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

小螞蟻行菩薩道

種子螞蟻栩栩如生 背後是為父的堅毅

 

【小螞蟻行菩薩道】

多做一點多改一點;
多做一點,惡的習氣消一點,好的習性多累積一點。
一顆種子看見大地萬物生機,彰化菩薩用種子做小螞蟻,栩栩如生。像是慈濟環保志工,許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菩薩,他們平時投入資源回收不懈怠,上人說,他們如同須彌山的小螞蟻,不怕困難,堅定守護大地。有環保志工說,做環保心歡喜,越做越有智慧,也譜寫出充實亮麗的健康人生。更也提醒我們生為人身,應該要為自己多多累積福德因緣,修身養性、改往修來。
一、證嚴上人7月27日志工早會開示
二、環保站,愛不停~甘萬成師兄(慈濟基金會環保專員)
疫情警戒降到二級,全台的慈濟環保據點,也陸續恢復運作。回想那兩個月的居家防疫期間,沒做環保的日子,都好嗎??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諸佛淨土體系(FB貼文.精華)(21至30)

21.延命十句觀音經
22.最後歸宿肯定是極樂世界
23.我們是德薄垢重的凡夫
24.天天訓練自己用佛號伏煩惱
25.用阿彌陀佛幫助你回歸一心
26.了解真相 做法眷屬
27.無論善念惡念,遍法界虛空界
28.念佛成佛的理論根據是什麼
29.心裡有佛
30.人生百年一剎那

延命十句觀音經


 

《延命十句觀音經》

《延命十句觀音經》出自於《高王觀音經》,是《高王觀音經》的精簡本。《高王觀音經》則緣起於五代高歡國王時,有一看守庫藏的「寶藏官」孫敬德,犯了重法,囚禁待斬。和〈白衣大士神咒〉傳承相似,在夢境中,夢見一名僧侶,告之以《高王觀音經》。輾轉傳至劉宋,則精簡為《延命十句觀音經》,將原來繁複的經文,精簡為僅有十句,即:
觀世音,南無佛,與佛有因,與佛有緣,佛法相緣,常樂我淨,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延命十句觀音經》於我國已經失傳。這是我自身於日本禪宗的寺院重新請回的。過去,我只曉得,禪宗重視《楞嚴經》和《心經》。〈楞嚴咒〉和《心經》皆是禪門每日必誦的功課。但是《延命十句觀音經》呢?倒從未曾聽說過,怎麼會是禪門念的?
細思下也不難瞭解,於禪宗寺院裡,它成為一種補助的修行法門。如前所述的,當修行者業障深重時,他無法採取「禪」的方法修持。一修,即產生種種障礙-不是病,即是痛,或發生種種人事、工作、環境、情境上的障礙與困擾。《延命十句觀音經》則應時成為一個補救法門。「延命」的意思,第一、延續一己肉身肉體的生命。第二、延續佛法的慧命。
禪修的人,於第一個階段,自己無法依禪修的方法修行,則誦這十句偈,不斷、不斷,持續地念,直到病苦、業障一一消解。「身安」之後,更進一步「道隆」,更進一步「續佛慧命」。
何以這短短的十句可以「續佛慧命」呢?
因為這十句中,包括了「佛法僧」,遵從佛法僧,也就皈依了三寶,成為虔誠的佛教徒,學僧學法學佛,終抵於「常樂我淨」的清涼淨土。這和僅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畢竟大大跨進了一步。因之,可視為正統、正信佛教的一種方便法門。修行此法門的人,畢竟皈依三寶,成為正信佛教徒。由此可以開展、延續一己以及佛法的慧命。
由是,相當於中國清初的日本江戶時期的白隱禪師,為了弘揚此經,編寫了一部《延命十句觀音靈驗記》。近代日本著名的禪匠原田祖岳,也寫了一部《延命十句觀音經講話》。依此,也不難解釋,日本禪門何以將此十句偈作為禪門日誦的原因。
摘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

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



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
一、認識五蘊
欲瞭解《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首先,須先認識「五蘊」-「五蘊」是什麼?
一部分人將「五蘊」誤以為「五行」-「五行」,即是中國的金、木、水、火、土,它出自《易經》,是中國儒家哲學的基本觀念,後世道家哲學也廣泛採納其「陰陽五行」的思想。因此,也有人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意即,離開金木水火土,離開了三界。
但是,「五行」是否即等於「五蘊」?兩者之間的關係、界別究竟為何?
「五蘊」出自佛家的概念,代表構成「人」之生命的五個要素,即是色、受、想、行、識。
色,指的是有形的、具體存在的物質體。我們的肉體、鳥獸、山河、林木、屋宇、餐具……都是。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皆可以涵蓋在色蘊之內。因為,都是物質體,物質的元素。
色,有粗有細,有具相與隱微的。粗的物質體,眼睛可以看見,耳朵可以聽見,可以用手觸摸,也可以以身體感知。但是,微細的物質體,則較難以肉眼察覺,卻仍具體而微地存在著,例如,微生物、病毒、細菌、原子……等。
受、想、行三者指的是心理的功能-「受」即感受、覺受的「受」。受苦受樂,感覺憂傷、恐怖或失望。「想」,即思考、思想、想像、念想、猜想。「行」,指的是心理的作用,心理的變遷、變化、與流動。「行」的特質,即是「相續流轉」-就是不斷不斷地變動、流轉著,如後一水滴推動前一水滴一般,流轉、變動個不停。
自然,我們的「念頭」,也是「行」的一部分-因為通常是前念持續到後念,後念又被緊逐而來的另一念所蓋過。念念相續,念念不已,一波又一波,不住流轉,不住變動,如此一念一念串聯下去,組成一種既連貫,又變動的心理行為。
精確地說,「受」與「想」都屬於「行」的一部分-是流動的心理狀態中,更明顯,更容易被觀照、覺察的部分。
微細的「行」,自己無法察覺,唯有在禪定中,可以感知。那剎那、剎那,極深,極細的流轉、變動,了知這即是「行」的現象。
識,包含了三個層面-其一、是認識、認知;其二、是分析、辨別;其三、則指從前一生至這一生,從這一生到下一生,能夠收藏、貯存生命種種行為、印記的一個記憶的「藏庫」或「主體」。
圖.文引用:法鼓文化《聖嚴法師敎觀音法門》果烱🙏

煩惱與習氣


 

