,帶著妄想來 修行。你以前心中是怎麼打妄想的,來到佛教照打不誤。但是差別在哪裡呢?差別在你偶爾去佛堂做做功課,離開佛堂以後,該幹麼還幹麼。這樣你內心的覺悟,完全沒有啟動,後果只有一個,叫日劫相倍,就是你修一 劫,你趕不上內觀的人修一天。就像你說:我不想回家,我就是願意流浪。 那你自己在外面再怎麼工作,怎麼比得上回家直接繼承家業的人創造的功德快呢,跟你離家出走,自己辛苦創業是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按照法華的思想,既然把心帶回家,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你就 必須早點知道,因為它對你的影響太大了,它影響到生命的增長快慢,影響你是不是真正的由內而外的脫胎換骨,還是一種表面的積集資糧而已。就是說,你今天在法力不可思議當中,如果沒有把心力不可思議放進去,你這輩子就是佛教的門外漢!你不管一天做多少功課,只是一個資糧 力,因為你內心的覺悟完全沒有啟動,沒有找到佛教的核心思想,你就很 難進步了。
這就是為什麼三世諸佛一定要講《法華經》,因為這個是佛法的核心思
想,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只是佛陀說法,有一種是頓說的,華嚴的思想是直接宣說,法華的思想是次第開導,就開出了五時八教。華嚴時是頓教,阿含、方等、般若是施設方便,叫做漸教;《法華經》叫做會漸歸頓,它是 會歸式的圓教,《華嚴經》是直接宣說的圓教,這個就是五時的一個情況。
丁一、論五時通別 分二:初、明通五時。二、明別五時
戊一、明通五時 分二:初、出過斥非。二、結申正義
己一、出過斥非
通別五時論
法華玄義云 ------ 夫五味半滿, 論別---別有齊限, 論通---通於初後。
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
若爾,過十二年有宜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豈可不說。 若說,則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若不說,則一段在後宜聞者, 佛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
經言,為聲聞說四諦,乃至說六度,不止十二年。蓋一代中,隨宜聞者即說耳。如四阿含、五部律,是為聲聞說,乃訖於聖 滅,即是其事。何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
人言第三時,三十年中說空宗般若、維摩、思益。依何經文,知三十年也。大智度論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說 舉手低頭,皆得作佛,是以今問退義。若爾,大品與法華,前 後何定也。
論曰------智者、章安,明文若此,今人絕不寓目。尚自訛傳阿含十二方等八之妄說,為害甚大。
故--------- 先申通論,次申別論。
【89】佛陀隨時等待,你準備好就可以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了。
我們來看講義。
你懂得這個概念以後,我們就可以看今天的主題了。今天的主題是別釋,前面是對五時八教的一個總說,這個地方就個別詳細地說明五時八教 的內涵。這地方有兩段:初論五時通別;二辨八教觀法。
看第一科,先論說五時的通別情況,說明「通五時」跟「別五時」。天 台宗安立五時,它是兩種情況:一個是「通五時」,叫通前通後,它是一個 融通的情況;這個「別五時」,是前後差別。我們先看「通五時」。通五時當中分兩科:一、出過斥非,二、結申正 義。
首先,我們先指出這個過非,來申斥它的非理。就是說,在智者大師 的判教之前,有一些法師的判教是有問題的,是不合理的,先指出它的過 非,然後再結顯正確的義理。也就是蕅益大師在講五時的時候,是先破邪 再顯正。我們先看破邪的己一、出過斥非。我們把它念一遍。通別五時論,法華玄義云:夫五味半滿,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
通是融通,別就是差別,有兩種五時。
首先蕅益大師引用智者大師的《法華玄義》上的說法:「夫五味半滿, 論別,別有齊限;論通,通有初後。」
「五味」就是五時,我們前面說過就是涅槃五味,乳、酪、生酥、熟 酥跟醍醐。乳是直接的,就是沒有經過加工的,比喻華嚴,佛陀成道以後 直說大法,不施設方便的;後面就開始施設方便了,通過牛奶的提煉變成 酪、生酥、熟酥,最後才轉成甘露醍醐,這叫「五味」。「半、滿」就是,權法叫做半,實法叫滿。在權實當中,有差別的五 時跟融通的五時。就是站在教法生起的次第,叫做別五時;站在眾生差別 的根機,佛陀必須要通前通後的因緣。
什麼叫通前通後呢?比方說,阿含然後變成方等,變成般若,但是有 些人他不需要經過阿含,他本身三界的煩惱就輕薄,所以不需要經過阿含 的調伏,他可以直接從方等跳過般若,可以跳入法華,那當然佛陀就不需 要講阿含。就是說這個五時當中,它是有開合不同的。比方說,佛陀講阿含以後,這個人內心覺悟唯一的障礙是煩惱粗重,在阿含調伏以後,他就 直接可以趣入法華了。當然就不需要方等、般若這樣多事。
所以通五時,佛陀可以說是一切時講華嚴,一切時講阿含,一切時講 方等,一切時講般若,一切時講法華。這就有秘密、不定的意思了。佛陀 隨時等待,你準備好就可以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了。所以這個五時,只是一 個原則,這叫通五時。就是有一些特殊情況,佛陀必須要有一些融通的情 況。
【90】古代法師的判教,到底哪裡出了差錯,必須要智者大師重 新判教?