煩惱與習氣..(聖嚴法師)

人都會有煩惱,當成為習慣後,煩惱的感覺就漸漸不存在了,只會留下煩惱的現象,也就是習氣。例如一個視錢如命的人,看到了錢就如飢如渴,一看到鈔票就想要佔為己有,這種飢渴的感覺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經常有這種飢渴的感覺,看到錢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會是不是該拿,這時已經變成是一種貪的習氣,而不是貪的煩惱,所以習氣和煩惱是不太一樣的。
煩惱不但會傷害自己,有時也會傷害別人。如果煩惱生起的時候,不表現出來,也許別人不會受傷,卻會傷害到自己,讓自己很痛苦。例如一個單相思的男孩,心裡總是想著喜歡的女孩,但是對方根本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男孩的內心卻在煩惱。他雖然沒有傷害到其他的人,卻已經傷害到自己。或者說,這個男孩不管對方愛不愛他,總是追著對方不放,把別人煩得痛苦極了,讓對方覺得像是一條甩不掉的蛇,這樣影響到別人,使別人受到傷害,也是帶給別人煩惱。
而習氣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自己並不覺得在傷害人,也不覺這是煩惱。例如有一些人,和他一起吃飯時,他會習慣地看看別人的碗裡究竟吃些什麼,看得別人很不舒服;或是不管別人的感覺,咳嗽的時候不捂嘴巴,甚至對著人一邊談話一邊咳。他並不知道這些行為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因為他是無心的,所以不覺煩惱,而他的無心卻傷害到人。這種讓別人討厭的無心怪習慣,就是習氣。
習氣重的人,經常讓人感到討厭;但也有一些習氣,反而讓人覺得有趣。像達賴喇嘛來訪時,他在公共場合常常一邊講話,一邊拉拉衣服或是摸摸鼻子,小動作滿多的。他不管別人的感覺怎樣,但是因為是從達賴喇嘛的身上表現出來,反而讓人覺得很可愛。
有一次我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演講,因為衣服穿得滿多的,覺得很熱,當下我也不管別人感覺怎麼樣,就說︰「對不起!我很熱。」然後就把外袍脫掉,現場的聽眾則覺得這位法師很自在、很親切。雖然我沒有像達賴喇嘛那樣灑脫,但是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在身體癢的時候,強迫自己不管它,或是不去抓它。身體癢的時候當然可以抓一抓,坐太久也可以動一動,不需要什麼事都一板一眼的,因為這樣也是一種痛苦。
人所表現出來的習氣,有的很可愛,有的卻讓人討厭。因此習氣是必然的,但還是要注意自己是在什麼樣的場合、是什麼樣的身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否則自己沒煩惱,卻造成別人的煩惱,那就不好了。
文.(《放下的幸福》聖嚴法師的47則情緒管理智)

〈大悲咒〉與《大悲懺》

 


〈大悲咒〉與《大悲懺》

經懺,包括的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
是與觀世音菩薩的甚深因緣罷,整個飄搖、動盪的青春,我日日所拜、所持的,即是《大悲懺》。
但是,〈大悲咒〉與《大悲懺》是不是一樣呢?兩者究竟有何關聯?又有何差別?不少初入門的佛子都會湧生這樣的困惑。
〈大悲咒〉與《大悲懺》,兩者系出同源,皆出自《大悲心陀羅尼經》。「陀羅尼」,即「咒」的意思。〈大悲咒〉即是千手千眼觀音於這部經典中所宣說的無上咒語,也就是千手千眼觀音的根本咒。它一共包含了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字。
《大悲懺》則是相傳為世尊幼子「羅睺羅」化身的宋代知禮和尚,根據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為主體,所發展、編寫、制定出的儀軌。它包含了〈大悲咒〉,以及經典的核心思想,同時,也涵蓋了安置道場、結界、供養、入懺、啟懺,以及懺悔、觀行的種種程序和儀式。誦一個〈大悲咒〉僅需幾分鐘的時間,拜一部《大悲懺》則往往需要兩個鐘頭左右。
《大悲懺》是一類「懺門」,也是佛法中的「事門」,是透過「事相」、「儀軌」的形式,透過聲音、梵唄、莊嚴的道場、虔穆的信眾,所集體共同震盪、共同表彰的宗教情感和宗教情操。依此,它也是一項「共修的法
門」。
圖.文引用:法鼓文化《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果烱🙏

觀音菩薩的十四種無畏加持力


 

《觀音妙智》觀音菩薩的十四種無畏加持力 (四)

文/聖嚴法師 圖/Jane Wu
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剎,鳩槃荼鬼,及毘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旁,目不能視。
「聞熏精明」指的是觀世音菩薩修耳根圓通。「聞熏」是不斷地修耳根圓通;「精
明」則是耳根圓通修成,也就是修成了反聞聞自性。自性精明,明遍法界,菩薩的佛性如來藏中所產生的智慧、慈悲、感應力,能夠普遍照顧到一切法界的眾生,或者是十法界的眾生。凡夫是六法界,加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法界,一共是十法界。因為到了觀世音菩薩這樣的程度,已經能夠現佛身來度眾生,所以是遍照六凡法界及四聖法界。當然,對於一切無明煩惱的眾生,由於菩薩的照顧,那些無明的煩惱就會漸漸地輕了,乃至不存在了。有了這樣的功德,那些惡鬼、壞鬼等邪惡精靈,都不能靠近眾生,甚至也不能看到近旁的眾生。所以,只要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諸惡鬼不僅僅是不能害你,即使就靠在你的身邊,連看都看不到你了。
這些鬼靈我們都沒有看過,現在來介紹一下:
(一)藥叉羅剎:雖然藥叉與羅剎的名稱不同,其實是同一類的鬼,藥叉又名夜叉,是女鬼,羅剎則是男鬼,只是男女性別不同而已。這些惡鬼有三類,福報差的只能在地上走;福報好一點的能在空中飛行;福報更好的能夠到四王天以上,甚至到忉利天跟天人搗蛋。他們都是會吃人的,後來有一部分惡鬼聽到佛法之後,也皈依三寶,成了護法神。
(二)鳩槃荼鬼:又稱「夜寐鬼」。好像很多中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夜裡睡覺時,似乎有鬼靈壓在身上,西方人聽說也有這種信仰和經驗。
(三)毘舍遮:是一種精氣鬼,這種鬼很喜歡聞食物的香味,如果晚上吃了食物沒有漱口,夜裡頭毘舍遮就會在人的嘴巴旁聞人的精氣。曾有一個出家人很喜歡吃大蒜,有一天他忘了漱口,晚上睡覺時,總覺得有一隻貓在舔他的嘴,睜開眼睛又看不到什麼,第二天就告訴他的師父,師父說:「你是不是又偷吃大蒜?吃了大蒜又不漱口,鬼很喜歡你這種味道,會來舔你的嘴,把你身上的精氣都舔走了。以後不准再吃大蒜了!」
(四)富單那:又稱熱病鬼,這種鬼如果進了你的身體,你就會發熱,有點像感染傷寒。
以上這些鬼都喜歡黑暗,畏懼光明,而觀世音菩薩是用慈悲和智慧的光明來照顧眾生,因為這些鬼既無智慧,也無慈悲,所以人只要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就等於有了光明,這些鬼不要說是害他,就連看都看不到他。
我們對觀世音菩薩一定要有信心,如果也能學習、效法著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或者僅僅是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當遇到災難時,與不信觀世音菩薩的人遇到災難,在心理上的承受程度是不一樣的。不論是西方宗教或東方宗教,都曾發生過宗教迫害這樣的事件:信心非常堅強的人,雖然同樣會遇到災難,可是當他們死亡的時候,不會那麼恐懼,而是非常地安詳。
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目犍連,他被一群暴力的宗教徒用鹿角杖打死,鹿角非常銳利,使得目犍連的身體像棉花絮一樣,一塊塊散掉了。但是目犍連還是用他的神通,把這個散掉的身體重新收集起來,回去見釋迦牟尼佛。目犍連的身體照樣是有神經的,被銳利的鹿角打的時候也會很痛,可是他的內心不恐懼、不怨恨,也不會覺得很苦。有人問他痛不痛?他說就像木頭被撕得一塊一塊而已,對他而言,身體是在受難,可是他本人並沒有因挨打而感到痛苦。因此,這要從兩個層面來看待:念觀世音菩薩的確能夠消災免難,災難不會降臨;即使災難臨到,因為對觀世音菩薩有信心,同時又在修行,就等於沒有遇到災難。
在台灣時,有一次我去看一位針灸師,請他替我針灸。那不是普通的細針,而是一種粗針。針完之後,針灸師問我:「法師,你有沒有神經?難道你不痛嗎?剛才有一個人還沒有針得像你那麼多,可是他叫得像殺豬一樣!」我說:「誰都會怕痛,可是痛就痛了,既然要針,我就準備著讓它痛,叫痛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在念觀世音菩薩,所以同樣是痛,有的人痛得很厲害、很恐怖,有的人雖然曉得是痛,但是沒有那麼恐怖。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繫枷鎖,所不能著。
「音性圓銷」的意思是觀世音菩薩聽聲音不是向外聽,而是向內聽,聽聲音的自性,聲音的自性就是空性、佛性。所謂「空性」,指的是通達一切時間和一切空間,只要能體驗到自性是空,就是消滅了一切的障礙。
「觀聽返入」,因為是反聞,而不是向外聽任何的聲音。向外聽的是一聲、一聲的聲音,非常有限,「返入」是向內聽空性,則是無限的。向外聽是有障礙的,即使是已得大神通的人,能夠聽到無量無數恆河沙的聲音,是不是就能夠完全聽完,能夠聽到十方一切的聲音?這是聽不完的,因為它還是有數量,所謂「無數」,只是數不出來而已。唯有聽空性、聽自性,不需要去數,不需要面對任何物質的障礙,才是成為了無障礙。
「離諸塵妄」,由於沒有任何障礙,也就沒有任何對象,一切虛妄的外境全都離開了。
因此,只要念觀世音菩薩,菩薩就能夠使眾生得到這樣的利益,即使無緣無故被強盜、土匪、寃獄,用手鍊、腳銬鎖起來時,都無法鎖得住。
三年前,台灣有個生意人突然來看我,說:「師父,我的官司打敗了,現在我準備坐牢,刑期是三年六個月,請師父幫我一個忙,能不能讓我不坐牢?」我說:「我又不是法官,怎麼幫你呢?你的官司打輸了,那你究竟有沒有犯法?做了壞事,就應該去坐牢!」他說:「我只是替人做擔保,結果當事人逃跑了,所以我這個擔保人就得坐牢了。請師父幫我一個忙吧!」我跟他說:「我也幫不了你!你就念二十萬遍觀世音菩薩,進牢之後,還要繼續不斷地念,也許你能早一點出獄。」後來他進牢服刑,在牢裡不斷地念觀世音菩薩,兩年多後就被釋放了。出獄之後他來見我,說:「感謝師父,觀世音菩薩真靈!剛進牢時,我感到非常痛苦,我天天念觀世音菩薩,念到後來我的心很平靜,也沒想到時間,結果兩年多就把我放出來了!」
另外有一個例子:台灣有位文藝界的名人,遭人打官司控告,輸了之後坐牢坐得非常痛苦。他一出獄,就到農禪寺來皈依三寶,並要求見我,他一邊流著眼淚一邊感謝我,其實我並不認識這位名人。原來是由於他在牢裡服刑時,有人把我的書送給他,其中有一本《觀世音菩薩》的小冊子,從此之後,他就天天念觀世音菩薩,後來又看了許多我的著作,心情才慢慢地平靜下來,所以還能活著出獄,否則大概會被氣死。因為過去他對這位告他的人非常好,結果被倒打一耙,恩將仇報。觀世音菩薩是很靈驗的,雖然他並沒有因為念觀世音菩薩而提早離開監牢,但是他的心裡不再那麼怨恨、痛苦和不平了。所以我們念觀世音菩薩時,要有恆心地一直念下去。
還有一位小提琴家,他曾經在台灣當過藝術學院的院長,當他知道自己害了癌症之後,就一直念觀世音菩薩,結果他死的時候非常平靜、安詳。因此,請不要誤會,以為念觀世音菩薩就不會進牢、不會有災難,不過可以幫助人減少一些痛苦。

藥師法門小學堂

 