我們先看古代法師的判教,到底哪裡出了差錯,必須要智者大師重新
判教?我們先看第一段。
章安尊者云:人言第二時,十二年中說三乘別教。若爾,過十二年有 宜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豈可不說?若說,則三乘不止在十二年中; 若不說,則一段在後宜聞者,佛豈可不化也?定無此理。
首先蕅益大師引用天台智者大師的法弟子天台章安灌頂尊者的話說: 有人說,這個有人是誰呢?就是在南北朝,劉宋時候的法師,就是在智者 大師之前他們也判教,也判成五時。在古代的判教五時,第一時判作人天 的因果,就是佛陀出世以後先講人天因果;第二時講三乘的別教,講聲聞、 緣覺、菩薩這種差別的教法;第三時,佛陀是講般若的空性;第四時講《法 華經》的真空妙有;第五時講涅槃,會歸到一心真如。古代的判教是這樣。
這種前後次第當然有問題,我們待會再說。更嚴重的是,它把每一個五時標上了固定的時間,使令五時變成定型。因為智者大師在判教五時的 時候,他並沒有說,阿含得待多久,方等得待多久,般若待多久,它沒有 固定的時間,它只是一個原則性的概念。但是古代的判教,把每一個時段 都安立時間的時候,就讓五時變成定型了,這個有問題。
我們往下看。他說,假設這個判教是正確的,人天因果這塊就不談了, 直接破第二時。第二時佛陀講三乘的別教,講十二年,如果有人出家比較 晚,或者親近佛陀比較晚,他親近佛陀時,佛陀已經成道超過十二年了, 但是這個人的根機應該聽到四諦法,聽到十二因緣,聽到六度,難道佛陀 就不宣說了嗎?如果佛陀宣說,那當然三乘的別教就不止在十二年中;假設不說,在後一段才親近佛陀,應該聽聞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的,難道 佛陀就把這些信徒眾生給放棄,而不度化了?定無此理。
所以這個五時冠上明確的時間,就把五時給定型了,就變成佛陀說法 完全不考慮眾生的根機的變化,這是先破這個通的情況——他沒辦法融通 的情況。再看第二段他的破斥。
經言:為聲聞說四諦,乃至說六度,不止十二年。蓋一代中,隨宜聞 者即說耳,如四阿含、五部律,是為聲聞說,乃訖於聖滅,即是其事。何 得言小乘悉十二年中也?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就引用經典說,經典上處處聽到佛陀宣說,佛陀為 聲聞眾講四諦法門,講苦集滅道,使令聲聞人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趣向涅槃,乃至於為菩薩說六度,廣泛地積集成佛的資糧,可見得這個絕 對不是十二年中。因為佛陀為聲聞人說四諦法,說六度,我們可以看到在方等、般若、法華會上,都有這樣的宣說。《法華經》裡面,佛陀不講四諦、 不講六度嗎?不可能!所以絕對不止十二年。佛陀可以從頭到尾都講四諦、 講六度,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教化當中,隨宜聞者,佛陀就宣說。
舉一個例子。比方說,《阿含經》是小乘的教法,或者小乘的五部律, 都是為聲聞人說,但是佛陀當然不可能只是在前面十二年講聲聞法,乃至 於佛陀滅度,在《遺教經》的時候,諸比丘,當然這些沒有成就聖道的就 哭得很傷心,那些阿羅漢已經沒有感情的愛取了,他們就不哭了。佛陀為 聲聞眾重提四諦法門,告訴弟子們,要知苦、要斷集,慕滅、修道。一直 到阿那律尊者站出來,跪在佛前說,「日可令冷,月可令熱,佛說四諦,不可令異。」我們對四諦的理解不可能改變,佛陀才安心地入滅。所以你怎麼 可以說,四諦法門只通於佛陀前面成道的時候?佛陀臨滅時還講四諦,所以這個法是通前通後的,這個通五時,就破斥了古德的判教,不能給判教 一個固定的時間,不可以!只能說原則性的次第是阿含、方等、般若、法 華、涅槃。這是第一個,通五時,這個是融通。第二個,我們來看看,這個判教的別五時也有問題,因為他說佛陀成 道以後,先講人天業果,這個地方有問題。