藥師法門小學堂

修習藥師法門,不能不知藥師佛。
為什麼稱藥師佛為大醫王?
藥師法門有何特色?
生病了才需要修持藥師法門嗎?
透過Q&A,帶你認識藥師佛,掌握藥師法門的要領。
■ 文/編輯室‧圖/施純泰
Q1:藥師佛為何名為「藥師琉璃光如來」?
A:藥師佛全名為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梵語Bhaiṣajya-guru-vaiḍūrya-prabhā-rāja,又稱藥師琉璃光佛、藥師如來、消災延壽藥師佛,並被尊為大醫王佛、醫王善逝、十二願王,是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
藥師琉璃光如來能除生死之病,而名藥師;能照三界之暗,而名琉璃光。
藥師的意思如同現代所說的醫師,世間醫師只能治身心疾病,藥師佛則能開法藥幫助了脫生死輪迴。眾生之所以生死輪迴,皆因累生累劫不斷在造業受報,藥師佛以其十二大願,既助眾生療癒現世貧病疾苦,也助其解脫生死煩惱,速得菩提成佛。
琉璃是一種天青色的寶石,通體晶瑩透明,所謂的琉璃光,即是天青寶石所含的淨光。藥師佛名為琉璃光,是以琉璃寶的光輝、明淨,稱讚佛德。藥師佛發願當他成佛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光明廣大,照耀無數世界,而他所建的佛國淨土則名為淨琉璃。淨琉璃世界以琉璃為地,以金繩為界,建築皆由七寶所成,是個光明輝煌、清淨無瑕的莊嚴佛土。因此,藥師佛也稱琉璃光佛。
如來是諸佛的通名,藥師佛希望當他成佛時,眾生都能與他一樣成佛,毫無差別。我們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佛號時,除感念藥師佛的弘深願心,也要服用佛所開的法藥,以光明心看世界,歡喜自在過生活。
Q2:為什麼稱藥師佛為大醫王?
A:「佛如大醫王,經教如藥方」,醫王是對一切佛的尊稱,所有的佛皆是大醫王,因為佛能治療眾生的心病,而以良醫為譬喻,尊稱為醫王。既然諸佛皆能為眾生治病,為何只有藥師琉璃光如來可以獨稱為藥師佛,而特尊為醫王中的大醫王呢?
印順長老於《藥師經講記》解釋:「藥師,本可為一切佛的通稱,佛都能善治眾生病的。佛體察眾生的種種病情,能施設運用種種法藥——八萬四千法門,即是八萬四千法藥。如作大類的分別:有人天法藥,小乘法藥,以及自利利他的菩薩法藥等。約此意義,一切諸佛都是無上醫王,都是大藥師。不過東方淨土的如來,特別重視消災免難,特重於治理眾生身病,所以特以藥師為名。」
竺摩長老則於《藥師淨法講要》認為:「個個佛都可稱為藥師,而現在獨稱東方淨土的如來為藥師,因此如來發十二大願,特別重視社會的病態,特別重視消災免難,解除眾生的身心二病,所以特以藥師標其聖號。」
由此可知,藥師佛能因應眾生世間所需,消災免難、治癒疾病,所以特名藥師,特別表彰大醫王的意義。
《雜阿含經》說:「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意思即是成為大醫王有四個條件,一是能正確地診斷疾病,二是知道發病的原因,三是知道用何種方法或藥物醫治疾病,四是將病治癒後不會復發。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其實就是他為眾生所開的十二種妙藥,他的良藥不會苦口,反而甘之如飴。藥師佛會因病與藥,不論求藥的眾生為何所苦,皆能助其離苦得樂,藥到病除。而當眾生恢復健康後,自得重獲光明新生!
(摘自《藥師佛50問》,法鼓文化出版)

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

 


《聖嚴法師-只要文明不要病》

[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
我遇過一位退休的工程師,他退休後每天的工作量遠超過在職時代。
因為他的經驗和熱心,使得好多的朋友都喜歡找他幫忙,既是幫忙,當然是義務的,但是他樂此不疲,以此為他的休閒活動。
我問他:「你覺得勞累辛苦嗎?」
他說:「這是我的pleasure(樂趣或消遣),雖也勞累,但不辛苦。差別在於沒有渴求報酬的欲望和工作壓力,所以是休閒活動,而不是辛勞工作。」
又如田園詩人陶淵明在(歸田園居)中所描寫的。早出晚歸的農耕情景,那是悠然自在的隱居生活。
正因為這種生活方式是他喜歡的,也是他自己選擇的,雖然是非常辛苦地日出而作,載月方歸,但因為無欲無累,所以通身自在。

慈悲與智慧

 


慈悲與智慧

很多人自認為很慈悲,很有智慧;其實,那只算是同情和聰明,而不是真正的慈悲與智慧。因為凡是有主觀的自己及客觀的對象,僅僅是有漏的慈悲與分辨的智慧。清淨而真正的慈悲與智慧,必須經過如法的修行,徹底的開悟。
圖.文引用: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禪門》果烱🙏

供養的意義


 

《聖嚴法師-普賢菩薩行願讚講記》

[供養的意義]
「諸佛的功德,究竟圓滿,事實上已經無需這些供養品。對於作為修行菩薩道的人來說,向上宜廣修供養,向平輩宜多結善緣,向下宜常做布施,一則為報四重恩德,二則為捨慳貪吝嗇,三則為增福德智慧。諸佛無需物質莊嚴,是為了著相眾生需見莊嚴景象,何況諸佛也可以用這些供品,轉為布施,與眾生結緣。供佛的物品則莊嚴的意義大於實用的意義,且為了大眾而莊嚴的意義,大於諸佛自用的意義。佛為化度眾生,眾生著相,所以必須嚴淨國土環境,莊嚴身相服飾。」

超越死亡的恐懼


 

超越死亡的恐懼——參訪刀山火海中的勝熱婆羅門

足履銳利無比的刀山、
縱身熾熱駭人的火焰,
是勝熱婆羅門淬煉智慧的法門。
在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善知識的求道歷程中,
這是最具戲劇性而富深蘊的一參。
■ 文/陳琪瑛(銘傳大學兼任講師).圖/李澄鋒
五十三參當中,最具戲劇性的一參,當屬第九參──善財童子參訪勝熱婆羅門。當善財童子看到勝熱婆羅門時,他正在攀登銳利無比的刀山,登上山頂,繼而縱身躍入熊熊的火海中。勝熱婆羅門見到善財童子向他參學,亦指示他修持此一法門。
無益苦行一向被佛教認為是外道的修法,非佛教的行門,也因此,善財童子不免起疑:這個人會是教導他行菩薩道的善知識嗎?還是是魔道幻化出來要奪他性命的惡人?
清淨離塵的高山和銳利如劍的刀山,雖然都是山,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象,一者讓人喜愛親近,一者讓人畏懼遠離;但這只是它們的表面意象,如果傾聽這表相下的深層意蘊,我們就會發現,清淨離塵的山要喚醒我們的清淨心,而尖銳刺人的山,也是通向我們的清淨心,只是它以銳利的方式來喚醒我們正視、傾聽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恐懼感,因為只有真正面對、理解、接納自我內在的全部面向,包括我們害怕面對的恐懼感,清淨的心性才能毫無阻擋的裸現。
置之死地而無所憂懼
所有的恐懼當中,最深層的恐懼就是面臨死亡,因為我們以為死亡將使我們一無所有,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害怕自己一無所有,於是頑強的執著自我存在而不願消逝。當我們知道,自己即將邁向死亡,大部分的人在此時此刻,內心充滿的盡是恐懼;但是平時我們不會察覺和體認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因為死亡的恐懼總是在我執的保護下隱藏的很好,只有當真正親臨死亡的逼迫,這深層的恐懼才會突破隱藏而讓我們看見。
許多課題都可以透過思考而獲得領悟,但是死亡,這內心深層的恐懼,必須親自面臨,真正去感受、去體會,並進行存在性的體驗,才有機會參悟此一課題的箇中三昧。勝熱婆羅門深知此一課題傳教的高難度,言語思辨是不能傳授此一法門的真意,於是他以實際的修煉和身教,代替理性的思辨和言教。
善財童子因為善知識以死亡為修行和教授法門的強烈震撼,深深觸及潛藏在內心底層不曾面對的死亡恐懼,當他覺照、接受這可能導致一無所有的恐懼,並放下一切的恐懼,被恐懼掩蓋的勇氣頓然湧現,在無所憂懼之下親赴銳利如劍的刀山,進而投身熾熱的火焰,當他縱身躍入,未至火焰,處於虛空之中,在無所住著、毫無依憑、一無所有的狀態下,出纏的般若智慧躍然而出,證得「菩薩善住三昧」;才觸火燄,大火的熾熱難耐,他不僅不畏懼,而且深入其中,親自歷練,於是親證清淨而大用無涯的「菩薩寂靜樂神通三昧」。
虛無徹見終極光明
面對死亡逼臨的存在性恐懼,《華嚴經》採取的態度,不是逃到天國尋求宗教性的庇護,更不是一般人的憂懼恐慌,而是積極面對、深入並經歷失去一切的恐懼感受,第九參勝熱婆羅門在跳入刀山火海之中,脫落了主體的一切,使主體在一無所有的狀態下,非關本性的一切都化為虛無,本性具足的智慧光明躍然而出,主體終而回歸真實的本來面目。這種修行方法猶如火中化紅蓮,象徵生命經由試煉,結晶出精純莊嚴的品質,在淬煉中展示生命積極而熱烈追求終極光明的力量,獲得精神與肉體的新生。(摘自《人生》302期)

享受禪悅

 


🌾享受禪悅
把心放鬆的意思,就是讓心停止工作;放鬆身體,就是不要過度用力,需要多少力就用多少力,身體才不會緊張。如果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放鬆身心,那就是禪悅。因此我才會告訴你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享受禪悅。
法喜與禪悅這兩個名詞是相輔相成,互有關連的。千萬不要忘記了:法喜與禪悅。
(選自法鼓文化《心在哪裡?》)
►分享佛法妙用
歡迎按讚 追蹤 訂閱 及分享
🏡法鼓山齋明別苑資訊網
🏡法鼓山齋明別苑IG

法鼓山體系(FB貼文.精華)(61至70)

61.享受禪悅
62.超越死亡的恐懼
63.供養的意義
64.慈悲與智慧
65.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
66.藥師法門小學堂
67.觀音菩薩的十四種無畏加持力
68.〈大悲咒〉與《大悲懺》
69.煩惱與習氣
70.體解生命的元素-五蘊

如何活得快樂自在


 

如何活得快樂自在?

🌟
問:人生的際遇總是起起伏伏的,然而我們總是喜歡站在高峰上,一旦走到谷底時,則是痛苦不堪!我們如何面對人生的谷底?
答:用現代的語言來說,我們可以從逆向來思考人生的谷底和低潮。就好像在旅行中,當你走到山頂時,再往前走一定是下坡,天底下哪有這麼多的山頂可攀?到了最高峰的時候要有自覺,知道接下來就是往谷底走了。相同的,當到了谷底時,往前走又會遇到另外一座山,又是邁向另一高峰的時候。
看別人站在高峰上,不要以為上高峰是很舒服的,認為登峰造極非常威風,事實上要上高峰之前的過程是滿辛苦的。對於已登上最高峰的人而言,自己心裡應該清楚,接下來必然會往下走,但心裡不是失意,而應該歡喜,告訴自己,這下子又可以省一點力,準備要往下走了。因為下坡比上坡輕鬆,只是當走下坡的時候,別人會看不到你,也沒有風光了,但還是要不斷努力。
既然到了谷底,不妨欣賞一下谷底的景色,山是青的,水是綠的,山谷是幽靜的,空谷也會有跫音,這和山頂的風光是截然不同的。欣賞完谷底的景色之後,我們又要準備往上走了。人生的旅程就是這樣起起伏伏、連綿不斷,人生也就是因此而精彩,因此而不斷成長。
🌟
問:煩惱人人都有,應如何處理自己的煩惱呢?
答:要除煩惱,談何容易!在沒有斷煩惱之前,唯有用佛法的智慧來幫助自己化解煩惱。佛法的智慧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只有兩個觀念:一個是「因緣」,另外一個是「因果」。
任何一項事情的成敗得失、聚散離合都是有因有緣,由許多因素促成的,這一切不是自己能夠掌控,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既然不能掌控,就不需要對自己失望,因為其他人也是沒辦法掌控的。所以做不到的時候,不需要認為自己無能。
因緣也就是時機,包括自己的能力、健康,以及環境裡的種種現象,例如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家庭的倫理現象等。我們的身體也好、思想也好,都是受了這些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變化,這就是「因果」。當許許多多的因素湊合起來完成了一件事,已經有了結果,那只有接受它了。
用佛法來講,碰到問題,做任何事的態度,可以用四句話來運用,即: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也就是「四它」。勇敢面對問題,接受現況,看應如何處理就處理,處理之後就應放下;放下不是放棄,而是處理之後,不要牽掛成功與否。因為成功了不必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失敗了也不要覺得灰心喪志。只要面對事實、接受事實,就不會老是自怨自艾。
圖.文引用:法鼓文化(《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果烱🙏