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外道就譏嫌佛陀,說:「佛陀,我知道您老人家 有大功德,是大威德的人,但是您內心不平等。」佛陀說:「我怎麼不平等 呢?」他說:「我觀察您很久了,您花最多時間為比丘說法,然後才為在家 皈依佛陀的三寶弟子說法,您花最少時間為外道說法。」佛陀問這個外道: 「如果你是一個農夫,有三畝田,你會先種哪一畝田呢?」外道說:我的 精神體力有限,當然先耕種肥沃的田,花的精神體力少,收穫最多。佛陀說:「我亦復如是。」佛陀在世才八十年,扣掉前面的修行,成道以後三十 歲到八十歲才五十年,沒有太多時間浪費了,所以佛陀必須做最好的布局! 當然是先度根熟的眾生!所以佛陀出世以後,第一時肯定是華嚴時。
諸位!你想想看,佛陀成道以後,不可能把那些多生多劫親近十方諸佛,這些根熟菩薩擺一邊,先講人天因果!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欸,這些眾生已經成熟了,你稍微點化一下,他們就馬上悟入佛法界,你把他擺一邊,先講人天因果,這真的是不合理。佛陀肯定第一個先頓說大法,把這些已經根熟的菩薩,直接度了,然後再把這個色身稍微調整一下,盧舍那身收起來,現出丈六的老比丘相,開始陪著眾生成長,肯定是這樣子。所以第一時講人天因果這個地方,就犯了佛陀度化眾生先度根機成熟的眾生這個錯誤了。
所以古代法師的判教犯了兩個錯誤:第一個,別五時。佛陀不可能先
講人天因果;第二個,通五時。它把每一個時段安上了時間,使令五時缺乏了互相前後融通的這種過程。
【91】成佛的關鍵不在於資糧本身,而是在於善根的引導!
我們再往下看,破第三時。
人言第三時,三十年中說空宗般若、維摩、思益。依何經文,知三十 年也?《大智度論》云: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說舉手低頭,皆得作佛,是
以今問退義。若爾,大品與法華,前後何定也?
在之前的法師,判定第三時是講般若的空宗,比方說《維摩經》、《思 益經》等等,蕅益大師就反問了:那你是根據什麼經典知道它是三十年?可以明確地說佛陀講般若空宗總共講了三十年?
他就舉例子來破斥。比方說《大智度論•阿鞞跋致品》——《大智度論》是解釋《大品般若經》——它裡面提到說,須菩提於法華中聞說舉手低頭,皆得作佛。在《大智度論》裡面提到《法華經》,說:一個人要是安住一念心性的清淨心跟菩提願, 他這樣依止大乘的善根,乃至於做一種微小的善法,小到什麼程度呢?比方說,他看到了佛像三寶,恭敬地點個頭乃至於一舉手,皆得成佛道。
就是說,成佛的關鍵不在於資糧本身,而是善根的引導。這種概念, 《法華經》處處有聽說了。這個時候就說明退轉的意義,須菩提就問:那這樣子的話,我成就了大乘善根會不會退轉呢?就是從這個因緣來問退轉 的意思。「若爾,大品與法華,前後何定也?」《大智度論》引用《般若經》 說:須菩提曾經在法華會上聽到舉手低頭皆得作佛,那到底般若在前,還是法華在前?因為這表示,須菩提參加法華會以後,又參加了般若會,那這樣子到底前後怎麼定呢?所以就必須有融通的情況了。所以可以證明佛陀一切時說般若。只是說,可能這個人般若因緣結束了,佛陀就用秘密、不定讓你聽到另外一個法。
比方說,你《般若經》學了三年成功了,你的因緣成熟,可以直接把心帶回家了,那麼你聽到的就是法華的思想或其他的思想。所以佛陀說法其實是通前通後的,只是佛陀用他不可思議的神通力,施設了秘密跟不定,讓有些人聽到,有些人聽不到,所以就構成了聽法中,共中有別,別中有共的別五時、通五時的差別。這個地方,我們必須把善根的退轉解釋一下,因為這個是很重要的概念。它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經過天台教觀或者《法華經》的啟發,他曾經回過家,他從一種打妄想的思想,曾經有過迴光返照,安住一念心性而啟動了他內在的善根、清淨心菩提願,但是他這個人只是勝解,沒往生,到來生時,他的妄想要現前,那麼這時他的善根到底是退還是不退?