已生善令增長


 

有時候我們會因別人做錯事而感到憤怒,對方做錯事,原本這個惡不屬於我們,但是我們跟著生氣,瞋心現前,甚至想用同樣的方式對抗他。

聖嚴師父法子繼程法師提醒我們,世間確實存在著是非善惡。然而,佛教對善惡的區判,有更細膩的原則與層次之別,那就是佛陀開示的《四正勤》。繼程法師將之排列為:「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已生惡令滅除;未生惡令不生。」,就是最好的準則。
☘️法師指出,在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間,四正勤中的「未生惡」、「未生善」都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覺察。
修行過程中,千萬不能忽略對「未生」的覺察,「如果對方的行為是一種惡行,而你還沒有做惡的話,為什麼要跟著起舞呢?」法師強調,若以此為行惡的藉口,即是卸責之舉,自己也會跟著掉進惡業的輪迴,隨眾惡一起翻滾。
同樣的,看別人行善,則更該反省自己為什麼沒有跟進行善,應告訴自己讓「未生善」快生起。
☘️法師提醒,面對世間的是非善惡,佛教徒應以「四正勤」為準則,好好把持自己的心,別為自己找藉口,因為藉口形同「缺口」,一旦有了「缺口」,累積的善都將跟著流失,守不住了。
這樣的過程中,儘管看似沒有做出什麼特別的事,但其實,對身邊和社會已形成了一股非常重要且安定的力量。
◎摘錄自2020/1/10繼程法師於安和分院主講《是非曲直總是禪》

把心停留在現在


 

禪的智慧,首先要把心停留在現在,現在是最重要的。不想過去也不想未來,現在便沒有這回事了。心裡面如果留著過多的痕跡或回憶,在普通人來講,是必然的,但在一個禪師的立場,已經有了開悟的智慧,過去已去,未來未來,現在則是心中了無罣礙,不有任何東西,經常保持非常的明淨和清靜。

禪的智慧,就是現實的生活,有人說:「活在現在,佛在現在。」不必論過去未來,現在最親切。例如:仰山禪師問他的師父溈山禪師:「您過世之後,如果有人問我們,您傳的法是什麼?叫我怎麼回答?」溈山禪師說:「很簡單啦!每天一餐粥、一餐飯。」((叢林寺院的僧侶,每天過午不食,故僅早、中兩餐。))又如:有源律師問大珠慧海禪師:「什麼是您用功的方法?」大珠慧海回答說:「肚子餓的時候吃飯,身體累的時候睡覺。」他不講仁義道德的大道理,只是教人照顧好現實的正常生活。
再如:趙州禪師,曾經找了兩個人問話,一個是剛剛來到的出家人,趙州問他:「你來過沒有啊?」回說:「是新到的。」趙州說:「那你去喝茶吧!」趙州又問另外一位:「你是新來還是舊住?」回說:「是舊住。」趙州也說:「那你去喝茶吧!」這時,立在一旁的一位院主感到不解,便問:「和尚啊!真奇怪,對於沒有來過的人,您叫他去喝茶,對於已在這裡舊住的人,您也叫他去喝茶,到底是什麼道理呀?」結果趙州禪師招手說:「院主,你來。」院主問:「做什麼?」趙州說:「你也去喝茶吧!」這個時刻,正好是寺中喝茶的當口,讓每一個都去喝茶,如此而已。
再講一個趙州禪師的故事:一日上午的早餐後,有位出家人問趙州:「我非常的愚笨,而且煩惱很重,請和尚給我開示。」趙州說:「好啊!你吃過粥了沒有?」那個出家人答說:「我吃過粥了!」趙州說:「你吃過粥了,那就去洗碗好了!」
禪的智慧,要能用在日常的生活中,而不是光在打坐的時候才用到禪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和經驗禪的智慧呢?那就是當我們做每一件工作之時,都要專心。例如:在煮菜時專心煮菜、吃飯時專心吃飯、開車時專心開車、睡覺時專心睡覺。既要專心工作,且要放鬆身心,如果在緊張的心情下去做任何事,就與修行相違背。為什麼會造成緊張的心情呢?不外三個原因:一是擔心做不好,二是擔心做不完,三是希望能做得更好。在做任何工作時,只要能認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很用心,很專心,而又很輕鬆地把它做完,一定能做得很好,同時也不會覺得太累,便是禪修者的生活方式。
圖.文引用: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摘錄自《禪的世界》,原題〈禪的知與行〉)果烱🙏

別不知不覺浪費了生命


 

〈別不知不覺浪費了生命〉.聖嚴法師

要看清自己的缺點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沒有殺人放火,沒有做土匪強盜,當然是個好人,怎麼會有什麼缺點?
可是大家都沒發覺,自己在人前人後其實是有差異的。例如在利益交關時,心裡難免有親疏厚薄的分別;當別人發生事情時,也常常興起「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念頭,心裡會想:「這是人家的事,人家好是他家的事,人家壞我們也幫不了他的忙,管他去!」這種心態,究竟是好心呢?還是壞心?
我們常常做了壞事,說了壞話,存了壞心,卻不知道自己已犯了過失。這是因為大家習以為常,沒有想到這樣其實是錯的。可是佛法裡的修行方法,像念佛、拜佛、打坐,還有誦經,都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我,發現自己的缺點,並且更進一步肯定自我。而這些方法都是非常簡易,人人可做的。
透過念佛、打坐,我們比較容易看清自己的存心,當一個念頭出現時,我們會想:「這是對自己有利,還是不利?」「是對人有益,還是無益?」「是損人不利己,還是損己不利人?」像這些細微的念頭,均能一一判斷出來,並適時糾正自己。
我們平日常常不知不覺就把時間花在閒談、雜話、做無聊的事情上,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不好,又沒有做壞事,只是無聊的說說、做做罷了。其實,這就是在浪費生命,不僅無益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對家庭、社會,對其他人也都沒有用。事實上,只要不好好運用自己的生命,不能物盡其用,發揮自己的能力,就是浪費生命,這本身就是一個壞事。
從正面積極的態度來看,我們不僅要消極的不做惡事,還要積極的努力做好事。信佛、學佛,可以藉由定課來訓練自己,譬如每天都要打坐、念佛、懺悔的人,如果有一天沒做到,就會覺得自己浪費了生命,十分不應該。這樣,你對自己才能夠肯定,你的自我也才能夠堅強起來,否則很容易陷入醉生夢死之中,成天悠悠忽忽、迷迷糊糊過日子。
也許你也認為醉生夢死沒什麼不好啊,反正生活不都是吃飯、睡覺嗎?但是你可曾想過:「別人吃了飯在做什麼?你吃了飯又在做什麼?」還有「別人睡覺以後在做什麼?你睡覺以後又在做什麼?」如果你連這些都沒有思考過的話,那就遑論瞭解自我了。
像這些問題,我們平常很少想到。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經常反觀自心的人,會很容易注意到自己的問題,有哪些不應該做的你做了,或者應該做的你還沒有做。透過這些自省,你對自己會愈來愈清楚;如果又能逐漸的改善自己的缺失,你就會對自我愈來愈肯定,愈來愈有信心,愈來愈能夠指揮自己、掌握自己,這時候,自我的信心就建立起來了。
圖文引用:法鼓文化《找回自己》