《法華經》的意思有兩層:第一個,約作用,退。就是他的功能已經 不能相續了,從作用的相續,他可能會有暫時糊塗的階段。第二個,約本 質講,善根是不退的。舉一個例子。比方說,舍利弗尊者,我們看他的成長過程。他不是一 開始就走向小乘的,他一開始是學大乘法發菩提心的,可是不幸的是,他大乘法修了六十小劫,後來有一天遇到一個婆羅門在路上哭得很傷心,啟動了舍利弗的慈悲。
舍利弗問他:「你在這邊哭什麼呢?」他說:「媽媽生病了。」「你媽媽 生病,你要帶她去看醫生。」「醫生看了,但是,他說要用一個修行人的眼睛來和這個藥,我媽媽的病才可以治好。可是我到哪裡去找修行人呢?」
舍利弗心裡想:算了,反正菩薩布施,外財內財都布施,我的眼睛就布施 給他媽媽治病吧。舍利弗二話不說,把他的左眼挖起來,說:趕快拿去給 你媽媽治病。這個婆羅門說,尊者,對不起,我要的是右眼,你挖的是左 眼。舍利弗說:「好吧,好人做到底,乾脆把右眼也給你媽媽治病吧!」他 把右眼也挖了。結果他把右眼拿給這個婆羅門時,婆羅門說:「你這個眼睛 這麼臭,你哪是修行人呢?」往地上一甩就走了。
這件事情對舍利弗打擊太大了!退大取小,從今以後他覺得度化眾生 不適合他,就把門關起來,關閉了菩提心,現出了出離心,也就是說他的 功能暫時消失了。後面事實證明,他也是先成就阿羅漢果,所以從功能的 相續來說,他是退了,但是從本質來說,他沒有退。
諸位!聲聞人有兩種。在《法華經》上說,有一種是叫做定性聲聞, 這個人從他開始學佛到最後,從來沒有接觸大乘佛法,他一路就聽到《阿 含經》的思想,在他的生命當中,只知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這種 叫定性聲聞,這是一種人。第二種,是退大取小的聲聞,比方說舍利弗尊者。他曾經接觸過大乘 佛法,雖然遇到惡因緣暫時退轉,但是這個人他成就阿羅漢時,跟一般的 阿羅漢還不太一樣。
我們舉兩個例子說明。
第一個,舍利弗尊者同樣是阿羅漢,你看他跟須菩提都是一樣,三明、 六通、八解脫,但是舍利弗尊者成就阿羅漢以後,他領著五百人到處遊化, 他的胸量格局跟一般的阿羅漢就不一樣了,他等於是佛陀弟子裡,最得到佛陀倚重的弟子。第二個,從法華會上也看得出來,他的小乘善根裡面有大乘善根的靈 動。比方說,佛陀法華會上三周說法,法說、因緣說、譬喻說,第一周的 時候,佛陀先淺說,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先講第一層道理。說法以後,其它阿羅漢都沒有感覺,但是就啟動舍利弗尊者過去的善根,他就出來講話 了。
他說,「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而我等不豫斯事,甚
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他說,我作為一個阿羅漢,從我自己本體的 經典,從《阿含經》的教誨,我已經是無學位了,照說我是跟佛陀一樣, 因為佛陀也是現阿羅漢的相貌,佛陀是從本垂迹,現出丈六比丘相,所以 所有的阿羅漢認為佛陀就是一個阿羅漢,只是他的神通道力比我多一點,如此而已,所以佛陀到最後,也要入偏空涅槃。
但是舍利弗尊者,他就跟一般人不同,就是「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聽
到什麼法呢?我看到佛陀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授記作佛,「而我等不豫斯 事」,我從來沒有看到佛陀為我們聲聞弟子授記,這怎麼樣呢?「甚自感傷, 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他內心會有所感傷,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這個就 是大乘善根在活動。為什麼其他阿羅漢看到佛陀為菩薩授記沒感覺呢?所以可以看出,他的大乘善根沒有退,就是暫時進入睡眠狀態,所以才能夠 在法華會上,第一個發菩提心。
善根不能退,善法可以退。你過去的布施、持戒的善業得到的果報, 當你把福報享盡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就跟沒修一樣。但是你在佛法裡面 的學習,得到一點覺悟,這個善根是可以點點滴滴累積的,你前生的覺悟,今生可以再加上去。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可以很肯定地說,一切眾生都可以 成佛,因為善根不可破壞。如果善根可以破壞那就慘了,這樣子的話, 時間那麼短,沒有一個人 能夠成就圓滿的善根。善根可以累積,它是金剛種子,「譬如食少金剛,畢竟不消」,你把金剛鑽吃到胃裡面,胃裡面的消化液也不能把金剛消化,它就永遠留在胃裡面。
諸位!你所有的做義工,造的慈善事業,對你來說,可能會影響到你 一生兩生的快樂,但是從長遠的佛道來說,不一定有太大的扭轉力量。但 是你在佛法裡面的學習,得到一種覺悟,這件事情就不可思議,它的影響 不可測。就是說,我得到這個覺悟,到底在我成佛之道裡面扮演什麼角色呢?這沒辦法測了。因為人往往在一念之間,你一念的覺悟產生的影響不可思議,因為你從內心的改變,意味著你整個生命的脫胎換骨,法界的改變。
你外在的資糧,那只是一種業力,影響你的生命可能一生、兩生、三生,然後就沒有了。所以善根是不可退轉的,從本質是不可退的。
【92】站在佛陀的同一個心性來修學,這個是第一要務!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
論曰:智者、章安,明文若此,今人絕不寓目,尚自訛傳阿含十二方 等八之妄說,為害甚大,故先申通論次申別論。
論曰,就是蕅益大師自己做一個總結。
他說,智者大師、章安大師已經把前面兩種的開示,做了這麼明確地 說明,但是現代人完全不注意這件事情,還尚自訛傳。我以前沒有學天台, 也是這樣認為「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 法華涅槃共七載」,這種說法是很廣的。但是這種說法為害甚大,為什麼呢?因為你把道次第講得這麼的固定, 耽誤了眾生啟發善根的機緣。你看現在很多人說:你學佛,要先學人天業 果,再學空性,再發菩提心,這個只能從原則上說,但是你不能叫所有人 都這樣學習。
因為這個人,他可以直接悟入心性,你應該直接啟發他的心 性,然後站在心性的角度來學人天因果,站在心性的角度來學空性、空法, 站在心性的角度來修六波羅蜜,那心胸開闊,日劫相倍。但是你讓所有人 都要經過這個道次第,那就為害甚大了,你把佛法的修學次第定死了,所有人都先學安樂道,安樂道學完再學解脫道,再學菩提道,那你耽誤他的 大乘善根的啟發。大乘善根是多麼重要的事情,早一天啟發他的善根,對他的影響,對他成佛的速度,那是日劫相倍。但是你因為不學習善巧,結果耽誤他善根的啟發,這個對他的傷害那就不可思議了,為害甚大。
所以,既然通五時這麼重要,就是說你要融通,原則上啟發善根是第 一件事情,然後才有資格做資糧。但是啟發善根,有些人要經過一個階段 就可以啟發,有些人經過兩個階段才可以啟發,有些人要把三個階段都走 完才可以啟發,你不可以一概而論。但是大方向是把心帶回家,啟發你的 大乘善根,站在佛陀的同一個心性來修學,這個是第一要務,而且這件事 情是越快越好。所以我們必須先把通五時講清楚,因為這個影響太大了, 對一個人的善根啟發,有直接影響。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