辦教育的原點


 

【辦教育的原點】

「我在日本六年多,從小型的會議到幾百個人出席的大會,參加了不下二十場,目的就是想聽聽人家的,也給人家看看,讓人知道我的存在。」
筆者一直覺得聖嚴師父除了很認真做本分之事以外,也非常會利用各種機會來創造新的因緣,以現在年輕人用語來說,就是又會玩又會念書,而且還很會寫👍。上回提到師父花了近四年的時間,在歷經各種考驗後,不負海內外師友的期待,成功取得博士學位。除了善盡佛學研究本分之外,師父更把握各種機會,積極地實地觀摩日本佛教在近代化教育所發展出的高等教育學校,乃至各種學術組織。🙂
最近在聖基會臉書粉絲專頁上,小編介紹了師父的遊記類著作,閱讀這些文字般若彷彿聽著師父再一次說法,並且拉著我們的小手走一遭當時的情境。💞對筆者來說,或許師父最早留下他在他地或者生活的紀事,應屬《留日見聞》一書了。師父在該書中花了非常多篇幅介紹當時日本的學術狀況,以及他親自走訪參與的學術活動。🕍
事實上,日本作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始於西元1868年明治維新,巧合的是,筆者發現師父竟然在百年後的西元1969年初抵日本開始進行學術研究。經過百年沉澱發酵的日本高等教育養分,那麼巧的,師父親自觀摩、學習了相關設施與組織。
「近年以來,到日本留學的僧俗佛子,不乏其人,能為中國佛教帶來新希望的,卻並不多。正像元朝以後,日僧留學中國者甚眾,對於中日佛教文化之溝通,有大影響力的卻又極少。因此,當我來日之初,心境頗覺沈重……我又明知日本的佛教人才極多,自明治二十一年(西元一八八八年)六月七日以來,迄昭和四十二年(一九六七年),在七十九年之中,出了共計二百七十一位佛教的文學博士,其中僅僅第一位博士南條文雄和第五位博士高楠順次郎,是在英國牛津大學得的學位,其餘均係日本國內的大學院所授。」
由於研究的關係,師父實際走訪了東京都內四個佛教所創辦的大學:駒澤大學、大正大學、立正大學、東洋大學。師父在〈東京的佛教大學〉一文中介紹了25所學校。筆者根據師父的足跡,接續找到了《明治百年紀念 佛教大年鑑 昭和44年版》一書,裡面詳細地介紹了當時日本由佛教團體創辦的教育組織竟然有 : 8所小學校、51所中等學校、131所高等學校與41所短期大學。😲
另一方面師父也由一位初到日本留學的青澀學人,經過全面學習與參與的過程,漸漸地,得到了更多的資訊,也能比較全面的瞭解日本的教育規模,除了擁有完整的教育系統與設施之外,更是在這樣的基礎建設上,日人發揮了擅長的組織能力,成立了種種的研究學會及組織。師父自身就曾經參加了:立正大學日蓮教學研究所、立正大學佛教學會、日本佛教學會、西藏學會、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與日本道教學會(東方宗教學會)。而師父在〈學術化的日本佛教〉一文中則詳細描寫了當時日本在佛教研究上有的14校共36個學會。
在親自參與並學習後,師父認知到,佛教在日本的發展或許不是全部適合或值得當時漢傳佛教參考,他語重心長地提到:
「在我留日六年之後的今天,盡量注意他們的長處,不想挑剔他們的短處,因為把他們的短處介紹出來,無補於我們,不如不介紹的好。
明治以後將近百年的佛教已經純然的俗化,可是他們還能夠很有制度,相當平穩地延續了下來,發展下去。日本是一個非常功利的國家,佛教在他們的環境裡還能有生存的空間,並且受到尊重,一定有它的原因。如果真像被中國佛教徒譏笑的日本佛教那樣,只有佛教的外貌,沒有修行的實質,一定不會容許存在到今天……中國的僧人,由於教育水準的不普及,沒有制度化,沒有國際語文的訓練,並且極少有專長及專門研究的分野,因此談修行的方法和學問的研究,都不如人家,不瞭解人家,反而說人家不行,真是夜郎自大、坐井觀天,自以為三寶俱足,實際上都很空虛,所以也危機四伏。」
圖1:師父攝於京都的大谷大學,大谷大學為淨土真宗大谷派所興辦的大學。
圖2:由於經常出席各項學術會議,聖嚴師父因此有許多機會拜訪日本各處,也寫了不少對日本佛教學術界的觀察報導,寄回台灣發表。圖為師父留日期間攝於北海道雪地中。
====================
🌼緣起:作者於圖書館中發現留有大量聖嚴師父翻譯之筆記,再加上僧大畢業製作時收集了許多資料,故與大家分享近半世紀前師父留日的點滴。
🌼文.圖/演禪法師

卸除心防

 


卸除心防,從轉化煩惱開始

現代房屋的鐵窗與圍牆愈築愈高、愈做愈牢;人與人之間的心牆,也跟著愈築愈高。所謂的心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致彼此不能坦誠相待,這都是由每個人自己心中的煩惱所引起的。
其實不只現代人如此,過去的人也一樣。路不拾遺的時代,在歷史上很少出現過;人與人之間彼此以愛相待、以誠相交的時代也不多,尤其一旦遇上亂世,為了防範他人突然來犯,大家更是會把自己的心保持在封閉的狀態,更是會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但究竟要防些什麼呢?如果防的是賊,那麼賊從哪裡來?誰又是賊呢?其實賊的意思就是會侵犯你、讓你蒙受損失的人,但如果真有這樣的人存在,或許連家裡的兄弟姊妹都有可能是賊,根本防不勝防;而且為了防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定會愈來愈遠。
之所以會把別人當作賊來看,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僅害怕自己受傷害,也不願意把自己奉獻給別人,這是一種自私的態度,也是煩惱滋生的根源。所以,要把這一道道的心牆拆除、把內在的心賊消弭,讓彼此坦誠相待,就必須從消除自己的煩惱著手。
佛法中有五個關於煩惱的名詞:貪、瞋、癡、慢、疑,也就是貪欲、瞋恨、愚癡、驕傲及懷疑。如果能少一分貪欲,就能多一分慈悲心;少一分瞋恨,就能多一分寬諒心;少一分愚癡,就能多一分智慧心;少一分驕傲,就能多一分謙虛心;少一分懷疑,就能多一分對別人的信任。
倘若能把這五種煩惱心轉化為慈悲、智慧的心,心中所設想的賊自然無所遁形,也就可以拆掉心牆、卸除心防。如此一來,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默契、形成共識,既不用擔心自己會遭受排斥、受欺壓,當然也不需要防賊了。
我常說:「人人都是好人,沒有壞人。」但是要對所有人都完全不設防是很困難的,因為要和陌生人產生默契並不容易,而且有時候好人也會做壞事。不過,如果你無時無刻都在防著別人,別人自然也會處處防著你,彼此之間的隔閡就會愈來愈深,所以,防人之心固然要有,但不必把所有人都當作壞人看待,只要用誠懇、親切的態度,以人的本質來對待每個人,把每個人基本上都視為好人,就能和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
不過,即使自己不對別人設防,別人可能還是會拒你於千里之外,此時心裡不要記恨對方拒絕你,應該想到對方可能是受過太多傷害,因為害怕再度受傷,才會和你保持距離;所以要諒解他,因為他很值得同情,也需要你對他付出關懷。如果能像這樣多為別人著想,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會縮短,就不會感到那麼恐懼、害怕了。
所以,如果想要讓自己生活在平安、愉快的環境裡,就要轉化心中的五種煩惱心,多和外界接觸,廣結善緣;人際互動間只要懂得尊重別人,並付出關懷、諒解和慈悲,自己的心防就不會太過嚴備,人與人之間也不會日漸疏遠,如此就能與人建立起真誠的友誼。
圖.文引用: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從心溝通》果烱🙏

話說鬼月


 

【話說鬼月】聖嚴師父

🙏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也就是所謂鬼門開的日子。這其實是民間的信仰,要追溯其思想源頭,大約是在上古的商周時期。
當時,每到了七月,天子便會祭祀祖廟,以表達對祖先的敬意,而大家也相信人死之後,會回到祖先的身邊。這種對祖先的崇敬是一種美德,《禮記》中也特別強調這種孝道的精神,這種思想到了漢代,便慢慢轉變成為民間的習俗。
✨
漢文化的民間信仰認為,人死後就是要回歸來處,而「鬼」與「歸」恰好又是諧音,因此到了陰間的人類就變成了鬼,一年之中的中元節則是敬鬼的日子。
因為陽間的人只有在中元節才能與陰間互動,亡者也只有此時能回到陽間探視親人、享用供養,所以人們都在此時祭祀祖先,表示對祖先的感恩,而中元便成為清明以外的另一次祭祖大節日。但因為人們害怕無主的孤魂會來騷擾,所以也會舉行各式祭儀,來普度遊散的孤魂野鬼。
✨
在印度的佛教恰巧也有類似的信仰,根據《盂蘭盆經》所述,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因為擔憂生前慳吝的母親過世之後的下落,便以神通觀看,結果發現母親墮落在餓鬼道,受盡飢餓的痛苦。
於是運用神通力想幫助母親脫離苦痛,無奈即使是神通第一的他也使不上力,只有向釋迦牟尼佛請示解救的方法。
✨
由於在當時的印度,從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是長達三個月的雨季,所以釋迦牟尼佛制定在此期間,出家人必須結夏安居,於定點禁足修行,不能到外面行腳托缽,一直到七月十六日解夏為止。
而七月十五日這天稱為「僧自恣日」,散居於同一區域內的僧眾必須集合在一起,做一次坦誠的檢討和報告。由於經過三個月的密集修行,有很多人得到很大的進步,甚至證果成為聖者,而供養初成道的聖者或剛修行完成的行者的功德很大。
所以佛陀告訴目犍連,可以選在這一天,藉著大眾聚集在佛前的機會,以飲食供養這些出家眾,以此功德超度母親的罪業,這樣母親便能脫離飢餓的痛苦。
✨
因此,以後每到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便會供僧以救度餓鬼道的眾生,這就是盂蘭盆節的由來。而梵語的盂蘭盆(Ulambana),原意為「救倒懸」,也就是解除地獄之苦的意思。這部《盂蘭盆經》傳到中國之後,正好與漢文化的「鬼月」傳說相應。
✨
當然,所謂的鬼門開,並非真有一道鬼門會被打開,鬼道的眾生便跑了出來;必須是人們為陰間眾生做功德的心念與之相應,他們才會來接受祭祀;若是沒有人為他們超度或祭祀,他們也不會出來。
因此,認為鬼月諸事不宜的想法,其實是心理因素;其他非漢民族的地區,既然沒有鬼月的傳說,也就沒有這些禁忌了。
✨
若從精神層面來看,漢民族在中元節祭祀祖先,是對祖先感恩的表現,而佛教的盂蘭盆節也是孝順的表徵,所以現代佛教徒稱農曆七月為「教孝月」。
但是,孝順父母最好是在父母生前的時候,做子女的平常就該多關心父母,勸請父母要有宗教信仰,不要等到父母百年之後,才想到要來供養超度,那便是輕重顛倒了。
《人間世》
文引用自 #法鼓山關懷院
圖/釋常鐸